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明市201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00
三明市201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3年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十八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为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省、市相关实施意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化解矛盾纠纷,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制保障。
一、加快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一)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重点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并将风险评估报告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除依法需要保密以及突发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需立即作出决策外,出台前的决策方案要积极向社会公示。对垃圾焚烧、重金属冶炼等热点项目实行强制听证,对听证会公众参与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程序合法性开展调查审核。
(二)建立健全重大决策事项讨论记录备案制度,讨论意见、表决结果和表决方式记录在案,作为决策检查和问责依据。要逐步建立完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决策主体、实施主体、监督主体、问责主体及其责任,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执行权和执行责任相统一。
(三)健全行政决策后评估和纠错问责机制。要通过民意调查、定期检查、专项督查、跟踪反馈、评估审查等形式,收集分析决策实施相关信息,了解群众满意度和决策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管工作。
(一)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要克服照抄照搬的规范性文件起草模式,注重本地调查研究,突出地方特色,确保可操作性,提升规范性文件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重大民生权益中的作用和效果。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自身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同时,也要严格遵循规范性文件的起草程序,充分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适时组织开展座谈会、论证会,依规组织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制度廉政性评估,克服规范性文件起草过程中的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倾向。
(二)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的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部门起草规范性文件都要由法制机构或法制工作人员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的,不得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或部门办公会议讨论。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报备和清理力度。及时、全面地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报备规范性文件,认真、严格地审查下一级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确保规范性文件不违法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权力,不违法增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加快规范性文件报备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报备工作电子化。坚持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适时纠正或废止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策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
(四)开展规范性文件廉洁性评估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年内要选择若干正在起草、制定和实施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廉洁性评估,评估结果报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备案。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一)转变政府职能。以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为目标,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公开、政事分开,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政府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把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事项,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根据国务院和省上关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要求,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原则,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要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落实权力下放,理顺行政执法管理体制。
(二)加强公共服务。要树立人以为本的行政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质量,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推进政府服务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养老服务“六大体系”,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总量与比例。改革创新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实现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法治化,制定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具体规范,建立公共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加强监管,保障公正。
(三)创新社会管理。要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从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发展的高度,按照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制度、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的共同治理。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工作机制,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有效衔接、良性互动。
(四)化解社会矛盾。要建立完善党政主导、政府负责、第三方参与的调解工作机制,深入实施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并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服务体系,推进网上应对与网下处置、舆论引导与矛盾化解同步联动,推动群众诉求得到合法、正确、及时的处理,避免矛盾激化、扩散。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和行政调解工作程序,明确适用行政调解的的事项,规范行政调解范围、行政调解责任,积极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要适时开展行政调解工作情况调研检查,建立健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对接机制,增强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要积极推行行政一把手出庭应诉工作,提高行政诉讼应诉质量。各县(市、)政府应当定期剖析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上访的典型案件,每季度向市政府备案。
(五)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推动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招投标、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完善规范性文件公开发布制度,为公众查阅规范性文件提供便利。要按照依法行政的工作要求,规范依申请公开受理、办理、答复的工作流程。
四、提升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强化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查处违法案件,有效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要以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目标,加强源头治理和市场监管,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有效化解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强化安全生产的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环境监管,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二)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指导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模式,把服务民众作为行政执法的指导思想,作为适用规则的重要方面,贯穿到行政执法行为的始终。大力推行说理性执法制度,鼓励各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执法领域推行说理性执法工作。
(三)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量化裁量标准,完善裁量公开、裁量指导、重大或复杂裁量事项集体会办等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开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和评析研讨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执法过程中的疑难复杂及共性问题。严格规范执法程序,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亮证执法、受理登记、权利告知、调查取证、处理决定、送达执行以及办理期限等制度。
(四)加强行政执法相关建设。推进行政执法数字平台建设,实现执法资源共享,实时发现和查处违法执法行为。严格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做好资格证照的审核、换发等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和法纪教育,坚持文明执法,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罚与疏导结合、行为与规范相统一。
五、强化行政监督和行政问责
(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积极配合人大、政协的视察、检查活动,认真接受人大代表的询问、质询,依法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履行生效判决裁定,高度重视司法建议。
(二)强化社会监督功能,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加强舆情应对和处置,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网络、社会舆论的监督,认真调查核实反映的问题,增强分析、研判能力,及时回应,通报情况、阐释政策,正面引导。
(三)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监察、审计部门要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严格行政问责,加强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行政审批、招投标、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国有资产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四)强化复议监督功能,深入开展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工作,加大行政复议宣传力度,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强化行政复议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切实纠正违法、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总结推广永安市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经验,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县级政府开展试点工作。重视行政应诉工作,自觉接受法院的审判监督,对本级政府或本部门年度首件行政诉讼或群体性案件、重大复杂案件,行政机关首长或负责人应当主动出庭应诉。
