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首长问责制

时间:2019-05-15 07:0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首长问责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首长问责制》。

第一篇:行政首长问责制

丰满区林业局行政首长问责制

第一条 为督促行政首长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更好地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行政首长有履行法定职责和上级安排部署工作的义务,负有对本单位、本部门领导、决策、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对行政首长问责实行权、责并重,有错必究,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首长问责,是指丰满区林业局局长对问责对象不履职、不正确履职或履职不力,依照本暂行办法对其追究行政责任。

第二章 对象、范围和内容

第四条 本制度办法所称的问责对象包括:

(一)区政府的行政正职(含主持工作的行政领导);

(二)需对垂直管理机构行政负责人问责的,向其主管部门提出问责建议。

第五条 问责情形是由分管副职履职不力所导致的,应与行政首长一并问责;分管副职对问责的情形应当全部负责任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行政首长负责对其问责或提出问责建议。

第六条 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无正当理由,全年未完成区委、区政府目标任务的;

(二)区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应由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及落实要求,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完成的;

(三)未认真执行区政府的指示、决策及上级有关机关交办的工作任务,影响工作部署和损害市政府及丰满区整体形象的;

(四)对人大、政协交办的议案和建议、意见,不办理或不认真办理、答复,造成不良影响和工作失误的;

(五)不履行本部门、本单位法定职责或执行不力的。

第七条 违规决策和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

责:

(一)应当由集体讨论决策的重大事项,擅自作出决定的;

(二)作出的行政决策干扰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或损害公共利益、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三)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措施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集体作出错误决策的;

(五)有其他违法决策或决策失误行为的。

第八条 治政不严,监管不力,行政乱作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所在领导班子的成员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

(二)内部管理混乱,作风懒散,工作效率低下的;

(三)弄虚作假,虚报瞒报,骗取荣誉或逃避责任的;

(四)缺乏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设置障碍,损害投资环境的;

(五)乱检查、乱许可、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六)瞒报、谎报突发公共事件等重要信息的;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未及时、妥善、有效处理和组织有关救援工作的;

(七)所属部门或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九条 其他不履职、不正确履职或履职不力,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应当问责。

第三章 附则

第十条 区人民政府对其所属部门的行政首长、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行政首长,区政府各部门对其所属单位的行政首长进行问责,参照本暂行办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执行。第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自发文之日起30日后施行。

第二篇:完善行政首长问责制

完善行政首长问责制,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干部问责制度。行政首长问责的条件不以行政首长主观上存在过错为前提,只要其管辖范围内发生规定的应当问责的事项即可问责。行政首长问责的重点包括:违法决策和严重不当决策行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推诿拖拉、敷衍塞责等行为;在社会管理方面特别是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失职渎职的责任;在机关内部管理中应为不为、放任不管以及个人言行严重损害政府形象等行为。为防止行政首长借“集体决策”推卸责任,对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的问责,要创新问责方式。一是要明确决策责任由主持会议的行政首长或党委书记负责。二是要实行重大决策失误的集体辞职制度,使“集体决策”承担“集体责任”。三是要建立决策讨论、辩论、投票记录与备案制度,对于决策会议上持赞成态度的要严厉追究责任,对于不表明态度者也要进行追究,对于反对者可以免予追究。

科学划分行政责任。如不同层级之间责任划分、正副职之间责任划分不清。针对这一问题,一是要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二是合理划分正副职之间的职责权限。应根据各自明确的分工范围来划分正副职之间的责任,行政正职负领导责任,副职就分工范围内的具体事项负直接责任。三是合理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有针对性地调整职责分工,减少职能交叉、责任不清、事权分离等现象。四是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内设机构、各个岗位及承办人员,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建立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形成责任闭合环路。五是落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职责,明确划分行政首长与其他人员的职责权限,准确界定有关人员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健全干部问责的制度体系。在干部问责制度方面,谁来启动问责、如何启动问责、责任分配、受责官员复出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的制度设计和规范。一是要加强异体问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对干部的问责、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对干部的问责、司法机关对干部的问责、民主党派对执政党和政府的问责等。要扩大干部问责的主体,使问责的启动主体多元化,不仅由上级行政机关提出问责要求,而且应当允许一定数量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甚至公民个人联名提出;扩大启动问责的范围,通过立法方式规定及时启动问责程序。二是要规范干部问责的事由和情形。三是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问责程序,如提案、立案、调查、申辩、审议、决定、复议、申诉等,实现行政问责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四是要加强责任监察,充分发挥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问责作用。五是要完善被问责官员的复出程序。被问责而辞职或免职的官员复出,其程序应当公开化,接受社会监督。

