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薏仁米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5 06:4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黔西南州薏仁米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黔西南州薏仁米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

第一篇:黔西南州薏仁米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

黔西南州薏仁米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根据委领导工作安排,委乡企办陈海峰副主任和农产品加工处刘凤处长、刘明光组成调研组,于4月8~9日赴黔西南州以兴仁县为重点对薏仁米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调研组现场走访了兴仁县优质农产品精加工开发有限公司等薏仁米加工企业,并与州农委、兴仁县政府、县农业林业与扶贫开发局、兴仁县兴隆薏仁米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有关企业代表等进行了座谈,听取了情况介绍,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种植概况

黔西南州薏仁米种植已有30多年历史,主栽品种为高杆白薏仁和矮杆白薏仁,少量黑薏仁,常年种植面积10余万亩,主要分布在兴仁县、晴隆县和普安县,其中兴仁县常年种植3~5万亩。

2009年,全州实际种植约11万亩,其中兴仁县6万亩,占全州种植面积的54.55%,种植户3万余户;晴隆县种植4万亩,普安县1万亩。薏仁谷平均亩产约300公斤,2009年平均收购单价6元/公斤,按此计算,全州总产量约3.3万吨,总产值约1.98亿元,种植户户均毛收入3000元以上。

二、加工及销售概况

目前,全州薏仁米加工企业、个体户共有200余家,基本上集中在兴仁县,从业人员3000余人,主要产品均为薏仁米初级加工产品(精制薏仁米)。年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的有6家,其中5家在兴仁县,1家在晴隆县;年加工100~500吨的有46家;其余均在100吨以下。全部加工能力已大大超过本地薏仁谷产量。以兴仁县为例,2009年全县共加工薏仁谷5.4万吨,其中本县收购1.8万吨,仅占1/3,其余3.6万吨从晴隆、普安、云南、广西、越南、泰国等地调进,全年共产初加工薏仁米2.7万吨,出米率50%,2009年全县初加工薏仁米总销售收入约3.34亿元,平均销售单价约12元/公斤。全州加工产品的销售主要依靠上述6家年加工5000吨以上的企业,小加工厂及个体户通过小型加工机械加工的薏仁米,也是运往这6家企业进行分级、包装、精选后外销,产品销售地遍及全国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近年来,薏仁米销售市场逐年扩大,产品供不应求,目前销售均价已达2.3万元/吨(23元/公斤),约为去年同期的3.5倍,兴仁县已成为全国以至东南亚薏仁米初加工产品销售的主要集散地。

三、主要问题

黔西南州薏仁米产业发展虽然历史长,目前也呈现出了产销两旺的景象,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来看就是三个字:散、乱、差,以兴仁县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薏仁米种植规模小,品种单一,技术落后。

兴仁县土壤、气候都很适合薏仁米的种植,但农户种植所使用品种基本上都是常规种,缺乏技术指导,普遍比较粗放,全县尚没有较大规模的种植基地,从而导致产量、品质均不稳定,有的亩产400公斤,个别达到600公斤,但有的植株长得很高却不结籽,全县平均亩产仅为300公斤,产量远不能满足加工需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遇干旱就影响薏仁米的种植和产量。

(二)加工企业(户)多但规模小,存在无序竞争。

全县大大小小加工企业包括个体户共200余家,其中作坊式生产的占绝大部分,大多数企业及加工户产品没有商标,没有统一品牌,互相争抢原料,质量差,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掣肘整个产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的扩大,极易陷入低水平扩张的泥潭。

(三)加工及检测技术落后,产品质量没有保障。

全县所有企业尚没有一家拥有自动化加工流水线,每一个环节物流都是靠人工转运,也没有一家精深加工企业,仅有兴仁县优质农产品精加工开发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年加工5000吨的薏仁米面条及糕点等熟食品生产线,计划今年底完工。对于大多数的个体作坊,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加工过程中采用煤火直接烘干,导致产品含硫量超标。原料收购和加工环节质量控制手段和措施严重缺位,检测水平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有的企业

产品出现铅含量超标问题,至今尚未查明原因,仅估计是来自云南、普安的原料问题,不仅造成浪费,还影响了产地声誉。

(四)没有规范、合理的流通平台。

由于薏仁米种植比较分散且均为农户,全县也没有一个专业集贸市场,原料的销售多从农户到小商贩再到大商贩,经过多次转手才到加工厂,企业收购价格高,农户得到的也往往只是小头,利益分配不合理。加工企业虽然集中但销售各自为政,全县没有统一的产品展示和销售平台,更谈不上电子商务,仅有个别企业和协会在互联网上进行了产品宣传,没有形成整体包装和宣传的优势。

四、几点建议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中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薏仁米市场正在逐步扩大之中,产业发展有空间、有前景。黔西南州特别是兴仁县薏仁米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其价格变动足以影响全国薏仁米价格,在国内国际薏仁米市场拥有重要地位,但产业的整体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正处于上台阶的关键时期,建议加强引导和扶持,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借势打造“薏仁米之乡”。

(一)督促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摸清薏仁米的种植、加工以及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的准确情况。调研中我们发

现,州及县均没有对薏仁米进行过全面统计,也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各部门、企业或单位所提供数据不全面,数据间相互矛盾,出入较大,反映薏仁米产业发展情况的资料匮乏,使薏仁米产业发展指导缺乏准确的基础情况作为依据。

(二)制定薏仁米产业发展规划。从各方面反映问题可以看出,黔西南州薏仁米产业发展呈无序状态,缺乏政府的引导,此问题牵涉面较大,特别是牵涉到众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个体经营户以及农户的切身利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一揽子计划,才能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使薏仁米产业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引导和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采用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企业整合,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切实改变当前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等现状。

(四)引导和扶持技术引进、开发和推广。种植环节重点扶持杂交种的试验以及种植技术的标准化,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引导农户规范种植,同时加强土地改良和水利设施建设,扶持种植大户和基地建设,扩大规模,切实稳定和提高产量。加工环节重点扶持先进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的引进,鼓励自主开发,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保障产品质量,并逐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五)引导和扶持薏仁米种植及加工专业合作社建设,探索

