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精神 校训

时间:2019-05-15 07:3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南大学精神 校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南大学精神 校训》。

第一篇:西南大学精神 校训

大学精神 校训

我校大学精神是:特立西南,学行天下。校训是:含弘光大,继往开来。自此,“八字”大学精神和校训,将引领和激励全体西南大学人“特立西南,学行天下”,“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为建成高水平综合大学而不懈奋斗。

大学精神的内涵是:

西南大学生于西南,立于西南;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百年耕耘,含弘光大;恰逢西部开发,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作为国家“211”工程建设综合大学,以“西南”冠之,顺天应时,顺地应民。因此,西南大学乃取西南之独特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以其所学、所研、所育反哺于西南,服务于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特立西南,学行天下”即是西南大学百年办学孕育的独特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彰显。

“特立”源于《礼记•儒行》之“特立独行”语,喻君子之高洁品质。用为西南大学精神,“特立”二字应有两解:其一是以西南大学所处西南之天然优势、以西南之独特资源养我学术、育我英才,助我“挺立”于优秀大学之林;其二是西南大学学人素以先贤儒者修身治世、宁静致远,通贯天、地、人三才之品性而“挺立”于世。

“学行”源自《荀子•儒效》“学至于行之而至矣”,扬雄《法言•学行》又曰“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可见,学习知识、教书育人若止于立言著述、传道授业,即属等而下之;其最高境界应为勤于践行,而后方可明辨是非,以所学为社会所用,如此,是为“圣人”。用为我校大学精神,“学”之一解应为继承传统、精于学术;二解应为继往开来、致力创新。“行”在此也有两解,一指躬行、推行;二曰德行、操行。因此“学行天下”一方面是指做学问、培养人才,使其所研究成果推行于天下,培养的人才服务于天下。另一方面,“学行天下”是指我校师生于百年中因受西南自然人文滋养而形成道学兼修、厚德养学之品质,化为兼善天下、普惠大众之行动。

即是,西南大学由其成于西南之“特立”品质升华至大学精神之一般性和普适性,以其“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实践创新英才”所“特立”之成就,“富社会国计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特立西南,学行天下”既蕴涵了我校时空特征、独特资源之实际,也规定了我校的发展路向和价值追求。

校训的内涵是: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是1928年时任川东师范学校校长的甘绩镛先生所题。川东师范学校源于我校最早的办学渊源川东师范学堂。“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所谓“坤”者,明高僧智旭曰:“顺也,在天为阴,在地为柔,在人为仁,在性为寂,在修为止……顺则所行无逆……”所谓“含弘光大”,含是无所不包,弘是无所不有,光是无所不著,大是无所不被;“继往开来”,语出宋•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即是“包含弘厚,光著盛大,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之意。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作为校训,除含义厚重,寓义深远外,还来源于百年老校的历史沉淀,可谓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那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编选出来,又容易变更的文字。对学校而言,要“包含弘厚,光著盛大,继承百年老校优良办学传统,开创西南大学的光辉未来”;对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而言,要“高瞻远瞩,胸襟弘大,秉承百年办学理念,发扬优良传统,肩负发展学校重任,实现学校规划目标”;对教师而言,要“学高身正,为人师表,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对学生而言,要“自强不息,学无止境,诚信做人,承前创新”。

第二篇:西南政法大学校训

西南政法大学校训

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

一、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批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

学校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建校伊始,学校得到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校名。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成为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校训:博学笃行 厚德重法

“博学笃行”取自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又《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在今天,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含义,“博学”指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包括人文、社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掌握法学知识,造就法学大家;“笃行”指重视实践,坚持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理解理论,深化理论,升华理论。“博学笃行”汲取了传统文化典籍的精粹,又具有时代气息,展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

“厚德重法”不仅是传统文化与时代召唤的结合,亦体现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突出了学校办学特色及办学目标。《易经·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使品德厚实,即胸怀宽厚,与人为善。道德是一种内省自觉的价值力量,法治的真正实现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社会道德水准决定着法治的面貌,法治建设一定要与道德建设相结合。法治思想是荀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法者,治之端也。”“至道之大形,隆礼重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法治理论亦是韩非思想的核心。法治德治相辅相成,德法结合,厚德重法,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法制的发展。总之,“厚德重法”不仅体现出西南政法大学的办学特色、办学目标,亦适应了时代的召唤。