(五)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议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开展依法行政综合监察和“治庸治懒治散”效能监察工作,及时受理群众的举报和投诉。
六、加强依法行政组织领导
(一)强化法律学习培训。落实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办公会议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县级以上政府年内至少举办2期领导干部法治政府建设研讨班。
(二)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三)严格依法行政工作考核。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情况和行政执法情况的考核,重点考核落实依法行政保障措施、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预防化解行政争议、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监督等情况。
(四)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总结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经验,表彰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先进典型。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大力营造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依法理性地化解矛盾。
(五)加强法制队伍建设。政府法制机构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发挥好政府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认真履行好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职责。
第二篇: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全县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年,全县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为目标,以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州人民政府《**全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指导意见》为重点,建立健全落实省“一规划两规定六办法”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县政府各项工作的法治
化水平。为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组织领导
(一)认真研究依法行政工作。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县直部门局(委、办)务会议一年至少研究一次依法行政工作,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及时解决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依法行政目标管理考核。制定完善依法行政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把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规范性文件管理、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受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政府服务法治化建设、学法制度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加强对乡镇和县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协调、考核和监督。
(三)完善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局(委、办)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专门法律知识学习。县人民政府今举办2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学习班,把依法行政知识继续纳入到中心组学习和党校培训之中,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能力。
(四)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确定古阳镇、高望界乡、县工商局、县地税局、县药监局等5家单位为我县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加强对示范单位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推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一)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公民对决策方案有重大分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要举行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二)加强对政府合同的监督管理。政府合同的谈判、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及纠纷的解决,政府法制部门要全程参与。凡是由县人民政府(政府委托的部门)作为甲方或乙方签订合同协议必须经两个程序:一是经县政府法制办审核修改;二是经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三)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开展社会稳定、环境、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三、严格管理规范性文件,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一)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程序。抓好《古丈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则》(古政发〔2013〕11号)的落实,进一步规范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范性文件未经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一律不得发布施行;规范性文件未经本级政府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二)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印发之日起15日内报上一级政府和县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落实规范性文件申请审查制度。认真处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规范性文件审查申请。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机制。对不符合规范性要求的文件,要责令制定机关限期纠正;逾期不纠正的,依法予以撤销并通报。
(四)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和及时清理制度。对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规范性文件,起草单位或者实施单位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由制定机关组织修改或者废止,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推行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
四、为争取地方性立法项目做好前期论证工作
(一)争取1至2个立法项目列入十三届州人民政府立法规划。
(二)重点调研起草《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草案)。
五、强化行政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深入推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县政府各部门要对原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进行一次清理和完善,深入推行和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要加大对本部门裁量权基准的培训力度,使一线执法人员熟悉运用裁量基准。县政府法制办要结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行政复议、行政处罚案卷大评查等形式监督裁量基准的落实。
(二)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做好成立县城市综合执法局相关筹备、报批工作,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规范其职责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工作关系。
(三)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要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面完成行政执法人员资格
第三篇:区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区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3年全区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以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进一步优化行政决策机制,提升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一)完善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部门领导班子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学习行政机关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举办不少于2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或法制讲座,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部门领导班子会议学法不少于4次,每次学法活动有记录、有资料,并报送专题信息。公务员培训机构举办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班,要把依法行政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各行政执法机关要把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作为本单位、本系统培训的主要内容。(区政府办公室、区人社局、区政府法制办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二)落实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对拟任领导职务的干部任职前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情况;公务员考试注重对法律知识的测试,对拟从事行政执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人员,还要组织专门的法律知识考试。(区政府办公室、区人社局牵头,区政府法制办、各行政执法部门负责)
二、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规范听证程序,扩大听证范围,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听证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重大决策要经过政府常务会议或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能提交会议讨论。充分发挥政府法制顾问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法制办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确保作出的决策合法合规、科学正确、符合民意。(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三)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决策机关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严肃依法追究。(区政府办公室、区监察局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三、加强和改进政府规范性文件工作
