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款印章书画品种
书画品种、落款、印章
书画作品格式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
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
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
幅作品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
专长之称);
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⒋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⒈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⒉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⒊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作品落款时间的农历传统雅称摘要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
⒉二月:仲春、仲阳、仲钟;
⒊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蚕月;
⒋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维夏、槐夏、余月、清和月; ⒌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⒍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极暑、且月;
⒎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兰月、凉月、相月; ⒏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壮月;
⒐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咏月、玄月、穷秋;
⒑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阳月、坤月、吉月、良月; ⒒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畅月;
⒓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穷冬、严冬、严月、嘉平月、腊月、除月。
传统创作样式的落款与钤印
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第二篇:书法的落款和印章
章法就是指对一幅书法作品进行全盘的安排,又称作是大布白,或者叫篇章结构,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幅作品的艺术要求,不仅需要把每个单字写好,而且应当把众多的字成完整的章。无论字与字间、行与行间,以至天头地脚、题款用印,都须作一番总体设计,合理布局。作品内容怎样排列、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组成部 分。
正文、款式、印章是书法作品的三个组成要素,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这三者确一不可。
1、章法总则
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萦带,连绵,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气运,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2、书法作品正文的布局形式
书法作品正文的布局形式有四种。即有行有列、有行无列、有列无行、无列无行
3、题款
款式就是指书法作品正文以外的其它文字,它主要是用来说明书写作品的作者、书写时间、地点等。款式按长短分为长款和穷款;按位置分为上款和下款。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年”。
1)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词
(1)写给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是款的题法一般称××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翁。
书写者是晚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如:世耐先生清赏、宝星方家正
(2)写给同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同志,××书友,××仁兄,××同窗,××大兄××贤弟,××小妹,××学友等。这里应当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大姐,××二哥等。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如: 长生书友惠存 剑明贤弟雅属
(3)写给晚辈:
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学生,××贤契,××贤侄,××爱孙,××爱女等。如:丽珍侄女铭记
(4)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王阁序句 杜甫诗客至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略正文出处题款。2、下款
下款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姓名(号字)+谦词
1)时间
(1)年份的别称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2)季节的别称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
3)、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2)地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早春堂,书于鸿宾楼等到是可以的。3)署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袁闽书,文笔轩主人书
4)谦词:
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 录等谦词。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壬午年孟夏下浣文笔轩袁闽书”。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4、印章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印章的分类
(1)引首章(随形章、闲章):这是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型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在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浑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引首章还包括如下
几个内容:(1)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2)月号章:荷月、谷雨、盛夏等
(3)斋号章:墨人居、馨印斋、文笔轩。
(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精勤、百寿、福寿、百能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5)腰章: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印。腰章比引首章还要小些,一般是小园。小长,小方形。
(6)名章: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印章使用:印章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与题款字体的大小匹配,印不宜与示字相等,更不能小于款字,要略大于款字。同时,印章不能盖得过多,应求“惜红如金”。由于红印在黑白当中异常触目,如用得恰当,促使作品锦上添花;倘若滥竽充数,也会变成画蛇添足。
2)书法使用印章应注意几点:
(1)、一幅作品用印之后,即表示全盘结束,不能像签发文件那样,再补写上时间地点等字句;
(2)、落款名章及其它闲章,不能像更正图章那样,盖在书写的字上;
(3)、要用篆书印章,不能以隶书或者楷书的印章来代替;
(4)、要用书画印泥,不能用会计的红印油,以免作品渗透浮油。
书法作品的幅式和款式样是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一些新的章法与款式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第三篇:书法作品落款及印章使用常识
书法作品落款及印章使用常识
一、书法作品落款的基本常识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一)落款的格式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二)上(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1.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2.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刻作、刻石、刊石、治石、篆刻、记、制、刊