建立既符合市场规律,又切合当地实际的专业合作社运营模式。通过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及现有协会的作用,切实转变原料收购及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同时统一开展技术支持、质量检测等方面服务,建立良好的利益联接机制,在保证企业发展的同时,重点要让农户得到更多实惠。

(六)引导和扶持薏仁米专业市场及产品统一展示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市场检测体系,扶持薏仁米产地认证及产品认证,加大宣传力度,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动薏仁米品牌建设。

省农委赴黔西南州薏仁米产业发展调研组

陈海峰刘凤刘明光

执笔:刘明光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六日

第二篇:正安县工商联政协主席一行检查薏仁米产业发展情况

工商联信息

2012年第12期 正安县工商联(商会)编2012年3月28日

贵州莲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入驻正安发展薏仁米产业态势喜人----县政协主席蔡万权、县工商联主席邹成丽一行检查薏仁米产业发展情况

3月27日县政协主席蔡万权、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邹成丽一行深入瑞新工业园区和安场薏仁米育苗基地检查薏仁米产业发展工作。+

薏仁米又名薏苡仁、苡米等,在正安本地称为五谷子。薏仁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薏仁米产量约8万吨,贵州省约产2万吨,而市场需求量为80万吨以上。由于供不应求,收购价从2005年的每公斤

3元

涨至2011年的每公斤14元,零售价每公斤20元以上。按照国发2号文件“因地制宜发展薏苡(即薏仁米)、苦荞、芸豆、芭蕉芋等小杂粮”精神,县政协积极联系安场在外乡友彭祥松返乡创业,注册成立了贵州莲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正安投资3000万元发展薏仁米产业。目前该公司正在瑞新工业园区建设薏仁米加工厂和在全县免费提供薏仁米种子积极发展订单种植薏仁米基地。

蔡主席一行首先来到瑞新工业园区了解薏仁米加工厂建设情况,在听取园区主任陈丰、公司负责人苏克忠汇报加工厂建设情况后,蔡主席要求县工商联要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要求工业园区要积极协助公司完善入驻园区相关手续,全力支持薏仁米加工厂建设;要求公司加快加工厂建设进度,确保今年10月建成投产。

随后蔡主席一行来到安场薏仁米育苗及种植示范基地,映入眼睑的是一派紧张繁忙的春耕景象,在整齐规范的苗床上,群众正将一粒粒薏仁米种子点进营养块中。该示范基地由县农林畜牧局负责技术指导,实施100亩育苗移栽、100亩种子点播,并进

行测土配方施肥

对比实验。公司

负责人苏克忠介

绍:薏仁米是一

年生植物,当年

种植当年收成,没有特殊的技术

要求,产品由公

司以6元/公斤的保护价回收,亩

产值在2000-3000元,是典型的短、平、快项目。公司以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大户等模式已在全县订单发展薏仁米基地5000亩,其中仅安场镇就发展了3000亩,共免费向种植户提供了价值150万元薏仁米种子。蔡主席一行对薏仁米产业发展态势非常满意,对公司免费为种植户提供价值150万元薏仁米种子表示赞赏,鼓励公司坚定信心,在全力做好今年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力争2-3年时间,在全县发展薏仁米种植基地5万亩以上,并将公司发展为从单纯种植与粗加工到种植与良种繁育、精加工与产品研发一体的现代企业。以企业拉动种植,以种植连接农户,以效益回馈产业,成为我县实现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的新途径。(龚俊)

第三篇:产业发展汇报

拉萨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及邛崃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拉萨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从一个新兴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就业比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拉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旅游系统按照“环境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民生安市、法制稳市”的发展战略,以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在应对挑战中创先争优,在推进创新中破解难题,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拉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拉萨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已初步形成了六要素相配套的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旅游接待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06年、2007年接待游客量分别达到170、274万人次,2008年受“3.14”事件、汶川大地震和世界金融海啸的严重影响,游客接待量下降至136万人次。为了尽快恢复旅游产业的复苏,拉萨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旅游业逐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09年实现游客接待量达320万人次,到201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4.43万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43%,实现旅游总收入51.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36%,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比重24.41%,2012年拉萨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50.8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6.53%,实现旅游收入65.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12%,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2013年截至目前,2013年,截止目前,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7亿元。全年预计将实现旅游接待量780万人次,旅游收入82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20%和25%。

(一)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拉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带领全市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拉萨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文件,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高规格成立了拉萨旅游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督导各县(区)、各部门全力推动旅游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也从2009年的400万增加到了2012年设立800万元,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江苏、北京两省旅游局也多措并举助推拉萨旅游业发展,形成了以项目援助为重点、资金援助为保障、智力援助为根本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工作格局。

(二)旅游基础设施稳步提升

以“吃、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基础接待设施在拉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基本完

工,娘热、夺底等5个乡村旅游规划完成终审,11个旅游信息查询终端交付使用,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2939亿元,铁路、公路和旅游景区(点)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景观改造工程全部完成,香格里拉大酒店、圣地天堂洲际大饭店、飞天国际大酒店等项目加快推进,积极配合中国西藏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投资8400万元,将有效推动全市旅游硬件服务设施的整体上档升级。目前,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1家。AAAAA级1家(布达拉宫),AAAA级4家(大昭寺、罗布林卡、博物馆、娘热民俗风情园),AAA级1家(堆龙旭日牧区生态民俗园),AA级3家(仓姑寺、德仲温泉、思金拉措湖),A级2家(卓玛拉康、夺底乡维巴村)。共有星级宾馆、饭店及社会旅馆690家,民营企业占60%以上。星级宾馆、饭店共132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5家、三星级 48家、二星级26家、一星级 8家。星级家庭旅馆33家,其中金星22家、银星6家、铜星5家。社会旅馆558家。星级宾馆、饭店共客房24427间、床位45853张。

(三)旅游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

根据拉萨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和完善旅游工作协调机制的工作要求,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从深化旅游景区管理机制建设着手,推行“三权分离”管理机制,起草了《拉萨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管理办法》和纳木措景区管理委员会、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委员会组建方案,为逐步实现景区开发经营管理工作规范