完善干部政治问责机制。政府的一切施政措施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民意为依据,如果政府决策失误或行为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就要承担政治责任。一是要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追究政府及其组成人员政治责任的最重要手段——预算控制权。二是要完善人大的罢免权。对启动罢免的情形、罢免案的提出、罢免案的审议与表决等程序要予以明确的法律规定。三是要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对引咎辞职的责任主体、过错的性质和大小、过错的具体情形、引咎辞职的具体程序以及引咎辞职的监督等都用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四是要完善质询制度。要依法规定质询案的相关规则,如质询案的提交期限、质询人的提问、被质询人的答复和辩解权利,质询情况的通告和报告等。要明确规定,人大代表有权对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首长的重大或严重不当行为提出质询。还要健全与完善国政调查制度、不信任投票制度。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违法、不当行政行为的责任追究。要严格问责制度,把问责制贯穿到履责的全过程,事前问责进行提醒,事中问责进行督促,事后问责进行诫勉。要强化对违法行政行为与不当行政行为的责任追究,对不贯彻落实、拒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及时履行职责、拒不履行职责以及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篇:佛冈县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制暂行办法

佛冈县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制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我县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含主持工作的副职,下同)的监督,促使其恪尽职守、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行为,建立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广东省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制,是指县人民政府对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括主持工作的副职)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予以追究责任的制度。

第三条 行政首长问责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过错与责任相对应、行政问责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县政府各部门行政首长应当严格履行法律、法规和县政府依法赋予的各项职责,认真完成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服从全局利益,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或举报政府部门行政首长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

第二章 问责范围

第六条 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在其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对执行法律、法规或者上级机关的决策和部署不力,效能低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本办法进行问责:

(一)不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影响和妨碍法律、法规正确实施,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的;

(二)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不贯彻落实或拒不执行的;

(三)对本级政府确定的工作任务目标、交办的事项,态度消极,措施不力,未在规定时间完成的;

(四)对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不及时解决,或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及时改进,拖延懈怠、推诿塞责的;

(五)对县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议案或县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以及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提出的意见不办理或不认真办理、答复,造成不良影响和工作失误的;

(六)因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给公共利益、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或影响政府整体工作部署落实的其2 他情形。

第七条 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在其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处置失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本办法进行问责:

(一)瞒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事件等重要信息的;

(二)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未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上级要求和实际情况,未能及时、妥善、有效处理和组织有关救援工作的;

(三)未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或者对重大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治的;

(四)因采取行政措施违规违法或行政行为不当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的;

(五)对涉及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重大问题不及时解决、或者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解决而不及时解决,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六)因疏于管理、处置不当,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或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在其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违反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要求,盲目决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本办法进行问责:

(一)涉及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和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不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造成重大失误的;

(二)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未按照规定通过组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引发群体事件或导致群众集体上访的;

(三)不顾本地、本部门公共财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盲目投资兴建基本建设项目,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

(四)随意安排财政和各类专项资金或处置国有资产,造成资金浪费或国有资产流失的;

(五)因决策失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生态环境破坏或者不良影响的;

(六)其他需要追究决策失误责任的。

第九条 政府部门行政首长治政不严,违法行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本办法进行问责:

(一)在经济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规定,损害政府形象或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对下属部门或工作人员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知情不管,或包庇、纵容,造成严重不良政治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在公开场合发表有损政府形象的言论,有损公务员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违反规定泄漏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

(五)利用工作之便掌握的未公开的信息为自己或者亲属等其他人牟取利益的;

(六)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其他行为。第三章 问责的程序 第十条 问责信息来源: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县政府提出的附有相关证据材料的举报、控告;

(二)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批示;

(三)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或政协的建议;

(四)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提出的问责建议;

(五)审计、行政监察、政府法制等监督机关提出的问责建议;

(六)县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提出的问责建议;

(七)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问责建议;

(八)政府部门工作检查和考核结果;

(九)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十)其他反映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存在问责情形的材料。第十一条 问责信息的处理:

根据有关信息来源,行政首长可能存在有应当问责情形的,由县监察局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县监察局依照《行政监察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开展调查工 作,调查组应当在30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县长提交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是否问责的具体建议。

调查组成员与拟问责的政府部门行政首长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第十二条 在调查过程中,拟问责的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应当向调查组作出书面说明。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对调查组的调查工作予以协助。

拟问责的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在问责期间可以就问责的事项向县政府陈述和申辩。

拟问责的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阻挠或者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可以提请县政府依照有关规定暂停被调查人履行职务。

第十三条 县长接到调查报告后,应当在15日内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县长办公会议讨论,作出问责或者不予问责的决定,并决定责任追究的方式。

第十四条 县监察局应在7日内将问责决定以书面形式送达当事人,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送任免机关。

第十五条 问责方式包括:

(一)责令限期整改;

(二)效能告诫;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通报批评;

(五)责令辞去或建议免去领导职务;

(六)处分或辞退。

效能告诫是指监察机关以谈话方式或书面形式及时对被发现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行政过错但情节轻微的、犯有一定错误尚不够行政处分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训诫的监督措施。

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本人提出的诫勉要求和有关人员的说明及表态,应当作书面记录,经本人核对后,由监察、人事部门留存。

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效能告诫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其中,应当给予责令辞去或建议免去领导职务、处分或辞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任免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 行政问责对象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县政府申请复核。

第十七条 依照本办法对行政问责对象问责后,如问责情形是由科(室)负责人或工作人员的行为所导致的,由所在部门参照本办法对其进行问责;如问责情形是由分管副职的行为所导致的,应当由县长或县长委托的副县长或有关部门对其进行问责。

第十八条 在问责过程中发现问责对象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交司法机关。

第四章 附

第十九条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问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县政府授权县监察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部门首长问责制

部门首长问责制

一、本制度是指对中心各科室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失误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依照本制度追究部门行政首长责任的制度。

二、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实行权责统一、有错必究,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合法、客观、公正地进行。

三、中心各科室、行政首长应当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各项职责,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行政首长问责:

(一)瞒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事件等重要信息的;

(二)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未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上级要求和实际情况,及时、妥善、有效处理的;

(三)未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者对重大公共事件隐患发现后不依法采取措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四)对涉及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重大问题不及时解决、或者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解决而不及时解决,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五)截留、滞留、挤占或者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

(六)对本科室、本单位的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纵容的;

(七)指使、授意本科室、本单位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的;

(八)授意、指使、纵容本科室、本单位工作人员阻挠、干预、对抗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九)因管理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其他情形。

(十)在公共场合发表有损人事部门形象的言论的;

(十一)违反规定泄漏国家秘密或者所掌握的工作秘密的;

(十二)利用工作之便掌握的未公开信息为自己或者亲属牟取利益的;

(十三)对配偶、子女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知情不管,或包庇、纵容的;

(十四)其他因失于检点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五)中心各科室、行政首长有本制度之外的其他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应当对行政首长问责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五、部门行政首长被问责的,采取下列方式追究责任

(一)责令限期整改;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责令公开道歉;

(四)内部通报批评;

(五)责令辞职;

(六)免职。

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第五篇:泸州市行政首长问责制暂行办法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泸州市行政首长问责制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督促行政首长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更好地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行政首长有履行法定职责和上级安排部署工作的义务,负有对本单位、本部门领导、决策、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对行政首长问责实行权、责并重,有错必究,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行政首长问责,是指市人民政府市长对问责对象不履职、不正确履职或履职不力,依照本暂行办法对其追究行政责任。

第二章 对象、范围和内容

第四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的问责对象包括:

(一)各区、县人民政府的行政正职(含主持工作的行政领导);

(二)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派出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单位行政正职(含主持工作的行政领导);

(三)属市人民政府管辖的其他机构主要负责人;

(四)需对垂直管理机构行政负责人问责的,向其主管部门提出问责建议。

第五条 问责情形是由分管副职履职不力所导致的,应与行政首长一并问责;分管副职对问责的情形应当全部负责任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行政首长负责对其问责或提出问责建议。

第六条 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无正当理由,全年未完成市委、市政府目标任务的;

(二)市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应由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及落实要求,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完成的;

(三)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或一个时期内市政府中心工作应由其承担的任务,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完成的;