(三)落款的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在书画或某方面有专长者)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贤)弟
老师对学生:学(贤)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
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四)落款时间的写法
落款用农历(阴历),则全是农历;用阳历则全用阳历。传统内容不宜用阳历。从左开始书写,落款在右;从右开始书写,落款在左。
(五)落款时时季的雅称: 【农历一月】
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华岁、岁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初月、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春王、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
【农历二月】
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着夹钟、仲钟、仲春、仲阳、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壮、竹秋、花朝 【农历三月】
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笋月、姑洗、桃浪、雩风、五阳月、桃季月、花飞月、小清明、竹秋 【农历四月】
乏月、荒月、阳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得鸟羽月、花残月、仲侣、纯阳、纯乾、正阳月、和月、麦秋月、麦候、麦序、六阳、樤隆⒚蜂 【农历五月】
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阳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恶月、橘月、月不见月、吹喜月、皋月、蕤宾、榴月、端阳月、暑月、鹑月、鸣蜩、夏
五、贱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 【农历六月】
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长夏、极暑、组暑、溽暑、林钟、精阳 【农历七月】
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 【农历八月】
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桂月、叶月、秋风月、酉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柘月、雁来月、中律、四阴月、爽月、大清月、竹小春 【农历九月】
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剥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祢觉月、菊开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残秋、凉秋、素秋、五阴月、穷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无射、霜序 【农历十月】
阳月、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神无月、拾月、时雨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 【农历十一月】
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纸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寒 【农历十二月】
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余月、极月、涂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殷正、清祀、冬素
二、书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
(一)印章的艺术作用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1.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 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2.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
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雅趣章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拦边章.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压角章.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拦腰章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2)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三)钤印的艺术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通常情况可掌握以下几点:
1、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4、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5、风格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
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
(四)印泥的使用与保养 一枚精美的印章,如果没有质地细腻厚重光洁的印泥,就不能将其风神充分地显现出来,效果就会大为逊色。一般说,大字多用殷红印泥。小字多用朱红印泥。尤其在字帖黑底上钤印,则必须用朱红印泥。清朝以来红色加重,甚至为求古雅效果而多用古印泥,以求其深沉凝重。更有讲究者,钤盖一遍,惟恐其色过浅,遂重盖一遍,以增其厚重。当然需相重如一,这只能借助印规才能办到。钤印时下面的垫物,可用胶皮或其他较软物,但不能过软,过软易失印迹。印泥的材料是由朱砂、油脂和艾绒三者混合一起组成的。朱砂质重、油脂质轻,若长期不调和,两者会分离,朱砂下沉,油脂上浮到表面,甚至沾结变质,不好使用。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用骨制的桨(不可用金属制品)把印泥翻拌一下,使三者匀和。翻拌时,要顺一个方向,不要来回倒。印泥要经常保持清洁。印章蘸泥前,应先揩擦干净;特别是新制石印要注意清除笔道内的石屑,以免污染印泥。蘸泥
时,用力不宜过重,忌在印泥中央猛揿,可顺印泥的丝缕,用推拉的手法,多蘸几次,使印泥均匀地沾在印面上。钤盖时,要持正按下,用力均匀,勿动摇,勿偏重一侧或一角,这样,钤印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印章的材料有多种,常用的价格又能接受的有寿山、青田等普通石料。高档也有鸡血、田黄等等。溧阳周城芦荡有一种叶腊石,就是一种刻印材料,市面上也有称溧阳石的。如有机会,可以找些来试试。
转于
第四篇:书画印章的用法
书画印章的用法
印章一般分“名章”与“闲章”两类。又有阴阳两种(或叫朱文、白文),还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在一幅作品中,印章不单单为了证明是作者的“亲笔”,更有“平衡画面”或“协调画幅”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补空:画作中空的过多,一个小小的红点可以把所谓的“空”补上。二,引气:画面是由各个方向的气或势构成的,如果感觉向某一方向的气势不够,可以选一个“黄金点”盖上一个小印章,这样就可以把气势增强。三,平衡画面:整幅画画完以后,如果感觉某一位置“重”了,可以在相应的位置盖一印章来平衡。四,协调画幅:一般用的名章有阴阳两个(名或字或号等)同时盖在落款处,这样有时会显得红太集中,往往要选一位置盖上“压角”,“起首”,“贴边”等来协调。
由于书画毕竟不一样,所以,盖章的讲究也不尽相同,书法用印比较“程式化”,而画作用印就明显变化多样。至于具体的怎样用印,还得视画面而定。如果觉得有两处以上地方可以考虑用印,就把印章盖在一小片纸上,然后在画上看,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盖二印,要上阴下阳才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已经落款盖印,款后不可再
落上款赠人,否则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起码的常识。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否则作品就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要潜心研究,不可忽视。
盖图章,是完成一幅画的最后一道工序。我国传统习惯常用盖图章来表示明守信约与郑重负责。画上铃印,除了表
示这种作品为某人所画的标志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在白底的纸上,黑色的画迹中,盖上一方深红色的精美印章,能够使画面相映生辉。所以中国画家常拥有各种印章。让它们在画面上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常用印章有:
