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案

时间:2019-05-15 07:2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案》。

第一篇:美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案

第一单元 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评述)

(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欣赏与评述: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

教师讲解: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达-芬奇典范地运用了他所首创并且十分偏爱的“明暗转移法”,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而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

《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

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他常常让情所独钟的光线滞留在自己历尽沧桑的脸部,以便更加细腻深刻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欣赏名画家作品:《持太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师讲解:

“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而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则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莫奈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他夫人和儿子的个性形象,而好像是某个在阳光照耀和微风吹拂下正在花草丛中漫步的年轻女子,他运用光和色的表现语言塑造出一种给人明快视觉愉悦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主张按锥、柱、球体来提炼物体的恒定结构,他画的《静物》以凝练的笔法和明确的体面,塑造出比实物更坚实的形体。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画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中。第二课时

讨论与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2、你自己比较熟悉或喜欢哪种表现方法与形式。

教师讲解:

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的柔和对比来表现女性的清纯美感,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画家对人物的热情感受。美术作品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都有着自己整体的有机结构,而且其中蕴含着人类对形式美的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欣赏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妇人》、《扎辨子的少妇》、《黄红蓝与黑的构图》。

为了反对以“逼真”作为评价绘画标准的传统观念,马蒂斯常使用强烈甚至刺眼的对比色,这种颜色组合带有浓厚的主观而自由的倾向,因而被人们称为野兽主义画家。

蒙德里安的抽象主义绘画作品利用垂直线、水平线和红、黄、蓝、黑、白等颜色构成的平衡组合,构成作品整体的平衡性和谐,明确而严格的体现出基本要素组合构成的原则。

印象主义画家雷诺阿的这幅肖像画并没有表现外光,只是使用了印象主义的明亮色彩,颜色的对比和过渡非常柔和,使人物形象甚带有古典意味的清纯为亮丽美感。

评论与总结:

1、你是否认为造型要素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艺术表现或交流的语言?

2、你是否初步了解了中外美术作品常用的艺术语言?

3、懂得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对你欣赏美术作品有什么帮助?

欣赏名家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樱桃与桃》、《梅花》。

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自由女神和人群的头部处在横竖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场面宏伟的构图组织的井然有序。

大小不等的圆开统一而有变化地组织成面面的主体,衬托它们的是好似圣维克多山山峰起伏的衬布褶纹。画中梅花的竖枝与横枝靠近画面的横竖黄金分割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舒适之感。

丰富多彩的现实 多种多样的表现(造型-表现)

计划课时:(4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

1、选择一些作品说明它们真实地再现出哪些具体的个别对象?

2、你对这些形象有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一、导入新课:

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和时时运动变化的,由于艺术来反映现实生活,由于它所选择的对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现的方式不同,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侧重于再现客观的真实形象,有的注重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与感情。但是再现和表现往往共处于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简单地加以截然划分。

二、新授内容:

欣赏名家作品:《静物》、《雏鸡图》、《小鸡》。

教师讲解:

《 静物》,霍达按照科学而精确的形式结构与透视规律,借助细腻丰富的色调转换,塑造出质感强烈、若可触摸的逼真静物形象。课本右下图是部分静物的形体结构和透视变形示意图。

《雏鸡图》,李迪以精工细笔再现有稚嫩生命的小鸡,那毛茸茸的身体同样带给人真实的触觉感受。《小鸡》,黄胄的这幅速写,可以使我们看出画家是怎样抓住小鸡的结构与动态的。

三、总结评述:

达-芬奇说过:“画家的心应当像一面镜子,„„如实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历史上,许多美术作品都是以真实地再现生活真实为主要目的。而且不只再现客观对象的外部特征,还要再现对象的精神、性格、气质等内在本质特征,以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

活动二:研究与讨论

1、这些绘画作品形象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现手段?

2、每一幅作品着重再现对象的什么特征?

一、欣赏:《伊莎贝拉-勃朗像》、《橡树》。

二、教师讲解:

《伊莎贝拉-勃朗像》,鲁本斯极其熟练地运用写实性的油画色彩,不仅准确地再现出人物的美丽形象,而且捕捉到她生动的神态和表情。

从鲁本斯的素描可以看出,画家非常熟悉地掌握了对象的面部结构和形态特征。

《橡树》,希施金以高度写实的技巧,真实地再现出无比坚实而挺拔的橡树形象,树林中好像还弥漫着野花的芳香和枯叶的气味。希施金画的松树的习作,枝叶疏密有致,光影层次丰富,是细腻观察研究自然的记录,也是绘画创作的基础。

三、总结评述:

塑造生动、自然的绘画形象,就要善于观察和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内在结构、明暗以及色彩关系,包括局部结构、特征与整体结构、特征的主次关系,使之达到和谐统一和具有美感。

第二课时

实践与体验:

1、尝试临摹一幅素描或色彩作品或者它的局部。

2、尝试进行线描或黑白静物或者景物的写生练习。

一、导入新课: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新授内容:

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

板书:

造型要素: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最小的视觉单位。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及

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

第二篇:初中美术八年级教案

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播放一组图片。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二、发展阶段

1、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线条:展示一组图片: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原诗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重要表现语言。线条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 比较下列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 《韩元仙仗图卷》中国画 局部 宋代 武宗元 《菩萨立像》石雕 唐代 《宴罢》装饰画 古希腊 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明暗:出示作品《圣母玛利亚》素描 达芬奇 意大利 《女人像》线描 马蒂斯 法国 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必然会造成物体受光的不规则性,从而产生明暗变化。自达芬奇总结出,“明暗转移法”后,他就成为西方绘画表现力题干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体量: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双环(雕塑)空间 建筑、雕塑以实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而绘画作品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阿尔让特伊的大道》

三、小结拓展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课 色彩的感染力

《色彩的感染力》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色彩搭配在绘画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体会并运用色彩语言,尝试进行情感表达。

2、通过图例欣赏分析不同色彩传递的思想情感,理解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

3、通过欣赏作品,了解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彩,并会运用不同色彩搭配传达信息、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

2、教学难点: 理解并体会色彩语言如何对人们心理及情感的影响,了解不同风格流派对色彩感染力的诠释。教学过程

一、导入: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好的色彩搭配、和谐的视觉效果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和不同的心理感受。诱人的小炒肉(鲜艳、爽朗的对比色)舒适的商务宾馆(和谐、沉稳的同类色)精美的服装搭(配青春、纯洁的糖果色)美丽的枫叶(自然、真实的自然色)刚才我们已经充分的感受到色彩的魅力,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不难发现,色彩是诉诸视觉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形式,而绘画恰是能体现色彩感染力的最有力载体。本课我们将通过对绘画的欣赏,了解不同风格流派对色彩感染力的诠释。

二、发展阶段: 千里江山图 北宋 王希孟 这幅作品被当时的宰相蔡京收藏,提拔上记述了宋徽宗指点王希孟,收他入翰林院的经历。王希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很少。《千里江山图》后在乾隆年间收入宫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色彩匀净明丽,富于装饰性。壮丽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世界。《出水芙蓉》 南宋 真实的荷花 欣赏荷花纯洁,娇艳的姿容与品格作品为了表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娇艳的资容与品格,分几十次层层渲染进行赋色,达到了柔和润泽而又美艳动人的艺术境界。《玉兰黄鹂 》

现代

于非闇 典雅、华 贵,令人赏心悦目,强烈的色彩对比,充分地显示出了工笔重彩画对色彩的精彩运用。思考:以上中国画作品中色彩运用的特点。《干草垛》

进入90年代,莫奈创作了若干组作品,即“组画”。所谓的“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不同光影效果下的草垛 《静 物》

油画

马蒂斯 亨利• 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 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 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他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 的两位画家。

三、评述: 你认为哪件作品在色彩表现上最具有感染力,为什么?

四、课后小结: 了解绘画的语言和表现方法,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

《色彩的感染力》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重点: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法选择: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描绘不同季节的文学作品片段凡•高的代表作、课本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同题材的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请学生欣赏并分析得出“现代绘画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课课题。(师):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发展,绘画逐渐淡化了再现客观事物的功能,艺术家们更多的是表现对世界的看法,抒发感情,对于绘画来说,画得像与不像、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家尽力去表现和把握他当时的心态,画他所感动的东西,因为他相信好的画是画面自身显现出来的,气魄在画的骨髓里,气息是清新和自由的,色彩以它的活泼雀跃在尽情地对比并显现和流动于我们的眼前。就像现在展示的这幅马蒂斯经典作品《舞蹈》一样,他用强烈的原色作画,大胆地进行着冷与暖的较量,在画面上放上他所感受的色块,他用大面积的孔雀蓝作背景,并使用黑色进行蒸腾和蔓延,就如同人对上苍未知力量深深的敬畏和内心悄悄的祈语。舒展线条勾勒出的火红的人体,象征着生存的体温。手与手相挽在天与地之间起舞,这时我们好像听到了,那不是音乐而是惊天动地的鼓声。翠绿的大地在鼓声中被夜幕所覆盖,天地间不再拥有清晰笔直的界限,倒突出了人的轮廓与分量,舞动着的己分不清是生命还是火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这感性的现代绘画的世界中,领略色彩的无限魅力!(引入课题——《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

二、色彩知识回顾:(师):既然我们今天是要探讨色彩,那么我们先来快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色彩知识,看看你们还记得吗?

1、三原色、间色、复色

2、对比色、邻近色

3、冷、暖色

4、非色彩色

5、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加入非色彩色白色调和,色彩的明度增高,纯度降低,画面显得明亮,温馨;加入非色彩色黑色调和,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都降低,画面显得沉稳、含蓄、灰暗)

三、欣赏分析,发现色彩搭配的规律:(师):好,回顾了我们以前所了解的色彩相关知识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师们在绘画中是如何来搭配色彩的。(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师)。(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8幅不同的大师作品,有些大家很熟悉,有些可能是第一次欣赏。那么老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有没有发现这些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色彩对比法:冷暖对比、补色对比(在讲解对比法是,引导学生注意对比中不可55分)色彩调和法:同类色调和、邻近色调和展示《星夜》,请同学们判断此画是色彩的对比还是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对比色调和(大统一、小对比)

四、欣赏分析,体会色彩的情感表达:

1、色彩的心理联想以前我们学过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个人的情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2、现代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现我们知道色彩不但具有这些象征性,而且不同的色彩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大师的作品中常常借助色彩的象征及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乞讨者》、《呐喊》、《大堤上的缺口》、《夜间的咖啡馆》、《南方花园》等作品。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师):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师利用各种手法营造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感觉(如简洁、沉重等)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如安静、庄重、活泼、苦涩、忧愁等)。借此来宣泄个人内心的情感。A、《乞讨者》:画面以冷色——蓝色为主色调,生活的不幸,命运的悲惨,社会的无情与不公,都在这忧郁、冷漠的色调里展现。B、《夜间的咖啡馆》:由于通宵营业,所以才叫“夜间露天咖啡馆”,一团团金色蒲公英般的星星光晕下,天蓬的橘黄色与夜空的深蓝色形成强烈的补色对比,点点细碎的黄色星星,笔触纵横交错,造成星光弥漫的效果。梵高是善用色彩的大师。,每一笔都仿佛有生命一般,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永远流溢,跳动,生机勃勃。梵高经常独自在这间咖啡馆里喝着美味香醇的咖啡,画着速写,或寻找灵感,这里对于他来说,是黑暗中温馨的港湾。C、《呐喊》蒙克(1863-1944年)出生在北欧国家挪威。蒙克的父亲是位平民医师,因此他很早就目睹和经历了许多人间的不幸。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美术创作有很大影响。在他描绘的世界里,充满了斗争、矛盾、痛苦和孤独。蒙克的艺术是表现的。他运用强烈变形夸张的手法,逼真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蒙克的《呐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画面上,那种红、蓝、黄、绿色的搭配给人以非常恐怖的印象。那惊悸颤动的线条,在人物形象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个湍急的漩涡,人好像要被漩涡吞没了,画面似乎发出了绝望的呐喊。D、《南方花园》克利是一个既浪漫又神秘的人。他把绘画或者创作活动,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体验,把内心的幻象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他运用纯抽象的线条与多种色彩,以童心的灵巧与稚朴,将内心世界中蕴藏的精神能量,以直觉的形式解放出来,表达出人的自在感悟与真实的艺术家情感世界。这幅画中,克利运用了抽象的画面分割,明媚亮丽的色彩,表现了他对南方温暖的气候,和煦的阳光以及满园盛开的鲜花的美好体验和回忆。

五、色彩实践:

1、用色彩联想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春夏秋冬》

3、能否利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创作,并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4、能否用较准确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和学生的作品?

六、梳理思路,巩固小结: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课后拓展,设计运用。

第三课 构图的作用

《构图的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过程与方法:正确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评析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绘画作品交流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形式美的规律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教

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

(含课堂教学内容、激情导入、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师生释疑、当堂练习、系统知识、布置作业、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讨论,反馈、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绘画的语言,了解了不同的风格的绘画作品。了解了自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 “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区别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及其表现形式。比例:造型各部分间的尺寸关系。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的纵向与横向之间等都存在着尺寸数量间的变化,适度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感,例如“黄金比例”就是比较典型的。

作品分析:德拉克罗瓦的《自由领导人民》 提问: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 为了突出“自由”这一主题画家是怎样来安排画中人物的? 对称:一个轴线两侧的形状以等量、等形、等距、反向的条件相互对应而存在的方式。作品分析:赛尚的《玩牌者》 提问:在人物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画家为什么要这样来安排人物? 均衡:在视觉上的形、量、色或力的平衡感。有两种平衡形式:对称平衡与不对称平衡。对称与均衡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称能产生均衡,而均衡中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

作品分析:潘天寿的《松枝荔枝》 提问:松枝与荔枝在哪些方面形成了对比?这一对比是否使画面达到了平衡? 节奏:在绘画中,运用形、色、线等反复对比呼应。

作品分析: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听音乐感受爵士乐的节奏,分析作品中的节奏元素。韵律:是指动势或气韵的有秩序的反复,在和谐、统一中包含着更富变化的反复。在造型艺术中,韵律有多方面的表现,各种构成因素有规律的变化,有节奏的递增或递减,相互之间的反复与呼应,都能够产生韵律。有起伏变化、连续变化、渐次变化、分割变化的韵律,韵律是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产生的。

作品分析: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 提问:分析作品中线条的变化的规律。变化统一: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多样变化,和谐统一。“变化”体现了多样,“统一”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或整体联系。“变化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叫和谐。这一法则包含了对称、均衡、对比、比例、节奏、韵律等因素,也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提问: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元素,找一找画面安排上的特点? 利用形式美法则对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进行赏析。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及时地总结才能更好地把它运用于我们的生活。

第二单元 读书 爱书的情节 第一课 书林漫步

第二课 手工书设计

《手工书设计》教案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书设计的相关知识,学习手工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书籍设计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学习手工书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用有创意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手工书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激发学热爱生活,热爱书籍的情感。教学准备:学生选择一本喜欢的书籍带到学校并在课前交流。

教学过程: 引导 学生展示带来的书籍。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他的哪些部分吸引了你。学生思考并回答。总结,一本吸引人的书除了拥有文学内涵以外,书籍的设计也非常的重要。发展阶段

一、了解什么是书籍设计 提问:可以对书籍的哪些部分进行设计? 书籍设计包括:书籍造型设计、封面设计、扉页设计、插图设计、开本设计、版式设计以及纸张材料的应用、印装方法等,是一种创意设计的系统工程。

二、了解如何设计制作手工书 我们可以尝试用纯手工的方式设计制作书籍,并加以装饰、美化。有别于机器制作的手工书,手工书更多的体现着个人的思考与创意。

1、手工书的装订形式与外观 欣赏教科书,分析这些书籍运用了什么装订形式?什么外观? 装订形式有平装式、卡片式、盒子式、立体造型式等。书籍的外部形态设计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等,手工书的外观设计形式多样。

2、手工书的内页设计 欣赏课本图例。提问:这些手工书的内页市如何进行设计的? 内页设计包括扉页设计、版式设计、插图设计等。手工书的内页设计可以采用电脑打印、手绘、印刷品剪贴、剪纸、镂空等形式,也可以粘贴上一些实物,如羽毛、树叶等。

3、手工书的设计过程 提问:闽南古厝造型手工书是如何进行设计的?(1)根据书籍的主题,决定书籍的外观设计、开本与页数。(2)设计书的封面、封底的构图与颜色,包括书名、作者姓名、封面图形、颜色、构图、定价、内文简介或宣传语等内容。(3)设计手工书的内文。设计应图文并茂,加上一些其他设计手法,比如立体造型等。(4)对书籍各部分进行装订组合。体验实践 学生作业: 以“我的相册”“我喜欢的文学作品”等为主题,尝试运用一张A4纸,制作4页折叠手工书。

三、要求:

1、设计手工书首先要爱书。

2、要根据书籍的内容设计合适的装订形式以及外部形态等,并要具有创造性。

3、手工书的制作要力求细致。

第三课 方寸钅今记--藏书印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所用材料和工具,用途及分类以及布局和章法。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藏书印。

教学准备: 刻印的主要工具:综合材料、刻石材料、篆刻刀、印泥、印床、印谱、笔墨、复写纸、拷贝纸、砂纸等。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 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朋友从事过篆刻艺术?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发展阶段

1、篆刻的定义 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雕刻文字,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和秦的刻石等。凡是在金桐玉石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其字体多为篆书,故称篆刻。篆刻也叫治印,或叫刻印章,是中国镌刻印章的通称。广义:泛指一切雕琢技法。狭义: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别称有“治印”“铁笔”“刻印”“图章”“印信”“押”“戳子”等。

2、汉印欣赏 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汉官印:汉代私人的印章,由私人作坊制作,比官印来得随意 宽松许多。无论官印、私印,主要以铜质为主。有印家谓:“史在官印,艺在私印”。即官印史学价值高,私印的艺术价值高。将军印: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肖形印: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印章。

3、篆刻的表现形式 对比两枚印章 问:你能看出这两枚印章的不同吗?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总结特点,比较不同,得出结论:一个字是白的,一个字是红的。什么样的印章是朱文?什么样的是白文? 白文(阴刻)——刻字 朱文(阳刻)——刻背景 学生欣赏并构思自己的印章用什么样的形式完成,事先做好准备,即“行成于思”

一、探究阶段 教师演示制作印章的步骤,之后让学生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比如:石头没有磨平怎么办?不小心刻豁了怎么办?刻完之后如何进行修改?刻好之后应该怎样将印章印在印谱上?

二、评价总结阶段 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书间精灵--藏书票

《书间精灵——藏书票》教案

教学思路: 本课以欣赏丰富精美的藏书票为主,学习用吹塑纸板的方法制作藏书票。通过欣赏、讨论、练习、制作、交流等综合手段、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分类、特点、功能以及制作方法等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趣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力。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类型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发展史和功能、特点及作用。

2、学习用吹塑纸版制作一枚藏书票。

3、通过欣赏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讨论了解藏书票的功能,特点及作用。

2、学习制作一张吹塑纸版的藏书票,学会反写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师:各种类型的藏书票,作业纸、毛笔,水粉颜料。生:吹塑纸版、抹布、原珠笔、拷贝纸。教学过程:

一、发现藏书票 教师出示读书图片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师小结:这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我们都喜欢读书,你最喜欢什么书?我拥有文学、科普、艺术等书籍大约有一千多本吧,你们能估计出家里有多少书吗?原来你们的家长跟我一样,不仅爱读书还有藏书的爱好。出示一本书,师打开扉页:这是我买的书,写上了名字和购买的时间,作为标记。后来我用印章印在书上做标记。这是我最近购买的书,你们瞧瞧我在书上做了怎样的记号,让学生观察藏书票,这是一张小型版画,名叫藏书票。板书:藏书票 藏书票究竟是什么呢?。

二、了解藏书票 师:藏书票代表藏书主人的标记,是藏书票的附属物,通常是用木刻石刻等版画形式,设计各种美术图案、署上“某藏书”“某某之书”“某某爱书”等字样,并且刻有国际通用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板书)被喻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

欣赏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刺猬》 最早的藏书票是为了提醒人们爱护书籍。那是在十五世纪的欧洲,当时德国贵族们都爱读书藏书。有一位名叫克那贝斯贝尔格的德国人爱好藏书而又生性大方,他毫不吝惜地把珍贵书籍都借给别人看,但是时常发生有借无还和书遭到损坏的情况,他非常心疼,就发明了这样一种标签(看图)贴在书上,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誕生在一四七零年。上面画了一只刺猬叼着一朵鲜花,请你们联系这张画和藏书票的来历猜这句英文的意思?原意是“谨防刺猬的吻”这位德国人用了幽默的方式提醒大家爱护书籍。以后藏书票就在欧美等国家流行起来。

欣赏中国第一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 藏书票是什么时候流传到中国来的呢?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位叫吴文兴的学者喜欢收集古旧书籍。平时一有空就去北京的琉璃厂淘书,北京琉璃厂是专门经营古玩字画的文化街。这天,吴文兴逛了一整天也没收获,他无精打采地走到一家书摊前顺手翻起一本辞典,突然眼前一亮,二话没说买了就走。你们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原来书里藏了这张藏书票(看图)据考证,这张票出自一九一四年,是中国第一张藏书票,是票主关祖章留学美国时制作的。原来藏书票还是从美国进口的。认识藏书票

一、欣赏几组名人的藏书票 美术课本中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藏书票,请翻到第32页,一边欣赏一边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张藏书票而不是普通的画片? 1、小型版画。

2、“EXLIBRIS”。

3、藏书主人的名字或别名。

4、精美图案设计(可选用人物、动物、风景、花鸟等,可写实可抽象)。

二、制作藏书票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己书籍的好朋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师示范讲解介藏书票的制作方法(选用吹塑纸板)。让学生练习制作,出示参考图样。讲评作业。

三、藏书票的版式 藏书票的版式多种多样,这是我用半个土豆做的,用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印的(看图),还可以用瓜果、肥皂制作,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边欣赏边介绍。上色木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纸版、吹塑纸版、拓印版,剪纸、石刻、蜡染、电脑、塑胶、砖刻、手绘。

四、读书爱书 这张是油印的(看图),上面这句话很有意义,我们一起读一读:书是我生活的桅杆,扬起我生活的帆。总结:小小藏书票引领我们遨游书本的海洋,号召我们爱读书,读好书,珍惜书!所以藏书票才有这样的美誉(生读“纸上宝石、版画珍珠”)。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画独特的透视。

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教学重点: 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

教学过程: 教室里响着古琴曲 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 答:高山流水。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投票: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 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事实上,这是一幅长卷画,很长的一幅画。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卷,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要了解它,同学们可以看课件的相应部分。看完后,请参与论坛的讨论。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结合了解此画的作者。讨论题:《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 视线的移动。中国绘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法。“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起因的一个思想——卧游。(提示学生去了解画家宗炳)当然在这儿还要特别提到黄公望是我们常熟人,这是我们的一个骄傲。以后同学们看画时,一定要放松心情,体会古人卧游的感觉。当了解了中国山水画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就要来了解山水画的发展了,看看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些名家名作。同学可以进入“中国古代山水画”这课的学习,先阅读一下——山水画简史,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学习时注意先看每张页面上的学习目标,学习中有任何问题,可进入讨论区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要解决这几个问题。讨论: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萌芽、发展、兴盛时期?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画家或一幅作品作深入了解,然后进行讨论。

3、山水画在唐代就分化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要了解青绿山水看《千里江山图》、《早春图》等)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作品和画家生平的相结合。

4、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为什么中国画家笔下的山水大多数是黑白的? 结论:画家具有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道家提倡“无为”,尤其在乱世之时,中国文人更加追求自然,以林泉为伴。课堂小结: 我们说喜欢的部分同学,一般多比较喜欢诗词、文言文,说明你在渐移默化中早已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观赏作品时,不自觉的就会和画家产生了共鸣。反之,就不喜欢。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些都是先人给我们遗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起码要学会欣赏它们。今天用一堂课的时间学习了一些山水画的基础知识,但大家发现只是看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大家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继续深入学习。我给大家留了一些课后问题,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讨论题:

1、篆刻和书法是如何融入绘画艺术的。

2、有些学者说“盛世出人物、花鸟画名家,乱世出山水名家”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你如何看待?