(一)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进一步加强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坚持落实规范性文件立项管理、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公开发布、有效期等制度,从严格程序入手,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随意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义务。努力解决照搬照抄、重复制定等问题,在制度创新和地方特色上下功夫,强化规范性文件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法制办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二)开展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对于未标注有效期,但施行已满5年的规范性文件,列入清理范围,予以废止或者重新发布施行。修改或者废止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与上级政策规定不一致、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法制办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三)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进一步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加大备案审查纠错力度,坚决撤销和纠正违法、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以区政府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起草部门事前一律报区政府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各乡镇人民政府自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事前一律报区政府法制办进行前置审查,发布后15日内报区政府备案审查。各部门、单位自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印发后15日内报区政府法制办备案审查。逐步推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制度,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在向市政府报备的同时,依法报区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单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备案率达到100%。(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法制办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案件,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继续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攻坚战,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成果,进一步削减、调整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坚决取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审批项目,坚决废除变相设置的审批事项和审批门槛,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区监察局、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牵头,各行政执法部门、单位负责)
(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规范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质量。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监管,严格落实“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区政府法制办、区财政局牵头,各行政执法部门、单位负责)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继续打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攻坚战。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规执法行为,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等问题。加强行政执法程序建设,建立完善回避、公开、告知、听证、说明理由等程序制度。开展第四轮行政执法换证培训工作,严格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继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创新评查方式,提高评查质量。认真贯彻执行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甘肃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要在上级机关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幅度内,按照《规定》细化量化本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本机关已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作了细化量化的,要对照《规定》和新出台实施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尚未开展工作的部门,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有关工作,并做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的细化量化和任务分解落实工作;将已经实施、新制定或修订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向社会公布,并向区政府法制办备案,接受监督;对于决定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或者决定从重行政处罚的,应当由行政处罚实施机关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30日内将处罚决定书和主要证据材料报送区政府法制办备案;把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范围;把《规定》列入第四轮行政执法换证培训工作。(区政府法制办、区财政局牵头,各行政执法部门、单位负责)
五、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加大公开力度。把“三公经费”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把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纳入政务公开的范围。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和保密审查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评议考核。落实《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严格责任追究。继续打好优化政务环境攻坚战,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和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二)推进办事公开。通过政府、部门门户网站和办事场所向社会公开办事条件、程序、期限、收费标准等,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的窗口、在线办事的平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公共服务的载体,使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规范和监督医疗、教育、公交、通讯、金融、供电、供水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工作,重点公开岗位职责、程序条件、服务承诺、收费项目、监督渠道等内容,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区政府办公室、区监察局、区发改局、区教体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卫生局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六、强化行政监督
(一)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法院的司法监督。坚持群众举报投诉、舆论监督制度,认真调查核实群众举报投诉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结果反馈或向社会公布。(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二)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坚持依法行政报告制度,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向区政府报告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政府各部门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依法行政情况。上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组织开展2次以上的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开展执行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方面法律法规的专项检查,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区政府法制办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负责)
(三)强化专门监督。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全口径预算决算执行审计、重大投资项目审计、行政机关领导人员离任审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加强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资金等公共资金的专项审计。建立和完善行政监察问责相关制度,对违法行政案件或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事件的,依法依纪落实行政问责。
第四篇: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3年是我乡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重要一年。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为主线,进一步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向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运行转变,为完成我乡“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乡镇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1、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要求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价制度、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确保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2、发挥法制机构在行政决策中的法律顾问作用。认真落实市、县关于“充分发挥法制办把关作用”的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要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3、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抓好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查、有效期和公开公布制度的落实。加大对备案文件审查力度,确保审查率、备案率达到100%。所有规范性文件都必须通过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4、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运行。按照国务院《政府信
息公开条例》要求,加快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和更新维护,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布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保证我乡政府信息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向社会公开。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做好实施城乡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相关工作,要积极推动此项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问题;加大城乡管理综合执法力度,总结开展综合执法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适当减少行政执法层次。
2、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项目审批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服务制度,提高项目审批速度,提升行政服务效率;要大力精简审批项目,结合我乡实际,对现有的行政许可项目继续进行审查清理,进一步消减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
3、做好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认定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对调整后各有关部门的行政执法权进行梳理和规范,重新明确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责,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1、围绕大局确定立法项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县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加强改善民生、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2、坚持科学民主立法,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树立政府立法为民、利民、便民、靠民的观念,进一步完善政府立法工作程序,增强立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不断创新民主立法的新机制,所有政府规章草案都要通过相关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特别是对社会公众关注、事关民生的立法项目,要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要把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修改完善与制定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不符合形势发展要求和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该修改的及时修改,该废止的及时废止。
