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西柏坡的细节
“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正在北京热展,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在人们心中,西柏坡同井冈山、延安一样,都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地。站在展览大厅里,看到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不禁想起前不久到西柏坡参观时让我感动的许多细节。在那片与民居并无二致的土房中,有一处住房很显眼:它是唯一一座陕北窑洞式的建筑,比别的房屋略微宽大,算是其中最“高档”的一处房屋。凭直觉,人们判断这应该是毛泽东同志的住处,实际上却一直是朱德同志居住。解说员告诉我们,这本来是中央考虑到毛主席在陕北多年,住惯了延安的窑洞,特意给他改建的一所窑洞式房屋。毛主席到达西柏坡,却执意让年岁较大的朱老总搬进去住,自己住进了一处由老百姓腾出的普通民房。在毛泽东同志的住处,驻足良久,遐思很多。这是一片狭小的院落,两间正房,一间办公,另一间休息,稍微矮小的偏房住着家人和工作人员。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工作。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这些重要事件及其伟大构想、战略决策,就是在这普通院落里孕育成熟的。院子里有一株柿树,讲解员说,毛主席住这儿的时候树已挂果,当柿子熟了的时候,毛主席就与工作人员一起把柿子摘下来,一个不少地给房东送去。毛泽东同志在日理万机之中心里仍然惦记着老百姓,这一直是西柏坡口口相传的美谈。在西柏坡,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的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大都睡在由四条腿的长板凳支起的木板上。“床”上铺的是普通的绿军被、土布单。西柏坡的冬天十分寒冷,可大家都不生炉子,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毛泽东同志常常彻夜办公,实在冻得受不了了,就倒杯开水,边喝边暖手;倒盆热水,边洗边暖脚。西柏坡还有毛泽东提过的小马灯、坐过的小马扎、推过的石碾子,以及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使用过的简易办公用品。细节往往最真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同时也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想想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住的房子,睡的硬板床,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会自发组成上百万辆支前的独轮车大军,就不难想象为什么我们党和军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能够打败强敌。这正如当年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先去重庆再赴延安的感受一样,老先生就是从他在重庆吃的是豪华筵席,而在延安吃的却是小米饭南瓜汤的细节中,得出将来共产党必定胜利的正确结论。在西柏坡那个被群山环抱的一角,有许多令人深受教育的细节,有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重温伟人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西柏坡精神弥足珍贵,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我们党永葆政治本色、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重要力量之源。
第二篇:感受西柏坡
读《感受西柏坡》心得体会
今天我读了《感受西柏坡》这本书后感到收获很多。西柏坡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党曾经在此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描绘出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对于我们这批党员来说,对西柏坡的了解更多的来源于影像资料,并没有太多切身体会。大家都很想通过此次活动,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当我们看着周恩来使用过的马灯、朱德从解放前一直使用到去世前的小铁桌……这些包含丰富历史意义的展品,让大家心中涌动起感动。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两个务必”精神的指导下赢得了中国,赢得了民心。那一件件伟人们的手稿、先烈的遗物,读着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文字,倾听着解说声情并茂的解释点评时,我们的内心被强烈地震撼了。
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走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漫长而艰难的伟大历程后,由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有机传承。“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的教诲。
今天,我们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就必须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在当今思想文化、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多元、多样、多变的格局下,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价值观、荣辱观的标准不能变,必须成为社会主旋律。作为党员同志,我们更应该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古训,自觉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真正做到人人知荣而为之、个个知耻而不为,使“八荣八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规范,真正使构建和谐社会从自身做起。
变电公司张领军
第三篇:西柏坡学习感受
艰苦奋斗 兢兢业业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感想
为庆祝建党91周年,7月份公司党委决定组织全体党员及中层以上干部分批赴西柏坡开展革命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爱党爱国、干事创业的热情。我有幸踏上了这片令人心驰神往的革命教育圣地,参观学习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新中国的摇篮,革命的圣地。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西靠层峦叠翠的太行山脉深处,南临滔滔滹沱河,并不引人注目。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东麓,有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农村,我党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有一部关于西柏坡历史纪录的电影——《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是1947-1949年现场拍摄的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真实的历史资料,再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新中国奠基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1947年中共首脑机关入驻西柏坡,使这里一下子引起世人的关注。近年来由于所谓红色旅游的升温而使之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91年9月,江泽民同志来了;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来了;他们在西柏坡参观学习,并发表讲话,他们与西柏坡心心相印。
根据导游讲解: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比我想象中更加简陋的建筑,几间低矮的屋子就是当年领袖们办公的场所了。七届二中全会也是在西柏坡机关一个大食堂里进行召开的,当年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取得了全国的政权,屋子完全按照当时的陈列布局很容易使思绪回到过去的岁月。旧址东面的博物馆,里面记述了共产党的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的丰功伟绩,当时解放区已经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人民群众,取得了农民的支持,因而获得了大量的兵员,农民知道了翻身解放的好处,在也不用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了……