化奠定了基础。深化旅游诚信服务机制建设,建立旅游常态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设立旅游团队“绿色通道”备案制度,在全市135个便民警务站和大昭寺设立272名旅游服务督导员,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化行业管理机制建设,成立旅馆业协会、旅行社协会和旅游购物协会,实现行业监管自律化。

(四)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以诚信旅游建设工作为抓手,推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理性消费,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2011年,首次召开了全市旅游质监工作会议,强化了市县两级旅游执法职能,采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基层旅游质监人员开展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基本构建了市县两级联动的旅游执法机制。建立诚信旅游服务监督机制,在拉萨135个便民警务站和大昭寺设立旅游服务督导员开展旅游指南和咨询服务工作,组织旅游、公安、卫生、工商、税务等部门开展旅游联合执法活动,截至目前,共查处违规导游46个,发现违规旅行社21家,发现非法拉客人员38名,与公安部门共同抓获倒卖布达拉宫门票人员22名,有效地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据市场抽样调查显示,98.2%的游客对拉萨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表示满意,73%的游客有意重游西藏。

(五)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参加由国家旅游局牵头举办的系列国际国内旅游展览会(交易会),并联合七地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重要客源地开展冬游西藏巡回促销。第七届纳木措徒步大会

反应强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台等主流媒体聚焦拉萨、宣传拉萨、推介拉萨,纳木措徒步大会的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持续增强。为全面提升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拉萨投资近400万元拍摄的“美丽家园〃幸福拉萨”宣传片继续开展冬季补拍工作,藏历新年、越冬候鸟和魅力冰湖等自然人文景观顺利完成拍摄。拉萨旅游局制定的《2013年拉萨旅游宣传促销计划》,明确了推动旅游与体育等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任务,将举办纳木措徒步大会、户外高峰论坛、名人登山活动、摄影大赛四项活动。

(六)民生项目进一步实施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和“民族团结月”活动,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存在困难和问题,2012年,全年累计筹到扶贫款达80000元。按照“四业”办公室的安排部署,举办农牧民技能培训班,培训农牧民1140人。以全国旅游援藏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为契机,深化与北京、江苏的技能培训合作,组织维巴村“两委”班子成员和致富带头人共7人,前往北京市考察乡村旅游项目,邀请江苏省旅游学院教师赴拉萨开展技能培训,共培训乡村旅游管理人员40人。2012年,全市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就业达到12324人,创收1亿余元。

(七)乡村旅游建设项目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2013年截至目前,热振唐古风甲玛标段已经开工。墨竹工卡县德仲温泉项目、堆龙德庆县邱桑温泉项目已完成初审,等待环评施工。思金拉措、直贡替寺景区项目已完成评审,等待资金开工。达普天文台

项目、次角林沟集散广场建设项目等上级部门审批。2013年财政资金项目主要包括堆龙德庆县游客接待中心、当雄赛马场建设项目、曲水才纳乡民俗旅游村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等待自治区旅游局审批。以上13个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开发拉萨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景区所在地的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业协调发展。

在拉萨旅游业不断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分析拉萨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六大矛盾依然存在:“市场高速增长与可进入性受限的矛盾”、“旺季一票难求与淡季门可罗雀的矛盾”、“核心景区超载与市郊旅游滞后的矛盾”、“高国际认知度与低国际化水平的矛盾”、“转型升级需求与资金人才制约的矛盾”、“圣洁城市形象与混乱市场环境的矛盾”。如何解决好上述矛盾成为我市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邛崃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以旅游项目国际化为载体,推进硬件建设国际化

1、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找准邛崃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唯一性,准确定位。科学编制旅游开发专项规划,注重同相关规划的衔接,着力将旅游项目纳入国家、省、成都市重点项目中。加强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的动态管理,建立定期公布项目进度和退出制度。重视旅游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为投资者和项目搭建交流平台。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认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落实好以南丝路文化、文君文化、红色文化、邛酒文化、邛窑文化、以及邛羌文化为主的旅游项目策划、包装、打造,重点推进天台山、平乐、大同等景区

开发建设,建设我市西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功能区,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助推我市“丝路首城”建设步伐。

2、创新产品开发,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以及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切实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重点做好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继续做好南丝路文化节、文君文化节,创新开展邛酒文化节、邛茶文化节等特色活动,促进一三产业的融合,提升整体形象,树立先进典型。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力度,重点打造旅游示范乡(镇)村(居)的建设,以发展旅游带动相关产业。

3、创新发展模式,在要素均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推动旅游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完善集散、咨询、引导、救援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邛崃市游客集散中心和天台山、平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鼓励扶持特色旅游乡村建设,重点完善旅游景区点和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提高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以“文化+产品+盈利点”为开发思路,丰富旅游产品建设,积极打造“南丝路水上走廊”、世界名酒文化走廊、“天府新区水源工程输水干渠景观走廊”,推进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建设,积极打造夺底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要继续以培育五星(A)级、提升四星(A)级、壮大三星(A)级为抓手,特别是在星级乡村农家乐(酒店)的评定上要实现质的飞跃,不断增强邛崃旅游的吸引力。

(二)以旅游营销国际化为窗口,推进整体旅游形象国际化

加强形象宣传和产品推介。加强与央视等主流媒体的深

度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分众传媒、大型旅行社门店等平台,加大邛崃旅游形象品牌宣传,积极争取在《中国旅游报》、《国家地理杂志》开办旅游专版,扩大宣传,提升知名度,进一步树立邛崃旅游整体形象。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整合资源,营造氛围,举办特色鲜明、轰动效应强的节庆活动,推出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创新旅游营销机制,努力做活淡季市场,着力拉动旅游消费需求。积极宣传、策划、营销能代表邛崃特色的大型实景剧(如创作、拍摄以茶马古道,司马相如、卓文君为题材的舞台剧),使之成为国内旅游演艺的精品工程和邛崃旅游的新亮点。

(三)以旅游管理国际化作为保障,推进旅游服务国际化

以我国第一部《旅游法》颁布为契机,以提升服务质量和企业素质为重点,强化诚信建设工作,规划出台《邛崃旅游服务标准化实施细则》、《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基本标准实施细则》,加大旅游技能和管理型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全面提升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行社经营和旅饭店管理,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黑社”、“黑店”等不法行为,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诚信旅游管理平台和诚信企业信息库,推动诚信旅游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及时发布季度、半年和满意度调查报告,督促企业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升质量。