“博学笃行”与“厚德重法”的关系:在政法大学,“德”、“法”要在“博学”的沃土中成长,在“笃行”的平台中成熟,没有“博学”的坚实基础,“笃行”的坚强后盾,“德”、“法”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造就博雅之士;“博学”、“笃行”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德”、“法”,没有“德”、“法”这个目的地,“博学”、“笃行”将是失却航向的舵手,难成大器。

学院历程

西南政法大学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建校伊始,学校得到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校名。

1954年,学校从嘉陵江畔的化龙桥迁至歌乐山下的烈士墓旁。

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并入学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学校聚法学之名流,纳实务之精英,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学校先后经历了由西南大区、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重庆市等多次隶属关系变更。“文革”期间曾被迫停办。

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复办。

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也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

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2001年,学校开始建设位于两江新区的渝北校区。

2003年,成为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4年,经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学校办公中心由沙坪坝校区迁至渝北校区。

200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支持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

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高校;10月,学校进入“部市共建”大学行列。

第三篇:大学校训

中国大学校训

北京大学: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 求是拓新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北京师大: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

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川师大: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 德艺双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北京交通大学:知行

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

北京体育大学:爱国拼搏求实创新

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 法竹梅风骨

原北京医科大学: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中国民航学院:笃学精博、严谨创新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石油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实事求是 朝气蓬勃

华东师大:求实创造 为人师表

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云南师范大学:刚毅坚卓

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漳州师院校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广西师范大学: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河南师范大学: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严谨 博精 创新 奉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训: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博学、求索、笃行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国家会计学院:不作假账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上海财大:经世济国

江西财经大学:信敏廉毅

西安交大: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西安理工大学:祖国 荣誉 责任

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南理工:团结 献身 求是 创新

上海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大连理工:团结 进取 求实 创新

华南理工: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西安理工大学: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武汉理工大学: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

太原理工大学:求实、创新

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强、笃实、求源、创新

西北工业:公诚勇毅

南京工业大学:明德厚学,沉毅笃行

河南农业大学:团结勤奋严谨求实

华中农业大学:团结勤俭求是奋进

华南农业大学:修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兰州商学院: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人格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 求一等学识 成一等事业 苏大: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兰州大学:勤奋 求实 创新

山西大学:登崇俊良 求真至善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上海大学:自强不息,求实创新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FDU:博学而笃志

吉林大学: 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矿大:勤奋求实进取奉献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河南大学:明德新民,至于至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贯中西,明德尚行

江苏警官学院:无私奉献

黑龙江大学:参天尽物 博学慎思

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烟台大学:勤奋创新育德守纪

湘潭大学:博学笃行,盛德日新

河北大学:实事求是,笃学诚行

大连大学:文明自强,求是创新

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

长安大学(长大): 求实 笃学 务实 创新

江苏大学:博学、求是、明德

湖南大学:实事求是 敢为人先

燕京大学:自由、博爱、民主

集美大学: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红河学院:里仁明德.燕山大学:厚德树人 博学济世

上海水产大学:团结敬业 求实创新

川大:坚韧不怠,日进有功

华侨大学校训:会通中外 并育德才

北京大学校训的变化很有代表性:早期校训“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是1917年出任校长的蔡元培提出;现在的“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是1998年百年校庆时江泽民的题词。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最初提出是在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期,《清华学堂章程》中提到“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1914年,梁启超应邀在清华大学做题为《君子》的演讲,其中提到:“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以此来激励清华学子。

中国科技大学,其“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就体现了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的时代特色。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1959年的开学典礼上,以《勤奋学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为题作了长篇讲话,诞生了这个校训。(摘自《中国大学校训文化想说经典不容易》倪方六 李晓静)·部分中国大学校训(版本二)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西安交通大学: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浙江大学:求是

武汉大学:自强,宏毅,求是,创新 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学敦行

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华东理工大学:求实,勤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扬州大学:求是,求实,求新,求真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

