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记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07:1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更衣记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更衣记读后感》。

第一篇:更衣记读后感

(更衣记读后感)——衣架下的窥探

对于张爱玲的作品,其实我们并不是很陌生,她犀利精辟的语句,往往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功效。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挖掘事物本质的起源;用其精辟的语言,揭露社会的现实;凭其冷酷的作风,流露内心的狂想与不羁。仅是如此瞟一眼,便让人印象深刻。

《更衣记》,在未深入了解文章时,对于题目的理解就是可能写女人频繁的更换衣物来展现自己的美态。读完整后,写的主旨是通过更替的时代,瞬息万变的政局,窥探衣着的变化,冷眼看待这个社会······

社会就是大熔炉,锻炼不同的百宝瓶,瓶颈上不同的雕饰是每一个人所谓的个性吧。光是衣装的的转变满足不了作者的视角,服饰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的动荡。“更衣”,“更”即变更,指的是中国现代服装风潮的演变。文章以时代背景为线索,写衣香鬓影的世俗繁复与风情,详尽而不失风趣的调侃,犀利而不缺乏理性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的便是“盛妆下的素颜”。然而不管你的外形如何千变万化,都离不了你的本性——时代背景,政制时事与衣妆服饰每每相互关联。从作者的文章中就有很多体现的,时代背景的烙印通过时装的转变而委婉表达自己,如:“政治与家庭制度的缺点突然被揭穿;一向心平气和的古国从来没有如此骚动过。在那竭斯底里的气氛里,„元宝领‟这东西产生了”,“头重脚轻,无均衡的性质正象征了那个时代”,“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沙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拌赶上去的时装,也同样地千变万化”,你能明白吗?“政治上,对内对外陆续发生的不幸事件使民众灰了心。青年人的理想总有支持不了的一天,时装开始紧缩”,现实与时装巧妙地链接,吐露青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服饰的联系。

服装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后文对于男女不同服饰的解说,透露着双方难以独立分离而又相互缠绵的关系。在社会的炼炉里,没有一个能做到所谓的“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境界。对于社会,可能有太多的无奈愤慨亦或时激情,革命,然而作为卑微的一份子,在观察之余,显得冷清,残酷。

在张爱玲的言辞中,我体会到更多的语言巧妙之处,同时,我想说的,同样是女性,在有些方面有着致命的共同点。女人对服装难以言喻的迷恋之情,缺少的便是张爱玲那样对于服装若轻若重的态度,冷静客观的对待,生活中的我们是对于服饰的狂热,因此文中写道: “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吧”,实际上没有比一年一度晒衣裳的场景更能展示一个普通女人与服装的关系了。那本是烦琐的家务,却偏偏让我们乐此不疲,就好像:“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然而“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置身于缤纷衣袂中的女人亦或我们这些懵懂的少女对于服装的莫名之心,非女性不能体味快乐亦或悲哀。悲哀什么?快乐什么?一切又显得虚无缥缈,衣裳上的灰尘在黄色的太阳里飞舞,回忆里是樟脑味道的香,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思绪的展开,回忆的弥漫,带领我在盛世下感受当时的环境。

当然我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血雨腥风,在作者的笔触中让我印象深刻并且引起我自己思考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章中提到的:“因为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以铁生锈喻名字被玷污,刻薄清醒的灵魂载在这个句子上。女人要相处中一点,连这样堂而皇之的途径都有人反对,何况奇装异服,自然更是伤风败俗。是世俗人眼里无法容忍的女性悲哀,也是社会悲剧的局限。女人与名声的生死相依,与服装的缠绵悱恻,与世俗的争论不休。如大观园的女人又该以何种姿态与社会相依相偎?衣服点缀了人,把人分成了所谓的三六九等,同时却也是累赘了中国的女性。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是否能绑住一个真实的灵魂?有可能又是一个个的行尸走肉,衣架下的你是否如喇叭裤般得夸大悬浮?男性与女性的不等,西方的渗透,从中

透露的又是怎样的点点滴滴?