1、创新培训机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旅游培训工作。加大“乡土旅游人才”的引导和培

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培养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建议建立邛崃旅游专家顾问团,借助“外脑”为邛崃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重点转变服务理念,强化对旅游一线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2、创新工作机制,在自身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整合土地、林地、景区景点、文化等资源要素,促进资源的转让和交易,进一步完善政府主管、企业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建立适应旅游功能区建设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协调的长效工作机制,把各项工作的执行落实到位。加强行风建设,落实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完善旅游行政管理和行政监察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开展旅游行风明察暗访和旅游市场检查,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职能和作用,切实解决好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第四篇:黔西南州十二五茶产业发展规划

黔西南州“十二五“茶产业发展规划

前 言

我州有着悠久茶叶生产历史,茶叶在我州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晴隆、普安等茶叶生产县,茶叶规模种植已有5万多亩,涉及茶叶生产经营的农民4万多人,该区域的种茶3至4亩的农户,每年茶叶纯收入基本都要超过5000元,发展茶叶是我州宜茶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茶叶产业是一项能大量吸纳就业人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为做优做大做强我州茶叶产业,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及我州茶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黔西南州2009—2015年茶产业发展规划》,以指导我州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现 状

1.1生产现状

1.1.1种植现状。全州茶叶种植总面积有9.89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万余亩,低产面积4万余亩,幼龄面积0.9万余亩。各县(市)茶叶种植面积分别为:晴隆县2.74万亩,普安县2.32万亩,安龙县0.75万亩,兴义市2.57万亩,贞丰县0.9万亩,兴仁县0.6万亩,册亨县、望谟县0.04万亩。茶叶总产量2500吨,总产值5000万元。

1.1.2 产品现状。全州现有国营茶叶加工企业3个、民营茶叶企业15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12个(包括正在申办)、一定批量生产加工个体农户200余户。产品主要有:晴隆县茶业公司 “贵隆”和“贵翠”注册商标的“一级云岭绿茶”、“贵隆绿茶”、“贵隆毛峰”等产品;普安茶场 “普天”和“金雀”注册商标的“细寨银芽”、“普天云峰”等产品;新桥茶场注册商标 “新桥牌”的“春螺”、“新桥绿茶”、“御茗”等产品;其余的还有兴义“七舍茶”,兴仁“龙角茶”,贞丰“坡柳茶”、“娘娘茶”等地方传统茶。

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先后组织州内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参加了北京第四届国际茶博会,贵州省第二届“万人品茗”活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活动。我州嘉宏茶业公司生产的“七舍·涵香”和晴隆县茶业公司生产的“贵隆翠芽”分别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和银奖。

1.1.3 销售现状。我州茶叶销售主要以外地为主,春茶中的名茶原料80%以上是浙江、安徽、河南、云南等地的茶商到我州茶区直接收购茶青,就地初加工后作为“龙井茶”、“信阳毛尖”、“黄山毛峰”“普洱茶”销售。春茶一般茶青及夏秋茶青,主要由本州加工能力较强的茶厂加工成炒青绿茶标准包装后直接销售省内外市场,烘青茶为花茶原料销往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重庆、成都、山东、北京等地,供加工花茶。

1.2 自然条件

1.2.1 地理位置。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04°35′~106°32′、北纬24°38′~26°11′之间,距北回归线不到300公里,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177公里,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国土总面积16804平方公里,全州总人口309万人。

1.2.2 规划区气候。北部茶区,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0-1500小时,常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无霜期290天;中部茶区,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0-1600小时,常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无霜期330天。

1.2.3 规划区土壤。茶区土壤以砂页岩发育的棕黄壤为主,PH值5-6之间,非常适宜茶叶生长。我州属欠发达地区,工矿企业少,茶区土壤、空气、水质洁净,茶叶生产安全。晴隆、普安、兴义三个茶叶主产县(市)的30万亩新建茶区土壤已取样进行检测,大都符合无公害、绿色产地要求。

1.3 茶叶资源、历史、文化

1.3.1 茶树资源。1980年7月,当地科技人员在晴隆县与普安县交界处笋家箐发现茶子化石一块,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茶科所等有关专家到实地考察和对实物鉴别,认为该化石为新生代第三纪时期茶树种子,是目前世界唯一发现迄今100万年的茶籽化石。1982年,贵州省茶科所对我州范围内的茶树资源进行了调察,分别在晴隆、普安、贞丰、兴仁、兴义等地发现有10余万株种类各不同的野生茶树分布。

2008年黔西南州茶叶产业办公室再次组织相关县(市)业务部门对全州古茶树资源进行调查,进一步掌握了我州现有古茶树的分布、数量、种类情况,充分证明了我州是茶树的重要发源地和茶树资源丰富的地区。

1.3.2 栽培历史。自古以来,我州的先民在茶园经营上,主要利用野生茶树自然生长,自然传播形成的野生茶林进行一定管理,沿用用传统方式生产青毛茶、沱沱茶、娘娘茶、糯米茶、坡柳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制品,供自用和出售。建国后,50年代开始从云南引进大叶茶种植;70年代初期,国营新桥茶场在外贸、农业部门协助下,先后从云南引进大叶茶、福鼎大白茶、浙江小叶茶种植;80年代中后期,相继建设了晴隆县和普安县茶场,标致我州茶叶集规模化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

1.3.3 茶文化。本州有一定的茶叶历史文化底蕴,据《晴隆县志》记载,明朝总兵邓子龙在安南现在的晴隆县驻防时,喜好当地的茶叶,并在晴隆县南门外的“莫忙亭”留下“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这一脍炙人口的楹联,并广为传颂至今。茶籽化石、古茶树、历史人物、古老茶俗等等构成了本州独特的茶文化风情。

1.4 存在主要问题

1.4.1茶园单产不高。据调查我州近60%的茶园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中期所发展的,当时由于技术和投入所限,建园质量不高,品种现已落后,加之多数茶园管理粗放,以致我州茶园良种化程度不高,低产茶园面积大, 茶叶平均单产低。

