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城镇化建设交流材料
我镇地处本区最东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58.3平方公里,耕地4.95万亩,常住人口4.8万人,属本区经济薄弱乡镇之一。今年,我镇被列为市重点城镇,我们将以区委王书记的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迅速完善镇村规划体系,加快重点城镇建设进程,着力打造实力更强、环境更美、生活更优的新型城镇。
一、坚持规划先行,加快融入城市板块
镇村规划是镇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是提升镇村建设品位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迅速贯彻落实市委《意见》精神,加快融入城市板块,我镇将把规划的修订完善放在首位。一是科学编制城镇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和功能合理分区”的要求,重新修编完善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以及各村庄规划,科学定位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整体性和权威性。二是合理调整土地总体规划。在服从中心城市大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统筹兼顾、合理用地的原则,按照用地集约、居住集中,产业集聚的要求,开展新一轮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为城镇建设提供用地指导。三是做好园区专项规划。我镇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工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为此,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我们将对“两个万亩”高效农业园进行专项规划。同时,为增强造血功能,壮大财政实力,对镇工业集中区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努力构建工业经济加速发展、集聚发展的新平台。
二、坚持科学定位,不断做强特色产业
我镇地处城市边缘地区,交通相对闭塞,集镇建设虽然初具规模,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多数农户家庭以外出务工收入和农业收入为主,农民增收困难。在重点镇村建设中,我们将立足镇情,以农业的产业化为基础,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化工业,努力彰显本镇产业特色。一是持续扩面增量。在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先行的基础上,狠抓项目开发,坚持种养结合,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点面互动的良好发展态势,确保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落到实处。二是努力提档升级。围绕本镇提水养殖、银杏林果等特色农业,努力在建设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上做文章、下功夫。注重引进银杏、食品等加工项目落户本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鼓励发展农村运销服务业,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体系,努力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三是不断完善配套功能。围绕打造特色产业,不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提升产业化承载功能。加快推进道路、水电、燃气、通讯、广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配套功能。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落实城乡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着力营造整洁优美的镇村环境。
三、坚持统筹发展,努力提高城镇水平
作为联结城市的一个板块,我们将把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工作的重心,坚持以快补晚,好中求快。一是注重规划引领与集镇开发并进。以镇村规划为指导,坚持连片开发、组团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镇村空间布局。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高品位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新社区,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二是注重设施建设与功能拓展协调。一方面按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建设的要求,采取内资与外资结合,政府资金与民间资本共建的方式,全面实施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努力完善集镇配套功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切实解决对外交通问题,加紧编制对外交通的规划,全面实施镇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上争,早日建成集镇与市区、与周边镇街的快速通道,努力改善投资的硬软环境。三是注重做大规模与提升形象统一。按照镇区与社区,重点村与一般村,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实行一次规划、分年实施,逐步集中、建管并重,努力使小城镇规模在扩大的同时,集镇的整体水平同样得到提高,集镇的对外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