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及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这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都只上了一层黄泥。家家户户木板门,“井”字型的方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时间长了就有些坑坑洼洼。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这里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独特的精神财富。
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胜利的保证。对于我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学习,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要深刻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
西柏坡精神,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为人们所淡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被时代赋予更多的意义。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蕴含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思想道德精神,这对促进我们广大青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更加坚定了奋斗目标,懂得了如何做好自身工作的方式方法。作为共产党员要走在发展的前列,在各方面起到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学习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做一个让党放心,让领导满意的合格党员、合格员工,为XXXXX事业尽我一份微薄之力。
第四篇:西柏坡之旅感受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之旅感受西柏坡精神
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心领导为让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发扬革命革命传统,继承红色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实际行动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来。特组织员工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但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正是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也正是在西柏坡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国人民宝贵的、独特的精神财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继承西柏坡精神,就要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今日西柏坡,己经变得相当美丽,那么在今后将会如何呢?我想,不容置疑,这颗全国人民的掌上明珠,一定会更加璀琛绚艳,更加光华四射,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步伐飞跃前进,以更加光辉的成就,瞩目于世界,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五篇:感受细节
感受历史细节魅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摘 要:细节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活的属性,即在传递中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不容易忘记的那些信息。本文根据细节的这一特质,尝试从日常教学入手,从微观、具体的历史学习内容出发,有目的地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历史细节,让学生感受其细节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并在实践中得到几点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历史细节
细节作用
细节实践
课堂教学
历史是具体的,是动态的;对历史的叙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在讲授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历史人物的活动时,要讲得真实鲜活,不仅要线索清晰,层次完整,而且也离不开细节的支撑。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典型的例子,而好的例子一定是有典型的细节。许纪霖教授曾说过:“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人们常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来,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本文就想从教学实际中,探讨如何利用好历史细节教育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效,以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一、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充分论述了细节对于一个企业成败的重要性。其实在历史教学中,细节运用何尝不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呢。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于学校教育所持的基本观点是“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他认为,学生学习最可贵的动力是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中的乐趣以及对学习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通过激发学生“对于对象的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理解的愿望”,来促进他们的成长,“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我认为可以大胆地运用一些历史细节,把教科书中阉割掉的那些精彩的片断还原,不失为一种好 的方法。因为细节从性质上看,它有一种活的属性,即在信息传递时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这就好比是一场荡气回肠的电影中那些紧紧抓住人们眼球的精彩瞬间。我们每个人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其系统性、逻辑性大多遗忘,留下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例子、生动的趣事或触动心弦的震撼。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细节对于历史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细节能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引人入胜
好的教科书在重视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也要做到生动、活泼,给人以很深的印象。而这些往往是通过细节的描述来达到的。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最大的责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历史课真正成为一门吸引人的课。所以我们就应在日常教学中把握细节,充分运用细节来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引人入胜。
如在讲述北伐战争的目的时,我先请一个学生演唱《两只老虎》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学生们既兴奋又觉得莫名其妙。然后,我解释这实际上是一首欧洲儿歌,法国叫《雅克兄弟》,德国叫《马克兄弟》,英国叫《约翰兄弟》。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经过重新填词后,《国民革命歌》诞生了。北伐战争就是高唱这首歌曲走上战场的,其歌词为:“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全班同学很快唱会了这首有气势的合唱歌曲。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一细节的描述,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下,也很快理解了北伐的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