然而,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衣服构造女性的殿堂,一幅盛世下的镇定剂,清醒地无声地诉说着对于人生、对于服饰的看法······衣服装饰的了你的外在,点缀不了你的精神,对于这个“贴身的环境“我们太过于执着,难道是因为对于无法改变的这个”外在的环境“而存取内心的安稳?住在衣服里,有人可以对于现实充耳不闻,有人可以通过衣服的标新立异而寻求解脱,有人通过衣服表达现实的冷清,住在不同的衣服里,感受不同的环境,思绪的沉淀,灵魂的升华或者沉沦。男女的分离对立,是不是从中也在流露着作者对于现实中的男女观的不认同通过对于服饰的差异来表达?

卑微如女人: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很让人会心解颐。是女性的劣根性还是女性注定的命运?在让我们对于爱情幻想的同时,活生生地撕裂爱的城堡,充斥的还是一缕清醒,一丝理智。有时候,感到最多还是矛盾,让我想到一种关系:对立统一。现实与理想,女人与男人,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结尾是点睛之笔,“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有时候随心所欲的轻松比衣饰更迷人。率性而为比外在的固定让人感到惬意。这是怎样的心态呢?一种偷窥的本能,一种雕刻的悬浮,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衣架下的是奴隶还是天使,是相框固定了我们的微笑,还是我们的微笑只是在相框瞬间的停留?

第二篇:读《更衣记》有感

浅谈《更衣记》中张爱玲的追求

《更衣记》是张爱玲声明燥热时所写的一篇关于近代服饰发展的散文。初读《更衣记》,感觉她在为服饰的发展作总结,编写小史,然而为何会取名《更衣记》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耐人寻味的。我想:“更衣”即穿衣,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做的日常小事,极具个性化,多样性,这正好契合了张爱玲的追求独特鲜明的创作个性。

张爱玲的特殊家庭文化渊源与其自身受教育情况,使她成为了穿衣的先锋派,认为时装具有追艳猎奇的效果。同时,张爱玲也是一个有名的爱用衣服来炫耀自己的人。所以,在以衣服为题材的作家中,张爱玲是个中高手。从《更衣记》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张爱玲就像一个研究服饰的专家。她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近代各种服饰的穿着搭配、颜色的要求、面料的等级、做工的繁复与过分的注重细节、产生的条件、设计的理念以及服饰中所蕴含的特殊的意义等等各个方面,像是一部穿衣辨色的鉴赏书。然而,她似乎又超越了服饰研究的专家,她注重穿衣的感觉。在《更衣记》中,她用不同时期的衣服穿在人们身上的感觉来写出服饰的变迁。比如: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的极度宽大的衫裤,将标准美女裹得失去了人的本身;百褶裙穿在身上是极度规律化,且对女人的教养是极为严苛的考验;1930年后改装的元宝领对人体产生了影响、铅笔一般瘦的裤脚妙在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等等,贴切传神的写出了服饰对人本身的束缚、限制与影响。古中国那种世代相传的衣服更是给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感觉。我想:这其中大概也记叙了张爱玲自己穿衣的感觉吧。由此可见,张爱玲是写衣服的个中高手。

读《更衣记》时,会联想到很多内容,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衣服对女人的影响以及张爱玲在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悲哀苍凉的思想。

古中国的衣服像珠宝一样,没有时间的概念,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从上到下都追求着迂缓、安静、平稳的生活制度,忘了衣服原本的审美及发展规律。古中国的女人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严苛的礼法下成了一尊衣架,在什么时节、什么场合、什么身份等方方面面对女人穿红着绿都有严苛的规定。在重重叠叠的衣服包裹下女人失去人的本质,即使标准的美女也会在衣服下面失去光华,而不是依靠衣装使自己变得更美,衣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是女人最为重视的事情。所以尽管不脱衣服都分不出她和她,如此沉重的过一辈子,她们也乐此不疲。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的变革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女人的知识、能力不断的发展,致使她们有了所谓的维权意识,身体不断的在变化,服饰也在不断的变化。然而,所有的一切也只不过是将繁复细致的修饰点缀品去掉,并没有真正发现自己的美。张爱玲在《更衣记》里反驳了刘备的“妻子如衣服”观点,女子的一往情深不是给了自己的丈夫,而是对衣服一往情深。这是希望激发女性的潜意识,让她们真正的认识自己。这里似乎透漏出淡淡的女权主义的思想,却也带着微不可查的苍凉。