四、坚持民生为本,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重点镇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创业富民、保障安民、发展惠民工程,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加广泛地惠及民生。一是坚持创业富民。积极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投身重点镇村建设,以典型引路,大力推介创业经验,因村因人制宜,鼓励自主创业,动员返乡创业,全面掀起全民创业的新热潮,促进各次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保障安民。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点镇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侧重抓好城乡社会保障的全覆盖。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三是坚持发展惠民。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扎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认真实施好环境整治工程。针对当前农民居住较为分散,镇容村貌较为落后的实际,认真制定镇村环境整治方案,分年、分段抓好镇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全面落实保洁责任,努力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好各项惠民工程。重视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全面实施好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工程,关注群众“看病难”问题,加快完善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加大群众饮用卫生水工程推进力度,在长江水达镇工程全面实施到位的基础上,两年内确保自来水入户率达100%。
各位领导,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市委《意见》的要求,在市区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借鉴经验、潜心研究,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努力为推进重点镇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乡镇城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乡镇城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城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010-06-29 18:19:4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城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乡镇城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
兴特色产业建商贸新城
——**市虎门镇城镇化建设情况调查
虎门镇位于我省**市西南部珠江口东岸,是从南海进入中国内陆的咽喉要道。虎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现镇城区建成面积平方公里,镇域总人口75万,其中户籍人口12万。虎门地处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珠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为省、港、澳经济走廊的交汇点,广、深、珠高速公路枢纽中心,是广东省辖
市286个中心镇之一和《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七个副中心之一,也是**市西部重要支点,2006年8月被广东省建设厅推荐为全国一百个重点镇之一——国家商贸流通型重点镇。虎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因虎门销烟而引发的鸦片战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而名闻中外。
近十多年,虎门镇依托服装特色产业,大力建设商贸新城,更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服装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商贸业的兴旺与发达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无论在经济规模、发展资源、基础设施等硬件上还是在科技人才、文化底蕴、金融服务等软件上,都不具有优势。因此,小城镇发展不能走大而全的道路,必须与大中城市错位发展,也与其它小城镇错位竞争,替自己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
业,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珠三角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珠三角地区继续承接香港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与地区的产业转移,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企业继续向珠三角扩散;另一方面,周边的一些大城市,如广州、深圳多将目光集中在一些人才、资金、技术门槛更高的产业。虎门作为一个小镇,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不可能与大城市相比,因此在产业选择上也无法与大城市竞争,而虎门当时已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的服装市场,于是虎门历史性地选择了服装这个产业作为自己的特色产业,并扶持为龙头产业。
经过虎门政府十多年来的引导扶持、协调服务、规范管理、推动促进,虎门的服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虎门现已成为国内外有名的“中国服装名城”、“中国女装名镇”。至目前,全镇注册服装企业1000多家,其它织布、定型、印
染、拉链等服装相关配套企业200多家;服装年生产量达到2亿件(套),2005年服装销售总额135亿元;拥有大型服装、鞋类、面料和辅料商场市场32家,经营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个以富民时装城为中心,方圆一平方公里的服装销售圈和一个以富民布料市场为中心,方圆一平方公里的面辅料经营圈,在虎门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的人员约达35万人。几年来,虎门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使虎门服装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和个性。虎门服装现在国内共有4000多个注册商标,在不同国家地区有400多个注册商标。到目前,虎门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0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2个,还拥有100多个具有一定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一业兴旺百业,名城名镇辉映。服装业是与广大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的产业。服装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几十万人就业问题,而且对虎门来说也是聚集了人气,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人气旺,商业才会兴旺。