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管理考试重点
1、目标管理:1)一种过程,上下级人员间共同确定目标和主要职责范围,2)一种实施管理的计划和考核方法,3)以此为标准评价组织中每个人的贡献,4)一种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两者保持一致,提高组织效率。
2、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含义,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管理幅度,是指一个层级的行政机构或一位行政首长直接控制的下级结构或人员数目。
2)管理层次:是指组织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
3)两者间的关系:在一个特定的组织内成反比关系,即就一个特定的组织而言,管理层级次越多,其管理幅度就越小,反之,其管理幅度越大:层次多,幅度小,行政组织呈现尖型结构:层次少,幅度大,呈现扁形结构。
3、行政领导的特点:法定性、权威性、协同性、政治性、执行性
4、领导班子素质结构及其优化;
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气质结构、智能结构 优化:1)要从领导成员的个体素质转移到考虑领导成员的最佳组合,2)要从年龄、文化等静态组合转移到考虑智能、气质等动态组合,3)选拔行政领导成员时,要从全面要求转移到因岗位不同而有所侧重,4)既要重视配备和调整行政领导成员,也要注重加强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建设和培训。
5、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含义:
方法: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过程中,为实现行政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艺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过程中为有效的达到行政领导目标而灵活地运用的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
5、行政领导艺术中授权的基本原则:因事择人,视能授权,逐级授权,明责授权,责任尚存,授权追踪,防止反向授权。
6、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信息准全原则;科学预测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对比择优原则;程序适应原则;切实可行原则;大胆创新原则;动态调整原则;民主参与原则;依法决策原则。
7、行政外部监督:权力机关监督;执政党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公民监督;新闻舆论监督。
内部监督:一般监督、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8、公务员回避种类:职务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
9、行政立法的特点:1)是一种从属的立法,2)是一种准立法活动,3)是一种抽象的行政行为。
名词解释: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任选制:按有关法律、章程的规定,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确定任用对象的任用方式
委任制:由任免机关在其任免权限内,直接委派特定工作人员担任一定职务的任用方式
行政职能: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
分税制:指的是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统一原则,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源,确定税权、税制、税府和协调财政收支关系的财政体系 内部监督形式
1一般监督2专门监督3行政复议4特种监督 外部监督形式
1权利机关监督2司法机关监督3政党监督4社会监督
公务员考核内容:
1德:政治立场。道德品质2能:基本能力与应用3勤:出勤率和工作态度4绩5廉
政治行为四要素:性质、主体、方向、方式 政治行为划分:二分法 公务员法定交流形式: 1转任2调任3轮换4挂职锻炼
行政领导特征:1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2是动态行为过程3是高层次管理4是体现高度权威的管理活动 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1政治素质2知识~3能力~4心理~
领导授权原则:1因事择人,视能授权2逐级授权3明责授权4责任尚存5授权追踪6防止反向授权 行政决策及基本程序
行政决策: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初六国家行政事务时 为达到预定的目标 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的分析主观条件,在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程序:1认识、界定问题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及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方案5分析6选择7实施~,完善决策8评估
论述题:
公务员招考录用原则:三公(公平公正公开)招考: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录用: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1公开原则2平等原则3竞争择优4德才兼备5按职选人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政治原则具体可划分为法治原则、党管干部~德才兼备~民主~四类
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或文官制度是实行“三权分立”和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的产物,其奉行的政治原则是法治原则、政治中立原则和民主~。
10、
第二篇:行政管理重点习题答案
一、我国行政成本过高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答:行政成本是政府行政活动对经济资源的消耗,泛指政府行政的一切公共支出。我国行政机构的总体管理成本在世界是高的。政治和行政问题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刚建认为:“中国是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导致我国行政成本过高的原因很多,可概括“多、宽、乱、散、低、松”六个字:
1.“多”即行政层级多、机构设置多、人员配备多,未能体现精简原则。我国政府从国务院到乡镇政府分为五个层级,各级政府机构众多,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庞大,行政不变成本巨大。
2.“宽”即政府管理职能错位、越位,未能体现“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虽然经过几次机构改革,但政府职能还未真正转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造成了许多无效行政成本。
