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

时间:2019-05-15 07:4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3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3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

第一篇:13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

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

课堂观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或者说课堂观察动了什么?

课堂观察正在影响我们的文化,课堂观察必将改善我们的文化。

课堂观察动了我们的“惰性”,让我们的思维方式由惰性走向探究。日复一日的教学如果是一种缺乏新鲜感的行为,必将让教师感觉厌倦,必将让教师在厌倦中产生思维的惰性。而在课堂观察观察中,当我们用心去关注课堂的有效与意义、探究细节与现象的教育学价值的时候,会发现课堂世界无限神奇的现象,会不时地激起“发现”的愉悦与“改进”的欲望,把我们头脑中沉睡的神经细胞悉数调动起来了。

课堂观察动了我们的“离散状”,让我们的组织文化从神离走向合作。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描述的日本“教师文化”与我们十分相象:“教师们通常对于别人批评自己的工作是极度反感的,然而指责起别人的工作来却言辞有加。”1他们处于貌合神离的“马赛克”状,在课堂观察中,教师必然走向合作,必然会对话中寻求相互的启迪。在基于课堂实例的讨论中,“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只说出自己对所观察的事例的质朴感受和具体的事实本身”,“就必然能学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2共同面对事实,基于事实展开对话,这种合作的互助的文化是课堂观察的必然要求。

课堂观察动了我们“状态”,让我们的专业研究从“偶然”走向“日常”。在课堂观察的实践中,我们会逐步形成自己的“观课文化”,这种观察文化不仅仅表现在方法与技术层面,更重要的会影响我们的专业心态、研究情趣,它让我们的课堂研究不再是一种偶一为之的、“运动式”的活动,而是一种日常,而在这种“日常的研究”中,我们才可能真正地改变“日常的教学”!课堂观察,因此承担着文化重建的重任。《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长春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89页。《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长春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56页。

第二篇:重建课堂文化

重建课题文化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民族生存的前提条件是(文化)

课堂文化的重建必然要求(教育研究方法)与视角的转化 人们习惯以(GDP)增长速度为指标来衡量发展

蔡元培先生在考察欧美教育后曾提出(六育)整体协调发展 传统的师生角色是固定的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单向的

今天课堂文化重建的当务之急是优化课堂文化语境,推进话语更新 在人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是文化整体性 9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学习学习力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能力相互交融而成认识 情意 11 教学中,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原则被称之为善喻 我国著名教师丁谷怡构思出的教育思路是乐学 古人求学讲究三境界,其中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4 周逸君老师认为要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挫折,经受锻炼 15 张洪鸣老师原创出的自然教学法是四动 张洪鸣老师的四动教学法中半独立观察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 17 在张洪鸣老师的四动教学法中半独立观察的重点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8 陈平飞老师的“四备”指的是备语言、备板书、备教具、备联系 在《充实你的“大脑”》一书中认为怎样的课堂才是不走过场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充实、课堂训练的扎实、教学目标的落实 从科学本身看,科学发展的动力是质疑、批判 质疑批判的课堂文化基本特征是不迷信、不盲从权威,敢于从多方面进行大胆的“挑刺” 简约的目标是串起教师和学生文本和谐一体的课堂 23 简约的过程是构建张弛有度、深邃包容的课堂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和谐 智慧教育团队的核心是由校长、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中心团队 26 教师团队之源是自主学习27 教师团队之神是智慧创新 教师团队之歌是智慧教学 重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阅读课堂文化应坚持的原则是对话-互动 30 悟性高的人是有智慧的、聪明的人,所以我们说悟性是一种智力特征 31 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数学美是一种至上的、崇高的理性美 32 精彩的课堂智慧源自于丰富的课前预设 33 品德课的重要任务是完善学生人格

从音乐的本质来看,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在于具有非概念性、无形性和时间性 35 音乐同建筑一样有着严密的结构,但无法凝固成形,这就是音乐的无形性 36 校长建设高质量课堂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随堂听课

在教授古典诗歌时,其中有一个步骤“明诗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两方面

在古诗教学中,详细介绍作者、关键字词的锤炼是明诗意

小学诗歌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以古代历史为背景,记叙古人古事以说明事理的文章是历史文章