第二课 借物寓意

《借物寓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简单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写意花卉技法和应用其表现自然花卉的能力。培养对传统写意花卉作品领会、感知的能力。

2、过程方法:通过欣赏、观摩、讨论、练习等方法积极参与本课学习,掌握相关笔墨基础知识,努力完成写意花卉作业。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和对高雅艺术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基本笔墨技法造型。教学难点:对传统笔、墨、色、生宣性能的掌握及写意花卉的构图。

教学准备:毛笔、笔洗、中国画颜料、调色盘、宣纸、墨汁、胶布、中国画图片、毛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校园歌曲《小小牵牛花》 观看牵牛花图片。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见过牵牛花吗? 都有谁见过举一下手让老师看看。这么多同学都见过呀。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中国画的写意花卉——牵牛花的画法。

二、新课 大家都知道齐白石先生吧?他被成为“人民艺术家”,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我们都知道齐白石先生《虾》画的好,齐白石先生画的《牵牛花》也是堪称一绝!我们先来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作品——

写意画以抒情为主,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神情,抒发作者的情趣。写意牵牛花与实景牵牛花对比分析

形象概括:

形象概括简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色彩夸张:

以墨代色,墨色和红色为主,对比强烈,更有中国画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意牵牛花的画法—— 我总结的齐白石牵牛花的画法是:“侧锋切入法”

三、学生实践 尝试创作写意牵牛花 要求:可以临摹范画,也可自行创作

四、作业展示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 寄情山水

《寄情山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认识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写意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知识及独特的表现技法,让学生学会用写意的方法来表现近的山、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写意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知识及独特的绘画技法,让学生学会用写意的方法来表现近的山、石。

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笔墨水分的控制及山石的独特表现技法。

教学具准备: 教具:中国画范画、国画颜料、笔、墨、纸、砚。学具:笔、墨、纸、砚。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以图渲染,揭示课题

1、欣赏。出示教师自制的工笔画和写意画范图。

2、质疑。让学生通过观察,对中国画工笔及写意有初步的了解。

3、简介工笔、写意。师:在我们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绘画中,主要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工笔画:是指用细致的墨线勾描物体的形象特征。(强调细致、真实)而写意画,则忽略了一些细节,它用笔大胆、粗放,笔画简练、夸张,几大笔就可以勾出来,还可在画中融入作者的自己的思想感情。(强调粗放、笔画简练)正因为如此,使写意画更具有独特的风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独具风格的写意方法来画山水画中的山、石吧!

4、板题、揭题。

三、引导观察、整体感知

1、让学生观察、欣赏课本有关写意山水的画,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山、石的方法的认识和发现。(学生小组合作,畅所欲言。)

2、讲授画近山、石的技法。(1)写意画用笔方法:一般用中锋和侧锋。(2)写意画用墨方法:多用蘸墨法。(指在毛笔上先沾上清水,刮去笔中多余的水分,要画时在笔尖上蘸一点浓墨,稍等渗化,即一笔下去,有浓有淡,又轻有重。)(3)画近山、石的步骤。(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边跟着老师画。)A、勾。(先用浓、淡不同的墨勾出山、石的轮廓。)B、皴。(再用淡墨皴出山、石的结构,表现出山、石的凹凸起伏与质感。即山石的脉络纹理。)C、染。(接着用淡墨渲染山、石的立体感,也可用颜色染。注意分出山石的阴阳相背或前后层次。)D、点。最后用直、横、圆、尖等不同的点表现出山石上的苔藓、杂草、远树等,丰富山、石的表现。)

四、作业布置 用中国画中勾、皴、染、点的山水画技法来表现一幅山、石画。(近山、石)要求:

1、运用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山、石的特征。

2、注重山石的阴阳背向或前后层次,表现出山、石的质量感。

五、巡视辅导,以赛启兴

1、提示按步骤、要求画,激发学生潜力。

2、引导学生将作业深入刻画,加工整理。

3、评出画的又快又好的进行展评、奖励。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写意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还学习了写意画中勾、皴、染、点的山水画技法来画山、石,在绘画中,要注意用笔的粗细、弯直、轻重、虚实等,以突出物体的空间感和质量感。

七、拓展、延伸

1、试着用所学的山水画技法画远山、近树、房屋、流水等,学会表现一幅较完整的写意山水画。

2、引导思考:你的画能做什么?(启示学生将自己满意的画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尊敬、友好的人或作为艺术品装饰自己的房间,激发学生乐学乐画的愿望。)

第四单元 自己办展览

《自己办展览》教案

课业类型:综合、探索

课业分析: 本课属于“绘画”领域课标中规定在八年级学生应了解的绘画的基础知识,学习绘画的种类、展厅的布置和作品的装裱等相关知识,掌握了解举办画展的基础知识过程,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知识,但对知识的认知程度还是不足的,我们的画展让他们更多的了解绘画了解美术相关知识。了解和学习本节课是很必要的,这为以后绘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举办绘画展览的基本要求及其过程,学习制作海报、了解绘画作品的分类等基础知识和装裱技巧的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绘画装裱、展厅布置和海报的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懂脑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学习兴趣及热爱美术并发扬我们美术文化

教学重难点:了解展厅布置的基础知识,海报的制作和绘画的分类是重难。教学准备:相关图片、直尺、圆规、海报纸、马克笔等 教学过程:

1、导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取看过画展吗?如果说要想举办画展应该在什么地方举办呢? 生: 师:那你们知道有哪些美术馆呢? 生: 师:那好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来去了解中国美术馆,了解了之后我们自己在学校举办一个画展好吗?

2、正课部分:在参观画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该注意安全,在参观画展的过程中应该结伴而行 其次,在参观时不能触摸绘画作品(为什么)第三,注意观察并记录下你所发现的。什么样的观赏距离才能更好的欣赏一幅画? 眼睛与画面的夹角为30度时最佳。(思考:为什么?)(画出示意图)怎样悬挂作品

作品与墙的夹角成20°。(画出示意图)什么是装裱? 装裱是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古代装裱的专称叫做“裱背”,亦称“装潢”,又称“装池”。绘画作品的装裱形式(展示范画)竖轴悬挂式。横轴悬挂式。装框式。装裱方法 以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部,再以绫娟镶边,然后上覆背、加宣轴。装裱的作用 美观、牢固,便于收藏和陈设。

3、课堂实践(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印象)a、策划、布置一个展厅(以教室作为展厅)b、设计出展厅的参观路线示意图

4、点评:(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

5、布置作业:

第五单元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作品欣赏认识设计所包含的范围和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理性评价作品和表达自己感受和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及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

学情分析: 目前学生已经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正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给予学生慢慢理解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持久的探知兴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课,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师生互动为设计原则。

教学重点: 视觉展示的概念及特点。教学难点: 设计概念及特点与我们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音乐,图片)

二、导入新课 1.演示课件。2.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视觉展示的设计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讲授新课(分析、讨论、探究)出示课题:视觉展示设计 请学生浏览课本 1.讲解视觉展示设计基本概念:将特定的物品按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加以摆设和演示的设计。2.讲解视觉展示设计基本种类。(演示相关作品)3.讲解视觉展示设计基本要领:内容与形式要高度统一、时间与空间要多样有序、展示设计要有个性、以幽默性和趣味性吸引观众。(结合相关作品作以讲解和说明)

四、组织学生讨论 1.如果让我们为学校设计展示空间,大家应该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设计?(可根据学校的工作设定主题)2.组织同学讨论设计方案。

五、课堂小结 1.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点。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地参与校园的各种活动和设计。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名师资料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教学设计 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刘清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表达内在的深层意蕴。过程与方法: 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意思表现手段创造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在作品中还会蕴含某种内在的情感和精神。

教学难点:价值与美的存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过程中体验美和价值。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选择性的感受和体验,教学难点在于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与描述作品借助特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所创造的生动形象的具体特征,从而体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然后,再联系其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考虑学生的感受,尤其关注教学中的生成性,关注学生的感受与作品的距离。为了方便教学,还要注意教学组织。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创作时代背景,要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教学设计要考虑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尤其教学导入,要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意思表现手段创造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在作品中还会蕴含某种内在的情感和精神。2.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时代背景感受作品的独到体验:“作品为什么这样表达?”训练学生自主感悟作品的思想、价值和美。比如从画面的构图、构思及不同寻常的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比如杜健的《在激流中前进》一批身体健壮的黄河船夫架着渡舟,在黄河的中心与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进行搏斗,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神,也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凡高的作品《星月夜》画家运用旋转、跳动和色彩对比强烈的笔触,充分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激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在艺术表现风格上的独特个性。3.以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作品中在表现什么?为什么借助画中的主体和背景?你觉得还可以借助什么?比如德国女画家柯勒惠支的《面包》这件作品中饥饿的儿童与极度痛苦的母亲形象,沉痛地揭露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警示意义。画家为什么选择母亲的背影?可结合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还比如毕加索(西班牙)《亲吻婴儿》(油画),作为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画家用独特的手法打破了传统的以固定视点观察和表现对象的绘画方法,开创了在平面上同时呈现物象的各个视角的形态。你能看出是立体的么?你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这个主题?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画家生平、创作背景等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目的:布置学生自学,提前对教学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汇报与交流 各小组的同学对预习情况做一个汇报:你了解了什么作品?你对哪些作品熟悉?课前对哪些艺术家了解?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目的: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以资料呈现和汇报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3.分析作品: 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展示与互动:(1)展示凡高作品《星月夜》,请同学们谈谈欣赏这件作品的初步感受。教师引导:我们应该怎样欣赏美术名作?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中,大都有着一些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表达。本课我们将通过视觉感知去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以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2)展示作品《在激流中前进》《狼牙山五壮士》《洪荒风雪》《杨柳浴禽图》。请同学们说说这四幅画有哪些相同之处?你是怎样理解作品中所标的思想情感的?作品所蕴含的内在含义是什么? 学生从对作品的初步感受上谈起,再从表现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内涵的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目的:以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感受教学主题。用作品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对中西艺术的表达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互动探讨 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1)展示作品《击鼓说唱俑》《年年有余》。问题:这两幅作品是如何借助特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表现形象的具体特征的?(2)展示作品《浪子回头》《亲吻婴儿》《面包》。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欣赏,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你是怎样体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的?你能联系其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编显得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吗? 教师简要介绍立体画派的特点及人物毕加索。目的:以资料呈现的方式,通过直观教学,强化学生对作品的了解。5.知识拓展与延伸 教师简要介绍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展示作品《玛丽莲·梦露》《红蓝椅》《包裹海滩》。组织学生讨论: 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 作者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 作者想表达什么?你喜欢这件作品吗? 目的:找出每件作品中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部分,并能对其做出深刻分析,才能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6.教学检测 抽查几件作品,请学生谈谈对作品的了解。比如《击鼓说唱俑》这一陶塑人物,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生动地表现出古代说书艺人绘声绘色的激扬神情。比如《年年有余》采用传统年画“连年有余”的题材,但在四周加上了十二生肖的形象,表现含义就转变成了“年年有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并分析思考,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目的:抽查以检测学习效果检测,教师对每组的回答进行评价。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7.教学总结 我们欣赏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要想了解更多的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在课余时间多欣赏好的艺术作品,努力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鼓励学生课余选择其他美术作品,特别是和课本所选类型不同的外国美术作品或现代抽象作品,尝试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目的: 从具体的问题进行教学总结,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欣赏作品的艺术态度,深化教学主题。8.课后拓展 根据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和认识,课后写一篇美术作品评论短文。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要关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过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

第二课 弘扬真善美

优质课资料

《弘扬真善美》教学设计 湖南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刘清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学习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这些都与欣赏者个体的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设计一些环节,和学生探讨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如人生价值、道德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文化价值的含义,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能较好地理解作品并使自己能够初步树立和形成必要的正确价值观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欣赏活动的逐步深入与发展,和学生一起找出每件作品中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部分,并能对其做出深刻分析,引导学生在一次次剖析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

三、教学策略

1.美术欣赏课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它的创造性价值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发掘每件美术作品,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对于初中生来说尤其重要。在教学中传达的不是概念,而是欣赏作品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艺术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美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各种美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构思内容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并且通过艺术形象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比如2004 陈冰青的作品《木头人》(招贴)尖锐地讽刺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某种不良的社会风气。

2.强调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要抛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探讨和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比如和学生探讨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如人生价值、道德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文化价值的含义,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能较好地理解作品并使自己能够初步树立和形成必要的正确价值观念。课上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的层次与重难点,以引导学生欣赏活动的逐步深入与发展。欣赏作品时还可以展示一些会引起学生不同审美反应的作品,通过讨论,说明感性知觉要和理性认知结合起来,在美术欣赏中要进行分析与研究,才能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和比较准确的评价。让学生从对作品的直观感受谈起,通过老师或学生介绍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为学生的理性分析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再提升到对作品意蕴的探究和领悟上。

3.以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了解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会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作品,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进行分析,从作品内容、作品特点、作品主题、深层意蕴、个人理解等方面引导学生,在教学检测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欣赏作品的方法了解,同时感悟其它的美术作品,强化学习要求。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画家生平、创作背景等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布置学生自学,提前对教学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汇报与交流 各小组的同学对预习情况做一个汇报:选择1~2件作品,谈谈你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以资料呈现和汇报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

3.对比赏析作品: 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对比以下两幅中外作品,说说你所看到的内容和感受。王文彬《夯歌》; 委拉斯贵支《纺织女》; PPT展示:《夯歌》和《纺织女》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回答问题。内容描述:《夯歌》中,五个年轻姑娘在水库建设工地唱响了夯歌。《纺织女》,近景是纺织工厂里正在劳动的纺织女,远景是壁毯上画的神话故事。以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感受教学主题。用作品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对中西艺术的表达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教学互动与探讨 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 请同学们用美术语言,说说画面中的人物造型、构图的特点。同学们通过这两幅画面的构图和内容,能够联想到什么样的意境和审美取向?你能分析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吗?作品分析:《夯歌》的画面造型饱满,人物呈放射状的动感布局给人以高达升腾的感觉,明亮的阳光映照这她们黝黑的脸庞和健壮的身躯。《纺织女》中,画家在现实与神话的意味深长的对照中,突出表现了劳动者健康、淳朴的优美形象。了解作者意图:《夯歌》中画家为什么选择仰视的角度来表现?《纺织女》中纺织女劳动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以资料呈现的方式,通过直观教学,强化学生对作品的了解。了解作者意图:《夯歌》中画家采用仰视的角度来表现这一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是对劳动的赞美和讴歌。作品让人感受到青年一代现身祖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和美好理想。《纺织女》中,纺织女劳动时的优美体态,让人看到了劳动者特有的质朴的美。

5.作品赏析 展示作品,了解作品。教师: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通过以上两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品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表现出了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美。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 潘蓉本《铁肩担道义》; 陈冰青《木头人》。PPT展示:《铁肩担道义》和《木头人》的图片。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什么特殊的意蕴? 就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语言与作品深层意蕴的内在联系在组内发表看法。教师:艺术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此,美术作品就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欣赏下面两幅中外美术作品: 东汉《铜奔马》; 戈雅《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讨论、比较与分析,尝试解释其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通过欣赏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看法。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功能。《铁肩担道义》表现的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解放军官兵、抢险队员、白衣战士和志愿人员等起立抗震救灾的情景,集中地显示了中国人民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木头人》尖锐的讽刺了现代社会中部分不良的社会风气。

6.教学讨论与互动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我们在欣赏任何一幅作品的时候,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言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教师: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的有机、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画家的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7.教学总结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意蕴。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欣赏作品的艺术态度,深化教学主题。8.课后拓展 扩大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关注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象和视觉传达形象,运用所掌握的欣赏方法进行判断和评价。选择自己最有欣赏心得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短文的写作练习。

第二单元 纹样与生活 第一课 了解纹样

名师优质课

《 了解纹样》教学设计 湖南麓山实验国际学校 刘清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思考、对比等方法初步了解纹样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与讨论、分析知晓纹样的色彩对比、构图形式以及常见的组织形式等知识,并结合这些知识回过头去拓展、去欣赏生活中的纹样。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以及课前搜集的关于生活中的纹样作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纹样的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更好的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纹样的美,并形成好的审美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纹样作品的欣赏、对比等方法初步了解纹样的色彩对比、构图形式、常见的组织形式等知识点。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与对比、思考与讨论等方法认识纹样的构图形式与组织形式,并知道怎样去区分它们。

三、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属于“设计 应用”课型的课,重点还是在于对纹样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呈现。本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知晓纹样与生活的联系、明确知道纹样是什么,为下节课打下理论基础。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纹样图案,并让学生之间相互说一说纹样的来源,初步感受到纹样与我们生活是非常近的。随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去发现与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思考、讨论关于纹样的构图、色彩搭配、组织形式等方面知识,并结合自己所知去小结这方面知识点,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亲身感受获得知识的乐趣。最后,我们可以设计知识检测和拓展环节,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课题,简单说一说现实生活与纹样的联系,并小结出纹样的定义以及纹样的作用意义。让学生在交互与小结中初识纹样,对纹样有一个大概念。2.组织教学 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纹样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纹样。联系生活,了解艺术源于生活

3.教学引导 纹样题材归类、纹样的色彩搭配关系。展示一些纹样图片,引导学生对纹样图片题材进行归类。由学生分析纹样设计中色彩搭配的关系: 小结:同一色相配色、类似色相配色、对比色相配色。色彩搭配的成功与否,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组成的。由学生观察并总结纹样色彩搭配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并归纳出色彩搭配的技巧方法以便运用在以后生活中。

4.思疑总结 纹样的构图以及组织形 1.联系教材与幻灯展示图片中的纹样,观察纹样构图与组织形式上的规律,由组内分析归纳教师出示的纹样图片构图特征: 学生总结:常见纹样构图形式有对称式与均衡式。对称式较严谨和理性,具有庄重感;均衡式形式灵活和感性,具有轻松感。2.出示一个填空题并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纹样的组织形式。a.常见的纹样组织形式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它们各有何特点? b.连续式中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特点。C.请将下列连续式纹样按其组织形式进行分类。构设合作平台,让学生以合作店方式解决纹样构图特征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比较教学,分析、总结纹样不同组织形式及其特点,并作及时练习巩固。

5.教学检测 小试牛刀:教师出示一组纹样图片,学生尝试从纹样的题材、色彩搭配、构图形式、组织形式方面进行回答。巩固练习,教师及时评测。

6.教学总结 1.纹样知识点总结 2.搜集关于纹样设计的资料。本环节一是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总结,二是对本课知识点做最后巩固,并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下节课用。

第二课 设计纹样

公开课资料

《设计纹样》教学设计 湖南麓山实验国际学校 刘清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写生,了解写生与纹样设计之间的关系,结合上节课纹样知识点,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适用于生活的纹样。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思考、讨论等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教学实践与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初步的设计思维,并愿意将自己的个性结合设计的理念运用到美化生活与环境中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纹样设计中概括、夸张、想象的方法等基本知识点。教学难点:结合纹样设计的基本知识点,设计具有自己个性的适用于生活的纹样。

三、教学策略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类型课程,主要在于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方法完成纹样的设计。首先,对于纹样与写生基本知识,学生是已知的,所以主要目的是放在怎样设计纹样上来的。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避免因为知识点太集中,学生消化不了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采取闯关等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轻松的吸收本课知识点。本课在创作环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设计几款纹样,或是由教师出示几款纹样,让学生能在欣赏的过程中知晓怎样设计会更巧妙。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多鼓励为主,目光可以放远一点,让学生在能将课堂上所学能用于生活中才好。本课的学习可以做一个小拓展环节,让学生在课后能更多地去了解关于纹样知识点,提高自己对于纹样的美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学生交互自己搜集的关于纹样设计资料。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并说一说你所搜集的纹样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学生交互自以便获得更多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纹样设计,让学生能轻松的进入本课。

2.发展阶段 写生与纹样设计的关系: 1.在纹样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先确定一个素材,这个素材来源于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各个题材,我们将这种为创作搜集题材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绘画的方式称之为写生。写生也是纹样创作的前提。写生的方法:线描写生、钢笔淡彩写生、影绘写生、水粉色限色写生。2.纹样的写生与变化 注意:写生时需要选择事物的最佳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表现。荷花:实物-线描写生-影绘写生 学习写生的概念,了解写生与创作的关系,结合教材了解写生的方法及其特点。展示写生的步骤及其最佳角度,学生感受不同写生方式下的同一事物不同效果。

3.分析思考 教材P13-14或展示一系列关于纹样的写生与变化图片,由学生分析、讨论关于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1.概括:对自然、生活中的形与体进行提炼、简化。突出原形象的特征,决不能因为概括而失去原有形象的主要特征,必须保持形神兼备。2.夸张:对原对象最典型、最突出外貌等特征进行夸张。3.想象:将不同元素组合、添加、再创造,从而产生新形象。设置一个交流平台,并通过对比、欣赏等方法让学生在交互中分析、讨论得出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

4.教学实践、检测 选择设计一枚简单的纹样图案: 1.选择一个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对象形象写生,思考确定设计单独纹样还是连续纹样。2.运用概括、夸张、想象的方法设计纹样图案。3.调整初稿,定稿后进行颜色搭配并上色。巩固知识点、学生自由表现,体验纹样设计的乐趣。

5.展示、评价 以组为单位或学生间自评、互评。推荐你较为欣赏的作品,说一说你欣赏的地方。巩固知识点,及时检测并评价。

6.课后拓展 除了以上方法,纹样设计还有哪些方法? 推荐网站:百度图片

第三单元 为生活增添情趣 第一课 插花 名师资料

《插花》教学设计 湖南麓山实验国际学校 刘清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了解插花的构图和艺术形式,学习如何运用构图的原则以及造型语言进行尝试与实践,初步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选择和分析有代表性的插花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插花的构图形式,使学生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加强对插花的理解与认识。学会用美术语言去分析和创作插花作品。同时加强实践,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件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学习插花的构图法则在立体空间的应用,即在一定的空间内安排和处理花与花、花与叶、主体物与陪衬物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本课教材借助插花这一简单的生活饰品,带领学生探究美术创作中关于构图的组织方法和空间表达,将复杂的学习内容简单化、生活化,使学生了解任何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经过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教学难点:了解构图原则来表现形象之间的关系和艺术形象的总体结构,贴切地诠释所要表现的主题,可以使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烈。插花作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主题花卉与陪衬花卉所组成的基本形状的大小、占有的位置和面积以及它们的组成和变化,这会使得插花的构图形式各不相同,并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三、教学策略