(四)未认真执行市政府的指示、决策及上级有关机关交办的工作任务,影响工作部署和损害市政府及泸州整体形象的;

(五)对人大、政协交办的议案和建议、意见,不办理或不认真办理、答复,造成不良影响和工作失误的;

(六)不履行本部门、本单位法定职责或执行不力的。

第七条 违规决策和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应当由集体讨论决策的重大事项,擅自作出决定的;

(二)作出的行政决策干扰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或损害公共利益、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三)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措施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集体作出错误决策的;

(五)有其他违法决策或决策失误行为的。

第八条 违法行政、滥用职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无法定依据或超越规定权限实施行政许可,违法委托中介机构、下属单位或者其他组织代为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转让、土地划拨和出让、金融信贷等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造成不良后果或影响的;

(三)违规承诺或不履行应当履行的承诺事项造成不良后果或影响的;

(四)妨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或影响的;

(五)行政首长管辖范围内发生截留、滞留、挤占、挪用、浪费政府性资金、政府管理资金,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第九条 治政不严,监管不力,行政乱作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所在领导班子的成员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

(二)内部管理混乱,作风懒散,工作效率低下的;

(三)弄虚作假,虚报瞒报,骗取荣誉或逃避责任的;

(四)缺乏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设置障碍,损害投资环境的;

(五)乱检查、乱许可、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

(六)瞒报、谎报突发公共事件等重要信息的;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未及时、妥善、有效处理和组织有关救援工作的;

(七)所属部门或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十条 其他不履职、不正确履职或履职不力,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应当问责。

第三章 程序、方式和责任追究

第十一条 市长根据下列情形,决定启动问责程序: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署名的重大举报、投诉;

(二)领导和上级机关的指示、批示;

(三)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或政协的建议;

(四)市政府常务会议及其组成人员提出的问责建议;

(五)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政府法制部门、司法机关、安全生产监督机关、目标督办机构、信访部门、行政服务中心等提出的问责建议;

(六)工作检查和考核评定中发现有应当问责的情形;

(七)新闻媒体曝光且属实的;

(八)市长认定需要启动问责程序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市长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认为需要问责的,由市长或市长委托的副市长责成问责对象限期作出说明,同时由市监察局依法进行调查。

第十三条 根据调查情况由市长或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终止问责或问责处理方式;涉嫌违纪违法需要追究纪律责任或法律责任的,交由有关机关依纪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问责方式包括:

(一)警示谈话、诫免或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限期整改;

(二)通报批评;

(三)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四)经济处罚;

(五)按干部管理权限,作出调离工作岗位或工作单位、责令引咎辞职、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或降职的决定或建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问责方式。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五条 市长或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问责方式后,由市监察局在5日内将问责决定书面送达行政问责对象,并抄送有关机关,有关机关应15日内将执行情况书面报送市政府,并抄送市监察局。

第十六条 被问责人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被问责人对问责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市人民政府申请复核。其中,对行政处分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在复核期间,行政问责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复核中发现处理错误的,应当及时纠正。

第十七条 负责办理问责事项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区、县人民政府对其所属部门的行政首长、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行政首长,市政府各部门对其所属单位的行政首长进行问责,参照本暂行办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执行。

第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自发文之日起30日后施行。

下载行政首长问责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首长问责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第一条 为加强对支队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支队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能力,改善工作效能,增强支队的......

    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 服务承诺制 首问责任制 限时办结制 实 施 细 则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改善局机关服务态度,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我局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树立统计......

    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第一条 为强化行政责任制,促使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恪尽职守、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推动力,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避免行政不作为、乱作......

    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 ◆关键词解释: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

    行政问责制

    浅谈我国行政问责制 摘要: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立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遏制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效......

    行政首长考核办法

    龙沙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行政首长绩效工资考核办法 (试行)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

    行政问责制心得体会

    行政问责制心得体会2012年2月全局开展了实施行政问责制工作,通过这次对问责制的学习,使我深有体会。我认为对于我们来说,认真学习问责制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应该通过问责制仔细......

    浅谈行政问责制[★]

    浅谈行政问责制 问责制,简而言之,就是责任追究制,问责的目的,不仅在于事后的责任追究,更主要的是监督、督促,促进权利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从而成为效率政府。行政问责制是对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