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划流程
规划流程内容
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规划流程
1、成立项目组;
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
●上位规划资料: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 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
● 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资料调查;
● 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
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园区各项规划指标
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
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
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
7、绘制总平面和竖向设计;
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
9、编制文本说明
1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评审;
11、报规划主管部审批;
料及园区的发展规划;
第二篇:产品规划流程
产品规划流程
1、目的规范产品规划程序,加强各部门工作协同合作,确保产品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营销委员会和各部门。
3、名词解释
3.1 产品规划:根据公司目标战略和市场竞争情况,定期对产品销售目标、产品线组
合、产品卖点、产品价格、新产品计划等内容进行制定和修正的过程。
4、各部门/岗位职责
4.1 产品开发部门:及时向产品管理科提供新技术发展趋势。
4.2 营销委员会:审批产品部提出的“产品规划书”。
4.3 产品管理部产品管理科:组织协调产品规划工作;综合分析各相关部门的输入资
料,负责“产品规划书”的拟订、形成文件、下发等过程。
4.4 产品管理部市场研究科:及时向产品部产品管理科提供销售情况、消费者及市场
情况等资料;
5、流程步骤
5.1 产品管理科根据目标和战略,结合市场情况和各相关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进
行分析,形成“产品规划讨论稿”。
5.2 产品管理部经理审核讨论稿。
5.3 产品管理部经理组织营销公司相关部门对“产品规划讨论稿”进行讨论修改,形
成“产品规划书”。
5.4 产品管理部将“产品规划书”报产品委员会审批,若不通过,由产品部负责修改
再报营销委员会审批。
5.5 营销委员会审批通过后下发各部门执行。
6、文档信息
6.1产品管理部拥有本流程解释权;
6.2 本文由签发日起正式生效。
第三篇:项目规划流程
1、初步方案:领导安排项目时,先写一个初步的方案,是否可行,大致怎么干,工期、投资等。
2、立项:初步方案领导同意后,写立项报告,走规划处的OA立项审批流程。
3、报材料计划:提报oa材料审批计划,紧急时提报紧急采购,部分设计你利旧。
4、安装
5、测试
6、上线使用
7、项目关闭验收。有专门的项目验收流程和资料。
在第三项中,提报申请时,牵涉到物料号申请。先在erp中做采购申请,然后再oa中提报进行审批。
第四篇:园林苗圃规划流程
工作总结一草
经过三个月的实践工作,从苗圃种植规划开始,在苗圃种植规划中,应先明确土质。我们苗圃南部为粘质土壤,结构紧密,透气性和排水性能较差,不利于根系生长,水分过多易板结,土壤干旱易龟裂,实施精细的育苗管理作业有一定的困难。(适宜的土层厚度应在50㎝以上,含盐量应低于2‰,土壤的pH值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2.5%)。
苗圃灌溉用水其水质要求为淡水,水中含盐量一般不超过1/1000,最多不超过1.5/1000。建立苗圃地适宜的地下水位应为2m左右,但不同的土壤质地,有不同的地下水临界深度,沙质土为1~1.5m,沙壤土~中壤土为2.5m左右,重壤土~粘土为2.5~4.5m。地下水位高于临界深度,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过高,土壤孔隙被水分占据,导致土壤通透性差,使得苗木根系生长不良。土壤含水量高,地上部分易发生徒长现象,而秋季停止生长较晚,容易发生苗木冻害。当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时,土壤水分以上行为主,地下水携带其中的盐分到达表土层,继而随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中的盐分越积越多,造成土壤盐渍化。在多雨季节,土壤中的水分下渗困难,容易发生涝害。相反,地下水位过低,土壤容易干旱,势必要求增加灌溉次数和灌水量,使育苗成本增加。)