1.名号章。一般用两方配合使用,是画面上必不可少的。一方刻姓名,一方刻字号;或一方刻姓,一方刻名字。一方刻朱文,一方刻白文。用时,朱文红色轻,用在上边;白文红重,放在下边。印章大小约等于题字,或略小于题字。盖章的位置,如署名下空白多,就盖在下边,如署名下空白少,可盖在字迹左右。两方章的距离,约等于一至二个图章的位置,不可拉得太开,或挤得太拢。
2.压角章,亦称画角章。可根据画面需要,用在画的左下或右下角。压角章比名号章大,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朱白文不论。内容可以是格言、警句,统称闲章,如“师造化”、“得山水趣”、“江山如此多娇”等。也可以用斋馆名,称为斋馆章,如文征明的“真赏斋”、石涛的“大涤草堂”等。
3.引首章。多为长方形,也有作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根据画面的需要,用于题款开头二三字的右侧,故称引首。内容与压角章相似。
第五篇:书画落款怎么写36条
书画落款怎么写36条
1.書畫上落款蓋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蓋大印,小幅蓋小印,理所當然。
2.國畫橫幅落款,左右兩頭角邊,不可蓋閒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方形閒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方形閒章。此處如不須要蓋閒章,而勉強蓋上,反而弄巧成拙。
3.國畫直幅落款字下蓋印,直下底角,不可再蓋壓角閒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閒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閒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閒章就不須蓋了。
4.方形閒章不可蓋在書畫上端空白處,喧賓奪主。
5.長方形、圓形、長圓形閒章,不可蓋在下角方形壓角閒章處之地位。
6.國畫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與他行末字長短,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
7.蓋二印,一長方形、一橢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8.蓋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樣大小可匹配。.蓋二印,一方形、一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10.蓋二印,上陰文,下陰文,不可匹配。而上陰下陽可匹配。11.蓋二印,上陽文,下陽文,不可匹配。而上陰下陽可匹配。12.蓋二印,上陽文,下陰文,不可匹配。而上陰下陽可匹配。13.蓋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異,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14.蓋二印,距離不可太遠太近,相隔一個印距離正好。
15.落款蓋印之下,不可再題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現象。
16.已經落款蓋印字畫,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贈人,就失敬了。17.匠刻印章,不可用於書畫上,須用藝術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8.花頭、鳥尾、樹枝、山頂上,不可落款蓋印。這是畫家最起碼的常識,不可不懂。
19.普通印泥不適用於書畫上,要用八寶印泥。
20.小畫不可題大字,大畫不可題小字。小空不可題字多,大空不可題字少。
21.書畫上姓名印,不可連蓋三印以上,應蓋二印,或一印妥當。22.書畫上下左右,不可任意蓋印。蓋多不當,不如少蓋,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蓋好。
23.蓋二印,不可東倒西歪,如何蓋法,用力輕重,印章印泥保養,一切要潛心研究。
24.畫上不可題上粗俗字體,致影響畫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25.書法四聯首幅,右上可蓋小印章。其餘不可蓋,如統統蓋上,行氣就破壞了。26.畫上不可題打油詩,一來識者奚落,二來作品就貶為低俗。27.上款上端不可蓋閒章,壓在人名頭上。一來失禮,二來破壞畫面。28.蓋壓角閒章,不可太小,宣紙四開,用方形石印,大約3公分 比較適中。
29.蓋壓角閒章,不可蓋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與邊距離約1公分 適中。
30.落款字下不蓋印,而偏要蓋在款字左右,脫離字行,而成畫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31.書畫上,不可蓋上劈頭大印,即成巨印炸彈,毀滅了美麗的畫面。
32.貯藏印泥宜用瓷缸,晶玉亦可,最忌紫砂煨瓷,因期能吸取油分,易使印泥乾燥。又銅錫銀漆器犀象及石制者,皆不相宜。
33.每隔十日或半月,以骨簽翻調一次,因砂體下沉,油性浮上,故須常調使之勻和也。
34.圖章蓋印泥時,手勢宜輕,輕拍印面所黏之朱已逾而勻,乃蓋於紙上,須將印持正按下,切勿動搖,紙下宜墊以薄書一本。35.圖章宜隨用隨揩,以免積垢,而影響色澤。
36.印泥用過後,即須將缸蓋蓋好,防塵埃侵入,有損色澤。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研修班临帖与创作笔记
齐作声教授:临帖存在问题 1。不知道临什麽帖 2。没有写进去 3。不得技法,不是临而是抄 4。离帖就忘
临帖笔画弊端
1。以描代临 2。以划代笔 3。以作代意
创作存在问题
1。体式面目不清楚,难入创作 2。只有自己没有古法,自我习气 3。以个人想法改变古帖 4。通篇不统一,不能成为作品
关于临帖
1。探索古人传统审美意向,用笔方法,先于古人合,后于古人离 2。临帖两步走:先看外形审美关系,大小,粗细,长短,疏密,曲直,欹正,开合。再看点画内部结构,体会起伏,走留,使转,虚实,关于用笔
1。用笔锋的三分之一着纸,使笔自己的弹性易于发挥,笔势利于起伏 2。能走起来,能留得住 3。使转,转园折方 4。体会轻重虚实,张力弹性
关于创作
1。书法是可品味的东西,细看应有品位。从集字集联渐至臻 2。十曲五直,十藏五放,十起五伏,十走五留
齐作声教授:楷书的流变与代表作家
含义: 可作楷模之书也.与篆,隶,草并行的书体.也叫正书,真书.<<四体书势>>:上谷王次仲善隶书,始为楷法.由隶入楷可以,由楷入隶不可.至三国钟繇(河南长葛人)者,乃有<<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楷法乃以端庄秀丽为重,如<<荐季直表>>,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等.....注意从形态,韵味和结构中体会创作,注意横折与驻笔的取势)
应该说楷书始于汉魏而盛于晋,于南北朝形成高峰,魏碑就来了.....二.南北朝书迹与技法
-----始于钟繇,卫罐(此字为王字旁).後分南派北宗:南派有王羲之,王僧虔(晋),智永(随)的婉约秀丽派为代表.北宗有索靖(晋),卢谌,高遵,沈馥,姚元博的壮气派为代表.至南北朝时书法多姿多采,楷书虽趋成熟,但楷法尚未定型.南北朝书法种类:北碑有摩崖,墓志,碑刻,造像石,浮屠,经幢.南碑有<<爨宝子>><<爨龙颜>>
南碑用笔多圆,北碑用笔多方.(下笔铺豪,不可回头做作.提倡下笔就写)
北碑帖有<<嵩山高灵庙碑>>(法接二爨)<<石门铭摩崖(圆笔,初学不提倡)>><<元珍墓志>><<崔敬邕墓志>><<张黑女墓志(秀美深厚)>>,龙门十二品中的<<杨大眼造像>><<始平公造像>><<孙秋生造像>>等......: 三:随唐以来的书家与墨迹
随:智永,山阴永欣寺僧人(浙江绍兴人),王羲之七世孙,南派书风,长画轻细,短画教粗重,<<龙藏寺碑>>结构方正,字画挺拔,<<董美人碑>>............以上开创唐书风
唐:欧阳询<<礼泉碑>>结构平中寓险,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潇散洒落.楮遂良<<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得真书之媚趣.钟绍京<<灵飞经>>飘然洒脱.颜真卿<<多宝塔>>勤礼碑>>颜家庙碑>>,师承楮遂良,张旭自成一家.柳公权<<神策军碑>>,于颜并提,融欧,颜而自成一家.骨硬气朗,四边伸张.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列为行楷之中,可参照体会.宋:蔡襄,苏东坡,李建中.元:赵孟俯,一代大家.辽:用笔方圆,(出土碑被馆藏,不传世).明:文征明小楷<<後赤壁赋>>,王宠,黄道周,何绍基
守住一家之法,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于曙光讲行书的入帖与出帖
怎样入帖(要明白从帖中学甚麽): 1.要读董点画结构之美 2.要理解运笔使转之方法
3.要审视结字用笔变化之妙:在结构上讲究布白的疏蜜,笔画的粗细变化.在用墨运笔的速度上讲究燥润疾徐.在笔势结构上讲究摇曳多姿.在笔法和使转上讲究转换流利.4.要体会帖中风神气质所在:体会魏晋风骨,天人合一,儒道糅合,`不激不励,潇散生动,自然静穆,大至风神,小至精微.----总而言之:气韵生动.5.要掌握章法布局的自然和谐乃是重中之重:风神使转求契机.怎样出帖
1.四要;要注意晋人风格的潇散与古意.要体会鼠须笔的弹性.要掌握麻茧纸的性能(用四川夹江纸).要掌握尺牍,手卷的写法与特点.2.四不要: 不要馆阁化,不要甜美化,不要丑恶化,不要抄写化.3.关于脱俗:忌粗俗平庸之风气,防拘谨刻板之习气,去轻佻柔媚油滑做作之痼疾,克服犹豫用笔及笔病.4.背临和意临是出帖的比经之路,心与手的领悟才是出帖的方法,出帖时加上工具书的运用.5.行书名帖:王羲之<兰亭序>(姿态多变),颜真卿<祭侄稿>(大风气势),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多侧锋),杨凝式<韭花帖>(兰亭嫡传精巧别致),米芾<苕溪诗.>帖.于曙光砚边点滴
临帖要心摹手追,先求印象,久之,则笔法结构谙於胸中,然后,通临背临,品味碑帖中全貌.如食佳肴美馔,尽其口福之乐也.然而此时,往往食而不消,正如学艺之始,未得一着拳棒.故于实临之后,必须意临.或曰临其大意.尽可见捡验心手所成,必有所得,所谓创作便可由此而始矣!