针对古典名著节选改编而来的文章,这种教授方法是教材和文学作品相结合 42 文化的基本核心是传统观念

幼儿园儿童的重要生活方式是游戏

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充满矛盾的依恋转折期的是幼儿期 45 儿童成长历程中的第一个重大转折期是幼儿期 46 课堂文化的根本是精神文化

形成良好精神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是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晨会、班会

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这种制度是以空间为序 50 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这种制度是以时间为序 51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 52 新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儿童人格自主构建的课堂

cosplay指的是动漫人物服饰

教室内外环境和各种教学设施折射出的文化形态是班级物质文化 55 课堂文化重建首先碰到的是价值问题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是韩愈的哪篇文章谢自然诗 57 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构建可能的生活 58 乐学是从(需要)切入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偏重于单向灌输 60 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思想导师是教师

学习是从认识到有问题开始的,这是皮亚杰平衡概念中的不平衡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认为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63 小学生的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人文关怀 65 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是课堂生活

Adaptive Education是南澳州的圣依纳爵学校的因材施教 67 建设探究的课堂文化要有(报偿机制)的支持

科学之所以要质疑、批判,是因为科学本生不可避免的主观性 69 师生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场所是课堂

师生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教科书

教学过程最传统、最经济、最普遍的评价是教师的随机评价 72 品德课的重要任务是完善学生人格

“情智教学”着眼于教育的两大领域是情感和智慧 74 传统的课堂,被看作传授(间接经验)的场所 75 置换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思维更新 76 拓展新的教育途径需要方法革新

智慧教育团队的主旋律是爱教育、爱学生、爱学校

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播教学方式,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学生中心

某种文化从孕育到成熟,有一个漫长的创造、积累、模式化的过程,这就是文化的积淀

“文化”被称作是一个动词,是因为文化是一种习得、积累 81 语文当中的“语”指的是母语

“阅读”指的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对话 83 语文教师是阅读课对话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84 语文教育的灵魂是文化智慧

数学体现的“真”指的是真理化 86 数学体现的“善”指的是道德化

数学体现的“美”指的是艺术化

在数学的静态层面,人们普遍认为数学命题是事实判断

“死的、冷藏的、没有用”的知识指的是从课堂文化中克隆到的知识,这句话出自杜威

体验指的是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

音乐教育的价值决定因素是音乐的本质

衡量一个幼儿园园长是简单的管理者,还是教育家主要看有无自己的办思想学理念和自己的

幼儿世界是真实的、具体的

儿童的生活及生活中的事件为基点的设计主题活动是综合教育 95 把幼儿活动室建设成为奠定终身学习力的学习场

英语课堂教学实现哪两个层面的接合教育性、交互性目标

“激励情意、以人为本”是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哪一目标教育性目标 98 “创设情境,培养能力”是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哪一目标交互性目标 99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预设

预设主要思考的三个问题是学习目标、学生如何思考、内容的内涵与外延 101 人的内在精神素质是文明和心理结构 102 幼儿恋母情结的决定因素是生物基因 103 幼儿向师情结的决定因素是文化基因 104 儿童感情上最亲近的人是家长 105 儿童心目中的天然权威是家长

福禄倍尔认为儿童的天性表现为哪四种本能活动、认识、制造、艺术的本能 107 依据幼儿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的准则是自然适应性准则 108 课堂文化的根本是精神文化

能很好地处理好各种程度的学习任务的学生称为人际独立性 110 不能很好地处理好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的学生称为人际依赖性 111 依据并通过班级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班级文化 112 班级文化与课堂文化和谐共振的基础是两者的同质性 113 儿童发展差异性的决定因素是生物、文化双重基因 114 催生办法的心理基础是信心

成就一件事情,最终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是坚持程度 116 当下的课堂究竟缺少什么教育智慧

基于整体感知、直觉把握形成的教师教育智慧是知性智慧 118 基于理论思考、规律认识的教师教育智慧是理性智慧

基于职业感、道德感、人际交往的教师教育智慧是情感智慧

基于个体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形成的教师教育智慧是实践智慧 121 教育智慧构成的核心是教师整体素质

狭隘、片面的教学理论认识束缚了教师的理论视野

传统教学体系高度的技术取向和工业化特征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发挥 124 求善研究的目的是求得改革教学的善策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所要教的知识、内容从教科书上班到教案上,诸如此类的教学 方式是搬运工式

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解答进行人为的控制、牵制,此类教学方式是捆绑式 127 新课程文化生成的促进因素是新课改的实施

