第一篇:会计师事务所薪酬现状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薪酬现状分析
中国有近1900家上市企业,400万家民营企业和数十万国有和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亟需专业规范的审计和会计服务。国内会计审计市场前景诱人,外资会计师事务所纷纷扩大业务规模,抢夺人才。目前中国中高端会计人才缺口很大,财会人才也往往被诸如“四大”等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吸引。外资公司除了其业务水平扎实以外,所开出的薪金也同样诱人。根据调研显示,外资公司的薪酬水平往往高出内资企业100%以上。那么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薪酬水平如何,内外资公司的薪酬差距有多大呢,我们从北京众达朴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薪酬福利调研报告》中,可以了解到一些情况。
一、外资事务所高级经理层年薪突破60万
在会计师事务所这个行业里,内外资薪酬水平的差距非常明显。普通会计师事务所的薪酬水平甚至不到外资公司的三分之一。根据众达朴信薪酬调研数据显示,高级经理层外资和内资的年薪中位值分别为658742元和248536元。在上海和北京的外资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业务类高级经理年薪可以超过80万。(公司转让)经理层外资和内资年薪中位值分别为385638元和185342元,一类城市外资公司的审计经理年薪则超过50万元。审计师岗位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基础岗位,由于能力素质要求的不同,内外资公司的薪酬差距依然明显,年薪中位值分别为98348元和168742元;助理岗位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一个台阶,外资公司薪酬水平的竞争性使其吸引和保留了大批优秀的财会人才,超过7万的年薪收入使得内资企业4.5万的年收入水平相形见绌。
二、审计职类薪酬水平较高
顶呱呱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思诚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人才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基础,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审计人才的多寡是衡量一个事务所是否有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在诸多业务模块中,审计业态整体薪酬水平较有竞争优势。主要业务职类的薪酬差距并没有拉开,以审计职类薪酬水平为基数,税务和造价咨询职类薪酬系数分别为0.98和0.97;(会计代理)资产评估和管理咨询职类薪酬系数分别为0.95和0.94,后者所占业务比重逐年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会计师事务所职能类薪酬水平与业务类薪酬差距明显,同等级岗位差距在18-30%之间,虽然存在着差距,但会计师事务所职能类岗位的薪酬仍处于全行业中高位水平。
三、一二类城市行业薪酬差距拉大
顶呱呱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思诚会计师事务所
上海可以说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总部基地,大批知名的外资和本土公司把总部设立在上海,行业整体薪酬水平领跑全国。与此同时,华东地区会计师事务所的总量也超过了华南和华北地区。以上海地区行业整体薪酬水平为基数,(顶呱呱会计代理)北京和深圳地区的行业薪酬系数分别为0.93和0.92,广州地区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占比较多,薪酬系数为0.88。根据众达朴信调研数据显示,(资质代理)会计师事务所一二类城市行业薪酬差距正在拉大,2011年二类城市整体薪酬系数为0.72, 2010年该数值为0.76。
四、外资与内资毕业生起薪差距超过40%
根据众达朴信毕业生起薪监控数据显示,2011年一类城市会计师事务所外资和内资的本科毕业生起薪分别是5550元和3880元,差距在43%;硕士毕业生起薪分别为6800元和4500元,差距在49%。()拥有注册会计师或CPA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毕业生比没有获得证书的毕业生起薪高出50%。因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薪酬结构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出差补贴和加班费,两者的比例往往会超过薪酬总额的50%。所以,在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优秀毕业生的年薪收入在8-10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毕业生第一年的年收入水平。
顶呱呱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思诚会计师事务所
第二篇: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薪酬管理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薪酬管理
2011-2-9 13:18 常启军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论文摘要: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快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机制的探讨也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与一般企业相比,会计师事务所内人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可以说会计师事务所最宝贵和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最,其中,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笔者结合当前的现状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薪酬管理。
论文关键词:薪酬管理 会计师事务所
前言
加入WTO后,国内会计市场不断开放。很多国外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在全国各地设分支机构或发展成员所。这些国外大所凭借其百年的历史、完整的管理制度、全球的业务网络、全方位的服务以及许多成功案例形成强大的品牌,很快占领了中国会计主流市场。作为刚刚起步的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在财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利用薪酬杠杆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人才,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国际“四大”侩计师事务所的薪酬模式及其不足