刘绍刚讲篆书与篆刻 一:正确使用工具书 <说文解子>主要保存小篆资料,首次使用部首分类法.首创六书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俊声<说文解字定声> 二:古文字学的几本书
裘钧圭<文字学概要>.<中国古文字通论>.陈世辉<古文字学概要>.朱俊声以声序排序的<说文通训之声>.<甲骨文编>.<金文编>.<古文字字形表>.<古文字类编>.<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古陶文类编>.孙慰祖<秦汉金文汇编>.<古篆汇编>.<汉简古文四声论>.<六书统>等...<汗简>指秦前竹简,写字时将竹片烘干出汗,故名之.<汉简>指出土的汉代竹简.三:篆书临习
写篆的笔要粗壮多毛,临金文是再创作,而临其它碑帖只能是临摹.临<大盂鼎>,<毛公鼎>要提笔,要厚重,不要抖笔.(严格说周宣王前的籀书为大篆)
四:篆书创作
写甲骨文不要太讲 究对称,重在活拨.写金文笔划连接要稍顿笔.印刻难在设计.张继讲隶书的临与创 隶书的主要碑帖:汉碑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衡方碑><鲜于璜碑><朝侯小子碑><张景碑><熹平石经>等......摩崖石刻有<石门颂><石门铭><封龙山碑>等......汉简有<居延汉简><汉帛书>等......清隶有伊秉绶,邓石如,赵之谦,金农,梁同书等......笔法:逆入,涩行,紧收.扁方, 左右结构相对独立,错位.造型丰富.临摹与创作交替进行.从专到精至博,再由博到专.周持讲隶书创作 隶从篆来,学隶需学篆,写隶要古朴,简切
林岫讲诗词,书与印
类别: 楚词,乐府,古体,近体,词,散曲,联语 创作: 才情与生活,立意与炼句,律诗绝句与词之章法,作法: 列锦,比喻,倒置,夸张,连环,用数,比拟,设色,省略,问答
在书法作品中的解读: 句读法,韵读法,析读法
搞文化的人出现诚信危机是可悲的人可一时不知不可一世不知 若要超越必有丰厚的文史知识
行草最忌规划工整,一字一格,左右对齐,如填瓦当.书法犹如音乐,节奏最为重要
印的种类: 读印, 藏印,斋印,诗印,评印,传印,闲印,生肖与干支印
作用: 补白,连辍,补虚,代款,代字,破势,补救,结句
用法: 印章如眼,宁小勿大,宁少勿多,宁朱勿白.距离相当, 压角宁白勿朱, 引首应小巧, 大小自在, 不可字印同形, 印泥也要讲究
中书协创作培训班笔记
△作品风格取向一定要明显。写字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样的风格,千万不要让人看不到你想要表现什么或追求什么样风格。
△小字要有文气,大字要有气势。写小楷要有空灵之气。
△粗细反差要大,用墨要有变化。△写《石门颂》宜用粗笔浓墨。△曾 翔:
1、书法是造型艺术。
2、蘸一次墨要写数个字。
3、书写内容不要太大众化了,要写些生僻的。△刘文华:
1、会写字的人提着笔写,不会写字的人摁着笔写。
2、写字要用脑子去写,不仅仅是用手。
3、要解决好临摹这个问题。时时警醒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
4、参加比赛,投递作品最好用特快专递。△聂成文:
1、写字要排除杂念,放开手脚,自然流露,管它(作品)像谁呢,爱像谁像谁!
2、评自己临摹的王铎草书作品:起笔强调过分(重按了),没有放开。不要过分强调局部,要大胆、放开、不要拘束。要多领会王铎,要学平正一路的行书。△李 松:
尺八屏写大三行为好。△刘洪彪:
1、写条幅要四面到边,不要留有余地,多看作品集就明白。
2、个人展的作品要与众不同,所有作品都要有差别。△张 继: 隶书中竖化画(包括其他书体)长了就会使字显得“秀”。反之,如果短了,就会显得“拙”。△白 煦:
1、写扇面要追求精致。原大为好。
2、临摹一定要像。
3、书体要选个冷门。
4、纸张(材料)要选择好。
5、投稿书写的内容要与展览的主题相一致。
6、中国书协的评审标准:继承传统,鼓励创新,风格多样。
△张旭光:
提的要求有三点:
一:坚持传统
把握书法艺术的规律.必须临帖,从传统吸取营养,坚持传统不能动摇.有人追求新奇险绝,那是玩杂技的标准,不是书法的标准.
