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西部大开发2教学反思 浙教版

时间:2019-05-15 07:4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西部大开发2教学反思 浙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西部大开发2教学反思 浙教版》。

第一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西部大开发2教学反思 浙教版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第二课 西部大开发

一位德国教育家这样说过:“过去我们把课程当作整个世界,现在我们要把整个世界当作课程。”面对生活中如此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资源,我们必须思考:究竟哪些资源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并能为教学服务,实现课堂教学资源应有的价值?

(一)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课程资源选取的方向

课堂教学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选用什么样的资源,首先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材。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反复阅读教材,解读教材,与编写者对话,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锁定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在选取的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以提升教学理念,丰富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这次执教的《西部大开发》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西部地区所包括的12个省、市、自治区,知道西部风景优美,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显然,我们的课堂教学资源选取的方向是“西部”。

(二)围绕教学目标,以教学活动为途径,优化课程资源

儿童生性好动,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曾经举例:“我们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

因此,教师应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如我在《西部大开发》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知道西部的12个省、市、自治区,在读了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名称后,设计了“我点你说”(看西部标志性事物,说西部省份名称)和“拼地图”的活动。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利于目标的达成目标。

第二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站在泰山顶峰》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本单元的主题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本主题凸显了齐鲁文化的精髓。学生都知道“一山”“一水”“一圣人”,但相对而言最陌生的还是泰山,本班只有一个同学到过泰山,而且是几年前去过的,问及对泰山什么地方的印象深刻时,她竟一无所知。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十来岁的孩子而言十分难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及时给学生补充了图片,但是远远不够,趁学生学习的间隙我连忙上网查找资料以加强学生对泰山的认识。“登临泰山”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泰山的自然景观,体验泰山的壮美。五岳之首是泰山,又有学生问及其余四岳是什么?我没有拒绝孩子,而是及时补充了其它四岳的知识,孩子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我又及时启发:“又有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可见五岳各有各的妙处,可以课下查找有关资料,在以后的课时中我们再来体会什么叫‘五岳归来不看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登泰山”是去过泰山的旅游者的一种体验,对泰山十八盘的险峻同学都不了解,我针对此种情况向学生进行毅力方面的德育教育,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对“一览众山小”学生不解其意,我及时进行引导,又对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做了简单的介绍。“泰山壮丽的美景”是本课的重点,对泰山的“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泰山佛光做了图片展示,使学生对泰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泰山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泰山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以对泰山进行深入地了解,感受泰山历史文化的厚重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由于泰山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博大精深,主要让学生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介绍相关知识。本次的教学主要是方法的指导,课前已经让学生制订主题研究计划,我在课前进行了一定的方法的指导,效果比较好。中国的其他名山大川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对此更感兴趣,我适当运用猜一猜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几个,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我针对上节课的学生情况,在五岳的了解上颇费了一番功夫,又对四大佛教名山作了简要的了解,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课堂4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知识、情感方面得到增长、提高。

问题反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分组,共分为: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址四个主题小组,由于班额较大,小组人员较多,所以显得纪律较差。这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小组教学的人数控制,以四人小组为宜。

教学重建: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情况,针对难搜集资料的现实情况,教师积极为学生搜集部分资料,这样探究式学习才能落到实处。3.8

《来到黄河岸边》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本课分为三个课时,包括“我看到了母亲河”、“母亲河哺育了我”、“为了‘母亲’的微笑”三个主题活动,分别展示了黄河地貌的壮美、黄河孕育的千年文明史和黄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背景、途径省份、地理位置及整体形象,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因为我们这里就在黄河的岸边,有的学生就在黄河岸边长大,但对黄河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图片展示法、师生讨论法、小组研究法等方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趣,进而培养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学生对影像资料感兴趣,针对这个特点,我为学生补充了视频资料(浩浩荡荡的黄河),又为学生播放了气势磅礴的《我们是黄河泰山》,学生对黄河的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注意运用学生对黄河的了解,在课上交流,达到信息共享。我还补充了有关黄河景观的资料,如壶口瀑布、黄河入海口等,这些资料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第二课时“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前,我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黄河流域文明的历史故事、重要事件与人物。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举例法、图片展示法等方法,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了解黄河文明。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单单是地理知识或历史知识的教学,而是以情感得到激发作指导,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第三课时“为了‘母亲’的微笑”,以提高对黄河的保护意识为主,着重从黄河受污染、河水断流、土质恶化等方面的环境问题入手,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积极的认识和思考。通过资料展示法(既包教师搜集的资料,也包括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变化,又用设疑法让学生寻找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学生本次搜集的材料较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颇感兴趣,能自觉运意识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自主的学习。学生意识到黄河面临的严峻问题,明白保护黄河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又加之学生生活在黄河岸边对黄河断流、地上河情况了解甚多,已经把保护黄河当做自己的责任。学生对我国的名川秀水很感兴趣。我适当补充了我国较大的河流。尤其对长江的作了具体的探讨,黄河、长江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水系图也知道我国的北部河少、南方水系多。长江的水量是黄河的20倍。春天正值干旱季节,电视新闻对此报道也很多,学生也能真切感受到水资源的匮乏,电视台也有有关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所以学生对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情况也比较了解。我们这里是农村,用水方便,能否把节约用水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内心还是个难题。