气象条件,山东省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C,由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递增。鲁东(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多在12°C以下,鲁西南和鲁北多在13°C以上。全省年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而鲁西北和黄河三角洲降水量最少,一般在600毫米以下,其他地区一般为600~800毫米。
苗圃地选择时应进行专门的病虫害调查,了解苗圃地周围的植被感染病虫害和发生病虫害的情况,如果发现难以根治或苗圃地环境病虫害严重发生,并未能得到治理,则不宜在此选择苗木种植,一定要警惕当地多发的对苗木危害严重的病虫害,滨州当地病虫害: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又名沟叩头虫等。另外苗圃地是否生长着难以根除的灌木杂草,也许要充分考虑到,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影响苗木种植质量,(如:芦苇可用5%精喹禾灵乳油80ml对水30kg,喷雾。禾本科杂草高效,而对阔叶作物高度安全。)。
苗圃规划设计
合理的科学布局规划: 交通便利,城市的近交,乡村苗圃应靠近城市。博华为乡村苗圃。
考虑面向的城市绿化发展方向,根据城市需要合理规划种植面积和种植的苗木种类,(城市园林苗圃总面积应占城区面积的2%~3%),如果是大型苗圃可以直接满足城市绿化用苗需要,中等苗圃应设立2-3个苗圃,围绕城市周围。
园林苗圃用地一般包括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两部:
1.生产用地 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培育苗木的土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设施育苗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等所占用的土地及暂时未使用的轮作休闲地。(生产用地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75%~85%。大型苗圃生产用地所占比例较大,通常在80%以上)。
2.辅助用地 辅助用地又称非生产用地,是指苗圃的管理区建筑用地和苗圃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带、晾晒场、积肥场及仓贮建筑等占用的土地。
第五篇:仓储规划流程分析
仓库规划设计我们分成8个步骤进行:
第一,项目的起动准备;
第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第三,讨论未来策略的目标;
第四,系统需求分析;
第五,规划设计;
第六,方案的评估选择;
第七,细步设计;
第八,方案执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人往往跳过第二步,或者做第三步再做第二步,因此往往脱离现状,和现状没有什么关系,并导致算出来的数据在后面设计的时候,非常容易处理,摆上一些设备,每个设备,比如说用RF来拣,每个人每个小时拣多少就可以,但是它适合你吗,可以说它适合你,但是它也适合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模一样的。
做完第三步之后,有些可能会回来做一些数据收集分析的东西,往往在做以前老在说什么EIQ这些东西,EIQ只能说一个通用的方法、思想,往往在的操作中有用,但却并不能完全帮你处理出这些数据的,如何理解EIQ?每天平均的定单量,定货量,或者是说每日的进货量的值等等这块,然后定单和产品之间的关联性这块,但是比如说对于这种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对于这种产品的这种季节性,它的变动的趋势。等等这一块的东西,未必它会帮你做这块的分析,况且数据分析的时候,我个人看法,更多的是取决于数据分析人的理念,他的理念,会直接决定了分析的价值。
有的人做出来的时候,很简单,数据分析的价值也非常有限,对每个仓库经理来说已经非常清楚大概什么样的量,虽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估的数字也差不到哪去。但是仓库规划的时候,仅评这几个数字,我想和原来的仓库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把原来的仓库放大
一点。原来的可能只容纳一千的托盘,未来可能放大到容纳五千个托盘,仅此而已。
另一个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第五步。得到一个数据之后,怎么样操控这个数据,这个我认为要看规划人的能力。在这一步,每个人的想法会有非常非常大的差别,未来满足你的这种需求的时候,可能会比如说非常的自动化,然后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趋势,或者通过这种别的模式怎么样操作等等这一块,能不能做到一个在这种有限的自动化下面,实现一个比较好的,能够达到满足效率的,满足需求的方案呢,这个要考量设计人员的一个问题。基本上存在的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两个地方。