真正明白书法是民国过来的如沙孟海.林散之.启功等人,但应该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才真正清楚.30年的书法发展历史证明了对传统深入才是可行的
当你字写不好的时候,向传统要答案,向经典要答案
好的书法讲究性情的表达
二:鼓励创新
笔墨当随时代
学传统为创新培养能力
好作品是必须要有个人性情表达的作品
书法的创新难,难其太简单又太丰富,书法是需要才情悟性的
到底怎么创新呢?要在坚持传统的情况下,要"到位"和有"味道",具备了这两点就是好作品. 1.到位:就是对传统的把握,当然具备了这点,在全国展上只能是入初评,根本进不了复评和终评.
自然创新是有的,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书法家,和以前是不同的,如何表达自己的性情,唯有用书法
2.味道:
书法要有自己的追求,全国展的评选坚持"到位"和"味道"这两点
要有性情,要把临的东西化掉,而自己的东西要有传统的东西来支撑
三:多种风格
整个书坛上来讲,需要有多种风格
但是从专业上和心理上的问题来看,越有个性就越排斥别人,但是艺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取法的重要性,不能都写一种,前几年小行书写米的很多,近几年写王的很多,其实可以写其他的 虽然全国展上行草的占60%以上,其他含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到一半,但是还是写自己最钟情的东西
二王也是多种风格,仅代表魏晋时期,包含王(洵)等,王羲之和王献之就有不同,大王折笔内掖,二王献之在用笔上改了,气势就上来了,后来学其的有怀和张
写真正能表达自己性情的东西,没有他的思想就不要写他的东西
这是书法思想的道路问题
以上是我国当前书坛大的形势和感觉状态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人文精神
表现在整个社会各行各业,而且其他都比书坛严重
有些功利思想很重,比如跟风,抄人的,代笔的.例:四届妇女展,某地有四个同一人代笔
2.传统文化积累不够
新文化运动后,国学道学佛学等大多人都没有积累,缺乏儒.道体系上的训练
传统文化是书法艺术的土壤
当代出不了大师的根本原因,就是传统文化积累不够,传统文化的断裂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国学啊等
有些现在的企业都开易经了,这很好的 魏晋时期的哲学是玄学,有魏晋风流之说,潇洒 <周易><庄子><老子>等
宗白华说,东晋,所以的艺术唯书法表达其状态,人的生命内在的一种状态
要对儒道理解才能理解王羲之遁世的思想
近来恢复王羲之都只停留在其表面上
错别字的问题,很多没有看懂就写,一定要看懂才写,不要只是抄还不对
文学常识:诗词曲的问题,繁简通篇
读书,临帖,创作,悟道
一个人学养胸襟等都影响其作品,不够就读书临帖来补救.例子<皇帝内经><易经>等(启发)
学经典的东西,哲学经典,书法经典
3.现代书法审美不够
现在的书法和以前的书法是两回事,也就是使用和审美的问题,以前写尺牍等等都推动了书法的发展
展厅效应是时代潮流
因为以前看书法作品很容易,现在不同了,牌匾是电脑制作,也没有写信,更不用说书法了,要看书法只有到展厅,展厅里就要讲究展览效果,讲形式感,氛围
所以可以做一定的形式考究
书信没有了,牌匾没有了,书法越来越走向艺术,要增加审美因素
现代审美心理
现代美学(主要是西方美学)
书法美学,艺术心理学和传统美学,过去讲对称,现在讲均衡,均衡更有意义,是运动中的感觉,等量异形,更鲜活,讲韵律(讲究变化),培养现代审美意识,经典的东西蕴涵很多现代审美的,现代感,以现代审美意识到传统(经典)中去开掘.例子:<得示帖>里面的韵律
<二谢帖>轻重关系
<自叙帖>等
书法不是写字
看看其他方面的书,如建筑啊家具啊等
审美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北师大书法教学:写字是以传达书写内容为主,以审美为辅
书法是以审美为主,以传达内容为辅
书法感染力一定要强
境界,品位,性情(作品要具有可专业视读性)
不断提高书法审美意识:一方面要临帖一方面要传统及审美
4.多样化问题
现在写二王的越来越多,但是二王的书法确实表达了最高境界,是最高峰,有很高的格调和品位。从文雅境界来说是其他没法比的。所以写他的很正常,有一段时间的回归是很好的
四、论气韵与神彩
55、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王僧虔《笔意赞》 ①神彩——指导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风采等。
②形质——指构成字的形体的基础,如点画的长短、肥瘦、方圆、刚柔。它与“神彩”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古代书画论中的形与神的关系。③绍——继承。
56、深识书者, 唯观神彩,不见字形,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 张怀瓘《文字论》
①玄鉴——即“玄镜”,本指明镜,后用以比喻高超的见解。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王安石 《王临川集》 ①但——只,不过。
②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
【按】这时所说的“不必勉强”,是自然、天然的意思,反对牵强附会或装腔作势。王安石认为只有写得自然得体、不矫揉造作,才能写出字的精神来。这一观点是反映了所有艺术的共同的内在规律的。
57、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苏轼《东坡集》 ①神——指神彩。②气——指气韵。③阙——同“缺”。
58、书画以韵为主。„„收书画者,观予此语,三十年后当少识书画。黄庭坚《北齐校书图题跋》
①少——稍、略微。
【按】黄山谷在论书画时多次用“韵”作为评判作品高下的标准。看来,“韵”是他的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韵”的含义十分丰富,有绝俗、传神、含蓄、味外之旨、情感与表现方法之渗透等多重语义。对此,可参看日本学者中村茂夫的文章《美学史论》11期。
59、欲书必舒散怀抱,至于如意所愿,斯可称神.书不变化,匪足语神也。„„规矩入巧,规矩入巧,乃名神化,固不滞不执,有圆通之妙焉。况大造之玄功。宣泄于文学;神化也者,即天机自发、气韵生动之谓也。项穆《书法雅言》 ①匪——同“非”。
②大造——即造化;指天地。
60、写字之法,在心不在手,在神不在心;神则妙矣,不可知矣,故曰“规矩可以言传、神妙必由悟入”。何谓“悟入”?悟其所以立规矩之前,故多在规矩烂熟之后。周显宗《感寓录》
凡字、画、诗文,皆天机浩气所发。„„无机无气,死字、死画、死诗文也,徒苦人耳。汉隶之不可思议处,只在硬拙。初无布置等当之意,凡偏旁、左右、宽窄、疏密,信手行去,一派天机。”傅山《杂记》
①天机——此处指人的灵性。旧时一般人认为它是先天的。
②硬拙——硬,这里主要是力感强、气势大;拙,这里主要是形态古朴、自然。