《更衣记》除了从女性的视角来写出服饰的感觉以及服饰变迁蕴含的意义外,最主要的是用了比较的视角。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和现代巴黎的时装都被张爱玲拿来与中国的服装进行比较,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在服饰设计上的理念不同。西方的服装目的性很强,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实业,有几个大公司进行操作而影响整个西方服饰世界。然而,我们中国的裁缝似乎没有主张,跟着时代的要求,民众的心意进行设计衣服,无论繁复而细致的还是称出人的流线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张爱玲是倾向于中国这种服装设计理念的,也说明了她更喜欢这种小市民式的审美情趣,尊重世俗的生活。

然而,对于服装设计理念来说,张爱玲说“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由此可见,张爱玲虽然喜欢衣服,但只喜欢能够表现活泼精神的衣服。在《更衣记》的叙述中,张爱玲认为一个人在其他领域失败了,即使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服饰上来也未必会创造出精神的品味与个性的风采。对于她的这种观点,我认为不一定正确。也许是她所生活的时代环境造成的局限。总之,我认为这种观点太悲伤了。如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话,是可以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服饰的。但是,张爱玲所提出的服装设计要体现活泼的精神和新颖的思想的理念是服装设计者应该遵循的原则。

《更衣记》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句子,比如说“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她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我想:这是因为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择衣服,穿上这样的衣服,久而久之,衣服便能传达我们身上的信息,体现我们的性格,而这些衣服的信息也对我们浸染,成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再比如,文章结尾处那位穿红着绿却洋洋自得的男士以及“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等都值得我们去深思。所以说,张爱玲的《更衣记》美的很纯粹,尽管有些地方没读懂。

《更衣记》以假设开头,引出对服饰的回忆,接着写了各个时代的服饰的感觉并进行分析,读了它,你可以清晰的明白近代服饰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所以,如果你想学习如何鉴赏衣服,我觉得张爱玲的《更衣记》会领你入门。

第三篇:张爱玲散文《更衣记》解读

张爱玲散文《更衣记》解读

周茜

几乎少有女人不爱服装,也几乎少有女人能象张爱玲那样举重若轻地描绘服装。一篇五千余字的《更衣记》,有一个女人对服装难以言喻的迷恋之情,更有一般女人难有的对服装千变万化的智慧之思。

“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罢”,作者以此起笔,是颇具匠心的,实际上没有比一年一度晒衣裳的场景更能展示一个普通女人与服装的关系了。那本是一件烦琐的家务,却又偏偏让女人们乐此不疲:“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置身于缤纷衣袂中的女人对于服装的莫名之心,被作者微妙地道出,非女人不能体味。衣裳在太阳的暴晒后,时光的推移中,“然而现在已经冷了”――那个悠闲、平静、绣金的世界随着落日永远地逝去了。

接着第二段承首句的“如果当初”而来,生发出张氏特有的妙语:“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把“回忆”联系起来的是残存在衣裳中的樟脑香。衣裳的回忆、服装的历史将在这香甜而怅惘的气味中徐徐展开。