问题反思:学生说的很好,但是很多同学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按照说的去做,也就是“知行不一”如何培养言行统一的学生还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教学重建:作为品德课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是怎样做人,德为立人之本,教师更应该为学生积极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景,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另外,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行及时监督,时时提醒,教师也应以身作则。3.19

《寻迹孔子故里》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对孔子的专题研究,走进三孔,不但了解了孔子和孔子对中国的影响,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专题研究的经验,提高专题研究的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汇报学习收获时,引导学生的发言,梳理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对专题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选择有价值的信息,使专题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方向,有层次,步步深入,同时及时肯定学生好的专题研究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使老师的评价成为学生的路标和灯塔。

我对这两节课感触颇深,我深感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门课程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问题反思:

一、使用教材不灵活,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在教材运用方面,我对教材把握不够,更多的是根据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我的导课过于繁琐,把孔子的形象直接定格在学生面前,未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还有一点是我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同时对收集的材料未进行透彻的处理和吸收,只注重了课本范围内的备课、上课、很少考虑教材之外的教育内容,对于孔子的名言、观点渗透不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够。

二、教师情感投入不够。品德与社会课除了认知和学习外,要多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可以使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并且引导儿童获得情感的体验,获得经验,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自己本身对孔子的内涵没有把握好,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语言较为平淡,情感投入不够,以致于影响教学效果。

三、评价学生过于简单。成功是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是使人们永远乐观向上的动力。因此,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可太过于简单,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中我使用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欠缺学生的自我展示、总结展示,对学生的激励程度不大。

教学重建:这节课不是简单的明理课,又不容易联系学生的实际,所以必须另辟奇径,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连接体验,提高教学实效,充分利用情感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更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话题,只是学习的一个借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深入挖掘人文教材,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呈现有意义的、快乐的课堂教学内容,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努力实践新课标的新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把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很好地教好。3.26

《好大一个家》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学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所以在本课设计上我不局限于教材上的图片,就以本地现在的季节为与南方气候对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感受季节、时间的不同,通过具体描述来感知,领会这种疆域辽阔带来的全国各地自然景观的不同。《品德与社会》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开课伊始我就以一首爱国歌导入,整堂课引导学生体会祖国的辽阔,培养爱国情感。

自我评价:特别是在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的时候,通过猜谜语深化认识,本课知识性强,为了学习不那么单调,我采用了比较、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东西部和南北方的空间概念,在和同伴的合作游戏中学习,寓枯燥的学习内容于游戏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观察地图的能力。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1.培养学生良好的收集资料习惯,为自主学习打开方便之门。在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社会课要培养的是“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这就应在教学中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去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因此,师生收集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之前,师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各民族知识的资料。师生课内外有目的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与人交往、搜集信息、探究等能力,并让学生通过多方面搜集信息而得到巨大收获,成就感油然而生。2.培养合作意识,加强情感的融合交流。本节课学生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品德修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了,情感得到交流,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但是应该看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是需要培养的。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年龄特点、思维的发展和接受能力,不能急于求成。

问题反思:对行政区域划分部分教学较少,没有很好的深入进去,学生对部分行政区的简称和首府(省会)还不甚了解,编谜语有一定难度,拼图游戏的时间不够只有放在课后,对教学时间的安排还不够合理。

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

教学重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实际授课时,丰富自己的经验,遇到突发状况时应变自如,使原本的设计能正常进行,不至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4.5