1.了解教材的设计编排要求,并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教材做适当的优化和处理。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欣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用探究法,以插花为媒介,引导学生探究构图的形式,分小组进行插花的实际操作。尝试多种插花方案,将不同的构图效果展示出来。遵循构图的原则,分小组分析、评价优劣,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2.从学习方式上来说。本课可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分小组进行插花的实际操作,并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分别运用对称、均衡、自由的插花形式进行设计和插摆,选取多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分别从构图形式以及表达主题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与实践,感受构图在插花中的形式美感和重要作用。

3.以学生的欣赏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模仿、实践、评述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运用不同的构图形式,完成一件精美的插花作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4.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教师收集精美的插花资料,根据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插花资料(书或图片),用以进行课堂小组讨论或临摹,备课时要注意课堂教学设计的生动性、灵活性。课的设计应结构清晰,紧紧围绕着构图的形式和构图的作用这两个关键点,使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易于理解。

5.让学生多动手实践。通过让学生插、摆、评等教学活动,插花作品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引发学生对构图的理解。通过形式活泼的实践、讨论和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星期。既能让学生根据构图原理对插花作品做出自己的评述,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表达能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探索和审美。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关注生活中的插花,对插花的方式、效果做一个简单的调研。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关注生活,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2.交流与互动 同学之间沟通和交流:关于插花你了解了什么?谈谈给你印象深刻的插花。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和提升,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生活与艺术的联系,提示造型语言,帮助学生建立构图意识,形成自己的造型语言

3.分析作品: 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 展示与互动:(1)展示教师的插花作品。哪里有花,哪里的生活气息会更浓郁。花是美的使者,她把自然美带到我们的身边。插花就是将鲜花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有诗意的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今天就让我们自己来尝试做一件插花作品吧。(2)展示PPT。欣赏一组作品感受它带给我们的美 以情境带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感受教学主题

4.交流与探讨 分析:插花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1)主题和意境 主题表达、命名以及别出心裁的独创性和懂得挖掘花材潜在的美。一件好的插花作品应具有造型美、色彩美和意境美,使之成为一件富有生命力的高尚艺术品。要达到这一目标,主要通过立意取材和插花技巧等环节实现。插花犹如作画,必须“意在笔先”,即在制作前思考好作品的主题、形式、造型等。(2)局部与整体的艺术效果 具有稳定感、层次感、节奏感。综合考虑:花材、比例、色彩搭配和造型等方面。怎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插花作品?最重要的是插花的构图和插花的技巧 以分析和点评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形成教学讨论,自己找答案,强化学生对插花的了解

5.学生动手实践,师生探讨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与学生共同探讨。(1)、插花的构图 插花构图的基本形式有: 对称式:插花造型的中轴线两侧花上下图形是等形、等量的,外形整齐、对称均衡。如三角形、扇形、倒T型、半球型、水平型、圆锥型等。均衡式:插花造型中轴线两侧不等形、不等量,作品外形不对称,向一侧倾斜,但保持稳定。如L型、不等边三角形、弯月形、S型等。自由式:造型自由活泼、错落有致、随意自然。(2)插花的技巧:在构图中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高低错落。即花枝的位置要高低、前后错开,不要插在同一水平线上,也不要使花枝按等角型排列,否则就会显得呆板、缺乏艺术性。疏密有致。即花和叶不要等距离排列,而要有疏有密。虚实结合。即花为实,叶为虚,插花作品要有花有叶。俯仰呼应。即上下左右的花枝都要围绕主枝相互呼应,使花枝之间保持整体性及均衡性。上轻下重。即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上散下聚。即基部花枝聚集,上部疏散。

另外包括枝、叶、花的弯曲、绑扎、剪切技巧等,要做到干净利落,不露痕迹;花泥的掩饰技巧以及插口的处理与稳固性;插花的分解、构筑、组群、阶梯、重组等技巧的运用 知识点的强调与传达,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避免生硬的概念传递。以实际的学习经验优先,在实际经验中学习插花艺术,了解构图形式和插花技巧 6.学生作业,完成作品 学生分组活动,互相配合完成作品,培养学生合作、融入情感的体验。学会收集资料,记录成果 教师可以抽查以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第二课 摆件巧安排 优质课资料

《摆件巧安排》教学设计 湖南麓山实验国际学校 刘清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小摆件与环境的关系,能够根据居室环境,巧摆小摆件,使其艺术风格、造型特点、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与居室协调。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为生活增添乐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居室中有创意的摆件,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了解摆件的色彩、造型、艺术风格与居室环境的关系,领悟摆件的摆放规律,是学生全面感受摆件在居室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件小摆件,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分别从艺术风格、造型语言、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学中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带动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可以拟定一条主线,通过欣赏、讨论、实践、思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摆件与环境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能够根据自己的居室环境,巧摆巧做小摆件,美化生活,提高审美。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启发学生了解生活美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帮助同学们更灵活地把握艺术创作的实践方法与精神内涵,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审美感受与艺术体验。

三、教学策略

1.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拉近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教学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以有代表性的作品为话题,引导学生分别从艺术风格、造型特点、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摆件与环境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能够根据自己的居室环境,巧摆巧做小摆件,美化生活,提高审美。

2.强调过程与方法。教师可以拟定一条教学主线,比如“欣赏、分析、联想、启发、创造、实践、评述”等活动展开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根据摆件的摆放规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小摆件,给生活带来美感和情趣。

3.突出创意的“巧”。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优秀图片资料,围绕着“巧”字做文章展开教学活动。作品巧安排,工艺巧制作,材料巧利用。根据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课件,利用环保材料做出范例,以便给学生很好的示范。学生自己拍摄自家的居室摆设,用以进行课堂小组分析讨论。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灵活性。本课的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着欣赏与实践这两个教学活动,是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便于接受,易于理解。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了解教材内容。同时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摆件对居室的情趣有什么作用?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布置学生自学,提前对教学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汇报与交流 各小组的同学对预习情况做一个汇报:选择生活中的一些小案例,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3.导入新课 欣赏有创意的摆件,感受摆件在居室布置中的重要作用。找找看,居室里有哪些摆设?给居室增添了温馨与情趣 居室布置要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有时一个小小的摆件,根据居室不同的功能,摆放得有创意,会给生活带来美感和情趣。以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感受教学主题。

4.教学互动与探讨 欣赏与探讨 课件展示:欣赏有创意的摆件。缺少细节、色彩单调的居室,更需要陈设物的点缀。众多小摆件的创意摆放给冰冷的居室增添了温馨与情趣。古色古香的中式装饰配以奇石摆件,体现出主人在古典美感方面的修养。厨房的炊具、器皿、水果与瓶花,使厨房有了温馨的生活情趣。花卉与工艺品的组合,彰显了细节带来的情趣与感染力。客厅一角墙柜上民间工艺品的组合摆设,表现出主人的特殊喜好与品味。玩具小飞机与台灯、文具的组合,营造出儿童房的特有氛围。墙角音箱上摆放一个古典雅致的瓷瓶,插上干枝,背景是现代感的装饰雕塑,提升了居室的文化氛围。以资料呈现的方式,通过直观教学,强化学生对小摆设对生活情趣的了解。作品巧安排,工艺巧制作,材料巧利用。巧妙的来源是灵活的思维,立体全方位的思考才能达到巧学巧用的教学效果。5.交流与探讨 1在欣赏了教学课件展示的作品同时,看看学生的小摆设照片。2思考与讨论: 摆件的布置与哪些因素有关?巧妙之处在哪儿? 教师总结: 艺术风格:与家具整体的风格相一致,与主人的文化素养相联系。造型与环境:要注意与居室的空间比例相适合。色彩:与居室色彩要搭配协调。材料:提倡运用环保材料。分析居室中有创意的摆件,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了解摆件的色彩、造型、艺术风格与居室环境的关系,领悟摆件的摆放规律,使学生全面感受摆件在居室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6.实践与探讨 教学活动:试一试,尝试表现。在领悟小摆件的摆放规律同时,画出在家中摆放小摆件的效果图,或动手制作一个有趣味的小摆件。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巧摆巧做的规律。布置学生做局部的设计。以微观的视角感受细节的“巧”。7.教学总结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往往缺乏发现和创意。让我们通过对小摆件摆放方法的学习,发挥想象力,并就地取材,巧摆巧做,给居所与生活增添情趣。

8.课后拓展 居室布置要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有时一个小小的摆件,根据居室不同的功能,摆放得有创意,会给生活带来亮丽的美感和情趣。回家后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尝试摆一摆,做一些小设计和造型,给生活增添情趣。布置学生在生活中尝试实践,美化生活,为生活增添情趣。

第三课 漂亮的手工灯饰 观摩课资料

《漂亮的手工灯饰》教学设计 湖南麓山实验国际学校 刘清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借助立体构成的造型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灯饰,为生活增添情趣。

过程与方法: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资料,通过欣赏漂亮的手工灯饰,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设计,感受是用于审美的完美统一。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灯饰,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灯饰的功能,它不仅仅是一件日用品,同时还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传达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环保材料,进行立体组合设计,制作具有现代感的、造型美观新颖的、色彩搭配和谐的手工灯饰。通过设计和制作,让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和构成方式,如何运用几何形体的重复组合、点线面的组合来进行设计和造型,同时尝试运用方法和技巧将二维设计转化为三维立体造型,提高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设计作品的同时,能把灯饰做出来。“制作”的意义和价值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考量。引导学生大胆运用环保材料,运用合作或团队的方式,掌握细致的制作工艺,引导学生考虑制作过程的美和价值,从整体造型的创意到局部装饰的完成,都需要精工细作,悉心设计。

三、教学策略

1.了解教材的设计编排要求,并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教材做适当的优化和处理。本课教学活动是以实践为主,所以在教学上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欣赏有创意的灯饰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发现身边的环保材料并巧妙的运用在创作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同时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

2.以启发与实践教学方式为主,主要通过发现、利用、创造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充分挖掘其材质美感,并根据构成原理进行造型设计和局部装饰,创造出实用美观的手工灯饰。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美术课程的探索性、实践性、审美性。

3.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可考虑学生一方面临摹,一方面原创,即根据自己可找到的材料,利用立体构成的空间组织方法创造漂亮的手工灯饰。教学中多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成就感。

4.通过发现、利用、创造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充分挖掘其材质美感,并根据构成原理进行造型设计和局部装饰,创造出实用美观的手工灯饰。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了解教材内容。准备本课学习所用的工具材料,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用具。关注生活,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2.交流与互动 同学之间做一些简单沟通:你见过怎样的灯饰?有什么独特之处?说一说,画一画。强调生活与艺术的联系,提示造型语言,帮助学生建立构图意识,形成自己的造型语言。

3.分析作品: 展示与互动:(1)长信宫灯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2)错金银铜牛灯 错银铜牛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可拆卸,使用和擦洗方便。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四足矮而敦实、尾卷曲向上、雄浑壮硕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的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3)欣赏现代的一些灯饰作品,感受现代设计的理念和追求的意境。给学生关于灯具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在青铜灯具的设计上就已具备了环保意识,在世界灯具史上处于领先地位。

4.交流与探讨 怎样制作有情趣的灯饰?(1)主题和意境 主题表达、命名以及别出心裁的独创性和发现废旧材料的材质美 欣赏用废旧可乐瓶、玻璃瓶、易拉罐制作的灯饰。细心感受这些艺术品,它们源于身边的哪些废弃废物,这些材质给你怎样的美感?(展示课件)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是怎样把废弃材料变成实用美观的艺术品?你准备怎么做?(2)利用美术语言和材质特点 利用立体构成、色彩和明暗等美术语言,使材质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欣赏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灯饰,仔细观察并分析艺术家在利用材质方面用了哪些办法,做了哪些创意?(3)示范方法,做实用美观的灯饰 将大饮料瓶在距瓶口5厘米处剪开,将剪下的漏斗形部分倒立,把灯固定在上面。运用立体构成的方法,对剩下的瓶身进行加工:可用瓶盖或其他材料进行装饰,也可以剪出动植物造型,可以用粗针或电烙铁在深色瓶上镂空出透光的点状图案,也可以在浅色瓶上用油漆笔画出黑白装饰图案,还可以用其他材料添加装饰。开动脑筋,将瓶口与瓶身有创意地重新组装到一起,变成一个造型新颖的灯饰。安装线路和灯泡,连接低压电源,完成作品。强调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并利用废旧材质,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造的能力。

5.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说明作业要求,分出作业层次。降低操作难度。再次强化本课知识点。学生分组作业,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完成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的工作意识。完成作业,展示互动,分享创作的喜悦和经验。知识点的强调与传达。抽查以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6.教学总结和拓展 灯饰不仅仅是一件日用品,它还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传达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利用环保材料,进行立体组合设计,制作具有现代感的、造型美观新颖的、色彩搭配和谐的手工灯饰。以后有机会,再自己动手去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手工灯饰吧。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和构成方式:点线面体的组合、几何形的重复组合、面的交叉组合等。

第四课 装饰画 优质课资料

《装饰画》教学设计 湖南麓山实验国际学校 刘清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艺术价值,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装饰画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独特的艺术语言。让学生完成一张装饰画作品,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为生活增添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通过具体分析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规律,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幅装饰画,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了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感受装饰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且能把其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同时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学习,在作业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方面进行分析,了解装饰画的特点。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一个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居室创作一幅装饰画。教学中最关键的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运用自己的理念画出装饰画这个环节,方法的运用和掌握以及继续画下去的决心是重要的,要保证作业时间和环境,帮助学生作业。

三、教学策略

1.了解教材的设计编排要求。本节课是室内装饰品的综合探索课,结合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全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扮美生活。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了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感受装饰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且能把其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同时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学习,在作业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教学方式上可运用启发、直观的教学策略,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分别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方面进行分析,了解装饰画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居室创作一幅装饰画。同时运用多媒体等各种辅助手段,结合生活中相关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整体地把握艺术创作的实践方法与精神内涵。3.重视学生的创作过程。本课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作业为主,以欣赏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制作,尝试发现并巧妙利用材料进行创作。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教学导入

随着生活品位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我们更多地用画作来美化生活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学习装饰画,并自己动手制作,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分情趣。2.交流与互动 什么叫装饰画?先来看两张作品图片,大家看看装饰画和写实绘画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写实画偏重于对自然的再现,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反应。装饰画多运用变形、夸张、概括、归纳等手法,强调的是单纯、平面、秩序的装饰美。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有效学习

3.分析作品: 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1)欣赏作品,师生探讨:哪些因素构成了装饰画独特的美呢? 欣赏图片: 《埃赫特男爵夫人》克里姆特: 作品具有浓厚的装饰风格,平面化的画面空间中,加入了抽象而富有秩序感的图案和符号。《母性》丁绍光: 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古典文化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装饰风格,画面以刚劲有力的铁线描进行表现,并用金线或银线装饰。《猫头鹰》韩美林: 画家既继承提炼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墨情趣,又吸收了西方装饰艺术的精髓,并将抽象、夸张、写意等艺术手法巧妙融合,艺术风格独树一帜。《相》: 现代装饰画种各种材料与技法的运用,令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材料没和时代感。(2)上面的作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张?画面中的哪些元素让你印象深刻? 造型。简单概括,多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给人以规则感、平面感。构图。常用的装饰画的构图形式有三种: 对称式构图。具有强烈的均衡感,给人以饱满、规律、稳定的感受。均衡式构图。画面两边视觉上的分量相等,具有灵活多变的装饰美。适合式构图。具有极强的装饰感,体现了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色彩。装饰画的色彩特点: 装饰画的色彩美体现了对比与和谐的形式美法则,既对比鲜明、夸张强烈、又协调融合、细腻微妙。材质。每一种材料都有各自的形态、色彩、肌理等视觉特征,它们的厚薄、轻重、粗细、明暗各不相同。合理地选用材料,可以大大增强画面的装饰效果。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选取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分别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方面进行分析,了解装饰画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方法和技巧,理论联系实际,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居室创作一幅装饰画。

4.实践与探讨 装饰画的创作: 确定题材 设计造型(省略概括,变形夸张,装饰细节,大胆想象)安排构图(对称式构图,均衡式构图,适合式构图)选择色彩(借鉴艺术大师的作品,创作和谐统一的色彩;借鉴民间美术作品,创作对比强烈的色彩;借鉴现代设计,创作丰富的装饰色彩)巧用材质(巧妙运用废旧画报,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加强教学示范,教学中,教师可以示范多种草图构图,指导学生大胆构思

5.学生作业,完成作品(1)运用剪贴和绘画的方式,完成一幅平面构成的装饰画。(旧画报、彩色纸、剪刀、胶棒等。)(2)运用水粉,做点线面的平面装饰练习。(3)也可以运用黑白记号笔,做黑白装饰画。可供选择的作业项目。降低作业难度,让学生感受到方法,以继续作业的勇气和信心。

6.作业展示与拓展 完成作品,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方法,同时评述其他同学的作品,在交流中巩固学习。教师小结: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大家要注意自己的创作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流畅的、灵活的、独特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抽查以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第四单元 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 第一课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观摩课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勃利县第一中学 刘金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不同风格,掌握居室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及要求。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分析---设计中画出室内装饰的纹样。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设计和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美化生活的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室内设计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难点:掌握一种表现方法绘制纹样

三、教学策略: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是系列教学内容,也是色彩搭配系列知识的组成部分,居室的美化过程很大程度是色彩的运用。通过本课的学习,首先了解不同风格的居室设计体现的不同人文气质,其次欣赏图片了解不同色彩搭配的居室给人营造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要让学生按色彩规律进行选择、搭配组合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气氛,满足个性化的要求的居室环境。

四、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居室图片、色彩搭配卡片 学生:相关资料

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阶段 欣赏: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图片 提问:室内设计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观察讨论居室设计的风格—传统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自然风格、混合风格。生活中实际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阶段 1.室内设计除了有不同的风格还有它的基本要素 空间要素--色彩要素--光影要素—装饰陈设要素—绿化要素 2.展示不同色调的居室设计图片 提问:哪种色调的居室你喜欢,谈你对它的理解? 让你设计书房,你会如何运用色彩搭配? 3.居室的色彩还可以什么来搭配,图片演示。结合图片观察分析总结 对比欣赏讨论居室色彩的不同搭配,冷色调给人沉稳、安定的感觉;

暖色调给人热烈、奔放的感觉。墙漆、壁纸、窗帘、灯光等。学生对居室色彩搭配有了深刻的体验。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学生能探究出居室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使本课的重点得以有效解决。运用已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居室基调形成的原因。探究阶段 装饰居室设计的纹样 手绘纹样 拓印纹样 教师演示纹样的构成 联系实际说出不同的装饰纹样设计 学生动手体会 动手实践,有了对创作的经验,为设计制作做准备。实践阶段 结合自己的居室,设计墙饰纹样。要求:色彩搭配符合居室整体的环境 小组合作完成 注意画面的整洁。将已探究出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认识再一次升华。

展示交流 教师点评。展示设计的墙饰纹样

学生自评、互评。锻炼总结、归纳能力。

第二课 装点居室 名师优质课

《装点居室》教学设计 湖南师大附中 杨爱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居室中细节装饰的作用及设计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知道居室细节装点在居室设计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细节装点,进一步美化我们的生活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室内功能规划和美化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丰富和装点居室空间细节,使整个室内空间更富节奏美感。关注细节装饰,学习细节装饰的方法。细节是室内空间的点睛之笔,在案例作品赏析中,引导学生加强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关注,并探讨细节装点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细节装饰方法表现出更有新意的物品,装点美化室内空间。居室细节物品的装饰表现关系到的形式内容有物品的造型表现、色彩设计、图形构造等,在教学引导环节上如何才能到位是教学设计中要考虑的。

三、教学策略

1.学生的视觉感知状态如果达不到,兴趣也很难培养起来,没有了兴趣,也就更难激发创新精神。对于室内细节物品装点的重要性,要引导学生充分赏析经典案例作品,感受其带给人的视觉美感,并产生对室内装饰品的喜爱之情和设计冲动。在教学引导和方法学习上,教师要善于选择典型案例作品,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和发现,并主动获取相关知识。

2.在教学活动设置方面,以DIY形式呈现,让学生自主动手做做居室中实用而又有趣的物品。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不同材料和不同方式方法大胆表现。通过学生亲手制作的室内装饰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教学引导:对比赏析,室内装饰品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展示两张有装饰品和没有装饰品的图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从视觉美感上比较分析。提出问题:室内装饰品在室内设计中有什么作用? 小结:漂亮的居室离不开细节的装饰 对比赏析,提出问题,引起对居室细节装点的关注

2.欣赏与交流 教师出示在室内装点上比较成功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探讨和交流:设计师是如何用细节装点室内空间的? 小结:可以利用家中的废旧布料等材料对家中的现有物品进行装饰、美化,在保留其实用功能的同时,表现出能带给我们愉悦审美享受的视觉形象。室内装点细节导向与锁定内容:居室中的靠垫 在案例作品赏析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室内细节装点,激发兴趣,铺垫教学

3.居室中的细节:靠垫 靠垫物品体积虽小,但在装点居室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使我们的居家生活更加舒适、美观、便利。(1)靠垫的造型:方形、圆形、、不规则图形等。各种造型的靠垫既实用,又充满情趣。材料:棉、麻、丝、毛及人造材料等。(2)根据室内风格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靠垫,营造不同的居室空间氛围。根据例图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靠垫适合放在不同风格的房间里。如古典、自然、现代、后现代等各种风格。如稳重、温馨、明快、文雅等各种氛围。(3)有的靠垫自身带有图案,有的却颜色单调。我们可以通过印染、手绘、编织、绣花、拼接缝制或增加点缀物等方法进行改造、美化。在图片的比较赏析中引导了解,同一靠垫的不同改造美化方法。如缝、画、材质拼贴等。出示实物作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材质。引导学生关注,废旧的东西也可以利用起来,并能做出漂亮的艺术品,而且这些材料就在学生的身边,这样就增强了他们设计和制作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能“物以致用”“变废为宝”。(4)思考讨论:展示一个靠垫,提出问题:这个靠垫还可以如何改造 重点关注和探讨居室中靠垫这一细节物品的装饰表现方法,突破“点” 4.教学拓展,生活中其他物品的装点 在室内设计的细节装点上,还有哪些细节内容我们也可以在实用至上的基础上表现出美观、创意的点睛物品。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教师展示室内中常用的座套这一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你进一步装饰美化,你会怎么做?引出制作方法。参考教材讲解:凳子座套的制作方法 向“面”,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室内其他装点物品的装饰表现方法

5.学习活动 DIY:我们自己动手做做这些实用而又有趣的东西!观察自己家中有哪些现有物品可以进行创意改进,并利用家中的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制作,达到装点居室的效果 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室内小物品,大胆表现自我审美需要

6.教学展示 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创意点子,搭建学生互相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拓宽设计思路,设计更富美感和实用功能的居室装点物品 引导学生大胆表现和展示 7.教学总结、下课 我们的身边,潜藏着无尽的美好事物,只要我们大胆开拓和表现,定能创建更理想和美好的生活