【按】傅山在这里强调书法创作中的“天机”、“浩气”,是在力求打破当时陈腐的造作风气,追求个性、率真之情。“信手行去,一派天机”,才能独于笔情墨趣之外,而获得高格高调的具有自然之美的艺术作品。6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刘熙载《艺概》 ①士气——读书人的气息,即人们常说的书卷气。②伧气——粗野之气。③俳气——油滑之气。
62、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刘熙载《艺概》
【按】刘熙载把书法的神彩分为高低两个层次:“我神”和“他神”。“他神”是经过学习而得前人之神,这是阶梯,也可能成为桎梏;“我神”则是最高阶段,是书家个性的自然流露。只有完成了从“他神”向“我神”的飞跃,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家。由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确实是一种以手写心、以墨迹显示人的精神、个性的神妙艺术。63、执笔稳,下笔轻则自有一种秀逸之气。高二适《题曹娥碑》
64、王羲之写字,为什么不观太湖旁的石头而观庭间的群鹅?吴道子画《地狱变》又为什么要请裴将军舞剑?这些都证明一切艺术的真正要素乃在于有生命,且丰富其生命。有了生命,时间空间都不能限制他。傅抱石《傅抱石论美术论集》 ①吴道子——唐代大画家,擅画佛道人物。
②裴将军——即唐代舞蹈家裴旻,擅剑舞。唐玄宗时,李白诗歌、张旭草书、裴旻舞剑,合称“三绝”。
③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喻人。现代杰出的国画家和美术史论家。兼工诗、书、印,成就极高。有多种美术史论著作行世。
五、论继承与创新
65、(王羲之)今始年十六,学艺之外,书画过目便能。就余请书画法,„„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吾余事虽不足法而书画固法,欲汝学书则知积学可以致远。王廙《历代名画记》
①王廙(276-322)——东晋书画家,字世将,山东临沂人。元帝时,为左卫将军,封武康侯。善诗工书画。
【按】王廙的“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历来被视为论述艺术创新的千古名句。书画是艺术,失去了作者的个性便失去了艺术。“自书”正是要求书者写出自己的面目,别具一格,不断创新。
66、那么,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的“我”与西方现代绘画理论中的“自我表现”是不是一回事呢?当代著名学者伍蠡甫认为:同为一个“我”字,其内容、涵义却不相同。倘若以西方现代派强调个人主义的“自我”,来解释我国古典书画理论的“我”,就会违背历史主义。当然,倘若一见到“我”字,便看作是资产阶级的货色,而予以否定,那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见《艺术评论》第二集)
67、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是成家,人见之不知何为祖也。米芾《海岳名言》
68、古人书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米芾《自述学书》
69、怀素所以妙者,虽率真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后人作草,皆随俗交绕,不合古法,不识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赵孟睢栋匣乘芈凼樘 ①率意——随着自己的意愿。
②不满识者一笑——不够内行人一笑,即不值一笑。
【按】上乘的草书作品是既千变万化、自出新意,而又不失优秀传统之法的。如果既缺少工夫、又不懂法度,而是乱缠乱绕、信手涂抹,只能骗骗“不识者”——外行人。用赵孟畹奈袄炊哉盏苯袷樘车哪承┫窒螅匀皇悄芄环⑷松钍〉摹
70、自书学不讲,流习成弊,聪达者病於新巧,笃古者泥於规模。„„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按张融自谓“不恨己无二王法,但恨二王无己法”,则古人固以规模为耻矣。文征明《甫田集》
①笃古——笃,专一,信奉古人。②规模——这里指规则、模式。
71、学书者,既知用笔之诀,尤须博观古帖,于结构布置,行间疏密,照应起伏,正变巧拙,无不默识于心,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帖中来,然后能自成家数。今人不闻古法,不同古帖,妄以小慧,杜撰为书;或体势俗恶,或锋劲侧戾,邪气洋溢,流俗慕其时名,更相效习,转成画虎,此古法之所以益泯也。丰坊《笔诀》 ①家数——指学术或文艺上的流派。②杜撰——没有根据和来源地编造。
③戾——猛烈、劲疾。④画虎——典出《后汉书*马援传》,本为“画虎类狗”。这里用来比喻模仿得不成功,不伦不类,不象样子。
72、必须明师指授,八法、八病、运笔、撮襟等法,逐一讲究,意中了了,然后落笔,则一点一画都从规矩中来„„临写时,更得精通书法者,提掇点化,则心益明,见愈长,临池之业,日异而月不同,骎骎骚到古人佳处矣。明代费瀛《大书长语》 73、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
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①致——指风度或意趣。
②不主故常——(《庄子》:“变化齐一,不主故常。”)故常,指旧则、先例。74、学书者竞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陈洪绶《宝纶堂集》 ①竞——争着。②顾——但。③撷——采。
④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末杰出的书画家。其诗、书、画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按】陈老莲的书法确实是有独特的个性、“自成一体”的。他提出:我师古人,古人师谁?这一诘问颇有见地,胆识过人。他也并非反对一切师承,而是主张“撷诸家法、意”,不要受某一家或某一派的局限。
75、书法之始也,难以入帖;继也,难以出帖。王铎(见《广阳杂记》)76、学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也。
“予书何足重?但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
余书独宗羲、献。书不宗晋,终入野道。王铎(见《中国书法》1986年第1期)
77、必以古人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悟生于古法之外,而后能自我作古,以立我法也。清@宋曹在《书法约言》
78、书必先生而后熟,既熟而后生.先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后生者,不落蹊径,变化无端.清@宋曹在《书法约言》
79、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否则习气未除,将至性至情不能表见于笔墨之外。何绍基《使黔草邬鸿逵叙》