1.4.2 加工设备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尽管我州生产的茶叶内在品质好,是加工名优茶的很好原料,但缺乏市场竞争实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加工设备落后,工艺水平低等致使产品附加值不高。

1.4.3 组织化程度低。由于行业组织薄弱,茶叶产销农户分散经营占主体地位,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上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没有品牌优势,茶农之间组织化程度低、势单力薄、规模小、难以进入大市场参与广泛竞争。

1.4.4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茶叶产业化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也是我州茶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茶叶产业链长,涉及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建设方方面面,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茶叶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各自为战,品牌创建缺乏动力和实力。

第二章茶产业发展有利条件

2.1 基地初具规模

我州茶园统计面积有9.89万亩,晴隆、普安、兴义、安龙四个主产县(市)茶园面积占全州总面积85%,上千亩的连片茶园有20多处,种植相对集中,便于生产加工。

2.2 茶叶内在品质好

我州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800——2000米的区域,属低纬度高海拔种植,茶区雾日多,工矿企业少,山青、水清、空气洁净,由于我州茶区生态环境好,以晴隆为代表的茶叶,经多年检测,茶多酚含量高达35%(一般为20—33%),水浸出物高达45%(一般为35—40%),茶叶香气浓郁,内在质量好。

2.3 茶园开采早

我州的大部分茶园每年2月中旬即可开采,比江浙一带提早20天以上,比省内其他地方提早10天以上,对生产名优春茶,抢占早市非常有利。采摘期长,每年的11月份还可采摘,“早”有高价,只要加工能跟上“晚”也有好价。

2.4 原料丰富,产品开发空间大

上世纪50年代,我州开始从省外和本省其他地区引进茶叶良种种植,逐步改善了州内茶树品种的结构。先后引进的有云南凤庆大叶种、黔湄系列(419、502、601)、云抗10号、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金华小叶种、鸠坑种、龙井

43、乌牛早等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种植。由于品种的多样性,茶叶产品开发空间大。

2.5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

由于发展茶产业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近年来贵州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茶业发展,省、州相继出台了茶产业鼓励政策和措施,2007—2009年州财政及兴义、晴隆、普安三县(市)财政即拿出1000万元,加上整合林业、扶贫、土地治理、水土保持、综合开发等方面的5000多万元,共6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扶持茶产业,极大调动了社会各届人士参与茶产业开发的积极性。仅2008年以来,我州就有华曦、嘉宏、莫忙、富洪、生良、云峰、绿蕊、朝林等27家民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茶产业开发,不少农户也自发种茶。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增长方式为途径,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提升茶业地位、效益、品质、品牌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技兴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革和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加快茶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茶业,逐步引导我州茶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3.2 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2009年—2012年,新增植茶园24万亩,全州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34万亩,产量达0.5万吨,产值达1.5亿元。

中期目标:2013年—2015年,新增植茶园16万亩,全州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产量达1万吨,产值达3亿元。

远期目标: 2020年50万亩茶园全部投产,产量达5万吨,实现总产值15亿元。

第四章规划与布局

4.1原则

以体现集中度,3000亩为规划单元;生态环境好,产地安全;良种区域化;早、中、晚品种搭配合理;围绕公路干线、围绕风景区、围绕劳动力集中地区;基地水、电、路、加工设施、茶青市场配套。

4.2 规划区域

兴义市、晴隆县、普安县、安龙县四个县(市)。

4.3 布局

4.3.1 早生绿茶、红茶、花茶胚产业带。在晴隆、普安海拔1000——1300米的区域,以大、中叶茶品种为主,以形成早生绿茶、红茶、花茶胚产业带。该区域涉及晴隆县砂子、碧痕、大厂、安谷、紫厂等乡镇,普安县江西坡、地瓜、新店、高棉、罗汉等乡镇。2009年—2015年两县茶叶规划种植面积25万亩,其中,晴隆县15万亩,普安县10万亩。

4.3.2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在兴义市海拔1500——2000米区域,以小叶茶品种种植为主,以形成“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该区域涉及本市七舍、捧乍、猪场坪、雄武、白碗窑、泥凼等乡镇。2009年—2015年茶叶规划种植面积15万亩。

4.3.3特色绿茶产业带。在安龙海拔1000——1400米区域,以发展中、小叶茶品种为主,形成“新桥茶”、“娘娘茶”、“坡柳茶”为主的等地方特色绿茶产业带。该区域涉及龙广、新桥、洒雨、海子、兴隆等乡镇。2009年—2015年该县茶叶规划种植面积10万亩。

4.4 进度

2009——2012年,晴隆县由现有2.74万亩,发展到10万亩;普安县由现有2.32万亩,发展到8万亩;兴义市由现有2.57万亩,发展到10万亩;安龙县由现有0.75万亩,发展到6万亩,合计34万亩。

2013——2015年,晴隆县发展到15万亩;普安县发展到10万亩;兴义市发展到15万亩,安龙县发展到10万亩,合计38万亩。规划期末全州实现50万亩茶叶规划的总体目标。

4.5 关键环节

一是引进优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加大茶园改良和新植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型的优质原料基地。

二是提升品质和创建品牌,推进茶叶产业升级。

三是积极应对国际“绿色壁垒”,主攻有机茶、绿色和特色产品,走高效生态茶业之路,把我州茶业融入到国际茶业大市场中去。

四是以建设清洁化、标准化名茶加工厂为载体,改善茶叶生产环境,全面推广茶叶无害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行QS产品认证制度,加快I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步伐,确保茶叶优质、安全。

五是加强名茶机械加工、机采机剪、茶树病虫害监控、茶叶精深加工等实用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产品附加值。

六是以专卖窗口和茶叶茗品市场建设为突破,运用现代营销和管理手段,拓展市场,做大规模,做强品牌。

第五章 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基地、加工、市场等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以“54321工程”,即“建设50家清洁化茶叶加工厂”,“改造4万亩低产茶园”,“建设3000亩无性系良种苗圃”,“建设20万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功能的“西南茶市”,为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全州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5.1 建设50家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