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1、继续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完善全乡依法行政评议考核机制,强化对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和追究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或不当行为的责任,促进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2、开展案卷评查工作。采取定期集中评查和不定期评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对全乡行政执法过程中产生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或征用等各类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切实解决行政执法中程序不当、适用法律不准等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加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的督导检查。在全乡全面推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的基础上,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已出台的基准制度实施处罚。
4、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凡是涉及重大行政处罚、重大行政许可、重大行政复议及应诉案件,均要报告,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健全和完善行政处罚程序,对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探索建立备案制度,不断规范行政处罚行为。
五、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
1、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机构,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切实解决“复议无门”的问题;坚持依法办案,按照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关于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必须2人以上的要求,各部门要抓紧配备、调剂和充实行政复议人员,保证一般案件至少有2人承办,重大复杂案件有3人承办;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办案程序和案件听证行为,努力提高办案质量,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能力和整体水平。
2、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提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各部门在收到行政应诉通知书、行政判决书、裁定书之日起8日内应将立案、判决、败诉案件执行情况。
3、加大行政调解和行政执法举报投诉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行政调解中的牵头作用,开展“优秀行政调解员”评选活动,积极推动行政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调解机构,明确专门工作人员,做到人员、场地、办公设施、办公经费“四落实”;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定期检查、情况通报、人员培训等制度,推进工作的制度化、规
范化,切实提高行政调解工作水平。积极受理行政执法举报投诉案件,不断拓宽案件的接转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监督的权利;加大重点案件的查处力度,不断改进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六、强化依法行政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
1、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会议学法制度、专题法制讲座制度、集中培训制度,制订法制讲座计划并组织实施;结合我乡改革发展的实际,重点安排规划、改制及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的讲座;重点安排监管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考查和测试,加大公务员录用考试法律知识测查力度。
2、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培训。认真贯彻执行《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办法》,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法律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培训和考试。
3、加强法制机构队伍建设。继续推动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政府法制队伍建设,保证法制机构、人员配置与不断扩大的工作任务相适应;法制机构和法制人员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全乡中心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增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综合能力,当好政府和部门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
第五篇:2014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4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福建省安监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不断推进我局依法行政工作,现根据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2014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要求>的通知》(闽政办〔2014〕18号)要求,结合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要点。
一、强化法治理念,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完善机关定期学法工作制度,坚持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与各处室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原则上每季度集中学习不少于一次,专题学习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同时采取举办法制讲座和更新局机关门户普法专栏等方式开展日常学习交流,增强干部法治意识,并将干部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情况,纳入考核内容。(机关党委(人事处)牵头,办公室、政法处配合,各有关处室负责)
二、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决策程序。
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十条规定》,制定《重大决策实施与评估办法》,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年内选择1件以上重大行政决策项目开展实施后情况评估,各处室要根据《办法》依法公开决策过程和实施评估
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并将评估结果报省政府办公厅备案。(政法处、办公室牵头,监察室配合,各有关处室负责)
三、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组织修订政府“一岗双责”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我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以及保障措施。做好省政府2014年立法计划中由我局承担起草任务的《福建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立法项目的调研工作。对照即将修订公布的《安全生产法》,开展《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调研,研究提出修订建议和意见。(政法处牵头,各有关处室配合)
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
坚决贯彻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凡能够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一律予以取消、下放。禁止将备案、登记、年检、监制、认定、认证、审定等一般行政管理事项变相为行政许可,对国家下放的职权做好衔接规范工作,对省局下放与转变管理方式的审批事项,加强指导督促,做好有关衔接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对我局承担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全部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坚持集中受理,“一站式”服务。(政法处牵头,各有关处室负责)
五、落实执法责任,严格开展行政执法。
根据法定权限科学合理编制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按照“全覆盖、严执法、零容忍、重实效”的
要求,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正确使用各类执法文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对执法过程中发现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查处;对发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的,加强跟踪检查,督促整改到位;对发现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对发现涉嫌犯罪行为的,移送司法机关并做好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执法计划的编制由政法处牵头,其他由各有关处室、执法总队负责)
六、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做好备案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和《福建省安监局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规定》,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发布程序,从审查、发布、备案、清理各环节进行把控,增强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影响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事项要重点进行审查,及时向省政府法制办进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并在省局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布,方便公众查阅并接受社会监督。(各有关处负责,政法处合法性审查)
七、拓宽救济投诉渠道,化解矛盾纠纷。
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畅通行政复议渠道,运用和解、调解等方式,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解决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争议、公正审理复议案件。继续实施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充分发挥“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网上举报和局长信箱的作用,认真核实群众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投诉,并及时作出处理,确保举报投诉“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各处室、执
法总队负责)
八、深化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做好即将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宣贯工作。组织开展咨询日、“海西安全发展行”、专项行动专题宣传等活动,在当地报纸、网络等开辟安全生产宣传专版专栏,与福建电视台、电台进行合作,从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常识,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办公室牵头,各有关处室负责)
九、加强行政监督,推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
严格执行《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等规定,加强和改进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及时梳理行政职权,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全面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要求。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继续深化以“四风”整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重点排查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同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规范权力运行。(监察室、办公室、政法处、机关党委(人事处)牵头,各有关处室、执法总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