1、国际“四大”的一般薪酬模式
人们通常说的国际“四大”是指目前全球最大的四家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安永(E&Y)毕马威(KPMG)和德勤(DTT)。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2007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
2008年“四大”在国内的总收入占全国前百家事务所收入的43.88%。以毕马威为例,毕马威的助理审计员分为A1、A2、A3三级。副经理分为B1、B2、B3(做到经理需要2年还是3年,由个人的表现决定)。经理是C级,高级经理是D级,然后是合伙人。A最低,Al表示A级第一年,A1.A2,A2.A3基本公司部门每年涨30%左右。B1.B330%左右。
B.C每年大约涨60%,每一级表现最好的员工,除了有机会跳级外,还可以获得比一般员工高不超过10%的工资,被称作“toppay”。“四大”的一般员工,即助理审计员没有奖金,只有基本工资,加班费和差补。年终的月份可以拿两个月工资。加班费按国家规定,差补大约是150元/天。到了经理级别,就有奖金、提成、分红之类了。这些一般是根据他们具体负责的项目的收入和效益来决定。
2、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薪酬模式的局限性
“四大”的薪酬模式过于强调金钱对人的激励,而忽略了人的其他需求。高额的加班费和差补,到后来都不能阻止很多员工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四大’,对劳动力的压榨型使用。
由于“四大”的工资高,大学毕业生都争着进去,所以“四大”的合伙人们并不担心员工辞职。所以在福利制度的设计上做得就很少,让员工感到事务所对员工个人缺乏关心,员
工更渴望获得到精神上的报酬以及公司的认同和关心。
二、会计师事务所薪酬管理的设计的原则
1、薪酬设计的原则
结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情况,薪酬体系的设计工作遵循下述原则:为了设计一套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必须遵循以下一些薪酬的基本原则:
(1)战略原则
战略原则是指将企业的薪酬体系构建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薪酬体系成为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杠杆。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薪酬设计时一方面要时刻关注企业的战略,通过薪酬设计反映企业的战略需求。另一方面要把实现企业战略转化为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然后把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转化为对员工的薪酬激励,体现在薪酬设计中。
(2)公平性原则
薪酬制度的公平原则包括内在公平和外在公平两个方面含义内在公平。内在公平是指企业的薪酬制度制定以后,首先要让内部员工认可,觉得所得薪酬是公平的。外在公平是企业在人才市场加强竞争力的需要,它是指与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相比,企业所提供的薪酬是具有竞争力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招聘到优秀的人才,留住优秀员工。
(3)竞争性原则
根据调查,高薪对优秀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因此较高的薪酬水平,会增加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企业在设计薪酬时必须考虑到市场的薪酬水平和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应视自己的财力、所需人才的可获得性等具体情况,保证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充分地吸引’、留住和激励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性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激励性原则
激励是制定薪酬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即通过合理的薪酬政策来激励和引导员工的工作行为,取得最佳的工作绩效。坚持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和公平性原则的基础上,使工资分配能根据职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贡献来适当拉开差距。缺乏挑战性、激励性的工作性质和管理行为,是难以满足员工的进取心理需求的,最终也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5)经济性原则
经济原则一方面是指企业在薪酬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经营状况,进行人力资本成本核算,把人力资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是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薪酬水平的高低不能不受经济性的制约,也就是说,要考虑事务所实际承受能力的大小。
(6)合法原则
制定薪酬政策的最基本依据就是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企业的薪酬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如最低工资保障、反对薪酬歧视、法定带薪假期等,都是工资政策具有合法性的依据,这些方面在企业薪酬设计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2、薪酬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事务所的发展和对现有薪酬体系的分析结果,确定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的基础工作
做好岗位分析。科学的工作分析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定员定额、人员招聘、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薪酬管理及人员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采用结构薪酬体系
事务所的岗位类别虽少,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性质比较复杂,故拟采取结构薪酬体系,由不同的组成部分发挥薪酬的不同功能。
(3)尝试混合型的薪酬结构策略