在规划期内,鼓励扶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设50家年产干茶不低于100吨的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以此带动茶区茶叶清洁化加工,使我州茶叶加工逐步实现“三化”,即清洁化、标准化、无害化。

5.2 改造现有4万亩低产茶园

对现有4万多亩低产茶园进行调查,对属品种落后,茶树年龄老,已衰退无改造价值的茶园更新种植;对品种好,茶树年龄未超过15年,且有改造价值的低产茶园,采用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进行改造。

5.3 建设3000亩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

建设3000亩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保证规划期茶园建设对种苗的需要。

5.4 新建20万亩生态高效良种茶园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争取在规划区域和规划期内新建20万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茶园力求规划科学,做到林茶相间,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农残、重金属不超标,品种搭配合理,茶园管理标准化,路、沟、渠配套设施完善。

5.5 建设“西南茶市”

争取在规划期内,选择在交通、区位、城市影响具有优势的兴义市,建设一个集茶叶、茶具、包装、器械、茶艺、茶展、住宿、物流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能充分体现黔西南州茶叶特色的茶叶交易市场,暂称“西南茶市”。

第六章投资概算

6.1重点建设项目

6.1.1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50个。200万元/个,计1亿元。

6.1.2低产茶园改造4万亩。800元/亩,计0.32亿元。

6.1.3无性系良种苗圃3000亩。1.5万元/亩,计0.45亿元。

6.1.4无性系良种高效生态茶园20万亩。3000元/亩,计6亿元。

6.1.5西南茶市。占地4万平方米,造价1.6亿元。

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概算合计:9.37亿元。

6.2 一般无性系良种茶园

20万亩,2000元/亩,计4亿元。

6.3 基础设施

6.3.1茶区交通。作业干道——按每1000亩配置1公里,50万亩规划茶园,需500公里,造价10万元/公里,计0.5亿元。作业支道——按1000亩配置3公里,50万亩规划茶园,需1500公里,造价2万元/公里,计0.3亿元。

6.3.2 水利设施。主要是蓄水池,按每10亩配置容量20立方米1座,50万亩规划茶园,需5万座,造价0.3万元/座,计1.5亿元。

6.3.3 电力设施。加工供电设施(电杆、动力线、变压器)计0.5亿元。

投资概算总计:16.17亿元。

6.4 资金筹措

规划建设总投资16.17亿元。采取以下方式筹措:一是申请国家和省级财政农业产业项目专项资金。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三是整合交通、林业、扶贫、电力、土地治理等可用于茶产业的资金。四是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且稳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州内外企业,以及社会各届人士投资。

第七章对策措施

7.1 加强领导,建立茶产业组织机构

州委、州政府牵头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为成员。负责研究制定全州茶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协调和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茶产业规划区内的县(市)也要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重点乡镇考虑成立茶叶工作站,要将茶产业的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部署,认真作好切合本地区实际的茶产业发展的详细规划,明确职责、统筹协调、引导,并精心组织实施茶产业发展的有关项目。

7.2 培育扶持茶业龙头和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是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一批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型、带动型的茶业龙头,积极鼓励茶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争取规划期建成省级龙头企业5一8家,州级龙头企业15—20家。

二是州县财政要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投入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茶叶重点骨干企业的支持,通过兼并或资产重组,组建股份企业,壮大企业资本,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茶业集团,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成功对接。

三是加快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有、民享”原则,积极鼓励发展以农户为基础的茶叶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充分发挥其在组织茶农、服务茶农、示范带动生产、开拓市场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引导茶农走向市场,争取在规划区内建立一批规范的茶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四是建立行业协会,围绕茶叶行业,推动各种形式的联合,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在行业自律、统一标准、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7.3 加强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州内有形市场的建设和州外无形市场的开拓。

7.4培育龙头市场

加快本州茶叶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强化市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拓展茶叶市场的信息功能、服务功能、辐射功能、文化交流和质量监控功能,将“西南茶市”建成周边省区的品种多、功能齐的茶叶集散中心。

7.5 加快我州茶叶与全国大中城市的对接

鼓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到大中城市兴办茶叶销售窗口,开办我州品牌茶叶专卖窗口或专卖店,重点拓展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拓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市场,拓展以广州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市场,扩大黔西南州名茶在这些市场的占有份额。

7.6 强化科技兴茶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内外茶叶机构的交流合作,吸引各方面的茶叶专家为黔西南州茶业发展服务;加大茶叶研发经费补助力度,用于茶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创新,研究我州品牌茶产品的制作加工工艺规范。

7.7 造就茶叶人才队伍

通过不同方式,造就一支由善于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科技人员、经营人员、农民组成的茶叶人才队伍。

一是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二是强化茶农技能和创业培训,使更多的茶农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

三是加强茶叶经营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鼓励茶叶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和茶叶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品茶师”、“茶艺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定。

四是加强茶叶加工厂工人岗位技术培训,逐步推行茶厂工人持证上岗制度。

7.8 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一是加快原料要求相对较宽松、可以全程机械炒制的卷曲类名优茶的开发与推广,以相对缓解劳动力缺乏日益突出的制约问题。积极推广名茶组合生产,充分利用茶树原料,根据茶树鲜叶原料老嫩程度的不同,采制加工相应的茶类,组合生产风格独特的名茶品种,如春茶前期制高端名茶,中后期制卷曲类毛峰茶,夏秋季制中低档名茶或珠茶,最大程度地发挥茶叶生产的比较优势。采用适当的农艺措施提高春茶比重,减少夏秋茶,特别是夏茶的产量,从源头上提高茶叶质量,从而提高茶业效益。

二是做好QS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的组织申报,积极进行ISO9000标准、ISO14000标准、GMP、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争取2020年,全州获得QS认证的企业和专业协会要达到20个以上,有机茶认证的企业和专业协会超20家,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的企业和基地达到20个以上,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10家以上。

三是对原产地域保护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和品牌监管,以稳定的质量保证品牌的声誉,以良好的品牌形象占有稳固的消费群体。鼓励茶叶企业创名牌,力争在规划期内创全国茶叶品牌1—2个,争创贵州省甚至全国驰名商标8—10个。