第三课 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优质课资料

《 关注社区居住环境》教学设计 湖南师大附中 杨爱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区的一些基本特点,认识社区里的各种设施及社区的规划等,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并学以致用,尝试改善或设计规划。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社区进行观察、调查,从而认识和了解社区的基本的特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原则,尝试规划改造我们的社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调查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使学生感受到社区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增强学生作为社区一员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生活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初步尝试从功能到审美方面设计规划社区环境,通过让学生设计与制作美化社区环境的效果图,体会社区环境的设计与制作是创新、环保、人文等综合因素的组合,在设计中要注重考虑充分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教学难点 在设计与表现活动中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设计在实用与审美,整体与局部,环保与创新的完美统一。

三、教学策略

1.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注意教学时的活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社区环境是学生每天生活之地,教师对这一内容的引导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理性的审视我们生活的小区,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通过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对自己居住的小区环境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能大胆地用绘制效果图方式将自己的设想方案直观呈现。2.美的作品除了能引起学生审美共鸣外,也能激发学生模仿尝试。在教学引导中,教师要善于选取精美的效果图,让学生在审美感受中理性探讨方式方法,并大胆模仿尝试,学习效果图的表现技巧。

3.合作的学生方式,其优势在于可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感、表现欲、协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分工的方式,共同完成某个项目内容整体中各局部的设计,整个设计和效果图绘制过程有分有合,教学更富弹性和张力。

四、教学过程 4.教学内容:

1.课前准备

“调查和访问”,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主要调查生活环境的布局是否合理、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在这里生活是否舒适、方便,环境是否优美、有利于人的健康等 在调查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向教学主题 2.交流展示,发现问题,引起思考 小组同学展示图片,并讨论:我们居住的社区除了住房外,还有哪些机构和设施?生活环境的布局是否合理、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在这里生活是否舒适、方便,环境是否优美、有利于人的健康等? 小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文化品位和居住要求越来越重视,因此充分利用小区自然条件,如地势、地形、地貌等,规划设计一个有利于人们生活的舒适、健康的环境,同时又要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节约能源,求得人与自然的平衡,使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良性循环,成为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共同愿望。

导入教学主体内容:如何规划设计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 引导学生以身边的居住环境为例,在展示交流中进一步将学生引向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面貌的思考

3.赏析与评价 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针,营造美好、宜人的生活家园。讨论:你理想中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

1、合理的功能分区——环境设计中根据使用功能划分的各个区域。(健身、游泳、少儿游乐、散步休憩)

2、适宜的人工造景--人为制造以自然美为特征的那种供休憩欣赏的空间环境。(假山、人工水景、绿化)在案例赏析中感受和理解社区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了解环境设计基本方法

4.社区规划设计效果图 小区景观平面图(结合平面图和实景图分析楼间距、人车分流、道路铺设、庭院造景等)1.楼房设计应注意间距,使每户居民充分享受到阳光(不能全天被其他楼房的影子遮住)2.注意人车分流(安全、方便)3.道路铺设既要考虑功能分区和美观,又要考虑防滑等使用功能。(安全、心理辨认)4.树木和草坪既能划分区域,又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5.庭院造景是让人们接近自然、安静休息的区域,应疏密有致,给人美的感受。6.藤架设计可供夏季遮阳纳凉。7.运动场所不要设置容易使人受伤的设施(安全)

5.作品欣赏 经典效果图绘制案例欣赏,感受好的社区环境带给人使用功能上的便利和审美上的精神愉悦 在欣赏精美的设计作品中关注环境设计效果图的表现方法

6.学习活动 教师给出一张总的小区平面图,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择,每组选取小区的一部分,最后全班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小区设计。在效果图绘制实践大胆探索和表现,加强学生的动手表现能力

7.教学延伸 教师出示社区环境目前面临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停车、不做干扰他人生活的事,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环境 德育渗透。从现象到问题,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社会公民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观摩课资料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教学设计 湖南师大附中 杨爱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利用建筑、山石、花草树木、幽径等造园要素,表现丰富的造型及空间变化,使园林艺术呈现出“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审美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中,感受其独特的审美情趣,领悟其深层的审美内涵和意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强对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美感的感受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不同类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典型作品,领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独特的意境魅力和特有的艺术成就。在领略中国古典园林鲜明的特色艺术的同时,一方面感受和体味中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审美情感和人文情趣,另一方面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观念和方法,了解其蕴涵的儒、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了解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勤劳和智慧的特色艺术形式。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更有效的感受和体味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美感和特色,并进一步了解园林艺术的布局和造景方法。

三、教学策略

1.以赏析为主的课型,在教学设计方面强调选择典型园林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大胆感受中国古典园林赋予的独特美感,在审美感受中逐步探讨相关知识,并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蕴含的深层内涵,感受其独特的审美特点。

2.运用比较鉴赏法,并设置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表达,如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相比有什么特征?找出中国园林的造园要素?园林中的花木有何作用与寓意?园林中的建筑有何特点?有何作用?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有何特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3.经典赏析,典型突破。重点赏析探究某一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园林力作,如苏州的拙政园,探讨了解其审美特色和布局造景方法。以此为点,引导学生感性把握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特色,再从表现形式上探讨分析,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表现手段以及所蕴含的审美内涵。

4.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华文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一种独特而经典的艺术设计形式,并对之后的艺术产生有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例导学,如现代设计案例苏州博物馆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鉴。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其间的池塘水域、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的巧妙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赏析感受,导入课题

展示中国古代园林图片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其审美特色,导入教学。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供人观赏、游憩、居住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典型的理想自然环境。中国园林艺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开门见山,在审美体验中进入教学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先从感性上把握 2.赏析与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类型 教师展示三个有代表性的园林艺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赏析探讨:“这三个中国古典园林分别表现出了怎样的视觉美感?” 教师小结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三种典型类型(寺观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审美特点 在比较赏析中鉴别各种类型园林艺术的审美特色

3.作品赏析,感受中国古典园林审美趣味 结合诗作“破山寺后禅院”的赏析,欣赏园林作品,进一步感受和体味中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审美特色。结合中国古典山水画赏析园林作品。小结:中国古代许多园林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营造的,这使中国古典园林深受绘画、诗词等艺术的影响,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浓厚感情色彩。两千多年来,无数能工巧匠、文人墨客凭借着诗一般的灵感和画一样的意境,把这些亭、台、楼、阁、山、石、水、榭等在大自然中演绎得淋漓尽致,丰富多彩 将古诗词文学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结合赏析,进一步领会园林艺术美

4.互动探讨,园林的造景手法 展示园林案例作品,提出问题: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尽丰富的园林景观和诗画意境,主要园林造景手法有哪些?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教师整理学生讨论结果,并小结:空间景区的分划“曲折而多变”。园林布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在园林面积大小和配合的方式上,力求疏密相间、主次分明、幽深与开朗相结合,以达到移步换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效果。大到皇家园林,小到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只有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 借景抒怀: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教师出示几张有代表性的园林图片,引导学生区分其借景方式。)在案例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独特的造景手法

5.经典案例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经典案例“拙政园”赏析,品味其艺术魅力,感悟其诗情画意。小结中国园林特征: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3.诗画意境,天人合一。人作──巧借──意境,三位一体,才能达到诗情画意 进一步赏析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经典力作,在审美体验中进一步强化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审美特色的理解 6.教学小结与延伸 文明载德五千年,精工承物八千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仅仅只是中华文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但它足以让我们骄傲与陶醉!现代设计案例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鉴──“苏州博物馆”。(欣赏)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小结本课,延伸教学,欣赏现代建筑设计作品苏州博物馆,感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第三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教案

初一教案<<变体美术字>>

一、教学分析:

变体美术字在学生上学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出黑板报、办手抄报,及其进行宣传招贴等往往都需要美术字,有时

更需要变体美术字。变体美术字以其活泼多姿的形象,既美化了版面,本身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变体美术字是在黑体和宋体的基础上,进行形

状、笔画、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而形成的,具体的形式是采用字形与笔画的变化、象形、立体、字面装饰、全意、空心、重叠等手段。

初步掌握变体美术字的特点和书写方法,培养学习变体美术字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更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思路:

教师先展示自己对美术字的书写水平,让学生提高书写变体美术字的兴趣,在激昂的情绪之中,引导学生去比较变体美术字与美术字的

差别,再同学生一起讨论变体美术字的变形方法,总结出类型,最后提出进一步要求希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变体美术字的特点 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

③变体美术字的类型

2.能力目标:

①充分的军想象能力 ②根据需要进行变化能力

3.情感目标:

①认识变体美术字的美感 ②创造美术变体字体的成就感

③拓宽视觉的进取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变体美术字的变化特点和类型

难点:根据所需选择变体美术字的进行变化

五、教具准备:

范字(投影片式、大纸书写式)、毛笔、大号板刷、色彩、水等。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方法:展示法、讨论法

八、教学过程:

㈠组织教学

教师用大毛笔蘸水在黑板上书写水字,后用彩色粉笔勾出空心字,一方面让学生欣赏,提高其兴趣,一方面树立其信心,因为学生观察到写变体美术字也不是很难,只是不知其具体方法,增强求知欲。

㈡讲授新课

1.什么是变体美术字

投影展示一些用不同方法书写的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让学生自己比较美术字与变体美术字的差异,增加印象。

第一个问题:两者之间有哪些差异。(学生思考,比较回答)

①整体上美术字庄重严肃,变体美术字活泼多变。

②外形变化:把方形字体变长、扁或其它形状。

③笔划变化:主要是点、撇、捺、挑、钩等副笔的变化,主笔是基本不变。

④结构变化:有意识地将字的部分结构进行夸大、缩小或移位,改变字的重心等。

最后由教师总结,投影展示变体美术字的概念。了解了什么是变体美术字及其同美术字的差异,推导出了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由这

些方法变出的美术字形式多样,大体上有哪些特征,由这些特征可归划成哪些类型呢?

第二个问题:根据变化特点可划分成哪些类型? 2.变体美术字的类型(教师划分,由学生回答方法和特点)

①装饰美术字

特点:绚丽、富于诗情画意。

方法:装饰文字本身、背景。

展示范字,学生找特点、方法

②形象美术字

特点:含义形象化,既是文字又是图画。

方法:添加形象化物体,笔划形象、整体形象化、标记形象化。(展示范字)

③立体阴影美术字

特点:空间感强、厚重

方法:用绘画透视的原理表现出字的立体效果,例如把平面字形通过透视关系或透明物体的覆盖及投影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展示范字)

④综合美术字

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变化组合成的变体美术字

变体美术字大体有四种类型,每一种效果各不相同,根据版面需要和个人喜好,确定一个变体美术字的类型,后选择正确的表现方法,这是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和规律。到这时有些同学开始构思,这时教师一定要提出要求,以使在书写时严格要求自己,掌握住整体方面。

第三个问题:书写美术字的要求。(提问)

3.写变体美术字的要求。

①字的形体明确

不管如何变化,这个字一眼看上去还知道是什么字。

②整个条幅变化要统一

以同一变化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字

③变化要根据需要,要有根据,不能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㈢小结

变体美术字是根据需要对标准字体进行变化,以标准字体为基础,希望同学们把标准字体写好,掌握变化的方法和范围,这样书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㈣作业

书写两条变体美术字,要求结构合理,笔画统一。

题目:1.祖国万岁 2.学习园地

变体美术字

教材分析:

《变体美术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设计·应用”中的一个主题活动。本单元以设计制作板报为线索,以美术字设计、版面设计为主要内容。变体美术字应用广泛,实用价值高,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小学美术课上接触过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也见到过不少变体美术字,上节课已经学习了黑体、宋体美术字的基本特征和书写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教学方法:

1.图例的搜集与斟选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2.知识要点的讲解,采用提出问题──欣赏实例──分析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检验检测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由理性认识指导设计实践。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适时加以引导总结,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作业的布置结合制作元旦和圣诞贺卡设计变体美术字,体现时效性,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样学生既体会到了学习的价值,也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变体美术字的艺术特征、造型特点和实用价值。2.技能目标: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变体美术字的形态美和意蕴美。教学重点: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范围和变化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变体美术字的设计规律设计出变体美术字。教具准备:

1.变体美术字图例。2.多媒体教学课件。学具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变体美术字。

2.绘画本、铅笔橡皮、直尺、水彩笔等。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过程:

上课前走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是否收集了变体美术字图例,工具是否带齐,与学生简要交流是否了解变体美术字。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大家看看认不认识它们?(打开课件,伴随音乐播放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变体美术字图例:可口可乐、金丝猴、梦幻西游等)

学生纷纷回答:认识。

教师启发:它们属于什么美术字,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些美术字属于变体美术字,看起来形象、生动、活泼、很吸引人。(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来)

教师总结: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变体美术字。板书课题:变体美术字。

传递我们的心声 ──变体美术字设计主题活动

讲述新课:

活动一:展示与交流

每小组选一位学生上讲台在实物展台上展示自己收集的变体美术字字例,并讲解其特点。学生讲完后,教师带头鼓掌,给予鼓励。

教师总结: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讲解的也非常精彩,说明大家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并引出概念:变体美术字是把字的笔画和外形进行变化装饰而形成的美术字,它形象、生动、有趣,广泛的应用在商品包装、广告宣传、报纸杂志等方面。

活动二:探究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范围

本活动采用:提出问题──出示典型图例(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检验检测的步骤开展。

1.提出问题:变体美术字是把字的那些部分进行变化?

2.出示典型图例:星星诗刊(变笔画)、群星争艳(变字型)、音乐会(字型笔画一起变)

3.学生回答(教师此时可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

4.教师总结:A、笔画变 B、字型变 C、笔画字型一起变 5.检验检测:举出字例,让学生判断是哪种变化方法 活动三:探究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

出示多种变化方法设计的变体美术字例,由学生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出变体美术字变化的规律:

1.笔画装饰 2.背景装饰 3.连笔 4.折带 5.象形

6.阴影、倒影

活动四:我当小小设计师

(经过活动二、三,学生已经理解了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活动四即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打开学生思维,最终完成设计作业的必要过程)

以汉字 “雪山”为例,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把它设计成变体美术字,可以用那些方法设计,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最后出示“雪山”的变体美术字设计方案之一,学生对这个方案可能认同,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设计方法,以拓宽思路。

活动五:设计实践

布置作业:运用刚刚学过的变体美术字的知识,把“元旦快乐”“圣诞快乐”设计成变体美术字,应用到下节课元旦贺卡和圣诞贺卡制作上。

(多媒体上出示与元旦和圣诞相关的图片素材,让学生作为参照。)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现。

(临近元旦节和圣诞节,根据学生的要求,加入了贺卡制作的教学内容,本次作业的设计,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情绪很高,非常乐意完成)

活动六:评价与拓展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四人小组内展示交流,进行自评和互评,并推举一到二人的作品拿到实物展台上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由设计者讲解设计构思,并由全体同学评议,教师以鼓励为主,给予相应的评价。

课堂小结:同学们,大家设计的非常好,希望你能把自己设计的变体美术字应用到下节课的贺卡制作中,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变体美术字作品!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一个静止的文本,课堂教学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效的教学需要巧妙的教学设计,但仅仅有教学设计并不一定能上好一节课。课堂动态生成的情况总是在变化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要能够驾驭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本节课基本上是成功的,但由于教的班级比较多,各个班的情况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怎样适应各个班级不同的情况,怎样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仍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变体美术字》教案

一、教材分析:

美术字,是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它自成一个门类,广泛应用于宣传、广告、商标、装潢等。具有美观和醒目等特性。变体美术字进行特殊艺术加工的新型字体。美术字经过变体后,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是一种艺术的创新。

二、教学目标:

1、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变形,书写出美观形象的变体美术字。(了解)

2、从设计变体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练习)

三、教学的重点:

从字体、字义及字的结构入手,进行美化加工,创造出更美观、形象、活泼的新字体。

四、教学的难点:

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的准备:

挂图、各种变形的字体。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回忆黑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请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变“字,直接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讨论”花“的书写特点及规律,介绍笔画的变形。

几何体、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水滴形、扇形、曲面形„„ 形象化处理,点变作花朵形、星光形、水珠形„„

2、欣赏一些变体美术字,找出其特点:(1)冲破方形的框架结构:

a、其中一笔破框 b、其中两笔破框 c、改变框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扇形(2)相连:平连、斜连、上下连

(3)立体化:平行透视、成角透视„„(4)形象化:

从字义出发,将本义作形象化处理: 木:变体后绘成四截木料叠成。

冰天雪地:变成后绘成冰纹,画上积雪。尖:变体成上部小下部大。曲:变体成曲线状。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略)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参考教案

第一单元 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评述)(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欣赏与评述: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教师讲解: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达-芬奇典范地运用了他所首创并且十分偏爱的“明暗转移法”,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而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

《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

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他常常让情所独钟的光线滞留在自己历尽沧桑的脸部,以便更加细腻深刻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欣赏名画家作品:《持太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林和吉它》。教师讲解:

“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而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则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莫奈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他夫人和儿子的个性形象,而好像是某个在阳光照耀和微风吹拂下正在花草丛中漫步的年轻女子,他运用光和色的表现语言塑造出一种给人明快视觉愉悦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主张按锥、柱、球体来提炼物体的恒定结构,他画的《静物》以凝练的笔法和明确的体面,塑造出比实物更坚实的形体。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画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中。第二课时 讨论与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2、你自己比较熟悉或喜欢哪种表现方法与形式。教师讲解:

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的柔和对比来表现女性的清纯美感,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画家对人物的热情感受。美术作品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都有着自己整体的有机结构,而且其中蕴含着人类对形式美的规律的认识与运用。欣赏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妇人》、《扎辨子的少妇》、《黄红蓝与黑的构图》。

为了反对以“逼真”作为评价绘画标准的传统观念,马蒂斯常使用强烈甚至刺眼的对比色,这种颜色组合带有浓厚的主观而自由的倾向,因而被人们称为野兽主义画家。

蒙德里安的抽象主义绘画作品利用垂直线、水平线和红、黄、蓝、黑、白等颜色构成的平衡组合,构成作品整体的平衡性和谐,明确而严格的体现出基本要素组合构成的原则。印象主义画家雷诺阿的这幅肖像画并没有表现外光,只是使用了印象主义的明亮色彩,颜色的对比和过渡非常柔和,使人物形象甚带有古典意味的清纯为亮丽美感。评论与总结:

1、你是否认为造型要素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艺术表现或交流的语言?

2、你是否初步了解了中外美术作品常用的艺术语言?

3、懂得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对你欣赏美术作品有什么帮助? 欣赏名家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樱桃与桃》、《梅花》。

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自由女神和人群的头部处在横竖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场面宏伟的构图组织的井然有序。大小不等的圆开统一而有变化地组织成面面的主体,衬托它们的是好似圣维克多山山峰起伏的衬布褶纹。

画中梅花的竖枝与横枝靠近画面的横竖黄金分割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舒适之感。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现实 多种多样的表现(造型-表现)计划课时:(4课时)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

1、选择一些作品说明它们真实地再现出哪些具体的个别对象?

2、你对这些形象有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一、导入新课:

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和时时运动变化的,由于艺术来反映现实生活,由于它所选择的对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现的方式不同,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侧重于再现客观的真实形象,有的注重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与感情。但是再现和表现往往共处于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简单地加以截然划分。

二、新授内容: 欣赏名家作品:《静物》、《雏鸡图》、《小鸡》。教师讲解: 《 静物》,霍达按照科学而精确的形式结构与透视规律,借助细腻丰富的色调转换,塑造出质感强烈、若可触摸的逼真静物形象。课本右下图是部分静物的形体结构和透视变形示意图。《雏鸡图》,李迪以精工细笔再现有稚嫩生命的小鸡,那毛茸茸的身体同样带给人真实的触觉感受。《小鸡》,黄胄的这幅速写,可以使我们看出画家是怎样抓住小鸡的结构与动态的。

三、总结评述:

达-芬奇说过:“画家的心应当像一面镜子,„„如实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历史上,许多美术作品都是以真实地再现生活真实为主要目的。而且不只再现客观对象的外部特征,还要再现对象的精神、性格、气质等内在本质特征,以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活动二:研究与讨论

1、这些绘画作品形象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现手段?

2、每一幅作品着重再现对象的什么特征?

一、欣赏:《伊莎贝拉-勃朗像》、《橡树》。

二、教师讲解:

《伊莎贝拉-勃朗像》,鲁本斯极其熟练地运用写实性的油画色彩,不仅准确地再现出人物的美丽形象,而且捕捉到她生动的神态和表情。

从鲁本斯的素描可以看出,画家非常熟悉地掌握了对象的面部结构和形态特征。

《橡树》,希施金以高度写实的技巧,真实地再现出无比坚实而挺拔的橡树形象,树林中好像还弥漫着野花的芳香和枯叶的气味。希施金画的松树的习作,枝叶疏密有致,光影层次丰富,是细腻观察研究自然的记录,也是绘画创作的基础。

三、总结评述:

塑造生动、自然的绘画形象,就要善于观察和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内在结构、明暗以 9 及色彩关系,包括局部结构、特征与整体结构、特征的主次关系,使之达到和谐统一和具有美感。

第二课时 实践与体验:

1、尝试临摹一幅素描或色彩作品或者它的局部。

2、尝试进行线描或黑白静物或者景物的写生练习。

一、导入新课: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新授内容:

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板书:

造型要素: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最小的视觉单位。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

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光与色: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色彩的正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

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对课本作品进行比较,展开愉快的教学双边活动:

1、对不同线条形式特点分门别类,进行求同与反差比较:

2、针对一幅学生最感兴趣的重点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体验艺术的情感,领悟 其深层的内涵:

3、引导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探讨作品的形式美和艺术特色:

4、通过启发性、可比性欣赏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在比较欣赏中去形成对线条形式美的新认识,提高审美趣味。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线条包含着作者对生命强烈的热爱,充满火一般的热情和探索精神。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用笔使转交递、点画映带、波谲云诡、变化无穷。创造了书法艺术史上的神品。

三、评价与总结:

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

1、谈谈自己在临摹或写生中把握对象形象的体会和心得。

2、师生共同对作业和练习的情况进行评论和总结。

四、布置下一课时内容:

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二、导入新课

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美术表现形式。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 欣赏名家作品:《婴儿最初的爱抚》、《面包》、《少女》、《自画像》。

1、你能感受到这些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感情吗?请加以比较和描述。

2、这些以表现情感为主的作品有没有再现的性质?二者之中,哪种特点更为突出? 《婴儿最初的爱抚》,作品以细致的笔法与温和的色调恰当地表现出细腻的母爱和温柔的母子亲情。

《婴儿最初的爱抚》,饥饿的孩子要面包吃的哭声撕裂着母亲痛苦的心,粗犷的笔法勾画的背景表现出感人肺腑的感情。《面包》,以大胆而夸张的笔法刻画人物恐怖的眼神和绝望的姿势,表现出小女孩同时也是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恐惧。《自画像》,阴冷的色彩和旋转的笔触深刻地表现出一个生活遭受困苦,精神备受折磨的画家的独特个性。活动二:研究与讨论

1、你能体会和理解这些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是怎样表现情感或情绪吗?

