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活动
1、实践观察,认识等腰三角形: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剪下阴影部分(如教科书图12.3-1),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动手剪纸,观察,讨论,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基础上给出画图方法,并画出图形,介绍腰、底边、底角、顶角)
二、合作探究 活动
2、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活动1 中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 沿折痕对折,找出 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学生动手折纸、观察,找出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写下列表格)。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2)、猜一猜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学生根据重合的线段和重合的角,先独立思考等腰三角形有 哪些性质,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形成最终结果。)(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A.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B.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教师总结每个小组的讨论意见,最终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板书在黑板上。)活动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对称性寻找辅助线的添加办法,学生分小组讨论 交流,得出证明过程,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感性上认识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既 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表述水平。)活动
4、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运用(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0°,那么它的两个底角的度数是。(2)在△ABC中,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则∠B=、∠C=、∠BAD=、∠DAC= ,BD= =.(3)如图,在△ABC 中,AB=AC,点D 在AC 上,且BD=BC=AD,求:△ABC 各角的度数.
三、当堂训练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6°,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3.如右图,在△ABC 中,AB=AD=DC,∠BAD=26°,求∠B 和∠C 的度数.
四、小结与作业
第二篇: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12.3.1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备有一般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性质,由于它的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它比一般的三角形应用更广泛,而等腰三角形的许多特殊性质,又都和它是轴对称图形有关,它也是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方法,学好它可以为将来初三解决代数、几何综合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在理论上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显得相当重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相关性质。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等腰三角形内角以及边的计算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剪纸,折纸等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观察、试验、归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在操作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这两个性质对于平面几何中的计算,以及今后的证明尤为重要,故确定为重点)难点:等腰三角形中关于底和腰,底角和顶角的计算问题。(由于等腰三角形底和腰,底角和顶角性质特点很容易混淆,而且它们在用法和讨论上很有考究,只能从练习实践中获取经验,故确定为难点。)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针对当前学生,我运用实物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容易学,采用创设情景、实验法来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愿意学,并设置适当的追问、探究,让学生来主宰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三、教学工具 长方形的纸片、剪刀
四、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能力,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掌握好的学习和解题方法,并且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概括、表述论证的能力.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活动1:
(1)学生欣赏:向同学们出示精美的建筑物
老师激发:同学们所观察到的自己所熟悉的图形,并再次让同 学们观察图中所示三角形特点,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 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2)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动手操作,从白纸上剪出任意的等腰三角形并观察△ABC 的特点,可以发现AB=AC. 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说明相等的两边叫作腰,另一边叫作底边,两腰的夹角叫 作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作底角.如图(2)B
C 图(2)
△ABC中,若AB=A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是腰、BC是底边、∠A是顶角,∠B和∠C是底角.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活动2:
把活动1中剪出的△ABC将两腰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
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经过观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师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归纳: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活动3 :
你能用所学知识验证上述性质吗? 问题:已知:△ABC中,AB=AC。求证:∠B=∠C; B
DC 图(3)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若证∠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可以知道,只需要证明这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于是可以作辅助线构造两个三角形,做BC边上的中线(或做BC边上的高或顶角角平分线)AD,证明△ABD和△ACD全等即可,根据条件利用“边边边”可以证明. 教师活动设计:
让学生充分讨论,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证明,证明过程中注意学生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ACAB ADAD中
〔解答〕在△ABD和△ACDCDBD
所以△ABD≌△ACD(SSS),所以∠B=∠C,∠BAD=∠CAD,∠ADB=∠ADC=90°. 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多样,让学生在去讨论交流。也为下边的讲解做铺垫。巩固练习:⒈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0°,它的顶角为______.⒉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⒊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运用
如图(5),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个内角的度数.
B C 图(5)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中的关于角的数量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发现:
(1)∠ABC=∠ACB=∠CDB=∠A+∠ABD;(2)∠A=∠ABD;(3)∠A+2∠C=180°.
若设∠A=x,则有x+4x=180°,得到x=36°,进一步得到两个底角的度数. 〔解答〕略
(四)归纳小结
小结:每个小组说说自己的收获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五)布置作业
作业:课本P51,练习第1题、第2题.