衡量发展的标准是GDP增长速度

最先提出GNH发展模式的人是不丹国王

直接威胁民族国家文化主权与文化安全提出的新命题是国家文化安全 131 很多青少年,和家长对着干,造成亲子情节的断裂,这就是所谓仇亲期 132 课堂文化重建首先碰到的问题是价值问题 133 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

走出课堂文化困境的希望是游戏

衡量教与学的共同标尺是学习力的生成效率 136 人才成长的基础是学习

由认知和情意两方面能力相互交融形成的是学习力 138 学生在自我调节定向后,进行自我把握,这是自我控制 139 为自我调节找到逻辑依据这种作用是自我反省 140 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体悟学习规律 141 提出“学中乐,乐中学”理念的人是丁谷怡

孙双金认为教育的全部技巧是爱

“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是谁提出的彼得•克莱恩 144 人文关怀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必要前提 145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146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性美

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必要补充是艺术活动 148 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工具是语言 149 Remedial education指的是补救的教育

针对学生出现的短时性智力障碍采取的教育方法是补救的教育 151 针对智力超常学生采取的教育方法是高智力和大潜能教育 152 针对学生的永久性智力障碍采取的教育方法是特殊教育 153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课程综合化 154 在策划人生集成智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特殊智慧 155 形成教师智慧的“金点子”是正确的自我评价 156 智慧型校长应具备几种“精神力量”十种 157 学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

158 自由的课堂,说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身心自由

159 快乐的课堂,说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精神快乐

160 充实的课堂,说的是在每堂课上学生情感和智慧得到发展 161 好的课堂是对教师智慧的挑战

162 智力紧张让学生感受到精神生命的力量

163 让整堂课充满魅力,真切的感染学生,需要教师的激情

164 “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是谁说的马克思 165 教育智慧生成的地方是课堂

166 儿童善于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功夫在课外 167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对话活动

168 数学中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轻率地行为,值得是数学思维的准确性 169 课堂的主要载体是教科书

170 课程回归生活的基础是课程内容

171 文化重塑困难,是在什么样的课堂生活中出现的应试教育 172 在“文化子宫”同心圆结构中,处于圆心的是儿童 173 在幼儿眼中“ ?_?”可能表示的意思有多种

174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

175 呵护和发展幼儿智慧,以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和智慧生成的规律为前提 176 呵护和发展幼儿智慧的前提是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和智慧生成 177 幼儿常常产生各种天真的问题的过程是获得新经验 178 “儿童”在拉丁语中意味着自由者

179 推进课堂教学实施的物质外壳是 教学语言 180 “刚才因为同学们没有仔细听,你在读一遍题。”这是对话教学中的命令指挥型 181 “如果要想考个好大学,你还是好好学习。”这是对话教学中的警告威胁型 182 “善于倾听的同学是聪明的,你愿意做聪明的学生么?"这是对话教学中的忠告建议型 183 “听你朗读是一种享受,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能再深情地为大家朗读一次么”这是对话教学 中的提示邀请型

184 教学语言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生命性”与“人文性” 185 班级公约的制定者是班级学生 186 儿童个性才能的发展必须伴随自由 187 “书香校园”是一种文化氛围

188 校长智慧管理就在于找准自己学校的特色定位 189 真正的学习活动在于把我和领悟知识本身的意义 190 GDP指的是国内生产总值 191 语文中充满着文化

192 “无智慧的文化是危险的”出自著名哲学家赵汀阳

193 “怎么这么简单还不会说!”这是对话教学中的讽刺挖苦型

194 “老师知道你心里明白,但嘴上说不出来,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这是对话教学中的肯定激发型

195 “你的回答是完全错误的,三人当中只有张三完全正确”这是对话教学中的甄别比较型

196 “虽然你答得不是很正确,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这是对话教学中的安慰支持型 197 智慧教育团队的生命机制是合作 198 人与什么是密不可分的文化 199 组成文化的重要因素是规范

200 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自制的人

二、简答题

1.智慧型校长应整合地具备哪些“精神力量”?

清醒的办学理念;宽容的民主作风;深切的人文关怀;公正的做人品格;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突出的创新能力

;科学的决策能力;有效的协调能力;坚强的意志性格;完善的人格魅力。2 教师如何走出缺乏教育智慧的困局?