现在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虎门有贸易往来,每天来虎门做服装生意的客商有2万多人次,每天进出虎门的各类客运大中巴6000多车次,每年来虎门参观服装交易会的有几十万人次,每年来虎门旅游的达2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虎门现有常驻人口达7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万人,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工约63万人。加上每天约20多万流动人口,每天在虎门生活消费的约100万人,达到甚至超过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虎门服装产业的经济职能及商贸化城市的社会职能对国内外产生着巨大的幅射与影响。如今,虎门的饮食、旅业、运输、娱乐、旅游、零售、房地产、美容、康体、咨询、中介等行业全部兴旺起来。以酒店为例,虎门现有各类酒店93家,其中星级标准酒店10余家(已挂牌的五
星级3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93家酒店共设有客房6500多间,床位18000多个,每天平均住房率达85%以上。2005年,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46,年末全镇城乡各项存款余额26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285元。商贸业的兴旺发达,也为政府培育了新的税源,促进了虎门经济的发展。2005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万元;工商税收亿元,其中商贸服务业占52%,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亿元。至2005年底,全镇累计吸引外资14亿美元,现有外资企
第三篇:乡镇城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兴特色产业建商贸新城
——**市虎门镇城镇化建设情况调查
虎门镇位于我省**市西南部珠江口东岸,是从南海进入中国内陆的咽喉要道。虎门镇总面积178.5平方公里,现镇城区建成面积52.6平方公里,镇域总人口75万,其中户籍人口12万。虎门地处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珠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为省、港、澳经济走廊的交汇点,广、深、珠高速公路枢纽中心,是广东省辖市286个中心镇之一和《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七个副中心之一,也是**市西部重要支点,2006年8月被广东省建设厅推荐为全国一百个重点镇之一——国家商贸流通型重点镇。虎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因虎门销烟而引发的鸦片战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而名闻中外。
近十多年,虎门镇依托服装特色产业,大力建设商贸新城,更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服装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商贸业的兴旺与发达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无论在经济规模、发展资源、基础设施等硬件上还是在科技人才、文化底蕴、金融服务等软件上,都不具有优势。因此,小城镇发展不能走大而全的道路,必须与大中城市错位发展,也与其它小城镇错位竞争,替自己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珠三角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珠三角地区继续承接香港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与地区的产业转移,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企业继续向珠三角扩散;另一方面,周边的一些大城市,如广州、深圳多将目光集中在一些人才、资金、技术门槛更高的产业。虎门作为一个小镇,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不可能与大城市相比,因此在产业选择上也无法与大城市竞争,而虎门当时已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的服装市场,于是虎门历史性地选择了服装这个产业作为自己的特色产业,并扶持为龙头产业。
经过虎门政府十多年来的引导扶持、协调服务、规范管理、推动促进,虎门的服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虎门现已成为国内外有名的“中国服装名城”、“中国女装名镇”。至目前,全镇注册服装企业1000多家,其它织布、定型、印染、拉链等服装相关配套企业200多家;服装年生产量达到2亿件(套),2005年服装销售总额135亿元;拥有大型服装、鞋类、面料和辅料商场市场32家,经营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个以富民时装城为中心,方圆一平方公里的服装销售圈和一个以富民布料市场为中心,方圆一平方公里的面辅料经营圈,在虎门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的人员约达35万人。几年来,虎门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使虎门服装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和个性。虎门服装现在国内共有4000多个注册商标,在不同国家地区有400多个注册商标。到目前,虎门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0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2个,还拥有100多个具有一定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一业兴旺百业,名城名镇辉映。服装业是与广大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服装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几十万人就业问题,而且对虎门来说也是聚集了人气,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人气旺,商业才会兴旺。现在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虎门有贸易往来,每天来虎门做服装生意的客商有2万多人次,每天进出虎门的各类客运大中巴6000多车次,每年来虎门参观服装交易会的有几十万人次,每年来虎门旅游的达2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虎门现有常驻人口达7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万人,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工约63万人。