在薪酬设计时考虑一定的基本薪酬,给员工一个根本保障,尤其是对于新执业的注册会计师,能增加其安全感,保持一定的士气和忠诚度,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
另一方面,针对事务所业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努力程度这一特点,在薪酬设计时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考虑浮动薪酬的比例,尤其是项目经理以上人员要加大浮动薪酬的比重,发挥浮动薪酬的激励作用,使这部分薪酬真正起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努力达成组织目标的作用
(4)对于项目经理以上人员(含合伙人)实施“红利”计划作为奖励薪酬。“红利”是依据“红股”计算的剩余收益。“红股”是指事务所每年按职务层级和绩效考评结果计算出由合伙人和员工共同分配的股份,该股份为无偿取得,只有参与当年剩余收益分配的权利,不具有合伙人的股东权利和义务。
“红利计划,不同于“长期股权的激励计划”,“长期股权激励计划”扩大合伙人或出资人的队伍,具有较高的风险。一是如果对新加入的合伙人考察不够,不能是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不利于日后的合作,而考察时间过长,就可能因时效性的问题而使事务所丧失优秀人才的加盟。二是出资利益分配复杂,如果处理不好,会使股权处置存在法律层面的问题。而实行“红股计划”可以避免“长期股权的激励计划”的不利方面,既满足了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又为吸收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赢得了时间。
(5)发挥福利的保障和激励作用
引入整体薪酬的理念,主张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的结合,将优越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氛围、培训机会等很好地融入到薪酬体系中去。因此除了基本的社会保险以外,拟对于不同层次的员工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福利项目,充分发挥福利项目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并使之制度化。
3、薪酬管理的保障措施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为保证薪酬方案有效地实施,事务所今后应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培训体系,重新修改、完善岗位说明书等,并且依据各种影响因素,对薪酬体系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
(2)提高非货币性外在激励效果
在货币薪酬以外,还可以采用非货币性外在薪酬激励员工,如通过员工座谈会、组织文体活动等增进感情,颁发勋章、奖杯、纪念品等象征性奖励或旅游奖励,通过装修改善工作环境等。
(3)增加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
可以通过工作内容丰富化、岗位轮调等手段使工作更富有吸引力,为员工提供业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赋予员工较大的责任及较多参与决策的机会等作为对薪酬体系的补充。
(4)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扩大工作自主权,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建立自主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事务所也应加强业务的质量控制,避免风险的增加。
结语
本土的事务所必须创新地运用现代薪酬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借鉴企业薪酬管理的经验,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特点相结合,开辟一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新途径,推进会计师事务所跨越式发展。
第三篇:研究会计师事务所人员薪酬的分层
研究会计师事务所人员薪酬的分层
[摘要]如何对会计师事务所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一直是我国会计事务所面对的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会计事务所不同职级人员薪酬构成的研究,引入了对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激励,更好地调动广大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薪酬激励统计分析
审计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生产的产品。审计报告绝大部分是依靠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来完成,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合理地做出专业判断。因此,审计人员是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的资源。但是,每一个审计人员对事务所的贡献和重要性存在差异。为了能够有效地研究事务所人员的薪酬方式,本文着手进行对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分层研究。
一、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分层研究
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不难看出审计人员的异质性可以用它的重要性和边际贡献来衡量。重要性主要由审计人员在会计师事务所的职务高低来体现。职务越高,说明他在事务所中承担越大的职能和职责。边际贡献大小由边际贡献率表示。边际贡献率越高,表明这类人员对事务所的生产经营影响越大,说明每增加一个这样的人员就能够带来更高的管理效益和营业收人。据此,可按审计人员的职务以及他们对的边际贡献率两个指标将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分为四种类型
(1)I型人员在事务所的职位最低,在审计过程中主要从事的是重复率高、程序化的工作,他们极少涉及到审计决策,因此他们在决策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不高、承担的风险和压力也较小,给事务所的贡献十分有限。I型人员指在会计师事务所职务和贡献率都较低的一般审计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重复性高的工作人员。一般来说,审计员、审计助理属于这类人员。
(2)II型人员职务上升一个层次,比较多地参与审计过程进行程序化决策,他们会承担一部