《同是炎黄子孙》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两岸人民血浓于水》一课时,一开始,就播放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听了真情演唱,孩子们触动很大。再让学生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海外华侨的生活。然后,让学生了解海外华人的生活习俗,知道海外华人虽然身在他乡,但依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让学生把收集的有关海外华人生活习俗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探讨,拓宽知识面。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畅所欲言,把感受在全班进行交流,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海外华侨的爱国情结。朗读诗歌环节,让学生的情感 在已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在第二课时中,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问学生谁能说出关于台湾的历史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为学生已经是十多岁的孩子,他们对时事问题了解的也不少,这是他们展示自我的绝好时机,总想告诉大家自己的知识,这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也只能说出个大概或是提前预习得到的教材上的一点点东西。此时,正是我们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的时候,我利用网络资料,给学生做以补充,从三国开始,讲到隋唐,再到宋元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一直讲到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岛,形成现在的分踞局面„„学生对台湾问题有所了解。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习“两岸人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你知道哪些台湾的特产?你是从哪里了解到台湾的?又联系到中央4台的“海峡两岸”栏目,结合时事政治台湾的领导人参加上海世博会,我们这里有一些台胞,大陆与台湾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白大陆与台湾的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亲情。联系上节课,从而让学生知道不论大陆人民、台湾同胞,还是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在学生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之后,再怀着满腔热情唱歌曲《我的中国心》,使情绪高涨起来,以此来抒发各自的爱国情怀。课外的各种资料都是课程的资源,会让学生多渠道学到知识。

问题反思:刚开始的播放歌曲声音太低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及时调整以免影响教学效果。学生虽然不是住校生,但微机室不能上网,学生手头没有资料,资料基本上是我给提供的,这样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他们也就无法对资料进行取舍。

教学重建:学校的图书馆不能随时开放,这对品德课教学是致命的打击,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式。学生对台湾有一定的了解,但仅限于风景方面,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较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发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找出更好的品德课教学的路子,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4.12

《为了祖国的振兴》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本课共分为三课时,《辉煌成就》、《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教学第一、二课时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鲜活的例子,发挥直观优势,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经验,结合探究式教学,强化学生技能的形成。在以名人为例的榜样式教学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补充大量资料,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祖国辉煌六十年的历程。在这几节课的教学中,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展开,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先辈们建设祖国的热情和斗志。我还注意调动学生的各种技能运用于学习中,品德与社会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应该是孩子们积极探索的过程。在我的教学中,是先让学生搜集资料,将知识的挖掘放手于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探寻所需要的知识,充分体现主动学习。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汇报学习收获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的发言,梳理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对专题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选择有价值信息,使专题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方向,有层次,步步深入,同时及时肯定学生好的专题研究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效果不错。第三课我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及视频资料,通过丰富的视觉体验,逐步了解读书的真正价值,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基本遵循了一般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引领学生从身边及生活的具体事物中感知为什么读书,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功利性读书,也不是读书会有体面的工作的错误认识,读书会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本课中,没有简单的用自学讨论法,而是采用学生乐于参与的讲故事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更为活跃,寓教于乐。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尽量鼓励学生积极踊跃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这样才更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说假话,也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及错误的价值观。

问题反思:有的时候我还在以绝对的、理想化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有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的时候。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学生搜集的资料太少,探究式教学落不到实处。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名人效应学生感触不是很深,没有挖掘学生身边的事例,总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教学重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加强理论修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但在实际授课时,资料准备不足,使原本的设计未能正常进行,不得不现场搜集有关资料,以至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说一套,做一套。如何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是每个品德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4.23

《林海雪原》(北国风光)教学反思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东北平原的冬季景象及民俗文化。学生对景色宜人的林海雪原景色知之不多,因此我通过谈话引入东北平原,又让学生通过中国地形图认识东北平原的大体位置,进一步知道东北平原的具体位置。又让学生配乐欣赏了东北平原独有的“北国风光”,学生被纯洁壮丽的雪景所吸引,以至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声,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对“北国”的探究欲望也就更强了。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品德教学的德育效果不言而喻。本单元的教学有的老师认为是纯粹地理知识的教学,把教材当地理知识教学是严重的错误,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割裂是品德教学的彻底失败。

自我评价: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我没有一味的讲东北的气候及环境特点,而是让学生说说我们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说说喜欢的冬季风景。学生普遍对雪景感兴趣,也愿意玩冰雪上的游戏。由于我们这里冰层的厚度还不够,在水上滑冰有一定的危险性,我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及时渗透生命教育,淡化教育的痕迹。在讲“东北人是如何过冬的?”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我们这里的人是如何过冬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更能明白东北的冬天比我们这里还要冷。