3.“乱”即部门职责交叉情况仍然存在,行政管理上比较混乱。由于机构设置不尽科学合理,职能交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导致工作不协调,衔接不紧密,多头检查,设备重复配置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和行政效能的下降。
4.“散”即信息资源分散,共享程度较低。由于部门各自为政,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程度不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滞后于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孤岛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电子政务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造成重复性行政成本过高。
5.“低”即行政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不高,造成行政成本的不当增加。行政决策的透明度不够,公众参与性差,造成科学化程度不高,尤其体现在公共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缺乏系统性、权威性和预见性,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拆拆建建等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行政成本浪费和无效行政成本。
6.“松”即行政成本的控制不严,管理不规范。行政成本没有纳入单位和行政人员的考核范围,为了政绩不计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对政府行政支出的过程监管、效益评估和事前约束不够,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假公济私现象屡禁不止,以致行政可变成本没有控制在最小限度。
针对上述造成行政成本高的原因,控制行政成本要在以下几方面上下功夫:
一要在减少层级、精简机构和人员上下功夫。要减少行政层级,变现有的五级为四级,实行扁平化管理;要大力精简机构,科学、合理地划分和确定行政机关的职能,重点解决好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等问题;要大力压缩公务员编制,让臃肿的公务员队伍尽快“瘦身”,为财政“减负”。
二要在转变政府职能上下功夫。转变政府职能,是有效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充分发挥市场、企业、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使政府职能真正归位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督”上来。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通过市场“外包”服务或“购买”服务,发挥市场竞争作用,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三要在建立政府决策评价制度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政府行政决策评价制度,是控制行政成本的一项重要举措。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行政评价制度,发挥行政评价在控制政府行政成本中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降低风险性,克服随意性,保持连贯性。
四要在改革政府绩效考核方式上下功夫。改革政府绩效考核方式是解决行政成本过高的有效手段。要从控制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出发,将行政成本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对政府的短期行政成本和长期行政成本进行严格考核,改变当前政府绩效考核只考核绩、不考核效的状况。
五要在建设电子政府上下功夫。依托门户网站,发展电子政务是降低行政成本的关键。电子政务必须
—1—
以降低行政成本为驱动力,通过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从深层次上改进政府工作,实行资源共享,减少行政开支,逐步构建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扁平化的高效、廉洁政府。
六要在行政成本控制的细节上下功夫。行政成本的控制要从大处着眼,细节处着手。要拓展政府采购范围,深化政府采购内涵;要快公车改革进程,严格专车配备规定,减少车辆配置数量,同时,推行机关车辆租赁制;要严格控制职务消费,将职务消费的供给制,转变为货币制,使其从隐蔽转为公开;要大力推行设备资源共享,防止大型设备的重复配置,提高利用效率。
二、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构建
答: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离建成真正的服务型政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须以制度来保障。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构建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服务型政府的运行机制建设。要改变现行的行政运作模式,从根本上将现在的政府职能从强制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促使政府在职能、效能、目标上做出很大改变。(1)要大力提高广大公务员服务意识,积极改进机关作风。(2)要改革行政执法体制,重构政府的行政执法职能,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努力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和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体制保障和行政执法环境。(3)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行为。
2.加强服务型政府的监督机制建设。监督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内容。服务型政府的监督机制建设,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1)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2)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采取多种方式,公开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收费依据、监督办法、办事结果、财政收支等。