在第二步做数据分析的时候,它的数据分析的方法怎么样操作,第一个包括它的培训,这个人需要哪些数据,然后这些数据里面可能代表了某些含义,往往数据分析的人,不知道现场怎么操作的,就拿一个东西来运行吧。他不知道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算主要的结果和现实的作业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偏离。但是往往的时候,存在这样的问题,做得人不知道现场什么样,所以培训这块要注意,包括资料的采集,然后还包括筛选,拿到的原始数据往往是从系统里面打出来,但是这些数据哪些是真实有效的,哪些是假的,这是要考虑的。
第三个步骤就是讨论未来得策略,比如说你的生产规模,原来从20个亿,到100个亿万,这种变化的是一个什么趋势?比如说原来是平均生产那么多,但是可能未来得时候,某一个时间突然的把峰值拉得非常高,这样现象都会出现,但是往往未来这是最不可预测的,没有这种想法,包括另外的时候,库存周转天数,现在可能在80天,可能未来的时候,可能是20天,等等这种现象,但是怎么样到20天呢,怎么样变,往那个方向变化。这块都值得考虑。
当然这个步骤应该越细化越好,包括SKU之间的变化,哪些产品未来卖得好,哪些产品未来下去了,原来可能一百个装一瓶,未来可能是个装一瓶,这样品像的变化,这些变化我的经验是上面的人不知道,下面人也不知道,对这个没有什么想法,所以我认为目前来说,我认为比较麻烦的。我没有看到有人专门探讨这些东西,往往只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可能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的。
第四个步骤就是系统的需求分析,每一天的变化是什么样的趋势,这块基本上跟现状分析,另外也会根据未来调整,它的做法往往我得到一个现状的模型之后,对于未来的时候,通过这个现状未来进行叠加,可能现在是20亿得到一个模型,每天的出货量,每个区域有多大的容量,要处理多大的量,后面到100个亿,得到未来,往往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这样的。
流量平衡图/
流量平衡图,它直接决定了仓库设计的大小,对仓库设计非常重要,以前没有看过有人来做这个东西,前面代表了进货、进货量,可能它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可能包括大件的产品,可能还包括另外一些小件的东西,或者根据产品的特性,把每一块挖出来,这个图就说家电的,这块是小家电的,因为根据SKU划分出来之后,每一块的特性是不一样的,另外小的可能直接就上一个小货架或者什么之类的,出得非常快,根据它的流量处理我这边的进货量,得到这样一个数据,这张图从整体来说,这边是进的,最右边是出的,所以说进和出之间要做到平衡,左边进多少,右边要出多少,可能根据这个周期内的,这周期可能是一年的数据问题,一年之内左边进的和右边出的是一模一样的,量是相同的,为什么相同呢,如果不相等的话,往往会造成两种结果,一种可能没货出,另一种可能会导致进的货出不完,仓库放无法容纳。
这边进货过来之后就直接得到了月台的大小,包括流量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对月台的控制,对每个进货量的差别进行调整,进货量有暂存的区域,这要看插车的效率,可能会有暂存质检什么的,所以暂存区是多大的,还要根据物流的特性,哪些要上货架的,哪块做特殊处理的等等,可能还有退货等等,那么就得到这了块区域的大小,退货区过来之后,包括托盘堆叠的,包括货架的等等这块区域的大小,后面有一个出货的,这边是分拣和符合区域,还有包装区域的大小,通过我作业的效率可以得出这块要多少。最终,会有一个出货的暂存区,出货暂存区应该有多大,也直接决定了其大小,然后还有一个月台,每天的定单量是多少,这样就直接决定了,每天要发多少辆车,然后决定出货月台是多少,这就是整个流量平衡表的意义。
通过这个平衡表,我们在前期的做完所有问题的定义分析之后,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直接决定了未来仓库的布局,包括大小等等所有的含义,所有的东西。所以我们把这些东西叫做一个仓库设计的总纲。但从目前来说,往往很多人不去做这个东西。从而影响分析结
果之后,又直接影响区域大小的效率等问题。
物流规划设计,物流的规划设计,因为前面那个流量平衡表那块已经知道仓库里面每个区域的大小,效率等等东西,但是就是说已经有了这块区域,这个区域摆在仓库的哪个角落里呢,如果不做这一块的话呢,这块叫系统化设计,如果不做这块的话,那么我把这块放到如何一个区域都可以,比如说出货暂存和保管区之间的位置怎么样布置这块,包括两个月台之间的距离。但是如果不做这块的时候,我不知道储存保管的量那块区域的关系之后,就难以决定这块是什么样的位置大小,另外如果不能决定这块,随便摆放之后就会导致仓库之间距离非常远,这样就会影响行进的效率。一个仓库大的话,可能要几百米,跑一次,跑一次,如果一个定单有十个的话,就会跑十次,就是一千米,那人就要累死了,没人愿意做的。