第三篇: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教案
《等腰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两个推论。
②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推论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让学生体验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性图形。
②经历操作、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精神,使学生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三、教学难点
“三线合一”的理解及例1的讲解
四、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剪刀、自制等腰三角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活动1:请同学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剪去(或用刀子裁)一 个角,再把它展开,得到的是什么样三角形? 教师示范操作,然后学生跟着动手操作,观察得出结论:“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剪出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
师生共同回顾: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教师提问:剪出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能发现这个三角形有哪些特点吗?说一说你的猜想
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已的看法,教师提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师生归纳: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板书)
教师说明:对称轴是一条直线,而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因此不能说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是它的对称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2:教师出示刚才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标上字母如图所示: 把边AB叠合到边AC上,这时点B与C重合,并出现折痕AD,观察图形,△ADB与△ADC有什么关系?图中哪些线段或角相等?AD与BC垂直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ADB与△ADC重合,∠B=∠C,∠BAD=∠CAD,∠ADB=∠CDA,BD=CD 活动3:由上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如下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板书)教师提问: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学生可结合图形回答
(板书)已知:在△ABC中,AB=AC 求证:∠B=∠C 说明:将等腰三角形写成已知时,通常写成“在△ABC中,AB=AC”而不写成“等腰”两个字
教师引等学生回答:要证两个角相等可以转化前面所学过的三角形全等,而图形只有一个三角形,如何添加辅助线使它转化为两个三角形? 通过刚才的折叠等腰三角形的实验,很容易得到辅助线,作高AD或作顶角的平分线AD,可由两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并给订正。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它辅助线的作法,教师可作提示:作中线AD,由学生口答,或者指导学生看课本证明。
教师归纳等腰三角形性质1,并指出它的几何符号语言的书写: 如上图:∵ 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教师提出问题:练习1(口答)
1、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一个锐角的度数是多少度?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40°,那么它的顶角的度数是多少?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多少?
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那么其它的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20°,则其它的两个角各是多少 度?
6、等边三角形各内角有什么关系?各等于多少度? 要求学生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归纳:
(1)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与底角的关系:顶角十 2 ×底角=180°
(2)推论: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板书)
教师与学生合作分析,口述(2)的证明过程。活动4:提出问题:从性质1的证明过程可以知道,BD=CD,∠ADB=∠ADC=90°,由此,你能得出等腰三角形还具有什么性质?
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所发现的规律,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板书)
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
重合三线合一(板书)
活动5:教师出示课本例1(小黑板显示)
例1 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点D、E是底边的两点,且BD=AD,CE=AE,求∠DAE的度数?
分析例1,剖析推理方法及依据,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例1过程,解略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2:(出示小黑板)如图,在ABC中,AB=AC(1)∵AD⊥BD ∴∠______ = ∠_____; ______ = ______(等腰三 角形底边上的高与______、______重合)
(2)∵AD是中线 ∴_____ ⊥_____;∠_____= ∠_____(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_____、_____重合)
(3)∵AD是角平分线 ∴____ ⊥ ____;____= ____(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与______、_____重合)
(四)、师生互动,总结新知
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哪些收获?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用自己语言归纳,教师适时点评,并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性质;
4、等腰三角形常用辅助线作法(作底边上的高、作底边上的中线、作顶角的平分线)
(五)、作业设计,深化新知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叠合操作引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对等角,这种操作有利于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给出三种不同的辅助线,是用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新教材中例1设计与旧人教版求“人字形的角度”相比具有一定难度,为此,在讲完性质1后,设计如教案中练习1,一方面是用来巩固性质1,其中练习1中2、3、4具有变式教学思想,另一方面是为推论及性质2作准备。教案中练习2是用来巩固性质2,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几何符号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回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进行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人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步入主动想学的习惯。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素养。
第四篇: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河北省刘立锋—《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14.3节
二、设计思想
本课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三角形的性质的呈现。教材通过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叠合操作,得出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给出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并对性质1进行了证明,从性质1的证明过程中,得出等边三角形性质及等腰三角形性质2,这里“等边对等角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方法之一,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运用观察、操作来领悟规律,以全等三角形为推理工具,在交流中突破难点。采用直观教学发现法和启发诱导教学法,与学生实践操作、合作探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两个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2、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两个推论。