3.加强服务型政府的评估机制建设。社会、企业、公众实质是政府服务的对象,政府只不过是一个富有权威的公共服务组织,服务对象的意愿与要求是政府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评价政府绩效优劣主要是考察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要,这就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一种全新价值取向——顾客满意原则。必须改革政府的评估机制,把“顾客”满意原则作为行政绩效评估的最终尺度。坚持以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政府行政绩效,还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要测评服务对象满意程度,应当先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并加以分析、综合、归类,据此才能提供令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
4.加强服务型政府的责任机制建设。责任机制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重要一环。(1)让问责制迈向制度化。“官员问责”是建立责任政府的题中之义。以《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标志,由“权力问责”为主向以“制度问责”为主转向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对自身行为负责,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2)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为了避免行政违法案件的发生,行政机关应确立直接责任制度,让每一个行政官员都要为自己的行政行为后果承担责任,警示每一位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行政为民。
三、政府绩效评估的动力机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动力机制就是引力、压力、推力等正方向力与阻力这个负方向力的矛盾结合体。因此,政府绩效评估动力机制是指政府推行绩效评估的各种正负方向力的集合体及其在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机理,反映了政府绩效评估各种力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推进、相互制约及支配其运行的内在规律性。政府绩效评估的动力机制由引导力、推动力、约束力、阻滞力耦合而成。
(一)引导力。政府绩效评估的引导力来自三个方面:(1)社会公众对提高政府效率的强烈诉求。适应经济发展水平,满足公众对提高政府效率的强烈诉求,是政府推行绩效评估的外在压力之一。(2)中央政府推行服务型政府的权威导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3)国际竞争中提升政府能力的迫切需要。全面推行政府绩效评估,促进政府的透明化、高效化、民主化,改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能力,提升政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成为了各级政府的当然选择。
(二)推动力。政府绩效评估的推动力来自三个方面:(1)追求卓越组织效能的需求。政府绩效评估作为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推进行政管理发展的主要工具之一,能有效提高政府组织效能,改善政府形象,促进政社关系的良性循环。(2)政府官员获得升迁与发展的需要。推动政府绩效评估,提高组织效率,增强组织活力,可以满足中央或上级要求,赢得升迁与发展的条件。(3)解决组织自身财政困境的需要。提高组织效率,精简组织财政供养人员,降低组织运行成本,将对组织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从“经济人”角度考虑,各级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力推行全面的政府绩效评估,以此增加组织经济效益或走出财政困境。
(三)约束力。政府绩效评估的约束力来自两个方面:(1)道德约束。行政管理的过程就是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调配与运用的过程,政府组织及其成员必须按照公共事务的性质与规律行事,考虑正当性与善的要求,遵守行政道德。一个全面负责任的政府,必定包括一套合理可行的行政道德体系。因此,完善的社会主义行政道德体系将有助于政府绩效评估的推行。(2)制度约束。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推动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正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应制定推动本地区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法规措施,从而从制度层面推动绩效评估的发展。
(四)阻滞力。政府绩效评估的阻滞力来自四个方面:(1)传统的官场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官本位”阻碍了政府绩效评估动力机制的构建。另一方面,儒家思想破坏了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土壤,或使评估流于形式,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或使评估随领导意志而定,导致了随意性、盲目性、单向性弊端。
(2)法规制度不健全的制约。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律法规。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不利于政府绩效评估有效的推行。(3)现有技术水平的局限。政府部门的某些特殊性使得目前的绩效评估技术难以有效推行成本低、效率高、结果可信的评估行动、方式、程序、方法都具有动态性,这也加大了绩效评估的难度。(4)当前利益分配格局的制约。推行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务公开、减少腐败与低效现象的过程,势必损害政府中贪污腐败者、不思进取者、能力低下者的既得利益,打破现有利益格局。
总之,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应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增强政府绩效评估的引导力、推动力、约束力,消减阻滞力,完善、优化绩效评估动力机制,推动服
务型政府建设。
四、党政干部引咎辞职常态化的路径
党政干部引咎辞职是指党政干部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或因工作失误造成较大损失或影响,不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而向任免机关请求辞去所担任职务的一种自责行为。引咎辞职是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体现民主和宪政原则的一项重要安排。引咎辞职被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引入我国,使我国的政治生活出现了新气象,一些地区和部门相继制定了一些规定、办法,并有一些领导干部因失职失误而引咎辞职。但是,由于咎辞职制度不尽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行政文化环境和行政伦理素质的缺失,党政干部引咎辞职尚未走上常态化的轨道。