分决策的压力和风险,而且一旦离职可能带走许多事务所的客户,影响事务所的经营和管理。因此,II型人员指职务、贡献率都处于中等的审计人员,主要从事对项目的实施和控制。审计经理、高级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等中层管理人员属于这类人员。他们作为审计项目的实施层负责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组织人员、落实进度、监督实施、现场控制审计风险等。
(3)III型人员处于II型和IV型人员之间。职务、贡献率都较高的审计人员,主要从事事务所的组织管理工作。III型人员牵涉各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经常需要进行各类决策,特别要掌握整个审计质量和风险的控制,承担的风险和压力都很大。高级经理、部门经理、部门副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员属于这类人员。他们拥有与职能部门接洽、风险与质量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资本预算、成本控制、公共关系等组织管理职能。
(4)IV型人员的形成过程更加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类人员只有在II型和III型人员的基础上,再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和摸索,才可能形成IV型人力资本。IV型人员的决策环境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的决策直接关系到事务所的心衰存亡。IV型人员属于职务和贡献率都很高的审计人员,构成事务所的战略决策层。合伙人、所长、副所长等高层管理人员属于这类人员。他们掌握事务所的市场开拓、发展战略、风险和质量的监控、投资和分配决策事项。
二、不同层次人员的薪酬激励方式
根据上述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分层研究,不同人力资本的特点和承担的风险是有差异的,造成薪酬激励方式上也应存在区别。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依靠学校教育费用和在职人员培训费用的投资。I型人员投资成本低,可替代性强、人员流动性强且市场供给丰富,招募和培训成本都较低。因此事务所与他们之间很难形成长期契约义系,往往会通过短期契约和长期培训来激励、留住他们。并且他们对于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风险控制的影响力很弱,并且个人财产非常有限等自身因素,因此他们不愿意也不能够承担太大的风险。在薪酬激励方式的选择上,他们非常偏好工资、补贴等现金收入,然后是各种形式的培训,最不关注股票和期权激励。这类人员应该以短期激励收入为主。
中层管理人员从事专门的管理或技术工作,需要专业的财务、人事、风险管理等知识。
这些技能和知识的获得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培训和工作过程中的积累等,因此投资成本较高。中层管理人员在事务所中拥有较高的职务和职能特点,对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控制力。并且他们须在所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上签字,使得其不得不承担一部分事务所审计上的风险。薪酬分配也应该以中期激励收入为主。
中高层管理人员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结果导向,他们的技能、知识和价值都体现在最终的业绩上。中高层管理人员负责的是审计过程中的整个质量和风险控制,他们承担了审计中的大部分风险。
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事务所的战略决策者,关系到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他们提供的物质资本成为事务所承担风险的一种物质抵押。所以,他们承担了会计师事务所很高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他们比较看重的是自身价值和才干的发挥,以及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获得股票和期权,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其次是利润分享,然后是现金收入、职务消费和企业年金。薪酬分配应以长期激励收入为主。
三、结论
根据上面的理论分析,本文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职位的薪酬构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体上看,随着职位的提高,人员就越偏重长期的激励收入。但是,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很少对中层和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剩余分配,导致他们的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失严重。会计师事务所应在以后的薪酬分配上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秦兴方,“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机制”,2003,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1990,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3] 李萍、包强,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安排与人员激励”,《财会研究》,2007年第1期.[4]徐旭阳,“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财务与会计》,2002年第3期.[5]Mincer, J.,1958,“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Income Distrib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6(2),pp.281-302.[6]Sherwin Rosen,1983, “Specialization and Human Capital”,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第四篇: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分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二、实习内容
在事务所实习的十多天时间里,我主要接触了事务所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工作。下面就会计报表审计工作展开讨论:(一)会计报表审计工作概述
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所进行的审计,是最常规的审计业务。这种审计的目的在于查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是否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准则,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这主要是对公司的一个监督,是对股东,对投资者的一个报告,也是现在一些公司年检必须要的材料。