2、表现主观情感能否不借助再现的形式?抽象的作品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心绪? 欣赏名家作品:《大刀门神》、《哭泣的女人》、《发怒的风景》、《查灵歌斯大桥》。

《大刀门神》,红面的武将手握大刀,配上具有表现和象征性质的色彩,显得极为威严、红火,充分表现出镇宅驱魔的力量。

《哭泣的女人》,毕加索以极度主观变形的形象,黄与紫、玫瑰与黑等不和谐的色彩对比,11 鲜明地表现出所要发泄的悲哀心情。

《发怒的风景》,风景变成了发怒的人脸,属于“国际表现主义”的阿佩尔以热情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了带稚气的疯狂情绪。

《查灵歌斯大桥》,色彩在野兽派画家德朗的画中成了表现情感的主要手段,对色彩结构的重视使其作品具有一种激荡热情的力量。

三、总结评述

美术再现生活真实和表现主观情感需要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和表达语言,除去形体结构、明暗结构的把握以外,色彩结构的设计与运用在塑造形象与表达情感、意蕴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课时 实践与体验:

1、尝试运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鲜明、强烈的色彩去表现热情、欢快的情绪。

2、尝试运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沉静、和谐的色彩去表现宁静、平和的气氛。

一、导入新课:

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美术表现形式。

二、新授内容 表现形式的分类

就表现形式的明显特点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为写实造型和变形造型。写实造型指忠实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面目的造型,或者说,在这种造型中,客观物象基本上按我们日常所见的样子被反映出来。变形造型则是运用夸张、省略等方法,表现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尽管变形造型反映的对象与我们日常所见不同,但我们仍可认出它们。变形造型即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式,层次十分丰富,既可偏于写实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

抽象造型在古代艺术中就已出现,而现代抽象则主要通过抽象的线、形、色的不同组合表达人的主观情感。欣赏课本作品:《色彩的构图》、《绿衣女人》、《黄昏》。教师讲解;

《色彩的构图》,在兼有理性和感性划分的条块中,布满由淡紫到淡黄的高明度柔和色彩,蒙德里安用其表现一种平衡而有变化的和谐。

《绿衣女人》,表现主义画家注重色彩的灵性,马凯的画中那纯净的色彩闪烁着柔光,显示 12 出一种超然平和的气氛,带给人们一种赏心悦目的心情。

《黄昏》浓云的阴影罩住了大地,阳光在远处辉闪,一种戏剧性的色彩使画面充满原始艺术似的奇妙感染力。

三、评价与总结

1、谈谈自己尝试通过绘画作业表现某种情感或心境的体会和心得。

2、师生共同对作业和实践过程进行评论和总结。

第三单元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设计-应用)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通过对常见生活用品的欣赏评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知识: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生活用品的设计,掌握实用和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

(3)能力:能自觉地以艺术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常见的生活用品,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评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活用品实物数件。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课件展示几组质地不同(不锈钢、塑料、再生纸、陶瓷),造型不一的餐具。游戏规则:同学都是采购员,根据特定的对象,选择合适的餐具并说出理由。

二、欣赏评述(课件展示几组生活用品,引导学生欣赏,师生共同分析)

1.果盘:枝条交缠,鸡冠花纹,构图大方简洁,红、蓝、白三色搭配古朴典雅,放置水果时,与水果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枝、叶、花、果实在内容上形成一种统一的美感,是平面和立体的结合。2.坐椅:

A.木椅:金字塔的造型给人稳固、安全的感觉,使人可以放心的坐下休息,原始的木纹和色彩缤纷的椅垫形成对比,似乎暗示了现代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B.折椅:铝合金的椅架,造型简洁大方,可以折叠打包,携带方便。帆布面料比较耐磨,深蓝的色彩又较耐脏,真不失为现代人旅游的好伙伴。

C.椅子一组:单纯的颜色,简洁的造型,给人舒适的感觉,看到了就忍不住想坐一坐。同时,不用时要尽可能节省空间的问题设计者也为你想到了,看,几把椅子叠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体构成造型,像一座抽象的现代雕塑,不也觉得很美吗?

三、合作交流

(一)想一想、谈一谈

1.购买某种生活用品时你应如何进行选择? 2.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3.通常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分析、评述一件生活用品?(课件逐一展示问题,分别请同学发言)

(二)看一看、比一比 手机:(分组训练,相互讲解)

A款:外形方正规整,蓝色的屏幕和银色的机壳形成色彩的差异,喜欢它的人应该是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的人。

B款:精致小巧的外形,机盖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更显得高雅尊贵,是很多女士的掌中爱物。

C款:流线外形和金属质感,传达出独特的信息,机盖合起后呈简洁的弧形造型,活泼的式样加上多种富有青春气息的色彩,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拿在手中,置于衣袋,都会使人感到很舒适。(录音讲解,学生对照。)

(三)写一写、讲一讲

设计艺术是为生活创造的艺术,为了使人们生活环境和使用的物品既实用又美观,需要预先进行设计,寻求最合理的形式,同时又是美观的,符合生产制作要求的形式.现代设计可以分成建筑艺术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几大领域。设计形式是由其用途决定的,也就是功能决定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注意分析、认识你所接触到的器物及环境,提高对设计艺术的认识,也会发现需要改进的设计。

工业产品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处处都要接触到,为人们提供方便。工业产品的功能是首要的,同时又应该符合生产的要求,功能的合理也是构成美的重要条件,应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

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根据自己的感受在纸上用几句话写出这件生活用品的设计好在哪里?你对于这件生活用品的设计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二、导入新课

室内环境装饰的种类是多样的,除去绘画之外,还可以用多种材料和不同的技术制作,重要的是要发挥想象力,充分利用材料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不仅好看,而且还要有意味。同学们可以尝试着去做一件。

三、新授内容

1、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

在一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制陶技术,最初的造型样式,主要是为了满足于实际使用的要求,之后便开始了以功能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结合形式美观的或特定功能的设计,并且越来越丰富。(欣赏教材图片)

请勇于展示的同学上讲台展示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并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试一试、摆一摆,并尝试自己进行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

2、设计产品的鉴别与选择。从几把形式结构完全不同椅子,可以看到不同的用途,对椅子的造型样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欣赏课本上的门把手图片,激发自己尝试进行室内装饰品设计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注意过各种门的把手,其中有房门把手、窗户把手、车门把手、柜门把手等,造型各不相同,在把握的时候触觉感受也不尽相同,甚至用力的程度也不一样。门把手也有功能和形式关系,下面可以试着分析这几种门把手的特点。通过我们对这些门把手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门把手具有不同的适用功能和不同的造型材质美感,你能辨别它们各自适合安装在哪里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出你最喜欢的把手。

四、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几组日常生活用品,在学生浏览欣赏的过程中提出要求:

1.在平常能针对各种常见生活用品的设计,分析其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2.在父母、亲友购买生活用品时,能运用所学知识,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建议。

第四篇: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课题名称】《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过程:展示作品——自学讨论——讲解辅导——尝试练习——展评小结

3、情态价值观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课题类型】欣赏·评述

欣赏·评述课旨在让同学们开阔视野,了解关于美术文化与我们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内在联系,美术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怎么画怎么设计和制作,学习和了解我们“美术大课堂”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解美术的发展,美术文化的宏大,了解大师前辈在美术方面的巨大贡献,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关系及作品的形式美。

【教学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

(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现出的春的气息和人物动态表现出的青春活力,并启发学生找到春所代表的万木复苏、生机昂然与人性的觉醒和复苏之间的联系。此外还要具体介绍画中神话人物不同的象征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有关《春》的资料。教学活动(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进入教室,环顾一周,行师生礼,让学生意识到要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一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画: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板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三、学习新内容

师:谁能告诉我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见课本第1页的作品介绍)

(板书)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

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主题有所了解)

师:这是一副蛋彩画,哪位同学再说说,什么是蛋彩画好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

(板书)什么是蛋彩画

生:蛋彩画是15世纪欧洲油画正式形成以前的两种最常用的画法之一(另一种画法是“湿画法”)。因它是用鸡蛋黄或鸡蛋清调和颜料作画而得名。欧洲油画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后,蛋彩画逐渐被油画所取代。(了解相关绘画的相关技法)

师:关于作者你们又知道多少呢?(见课本第3页的介绍,了解作者)

(板书)画家简介

生: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是独特的,而且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仅赋予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独树一帜,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时强调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组织结构,并善于运用刚柔相济的线条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美感,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现存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两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课件显示“希腊神话”的注释)

师:课本中还提到了“文艺复兴”的词汇,大家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了解相关背景)

(板书)文艺复兴

生:“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在14——16世纪的欧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复兴。实际上,这一时期并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简单的复兴,而是由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引发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对于破除近千年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就是意大利。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课件,使学生对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诱导描述:(简单描述,让学生对画面形成一个初步印象)

师:这幅作品是作者受到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的激发而创作的。画面上描绘的是,在黎明的橘树林里,一群仙女来到了人间,给人间带来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在画面的右边,代表着温暖春风的“西风神”从天而降,试图拥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罗丽丝,而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的拥抱。从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气变成了一枝鲜花。(为什么代表温暖春风的不是东风神,而是西风神呢?原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意大利的春风是西风)。那位全身饰满鲜花的美女嫣然是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而变形成的“花神”。

而在画面的左侧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来于众神之间的传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因他终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长着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采摘树上的果子,其实,他是用手里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轻轻一指,驱散冬天的阴云,自然界的万物仿佛都已经苏醒了。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所以又称“春神”。他在画面上的位置恰好与右册的西风神相互呼应。

风神、花神和春神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万象争荣”的季节即将来临。

位于画面正中的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课件显示局部形象),她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透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画面上飞翔着的是蒙着眼睛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张弓欲射出象征爱情之箭,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如痴如狂的爱情之火。

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默默翩翩起舞,被描绘的富有生气,使人感受到无限美好的意境。她们象征着“美丽”、“青春”和“欢乐”,她们将给人间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由于这一群唤醒春天的众神的到来,整个橘树林里洋溢着春天的活力。那挂满树枝的红橘和满地的齐花异草,不正是春天最好的象征吗?这些都是作者对美好生活无比向往的心灵写照。他把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丰富的形象象征性地铺设在这一幅画面上。

(三)、课堂小结:

我们要想很好的领会作品,必须对画面各个局部所描绘的内容作比较详细的了解和研究。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做好复习和预习,下一课时我们将对画面的各个局部和画面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教学活动(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进入教室,环顾一周,行师生礼,让学生意识到要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作品《春》的主题、作者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还了解了蛋彩画、文艺复兴等背景资料。今天我们将对作品的各个局部所表达的内容作更深入的了解,对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有所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采用的艺术形式和所表达的主题内涵。

【设计意图】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引导学生进入思维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蕴。

(板书)

1、美神维纳斯

师:首先让我们欣赏作品的中心人物“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在上一节课中我已经对维纳斯做了简单的介绍,课本中也有说明。请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好吗?

生:她是位于画面的中央,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轻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师: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画面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青春欢乐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维纳斯的形象却并不显得十分欢乐,尽管描绘的是春,但画面却透出一丝纤弱和淡淡的忧郁。为什么会这样呢?波提切利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曾创作过一幅《维纳斯的诞生》。(演示课件)

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是乔托,而100年后诞生在佛罗伦萨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先驱者了。

15世纪的佛罗伦萨,不仅工商业日趋繁荣,文化也是意大利最发达的地方。城市的新兴力量是市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文艺主顾。当时的教皇和贵族的势力还很强大,这就必然在文艺上要和新兴起来的市民阶级发生矛盾。波提切利成长的年代,正是佛罗伦萨城市共和政权逐渐被集中在一个银行豪门——美第奇家族手中的年代。15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他受到劳伦佐.美第奇家族的宠遇,他的艺术多少也受到也沾染上了一些宫廷贵族文化的气息。但他又是著名的僧侣画家腓力波.利比的学生,利比是一位敢于

表现世俗生活的现实主义画家。后来波提切利又崇拜更为激进的佛罗伦萨左翼画家安.波拉约罗和委罗基奥的艺术,并当过他们的助手。所以,波提切利作为佛罗伦萨最后一位大师,他的思想是充满矛盾的。

《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原是为装饰劳伦佐的别墅与1485年而作的。据说,画家是从波利齐安诺的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情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上的星星织成的锦衣。画面上纷飞的鲜花更加强了诗的意境。画家在处理这个场面时,舍弃了苑市中一些过于喧闹的描写,把美神安排在一个及幽静的地方,背景是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维纳斯忧郁地站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之上。她的体态显得娇柔无力,对迎接者以及这个世界似乎缺乏热烈的反应,她仿佛对来到人间不是满怀信心,反而充满了惆怅的情绪。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家自身在这个时期对现实生活有些不安与惶恐。

古代希腊人的想象中,维纳斯是成人般地从海中诞生的,生下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把这段神话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说,美是不可能逐步完成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自身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波提切利这幅作品中的维纳斯形象可以作为这种哲学思想的图解。维纳斯的姿态就是按照古典雕像的样式来描绘的,只是把两只手换了个位置。然而画面上的形象并没有古典雕像的健美与悠闲,给观众的印象是萎靡与娇弱,充满着对生活的迷茫。这

就是画家对自己对现实的矛盾反映。这样分析并不是说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不高,而是说画面上的维纳斯形象有着画家自己的影子。

从表现技法上看,作者的写实手法中参杂着一些变形的因素,如维纳斯的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一缕缕头发好象是有弹性的物体,手足的比例也有些夸张。这一切似乎是作者为了有意加强形象的精神,并不是着重表达肉体。波提切利很善于用线,线条在维纳斯裸体上处理的极为流畅。那个风神形象的用线更为复杂,具有旋转的效果。画面的色调明朗而和谐,是为了强调形象的秀美与清淡。可以说,作者的意图有些神秘,主题是隐晦的。

(板书)

2、美惠三女神

三女神是维纳斯的侍女,她们分别是阿格莱西(右)、塞莱亚(中)和攸美罗西尼(左),分别象征着“华美”或“美丽”、“贞淑”或“青春”、“欢悦”或“欢乐”。

这是一组最为生动、优美的人物形象。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阳光里,她们姿态绰约、且歌且舞,正相互携手默默翩翩起舞,突出了一种姿态与动作的节奏美感。她们修长匀称的双腿仿佛不是在地面行走,而是漂浮在空气中漫舞,被描绘的富有生气,并具有连续动作的视觉效果。她们身着薄如蝉翼的轻纱,与优美的女性人体自然而和谐的结合,使人感受到无限美好的意境。她们将给人间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三女神充分展现了画家独具匠心的精心设计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板书)

3、西风神、克罗丽丝和花神

代表着温暖春风的“西风神”塞非尔从天而降,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他阴冷的形象似乎又象征着冬天的结束。他试图多情地拥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罗丽丝,而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的拥抱,促使她迅速地演变成了全身饰满鲜花的美女“花神”,成为春天来临的最好象征。从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气变成了一枝鲜花。

这三个形象,象征着“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代表温暖春风的“春神”是西风神呢?原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意大利的春风是西风。

古罗马哲理诗人卢克莱修在其长诗《论事物的属性》里,对这三个形象作过一番描写,这些诗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广为流传。也是波提切利绘画动机的来源。这里的风神没有贵族气息,形象比较生动,一定程度上很象是维纳斯的仆役。

大地上的奇花异草使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画面上描绘的花草多达50多种,它们都是佛罗伦萨园林中不同季节里的花草。画家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不仅体现了画家卓越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描绘技巧,而且表现了波提切利一丝不苟、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

(板书)

4、“春神”墨丘利

画面左侧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来于众神之间的传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因他是众神的信徒,终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长着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采摘树上的果子,其实,他是用手里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轻轻一指,驱散冬天的阴云,自然界的万物仿佛都已经苏醒了。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所以又称“春神”。他在画面上的位置恰好与右册的西风神相互呼应。

(板书)

5、“爱神”丘比特

画面上飞翔着的是蒙着眼睛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张弓欲射出象征爱情之箭,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如痴如狂的爱情之火。(在这里对小爱神为什么要蒙着眼睛可以做适当说明,但限于学生缺乏实践感受,最好点到为止,不可过于发挥)(1分钟)

三、教师诱导小结:

通过以上对画面各个局部的欣赏和分析,我们再对作品的主题和画家的创作意图进行思考,就比较容易理解多了。

我们每个人对于美好的事物都充满了美好的愿望,然而却又总是与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境遇发生矛盾。波提切利在画面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着春的欢喜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自信,还是免不了带着画家内心深处所埋藏的一种忧伤。所以,画面上的基调有些纤弱和悲愁的成分。不难理解,这种伤感情调正是当时贵族文化的通病。如在劳伦左.美第奇的一首诗中所写的:青春虽然欢乐/却并不长久/让我们尽情歌舞吧/莫问明天是否吉祥......充满了及时行乐的迷茫颓废情调。

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儿子,排行第七。早期受他的老师们的艺术影响,画面上还充满着人生的乐趣,而且还带有明显的民主气质。自从得宠进入美第奇的宫廷后,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

身份与众不同,在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声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入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的瓦解......,这一切,让画家感到恐惧与彷徨,而画家的内心忧郁,似乎都交织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之中。

通过以上的描述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理念和情怀。(对作品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

在构图上,作者以风景衬托人物,人物的安排也颇具匠心。以一个人和一组人(3人一组)构成的重复,形成了多与少、聚与散的节奏变化。以典雅而朴素的色彩,形成人物明亮、背景深暗的对比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画家借助于既富有弹性又节奏感极强的线条来体现人物的形体之美,使画面精致而明净,具有一种装饰美感。

在这个花园里,春天似乎是永恒的。我们仿佛能够感觉到,这里吹拂着微微清风;我们仿佛能够嗅到,这里的花香袭人。你看绿色的橘园挂满了金色的果实,郁金香、银莲花、水仙花遍地开放。在这春的气息中,代表生命之源的维纳斯那略带忧郁的神情更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的遐想。

作者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表现主题,画中虽然是神灵之境,却洋溢着人间的世俗之情,给人间送来了爱与美的温馨。他的作品不仅富于诗的想象,而且造型手法独树一帜。这是画家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重视线条的表现、细节的刻画,追求装饰效果。整个画面在表现春的欢乐中又矛盾地带有一种忧郁的抒情和淡淡的幻想,使作品韵味深长。(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评价)

《春》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充满追求的美好愿望。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波提切利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奠定了作品在世界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四、布置作业

希望同学们通过欣赏油画《春》以后好好想一想,我学到了什么......我开始在想......我发现了......我惊讶的是......我感到......我将......最好能够写出一篇关于油画《春〉的赏析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帮助学生养成有意义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另外,请同学们在学习“

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之前做好预习,并思考该怎样学好这一课内容。(五、课堂小结

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采取反思性的自我评价。是否能积极地投入欣赏活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及作品的形式美感是否真正了解等。

第一课 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教师先出师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2.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a.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b.艺术的多元化:①概念;②产生的社会背景;③发展时期;④各流派及艺术主张 c.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d.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 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理自学思路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

a.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教师可结合课本图片讲解)b.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 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学生创作

1.设计一张现代艺术的展览门票,门票背后附有说明 2.写一篇“观赏某件艺术作品的小论文”

要求发表自己的艺术观点,写出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

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学生构思并进行设计创作 让学生更好的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展示评价 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作品

引导学生评价作品 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构思及感受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课外延伸 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艺术类活动,从互联网、报刊多关注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建议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临类似的展览参观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趣味性

小结 通过学习,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与收获,诠释“多元化”的意义,教师归纳 教师提示下节课需准备的材料,让学生提前预习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一、教材分析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认识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是绘画创作和各种设计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对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学习用手绘线条从多视角表达物象;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多视角观察、分析物体的能力,达到理解物象的结构关系和空间关系。

二、教学思路

1、列举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说明手绘线条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展示水壶、汽车模型与其俯视、正视、侧视的效果图对照,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直观感受。

2、介绍用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在各类设计中的应用。展示办公椅的设计过程:首先用线条画出椅子的正面、侧面和形态、结构特点,再经过归纳完成设计;学校效果图与平面图从不同视角展现出学校的特点。

3、介绍用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几种方法:结构关系、形状、方位。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认识。

难点:对一个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所画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

五、教具:水壶、汽车模型及其不同角度的范画、师生宿舍楼施工结构图、学校平面图和不同角度的效果图、录音机(或放音机)

学具:绘图纸、铅笔或签字笔、橡皮擦

六、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教师实物(水壶)举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前面、后面、顶部)多角度观察实物,让学生说说物体的组成部分、结构关系。

师:左边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

(左)生:壶耳在右边。

师:右边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

(右)生:壶耳在左边。

师:中间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

(中间)生:壶耳在前面。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时作出表扬、肯定)

2、引出课题(板书):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3、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10分钟)

师(举例):

(1)你们很熟悉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老师,他们的正脸你们认识,看到侧脸、背脸也能认出来。为什么?因为你们很了解他们,记住了他们的整体特征。因此,只有全面了解物象,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物象。在今后设计中有重要的意义。

(2)当你购买一个物品时,一定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物品。如节日买花,你会对花的不同角度去观察,哪个角度看去最美,甚至对花瓶也观察得很细,除了观察它的造形外,你还会根据房间的大小、摆放的位置考虑整盆花的大小。这时,你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个居室方位。

(3)理发时,前面的镜子使你看到了自己正面的发型,理发完后,理发师会拿一面镜子在你的头后面让你看看后面与前面的发型。

(4)在其他学科,如几何物理、生物等教材中有很多物体多角度的示意图。

生(讨论):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从这些例子可以说明多视角的表达与我们的生活、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全面、立体的观察物体的外形特点、结构关系,可以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4、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7分钟)

(1)、表达物体的结构关系,一般从三个角度即可,即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举例):产品说明图、家具制作图等。(2)、将物体的形状与方位进行表达,一般有主体平视图(如建筑、家具),将物体的形状进行展示。(举例)家居布置图、校园规划图等。

(3)、表达方法:用简练的线条将物体多角度的形状、结构、方位表达出来。出示师生宿舍楼施工结构图,理解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方法。

5、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在描绘图画时放优雅的古典音乐)(1)教师出示小汽车模型、水壶、椅子、茶壶,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再根据自己的角度想象画出其他角度;5分钟后收起实物,让学生根据记忆与理解画出物体的多角度的形状。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2)、学生画出自己熟悉的人物的正面、侧面、背面的头像或发型。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3)、设计一张写字台,画出示意图,表达出前面、后面、侧面的造型。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6、评价学生作业(5分钟)(检验学生对物象的多角度表达的理解):将学生同一题材的作业放在一起,分析是否说明了物体的结构、方位。

板书设计: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1、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

2、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三视图(用简练的线条)

(并在黑板上展示图片)

七、教学反思:

1、学生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传授理论知识,示范作品,都较为系统,正确的辅导使学生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整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积极的参与精神展开,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2、学生空间概念不强,不能在短时间内对一个物体的多角度描绘准确,我们要认真进行剖析、比较;如三层的师生宿舍楼的侧面图凸出的阳台、汽车模型的俯视图等可以利用电脑三维动画会使学生对物象多角度表达更容易理解。

3、在教学设计上,要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就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迪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美术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第三课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用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达到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个西方美术流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进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了解的兴趣,激发懂得艺术、乐于学习艺术知识的热情。同时,学习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创作和表现的精神。教学重点: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教学难点:自主描述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教材中的两幅作品:安格尔的《布罗格利公主像》和马奈的《吹笛少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学生欣赏并观察二者之间的区别。

提问:你所看到的两幅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安格尔的作品造型精细,色彩和谐;马奈的作品造型具有适度“写意性”色彩关系比较响亮。

二、讲授新课

1、指出两幅作品所代表的的画派——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并说明本节课的授课重点:了解;两个流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

图片展示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如笔画作品《伊苏斯之战》、雕像《掷铁饼者》等。提问:这些作品和我们刚刚看到的哪一幅比较像?