①至性至情——最纯朴的心灵和最真诚的感情。
80、学我者死,化我者生,破我者进。吴昌硕(见《寒松阁谈艺术琐录》)
81、凡系同时代人之书,彼此每每有几分相近。此不独书艺如是,即其他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等亦莫不如是。作家崛起一时代之中,却不能飞出一时代之外。彼乃根据其同时代人与其前时代人所得之成绩以为基础,而以自己之不断努力在此遗产上生产再生产而发展之。胡小石《书艺略论》
六、论品评与欣赏
82、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
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张芝书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
王献之书绝众超群,无人可拟,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举体拖沓而不可耐。王僧虔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
南北朝《古今书人优劣评》 ①鹄——天鹅
②鸿——大雁;一作天鹅 ③汉武——即汉武帝刘彻。
④河朔——旧时指黄河以北地区。⑤充悦——志得意满的样子。
⑥王谢——指六朝时代的大族王氏、谢氏。⑦奕奕——光采闪动的样子。【按】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从人物品藻到艺术品评都出现了巨大的转化。一方面,人物品藻从实用的角度转向审美的角度,以自然美来形容人的风姿、神采;另一方面,又以人的风采、神采来品评艺术作品的风格和高下。于是,在书论中出现了大量“XX书法如„„”这类比况法的形式,将各位书家带有个性的书风,比喻成人物、自然等,并加以评价。这种独特的品评形式一直延续到近代。当然,其局限性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日渐明显起来。
83、夫运笔邪则无芒角,执笔宽则书缓弱;„„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比并皆然。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若抑扬得所,趣舍无为;扬波折节,中规合矩;分简下注,浓纤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称。婉婉暧暧,视之不足;棱棱凛凛,常有生气,适眼合心,便为甲科。
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①宽——放松,不够紧。②趣舍——即取舍。
③婉婉暧暧——婉婉,宛转屈伸的状态;暧暧,朦胧的样子。④棱棱凛凛——坚劲挺拔的样子。⑤甲科——优秀作品。
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然须考其发意所由;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张怀瓘《文字论》 ①弥珍——更加珍爱。②缄藏——封好藏起来。③眷眷——依恋不舍。
84、诵圣人之语,不如亲闻其言;评先贤之书,必不能尽其深意。„„纵异形奇体,辄以情理一贯,终不出于洪荒之外,必不离于工拙之间。然智则无涯,法固不定,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张怀瓘《书议》
①洪荒——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这里指远古时代。
【按】在《书议》一文中,唐代大理论家张怀瓘批评了过去品书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仅要看“工拙”,更要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为标准。这种品评标准在书法上被提出并被强调,反映了书法艺术领域中审美鉴赏的深入。
85、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是。„„含识之物,皆欲骨肉相称,神貌怡然。若筋骨不任其脂肉,在马为驽骀,在人为肉疚,在书为墨猪。„„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余裕,结字峻秀,类于生动,幽于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是日“无病”,勤而行之益佳。张怀瓘《评书药石论》 ①含识之物——指有感情的东西(动物)。②驽骀——气力不足、品种低劣的马。
③墨猪——指笔画过肥而无力;是病之一种。④偃亚——指笔画的俯仰。
⑤以不测为量者——变化到不可捉摸的程度。
86、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
①杜甫曾有诗句“书贵瘦硬方通神”以“瘦硬”作为评书的标准。苏轼对此持不同意见。
②玉环飞燕——玉环,杨玉环,唐玄宗的贵妃。飞燕,赵飞燕,汉成帝皇后。传说杨玉环体态丰满,赵飞燕瘦弱苗条,而均以貌美著称,都是美人。因以“燕瘦环肥”比喻体态不同而各擅其美,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87、诗至于杜子美,之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书吴道子画后》 88、字美观则不古:初见之,则使人甚爱;次见之,则得其不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偏旁点画皆不合古者历历在眼矣。字不美观者必古:初见之,则不甚爱,再见之,则得其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偏旁点画亦历历在眼矣,故观今人之字,如观文绣,观古人之字,如观钟鼎,学古人字,期于必到,若至妙处,如会于道,则无愧于古人矣。刘正夫《书法钩玄》。
①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或衣服。
②刘正夫——字德初;衢州人。生卒年不详,为宋代政和年间书法家,著有《书法钩玄》等。
89、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徐渭《题自书<一枝堂帖>》
①高书——指水平极高的书法作品。
90、昔人言“善鉴者不书,善书者不鉴”,一未到,一不屑耳。谓不能鉴者无是理也。果不鉴,必不能书。赵宦光《寒山帚谈》
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刘熙载《艺概》
91、论书者曰“苍”、曰“雄”、曰“秀”,余谓更当多益一个“深”字。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刘熙载《艺概》