2.细节能创设新颖的历史情境,高潮迭宕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或者死气沉沉,或者无所适从,或者偏离主题。如果我们在平常教学中,能精心挑选一些历史细节知识(或趣味盎然,或发人深省,或感人泪下),利用历史细节来设置问题,唤醒学生的情感、思维的主动参与,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会高潮迭宕,扣人心弦。就如台湾问题时,就可以运用这样的细节。
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深情地背诵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 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不能相忘。”并且补充到于佑任先生到台湾时并没有把自己的结发妻子和儿女也带到台湾,而是把他们留在了大陆,这是他于1962年病重时所写的哀歌。在学生充分感受了这首诗的意境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他为什么要葬于高山之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造成今天“惟有恸哭”、“家乡不可见兮”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细节能点燃思维的火花,挑战认知
新课标的一个明确要求: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那么,如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是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的关键。这中间,历史人物的一句话、一封信、一个动作„„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可成为课堂教学的好素材。
比如《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一课,课本明确指出军机处是清朝最高的决策机构,是清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接着我补充说:然而,军机大臣却如此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样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读到这里,学生的思维已被强烈地调动起来,急切想探究其中的原委: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时教师就可以顺里成章地引领他们认真研究军机处的职能及活动方式,从军机大臣只能按皇帝的旨意跪受笔录、草拟诏令看,其权力远不及明朝的辅臣;而恰恰因为皇帝通过军机处对地方大臣直接发号施令,各地大臣可以向皇帝直接递奏折,使议政王大臣和内阁权力大大缩小,从而加强了专制皇权。至此,师生的互动、交流就水到渠成了。
4.细节能拓展教材,深化联系
对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轻描淡写的叙述是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别是对一些结论性的语言,教师必须进行拓展。既要拓展,又要精干,所以,教师的选材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如:我们讲商鞅变法的结局时,联想到朱鎔基看话剧《商鞅变法》时曾潸然泪下,说“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并继续串讲到谭嗣同在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时所说的话:“西方各国的变法,都是因为有人以身殉道而成功,现在中国还没有因为变法而流血的人,这是国家所以不昌盛的原因。我愿成为第一个为变法强国而 牺牲的人。”设问: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看到谭嗣同与朱鎔基总理的话表达了他们一个怎样的信念?变法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从中认识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历史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整合教材,创造性地利用细节,将零碎的知识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化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5.细节能升华情感,培育德性
历史是一门既有科学的史实,又有人文的情感,充满智慧与感情的学科。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记载了太多动人的篇章,启发人们为这个世界而不断地奋斗。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很注意收集这方面前辈的资料,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也尝试着运用这些丰富的历史细节来增强课堂的实效。如在述黄花岗起义时,我着重描写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其中我选取了黄兴和喻培伦的事迹:“黄兴带领120余人的敢死队,勇猛进攻总督衙门。战斗中黄兴的右手中指和食指的第一节被枪弹打断,但他忍着痛,用手指的第二节扣动扳机,继续坚持战斗。有个叫喻培伦的革命党人——被誉为“炸弹大王”,他在胸前挂一装满炸弹的大筐,边向前冲边投弹,所向披靡,虽负伤多处,但仍冲锋在前。”学生当时听得非常的入神,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的情感也正在经历一场英雄的洗礼,收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的。
又如在学习“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这段内容,我引用了臧克家的回忆(1984年): 我亲眼看到了收回汉口英租界,高楼门前,我们工人纠察队的同志们威严地在那儿站岗。我亲眼看到多年来在我们大江上耀武扬威的英国军舰,像片片秋后的败叶,滚出武汉革命的江城!
一股革命高潮,像潮涨!一片耀眼的光亮,像正午的太阳!我作为一个战士,也感到无限的心豪气壮!武汉,你是中国革命的脊梁!
然后要求学生尝试着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这段文字。通过这一细节的拓展,学生的情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了升华,并且深刻地体味到国家富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有国才能有家,只有国家强盛了人民才可能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这样要比我们的说教效果好上几十倍。
教学是一门科学,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则事半而功倍。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名 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们历史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历史教学千方百计地运用各种手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并随着学生自我完善而散发出持久的光辉。
二、细节运用在课堂教学流程中的实践 1.运用细节导入新课,别具匠心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所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其中,抓住教学内容中的某个细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如在进行“美国独立战争”一节的课堂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段英语“Someone`s Joh Hancock ”,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经过一番争论后,统一了意见。普遍认为是“某人的名字叫约翰·汉柯克”。我告诉学生:这是个特殊的句子,意思是“亲笔签名”。学生疑惑不解。我解释到,它的典故与一个历史事件紧密相联,是什么呢?然后在黑板上板书《美国独立战争》。因为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56名独立运动的倡导者在《独立宣言》上签字,会议主席约翰·汉柯克首先签名,他的字比别人大两倍,并风趣地说:“这样英王用不着戴眼镜就可以认出来了!”。这个大名,以后就进入了美国英语中,用来代替“Your name in writing”来表示“亲笔签名”的意思。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段英雄的历史。