于是,一部“更衣记”――服装的更新换代的历史,在作者津津乐道于衣领的忽高忽低、衣袖的时长时短中悄然演进。

一、“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张爱玲开宗明义,概括了第三至十一自然段的内容和主旨。作者从满清开国写起,那时,因为“男降女不降”,女子的服装还保留着明代遗风。17世纪中叶直至19世纪末,女子的服装是宽大的衫裤,加“大袄”、“中袄”、“小袄”,再加“云肩背心”的层层压迫。“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这哪里是人在穿衣,而是衣在装人,只见衣衫不见人,人的主体性全然丧失。人虽然无足轻重,但穿什么却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不同时节、不同场合、不同地位的女人,穿红着绿都是有严格的限制的。逢年过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于是想起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金鲤鱼的百褶裙》,它通过描写一个民国时代的女人穿衣梦想的破灭,揭示了旧中国妇女令人心碎的遭遇及人生。身为丫头而收房成为姨太太的金鲤鱼,一辈子隐忍苟活,她的最大心愿是能在出席自己儿子的婚礼时,穿上一条大红洋缎的、绣着“喜鹊登梅”的百褶裙。但身为小妾的她是没有这种资格和名分的,那精心准备的绚丽百褶裙,带着她的期望和梦想被永远地压在了箱底。在这里,百褶裙既是一个女人内心思想的表述,凄惨一生的写照,同时,它还是一种政治化的权力象征,一种社会身份的标志,它表明封建等级制度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日常生活领域的各个角落。民国时代的风气尚且如此,此前的满清及其更遥远漫长的封建时代更是可想而知。据服装史书记载:早在原始社群中,部落酋长、大祭司的穿戴,跟一般群体成员的就不一样了。《易经》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制定了冠服制度,“汉以后,中国的舆服制度已是相当完备发达的了。从天子皇族、文武百官到庶人百姓,各有严格的服制,从服色、服式一直到花纹图案,都有相应规定,不得逾越。祭服、常服,冕衣平装,各有其制;冠笄 1 之礼,长幼之服,各依其时。”难怪衣服的规矩和讲究并不简单,它是繁复的、琐碎的。张氏一一道来,比如,百褶裙的褶子,不光是服装的样式而已,它还是女人家教、仪态的严格试验。又如穿皮子,如果不得法,便被目为暴发户,所以必须分门别类详尽区分不同的“小毛”、“中毛”、“大毛”,并懂得什么季节该穿什么。等等。

“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张氏细数国人种种耗费在服装上的无意义的繁缛细节,比如鞋底上绣图案,袄子上的几镶几滚之类,不由得让人联想起盛行于康雍乾时期的“清式家具”,那挖空心思的精雕细刻,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无所不用其极的装饰与服装上雕花镂金的过分堆砌如出一辙。

这样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这样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正是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惟有世界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清闲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制造一百种相仿而不犯重的图案,固然需要艺术与时间;欣赏它,也同样地烦难。

古中国的时装设计家似乎不知道,一个女人到底不是大观园。太多的堆砌使兴趣不能集中。我们的时装的历史,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些点缀品的逐渐减去。

张氏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精妙绝伦。

1二、时代跨入了20世纪。在张爱玲笔下服装的变迁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服装的历史从总体上看,的确是“点缀品的逐渐减去”的历史。进入20世纪,铁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改变了以往穿着宽大服饰的习俗――“衣裤渐渐缩小,‘阑干’与阔滚条过了时,单剩下一条极窄的”。在政治**与社会不靖的时期,服装是需要轻捷利落,适合剧烈活动的。比如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的故事,讲的就是在那动荡的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武灵王,为了发愤图强,决定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长袍大褂改为胡人的短衣窄袖,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更加方便;同时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通过改革赵国的军事力量日益强大,最终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看来服装的变革的确不是一件小事。所以衣服在革命期间变得越来越紧,以至于“‘小黄帝’登基的时候,袄子套在人身上像刀鞘”,虽然有些古怪可笑,但不是没有渊源、没有道理的。革命的时代是那样骚动不安,服装的变来变去也就不足为怪。一会儿是不可理喻、失去平衡的“元宝领”的产生,正象征了那个时代的无均衡性。一会儿是“‘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不能不说与民国建立初提倡卢梭的理想化的人权主义有关。来自西方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衣领从高到低、从有到无,领口从圆到方、从方到尖,丝袜上绣花,妓女戴平光镜„„女性的着装似乎多少有了些自由度、诱惑力和现代气息。然而,那个时代政治风云的变幻实在迅疾不定,军阀、政府来来去去,紧随其后的服装跌跌绊绊地赶,时尚走马灯似地换,过了时便一文不值。也许不光是“一文不值”,说不准还惹人笑话,即如白居易诗《上阳白发人》所叹:“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时装如此的千变万化、追新逐时,在张爱玲看来却是: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入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 1《衣装秘语》,四川出版集团,2005,页206。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上述十二至十九自然段的精彩描述和点评,岂是心心念念于华服丽装的小女子所能想见。服装潮流的更新换代,并不仅仅是女人们爱美好奇、喜新厌旧的结果,它与社会、朝政、文化等等息息相关。这样的见解和智慧,这样厚重的历史感,却尽在张爱玲的“轻描淡写”之中。