要使党政干部引咎辞职常态化,具体路径应从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的结合入手,分别在国家、社会、官员个人三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健全引咎辞职制度。为使引咎辞职成为一种常态,就必须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操作标准、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首先,要重新定位我国的引咎辞职制度。要把引咎辞职作为政府通过官员的引咎辞职来承担责任、回应舆论和民意、维护政府合法性的工具,而非政府治吏的工具。其次,要科学界定引咎辞职的具体标准。国家应明确引咎辞职的主体、标准、范围,特别是在认定标准上,必须本着客观公正、群众认可、定性准确、定量合理的原则,在体现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努力增强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让辞职者明白自己“咎”在何处。再次,要完善引咎辞职的操作程序。对如何操作应作出详细的规定。
(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任何一项干部制度改革措施,只有与相关方面制度和措施相衔接、相配套,才能产生整合功能和合力效果。党政干部引咎辞职制度作为领导干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涉及到工作运行、干部任用、监督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一要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切实使党委、政府的工作置于社会广泛的监督之下。二要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党政干部的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三要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从考评标准、考评体系、评估方法等入手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考评制度,并将考评的结果与行政职位的升降相挂钩。四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监督作用,强化人大的法律监督,完善舆论和社会监督机制。五要对引咎辞职干部的管理工作应作出相应的规定,可采取转岗、降职任用、待岗或提前退休等多种方式进行安置。
(三)构建全新的行政文化环境。必须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切实转变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为引咎辞职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一方面,要着力形成责任理念主导的行政文化环境。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帮助干部真正确立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上下观,淡化“官本位”思想。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公民的广泛政治参与。要广泛宣传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调动干部群众参与评议、监督干部行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评议和监督。
(四)提升党政干部的行政伦理素质。党政干部的道德取向和实际道德表现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扩散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成效,加强其行政伦理素质建设是引咎辞职制度的有力保障。用行政伦理立法来规范官员的行政伦理素质,同时建立专门的伦理监督机构和加强对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与宣传,最终达到提高官员行政伦理素质的目的。
第三篇:考试重点
1、赏析、描述青海大通舞蹈纹盆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距今5000-5800年的“舞蹈纹彩陶盆”,五人一组,一共三组,像秀气的小女孩,手拉手动作整齐轻快。
2、夏商周三代的舞蹈分流与整合主要表现在哪里
以原始乐舞为源头,至夏商周,舞蹈分流与整合并行不悖,最终归结于礼崩乐坏与市也婆娑。
夏商舞蹈的分流:巫术祭祀舞蹈;纪功性舞蹈;表演性舞蹈
西周的礼乐互补,周初统治者“制礼作乐”是想用礼乐互补的方式来治国治民,以保持社会有序。
3.屈原《九歌》的描写【p19-20】
⑴《东皇太一》,祭祀天神中最尊贵的神东皇太一(伏羲),是为迎神曲。⑵《云中君》,表现月神身穿帝服,乘驾龙车遨游于天。
⑶《湘君》,由女巫扮湘夫人表现恋慕湘君。歌曲悲怨悱恻,充分表达湘夫人对爱情的执著,等待,盼望,责怨,曲折复杂。
⑷《湘夫人》,由男巫扮湘水之神湘君,表达湘君未能见到湘夫人而失望悲伤的感情。
⑸《大司命》,男巫扮神,女巫伴唱,祭祀主宰人类生命之神大司命。⑹《少司命》,女巫扮女神—主管子嗣和儿童命运之神少司命,一手抱婴儿,一手挺长剑,与群巫唱答。
⑺《东君》,祭祀东君太阳神,男巫扮太阳神领唱,众巫伴唱,歌颂太阳神昼夜奔驰,为人间除害造福。
⑻《河伯》,祭祀黄河之神河伯,男巫扮河伯与女巫对唱。
⑼《山鬼》,女巫扮山中女神山鬼独唱,细致刻画女神惆怅难耐、千回百转的情感。
⑽《国殇》,为国捐躯的英雄的祭歌。主祭一位主将,讴歌追悼广大阵亡将士,情调悲壮,撼人心魄。
⑾《礼魂》,送神曲,群巫载歌载舞。
奇异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精美的语言,流畅的节奏,优美的舞蹈,堪称我国古代祭神歌舞之一绝。4.礼的内涵:“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礼来源于原始文化,原始巫术礼仪,经过规范化系统化,适应、巩固早期奴隶制统治。源自血缘宗法关系的伦理范畴。
乐的内涵:“乐”在中国古代是指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与金泰单纯意义上的“音乐”概念不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以情感为中心的艺术。
礼乐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
即以“礼”来区别等级贵贱,以“乐”来协调人际关系和情感。礼仪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合矣。所以,“礼”离不开“乐”,通过“乐”而导向“礼”,使“礼”得到最好的施行;然“乐”的使用又不能超出“礼”的范围,要受“礼”的节制。所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者相亲,异者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5.为什么说汉代舞蹈有了飞跃的发展并且转成封建社会前期的舞蹈高峰? 汉代是封建社会初期的上升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舞蹈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条件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形势,其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之先秦舞蹈形成了一个飞跃。就舞蹈活动的广泛性观之,不仅宫廷宴享有舞蹈表演,豪门富家有私人女乐,就连民间的祭祀和丧葬仪式中,也普遍使用歌舞。在汉代民间俗乐舞取得了合法地位,成为宫廷娱乐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乐舞机构的设立