加上每天约20多万流动人口,每天在虎门生活消费的约100万人,达到甚至超过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虎门服装产业的经济职能及商贸化城市的社会职能对国内外产生着巨大的幅射与影响。如今,虎门的饮食、旅业、运输、娱乐、旅游、零售、房地产、美容、康体、咨询、中介等行业全部兴旺起来。以酒店为例,虎门现有各类酒店93家,其中星级标准酒店10余家(已挂牌的五星级3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93家酒店共设有客房6500多间,床位18000多个,每天平均住房率达85%以上。2005年,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8:52.2:46,年末全镇城乡各项存款余额26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285元。商贸业的兴旺发达,也为政府培育了新的税源,促进了虎门经济的发展。2005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7.43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63万元;工商税收26.65亿元,其中商贸服务业占52%,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8.77亿元。至2005年底,全镇累计吸引外资14亿美元,现有外资企
第四篇:乡镇城镇化建设经验交流
我镇地处本区最东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58.3平方公里,耕地4.95万亩,常住人口4.8万人,属本区经济薄弱乡镇之一。今年,我镇被列为市重点城镇,我们将以区委王书记的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迅速完善镇村规划体系,加快重点城镇建设进程,着力打造实力更强、环境更美、生活更优的新型
城镇。
一、坚持规划先行,加快融入城市板块
镇村规划是镇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是提升镇村建设品位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迅速贯彻落实市委《意见》精神,加快融入城市板块,我镇将把规划的修订完善放在首位。一是科学编制城镇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和功能合理分区”的要求,重新修编完善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以及各村庄规划,科学定位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整体性和权威性。二是合理调整土地总体规划。在服从中心城市大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统筹兼顾、合理用地的原则,按照用地集约、居住集中,产业集聚的要求,开展新一轮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为城镇建设提供用地指导。三是做好园区专项规划。我镇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工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为此,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我们将对“两个万亩”高效农业园进行专项规划。同时,为增强造血功能,壮大财政实力,对镇工业集中区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努力构建工业经济加速发展、集聚发展的新平台。
二、坚持科学定位,不断做强特色产业
我镇地处城市边缘地区,交通相对闭塞,集镇建设虽然初具规模,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多数农户家庭以外出务工收入和农业收入为主,农民增收困难。在重点镇村建设中,我们将立足镇情,以农业的产业化为基础,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化工业,努力彰显本镇产业特色。一是持续扩面增量。在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先行的基础上,狠抓项目开发,坚持种养结合,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点面互动的良好发展态势,确保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落到实处。二是努力提档升级。围绕本镇提水养殖、银杏林果等特色农业,努力在建设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上做文章、下功夫。注重引进银杏、食品等加工项目落户本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鼓励发展农村运销服务业,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体系,努力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三是不断完善配套功能。围绕打造特色产业,不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提升产业化承载功能。加快推进道路、水电、燃气、通讯、广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配套功能。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落实城乡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着力营造整洁优美的镇村环境。
三、坚持统筹发展,努力提高城镇水平
作为联结城市的一个板块,我们将把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工作的重心,坚持以快补晚,好中求快。一是注重规划引领与集镇开发并进。以镇村规划为指导,坚持连片开发、组团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镇村空间布局。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高品位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新社区,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二是注重设施建设与功能拓展协调。一方面按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建设的要求,采取内资与外资结合,政府资金与民间资本共建的方式,全面实施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努力完善集镇配套功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切实解决对外交通问题,加紧编制对外交通的规划,全面实施镇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上争,早日建成集镇与市区、与周边镇街的快速通道,努力改善投资的硬软环境。三是注重做大规模与提升形象统一。按照镇区与社区,重点村与一般村,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实行一次规划、分年实施,逐步集中、建管并重,努力使小城镇规模在扩大的同时,集镇的整体水平同样得到提高,集镇的对外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