3、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推论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
4、理解对称思想的使用,学会运用对称思想观察思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体观察对象,总结一些有益的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让学生体验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性图形。
②经历操作、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精神,使学生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四、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2、“三线合一”的理解和使用。
五、教学难点
1、“三线合一”的理解及例1的讲解
2、等腰三角形图形组合的观察,总结和分析。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片断,辅助难点突破。
2、学生课前分小组预习,上课时按小组落座。
3、学生自带剪刀,圆规,直尺等工具。
4、每人得到一张印有“长度为a的线段”的纸片
教学手段:
1、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学习和讨论。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学情分析:
1、授课班级为平行班,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塞式教学。
2、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平衡。
3、本班为自己任课的班级,平时对学生比较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八、教学设计策略: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在此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以下的设计思想和策略:
1、回归学生主体,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当堂的反馈程度安排教学过程。
2、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安排问题的难度,体现一些灵活性。
3、教学的形式上注重个体化,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注重学习的参与性,努力避免以教师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活动1:请同学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剪去(或用刀子裁)一个角,再把它展开,得到的是什么样三角形? 教师示范操作,然后学生跟着动手操作,观察得出结论:“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剪出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
师生共同回顾: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教师提问:剪出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能发现这个三角形有哪些特点吗?说一说你的猜想
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已的看法,教师提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师生归纳: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板书)教师说明:对称轴是一条直线,而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因此不能说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是它的对称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2:教师出示刚才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标上字母如图所示:
把边AB叠合到边AC上,这时点B与C重合,并出现折痕AD,观察图形,△ADB与△ADC有什么关系?图中哪些线段或角相等?AD与BC垂直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ADB与△ADC重合,∠B=∠C,∠BAD=∠CAD,∠ADB=∠CDA,BD=CD 活动3:由上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如下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板书)
教师提问: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学生可结合图形回答(板书)已知:在△ABC中,AB=AC 求证:∠B=∠C 说明:将等腰三角形写成已知时,通常写成“在△ABC中,AB=AC”而不写成“等腰”两个字
教师引等学生回答:要证两个角相等可以转化前面所学过的三角形全等,而图形只有一个三角形,如何添加辅助线使它转化为两个三角形? 通过刚才的折叠等腰三角形的实验,很容易得到辅助线,作高AD或作顶角的平分线AD,可由两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并给订正。
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它辅助线的作法,教师可作提示:作中线AD,由学生口答,或者指导学生看课本证明。
教师归纳等腰三角形性质1,并指出它的几何符号语言的书写: 如上图:∵ AB=AC(已知)∴∠B=∠C(等边对等角)教师提出问题:练习1(口答)(投影)
1、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一个锐角的度数是多少度?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40°,那么它的顶角的度数是多少?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多少?
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那么其它的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20°,则其它的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6、等边三角形各内角有什么关系?各等于多少度? 要求学生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归纳:
(1)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与底角的关系:顶角十 2 ×底角=180°
(2)推论: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板书)教师与学生合作分析,口述(2)的证明过程。活动4: 投影
上面定理的证明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后,还可以证明那些对应元素相等呢?
对应边:BD=CD-----------------------AD是BC边上的中线
对应角: ∠BDA=∠CDA, 又∠BDA+∠CDA=180°
从而∠BDA=∠CDA=90°-----------------AD是BC边上的高(学生探讨回答,并归纳得出推论1)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推论1用几何语言表示: 在△ABC中,(1)∵AB=AC,AD⊥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AC,AD是中线,∴∠_____=∠______,_____⊥____;
(3)∵AB=AC,AD是角平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论1体现了AD的三重“身份”,即 “三线合一”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板书)
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 重合三线合一(板书)活动5: 使用多媒体投影
深入实际 举例应用
例题: 已知:如图,房屋的顶角∠BAC=100°,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檐AB=AC,求顶架上∠B、∠C、∠BAD、∠CAD的度数.首先用多媒体给出学生熟悉的人字梁屋架,然后分别介绍顶架上房屋的屋椽(两条椽相等)、横梁、立柱(垂直于横梁),而后把顶架结构抽象成数学模型,寻找解题思路。
解:在△ABC中,∵AB=AC(已知)∴∠B=∠C(等边对等角)∴∠B=∠C=(180°-∠A)=(180°-100°)=40°
又∵AD⊥BC(已知)∴∠BAD=∠CAD(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与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BAD=∠CAD=
∠BAC=50°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注重生活实际 加深理解)
活动6
如下图的三角形测平架中AB=AC,在BC的中点D挂一个重锤自然下垂,调整架身,使点A恰好在上.锤线(1)求证: AD⊥BC(2)这时BC处于水平位置吗? 证明:(1)在△ABC中,∵AB=AC,BD=CD(已知)∴AD⊥B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活动7 完成例题:等腰△ABC中,AB=AC,D、E是BC上的两点,若BD=CE,那么AD和AE相等吗?为什么
ABDEC
(四)、师生互动,总结新知
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哪些收获?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用自己语言归纳,教师适时点评,并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性质;
4、等腰三角形常用辅助线作法(作底边上的高、作底边上的中线、作顶角的平分线)
有益的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方法判断剪得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五)、作业设计,深化新知