2.百戏舞蹈的勃兴
3.著名舞蹈的创造,如盘鼓舞,“四夷”乐舞
4.优秀舞人的涌现,如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赵飞燕等。
5.6.6.百戏舞蹈有哪些类型?
百戏舞蹈在汉代亦称角抵戏,舞蹈按特征大致可分为四类,即巾袖舞,道具舞,情节舞和舞像。
巾袖舞是舞者舞袖或者执巾而舞。道具舞是舞者手执乐器,武器或物品而舞的舞蹈,主要有铎舞,剑舞,建鼓舞等。情节舞是以歌舞形式表现简单的故事,汉代著名的情节舞是《东海黄公》。舞像是戴假面。著假形而舞,“像”是“象人”扮的鸟兽假形,汉代舞像中最著名的节目有《总会仙倡》和《鱼龙曼延》
7、赏析汉代巾袖舞重要作品【书37页】
1、舞袖(1)河南汉阳汉画像石:一细腰舞人在跳跃的瞬间舞动长袖,一袖上撩,一袖曳地,体态舒展。在另一幅画像上,一短袍细腰舞人,腿弓成布,左右手向同一方向分别做扬袖、拂袖,拧身而舞。(2)江苏沛县汉画像石:舞者细腰长袖,舞姿柔美。另一幅画中舞袖形象是细腰舞者长裙委地,扬袖回身而舞,对面一男子正垂袖与之合舞。(3)山东粱公林汉画像石:三位舞者正甩动长袖,长袖呈半环形飘绕在舞人身侧,形态别致。
2、舞巾(1)山东安丘汉画像石:有几个细腰长裙舞巾人,一舞者上身微向后仰,双手挥巾于胸前交叉,使双巾在胸前环转飞舞,其长巾舒卷形态,展示着舞巾人的技巧。另一男舞者形象更令人称奇,他长袍束腰,双手执巾。巾极长,足两丈。前腿踏在鼓上,后退蹬步用力,奋站双臂,一巾飘然而上,一巾平缓飞扬。
8.简要介绍汉代著名舞蹈和优秀舞人著名舞蹈:1.《盘鼓舞》:舞时将盘子和鼓排列在地上,盘、鼓数目不等,按表演者技艺高低而定。盘系木制,椭圆形,六个或七个,抑或四个、五个、三个;鼓稍高于盘子,直径约三十多厘米,一般为一面或两面。舞者有男有女,在盘、鼓上高纵轻蹑,浮腾累跪,踏舞出有节奏的音响,表演各种舞蹈技巧;因为一般用7盘一鼓,所以又称七盘舞。2.《巴渝舞》(巴俞舞,俞儿舞):是古代川东少数民族舞蹈,猛锐粗犷,舞风刚烈,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1.戚夫人: ⑴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⑵刘邦戚夫人楚舞楚歌2.李夫人: 倾城倾国,妙丽善舞3.王翁须: 身世坎坷不幸的歌舞人才4.赵
9、举例说明汉代舞蹈的基本特征
答:总结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其主要表现在思想性和形式美两个方面。1.在思想方面,汉代舞蹈突出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汉代的社会意识,一方面在于神仙幻想,一方面在于执着的现实。战国时屈原的《九歌》所展示的祭神歌舞,充满了原始神话的浪漫想象。不过,《总会仙倡》的神仙世界创造的是一个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朴实纯真的神仙世界,折射着汉代人对人生永恒的希冀。另一方面,与充满原始想象的神幻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富多彩的现实人间。人间的情感生活在汉代的舞蹈中占了相当重的比例。例如汉代的《灵星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农业劳动舞。
2.在形式美方面,汉代舞蹈通过纵向继承和横向吸收建立起了自己的风格。首先,汉舞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舞蹈讲求的轻盈之美,比如《萦尘》。其次。汉舞继承了“楚舞”的风格。最为经典的是《盘鼓舞》,中宁县了一个磅礴古朴、天真狂放的意象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活力与生机,一种原始的艺术精神。而那厚重的气势、内在的张力、古朴的柔美,作为“泱泱汉风”的标志,便成为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
10、宗炳“畅神”说和钟嵘“气之动物”说有什么理论价值?
答:1.宗炳的“畅神”说,鲜明地突出了人的审美的愉悦功能,“,强调个体审美的自由和及其个体审美认识的价值,强调彻底摆脱“致用”与“比德”的束缚。因而,他是中国美学发展史进入了审美自觉期的杰出代表。他第一个提出了自然美是一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客体。“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他第一个探索自然美的本质具有哲理的意义。在他看来,由于自然美具有不一定是孔子所规范的与社会功利相联系的独立的审美价值;那么,一个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就是他个人的才能、风貌、素质、性格以及他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自然美与人生紧密相联的哲理关系,在其千古名著《画山水序》中,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注意和重视。“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在山水之中的精神状态,最紧要的是一个“畅”字。没有礼教的拘束,没有权威的压抑,没有快餐式的眩耀,没有作秀式的虚荣,一切都是自己灵魂的真实的自由。
2.“气之动物”,钟嵘提出这一命题是与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元气论”思潮密不可分的。“元气论”将“气”视为艺术的本体和生命。宗炳在谈绘画欣赏时有“凝气怡身”一说;王微的《叙画》谓“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言“写气图貌”;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气韵生动”。可见,钟嵘的命题反映了当时一种普遍的美学观念。钟嵘的命题中,他以简练的言辞确证了“气”与“舞蹈”之关系而发中国古典舞蹈美学特征的核心问题之理论滥觞,为后来人们总结、研究古典舞蹈的“气韵”形成深刻的启迪,是古代舞蹈史上不可多得的理论命题,在中国舞蹈美学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11、简述魏晋南北朝清商乐舞的涵义、代表作及其特征 涵义: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汉族民间乐舞总称为“清商乐”。代表作:
《明君》:情感性、故事性交融
《杯盘舞》:手执杯盘,左回右转反复舞弄 《拂舞》:手持“拂子”而舞
《白纻舞》:因白色麻舞衣为该舞的特色服装而得名,以舞袖为特征,舞姿轻盈、柔婉、流畅
《公莫》:《公莫》及《巾舞》 特征:
1、抒志言情
2、飘逸闲雅
3、以目传情
4、以轻见长
5、以妙取胜
12、简述魏晋南北朝胡乐胡舞的涵义、代表作及其特征
涵义:“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称,“胡乐胡舞”即指西北少数民族的乐舞。代表作:“龟兹乐”
龟兹乐是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音乐舞蹈。
特征:石窟壁画中表现人间礼佛供佛和表现天宫圣景妙乐的舞蹈形象,集中反映了胡舞潇洒、劲建、奔放、明快的风格特点
14、为什么隋唐舞蹈可以称作封建时代舞蹈的高峰?