四、坚持民生为本,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重点镇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创业富民、保障安民、发展惠民工程,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加广泛地惠及民生。一是坚持创业富民。积极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投身重点镇村建设,以典型引路,大力推介创业经验,因村因人制宜,鼓励自主创业,
第五篇:乡镇领导作风建设交流材料
乡镇领导作风建设交流材料
总书记在中心纪委第次全会上深入指出,增强指导干部作风建立,是具体贯实科学发展观的必定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调和社会的必定要求,是提高党的在朝才能、坚持和发展党的提高先进性的必定要求,是做好新情势下反腐倡廉的必定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乡镇干部肩负着新农村建立的主要工作,增强乡镇指导干部作风建立显得尤其主要。绝大局部乡镇指导干部作风过硬,可以以身作则、事必躬亲,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但也有少量乡镇指导干部作风不实、不思提高、不足创新,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单个乡镇指导干部离开群众,不受群众欢迎,严厉障碍新农村建立。增强乡镇指导干部作风建立的对策:
一要增强教育培训,坚持健全终身学习机制。勤劳学习是指导干部加强党性、提高身手、做好工作的前提。指导干部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习气、一种涵养,加强学习的自动性和自觉性,既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实践效果武装思想,又要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增强对现代经济常识、科技常识、社会治理常识、司法常识的学习,不时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常识程度和工作才能。党校是乡镇指导干部实践学习、党性磨炼、作风建立的主阵地,要切实做好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要顺应新情势发展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严正规律增强治理。还,乡镇指导干部要坚持自学,缺什么学什么,用什么补什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气。组织部分要坚持健全干部终身学习机制,要求党政干部报送高质量的实践学习心得笔记,将干部学习状况作为选拔运用的主要审核根据。
二要注重监督检查,崇尚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习尚。督查部分要随时跟踪督查专项工作的落实状况,关于平常性的乡镇工作要采取不按期地随机抽查,实时地向指导报送督查状况。工作督查要坚持轻车简从、微服私访,不克不及事前打招待,更不克不及报喜不报愁而点缀承平。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扬本能机能效果,协助党委抓好作风建立,加大对干部作风建立的检查监督力度,严厉查处乡镇指导干部滥用权柄、贪污行贿、堕落蜕化、渎职不尽职的案件。要坚持惩办与组织处置相结合,对那些班子内部不团结、离心离德、工作无起色的乡镇首要指导,要实时采取组织办法予以调整。
三要落实准则,健全机制,促使乡镇指导干部秉公用权、清正清廉。一是进一步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准则,健全用人机制。要注重培育和维护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明公道竞争的用人情况,公正正派选人用人,不让综合本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诚恳人吃亏,使安心干事、不事声张、勤政廉政、不跑不要的干部获得一定和重用。还,要注重干部任用前的调查工作。干部调查要具体、真实,要到群众中去多听群众意见,听取拟任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既要调查干部的工作成果,又要对“八小时外”的生活圈进行调查。要特殊注重乡镇指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后果的运用,对任期内新增债权、非生产性支出(首要是款待费)方面作为重点调查,关于新增债权多、款待费开支大的乡镇首要指导不只不克不及选拔运用,并且还要进行诫勉说话,需要时采取组织办法进行处置,小我涉嫌违纪违法的要果断从严查处。二是切实抓好各项监督准则的落实。指导干部小我严重事项申报准则要向乡镇首要指导干部延长,还要认真执行述职述廉、民主评断、诫勉说话、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党内监督准则,没收发扬其在指导干部作风建立中的效果。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开内容要详细、翔实,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言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加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促进指导干部作风建立。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严重事项决定计划、大额资金运用、主要人事任免等集体研讨决定的准则,让公共权利置于阳光之下,进一步健全权利约束机制。三是落实责任追查制。权利监督的着力点在于权利运作的进程和结果上,要在现有的公法系统中大幅度地增补和细化各类有关权利责任的条目,搜检详细用权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做到有法必依、法律必严,严厉追查滥用权利的行为。比方乡镇指导干部外借公款或供应担保,必需由其负责追回或以小我财富了债,并承当响应的行政责任;违背政策和司法律例(包括顺序性的规则)作出的一切决定以及代表县政府签署的一符合同无效,并让其承当司法责任,促使乡镇指导干部坚持法管治念,坚持依法行政。
四要把处理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权衡乡镇指导干部作风建立的试金石,促使乡镇指导干部养成勤政、务实的作风。亲密联络群众是我党长期在朝的基本,只要认真处理好群众最关怀、最直接、最实际的好处问题,完成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好处,才干在人民群众中真正坚持起党的优秀作风的优越形象。乡镇指导干部身处农村最基层,直接与老百姓接触,必需深化查询研讨,要到矛盾多、坚苦大、前提最艰辛的村组去调查民