三、20世纪20年代,女装的历史在行家里手看来应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那是旗袍流行的起点。正如《更衣记》所言:“1921年,女人穿上了长袍”。“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其实“旗袍”就是十七世纪满族侵入中国之时所挥动的八旗,它与中国主流服装一直共存着。原本“在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三绺梳头,二截穿衣’”的,“而从清朝起男子的服装就不再是拦腰两截了。一个大男人,跟人吵架时,会拍着胸脯说:‘我可不是穿两截衫的’,也就是说他不是女人。”1 因此这样的改变是惊人的。究其原因,还是与西方文化脱不了干系,女人们开始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要蓄意模仿男子,“恨不能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所以初创阶段的旗袍与当今我们所认识的曼妙多姿,尤能勾勒女性曲线特征的旗袍相距甚远,而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的。

30年代,是一个愤世嫉俗的时代,旗袍流行则达到顶峰,同时又在不断的改良中。“袖长及肘,衣领又高了起来”,但新一轮的“元宝领”却更加难堪、不可饶恕。此外,女人们还在拂地的丝绒长袍外,套上当时欧美流行的双排扣军式大衣。这样奇异的配搭,也许说明女人们表面上追求激进的女权,骨子里还是很物质主义地要求着体己柔和的享受吧。40年代即张爱玲写作此文(1943年12月)的年代,旗袍的款式又有重大变化,衣领矮了、袍身短了,镶滚免了,其中最重要的是衣袖也废除了,虽然这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费了20年的工夫,但总算是将所有必要和不必要的点缀一概消减了。于是“只认衣衫不认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要紧的是人,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旗袍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国服”,至今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一个时代的服饰形成某种习尚,它就具有支配性、参与性与表现性,同时更具有排斥性与约束性。所以服装的流行看来是随意的,事实上跟‘公众的幻想’息息相关。”2 正是张爱玲所说:

我们的时装不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实业,不比在巴黎……我们的裁缝却是没主张的。公众的幻想往往不谋而合,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洪流。裁缝只有追随的分儿。因为这缘故,中国的时装更可以作民意的代表。

张爱玲不仅把服装的款式、品种、习俗以及与时代政治的关系摇曳生姿地道来,同时还忘不了通过服装变迁显示人性与民意――这是她作品里一如既往的根底。

四、服装似乎是女人的专利,《更衣记》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叙写女装,自是理所当然,但作者也没忘记另一半――尽管“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平淡的男装无非就是西装或中装,一律的谨严而黯淡,“长年地在灰色,咖啡色,深青色里面打滚”。只有在民国四年至八九年 1 张爱玲《中国人的生活与时装》,见止庵、万燕著《张爱玲画话》,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页232。《中国人的生活与时装》原为张爱玲的英文作品,载于1943年1月的英文期刊《二十世纪》。《更衣记》则是“一文二作”的纯中文作品,两者内容同中有别,文风却大异其趣。2 周芬伶《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页176。这么几年短暂的时期,男人的服装花哨了一番――那也不过是当时天下大乱所显现出来的怪状之一罢了。因为对男人而言,衣服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作者以刘备的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为证,可见妻子也罢,衣服也罢,在男人眼中都是一样的没有地位,没有分量。而女人呢?“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张氏的机智幽默中暗含冷讽,这是她惯有的腔调。再如:

有这么一种议论,说男性如果对于衣着感兴趣些,也许他们会安份一点,不至于千方百计争取社会的注意与赞美,为了造就一己的声望,不惜祸国殃民。若说只消将男人打扮得花红柳绿的,天下就太平了,那当然是笑话。大红蟒衣里面戴着绣花肚兜的官员,照样会淆乱朝纲。

《更衣记》的末段结尾,尤其让人咀嚼不尽。作者先说明男子的装扮还是中规中举比较顺眼。然后描述了一次电车上所见到的一个年轻小伙的妆扮:既怪异又多彩还自得,但出人意料的是,张氏的笔力轻灵一转:

乍看觉得可笑,然而为什么不呢,如果他喜欢……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的皮与渣。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

文章就此打住。如果说省略号之前的句子还承上而来,那么之后的一段与整篇头头是道的服装有什么关系呢――尽管写得那样的飞扬、放恣。

也许我们从张爱玲的自述文章中能找到解答的线索。

张爱玲对服装与美的迷恋早在童年时代就显露出来,她曾写道“我母亲立在镜子跟前,在绿短袄上别翡翠胸针,我在旁边仰脸看着,羡慕万分,自己简直等不及长大。我说过:‘八

1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生平第一次赚钱,是在中学时代,画了一张

2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报馆里给了五块钱,我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

3“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极度恋慕着美的女孩,在她十几岁的青春期却只能穿继母穿剩的衣服,为此她深感憎恶与羞耻,少女天性中对美的渴望被深深地压抑着。后来,为了上大学,又只好节省衣装费做学费,好在到香港读书时得了两个奖学金,于是“就随心所欲做了些衣服”,此后,压抑太久的渴望被冲破,她彻底地放纵自己,尤其在她写作《更衣记》时正是她“一夜之间红遍上海”的“飞扬”时期,她更是率性而为,以“奇装异服”炫人。一如余彬《张爱玲传》所言:“成名给张爱玲带来莫大的喜悦,若说人生安稳的时候多,飞扬的时候少,若说飞扬就是一种随心所欲的4感觉,那现在正是张爱玲飞扬的时候,服装会向你透露她飞扬的喜悦。”

张爱玲绚烂恣肆的写作、惊世骇俗的装扮不就是那飞扬的一刻、可爱的一撒手吗?

《名作欣赏》2008年2期刊发

来凤仪编《张爱玲散文全集·童言无忌》,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页99。

同注1,页97。3 来凤仪编《张爱玲散文全集·私语》,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页128。4 余彬著《张爱玲传》,海南出版社,1993,页161。

第四篇:《更衣记》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更衣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的服饰文化

二、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

三、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服饰文化

2.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 教学难点:

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文体引导——小组合作——课堂交流 教学安排:1课时更衣记(教案)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3—6节中,介绍了清代服饰哪些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答:特点:没有什么时装可言,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对于穿着有着严格的规律,仅有姑娘的“昭君套”,为阴森的冬月添上点色彩。

社会现实:世界迂缓、安静、齐整,等级制度森严,思想禁锢,社会少有活力。(2)课文第7节中说“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这反映了时人什么样的心态?

答:反映了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

(3)清代末年,服装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各反映了时代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文具体阐述。

答:(1)服装变小、变紧,(以女装而言,袄子套在身上像刀鞘,紧身背心使女人看上去像一缕诗魂,铅笔一般瘦的裤管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

时代特点:政治**,社会不靖,社会处于一种“过渡时代”,百姓生活“颠连困苦”。

1、民国初年的服饰有哪些变化,各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现状? 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

社会现实: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舶来晶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社会现实:西方思想与文化涌入中国,人们全盘接受,崇洋媚外。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

社会现实: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抄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上去的时候,也同样地千变万化。