从我资深来看,我觉得很少人来算这个东西,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估计的,就像前面的图里面的表述一样,进货在这边,进货完了之后,肯定要到暂存区,暂存区就靠着进货口这块,暂存区之后就上下,上下完之后,往右边就是补货的,在右边补货,然后就分拣等等,往往是这样的,但是这样是不是最好的,没有人去考虑,大家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判断这个事情。很多人也是这样做的,所以说这块是很有价值的,就这么一块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么之间每一块的关系是什么,这个图有一个红线和蓝线,线越粗证明流量是越大,之间的越来是越紧密,如果细就说明关系非常松散,就可以往四周摆,但是现在往往没有人做这样的东西。基本上我我觉得这块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物流方案提出
到了物流方案的提出,我得到那个东西之后,可以画出这张图,这个仓库里面每个区域在哪儿,然后什么样的,画一张图之后,可能给出一个不同的方案出来,往往出现的问题就是说呢,我做完这张图之后,就直接跳过下一步,直接根据经验判断,得到这张图,因为前面的区域已经有了,每个区域大小,直接把它摆在图张看出来,是什么样的,可能看1234567,只是说摆在哪儿都一样的,只要不是非常离谱。
几个不同的方案之间的差别,有的人换了一个方向,仓库里面的布局换一下方向,然后
就说做了一个新的方案。我现在很佩服这些人的胆量,这样都可以做的,后面是细部规划的东西,每个地方是什么样,需要做数据分析得到结果。
做好这些之后,下面就非常容易了,只要更多的关注细节的问题。从问题的定义分析,定义分析包括现场的诊断,瓶颈在那儿,基本上是取决于瓶颈的问题,解决瓶颈,然后还包括其他的东西,然后得到战略规划,有一个优先性的问题,可能重点解决某个区域的发展的问题,可能考虑整个集团公司的发展,或者是其他的东西。
整个仓库实施的目标是什么样,我这个仓库应该建到什么样,到总体的指导思想出来之后,要做数据的挖掘分析,然后数据分析挖掘的结果呢,就直接反馈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业策略,每块的策略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可能把某块优化掉,是不是有可能就是说,这个怎么说呢,怎么形容呢,这个定单是拆开分拣,还是多个定单合起来同时分拣等等不同的策略,这块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作业的策略是渗析样的,另外各个区域的分析,这个区域多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得到这两个分析之后,后面的话,可能会做这样一个仿真的动作,其实表面来说,好象这一块,怎么说呢,有钱的人才会做吧。每钱的人就不做了,最后就是得到一个清单,仓库需要什么设备,信息系统是什么样的,流程什么样,图片什么样,基本上得到这四项,之后就可以开工了。!
如何看待仓库管理系统
关于仓库管理系统,我认为应该包括五部分,即仓库的计划、仓库的事件管理、仓库的执行过程、数据交换和设备的管理。现在我觉得很多WMS在计划能力方面做得非常差,比如我曾经看到的上海医药的仓库,其仓库管理软件和国内的其他软件没什么差别,很多功能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来。
计划中很多东西没有体现出来,比如计划的地方怎么做,包括上下策略、补货策略等策略性的东西都没有体现出来,更像一个自动化的表单的作业系统。因此,我认为,WMS价值应该体现在,计划而不是仅只仓库里面收货、上架、拣货、补货等等。
整个物流中心运作的流程基本是这样,一个大门进出,大门过来之后要先去堆进行车辆的调度,车辆调度完了之后,要得到定单,定单那一块有两个仓库,两个仓库根据他调度到某一个月台做出货的动作,或者是收货的动作。整个的物流中心中间可以划分成了14个流程:从车辆进大门之前有一个预收货的处理,到大门的闸口管理,闸口管理更多的是对于车辆的调度,体现在车辆来了之后,是不是应该让它先去堆场,还是先到(月台)卸货?这个处理,去了堆场之后,有一个处理,这个车辆应该怎么停,堆场调度出来之后,会有一个月台的管理,包括入库、上下、上下会有一个诸如QOC的工作,这并不一定每个行业都做。再往后是一个补货物的作用,我从储存区往分拣区发货,发货之后,如果要拆零的话,要有一个符合包装的动作,后面出完货之后,因为我在两个仓库里面同时分拣,会造成一个需要合流的问题,这个定单可能被拆成四份,放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分拣,之后要考虑一个合流的问题,要把它合流到哪个暂存区去,怎么样处理合流的东西,之后有一个月台发货的过程,这中间可能会有一个月台的处理,之后是仓库里面的盘点的流程。
总结一下,我认为目前来说,所存在的第一问题,就是数据分析没有一个标准方法,目前还是EIQ代表一切,有很多东西都没有被挖掘出来。从分析结果的表现来看,一个是物料平衡图的处理,目前尚没有人做这个东西;第二个是SLP系统化概念设计,表现仓库里面各个区域之间的关系,很少人深入来做。因此,我认为,DC设计是一个整体,缺少了中间任何一个步骤,都会导致这个仓库的用起来别扭和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