(二)实践过程
我主要是在注册会计师老师的指导下做会计报表比率分析和一些测试工作,协助完成工作底稿。报表比率分析工作主要是计算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净利润率等比率,然后对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周转能力进行分析。
后来又做了测试工作,主要是抽查凭证,开始由老师写出需要抽查的内容和项目凭证号,我只负责查找凭证是否相符,尤其是涉及大额支出项目,计提折旧项目以及涉及税金项目。抽查凭证工作是审计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程序,很多问题都是在抽凭时发现和暴露出来的。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凭证号不相符合,原始凭证不完整等等,在经过老师确认知道后写下自己的意见建议。在完成这一工作中,虽然抽凭并不难,但查找对照比较繁琐,而且责任重大,让我有比较深刻的体会。这些都是在事务所里协助老师做的比较零散的工作,但的确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有时自己都会遇到麻烦,在此解决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三)会计报表审计内容
由于我所学专业为会计,还没有接触过审计学,所以对审计工作的内容与程序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学习了解,并做一些简单的报表核查工作。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首先要检查各类报表是否编报齐全,仔细阅读报表说明,注意报表反映的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情况与其他会计期间的分析对比,有关重大影
响因素是否予以揭示,并要结合报表内容的审计,验证报表附注说明是否真实。审计要点如下:
1、资产负债表审计
审计人员应注重检查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的正确性、报表项目的完整性以及报表所反映项目和内容的一贯性。
(1)检查资产负债表是否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及格式编制,复算报表各项之间的勾稽关系。
(2)将本期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字与前一期或各期相比,查明有无变动较大或异常情况;同时,检查资产负债表与其他报表的勾稽关系,并进行复算核对。
(3)全面核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与总帐科目或有关明细帐数字是否相符,以总帐的本期发生额及余额与其所属明细帐各分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及余额之和相核对,检查帐与帐之间的记录是否相符。
(4)在上述检查中应特别注意,经分析比较,若出现某些项目的数额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相符的情况,就要对这些项目作重点检查,从总帐科目追查至原始凭证,必要时应结合对往来帐的函证、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等项资产的盘点,核实报表数字的真实性。
2、损益表审计
(1)检查损益表内各项目填列是否完整,有无漏填、错填;核对各项目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
(2)检查损益表与其他报表的勾稽关系,特别注意核对损益表所列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的本年发生数,是否与其附表数一致,损益表所列净利润是否与利润分配表数字一致。
(3)核对损益表各项目数字与相关的总帐、明细帐数字是否相符,同时通过分析核对,发现有关损益项目数字的变化是否异常,并对疑点作进一步检查。
(4)结合对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利润分配等有关明细帐的检查,核实成本费用、各项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等项数字是否准确,必要时要检查有关原始凭证。
(5)结合对纳税调整的检查,核实所得税的计算是否正确,对各扣除项目进行详查,审查有关明细帐和原始凭证,注意有无多列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超过标准等问题。
3、现金流量表审计
(1)检查现金流量表是否按照有关企业会计具体准则的规定编制。(2)检查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是否恰当。
(3)检查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流出量的计算是否完整、准确,与有关的会计资料和报表的记录是否相符。
(4)检查是否正确计算汇率变动对外币现金流量的影响。1(5)检查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对企业财务状况或未来现金流量产生影响的重大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如以长期投资、偿还债务等)是否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公司虚增成本分析
在会计报表审计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事务所审计的很多企业都有瞒报会计科目金额,隐匿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行为。下面就公司在会计报表中虚增生产成本的会计行为展开讨论: 通过对该企业主要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和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的分析性审核,发现企业2010年12月份的主要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和主要材料领用数量存在异常波动,与当月完工产品数量呈正向变动且幅度较大。通过审阅、复核12月份发出材料汇总表及相关的领料凭证,发现月末有异常领料情况,经询问相关人员,证实存在月末虚假领料以虚增生产成本的情况。通过抽查复核主要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及其分摊,发现12月份存在少分配材料成本差异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查明了各主要产品12月份虚增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12月共虚增材料成本798589.80元,其中计划成本7392843.40元,材料成本差异593053.40元。A型机床单位生产成本就被虚增了171763元,被虚增了10.41%。12月份A型机床完工产品成本被虚增2232919元。12月份共虚增完工产品成本9722608元。