学生看图例,分析回答。

引入“新古典主义”的概念——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

2、课件展示一些(5幅以上)重要的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如达维特的《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拿破仑一世加冕》安格尔的《泉》等。重点介绍教材中展示的达维特的作品、,马拉之死》。讲解这些作品在造型、色彩、构图、主题上分别有哪些共通之处。注重造型方面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其画风庄严、单纯、理性。色彩方面:较为优雅。构图方面:强调完整性。

主题方面:多选择重大历史或社会题材。

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予以补充,并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讲解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的实质和精神追求:它是适应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需要,流行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

3、课件展示法国莫奈作品《日出印象》。引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讨论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题材。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并进行小组总结汇报。

在学生汇报陈述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讲解莫奈的作品。再通过其他若干印象主义画派的作品,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睡莲》、德加的《预演》等,讲解印

象主义画派的绘画风格——倡导直接在自然中进行创作,捕捉阳光下的万物灿烂的色彩。画家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宗教、神话题材对美术的束缚,使画面变得异常明亮,内容更加贴近现实。教师根据教材中“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提示,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两个画派各自的艺术特色。请学生说一说,哪个画派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陈述自己的想法,或对作品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画派的作品,制作成PPT文件,在下一次课上向大家演示、介绍和分析。选择两个流派中其中一个画家的作品进行自己改变创造。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品。

四、课堂小结

复习和强化本课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索的热情。总结、回顾本课学习。

《单色版画》

教学目标:

1、认识版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并能够制作简单的单色纸版画。

2、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以及培养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版画的制版原理已经印刷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对图案的分解绘制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平时在做卫生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在刚拖了略湿的地板上走过后会在地上留下什么啊?

生:脚印。

师:想一想为什么回出现这种纹理呢?(鞋底有凹凸的纹样,印在地面上)

老师通过这种印的方式画了一幅画,大家看看老师这幅画的是什么啊?(选择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案,激发学生兴趣。)

在美术中也有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是利用表面凹凸的对比变化,通过印的方式来表现绘画的——这就是版画。

二、讲授新课

1、图例展示,请学生们看图思考版画和其他画种的区别?最大特点是什么?(让学生直观感受版画是印出来的。)

版画: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

2、版画的基本种类

a、颜色上区分:单色版画与套色版画

展示两幅图片,请学生们对比这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一幅有几种颜色,一幅无颜色)

单色版画是只有一种颜

色的版画。(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清晰观察到单色版画和多色版画之间的区别。)

b、材质上上区分

请学生们看图片(各种不同材料的版),讨论看看版画根据版的材质不同有哪些种类?

老师归纳总结,纸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石膏版画、实物版画等„„

4、小组制作

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副呢?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单色纸版画。

教师先介绍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让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题材设计一幅单色纸版画。

1、画稿。选择一个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最好选择简单的卡通图形),将它的各个部分进行拆分画在卡纸上,注意拆分的方法。

2、制版。用剪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将他们贴在一底板上。

3、上色印刷。在做好的版上利用刷子或油磙进行大面积上色,再铺上纸均匀的磨平。(期间可揭开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涂墨不够可上色再次印刷,要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

4、完成。将印刷后的画作展开使墨色尽快干。

六、展示点评

各小组介绍本组的作品,同学间互评,教师点评(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评、互评的能力)。

七、拓展练习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师版画作品展示上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案,Q版的动物漫画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整体氛围,版画图片的展示也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分小组进行创作能较好的解决学生间创作水平差距问题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合作意识。作品展示时因为是卡通形象学生在展示和评价时也更积极,很好的调动课堂整体气氛。但我发现学生对图形的拆分方法的掌握上相对比较慢,也不够大胆动手实践,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教育,鼓励大胆创作。

第5课:一版多色版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何为一版多色版画以及一版多色版画的类型;

2、使学生简单了解不同制版材料与不同印刷材料的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3、在学习制版与印刷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概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锻炼动手的能力;

4、让学生学习怎样在对画面色彩的概括上从大处着眼,规划整理,对版画局部色彩处理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了解了单色版画技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色彩完成一版多色版画的创作

教学难点:在学生制作一版多色版画时,如何引导学生设立画面的色调(如对比与协调),对作品色相设计、归纳、组合、整理、确定后,制版印制。

教学材料:

不同制版材料可选择木板、吹塑纸板、石膏板、胶皮扳、厚纸板等。

不同印刷材料可选择水彩、水粉、丙烯、油墨等。

(本课采用吹塑纸与水粉这两种材料进行一般多色版画制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第14册中学过的《单色版画》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好,通过刚才大家对单色版画制作方法的回忆和积极踊跃的回答,看得出来,大家对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喜欢版画这种艺术形式令老师很高兴!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大家学过了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用色彩版画的形式来绘制心中的魅力世界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探讨一版多色版画的知识和制作方法。二、一版多色版画的含义

与学生共同赏析一版多色版画的图例,总结得出:

一版多色版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块版一次或多次在同一画面中印出多种色彩,并保持一致性的版画作品。

三、色彩版画与色彩绘画的不同之处

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总结得出:

色彩绘画,例如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可以利用几个色相或十几个色相与其间色、混色来绘制,最终得到一幅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

色彩版画是在色彩绘画的基础上,根据版画画面效果的特殊要求对色彩进行归纳总结,化多为少,化小为大,化零为整。通过整理归纳后确定最终印刷的色相,通过制版印刷完成品面绘画作品。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采用“赏识教育”。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一版多色版画的分类

教师讲解版画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对制作版画的兴趣。同时向学生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具体分类:

一种是部分色彩法,就是在版上不同的部分涂染不同的色彩后,印染而得到。涂染色彩可以是一遍也可以使多遍,直到色彩效果满意为止。

另一种是随刻随印法,即后面的色彩压前次的色彩,保留下来后刻处的原有色彩。

五、吹塑纸水粉印制作

由于教学实际情况的限制,在本节教学中采用吹塑纸和水粉这两种材料来进行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最为适宜。因此本课采用以吹塑纸水粉印为例,介绍一版多色版画印制的基本方法。

首先,由教师演示吹塑纸水粉印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演示的同时要及时地向学生介绍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阶段,师生之间互相总结吹塑纸水粉印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画面色调要协调,印纸和吹塑纸板印刷过程中要固定在一起,印制时注意力度等等。

第三阶段,由学生动手制作吹塑纸水粉印作品。

教师在学生制作的时候要随时指导。

六、作品展示

评价点:造型是否新颖,色彩布局和搭配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技法是否正确等

教学反思:

一版多色版画这节课是基于学生在第14册中所学单色版画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再扩充。鉴于中学学生在艺术课中乐于

动手的特点,在这节课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先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之后,再演示一版多色版画制作全过程,在学生对版画的制作方法了解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版画作品,最后再进行学生作品,激发他们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体来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于积极思考,乐于积极动手制作,教学效果基本达到。

《藏书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来历、特点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学会用绘画或纸版画拓印等形式制作藏书票。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的快乐,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藏书票的构成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出新颖、独特、富有特殊含义的藏书票。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等 学生: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书 ?

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喜欢看书,并且老师把自己喜欢读地书都好好地珍藏起来了。

对你最喜爱的书你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 ? 你有没有想过给你喜爱的书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 ? 想知道爱书人是怎样做得吗?(他们会在书内贴上一种小小的标志)

引导学生观察这种小型装饰画,问学生知道这种小型装饰画叫什么名字吗?这时板书“藏书票”,引出本课内容。

(教学设想: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

二、艺术探究

1、了解藏书票的来历,介绍藏书票的知识。(出示课件: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刺猬”)

教师进行简单介绍:藏书票诞生于15世纪的德国。画面上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刺猬,脚下踩着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中衔着一朵被折下的花,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偷了这本书或者借了不还的话刺猬就会刺你一下。

(课件出示中国最早的藏书票——英伟藏书)

教师介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藏书票开始传入中国,很快就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不少书画文人对藏书票特别钟爱。这一枚藏书票就是1935年发表的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之一——英伟藏书

老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案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

2、探究学习——分析藏书票的特点

1)、欣赏藏书票,提出问题:藏书票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新作品以及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与观察,比较、分析,便于学生理解藏书票的结构特点。)

2)、欣赏后,先让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a、藏书票的设计要有图案和文字(板书)b、图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藏书内容、藏书者的兴趣、爱好等, 构图上力求简洁明了,内容上讲求主题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含义。

c、文字可以用中文、英文、拼音等书写,包括设计者的姓名或××藏书等内容,文字简短含蓄。

d、每一枚藏书票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国际通用标志EX-LIBRIS,并向学生介绍这一拉丁语的意思:我的藏书。(板书:藏书票的组成:图案 文字 EX-LIBRIS)

3)、人们为什么用藏书票来作为自己藏书的标记?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讲出藏书票的欣赏价值、装饰价值、与促进读书的价值等。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通过先让学生感受作品,组织学生讨论,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特点。激活学生们的想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直观演示——藏书票的制作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己书籍的好朋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

老师讲解藏书票的纸版画的制作方法:(随机出示课件,展示纸版拓印的技法点击)

(1)、先在卡纸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用剪刀将各部分剪下,粘贴成印版,注意各部分粘贴的层次。(2)、将图画纸覆盖在印版上,用木棍拓印。

(3)、在印版处涂上自己喜欢的蜡笔颜色,拓印出作品。(4)、画出藏书票的外框,在合适的位置上写上“XX藏书”或“XX之书”和国际通用标志EX-LIBRIS字样。

三、尝试与设计

我们认识了藏书票,欣赏优秀藏书票作品,也了解藏书票的制作形式,那同学们想不想动手为自己设计一张藏书票呢?

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创意,然后找几个学生起来交流。

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对它进行藏书票的画稿设计。

设计要求: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图形简洁、构思新颖、能代表自己的个性爱好。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师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创作、表现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去思考,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开导、指导、辅导,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空间。做到既要教给学生新的知识,又要对学生做好服务)

四、评价

1、各小组选出几幅藏书票参加展示。

2、作业点评:

A、自评:设计者说出作画意图,并说说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为什么?

B、互评:学生依照评价标准评判作业。C、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3、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藏书票草稿进行适当修改。(教学设想:新课程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这个环节对每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让学生寻找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力。)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藏书票的设计和制作,请同学们回去以后选几本自己喜爱的书,精心设计适合它的藏书票。并把设计

好的藏书票贴在你心爱的书上,让它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漂亮,让我们做一个读书爱书的好少年。

(教学设想:通过课后让他们亲手为自己喜欢的书籍设计制作藏书票,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发学生爱书、读书、藏书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藏书票

组成:图案 文字{××藏书 EX-LIBRIS

第七课《色彩静物画》

色彩静物画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认识色彩静物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方面;了解色彩静物画需要对静物的色彩关系进行主观加工,才能形成既富有对比变化又和谐统一

情感方面: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和风格的关系,使学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审美品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色彩静物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个性风格的大胆表现(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

观察、讲述、提问、讨论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展示静物,提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瓶子、蔬菜、水果„„

师:同学们能根据这些物品摆放出一组静物吗? 生:积极响应(动手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经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和搭配,这些物品变成一组组美丽的静物,今天就让我们用画笔记录下来,好吗?

生:好!

师:板书——色彩静物画

2、欣赏作品

课件播放画家笔下的色彩静物画

师:静物画表现的都是些生活中的物品,比如茶具、餐具、蔬菜、水果、插花、玩具、文具等。在搭配上精心选择衬布,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画家笔下却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原因在哪里呢?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师:总结、概括

金鱼(油画)马蒂斯(法国)

强调色相对比的静物作品,没有众多的蔬菜、器皿和衬布,各色花草围绕着游动的小金鱼,生机勃勃,桌面下的重色不但使主体更加突出,也起到整体的协调作用

静物(油画)塞尚(法国)

强调明度对比的作品,墙壁和衬布以柔美的灰调子衬托梨子的鲜艳,梨子周围有较粗重的轮廓线,下方有浓重的阴影,突出了梨子鲜明的色彩,亮度很高的白色瓷器使画面产生很强的节奏感

3、如何将静物变成静物画

课件出示两张图片:鸡冠花(油画)和现实中的鸡冠花(照片)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真实的鸡冠花的花朵和叶子与画家笔下的鸡冠花有什么明显不同?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色彩静物画并不是对静物的客观照搬,而是通过作者的体验和理解,运用造型、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表达对静物的感受,从而赋予静物画独特的面貌和艺术魅力

4、色彩静物画的方法

师:你能说说色彩静物画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思考:课本范例的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方法绘制完成的?

生:讨论

师:概括、总结(1)、改画法(2)、写生法

步骤:第一步,起稿。画出静物构图、基本造型,并用色彩概括出素描关系

第二步,从暗部色彩入手,概括并且整体地画出大的色彩关系 第三步,将亮部颜色跟上来,铺完整个画面,使画面的主要色彩关系完整地展现出来

第四步,深入刻画细节,调整画面的色彩关系,完成作品

(3)、创意法

面对摆放的静物,根据自己的感受创意色彩

5、色彩静物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色彩知识的运用

强烈的色相对比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但要注意处理好色彩三要素的关系

(2)、色调的处理

色彩静物画中的物品纷繁复杂,把握好整体色调才能使画面协调统一,形成整体的艺术感染力(3)、主观艺术处理

把自己对静物的美感倾注到作品中,表现主观的情绪是画色彩静物画时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6、课堂练习

参考摆放好的静物或静物图片,任选一种色彩静物画的方法,画一张色彩静物画(教师巡堂指导)

7、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五、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创作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心得(学生讨论)(2)、总结、概括

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参与,摆放具有美感的静物直接激发学生的感受(2)、调动学生奇思妙想,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课 题:色彩风景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掌握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过程与方法 讲解演示,学生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恩情怀,感恩大自然给予的灵感。

教学重点 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教学难点 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师教学准备 PPT、写生作品

学生课前准备 画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放映几张家乡风景图片,问同学们认不认识 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 1.取景

选取主要写生物象,确定画纸的尺幅(横幅、竖幅、方构图等),明确远、中、近景的物象关系以及天气、光线、时间的特征。2.构图

确定地平线、主体物的位置,以及相关景物之间的远近、左右关系,注意透视变化。起稿的工具和方法,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一个步骤。鉴于风景的光线与冷暖随时间而变化,作画时间以1~3小时为宜。3.画大关系 铺大色调

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二个步骤。由于风景的空间距离和冷暖变化较大,注意静物的远近虚实、冷暖关系和明部、暗部、投影的冷暖反差。4.深入刻画与完成。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三个步骤。逐个讲解作画的步骤

巩固练习由于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校园里写

墙壁小装饰教案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壁饰与;壁饰和制作壁饰的方法;(2)学会制作完成一件墙壁小装饰;(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生活、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壁饰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壁饰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启发、讲授、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这里有很多;花卉、植

墙壁小装饰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壁饰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掌握选择

壁饰和制作壁饰的方法

(2)学会制作完成一件墙壁小装饰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使学生走近生活,学会美化

生活、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壁饰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壁饰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启发、讲授、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这里有很多画:风景画、人物画、花卉、植物、名人名言录……请同学们从这些画中选择一幅把它挂在教室里好

吗?

生:好!(积极响应、行动)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装饰墙壁吧!(板书—墙壁小

装饰)

2、课程学习

师: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要选择名人名言或科学家的画像挂在教室中呢?

生:因为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可以激励我们学习……(多种发言)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壁饰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1)壁饰与环境风格的关系

师:课件展示客厅图片,让学生观察客厅的风格。(教室提示:现代、古典、简约、田园)? 生:现代的、色彩明快的

师:展示不同风格的装饰画:钢笔画、油画、中国画、民间装饰画、抽象画……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哪幅画更适合这个客厅呢?(教师引导:钢笔画安静、中国画古典、民间装饰画热闹)

生:抽象画最适合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抽象画造型给人轻松的感受,无框现代的风格与环境自然融合在一起

(2)壁饰与环境的色彩关系

回顾旧知识,色彩的对比(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补色对比)色彩的象征意义,红色:欢快、喜庆、热情

橙色:甜美、活力 黄色:明亮、青春、光明 蓝色:沉静、理性 绿色:旺盛、清凉、安全

师:课件展示一幅餐厅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餐厅的色调是怎样的?给你们什么感觉?

生:暖黄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师:展示两幅装饰画:红橙色调装饰画和蓝紫色调装饰画。哪一幅更适合这个餐厅呢?

生:红橙色的装饰画给人一种欢快、甜蜜的感受,挂在餐厅里可以营造一种愉快的就餐环境

师:同时展示客厅图片和几幅装饰画图片。讨论:哪种色彩的抽象画更适合这个客厅

生:讨论、回答(不同答案)

师:这个客厅是以绿色调为主,给人一种轻快之感。暖色调的抽象画与之对比过于强烈,黑、棕色调过于沉重,蓝紫色调与之形成一种邻近色调,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总结:多用对比色,视觉冲击力强。多用邻近色对比弱化。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环境去选择

(3)壁饰与环境空间的大小关系

师:同时展示大客厅和小书房两张图片。思考:在这两种空间中,装饰画的大小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大客厅放大一些的装饰画,小书房放小一些的装饰画 师:对了,装饰画的大小还应该与空间的大小相适应

3、丰富多彩的壁饰

欣赏形式多样的壁饰作品:毛线、纽扣、谷物、纸质、木质、贝壳、贴布、绘画……

师:假如在卫生间里放置一幅壁饰,应该用什么材料呢?提示:卫生间潮湿大。

生:贝壳

4、制作壁饰

学生讨论制作壁饰的方法:分析空间风格、色彩基调、空间大小、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材料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吧(学生制作,教师巡堂指导)

5作品展示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在制作壁饰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心得和收获呢?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积极性,想法和设计都很好,但在制作过程中还欠缺经验

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遗存,分析他们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能力目标: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文化遗存的意识。情感目标:从“平凡”中感受到美术遗存的文化内

涵,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作品的基本知识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寻找身边的美术遗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朱家花园。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知道!建水朱家花园

师:对了,朱家花园位于我省(云南)建水县,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同学们,朱家花园属于美术遗存吗?

生:属于

师:对了,那么什么是美术遗存呢? 生:思考,讨论

师:美术遗存就是现存的古代美术作品。之所以称

它们为“遗存”,是因为这些作品是“最后的”“不能再生”的。较多的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险,这些散落在民间看似平常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在人文历史与艺术审美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板书)

2.美术遗存的特点

生:观看课件图片,讨论美术遗存有哪些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年代、材质、地区四方面进行归纳)

形式:石雕、木雕、砖雕、刺绣、蜡染„„ 年代:红山文化、汉代、唐代、明代、清代„„ 材质:木、石、纺织品、砖、瓷„„ 地区:山西、湖南、北京、安徽„„

师:美术遗存是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年代久远、材质丰富、地区广泛 3.欣赏美术遗存(课本图片 PPT)(1)徽派建筑门楼

师:找一找,徽派建筑门楼上美术遗存的种类 生:观察、思考

师:木雕、书法匾额、砖雕、瓦当(总结)

(2)观察视频,思考徽派建筑的重要价值(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年代、材质、分布地区等几方面去考虑)

总结:形式:种类丰富,砖雕、木雕、石雕等 年代:明代、清代

材质:选料精良,砖、木、石为主

地区:古徽州地区(今安徽黄山、宣城绩溪等地)

(3)欣赏:河南石雕柱(唐)、北京民居劵门砖雕(明、清)、四川垂花木雕(清)、福建民宅柱础(清)„„ 4.关注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1)思考讨论:(课本29页 山西一所学校里的古建筑——安禅寺

宋代)

你认为这座寺庙是美术遗存吗? 现在它是一所学校,这说明了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

(2)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生:欣赏我省的扎染、苗族绣片、牛虎铜案、古建筑(玉溪通海秀山古建筑、大理喜洲白族古建筑、蒙自玉皇阁古建筑„„)

师:总结:美术遗存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宝贵的艺术财富,需要我们关注保护(升华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

5.作业

在你身边有哪些美术遗存呢?你能用画笔把它们记录下来吗?

以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为内容,完成一张手抄报 6.作业展示与评价

第五篇: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过程:展示作品——自学讨论——讲解辅导——尝试练习——展评小结

3、情态价值观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课题类型】欣赏·评述

欣赏·评述课旨在让同学们开阔视野,了解关于美术文化与我们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内在联系,美术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怎么画怎么设计和制作,学习和了解我们“美术大课堂”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解美术的发展,美术文化的宏大,了解大师前辈在美术方面的巨大贡献,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关系及作品的形式美。【教学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

(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现出的春的气息和人物动态表现出的青春活力,并启发学生找到春所代表的万木复苏、生机昂然与人性的觉醒和复苏之间的联系。此外还要具体介绍画中神话人物不同的象征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有关《春》的资料。教学活动(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进入教室,环顾一周,行师生礼,让学生意识到要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一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画: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板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三、学习新内容

师:谁能告诉我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见课本第1页的作品介绍)

(板书)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主题有所了解)

师:这是一副蛋彩画,哪位同学再说说,什么是蛋彩画好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

(板书)什么是蛋彩画

生:蛋彩画是15世纪欧洲油画正式形成以前的两种最常用的画法之一(另一种画法是“湿画法”)。因它是用鸡蛋黄或鸡蛋清调和颜料作画而得名。欧洲油画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后,蛋彩画逐渐被油画所取代。(了解相关绘画的相关技法)

师:关于作者你们又知道多少呢?(见课本第3页的介绍,了解作者)

(板书)画家简介

生: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是独特的,而且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仅赋予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独树一帜,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时强调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组织结构,并善于运用刚柔相济的线条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美感,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现存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两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课件显示“希腊神话”的注释)

师:课本中还提到了“文艺复兴”的词汇,大家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了解相关背景)

(板书)文艺复兴

生:“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在14——16世纪的欧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复兴。实际上,这一时期并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简单的复兴,而是由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引发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对于破除近千年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就是意大利。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课件,使学生对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诱导描述:(简单描述,让学生对画面形成一个初步印象)

师:这幅作品是作者受到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的激发而创作的。画面上描绘的是,在黎明的橘树林里,一群仙女来到了人间,给人间带来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在画面的右边,代表着温暖春风的“西风神”从天而降,试图拥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罗丽丝,而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的拥抱。从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气变成了一枝鲜花。(为什么代表温暖春风的不是东风神,而是西风神呢?原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意大利的春风是西风)。那位全身饰满鲜花的美女嫣然是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而变形成的“花神”。

而在画面的左侧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来于众神之间的传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因他终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长着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采摘树上的果子,其实,他是用手里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轻轻一指,驱散冬天的阴云,自然界的万物仿佛都已经苏醒了。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所以又称“春神”。他在画面上的位置恰好与右册的西风神相互呼应。

风神、花神和春神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万象争荣”的季节即将来临。

位于画面正中的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课件显示局部形象),她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透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画面上飞翔着的是蒙着眼睛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张弓欲射出象征爱情之箭,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如痴如狂的爱情之火。

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默默翩翩起舞,被描绘的富有生气,使人感受到无限美好的意境。她们象征着“美丽”、“青春”和“欢乐”,她们将给人间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由于这一群唤醒春天的众神的到来,整个橘树林里洋溢着春天的活力。那挂满树枝的红橘和满地的齐花异草,不正是春天最好的象征吗?这些都是作者对美好生活无比向往的心灵写照。他把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丰富的形象象征性地铺设在这一幅画面上。

(三)、课堂小结:

我们要想很好的领会作品,必须对画面各个局部所描绘的内容作比较详细的了解和研究。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做好复习和预习,下一课时我们将对画面的各个局部和画面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教学活动(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进入教室,环顾一周,行师生礼,让学生意识到要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作品《春》的主题、作者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还了解了蛋彩画、文艺复兴等背景资料。今天我们将对作品的各个局部所表达的内容作更深入的了解,对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有所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采用的艺术形式和所表达的主题内涵。

【设计意图】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引导学生进入思维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蕴。

(板书)

1、美神维纳斯

师:首先让我们欣赏作品的中心人物“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在上一节课中我已经对维纳斯做了简单的介绍,课本中也有说明。请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好吗?