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本课中我和学生都共同搜集了大量资料,如何对资料进行取舍摘要,学生难以做到,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的指导。学生汇报的研究报告教师要精心设计,要具有指导性,结论要具有说服力。既要避免表面的、肤浅的花架子似的研究性学习,又要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使学生对学习充分享受。小组的汇报没有只限于个别学生,弱化“话霸”的地位,多让几个孩子发言使学生尽量多的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只有这样的小组交流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

三、投其所好,快乐学习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何把娱乐的成分融入教学,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组成部分。学生对东北的民俗很感兴趣,尤其是近几年赵本山等人对二人转艺术的发扬光大,使原本原生态的民间娱乐登上高雅的艺术殿堂,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剧中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我为学生放了一段大秧歌及二人转表演,学生兴趣盎然。我及时引导:看他们手上拿的是什么?(扇子、手绢)转手绢可是二人转演员的绝活,学生看的不亦乐乎。

问题反思:当讲到滑冰时,我及时补充了冬奥会的情况,如果把短道速滑的比赛镜头让学生欣赏一下会让学生加深印象,又能激起学生的爱国感情。因为原来班级的钟表快5分钟,上课前刚调好,我忘记了导致35分钟就把课讲授完毕。这样前面的教学时间就紧,大秧歌和二人转视频没来得及看完就匆匆关闭,授完课后,又让学生重新看了二人转视频。这样的课堂就显得条理不清。

教学重建: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更灵活的去处理,注意恰当运用教育机智。第二课时中学生准备的资料少,我应该多准备一些,做到备学生。5.7

第三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高峡出平湖2教学反思 浙教版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第一课 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是巨龙腾飞的一个象征,是祖国发展的标志之一,三峡工程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是一项伟大工程。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去努力了解我国政府和人民在环保、文物保护、移民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懂得三峡工程应该是一个人与自然抗争的“和谐工程”。为了更好的教学,我努力做到:

1.在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过程中感受工程的伟大。“知之愈深,爱之愈切。”对于这篇课文来说,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应该建立在认知的发展上。宏大的建筑规模、复杂的建筑结构、艰巨的建设任务、神奇的科技创新、坎坷的百年梦想、巨大的建设效益、美好的未来前景„„怎样为学生搭建这样一个情感的基础?我们不仅仅要利用好文本资源,更应该从大量的课外资料信息中获取所需,当学生对三峡工程有更多的形象感知的时候,学生的自豪之情自然油然而生。

2.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考。社会课程的一个重要价值是帮助学生学会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本文知识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多次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分析、比较,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教师补充了多种材料,有助于学生多纬度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力。

第四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国际组织2教学反思 浙教版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第二课 国际组织

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努力挖掘教材资源,针对课程标准,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大胆转变学习方式,教学中针对五年级儿童的特点,将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知识的获得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一、知识与生活相融。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本节课中我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去思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思考,由浅入深一步步地使学生初步懂得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获得情感体验,整节课无形之中渗透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整合课堂上,我先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说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生活的变化。同时,还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活动,如选择表格中的开放领域,交流讨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生活的变化。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融化人、沟通,相互探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总之,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课程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建立新的课程目标下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更好的教学打好基础。新的课程,对谁都是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也产生许多困惑,但是我相信,只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努力钻研,我们的教学会更完美。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使学生愿意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强化规则意识;

2、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4、能遵守公共秩序,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

5、让学生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6、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1、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2、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本单元三个活动主题体现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校园红绿灯”以学校生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规则和学校纪律,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懂得规则就是通过约束我们的行为,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社会生活有规则”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将存在规则的范畴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最后通过“法律保护你我他”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特殊规则——法律,认识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既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要履行的法律义务,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法律,以法律为自护的武器,以法律为行动的准绳。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校园红绿灯

3课时 社会生活有规则

2课时 法律保护你我他

2课时

第一课

校园红绿灯

第一课时

玩不成的游戏

总第9

3.29 活动目标

通过熟悉的校园生活和平时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明确的规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

筷子、玉米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谋划策

1、读课文故事《谁来摇绳?》

2、学生谈谈读了故事后的感受,替故事中的同学出主意,让他们能接着玩下去。

3、你和同学一起玩游戏时,有没有过游戏进行不下去的情况?为什么?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小结:开展集体活动时,有了明确的规则,并且大家都能自觉遵守,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游戏中体验规则

1、教师说明游戏内容:今天我们进行一个筷子夹玉米粒的小游戏,看谁夹得又快又多。同学们想一想,比赛中要有什么游戏规则呢?