7.9重视茶产品的营销策划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探索运用各种媒体和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等不同的方式,宣传我州茶叶品牌,扩大其知名度;强化和促进品牌营销的深度和广度,针对不同产品,从产品包装、目标市场定位、消费者信心塑造、营销方法、文化内涵等角度,研究营销方案,进行专门策划。

7.10加强茶文化宣传

加强我州茶籽化石、古茶树、二十四道拐(抗战遗址史迪威公路)、莫忙亭等与茶文化相关的历史研究,挖掘如:“坡柳茶”、“擂面茶”、“娘娘茶”等古老动人的茶传说和茶的趣闻轶事,发展传统特色与现代风貌相结合的黔西南州茶文化,以及形式丰富的民间茶礼,建造“盘江茶”文化博物馆,做深做透“盘江茶”的文章。将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开辟茶乡游旅游和自娱休闲项目,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以举办茶文化节、茶摄影、茶诗会、茶笔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播茶文化,巩固培养新的茶叶消费群体,努力实现茶经济与茶文化的繁荣,不断培育和提升茶产业新的增长点。

7.11 内外合力,做强产业

从长远来看,黔西南州要做大做强茶产业,必须有几家领军企业对全州茶业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因此,应考虑对现有国营茶叶企业进行改制重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经济实力强、经营理念先进、市场营销好的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品牌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尽快实现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升级,将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

7.12 加强和完善茶产业扶持政策

为促进全州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策,保证政策到位并具有连续性,着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在产业政策方面,州委、州政府要坚持把茶叶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发展、鼓励,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是在发展环境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三是在土地使用方面,从支持茶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分散在农户手中的茶园,理顺权属关系,搞活土地流转机制,逐步使千家万户的零星茶园,向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人的手中集中,形成集约化经营,重点茶区在集中规划用地时,应优先考虑茶厂建设用地。

四是在财政扶持方面,政府要加大茶叶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与财政同步增长的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茶业扶持资金。加大部门资金整合力度,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石漠化防治专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土保持等方面可用于茶产业的资金,投入茶产业。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金融资金投向茶产业。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茶叶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的宣传,加强茶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的宣传,加强茶叶先进典型的宣传,在全州营造积极发展茶叶生产,打造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其目的,就是努力造就一个有利于各届人士能致力于茶产业发展的平台,让大家齐心协力来做好茶叶这项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产业。

第五篇:**县发展黑米产业的思考

**县发展黑米产业的思考

近年来,洋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发展战略定位,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始终把黑米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来抓,形成了“米、果、药、菌、畜”五大产业带,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六个洋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洋县黑米产业发展概况

1.历史悠久,生态优良。洋县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阻隔,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为黑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洋县黑米的种植已有3700多年,从西汉汉武帝时代开始,成为了封建社会时期向帝王进献的贡米。自1981年在境内发现世界上唯一幸存的7只野生朱鹮以来,洋县坚持在保护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朱鹮种群日益壮大。同时,有机农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来以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盯脱贫攻坚、追赶超越等政治目标,强力推进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保卫战,攻坚污染防治硬骨头,县域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保障了洋县黑米独一无二的品质与口感,并获得国家地理保护产品认证、中国第五届稻米博览会金奖和有机食品认证,成功注册了“朱鹮”牌商标,实现了朱鹮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格局。

2.初具规模,品牌明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洋县黑米产业发展迅速,以马畅、谢村、溢水、戚氏、洋州、纸坊、龙亭、磨子桥、黄安等9个平川镇办为黑米水稻先期重点栽植区,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30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3万亩。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有机黑米干红、黑米巧克力、黑米茶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黑米深加工项目,产业规模初现。朱鹮黑米酒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同线、同标、同质”的三同产品,并远销港澳台,出口日本、美国。同时,凭借国家认证和“朱鹮”商标这一优势,起草了《洋县黑米》《洋县黑米酒》等技术标准,为全国黑米行业展贡献了应有智慧。2018年实施“食补国宝,洋县黑米”品牌战略,打造的“洋县黑米”区域公用品牌产值达到20亿元,洋县黑米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3.政策扶持,人才支撑。坚强的组织力量和积极的政策措施是推进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为吸引更多的农户和经营体服务黑米产业,县政府出台了《洋县黑米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把发展黑米产业列为发展五大脱贫产业之首,在每年产业脱贫资金中切块30%,不低于3000万元,重点支持黑米产业发展。对从事黑米水稻种植、加工、出售的经营主体进行补助奖励。每年从县财政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黑米产业市场风险防控、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及宣传等方面工作。同时,县政府主动联系西农、陕理工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培育黑米水稻新品种。邀请长江学者周海涛、国家“千人计划”孙智江等专家学者举办“有机特区·全域旅游”发展论坛,现场指导黑米产业发展。吸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来洋县挂牌成立了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利用天汉英才峰会招纳高端人才,组建专家顾问工作站等等,为产业发展、品牌打造提供了智力支撑。

二、洋县黑米产业发展瓶颈

1.农户种植意愿不强。黑米水稻产量较低,种植周期略长,平均亩产量400公斤左右,价格大约3.6-4元/公斤。普通水稻平均亩产量600公斤左右,价格大约2-2.2元/公斤。与此相比,除去生产成本,每亩产值多收240-280元左右,相对效益不够明显,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

2.规范集约化程度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黑谷种植多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种植面积约占县域水稻面积的17%,且农户种植、施肥、管理等水平不高,“洋黑三号”、“双亚黑一号”等新型黑稻品种难以发挥优势。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等一些新型经营主体主动承包种植黑米水稻的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在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生产支出、科学管理等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现代化种植潜能还很巨大。

3.产业延伸链条不长。目前,洋县黑米产业处于黑米水稻种植、粗加工、销售这一初级阶段上,产品主要用来满足部分群众的生活需要,并为相关企业提供基础产品,价格弹性不大,利润空间较小,对全县经济社会贡献也相对较低。除黑米酒厂外,黑米精深加工和循环加工产业项目不多,深加工项目不多,缺少对黑米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产品增值不高。