生:她是位于画面的中央,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轻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师: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画面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青春欢乐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维纳斯的形象却并不显得十分欢乐,尽管描绘的是春,但画面却透出一丝纤弱和淡淡的忧郁。为什么会这样呢?波提切利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曾创作过一幅《维纳斯的诞生》。(演示课件)

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是乔托,而100年后诞生在佛罗伦萨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先驱者了。

15世纪的佛罗伦萨,不仅工商业日趋繁荣,文化也是意大利最发达的地方。城市的新兴力量是市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文艺主顾。当时的教皇和贵族的势力还很强大,这就必然在文艺上要和新兴起来的市民阶级发生矛盾。波提切利成长的年代,正是佛罗伦萨城市共和政权逐渐被集中在一个银行豪门——美第奇家族手中的年代。15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他受到劳伦佐.美第奇家族的宠遇,他的艺术多少也受到也沾染上了一些宫廷贵族文化的气息。但他又是著名的僧侣画家腓力波.利比的学生,利比是一位敢于表现世俗生活的现实主义画家。后来波提切利又崇拜更为激进的佛罗伦萨左翼画家安.波拉约罗和委罗基奥的艺术,并当过他们的助手。所以,波提切利作为佛罗伦萨最后一位大师,他的思想是充满矛盾的。

《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原是为装饰劳伦佐的别墅与1485年而作的。据说,画家是从波利齐安诺的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情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上的星星织成的锦衣。画面上纷飞的鲜花更加强了诗的意境。画家在处理这个场面时,舍弃了苑市中一些过于喧闹的描写,把美神安排在一个及幽静的地方,背景是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维纳斯忧郁地站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之上。她的体态显得娇柔无力,对迎接者以及这个世界似乎缺乏热烈的反应,她仿佛对来到人间不是满怀信心,反而充满了惆怅的情绪。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家自身在这个时期对现实生活有些不安与惶恐。

古代希腊人的想象中,维纳斯是成人般地从海中诞生的,生下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把这段神话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说,美是不可能逐步完成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自身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波提切利这幅作品中的维纳斯形象可以作为这种哲学思想的图解。维纳斯的姿态就是按照古典雕像的样式来描绘的,只是把两只手换了个位置。然而画面上的形象并没有古典雕像的健美与悠闲,给观众的印象是萎靡与

娇弱,充满着对生活的迷茫。这就是画家对自己对现实的矛盾反映。这样分析并不是说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不高,而是说画面上的维纳斯形象有着画家自己的影子。

从表现技法上看,作者的写实手法中参杂着一些变形的因素,如维纳斯的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一缕缕头发好象是有弹性的物体,手足的比例也有些夸张。这一切似乎是作者为了有意加强形象的精神,并不是着重表达肉体。波提切利很善于用线,线条在维纳斯裸体上处理的极为流畅。那个风神形象的用线更为复杂,具有旋转的效果。画面的色调明朗而和谐,是为了强调形象的秀美与清淡。可以说,作者的意图有些神秘,主题是隐晦的。

(板书)

2、美惠三女神

三女神是维纳斯的侍女,她们分别是阿格莱西(右)、塞莱亚(中)和攸美罗西尼(左),分别象征着“华美”或“美丽”、“贞淑”或“青春”、“欢悦”或“欢乐”。

这是一组最为生动、优美的人物形象。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阳光里,她们姿态绰约、且歌且舞,正相互携手默默翩翩起舞,突出了一种姿态与动作的节奏美感。她们修长匀称的双腿仿佛不是在地面行走,而是漂浮在空气中漫舞,被描绘的富有生气,并具有连续动作的视觉效果。她们身着薄如蝉翼的轻纱,与优美的女性人体自然而和谐的结合,使人感受到无限美好的意境。她们将给人间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三女神充分展现了画家独具匠心的精心设计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板书)

3、西风神、克罗丽丝和花神

代表着温暖春风的“西风神”塞非尔从天而降,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他阴冷的形象似乎又象征着冬天的结束。他试图多情地拥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罗丽丝,而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的拥抱,促使她迅速地演变成了全身饰满鲜花的美女“花神”,成为春天来临的最好象征。从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气变成了一枝鲜花。

这三个形象,象征着“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代表温暖春风的“春神”是西风神呢?原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意大利的春风是西风。

古罗马哲理诗人卢克莱修在其长诗《论事物的属性》里,对这三个形象作过一番描写,这些诗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广为流传。也是波提切利绘画动机的来源。这里的风神没有贵族气息,形象比较生动,一定程度上很象是维纳斯的仆役。

大地上的奇花异草使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画面上描绘的花草多达50多种,它们都是佛罗伦萨园林中不同季节里的花草。画家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不仅体现了画家卓越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描绘技巧,而且表现了波提切利一丝不苟、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

(板书)

4、“春神”墨丘利

画面左侧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来于众神之间的传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因他是众神的信徒,终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长着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采摘树上的果子,其实,他是用手里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轻轻一指,驱散冬天的阴云,自然界的万物仿佛都已经苏醒了。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所以又称“春神”。他在画面上的位置恰好与右册的西风神相互呼应。

(板书)

5、“爱神”丘比特

画面上飞翔着的是蒙着眼睛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张弓欲射出象征爱情之箭,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如痴如狂的爱情之火。(在这里对小爱神为什么要蒙着眼睛可以做适当说明,但限于学生缺乏实践感受,最好点到为止,不可过于发挥)(1分钟)

三、教师诱导小结:

通过以上对画面各个局部的欣赏和分析,我们再对作品的主题和画家的创作意图进行思考,就比较容易理解多了。

我们每个人对于美好的事物都充满了美好的愿望,然而却又总是与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境遇发生矛盾。波提切利在画面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着春的欢喜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自信,还是免不了带着画家内心深处所埋藏的一种忧伤。所以,画面上的基调有些纤弱和悲愁的成分。不难理解,这种伤感情调正是当时贵族文化的通病。如在劳伦左.美第奇的一首诗中所写的:青春虽然欢乐/却并不长久/让我们尽情歌舞吧/莫问明天是否吉祥......充满了及时行乐的迷茫颓废情调。

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儿子,排行第七。早期受他的老师们的艺术影响,画面上还充满着人生的乐趣,而且还带有明显的民主气质。自从得宠进入美第奇的宫廷后,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身份与众不同,在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声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入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的瓦解......,这一切,让画家感到恐惧与彷徨,而画家的内心忧郁,似乎都交织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之中。

通过以上的描述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理念和情怀。(对作品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

在构图上,作者以风景衬托人物,人物的安排也颇具匠心。以一个人和一组人(3人一组)构成的重复,形成了多与少、聚与散的节奏变化。以典雅而朴素的色彩,形成人物明亮、背景深暗的对比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画家借助于既富有弹性又节奏感极强的线条来体现人物的形体之美,使画面精致而明净,具有一种装饰美感。

在这个花园里,春天似乎是永恒的。我们仿佛能够感觉到,这里吹拂着微微清风;我们仿佛能够嗅到,这里的花香袭人。你看绿色的橘园挂满了金色的果实,郁金香、银莲花、水仙花遍地开放。在这春的气息中,代表生命之源的维纳斯那略带忧郁的神情更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的遐想。

作者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表现主题,画中虽然是神灵之境,却洋溢着人间的世俗之情,给人间送来了爱与美的温馨。他的作品不仅富于诗的想象,而且造型手法独树一帜。这是画家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重视线条的表现、细节的刻画,追求装饰效果。整个画面在表现春的欢乐中又矛盾地带有一种忧郁的抒情和淡淡的幻想,使作品韵味深长。(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评价)

《春》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充满追求的美好愿望。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波提切利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奠定了作品在世界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四、布置作业

希望同学们通过欣赏油画《春》以后好好想一想,我学到了什么......我开始在想......我发现了......我惊讶的是......我感到......我将......最好能够写出一篇关于油画《春〉的赏析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帮助学生养成有意义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另外,请同学们在学习“

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之前做好预习,并思考该怎样学好这一课内容。(五、课堂小结

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采取反思性的自我评价。是否能积极地投入欣赏活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及作品的形式美感是否真正了解等。

第一课 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教师先出师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2.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a.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b.艺术的多元化:①概念;②产生的社会背景;③发展时期;④各流派及艺术主张 c.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d.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

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理自学思路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

a.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教师可结合课本图片讲解)b.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

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 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学生创作

1.设计一张现代艺术的展览门票,门票背后附有说明 2.写一篇“观赏某件艺术作品的小论文”

要求发表自己的艺术观点,写出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

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学生构思并进行设计创作 让学生更好的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展示评价 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作品

引导学生评价作品 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构思及感受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课外延伸 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艺术类活动,从互联网、报刊多关注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建议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临类似的展览参观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趣味性

小结:通过学习,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与收获,诠释“多元化”的意义,教师归纳 教师提示下节课需准备的材料,让学生提前预习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一、教材分析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认识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是绘画创作和各种设计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对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学习用手绘线条从多视角表达物象;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多视角观察、分析物体的能力,达到理解物象的结构关系和空间关系。

二、教学思路

1、列举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说明手绘线条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展示水壶、汽车模型与其俯视、正视、侧视的效果图对照,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直观感受。

2、介绍用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在各类设计中的应用。展示办公椅的设计过程:首先用线条画出椅子的正面、侧面和形态、结构特点,再经过归纳完成设计;学校效果图与平面图从不同视角展现出学校的特点。

3、介绍用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几种方法:结构关系、形状、方位。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认识。

难点:对一个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所画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

五、教具:水壶、汽车模型及其不同角度的范画、师生宿舍楼施工结构图、学校平面图和不同角度的效果图、录音机(或放音机)

学具:绘图纸、铅笔或签字笔、橡皮擦

六、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教师实物(水壶)举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前面、后面、顶部)多角度观察实物,让学生说说物体的组成部分、结构关系。

师:左边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左)生:壶耳在右边。

师:右边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右)生:壶耳在左边。

师:中间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中间)生:壶耳在前面。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时作出表扬、肯定)

2、引出课题(板书):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3、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10分钟)

师(举例):

(1)你们很熟悉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老师,他们的正脸你们认识,看到侧脸、背脸也能认出来。为什么?因为你们很了解他们,记住了他们的整体特征。因此,只有全面了解物象,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物象。在今后设计中有重要的意义。

(2)当你购买一个物品时,一定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物品。如节日买花,你会对花的不同角度去观察,哪个角度看去最美,甚至对花瓶也观察得很细,除了观察它的造形外,你还会根据房间的大小、摆放的位置考虑整盆花的大小。这时,你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个居室方位。

(3)理发时,前面的镜子使你看到了自己正面的发型,理发完后,理发师会拿一面镜子在你的头后面让你看看后面与前面的发型。

(4)在其他学科,如几何物理、生物等教材中有很多物体多角度的示意图。

生(讨论):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从这些例子可以说明多视角的表达与我们的生活、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全面、立体的观察物体的外形特点、结构关系,可以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4、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7分钟)

(1)、表达物体的结构关系,一般从三个角度即可,即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举例):产品说明图、家具制作图等。

(2)、将物体的形状与方位进行表达,一般有主体平视图(如建筑、家具),将物体的形状进行展示。(举例)家居布置图、校园规划图等。

(3)、表达方法:用简练的线条将物体多角度的形状、结构、方位表达出来。出示师生宿舍楼施工结构图,理解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方法。

5、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在描绘图画时放优雅的古典音乐)

(1)教师出示小汽车模型、水壶、椅子、茶壶,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再根据自己的角度想象画出其他角度;5分钟后收起实物,让学生根据记忆与理解画出物体的多角度的形状。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2)、学生画出自己熟悉的人物的正面、侧面、背面的头像或发型。(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3)、设计一张写字台,画出示意图,表达出前面、后面、侧面的造型。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6、评价学生作业(5分钟)(检验学生对物象的多角度表达的理解):将学生同一题材的作业放在一起,分析是否说明了物体的结构、方位。

板书设计: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1、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

2、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三视图(用简练的线条)

(并在黑板上展示图片)

七、教学反思:

1、学生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传授理论知识,示范作品,都较为系统,正确的辅导使学生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整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积极的参与精神展开,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2、学生空间概念不强,不能在短时间内对一个物体的多角度描绘准确,我们要认真进行剖析、比较;如三层的师生宿舍楼的侧面图凸出的阳台、汽车模型的俯视图等可以利用电脑三维动画会使学生对物象多角度表达更容易理解。

3、在教学设计上,要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就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迪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美术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第三课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用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达到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个西方美术流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进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了解的兴趣,激发懂得艺术、乐于学习艺术知识的热情。同时,学习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创作和表现的精神。教学重点: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自主描述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教材中的两幅作品:安格尔的《布罗格利公主像》和马奈的《吹笛少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

学生欣赏并观察二者之间的区别。

提问:你所看到的两幅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安格尔的作品造型精细,色彩和谐;马奈的作品造型具有适度“写意性”色彩关系比较响亮。

二、讲授新课

1、指出两幅作品所代表的的画派——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并说明本节课的授课重点:了解;两个流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

图片展示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如笔画作品《伊苏斯之战》、雕像《掷铁饼者》等。提问:这些作品和我们刚刚看到的哪一幅比较像?

学生看图例,分析回答。

引入“新古典主义”的概念——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

2、课件展示一些(5幅以上)重要的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如达维特的《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拿破仑一世加冕》安格尔的《泉》等。重点介绍教材中展示的达维特的作品、,马拉之死》。讲解这些作品在造型、色彩、构图、主题上分别有哪些共通之处。注重造型方面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其画风庄严、单纯、理性。色彩方面:较为优雅。

构图方面:强调完整性。

主题方面:多选择重大历史或社会题材。

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予以补充,并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讲解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的实质和精神追求:它是适应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需要,流行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

3、课件展示法国莫奈作品《日出印象》。引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讨论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题材。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并进行小组总结汇报。

在学生汇报陈述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讲解莫奈的作品。再通过其他若干印象主义画派的作品,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睡莲》、德加的《预演》等,讲解印

象主义画派的绘画风格——倡导直接在自然中进行创作,捕捉阳光下的万物灿烂的色彩。画家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宗教、神话题材对美术的束缚,使画面变得异常明亮,内容更加贴近现实。

教师根据教材中“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提示,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两个画派各自的艺术特色。请学生说一说,哪个画派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陈述自己的想法,或对作品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画派的作品,制作成PPT文件,在下一次课上向大家演示、介绍和分析。选择两个流派中其中一个画家的作品进行自己改变创造。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品。

四、课堂小结

复习和强化本课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索的热情。总结、回顾本课学习。

《单色版画》

教学目标:

1、认识版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并能够制作简单的单色纸版画。

2、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以及培养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版画的制版原理已经印刷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对图案的分解绘制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平时在做卫生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在刚拖了略湿的地板上走过后会在地上留下什么啊?

生:脚印。

师:想一想为什么回出现这种纹理呢?(鞋底有凹凸的纹样,印在地面上)

老师通过这种印的方式画了一幅画,大家看看老师这幅画的是什么啊?(选择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案,激发学生兴趣。)

在美术中也有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是利用表面凹凸的对比变化,通过印的方式来表现绘画的——这就是版画。

二、讲授新课

1、图例展示,请学生们看图思考版画和其他画种的区别?最大特点是什么?(让学生直观感受版画是印出来的。)

版画: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

2、版画的基本种类

a、颜色上区分:单色版画与套色版画

展示两幅图片,请学生们对比这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一幅有几种颜色,一幅无颜色)

单色版画是只有一种颜色的版画。(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清晰观察到单色版画和多色版画之间的区别。)

b、材质上上区分

请学生们看图片(各种不同材料的版),讨论看看版画根据版的材质不同有哪些种类?

老师归纳总结,纸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石膏版画、实物版画等„„

4、小组制作

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副呢?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单色纸版画。

教师先介绍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让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题材设计一幅单色纸版画。

1、画稿。选择一个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最好选择简单的卡通图形),将它的各个部分进行拆分画在卡纸上,注意拆分的方法。

2、制版。用剪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将他们贴在一底板上。

3、上色印刷。在做好的版上利用刷子或油磙进行大面积上色,再铺上纸均匀的磨平。(期间可揭开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涂墨不够可上色再次印刷,要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

4、完成。将印刷后的画作展开使墨色尽快干。

六、展示点评

各小组介绍本组的作品,同学间互评,教师点评(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评、互评的能力)。

七、拓展练习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师版画作品展示上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案,Q版的动物漫画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整体氛围,版画图片的展示也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分小组进行创作能较好的解决学生间创作水平差距问题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合作意识。作品展示时因为是卡通形象学生在展示和评价时也更积极,很好的调动课堂整体气氛。但我发现学生对图形的拆分方法的掌握上相对比较慢,也不够大胆动手实践,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教育,鼓励大胆创作。

第5课:一版多色版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何为一版多色版画以及一版多色版画的类型;

2、使学生简单了解不同制版材料与不同印刷材料的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3、在学习制版与印刷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概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锻炼动手的能力;

4、让学生学习怎样在对画面色彩的概括上从大处着眼,规划整理,对版画局部色彩处理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了解了单色版画技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色彩完成一版多色版画的创作

教学难点:在学生制作一版多色版画时,如何引导学生设立画面的色调(如对比与协调),对作品色相设计、归纳、组合、整理、确定后,制版印制。

教学材料:

不同制版材料可选择木板、吹塑纸板、石膏板、胶皮扳、厚纸板等。

不同印刷材料可选择水彩、水粉、丙烯、油墨等。

(本课采用吹塑纸与水粉这两种材料进行一般多色版画制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第14册中学过的《单色版画》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好,通过刚才大家对单色版画制作方法的回忆和积极踊跃的回答,看得出来,大家对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喜欢版画这种艺术形式令老师很高兴!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大家学过了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用色彩版画的形式来绘制心中的魅力世界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探讨一版多色版画的知识和制作方法。

二、一版多色版画的含义

与学生共同赏析一版多色版画的图例,总结得出:

一版多色版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块版一次或多次在同一画面中印出多种色彩,并保持一致性的版画作品。

三、色彩版画与色彩绘画的不同之处

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总结得出:

色彩绘画,例如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可以利用几个色相或十几个色相与其间色、混色来绘制,最终得到一幅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

色彩版画是在色彩绘画的基础上,根据版画画面效果的特殊要求对色彩进行归纳总结,化多为少,化小为大,化零为整。通过整理归纳后确定最终印刷的色相,通过制版印刷完成品面绘画作品。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采用“赏识教育”。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一版多色版画的分类

教师讲解版画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对制作版画的兴趣。同时向学生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具体分类:

一种是部分色彩法,就是在版上不同的部分涂染不同的色彩后,印染而得到。涂染色彩可以是一遍也可以使多遍,直到色彩效果满意为止。

另一种是随刻随印法,即后面的色彩压前次的色彩,保留下来后刻处的原有色彩。

五、吹塑纸水粉印制作

由于教学实际情况的限制,在本节教学中采用吹塑纸和水粉这两种材料来进行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最为适宜。因此本课采用以吹塑纸水粉印为例,介绍一版多色版画印制的基本方法。

首先,由教师演示吹塑纸水粉印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演示的同时要及时地向学生介绍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阶段,师生之间互相总结吹塑纸水粉印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画面色调要协调,印纸和吹塑纸板印刷过程中要固定在一起,印制时注意力度等等。

第三阶段,由学生动手制作吹塑纸水粉印作品。

教师在学生制作的时候要随时指导。

六、作品展示

评价点:造型是否新颖,色彩布局和搭配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技法是否正确等

教学反思:

一版多色版画这节课是基于学生在第14册中所学单色版画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再扩充。鉴于中学学生在艺术课中乐于动手的特点,在这节课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先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之后,再演示一版多色版画制作全过程,在学生对版画的制作方法了解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版画作品,最后再进行学生作品,激发他们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体来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于积极思考,乐于积极动手制作,教学效果基本达到。

《藏书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来历、特点及其作用。技能目标:学会用绘画或纸版画拓印等形式制作藏书票。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的快乐,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藏书票的构成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出新颖、独特、富有特殊含义的藏书票。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等 学生: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书 ? 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喜欢看书,并且老师把自己喜欢读地书都好好地珍藏起来了。

对你最喜爱的书你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 ? 你有没有想过给你喜爱的书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 ? 想知道爱书人是怎样做得吗?(他们会在书内贴上一种小小的标志)

引导学生观察这种小型装饰画,问学生知道这种小型装饰画叫什么名字吗?这时板书“藏书票”,引出本课内容。

(教学设想: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

二、艺术探究

1、了解藏书票的来历,介绍藏书票的知识。(出示课件: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刺猬”)

教师进行简单介绍:藏书票诞生于15世纪的德国。画面上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刺猬,脚下踩着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中衔着一朵被折下的花,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偷了这本书或者借了不还的话刺猬就会刺你一下。

(课件出示中国最早的藏书票——英伟藏书)

教师介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藏书票开始传入中国,很快就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不少书画文人对藏书票特别钟爱。这一枚藏书票就是1935年发表的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之一——英伟藏书

老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案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

2、探究学习——分析藏书票的特点

1)、欣赏藏书票,提出问题:藏书票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新作品以及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与观察,比较、分析,便于学生理解藏书票的结构特点。)

2)、欣赏后,先让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a、藏书票的设计要有图案和文字(板书)

b、图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藏书内容、藏书者的兴趣、爱好等, 构图上力求简洁明了,内容上讲求主题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含义。

c、文字可以用中文、英文、拼音等书写,包括设计者的姓名或××藏书等内容,文字简短含蓄。

d、每一枚藏书票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国际通用标志EX-LIBRIS,并向学生介绍这一拉丁语的意思:我的藏书。(板书:藏书票的组成:图案

文字

EX-LIBRIS)

3)、人们为什么用藏书票来作为自己藏书的标记?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讲出藏书票的欣赏价值、装饰价值、与促进读书的价值等。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通过先让学生感受作品,组织学生讨论,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特点。激活学生们的想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直观演示——藏书票的制作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己书籍的好朋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

老师讲解藏书票的纸版画的制作方法:(随机出示课件,展示纸版拓印的技法点击)

(1)、先在卡纸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用剪刀将各部分剪下,粘贴成印版,注意各部分粘贴的层次。

(2)、将图画纸覆盖在印版上,用木棍拓印。

(3)、在印版处涂上自己喜欢的蜡笔颜色,拓印出作品。

(4)、画出藏书票的外框,在合适的位置上写上“XX藏书”或“XX之书”和国际通用标志EX-LIBRIS字样。

三、尝试与设计

我们认识了藏书票,欣赏优秀藏书票作品,也了解藏书票的制作形式,那同学们想不想动手为自己设计一张藏书票呢?