2、学生讨论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补充。

3、学生自愿上台比赛,按照游戏规则进行。

4、游戏结束,学生就比赛进行讨论:有什么问题和感想?

三、讨论交流

1、刚才在比赛中我们制定了哪些规则,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还能玩得这么开心吗?为什么?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于活动的重要性。)

2、实物投影出示26页三副图,学生观察,并且说说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则?

3、想一想:跑步时除了不能踩线外还有哪些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会怎么样?

4、交流:你最喜欢看的体育竞赛是什么?它有哪些规则?说说你印象最深或认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5、阅读26页关于足球比赛的故事,补充有关比赛规则的趣闻。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红灯的约束与绿灯的自由

总第10

4.3 活动目标

使学生愿意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强化规则意识,并在规则面前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活动准备

调查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和行为规范

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交流汇报

1、课前同学们通过实地到学校各处查看和回忆学校各种活动,发现了哪些校纪校规?

2、分小组交流,然后由小组长整理大家的调查所得。

3、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调查成果。

4、看27页4幅图,将空缺内容填上。

教师小结:学校处处有规则,这些规则就像校园里的“红绿灯”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这些规则除了约束我们外,还有哪些作用?

5、学生填写28页的表格,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学校安全、文明、有序的环境缘于一系列的校纪校规。

二、认识违反规则的危害

1、看教材“校园踩踏事故”的小资料,学生谈看法。

2、教师补充相关的资料,学生讲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件。

3、交流讨论:你从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才能保障安全。)

三、学《规范》,谈感受

1、多媒体出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快速阅读

2、交流:你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怎么看?你遵守了吗?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想法。

3、选择其中的几条谈谈感受,分析制定这条规则的目的,自己对这条规则的看法。如第十七条“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约束的是我们的行为,目的却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4、针对班上同学遵守规则的情况,制定一份班级公约,时刻提醒大家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学反思:

通过熟悉的校园生活和平时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明确的规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使学生愿意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强化规则意识,并在规则面前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活动准备。调查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和行为规范。

第三课时 规则伴我成长

总第11

4.5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使学生愿意遵守规则、遵守纪律,成为习惯。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名人与规则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阅读教材故事《从小养成好习惯》

1、学生谈自己读了故事后的感想。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位大科学家与我们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他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遵守规则。

二、“名人与规则”故事会

1、你搜集到了哪些名人遵守规则的故事?先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派代表到台前演讲,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听,然后谈谈听了故事后的感受。

3、根据学生演讲情况教师补充“朱德与一根细绳”、“纪律严明的岳家军”、“学会洗耳恭听”等故事,让学生充分地谈谈自己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这么多的名人故事告诉我们,遵守规则是一个人品德修养高低的基本标准,是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保证。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从小养成守规矩的习惯,行动有准则,长大后不但会成为受人尊敬的人,而且也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三、讨论交流

1、思考讨论:你认为哪些规则对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让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引导每个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谈自己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的体会,使他们认识到校纪校规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如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两操”的规定让我们增强身体抵抗力等。

2、学生反思:你有哪些不太好的习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引导学生体会到不遵守规则的坏处。教学反思

第二课

社会生活有规则

第一课时

无形的指挥棒

总第12

4.10 活动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由于不遵守规则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例子。

2、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科书中的4幅表现不同社会生活场景的画面 讨论:同学们,看一下画面,说说他们离不开哪些规则。

1、“你心目中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它需要人们遵守哪些规则?”(小组讨论)

2、让学生谈一谈交通规则有哪些作用?结合自己知道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酿成悲剧的例子。

3、你们在乘车时有没有发现不排队、拥挤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规则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二、“安全事故”新闻发布会

1、近来不断报道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矿井坍塌、工厂起火爆炸等事故。(1)学生发布自己了解的有关因为不遵守规则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的例子。(2)补充文章《违规操作事故多》,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

2、当你看到这些后你想对当事人说些什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由于不遵守规则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的例子?通过这些事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三、交流:你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它们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2、教师小结: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到处都有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存在。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则是约定俗成,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处处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守规范,四、活动延伸

调查公共场所人们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情况 教学反思

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愿意遵守规则、遵守纪律,成为习惯。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第二课时

与规则握手

总第13

4.12 活动目标:

能遵守公共秩序,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活动准备:

1、调查人们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情况,写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汇报交流:

课前同学们调查了人们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的情况,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1、实物投影出示调查不同场所的学生的调查报告。

2、进一步引导学生:你对此有什么感想?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制定规则、以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

3、学生表演自编的小品,反映人们公共场所遵守规则的情况

4、小组讨论:通过做调查、看小品,你认为人们的规则意识怎么样?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5、根据调查情况写一份倡议书

二、你遵守规则了吗

讨论:有些同学在餐厅就餐时随便说话,看电影时不遵守纪律,这样做会怎样?要想环境清洁、安静,我们应该怎么做?