隋唐时期,舞蹈是各阶层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普遍的娱乐手段,因此,唐代的舞蹈空前繁荣,在此期间,不但有大量的舞蹈精品问世,而且还出现了一批灿若星辰的舞蹈家。所有这一切都从不同方面有力的促进了隋唐舞蹈的繁荣。隋唐舞蹈的高峰有多重表现:
①舞蹈类型缤纷多彩。如燕乐、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等。继承创造了舞蹈动作的某些术语,如大垂手、小垂手、摇、送、等。尤其重要的是,还创造了记录舞蹈的画图和文字谱,如《破阵乐》舞图、《南昭奉圣乐》舞图和敦煌舞谱,这是舞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②歌舞戏剧在唐朝形成了完善的发展。如《踏谣娘》《西凉伎》《兰陵王》等。
③唐代舞蹈虽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但总的说来,具有开朗明快、健康挺拔的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强盛的唐帝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④舞蹈融入宴饮生活。歌舞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事,尤其在士人和贵族阶层中,每宴游,必有舞。人们在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中尽享人生。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伎,如:关盼盼、泰娘、张好好等。
⑤唐代,每逢年节和宗教祭祀时,总有盛大的歌舞活动,这些节目,往往都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娱乐性,为当时繁盛的乐舞画卷,又添了一道民俗风情的景观。⑥唐朝时期,宫廷还涌现出了一大批高超多姿乐官伎人,这些乐人在宫廷为之提供的相对优越的条件下,进行着艺术创造活动,为唐代乐舞的发展贡献着才智。
⑦丰富多样的舞蹈思想。
一、舞者乐之容 1.舞蹈是乐的视觉形象 2.乐与政通 3.体现和与善
二、舞以象功德 1.功成作乐,以舞象之 2.多有例证如《破阵乐》
三、舞以美德操
1.善人心,美德操,成教化,易风俗 2.源于情感感染
15:隋唐的舞蹈类型:1部伎诸乐2刚柔诸舞3歌舞戏弄4饮宴生活舞蹈5岁时风情舞蹈6宗教信仰舞蹈16:健舞类代表作:<健器舞 ><胡旋舞>< 柘枝 >其风格:舞姿英武,气派宏伟,雄妙神奇。软舞类代表作:<屈柘 ><绿腰>< 春莺转 >其风格:婉曲柔媚,温馨雅致,曼妙舒缓。唐代有哪些著名的歌舞艺妓? 武宁军节度使张愔宠爱的歌舞伎关盼盼 尚书韦夏卿的家伎泰娘 文宗大和年间营伎张好好 僖宗时代灼灼 雕阴官伎杜红儿
左思郎中乔知之的家伎窈娘等。唐代丰富多样的舞蹈思想有那些要点?
舞者乐之容1.舞蹈是乐的视觉形象 2.乐与政通 3.体现和与善
舞以象功德 1.功成作乐,以舞象之 2.多有例证如《破阵乐》 舞以美德操 1.善人心,美德操,成教化,易风俗 2.源于情感感染 舞以摅情志 悲悦在人心 知乐为君子 礼乐宁邦国 清水出芙蓉
19.宋元舞蹈的规范化主要有哪些表现?
1.艺术创造出约定俗成的公认的情感符号体系 2.情感符号体系走向成熟和定型,形成规范的程式 3.民间舞蹈兴盛
4.宫廷队舞,唐代队舞=集体舞队,宋代队舞:以唐代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基础结构,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队舞的历史意义
1.以文抑武的政治体制和博学高雅的审美倾向 2.文人的文化自主意识和思辨才能 3.高度规范化的舞蹈程式 4.平淡的人生境界
队舞具有1.程式性2.情节性3.综合性的特征
第四篇:2014年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重点笔记
文成暨大考研网
2014年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重点笔记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基本政策。2.政策祈求。3.政策提示。4政策结果。5政策可行性。6.制度性权利。7.行政指导。8责任制。9.行政方法。10.行政程序。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构想政策方案轮廓满足条件。2.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元政策的意义。
3.简述依法行政的制度机制。4.简述行政行为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全球化时代公共政策主题变化趋势。2.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3.请联系实际分析“行政国家现象”4.请谈谈你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能力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政治学。2.政治社会化。3.政治投票。4.分权制衡原则。5.政治表达。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基本路径。2.简述政治权利特性。3.简述政治权利的法定规范性。4.为什么说政治社团是群众性组织。5.简述政治管理的服务性。
三、论述题(每题20分,40分)1.试述利益内在矛盾。2.试述政治统治的基础。3.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特点及意义。4.政治民主为什么要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分析。
以上就是2010考研辽宁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的试题。在这里公布就一个目的:告诉大家,尤其是那些即将要考研的同学们,本人参加了2010考研,但就是因为看了所谓的笔记,本人已将笔记背的相当熟练,考试也是悉数尽写,但是结果出乎意料差,而行管专业调剂比登天还难,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告诫大家别贪图捷径,必须努力踏实学习,才能厚积薄发。有事尽情联系。本人自当言无不尽。
文成暨大考研网
第五篇:河南农业大学《领导科学》考试重点(2013年行政管理专业)
领导学