总书记在中心纪委第次全会上深入指出,增强指导干部作风建立,是具体贯实科学发展观的必定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调和社会的必定要求,是提高党的在朝才能、坚持和发展党的提高先进性的必定要求,是做好新情势下反腐倡廉的必定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乡镇干部肩负着新农村建立的主要工作,增强乡镇指导干部作风建立显得尤其主要。绝大局部乡镇指导干部作风过硬,可以以身作则、事必躬亲,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但也有少量乡镇指导干部作风不实、不思提高、不足创新,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单个乡镇指导干部离开群众,不受群众欢迎,严厉障碍新农村建立。增强乡镇指导干部作风建立的对策:
一要增强教育培训,坚持健全终身学习机制。勤劳学习是指导干部加强党性、提高身手、做好工作的前提。指导干部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习气、一种涵养,加强学习的自动性和自觉性,既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实践效果武装思想,又要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增强对现代经济常识、科技常识、社会治理常识、司法常识的学习,不时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常识程度和工作才能。党校是乡镇指导干部实践学习、党性磨炼、作风建立的主阵地,要切实做好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要顺应新情势发展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严正规律增强治理。还,乡镇指导干部要坚持自学,缺什么学什么,用什么补什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气。组织部分要坚持健全干部终身学习机制,要求党政干部报送高质量的实践学习心得笔记,将干部学习状况作为选拔运用的主要审核根据。
二要注重监督检查,崇尚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习尚。督查部分要随时跟踪督查专项工作的落实状况,关于平常性的乡镇工作要采取不按期地随机抽查,实时地向指导报送督查状况。工作督查要坚持轻车简从、微服私访,不克不及事前打招待,更不克不及报喜不报愁而点缀承平。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扬本能机能效果,协助党委抓好作风建立,加大对干部作风建立的检查监督力度,严厉查处乡镇指导干部滥用权柄、贪污行贿、堕落蜕化、渎职不尽职的案件。要坚持惩办与组织处置相结合,对那些班子内部不团结、离心离德、工作无起色的乡镇首要指导,要实时采取组织办法予以调整。
三要落实准则,健全机制,促使乡镇指导干部秉公用权、清正清廉。一是进一步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准则,健全用人机制。要注重培育和维护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明公道竞争的用人情况,公正正派选人用人,不让综合本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诚恳人吃亏,使安心干事、不事声张、勤政廉政、不跑不要的干部获得一定和重用。还,要注重干部任用前的调查工作。干部调查要具体、真实,要到群众中去多听群众意见,听取拟任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既要调查干部的工作成果,又要对“八小时外”的生活圈进行调查。要特殊注重乡镇指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后果的运用,对任期内新增债权、非生产性支出(首要是款待费)方面作为重点调查,关于新增债权多、款待费开支大的乡镇首要指导不只不克不及选拔运用,并且还要进行诫勉说话,需要时采取组织办法进行处置,小我涉嫌违纪违法的要果断从严查处。二是切实抓好各项监督准则的落实。指导干部小我严重事项申报准则要向乡镇首要指导干部延长,还要认真执行述职述廉、民主评断、诫勉说话、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党内监督准则,没收发扬其在指导干部作风建立中的效果。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开内容要详细、翔实,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言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加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促进指导干部作风建立。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严重事项决定计划、大额资金运用、主要人事任免等集体研讨决定的准则,让公共权利置于阳光之下,进一步健全权利约束机制。三是落实责任追查制。权利监督的着力点在于权利运作的进程和结果上,要在现有的公法系统中大幅度地增补和细化各类有关权利责任的条目,搜检详细用权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做到有法必依、法律必严,严厉追查滥用权利的行为。比方乡镇指导干部外借公款或供应担保,必需由其负责追回或以小我财富了债,并承当响应的行政责任;违背政策和司法律例(包括顺序性的规则)作出的一切决定以及代表县政府签署的一符合同无效,并让其承当司法责任,促使乡镇指导干部坚持法管治念,坚持依法行政。
四要把处理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权衡乡镇指导干部作风建立的试金石,促使乡镇指导干部养成勤政、务实的作风。亲密联络群众是我党长期在朝的基本,只要认真处理好群众最关怀、最直接、最实际的好处问题,完成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好处,才干在人民群众中真正坚持起党的优秀作风的优越形象。乡镇指导干部身处农村最基层,直接与老百姓接触,必需深化查询研讨,要到矛盾多、坚苦大、前提最艰辛的村组去调查民
情,倾听群众的呼声,对群众盼的是什么、愁的是什么、最需求处理的问题是什么,要做到心中有底,并极力做好。一要坚持问题台帐消号准则。乡镇指导干部经过深化调研把握民情后,要对群众反映的实践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实时坚持问题台帐,集体研讨处理问题的方法,分轻重缓急一一消号处理。对存在问题多且长期得不到处理,群众意见大的乡镇首要指导干部要进行诫勉说话,需要时采取组织办法进行处置。二要坚持为民解难办实事注销准则。组织部分对乡镇指导干部为民处理了哪些坚苦、办了哪些实事、采取的办法和办法是什么、群众的回响怎样样等等,都要照实地注销,坚持勤民档案,作为干部政绩审核的根据。乡镇指导干部的首要精神用在了为民办实事、追求发展上,而没有时间从事其他不良癖好,作风就会天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