2、作者对于时装的日新月异有见解?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人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

4、在张爱玲笔下,女子的时装始终与政治时事相连,请分析下面几句话所体现的女子的地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1)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来高的金属顶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

(2)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颇,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了双下巴。(3)直挺挺的衣领远远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的丰柔的肉身。这儿有讽刺,有绝望后的狂笑。

女子服装的改变始终与时政变化相连,反映女性从衣饰到身体,从身体到生存和自由,始终处于男权目光的审视下,处于被鉴赏与被监管地位。

因为时政变化始终是在男性作用下的结果,男性话语在其中占主导地位。

第五篇:2014上海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考试说话:更衣记

2014上海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更衣记

上海教师考试网(http://sh.zgjsks.com/)制作

出门时裤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彻底。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庆年节,太大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细榴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家教好的姑娘,莲步栅栅,百稻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晚至一九二0年左右,比较潇洒自由的宽褶裙入时了,这一类的裙子方才完全废除。

穿皮子,更是禁不起一些出入,便被目为暴发户。皮衣有一定的季节,分门别类,至为详尽。十月里若是冷得出奇,穿三层皮是可以的,至于穿什么皮,那却要顾到季节而不能顾到天气了。初冬穿“小毛”,如青种羊、紫羔、珠羔;然后穿“中毛”,如银鼠、灰鼠、灰脊、狐腿、甘肩,倭刀;隆冬穿“大毛”,——自狐、青狐、西狐、玄狐、紫貂。“有功名”的人方能穿貂。中下等阶级的人以前比现在富裕得多,大都有一件金银嵌或羊皮袍子。

妨娘们的“昭君套”为阴森的冬月添上点色彩。根据历代的图画,昭君出塞所戴的风兜是爱斯基摩式的,简单大方,好莱坞明星仿制者颇多。中国十九世纪的“昭君套”却是癫狂冶艳的,——一顶瓜皮帽,帽据围上一圈皮,帽顶缀着极大的红绒球,脑后垂着两根粉红缎带,带端缀着一对金印,动辄相击作声。

师资格笔试群:371175465微信号:shjsksw

上海中公教育(http://sh.offcn.com/)制作

下载更衣记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更衣记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食堂一次更衣衣室卫生管理制度

    江北实验幼儿园食堂一次更衣室卫生管理制度 1、更衣室是专为员工进入厨房操作间设立的更衣、洗手的场所。 2、保持更衣室内整洁、干净。 3、做到一人有衣柜,个人物品必须放置......

    煤矿澡堂更衣室电动更衣吊篮

    电动更衣吊篮 产品详细介绍: 电动更衣吊篮一悬挂电动存衣装置,它是替代传统更衣柜,新建,改建职工澡塘的首选产品。更衣吊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防盗防撬、操作简单,安全耐用,易于工作......

    《学记》读后感

    《学记》 ——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葩 摘要:《学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文献,它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都是十分显著的。师范生在阅读它的过程中,就是要取其精华......

    记鸟语读后感

    成长里的旧时光 ————读《雨季不再来》有感 这是我第一次看三毛的书。虽然我是第一次看,但我还是很喜欢三毛的写作风格,不像有些作家,写的文章都文绉绉的,三毛的文笔就像她......

    学记读后感

    学记读后感 学记读后感1 《礼记﹒学记》道:“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意思是说,老师要学会根据一个孩子的家......

    琐记读后感

    琐记读后感 琐记读后感 1 《琐记》讲的是鲁迅从家到南京,从南京到日本的经历,从中我不但看到了一个旧x,还懂得了不能从表面来看任何事物和事情。衍太太是那种小孩子看不出,但大......

    还乡记读后感

    最近读了郁达夫的《还乡记》深受感动,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如渭渭流水,永不停息,还乡记读后感。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作者对这个社会深切之痛,在此暂且不谈内涵及其对......

    《学记》读后感

    《学记》 ——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葩 摘要:《学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文献,它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都是十分显著的。师范生在阅读它的过程中,就是要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