一、领导学的形成与确立 从学科意义上看,领导学在20世纪初已形成。但从现代学科划分与确立的标准看,领导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则是近30年的事情。20世纪50年代前后,管理学界和领导学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已由特质研究转到行为科学上。20世纪70年代前后,以美国为中心的领导学界又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把人的行为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权变理论,这个理论由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弗雷德•费德勒教授首创。就我国而言,领导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P19
二、领导的本质 从理论上说,领导的本质具有双重性:一为中性;一为价值性。这种双重性决定了领导具有纯本质和价值本质两个层次。纯本质就是对领导本义不含价值倾向的科学抽象,是一种自在的中性范畴。价值本质就是让价值色彩“印染”过的纯本质,是价值取向“印染”下丧失中性特征的领导本质形态,体现着鲜明的社会立场、主观倾向和价值判断,决定着具体的领导性质。人们常说的领导本质仅指价值本质,即包含价值倾向的本意抽象。领导本质一般均有历史阶段和社会制度的特征,但是,直接决定具体的领导本质却是领导主体。有什么样的领导主体就有什么样的领导价值。
三、一般而言,统治、服务、管理和影响构成最权威社会行为过程的操作本质形态,而权力、权威则构成强效社会工具的手段性本质形态,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就构成领导的结果性本质形态。P37
四、领导价值的含义、作用、功能含义:参与领导本质形成,而且还是直接构成领导本质的一个决定性成分,事实上还是一个参与整个领导过程、特别是事关领导决策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是领导的灵魂。若果说权力权威是枪管和子弹,那么就可以说领导价值是枪的瞄准器和扳机。领导价值在领导过程中起着标准、尺度和最终依据的作用。作用:1,充分吸收和融合各种优秀的精神成果,并有效地将这些成果转化为领导行动的思想起源、内在需要和推力及行动标准,为领导过程的发生做好行为依据上的全部内在准备。2,赋予领导主体非常成熟、明确、稳定的精神势能和领导取向,并进一步转化为具体、明确、恒定的领导目标和领导行为纲要或领导行动纲领。这即首先促成在领导主体内部发生一连串的领导行为心理酝酿过程。3,直接展开和调节丰富多彩的领导行为,并使之沿着领导价值规定的基本方向和路线进行下去。4,作为尺度,衡量和确定领导资源的动用范围、程度和种类,确定所发生的领导行为的最高代价额度。5,作为尺度,衡量和确定采用领导方式方法、选择和采用领导途径和手段的可能性及成本。6,作为现实结果交付给由领导主体所代表的这个社会系统,接受该系统的评估和审定。由此是领导价值和整个领导行为获得相应的结论和某种特定的具体意义。总之,领导价值贯穿于整个领导过程之中,每个环节都起着主线的作用。领导价值的正功能主要表现为价值认同、行为指引、软性激励、规范约束等方面,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促使价值目标偏离、政治资源流失、引发领导腐败、增加领导成本等。加强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功能调控,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挥其正功能,有效预防和抑制其负功能,着力从价值目的、执政方式、制度监管等方面强化功能调控。P64
五、领导取向的含义 领导取向是领导主体在实施领导时所直接依凭的价值尺度和价值动力,是领导主体在主观意志上为领导过程所界定的标准和最终向往,是领导价值在领导主体对人对事的领导过程中具体表现出来的的倾斜方向。简言之,领导取向就是领导主体的价值方向,也即领导的方向。领导主体有什么样的领导价值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取向。P65
六、以领导手段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如下两种类型:正向领导。所谓的正向领导就是领导者运用激励机制,采取鼓励表扬手段,肯定下属的自我价值,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的一种领导方式。正向领导可以达到的目的1)认识自我价值2)树立榜样3)形成竞争氛围4)活跃思想,密切上下级关系 负向领导:领导者运用批评教育的手段,对下属的错误行为进行惩罚的一种领导方式。它也是激励的一种,在管理学中叫负激励。P79
七、领导绩效的界定 领导绩效是指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行为能力、工作质量、资源消耗、成本水平和产出回馈等方面的总和,是领导过程中的效能效率和领导结果与领导标准的一致性,集中体现为领导领导活动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际也是整个具体社会系统所追求的绩效的核心部分,是体现或反应领导过程成效、领导活动质量和领导水平刻度的综合指标。一般包括:用人绩效、办事效率、时间效率、整体成效。P85
八、权变理论原则 权变即权宜之变,指的是衡量是非利弊,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领导活动是诸多因素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领导者在不违背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考虑各种有关的变动因素,随机应变,灵活机动的处理和解决问题,就是权宜原则。它是在特殊情况下领导者处理问题的一种指导原则和方法,也是权宜理论在领导活动中的具体运用。101
九、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的关系领导主体就是某一具体社会系统中充当支配角色的那部分因素,包括机构、群体和个人。领导客体就是领导对象,是被领导主体所领导的一切人和事物的总称。关系:(1)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领导主体不仅要管制领导客体又要依靠领导客体,两者都是领导活动的主要内容,(2)相互协调一致领导主体领导主体永远都是支配着领导客体,领导客体服从领导主体;只有两者共同秩序化的存在,才会有正常的社会秩序。(3)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领导客体就没有领导主体,缺少那一个都无法构成领导活动。(4)不平等的相互关系主体永远处在领导地位,客体永远被领导,服从。两者尽管不平等,但是在客观上是相互需要的,两者相互统一才会构成完整的领导活动。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有两条:1)民主参与被领导者对领导过程的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消除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涉及管理的指导思想问题。参与不参与反映的首先是群体成员对于群体、对于领导的一种态度问题。2)领导自律任何希望存在、发展和有作为的领导主体绝不能丧失廉洁和谦逊坦诚,顺和领导客体的正当倾向和需要,满足要求,努力服务领导客体。