92、篆书要如龙腾凤翥,观昌黎歌《石鼓》可知。或但取整齐而无变化,则椠人优为之矣。篆之所尚,莫过于筋,然筋患其弛,亦患其急。欲去两病,诒首杂芯饕病刘熙载《艺概》 ①龙腾凤翥——翥,飞举。这里用龙腾凤翥形容笔力遒劲、笔势奔放。②椠人——椠,刻书用的木片。椠人,即行笔。③诒省都稀罚骸摆,速行貌”。诒剩葱斜省
93、黄山谷论书,最重一“韵”字,盖俗气未尽者,皆不足以言韵也。观其书嵇叔夜诗与侄槪破涫抟坏愠舅灼蜓裕骸笆可谑溃梢园傥┎豢伤祝妆悴豢梢健!笔窃蚱淙ニ孜窬∫玻裎┦樵眨〖匆允槁郏墩咭嗑酢逗酌分咴希丝白匪靡印刘熙载《艺概》 ①嵇叔夜——三国魏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嵇康。
②《鹤铭》——即《瘗鹤铭》。著名摩崖刻石,在江苏镇江市焦山。其时代和书者众说纷纭,至今仍未能断定。
94、马克思说:“如果你要欣赏艺术,那么你应当是一个在艺术上有教养的人。”这一名言也适用于书法的欣赏上。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修养,才能欣赏书法的艺术美。修养愈高深,欣赏能力也愈强。
欣赏书法要比欣赏绘画难些。绘画包含山、水、人物等具体内容,书法只是运用精细、浓淡、强弱各种不同的线条,形成微妙的变化,既没有具体景物,又不能用各种颜色加以渲染,在作品本身要想表现出书法艺术美,使人看了产生心旷神怡、愉快舒适的美感,是极不容易的。但我们还是可以用一定的标准做依据的。我们应当以一幅书作全面来欣赏,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去鉴别,从而欣赏它的整体美。一幅书法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一、气韵中国画讲究气韵,中国书法更讲究气韵。所谓气韵,就是行内字与字之间有呼应,行与行之间有呼应,要做到“笔未到而意到”。一幅书作中的字,如果各不连气的堆积,那就无气韵可言了。
二、选材 指一幅纸上所写的内容而言。不管所写的是什么,都必须根据字数多少,看它是否行款适当、疏密相宜、题跋署款得体。
三、墨色 书法的艺术美主要靠水墨线条来表现,因此要看一幅作品的墨色是否有神彩,其墨色是否经久不变。
四、装背通称装裱。一幅作品装裱得好,可以增加其艺术美;反之,装裱粗糙或刺目,又会削弱其艺术美。这也是欣赏书法作品时不可缺少的一项标准。沈子善《中国的书法和印章》
95、书法中所谓气势,所谓结构,所谓力透纸背,都是表现这书法的空间意境。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96、中国字若写得好,用笔得法,就成功一个有生命有空间立体味的艺术品。若字和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之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之沦漪杂见,而先后相承”。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乐。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97、笔有笔力。卫夫人说:“点如坠石”,即一个点要凝聚了过去的运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艺术家内心的表现,但并非剑拔弩张,而是既有力,又秀气。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98、学习书法,首先要求有实用的价值。其次,进而要求可以满足美术的需要。所谓美术的书法,正如我人对其他艺术品一样,可以用以下几种形容词来表达我对它品鉴的感觉,如:沉雄、豪劲、清丽、和婉、端庄、厚重、倜傥、俊拔、浑穆、苍古、高逸、幽雅等。而欣赏的人,对名家作品,正如与英雄(沉雄、豪劲)、美人(清丽、和婉)、君子(端庄、厚重)、才士(倜傥、俊拔)、野老(浑穆、苍古)、隐者(高逸、幽雅)相对,无形中受其熏陶,感情为所渗透,人格为所感染,心绪为所改变,嗜好为之提高,渐渐将一般人娱乐上之低级趣味转移至于高级。这便是学书法的价值。陆维钊《书法述要》
七、论书法与中国画之关系
99、石如飞白本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睢犊菽局袷肌稰540 100、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画原与八法通。柯九思《题赵魏公画竹》P540 101、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柯九思《画竹自跋》P540 ① 鲁公——即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② 折钗股——书法术语;用钗股虽折而其体仍圆,比喻笔画转折时笔毫平铺,锋正、圆而不扭曲、偏斜。③ 屋漏痕——
102、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杨维桢《图绘宝鉴序》
103、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世之善书者多善画,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唐寅《画史会要》P541 ① 工画——指工笔画;用笔细密工整,与“写意”相对而言,称为“工笔”。104、昔吴道元学书于张颠、贺老,不成,退,画法益工。可知画法兼之书法。朱耷《“书画同源”册页》P544 105、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以书法透入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故曰: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亦必善书。自来书画兼擅者,有若米襄阳,有若倪云林,有若赵松雪,有若沈石田,有若文衡山,有若董思白。其书其画类能运用一心,贯串道理,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周星莲《临池管见》P547 ① 米襄阳——即米芾。
② 倪云林——元代杰出画家倪瓒。③ 赵松雪——即赵孟睢 ④ 沈石田——即明代杰出书画家沈周。⑤ 文衡山——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征明。⑥ 董思白——即董其昌。106、赵孟钗健笆绶砂啄救玺Α保挠械览怼>ㄊ榉ㄕ撸R允榉ㄓ糜诨ㄉ稀2断壬钗虼死怼N一髦ΓR孕∽ㄎ黄宾虹《画语录》P548 107、饰文字以为美,虽华夏所独,而其理极通于绘事。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P550 108、写字就是画画。鲁迅《门外文谈》
109、中国绘画以书法为基础,就同西画通于雕刻建筑的意匠。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P551
110、书法入画乃成中国画第一特点。------中国乐教失传,诗人不能弦歌,乃将心灵的情韵表现于书法、画法。书法尤为代替音乐的抽象艺术。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