4.品牌效益提升速度较慢。洋县经过数年投入和品质锻造,黑米相关产品已经获得了国家有机认证,与其它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同样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是,黑米水稻种植适应性较强,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生产,如贵州黑糯米、湖南黑米等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与此相比,在抢占国内市场份额上稍显滞后,要真正把洋县黑米品牌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还有很多竞争对手。

三、洋县黑米产业发展建议

(一)坚持绿色有机之路,在提高黑米生产品质上下功夫

一是实施规模种植改变经营方式。利用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农户把更多的土地流转出来,实现种植由分散型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为黑米水稻生产的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深入推进“5115”产业脱贫工程,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大米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经纪人、生产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自种、土地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集中连片,整村、整条沟发展,建立3-5个规模化黑米种植基地,确保2020年县域种植面积达6万亩,并积极与周边县区合作推广,逐步在汉中地区形成辐射带动。

二是实施科学种植完善标准体系。由于黑米水稻种植如果使用农药化肥,就会降低黑米品质,同时,洋县境内拥有朱鹮保护区,在朱鹮活动范围内,同样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开发矿产、兴办企业。因此,就要发挥保护朱鹮造就的优越生态优势,采用科学的措施防治病虫灾害。依托黑米研究所和农技中心,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每年选派大批技术骨干,深入一线,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由农业部门负责,完善黑米认证体系,并定期开展日常监测和专项检查,对环境不达标、生产不规范、质量不合格的经营主体,取消相关优惠政策和待遇,并鼓励引导其积极开展“三品一标”黑米认证。

三是积极改良品种提高种植产量。在现有“洋黑三号”“双亚黑一号”等品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有目的引入外来优良基因,深挖与西农、陕理工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优势,开展科技攻关,着力在缩短生长周期,提高黑米单产品质、抗逆性上发力。抓住航天集团定点帮扶契机,通过航天育种形式,培育高产、质优、早熟、抗病的黑米新品种、新种质。同时,结合县域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状况,建立黑米水稻种植试验田,从事新品种试验和培育。

(二)持续深化三产融合,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

一是整合现有产业资源。鼓励、引导部分龙头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对外合作、融资信贷等方式,引进新技术和生产线,按照统一品牌包装、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农资供应的要求,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增加黑米产业综合效益。在现有黑米酒、黑米醋、黑米茶、黑米酱油等产品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一些营养高、口感好、方便实用的食品饮品,如黑米啤酒,黑米锅巴等,增加多样性,满足不同社会需求,从而促进洋县黑米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大力招商精深加工项目。黑米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还有药用价值。吸引外商来洋投资,主要是在现有黑米产品的基础上,把黑米与其他原料按照一定工艺调配成黑米复合产品,将黑米的食用功能与保健功能相结合,研制开发新产品。这样既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又能符合健康饮食理念。比如。我县拥有蓝莓鲜果基地500亩,产量3吨左右,市场价150元/斤,与蓝莓加工,开发黑米蓝莓复合饮料,不仅能有独特的风味,还能为黑米产品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融入乡村振兴+旅游。在“观蔡伦造纸”“游华阳景区”“赏秦岭四宝”“逛朱鹮梨园”“购有机产品”的“游、购、娱”生态旅游产业链中,融入黑米主题元素,吸引各地游客来参观选购消费。同时,在乡村旅游产品中挖掘黑米农耕体验、讲述黑米故事、制作黑米特色餐饮等乡村题材。继续把黑米产业作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的特色产业,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有机整合,带动农民持续创收,从而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突破点和引爆点。

(三)做大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在提高市场占有率上下功夫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发展导向性。深入推进“5115”产业脱贫工程,持续落实种植、收购奖励,风险防控等支持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在制定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时,将洋县黑米产业作为其中一个重点产业加以培育,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目标”的总体思路,走“公司

+

基地

+

科技

+

农户”的产业发展道路,规划建设陕南黑米标准化种植基地

万亩,力争把洋县建成全省优质有机黑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同时,依托农本咨询编制的《洋县黑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系统化推进“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抓好组织实施,定期开展研判协调,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实现。

二是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需求量。用活用好“洋县黑米”区域公用品牌和“朱鹮”商标,坚持“食补国宝·洋县黑米”发展战略,实施“四向融入战略”,以在如皋设立的陕西朱鹮有机农产品直营店为契机,继续向津沪浙等东南沿海发达城市辐射,并设立洋县黑米名优产品专营店、展销厅。积极举办黑米文化节、黑米推介活动,参加全国各类知名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在一线城市商场、超市建立专柜、铺货上架。发挥全县电子商务平台优势,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形成稳定的客源和供货渠道。动员党政工作机构、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黑米产品。

三是精心设计包装,提高产品竞争力。古语“买椟还珠”虽然是贬义词,但从营商角度来看,说明了产品包装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吸引力。消费者有时候往往并不了解产品本质,需要借助于包装形象、文字说明、生动展示才能感觉到,这就需要在产品包装上花大气力,目前,“洋县黑米”已经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需要聘请专业人士在产品包装上进行精心设计,抓住与消费者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沟通机会,把县域科技、文化、生态等地方特色展现出来,不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造就一批产品忠实消费者,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利益最大化。

下载黔西南州薏仁米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黔西南州薏仁米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蒜产业调研汇报(17.9.6)

    立足资源优势 转变发展方式 科学推动大蒜产业跨越式发展 ----——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9月7日)近年来,我市按照“富民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

    全市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调研(汇报)

    XX县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观摩点评办法 调 研 报 告接到市委办公室《关于对全市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观摩点评办法进行调研的通知》后,县委领导高度重视,根据县领导安排,调研由县委......

    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组 2011年10月14日 为全面了解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存在困难和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培养壮大龙头企业,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

    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调研

    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调研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食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早在二十世纪末期,美国......

    农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加快推进农机产业发展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需要。我县从2010年初启动农机产业园项目建设,到2012年底获市......

    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要求,落实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规划,将充分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两大国际性枢纽港的优势,延伸和拓展浦东开发开放的经济社会效应,准......

    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这段时间,我通过整理工作两年来积累的有关资料,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对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日常包村下队的过程中我先后在*......

    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681 更新时间:2009-3-30 23:33:18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要求,落实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规划,将充分依托洋山国际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