十、面对被领导者时的角色1)龙头和主心骨的角色2)道德家和教导人的角色3)裁判者和协调者的角色4)处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5)教师和辅导员的角色6)身体力行者和示范者的角色加案例(比如某个省市的书记领导全省市人民保护环境,共同努力建设再比如某个企业的老总如何管理教化员工认真工作,如何处理纠纷矛盾再比如某个学校的校长如何教导学生,管理教师学校事务等等)
十一、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也叫业务素质,是指领导者从事某一行业具体工作的专门素质。其具体内容应包括如下三个内容:(1)应从业务资格、专门业务知识、专门业务技能、专门业务阅历、专门业务经验、相关业务基础、职业适应度、职业规则的熟悉度、职业胜任程度、职业资历、职业操守、职业创新、谋事潜力等具体方面大力提高领导素质。(2)既真正透彻的地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部门的的现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要透彻把握所在行业具体特点。(3)清楚自己在专门业务上的适应性和取长补短的切实渠道,增加自己专门业务上的压力和紧迫感以获得专业上的真实才学。
十二、提高领导素质和培养领导人才的途径1教育 这是提高领导素质的最普通的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全面提高领导素质均要依靠教育。2培训培训是专门针对某一素质中的技能目标和少部分知识目标进行的训练活动。3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素质的有效途径。4修持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高的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锤炼和才干精进的综合性过程。一般来说修持是领导人才促使自己在领导素质上提高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
十三 领导体制领导体制是指领导主体为保证领导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领导职能而建立的组织机构形式和有关规章制度系统的有机统一体,是领导活动中由领导机关制定的领导权限划分及相应组织机构设置等构成的制度体系。
十四 应急管理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事先进行的危机预管理,二是事发进行的危机处置,三是事后进行的危机后处理。
十五危机预管理是在危机正式到来之前领导对于潜在危机和即将爆发的危机所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
十六科学决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决策富有科学性一是指决策富有真理性
决策失误的原因1决策环境和决策对象变化很大,不确定因素太多,决策难度很大。2决策者自身存在主观上的问题,由于决策者素质的局限,在决策事件中往往是越碰到决策难题,一些决策者就越容易固执己见,容不得别人的意见,甚至以势压人,只让权利和地位说话,而不是尊重科学,尊重知识。这是最普遍最致命的原因。
决策低效是最普遍的不良决策现象,主要表现为决策不及时,决策低效率,决策低信度 决策低效度 决策多分歧 决策多内耗 决策形式化 决策不负责等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主体内部有利益上的分歧2领导主体有意见上的分歧3决策者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十分落后,决策的科学基础薄弱 4领导者的素质比较低下甚至拙劣,无法或不能从事复杂,高级的领导决策,官僚主义严重。
避免决策病态的主要途径 1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决策体制 2建立和严格执行科学决策程序,力争使之法制化。3汇集运用一切可使用的决策科学技术和相关技术4大力提高决策者的素质
十七 追踪决策是指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发现原有决策失误或者无法继续执行下去而对决策目标和方案所做的一种根本性修改,它本质上是就原有决策问题在新的情况下所做的一次重新决策。
十八 选人与用人的标准总的来讲 德才兼备 注意要点 1把德放在首位 2正确地看待才或能力条件才就是才学智慧和能力等条件的总称 3要年富力强 年轻化指要不断选拔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和培养后备力量
案例分析领导驭人的艺术
领导者能够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掌握了高超的驭人艺术
1驭人艺术是领导者根据驭人原则和驭人需要之间的复杂关系,根据被使用对象和他所处客观环境之间的发展变化情况,对驭人技术做出的大胆选择合理灵活运用.2驭人艺术很难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定量方法来描述,它所解决的主要是驭人矛盾的特殊性方面。因此,它的表现形态相对完整;固定的领导方法相比,表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
3指导驭人艺术的是领导这个人的价值观念,任何领导者只会采用被他视为有价值的驭人计谋和手段,为此,驭人技术带有明显的个性化因素。
4驭人技术所追求的是巧妙地调动多数下属 [不是每个下属]的积极性以及着重调动一部分骨干下属的积极性。
5具体到某个被使用对象身上,驭人艺术通常把使用和开发巧妙地结合起来,它不仅注重挖掘下属的显能,更注重挖掘下属的潜能。
下面介绍四种常见的驭人艺术 1攻心为上 攻心的方法 以情起始 先顺后逆 寻中共同点 求大同存小异2以柔克刚 包括以理服人 以礼待人 以智驭人 以情动人 以信处人 以法治人 3维持平衡包括 区别对待用其所长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宏观控制微观放手分而治之4典型警示5确保团结包括 公正对人处事平等待人相处 发扬民主率先垂范 大局为重化解矛盾淡泊名利谦让大度理解支持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