课本P143页练习第2题、P149页习题14.3第1、3、4题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叠合操作引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对等角,这种操作有利于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给出三种不同的辅助线,是用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新教材中例1设计与旧人教版求“人字形的角度”相比具有一定难度,为此,在讲完性质1后,设计如教案中练习1,一方面是用来巩固性质1,其中练习1中2、3、4具有变式教学思想,另一方面是为推论及性质2作准备。教案中练习2是用来巩固性质2,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几何符号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生活实例体现新课标的学会数学应用的理念让学生体会三线合一在生活中的使用。体验数学语言的精练和准确。让学生回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进行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人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步入主动想学的习惯。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素养。
第五篇:《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10.2 等腰三角形(1)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在七年级下册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学生已经感受了证明的必要性,并通过平行线有关命题的证明过程,习得了一些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规范,积累了一定的证明经验;在七年级上,学生也已经探索得到了有关三角形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命题,这些都为证明本节有关命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将进一步利用三角形的定理、公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定理,由于具备了上面所说的活动经验和认知基础,为此,本节可以让学生在回顾的基础上,自主地寻求命题的证明,为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应用这些公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在证明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证明过程,掌握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够借助数学符号语言利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力目标:
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交流探索中发现证明方法的多样性,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3、情感与价值目标
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及合情推理与演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难点: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三、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课前准备: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供上课折叠实验用); 教师课前准备:制作好的几何画板课件。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折纸活动 探索新知;第二环节:明晰结论和证明过程;第三环节:逆向思考;第四环节: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折纸活动 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在提问:“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以前是如何探索这些性质的,你能再次通过折纸活动验证这些性质吗?并根据折纸过程,得到这些性质的证明吗?”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这些定理的活动验证和证明过程。具体操作中,可以让学生先独自折纸观察、探索并写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再以六人为小组进行交流,互相弥补不足。
BDCAAA→
BCD→
B(C)D活动目的:通过折纸活动过程,获得有关命题的证明思路,并通过进一步的整理,再次感受证明是探索的自然延伸和发展,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活动效果与注意事项:由于有了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活动,以及具体的折纸操作,学生一般都能得到有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当然,可能部分学生得到的定理并不全面,在学生小组的交流中,通过同伴的互相补充,一般都可以得到所有性质定理。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小组的巡视,提醒学生思考多种证明思路,思考不同的辅助线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三线合一”。第二环节:明晰结论和证明过程
活动内容:在学生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分析、提问,和学生一起完成以上两个性质定理的证明,注意最好让两至三个学生板演证明,其余学生挑选其一证明。其后,教师通过课件汇总各小组的结果以及具体证明方法,给学生明晰证明过程。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高三条线重合
活动目的:和学生一起完成性质定理的证明,可以让学生自主经历命题的证明过程;明晰证明过程,意图给学生明晰一定的规范,起到一种引领作用;
活动效果:学生一般都能得到这些定理的证明。
第三环节:逆向思考
活动过程:
上面,我们改变问题条件,得出了很多类似的结论,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思考问题,这也是获得数学结论的一条途径。例如“等边对等角”,反过来成立吗?也就是: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如图,在△ABC中,∠B=∠C,要想证明AB=AC,只要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使AB与AC成为对应边就可以了。
你是如何想到的?
由前面定理的证明获得启发,比如作BC的中线,或作A的平分线,或作BC上的高,都可以把△ABC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很好。同学们可在练习本上尝试一下是否如此,然后分组讨论。
我们组发现,如果作BC的中线,虽然把△ABC分成了两个三角形,但无法用公理和已证明的定理证明它们全等。因为我们得到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对应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是不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后两种方法是可行的。
那么就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方法按要求将推理证明过程书写出来。(教师可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并对推理证明过程讲评)
ABC(证明略)
活动效果:我们用“反过来”思考问题,获得并证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叙述为:等角对等边。我们不仅发现了几何图形的对称美,也发现了数学语言的对称美。
第四环节: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
活动内容:学生自主完成P102习题10.4第1题:如图(图略),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2)求∠BAD的度数。
活动目的:巩固全等三角形判定公理的应用,复习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用法。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让学生畅谈收获,包括具体结论以及其中的思想方法等。活动目的:形成及时总结语反思的意识与习惯,提高学生能力。
活动效果与注意事项: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感想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明晰部分收获供学生共享,如:
1、具体有关性质定理;
2、通过折纸活动获得三个定理,均给予了严格的证明,为今后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3、体会了证明一个命题的严格的要求,体会了证明的必要性。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P102习题10.4 2、3
四、教学反思
本节关注学生已有活动经验的回顾过程,关注了 “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活动过程,关注了学生自主探究过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较好,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具体活动中,如何在学生活动与规范表达之间形成一个恰当的平衡,具体各部分时间比例的分配可能还需要根据班级学生具体状况进行适度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