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汕头大学:创新,求实,勤奋,团结 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华东交通大学:团结,严谨,求实,勤奋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石油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实事求是,朝气蓬勃 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知 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 上海大学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东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日进有功 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学,诚信,求索,笃行 江西财经大学:信敏,廉毅

西安理工大学:祖国,荣誉,责任 云南师范大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 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新疆大学:团结,紧张,质朴,活泼

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南京中医药大学:自信,敬业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黑大校训: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博学慎思”出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0章)“参天尽物”出于《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行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22章)张之洞在著名的《劝学篇·循序第七》中概括儒家学派的全部学问只有三句话:“空门之学,博文而约礼,温故而知新,参天而尽物。”校训两点已占2/3,至于“温故知新”不过具体学习方法,同其他两点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博学慎思”意味广泛的学习、多方面的吸收知识,然后慎重细密地思考、理解、消化,这是一个学习的全过程。“参天尽物”,“参”是参与的意思,朱熹注:“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尽”,全部发挥出。原意是说每个人能全部发挥出自己诚信的本性,人类就能显现出人性的全部美好,万物也能与人和谐相处。然后能赞助天地化育万物。旨在说明人类发挥全部善良诚信的本性后便可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参天尽物”多离开本意,仅就字面涵义也可作这样的理解:考察自然奥秘,穷究万物本原,比”格物致知”包容性更大,内涵更丰富,大体相当于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当然,作为研究探索具体知识,专门学问来理解也是完全可以的,作形而上、形而下的理解都通,也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力度。

第四篇:哥伦比亚大学校训

哥伦比亚大学校训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全称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简称哥大,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盟校之一。它坐落于曼哈顿的晨边高地,濒临哈德逊河,在中央公园北面。它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命名为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学院之一。美国独立战争后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896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校训: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拉丁语)

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为“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拉丁语)。可汉译为“借汝之光,得见光明”。典出《旧约·诗篇》:“Quoniam apud te fons vitae 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拉丁文)。英译为:“For with thee is the fountain of life;and 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中文为:因你就是那生命之源;借着你的光,我们得见光明。校训具有浓烈的宗教气息,但它并不妨碍人们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的决心和勇气。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是世界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它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晨边高地,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命名为国王学院,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学院之一。美国独立战争后为纪念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而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896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属于私立的常春藤盟校,是美国最早进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院,至今仍保持着美国大学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它的研究生院更是以卓越的学术成就而闻名。整个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及芝加哥大学一起被公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强。至2007年,哥伦比亚的校友和教授中一共有8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此外,学校的医学、法学、商学和新闻学院都名列前茅。其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文学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哥伦比亚大学最初的建校目标是:“在已知的语言、人文和科学领域内教导和教育青年。”为此,学校的教师及课程设置都必须围绕以下3个问题来展开:

一、让学生学习什么?

二、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

三、毕业时,学生除了学位和所学的知识外还具备何种世界观?哥大最强调的一点是实践,注重学校与社会结合,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学以致用。

哥伦比亚大学被誉为培养政治、经济领袖人物的摇篮。迄今,该校法学院已培养出了两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哈兰·菲斯克·斯通和查尔斯·伊万斯·修斯,3位美国总统:美国第15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第32届总统弗兰克林·D·罗斯福、第44任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现任总统)。另外,美国第34届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是哥大第13任校长。纽约市有14位市长,纽约州有10位州长是哥大的毕业生。

综合排名

2015年Usnews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4名

2015年Usnew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第10名

2014年上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8位

2015年TIMES世界大学排名第10位

201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1位

2014年美国大学表现评价排名第1位

2012年全美大学学术排名第7位

2012年福布斯美国大学排行榜第8名

2011年美国课业压力最重大学排名第1位

第五篇:武汉大学校训

武汉大学校训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是一所位于中国武汉市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其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中国第一所公立现代大学)。1913年为六大国立高师之一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正式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学校坐拥珞珈山,紧邻东湖,占地面积5166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校训: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为继承和发扬我校的光荣传统与优良校风,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不断焕发精神,刻苦学习,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1993年第一次校务委员会审议,武汉大学新校训定为: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我校最早前身为“自强学堂”,其名也取此意。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我校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就含此一词。