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创意,然后找几个学生起来交流。

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对它进行藏书票的画稿设计。

设计要求: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图形简洁、构思新颖、能代表自己的个性爱好。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师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创作、表现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去思考,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开导、指导、辅导,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空间。做到既要教给学生新的知识,又要对学生做好服务)

四、评价

1、各小组选出几幅藏书票参加展示。

2、作业点评:

A、自评:设计者说出作画意图,并说说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为什么? B、互评:学生依照评价标准评判作业。C、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3、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藏书票草稿进行适当修改。

(教学设想:新课程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这个环节对每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让学生寻找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力。)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藏书票的设计和制作,请同学们回去以后选几本自己喜爱的书,精心设计适合它的藏书票。并把设计好的藏书票贴在你心爱的书上,让它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漂亮,让我们做一个读书爱书的好少年。

(教学设想:通过课后让他们亲手为自己喜欢的书籍设计制作藏书票,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发学生爱书、读书、藏书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藏书票

组成:图案

文字{××藏

EX-LIBRIS

第七课《色彩静物画》

色彩静物画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认识色彩静物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方面;了解色彩静物画需要对静物的色彩关系进行主观加工,才能形成既富有对比变化又和谐统一

情感方面: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和风格的关系,使学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审美品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色彩静物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个性风格的大胆表现(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

观察、讲述、提问、讨论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展示静物,提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瓶子、蔬菜、水果„„

师:同学们能根据这些物品摆放出一组静物吗? 生:积极响应(动手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经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和搭配,这些物品变成一组组美丽的静物,今天就让我们用画笔记录下来,好吗?

生:好!

师:板书——色彩静物画

2、欣赏作品

课件播放画家笔下的色彩静物画

师:静物画表现的都是些生活中的物品,比如茶具、餐具、蔬菜、水果、插花、玩具、文具等。在搭配上精心选择衬布,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画家笔下却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原因在哪里呢?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师:总结、概括

金鱼(油画)马蒂斯(法国)

强调色相对比的静物作品,没有众多的蔬菜、器皿和衬布,各色花草围绕着游动的小金鱼,生机勃勃,桌面下的重色不但使主体更加突出,也起到整体的协调作用

静物(油画)塞尚(法国)

强调明度对比的作品,墙壁和衬布以柔美的灰调子衬托梨子的鲜艳,梨子周围有较粗

重的轮廓线,下方有浓重的阴影,突出了梨子鲜明的色彩,亮度很高的白色瓷器使画面产生很强的节奏感

3、如何将静物变成静物画

课件出示两张图片:鸡冠花(油画)和现实中的鸡冠花(照片)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真实的鸡冠花的花朵和叶子与画家笔下的鸡冠花有什么明显不同?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色彩静物画并不是对静物的客观照搬,而是通过作者的体验和理解,运用造型、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表达对静物的感受,从而赋予静物画独特的面貌和艺术魅力

4、色彩静物画的方法

师:你能说说色彩静物画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思考:课本范例的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方法绘制完成的?

生:讨论 师:概括、总结(1)、改画法(2)、写生法

步骤:第一步,起稿。画出静物构图、基本造型,并用色彩概括出素描关系 第二步,从暗部色彩入手,概括并且整体地画出大的色彩关系

第三步,将亮部颜色跟上来,铺完整个画面,使画面的主要色彩关系完整地展现出来

第四步,深入刻画细节,调整画面的色彩关系,完成作品

(3)、创意法

面对摆放的静物,根据自己的感受创意色彩

5、色彩静物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色彩知识的运用

强烈的色相对比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但要注意处理好色彩三要素的关系(2)、色调的处理

色彩静物画中的物品纷繁复杂,把握好整体色调才能使画面协调统一,形成整体的艺术感染力

(3)、主观艺术处理

把自己对静物的美感倾注到作品中,表现主观的情绪是画色彩静物画时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6、课堂练习

参考摆放好的静物或静物图片,任选一种色彩静物画的方法,画一张色彩静物画(教师巡堂指导)

7、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五、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创作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心得(学生讨论)(2)、总结、概括

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参与,摆放具有美感的静物直接激发学生的感受(2)、调动学生奇思妙想,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课 题:色彩风景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掌握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过程与方法 讲解演示,学生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恩情怀,感恩大自然给予的灵感。教学重点 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教学难点 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师教学准备 PPT、写生作品

学生课前准备 画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放映几张家乡风景图片,问同学们认不认识 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 1.取景

选取主要写生物象,确定画纸的尺幅(横幅、竖幅、方构图等),明确远、中、近景的物象关系以及天气、光线、时间的特征。2.构图

确定地平线、主体物的位置,以及相关景物之间的远近、左右关系,注意透视变化。起稿的工具和方法,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一个步骤。鉴于风景的光线与冷暖随时间而变化,作画时间以1~3小时为宜。

3.画大关系 铺大色调

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二个步骤。由于风景的空间距离和冷暖变化较大,注意静物的远近虚实、冷暖关系和明部、暗部、投影的冷暖反差。

4.深入刻画与完成。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三个步骤。逐个讲解作画的步骤

巩固练习由于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校园里写生

墙壁小装饰教案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壁饰与;壁饰和制作壁饰的方法;(2)学会制作完成一件墙壁小装饰;(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生活、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壁饰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壁饰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启发、讲授、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这里有很多;花卉、植

墙壁小装饰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壁饰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掌握选择 壁饰和制作壁饰的方法

(2)学会制作完成一件墙壁小装饰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使学生走近生活,学会美化 生活、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壁饰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壁饰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启发、讲授、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这里有很多画:风景画、人物画、花卉、植物、名人名言录„„请同学们从这些画中选择一幅把它挂在教室里好 吗?

生:好!(积极响应、行动)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装饰墙壁吧!(板书—墙壁小 装饰)

2、课程学习

师: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要选择名人名言或科学家的画像挂在教室中呢? 生:因为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可以激励我们学习„„(多种发言)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壁饰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1)壁饰与环境风格的关系

师:课件展示客厅图片,让学生观察客厅的风格。(教室提示:现代、古典、简约、田园)?

生:现代的、色彩明快的

师:展示不同风格的装饰画:钢笔画、油画、中国画、民间装饰画、抽象画„„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哪幅画更适合这个客厅呢?(教师引导:钢笔画安静、中国画古典、民间装饰画热闹)

生:抽象画最适合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抽象画造型给人轻松的感受,无框现代的风格与环境自然融合在一起

(2)壁饰与环境的色彩关系

回顾旧知识,色彩的对比(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补色对比)色彩的象征意义,红色:欢快、喜庆、热情 橙色:甜美、活力 黄色:明亮、青春、光明 蓝色:沉静、理性 绿色:旺盛、清凉、安全

师:课件展示一幅餐厅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餐厅的色调是怎样的?给你们什么感觉?

生:暖黄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师:展示两幅装饰画:红橙色调装饰画和蓝紫色调装饰画。哪一幅更适合这个餐厅呢? 生:红橙色的装饰画给人一种欢快、甜蜜的感受,挂在餐厅里可以营造一种愉快的就餐环境

师:同时展示客厅图片和几幅装饰画图片。讨论:哪种色彩的抽象画更适合这个客厅 生:讨论、回答(不同答案)

师:这个客厅是以绿色调为主,给人一种轻快之感。暖色调的抽象画与之对比过于强烈,黑、棕色调过于沉重,蓝紫色调与之形成一种邻近色调,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总结:多用对比色,视觉冲击力强。多用邻近色对比弱化。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环境去选择

(3)壁饰与环境空间的大小关系

师:同时展示大客厅和小书房两张图片。思考:在这两种空间中,装饰画的大小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大客厅放大一些的装饰画,小书房放小一些的装饰画 师:对了,装饰画的大小还应该与空间的大小相适应

3、丰富多彩的壁饰

欣赏形式多样的壁饰作品:毛线、纽扣、谷物、纸质、木质、贝壳、贴布、绘画„„ 师:假如在卫生间里放置一幅壁饰,应该用什么材料呢?提示:卫生间潮湿大。生:贝壳

4、制作壁饰

学生讨论制作壁饰的方法:分析空间风格、色彩基调、空间大小、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材料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吧(学生制作,教师巡堂指导)5作品展示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在制作壁饰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心得和收获呢?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积极性,想法和设计都很好,但在制作过程中还欠缺经验

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遗存,分析他们的艺术价值与历史

价值。

能力目标: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文化遗存的意识。

情感目标:从“平凡”中感受到美术遗存的文化内涵,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作品的基本知识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寻找身边的美术遗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朱家花园。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知道!建水朱家花园

师:对了,朱家花园位于我省(云南)建水县,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同学们,朱家花园属于美术遗存吗?

生:属于

师:对了,那么什么是美术遗存呢? 生:思考,讨论

师:美术遗存就是现存的古代美术作品。之所以称它们为“遗存”,是因为这些作品是“最后的”“不能再生”的。较多的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险,这些散落在民间看似平常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在人文历史与艺术审美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板书)

2.美术遗存的特点

生:观看课件图片,讨论美术遗存有哪些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年代、材质、地区四方面进行归纳)

形式:石雕、木雕、砖雕、刺绣、蜡染„„ 年代:红山文化、汉代、唐代、明代、清代„„ 材质:木、石、纺织品、砖、瓷„„ 地区:山西、湖南、北京、安徽„„

师:美术遗存是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年代久远、材质丰富、地区广泛 3.欣赏美术遗存(课本图片 PPT)(1)徽派建筑门楼

师:找一找,徽派建筑门楼上美术遗存的种类 生:观察、思考

师:木雕、书法匾额、砖雕、瓦当(总结)

(2)观察视频,思考徽派建筑的重要价值(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年代、材质、分布地区等几方面去考虑)

总结:形式:种类丰富,砖雕、木雕、石雕等

年代:明代、清代

材质:选料精良,砖、木、石为主

地区:古徽州地区(今安徽黄山、宣城绩溪等地)

(3)欣赏:河南石雕柱(唐)、北京民居劵门砖雕(明、清)、四川垂花木雕(清)、福建民宅柱础(清)„„

4.关注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1)思考讨论:(课本29页 山西一所学校里的古建筑——安禅寺 宋代)

你认为这座寺庙是美术遗存吗? 现在它是一所学校,这说明了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

(2)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生:欣赏我省的扎染、苗族绣片、牛虎铜案、古建筑(玉溪通海秀山古建筑、大理喜洲白族古建筑、蒙自玉皇阁古建筑„„)

师:总结:美术遗存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宝贵的艺术财富,需要我们关注保护(升华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

5.作业

在你身边有哪些美术遗存呢?你能用画笔把它们记录下来吗? 以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为内容,完成一张手抄报 6.作业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的活动,教师总结点评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心得

(2)教师总结概括,结束本课:美术遗存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一起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

六、教学反思

通过诱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对艺术多元性的理解、包容与接受,培养人文素养,从而达到以艺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课时 1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了解我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感受我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本课,能运用所学分析方法,认识其他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和特点 情感方面:通过本课学习,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

三、教学难点:

能从结构、布局、功能、文化、艺术等方面去分析其他传统民居建筑。(知识迁移)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蒙古包、上海石库门„„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建筑是哪里的吗? 生:知道,北京四合院„„

师:为什么中国传统民居会如此多样化呢?好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板书课题)

2、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

(1)、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课题播放图片: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黄土高原下沉式窑洞、干栏式木楼、云南“一颗印”民居

师:想一想,这些建筑都有哪些独特之处?它的特点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 师:总结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的特点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院落民居的典型形式,之所以叫“四合院”,是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大门,关起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像院落中心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结构:单栋单层的房屋围合而成,木架为房屋主体,辅以砖石结构,坚固稳定

功能:垂花门区分“外墙内院”,影壁起着阻挡视线的作用,游廊链接各个房屋,遮阳避雨 艺术: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印象十分朴素。精美的砖雕彩绘,为四合院增加了细节之美,突破了色彩单一性,院内的植物和陈设处处体现了主人的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文化:四合而居寓意家庭和睦、祖孙同堂的愿望,房屋的建制与布局体现了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福建客家土楼

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具有聚族而居和防御作用的多层高楼住宅。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其中圆形土楼是福建客家民居的代表形式之一。土楼外墙用夯土,内部用木屋架,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中心为内庭院,安置有厅堂、水井、厨房等公用设施,楼上是统一结构的卧房,并以走廊相连,这种统一的结构使土楼内部显得完整而又韵律。福建土楼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结构:外墙生土夯筑,内部木架结构,利用地势,材料天然 布局:以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中心为内庭院,安置有厅堂、水井、厨房等公用设施,楼上是统一规格的卧房,并与走廊相连

功能:防风抗震,防御性强,循环利用 文化:聚族而居,邻里和睦 艺术:造型富有特色,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黄土高原下沉式洞窑

在地平线上挖出院落后,在其四面洞壁上掏出若干口窑洞,就形成了一个由四面窑洞组成的

完整院落,即下沉式窑洞。

黄土高原上的下沉式洞是中国窑洞民居中最珍贵的形式,它的特点是节省建筑材料,隔音性好,冬暖夏凉

干栏式民居

它是傣族最富特色的传统住宅形式,以竹或木为主要材料,底层架空搭成小楼,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储存杂物等,也可防野兽。

它具有取材便利和防潮通风等特色。云南“一颗印”民居

滇中地区标准的土木结构房屋称为“一颗印”,为三间四耳一倒座,实际因经济情况有所增减,正房和耳房均为二层楼房,倒座多数为平房,少数为楼房,但空间极矮。正房较高,耳房矮一些,这样长辈居住的正房采光就比较好。中间为天井,多打有水井,铺石板, 作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为安全起见,传统的房屋四周外墙上是不开窗户的,都从天井采光。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干栏式木楼 和黄土高原窑洞有没有共同点呢?

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黄土高原下沉式窑洞借地势开凿空间,冬暖夏凉,节省材料。干栏式木楼防潮通风,取材方便(2)、欣赏其他传统民居建筑

课件播放:广东开平碉楼、上海石库门、皖南民居、藏族碉房、蒙古包

师:你能从结构、功能、布局、文化、艺术等方面去看待这些传统民居建筑吗?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概括

3、作业布置

用课上所学的分析角度向同学们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少数民族民居(手抄报形式)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课堂小结

第十三课时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学习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和探究学习,明确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了解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方法,并结合实际,保护身边的美术遗存。

通过探究总结认识到美术遗存的重要性,进行小组分析讨论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

从“平凡”中感受到美术遗存的文化内涵及重要性,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增强保护与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

明确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了解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方法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学习难点】

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师】什么是美术遗存,生活中,哪些属于美术遗存?

【生】美术遗存是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美术作品。美术遗存具有“最后的”“不可再生”的特点,许多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险。美术遗存在艺术审美、人文和历史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导入

展示收集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图片,对“到此一游”的不文明做法,交流讨论,生活中遇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该怎么做?

三、提示课堂学习内容 1.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和探究学习,明确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了解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方法,并结合实际,保护身边的美术遗存。

通过探究总结认识到美术遗存的重要性,进行小组分析讨论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

从“平凡”中感受到美术遗存的文化内涵及重要性,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增强保护与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重、难点预见:

重点: 明确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了解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方法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

难点: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

四、自学导引

1、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2、如何保护美术遗存?

3、如何传承美术遗存?

4、我们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的美术文化,你认为这些遗存作品中最值得传承的元素有哪些?

五、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六、课堂展示、学习交流流程

1、美术遗存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以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承载的文化内涵,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

2、保护美术遗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复建:玉带晴虹(浙江杭州西湖苏堤)清代,此桥本建于清雍正九年,毁于民国,1983年依照原尺度、原样式修复。残件陈列桥头,旁有文字:“此桥栏系古桥遗物,特作留存,以飨后人。”

B在原址建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临潼)秦代,在发掘现场依原样建博物馆保护美术遗存,更有利于我们认识了解祖先的智慧与生活印记。

C转移并经科学手段修复后陈列:被修复的康熙青花双龙戏珠碗,把美术遗存从不利于保护的环境中转移出来;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濒临毁灭的美术遗存进行修复,将使美术遗存在漫长的岁月磨砺后焕发新的光彩。

3、A参与美术遗存的普及与宣传活动;B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

4、美术遗存中值得传承的元素: 艺术美

图案美、色彩美、造型美、工艺美,美术遗存中的审美价值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

文化内涵

诚实、守信、四方通明、生生不息,美术遗存中常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民族精神和人文内涵。

七、当堂训练

以自己熟知的美术遗存元素,做一个生活用品设计或一件工艺品,如花瓶造型或花瓶、椅垫的装饰等。

设计步骤

1、选择美术遗存作品;

2、提炼美的元素 ;

3、设计构思;

4、制作应用。

八、小结收获成果

1、展示作品,并让学生做相应的解释说明。

2、学生自己或小组之间相互客观公平地评价作品。

九、课后反思:

第十三课 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艺术品的收藏,一部分是艺术品的拍卖。本课力图通过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这一现象,让学生了解一些美术现象的来龙去脉,从而学会看待这些现象,分析这些现象。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模拟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品收藏的一般

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有关程序,继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能力,锻炼拍卖活动中的组织

能力,体验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艺术品收藏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主要程序。

2、难点:组织好模拟拍卖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加深对收藏和拍卖的进一步的认识。

教具准备: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拍卖牌,拍卖锤,拍卖目录等。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导入: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模仿一段著名主持人的开场白,大家仔细听,看哪位同学能说出是哪个栏目:跟着佳明来寻宝,七分故事三分宝,大家好,我是佳明。(学生回答)说的很对,是《寻宝》栏目,这个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专门为收藏爱好者鉴定收藏品价格和进行市场价格评估的一档栏目,今天同学们能很快说出来,说明同学们对收藏方面的事情还是相当的关注的,今天,老师也要和同学们上一节《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的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猜猜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教师:首先我们来澄清一下概念,什么叫收藏?收藏就是收集整理就叫做收藏。(板书)启发讨论式导入

新课:教师启发提问:1 你喜欢收藏么?2你收藏过哪些物品?3收藏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4你能为收藏找个理由么?学生回答。(爱好,希望能赚钱,升值保值)。

三、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演示教学课件)

教师:如果我要收藏艺术品我要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一两种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因素?(小组讨论)教师小结:1 你会选择哪些艺术家? 你会选择哪些艺术品? 你是否需要了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哪些艺术家 会选择有名气的艺术家(齐白石大师在绘画书法,篆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2去世的艺术家比在世的时候要更有升值潜力。有艺术功力的年轻艺术家从长远来看好。(二)选择哪些艺术品 艺术品的抉择应具备四个条件:真

(1)赝品的概念:采用同样的材料和技法模仿某个艺术家的风格所制造的复制品。真:艺术品的真假是投资的前提。

(2)精:高品位的精心之作,而不是应酬之作。

齐白石作品中,价值高的是九十岁以后画的花卉、山水、人物。及中晚年画的带工笔草虫的作品。

(3)稀:在艺术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

从梵高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生前只卖出一幅画的梵高,在贫寒中默默离开了人世,现在他的画卖到了7500万美元。历史上的代表作品。

1995年在拍卖市场上,创55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位。(播放拍卖会视频录像,让学生了解拍卖会的实际情况)

――设计意图:设置收藏的情境进行教学,将枯燥复杂的知识进行分类,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了解名画背景的同时也了解了收藏的知识。

引出拍卖的概念:买东西的人要把东西卖给出价最高的人,这样的一种竞买过程叫拍卖。四 你参加过拍卖会吗?

1、拍卖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首先要广而告之:广播、报刊、电视、网络„„

2、印发拍卖品目录:

3、展览拍卖品:

将拍卖品公布于众,使竟买人做到心中有数。

五、竟拍之前组成小组,每组5-6人。

1、竟拍前的讨论:假如我有20万元人民币,我能出的大致价格是多少?我怎样购得我喜欢的艺术品。

2、竟拍后的交流:我为什么选择这件艺术品?在以后的收藏与拍卖中我会注意什么? 模拟拍卖还需要拍卖师、记录员、公正员等人配合。

六、模拟拍卖(体验一下拍卖带来的乐趣)

1、竟拍开始

2、拍卖师宣读拍卖规则

3、竟相报价

4、落锤成交

5、拍卖公正

6、付款交割作品 学生演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组探究拍卖的过程,模仿拍卖的各个工作人员,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尝试,让学生最大程度地体会拍卖的乐趣。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避免老师满堂灌的被动教学,学生对知识是否掌握在拍卖的过程中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教师对拍卖进行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了一场非常成功的拍卖会,大家拍卖了很多大师的作品,但是这些大师的作品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渴望而不可及的,也许我们积累一生的积蓄也买不起一件大师的作品,所以老师希望大家能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入到我们松原本土艺术家身上,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放幻灯片,其中也包含有教师本人的主要作品以及松原市内著名的剪纸艺术家李艳玲的剪纸作品,生平的主要成绩的介绍,著名书法家傅凯的主要作品及成绩。)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关注从昂贵的,普通人买不起的大师艺术品引导到松原本土的艺术家身上,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松原本土的艺术家。同时展示教师本人过硬的业务水平,让同学们对教师本人产生敬佩,为今后美术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同学们,其实收藏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品,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收藏,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每个人在视频中要找到三种以上自己熟悉的东西,并谈谈自己的感想。(播放视频)学生谈。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视频老师有个感想,收藏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民间收藏,民间收藏的意义在于陶冶我们的情操,而不在于投资。比方说这是老师二十年前在北京马路上捡到的银杏叶子,其实树叶本身是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但是老师特别喜欢树叶漂亮的颜色和外形,所以这片树叶一直珍藏了二十年。(展示树叶)可以这样说,喜欢就是收藏最好的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拓展对收藏范围的局限,让学生体会到收藏是无所不收,无所不藏的。

教师:谈到生活用品的收藏,我们前郭蒙古族自治县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我们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搞收藏,因为我们这里的生活用品都是很有特色的(放幻灯片)比方说我们开那达慕大会时戴的帽子,我们吃烤全羊时候用的蒙古刀,这是什么?(学生答:马头琴,前郭县是马头琴之乡)同学们,马头琴不但是我们前郭县的骄傲,而且是我们松原,乃至中国的骄傲,因为在2008年的时候曾经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是什么啊?(学生答:2008人共同演奏马头琴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对了,那是我们故乡人的骄傲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把收藏从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变成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身边物,让学生体会到收藏离我们如此之近。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只要你能抱着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态度去收藏,只要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拍卖会的活动中去,我相信你一定能体会到收藏带给你的知识和快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把收藏与拍卖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

下载美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美术人教新课标人物速写教案(精)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初中美术人教新课标人物速写教案 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1)工艺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作业不像小学美术教学那样突出......

    初中美术人教新课标案例分析教案(精)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课后简析: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八年级上 《盛唐女性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

    八年级美术 第五课 写生色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五课 写生色彩(1课时) 课 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欣赏、指导学生进行调色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写生色彩的基础知识,提高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色彩的能力。 通过......

    (初中美术)人美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一、学期进度表 第一·二周==0.前言: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第三·四周==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第五·六周==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

    人教 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认识色彩......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教案(汇编)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案 第一单元 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评述) 第一课时 欣赏与评述: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

    蛋壳人造型 初中美术教案

    蛋壳人造型 教学目标:1、通过蛋壳人造型设计,制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审美情趣。2、进一步丰富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体验设计和制作的一般规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