2、小结:遵守规则,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3、阅读教材故事《瑞士小朋友的规则意识》,读后你有什么感想?

4、我们周围是不是也有规则意识特别强的人呢?请为他们制作一张“赞赏卡”,和他们一同努力吧!

5、学生做“赞赏卡”

6、送卡:如果你赞赏的同学就在我们班,现在就交给他(她),并且对他(她)说一句话。教学反思

第三课

法律保护你我他

第一课时

“法在我们身边”

总第14

4.17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初步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2、适当了解一些有关的法律常识,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电视、查资料等方式收集各种生活案例及法律法规 活动过程

一、汇报资料搜集情况

1、指名简单说说自己是怎么搜集资料的,都有哪方面的法律法规。

2、小组内整理资料

3、由小组长汇报本组搜集到的法律法规

4、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成果,并补充有关法律知识,实物投影出示。(补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修改。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作出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增加对国歌的规定等。)

二、法律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1、诸多的法律法规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尤其是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就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案例?

2、学生谈一谈。

3、补充电视台法制节目中的真实案例

4、讨论:听了一个个维权案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辨析:

有人说,学不学法没有关系,反正我不会做违法的事,这种说法对吗?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谈谈看法。

2、让学生看39页两个案例,帮他们找找违法的原因。

3、总结学生发言:只有学法,才能知法、懂法,也才能守法,不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法律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而原谅任何人。谁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谁就受到法律的惩罚。教学反思

能遵守公共秩序,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让学生初步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适当了解一些有关的法律常识,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课时

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总第15

4.20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提高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活动准备

1、寻找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少年儿童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例

2、幻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文 活动过程

一、说说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1、学生说说找到的有关的法律法规,教师做相应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文,学生阅读,并针对自己印象较深的条款进行交流。

二、今日说法

1、、这些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了保障。但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受到侵犯。

2、模仿《今日说法》栏目让学生以主持人的口吻讲述这方面的事例。

(教材41、42页的案例;再如:家住南岗区的小明是个聪明爱动手动脑的孩子,经常自己做一些小发明。一次,他制作了一个给花自动浇水的装置,还被他父亲的朋友借去了一阵子。之后小明的父亲偶然看到那位朋友加工了大量浇水器四处推销,便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朋友回答,那是孩子随便做着玩的东西,不算是专利,上哪儿告都没用。小明只有14岁,还未成年,他的发明难道真的得不到保护吗?)

3、学生作为观众自由发表看法,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评说。

4、最后由嘉宾(可由教师扮演)进行法律点评。

三、用法律保护自己

1、你或身边的少年儿童遇到过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吗?让学生联系实际来谈。

2、你知道该怎样寻求法律帮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吗?学生讨论。

3、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介绍其他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向“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寻求援助;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向公安机关报案等。

四、活动延伸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感兴趣的法律知识,办一期“法制知识”手抄报。

教学反思:

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提高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下载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西部大开发2教学反思 浙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西部大开发2教学反思 浙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走进新时代2教学反思 浙教版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第三课 走进新时代我的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五个流程: 一、歌曲导入; 二、衣食住行话小康; 三、我家住在丽水城; 四、了解缤纷时代; 五......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反思2 鄂教版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第八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许多优秀的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2011-06-01 10:25 教学反思(一): 《祖国有多大》和《首都北京》等前几课的教学中,本人在课堂上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看图读文的能力。 首先......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

    禄 丰 县 腰 站 小 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 学校: 教师: 2013年3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文明古国的荣辱 1、从四大发明说起......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2人,大部分学生头脑聪明灵活,求知欲强,好问个为什么,模仿性强,对品德与社会学习充满......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总结

    中排小学2016-2017学年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在这一学期中,我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总结

    五 年 级 品 德 教 学 总 结学校:尹武寄宿制完小 班级:五(2)班 任课教师:刘文跃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尹武寄宿制完小2013春季学期五年级教学总结任课教师:刘文跃品德与社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