用“自强”、“弘毅”,既概括了上述含义,又体现了我校的历史纵深与校风延续。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概言之,我校新校训的整体含义是: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办好社会主义的武汉大学,不断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文学院

文学院前身为武汉大学建校初期设置的“国文科”,1928年正式命名为文学院,闻一多先生任首任院长。后历经数次体制变更,2003年恢复文学院建制。

在20世纪初,著名学者杨树达、黄侃、郁达夫、闻一多、沈雁冰、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先后在文学院任教,他们为文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晚清“三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黄侃师承章炳麟所创立的“章黄学派”,饮誉海内外。20世纪50年代群体优势突出,文学院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教学科研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1978年以来,文学院再度振兴,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师中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27人,副教授21人。下设中国文学系、汉语言文化系、大学语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长江学术》杂志社、《写作》杂志社、院党政办公室、资料室、武汉大学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站等机构。

近年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绩卓著,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一个,在2004年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文学院中文学科名列全国十强。

本科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历史学院

武汉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191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较早成立的历史系科之一,史学大师李剑农、唐长孺、吴于廑等先后在此执教,著名学者严耕望、高敏、张泽咸、伊原泽周(彭泽周)、张海鹏等从这里本科毕业。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努力和积极开拓,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教风,确立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断代史与专门史、地区史与国别史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并重等重要学术特色,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具备雄厚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

历史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8年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是教育部“质量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是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专业门类齐全、整体实力较强的院系之一。

历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27人。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教师有在国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讲学、访问的经历,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学风严谨、重点突出、各有专攻又紧密合作的高水平教学与研究队伍。

近十年来,学院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在历史学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改革与创新,推出了若干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如重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重视基础训练与原典讲读、推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和学年论文制”、创办“世界史试验班”、创办“历史文化节”、推行“校外专家讲座制度”、设置“本科生科研基金”、推行“学长制”等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学院的本科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因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而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历史学院与2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外文图书1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400余种。除计算机房、语音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外,学院还建有300平方米的文物陈列馆,馆藏各级文物1万多件。

本科专业:历史学基地班、世界历史试验班、考古学,均按历史学基地班专业大类招生。

哲学学院

哲学学院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哲学院系之一,已有87年的历史。现为国家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和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外国哲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现设有3个系(哲学系、宗教学系、心理学系)和5个本科专业。哲学系和宗教学系有9个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国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9个硕士点,心理学系有1个硕士点。

哲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32人。教授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和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5人。

哲学学院科研教学成果显著。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年鉴》统计,哲学学院近5年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居全国高校哲学院系前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89篇、出版著作(含译著)194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0项,其中获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院有5门课程获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本科专业:哲学基地班、国学试验班、比较哲学国际班、宗教学、心理学。其中哲学基地班、比较哲学国际班、国学试验班、宗教学按哲学基地班专业大类招生。

下载西南大学精神 校训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南大学精神 校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校训大全

    大学校训大全北京大学校训: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浙江大学校训:求是 创新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南......

    211大学校训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11高校校风校训集锦 清华大学 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训释义: “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

    敢为天下先——武汉大学校训承载的“武大精神”

    敢为天下先——武汉大学校训承载的“武大精神” 陶德麟书写的武汉大学校训 珞珈山麓,东湖之畔。中西合璧,古朴典雅。历经沧桑,流风甚美。 百余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武大“敢为天......

    我说校训精神

    我说校训精神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 细微之处见精神——中国著名大学校训巡礼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精神”,一所大学的校训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其精神风貌。特搜集了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一些著......

    塔里木大学校训校风

    学校经过50多年的风雨历程,发扬南泥湾优良传统和抗大作风,形成了“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励志图强”的校风和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内涵的......

    中国部份大学校训

    中国部份大学校训 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北京大学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 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复旦......

    世界著名大学校训

    世界著名大学校训 默认分类 2009-05-06 22:50 阅读115 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追求真理——世界著名大学校训1.Oxford University :The lord is my illumination. 牛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