审计中发现公司2010年12月份 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存在问题且重要,因此,要求该公司重新编制12月份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单,调整相关会计处理。
调整分录: 借:生产成本 7985896.80 贷:原材料 7392843.40 材料成本差异 593053.40 借:库存商品 9722608 贷:生产成本 9722608(二)对于企业会计报表舞弊行为的审计对策
企业通过在会计报表中虚增生产成本、少列收入的手段从而达到少交税款的目的。审计人员要查出舞弊行为的相关对策:
1、采用账实核对、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的方法,审查会计核算对象的真实性和计价的合理性;
2、采用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发现并关注异常项目;
3、审计人员通过审查投资业务,查阅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议记录或决议,查处相关的漏洞;
4、对重要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审计师说这是查出虚假销售收入最重要的方法;
5、审核大额或非正常交易的会计记录,尤其是期末记录的交易。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我见到了真实的企业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体验了代理记账的全部过程,使课堂上学到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实现了有效对接,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本领。没有学过审计的我通过参与审计的整个流程,了解了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熟悉了会计报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审计中如何发现企业财务问题及找出审计对策。不仅如此,我还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让我在实践中了解了社会,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无疑是积累了一笔重要财富。
在本次实习中,我看到了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该有的职业品质,对会计岗位人员要求的细致、耐心有了切实的体会。我懂得了做会计工作需百倍用心、细心,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本次实习,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化、电算化时代的到来。对于我们所学的专业领域来讲,不仅会计实现了电算化,同时也可以利用审计软件和计算机来完成审计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首先带来数据处理工具的改变,也带来了信息载体的变化。会计、审计电算化后对传统会计、审计方法,会计、审计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会计、审计制度,会计、审计工作管理制度的变革。会计、审计电算化促进着会计、审计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促进着管理的现代化。
通过本次实习,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专业知识的漏洞。会计报表等内容还需要重新巩固复习。我还发现会计和审计是不分家的,以后的审计专业课也需要认真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计算机操作水平有待提高,会计电算化还需认真学习。
总结
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但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能应付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要抓好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历练,从而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参考文献: [1]刘杰,于久洪,北京《会计报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张学谦:《会计报表分析原理与方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3。[2] [3]刘力云:《审计风险与控制》,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4]王英姿:《CPA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夏冬林:《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会计研究》,2002(7)。[6] 张蕊.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就出版社.2002。5
第五篇:会计师事务所保密制度
公司员工保密制度
第一条:保密范围
一、凡属国家未公开或规定了保密要求的,不论知情人从任何渠道获得,均不得向其它机关第三人通报、告知、扩散,也不得见诸任何公开媒体;
二、凡属本公司未公开或规定了保密要求的
不论知情人从任何渠道获得,均不得向其他无关第三人通报,告知、泄漏、扩散,也不得见诸任何公开媒体;
三、本公司具体秘密主要有:
组织结构状况,人员分布情况,财务会计管理资料,人事档案管理资料,业务工作档案资料,股东会决议、记录、纪要、决定,内部劳动报酬管理资料,本公司的各种文件资料,以及其他需要保密的事项;
四、本公司全体从业人员对在执业工程中知悉的委托人的全部或部分秘密,任何人均不得向本公司以外的任何部门、组织、单位、个人通报,告知、泄露、扩散,也不得见诸任何公开媒体;
五、对因在本公司执业过程中知悉的本公司未公开或规定了保密要求的全部或部分秘密,任何人均不得向本公司以外的任何部门、组织、单位、个人通报,告知、泄露、扩散,也不得见诸任何公开媒体;
六、对公司领导交办的尚未公开或规定了保密要求的事项,不扩散,不议论,不传播,不评说;
第二条:对与己无关的事情不打听、不扩散、不议论、不传播、不评说; 第三条:其它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及
《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关于保密的要求的规定及本公司规定应保守的秘密未经批准任何人均不得向本公司以外的任何部门、组织、单位、个人通报,告知、泄露、扩散,也不得见诸任何公开媒体;
第四条:公司员工故意违犯公司保密制度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