通过这样做,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为学习这课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2.运用细节夯实基础,突破难点
历史本来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课本往往是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这就需要教师能恰当地运用细节,使学生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
如我们在学习《鸦片战争》这节课时,教材对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叙述得较为简单,就说“它们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仅凭这句话,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它蕴涵了太多的史实,我在处理这一知识点时,选用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的内容,作如下补充:
“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 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使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同时,中国的银币——它的血液——也开始流向英属东印度。”
通过这样的描述,有助于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充分认识到“天朝”崩溃的必然性。寥寥数语,将英国的卑鄙无耻、野蛮凶残;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愚昧落后,活脱脱地勾画出来。学生们发出愤怒的声讨与对晚清政府的不满。对我随后的发问,人人思如泉涌,发言踊跃,因为“触动情感的语言是最深刻的”。
3.运用细节进行小结,情趣盎然
课堂小结作为教学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应该是师生双方通过灵活的方式共同完成。这里不仅要梳理知识,而且更要开拓学生视野、激活思维、启迪智慧。运用历史细节可以让课堂小结收到言尽意远、曲尽绕梁的效果。
如我们在讲述台湾问题时,可以用余光中的《乡愁》,并配以杨弦《乡愁》的民歌进行课堂小结。我在课堂上深情地向学生复述余光中的原话:“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他礼赞“中国是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通过对这一生动活泼的细节的描述,学生这时在心目中对于这位爱国的诗人就会有深一层的认识,对解决台湾问题充满信心,并能激发学生心底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运用细节设计习题,独树一帜
传统的习题总是给人一种呆板的样子,让人觉得窒息。而近几年的上海试题却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它能改变传统的试题模式,跳出原有框架,能运用细节大胆的创设,并且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场景中去感悟历史。所以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就应该抓住这有利的时机,尝试运用历史细节进行一些习题的设计,让我们的习题也变得亲切和鲜活。
如在学习世界史讲到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我根据这一细节设计了以下这个题目:要求学生以《一个XX人的梦想》创作一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说辞。内容可以从一个欧洲人的梦想、一个日本人的梦想、一个俄罗斯人的梦想、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一个非洲人的梦想中任选一个。学生在拿到这个题目后,表现出十足的热情。如他们在作 业中,有写到欧洲人的梦想是对欧洲一体化问题的支持。日本人的梦想是对美国说“不”,对过去罪行的认识和道歉。俄罗斯人的梦想是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和对民族冲突、恐怖灾难的忧虑。中国人的梦想是对民族振兴的自尊和自豪感,并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非洲人的梦想是对贫困、疾病和战争的悲痛及控诉,对国家民族振兴的期盼等。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在教学流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细节,恰当地运用细节,让课堂教学因有细节的魅力而不断变得可爱、可亲;让课堂教学因为细节的魅力而焕发生命活力。
三、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细节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博览群书、勤于思考、注重知识更新、夯实学术基础。“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告诉我们,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作为教师还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理论以及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专和博的关系,构成了作为一名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称职教师所需的知识底蕴。教师的阅读视野要瞄准高校学刊、名人传记、回忆录,乃至最新的学术成果等。以淘金般的目光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点点滴滴。
其次,细节运用要注意资料的来源与考证。
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意为强调史料的真实性。历史素材汗牛马充栋,这就需要教师对其所选的细节进行认真的考证。课堂运用的细节应出自可靠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我们在叙述细节时不能随意地编造、想象甚至拼凑。叶小兵曾说:“有时历史教学中科学性的错误,往往是出在细节上。”如果所选的材料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细节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为崇高。
第三,细节运用要注意目的明确。
在课堂上任何教学手段的选用都是服务于教学的,细节的运用也不例外。尽管细节史实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适当补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这并不意味着细节的使用越多越好,而应有个度。这个度就是根据教学重难点选取最具代表性,最生动的细节服务于教学。故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舍得割爱,不能把历史课变成纯粹的故 事会。因为史学之美,美在通俗、趣味与情节,更美在严谨、深刻与睿智。
第四,细节运用要注意对时机的把握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所以我们在运用细节时一定要选准时机,即把火候用在刀刃上,这样才能使细节真正地焕发出其光彩。在具体操作中,一般来说,对于历史事件的讲述,细节运用于事件的高潮处或转折处。对于历史人物的讲述,细节运用于他的重要事迹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其鲜活的生命和心路历程。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凭借自己的权力和智慧用心设计教学,没有用心设计的教学是不科学和不负责任的教学。我们每个历史教师都应从改变自己的课堂开始,把历史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还原,这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像盼过节一样上历史课。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历史细节的运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叶小兵〃《细节的重要》,《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
2.于春燕、魏刚〃《让历史变得可以体验和回味》,《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1期。3.丁林兴〃《生动性:历史教学的生命》,《中学历史教学》2003年第12期 4.韩湘萍〃《浅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3期。5.张广智〃《“多面的历史”——西方史家掠影》,《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1期。6.李惠军〃《刍议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多元互动”机制》,《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