第一,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与价值;第二,关注教师的实践积累和反思;第三,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第四,淡化改革及科研的功利性;第五,关注教师职业情感状态;第六,不断提高教学机智水平;第七,激发学习热情,提高综合学养。3 促进学习力的生成有哪三方面因素?

学习者自我心理调节引导 信息的吸取、加工过程引导 总结学习过程,反省自控的学习及其引导

4发展学生的学习爱好与兴趣可用哪几种心理满足的方式?

满足儿童好奇心 满足归属心理 满足趋美心理 满足趋优本能 5请简述以教学中最重要的三要素引导学生学习情意、态度的形成。

爱好兴趣 情感活动 价值判断和选择

6简述从教的方面对学的主体性评估参照系。

教学过程看成自身学习的过程 体悟学习规律 “喻善” 7简述从学的方面对学的主体性评估参照系。情绪状态、交往状态 思维状态、学习达成状态 8简述丁谷怡的乐学教育思路

加强小学生的学习训练 解开儿童头脑中的预期与智慧密码 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9分享语文阅读的乐趣由哪些方面?

组合语句之乐 对比阅读之乐 词语游戏之乐 多项反思之乐 延伸表演之乐 链接发现之乐 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的时间思考问题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给学生更多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途径有哪些方面?基于整体感知、直觉把握的知性智慧;基于理论思考的理性智慧;

基于职业感、道德感的情感智慧;基于个体经验积累的实践智慧。12 简述四动教学法 动眼 动手 动脑 动口

13简述幼儿园教学采取分科教学的课程模式的弊端

幼儿园教育内容和过程缺乏整体思考 分科教学和研究重点放在教材、教法上 14 综合教育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 教育过程

15.简述引领教师直面名师、科学策划人生方面所沿用的思路

前瞻性为突破,掌握多向思维方法 实施科学的自我管理,经营个人强项 掌握科学的自我评价,学会反思,培养内省内力 走向批判性的阅读人生 16.校长的智慧管理在于哪些方面?

找准自己学校的特色定位 更新思想观念,重新组织和运用资源 激活教职员工的智慧潜能

17什么是教育团队智慧的广泛性? 学习内容广

18什么是教育团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 学习是一个内化过程 学习是一个外化过程 19智慧创新是教师团队之神,它的生成有几个步骤? 远景规划,凝聚团队精神 专家引领,推进团队成长 课堂锤炼,练就团队精神 生命律动,完善团队心智

20请简述智慧进课堂的几点要素 用智慧反观人生,创造幸福 淡化弱势知识,舍弃无用知识 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

21简述新课标对小学各学段提出的阅读文学的层次要求 22 音乐课堂文化的个性有哪些? 性 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审美性 情感性 性感性 形象性 独特23 从音乐的本质来看,他和其他艺术的区别在于什么地方? 非概念性 无形性 时间性 综合性与人文性的音乐课堂文化特点是什么?

技能与综合知识的融合 情感的表达与交流的需要 综合、随机的教学评价 25我们应该如何精心呵护幼儿的智慧,以及在智慧教育中所应遵循的基本理念与准则是什么?

自然适应性准则 自由活动准则 张扬主动灵活性准则 做中学的准则 26 简述精神文化的内涵 课堂文化的根本 班级文化的核心 人际关系的文化 精神气象 群体意识 新时代文化特点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 自主构建 学科文化整合 充满关爱 简述班级活动的类型 竞赛类 节日类 主题文化类 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 洋溢浓浓的爱意 呵护童年智慧 尊重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实现对话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课堂?

教学观念 交流网络

三、名词解释 1 智慧 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识、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 合能力系统。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

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捆绑式教学 就是对学生的思考、对学生的问题解答、对学生的整个思维活动进行人为控制、牵制的教学 过程。4 善喻 5 反导 即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原则,充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故意从反面进行引导,以引发对比揭示出知识的本质。文化的积淀 从文化演艺的意义上讲,文化积淀就是传统及其价值形成的过程;从文化发生的意义上讲,文化的积淀则是一个通过从其他人或文本那里接受传统的哺育和滋养,在与传统的对话和晤谈中渐渐形成超越生

物机体禀性的完整人格的过程。7 课堂文化 指生活与同一课堂中的师生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套文化心理系统,它反映在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的

行为模式、思维习惯、交往方式、课堂氛围以及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上,其中的价值观念决定课堂文化的整体性质。8 有道德的课堂生活 是指能“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最高

享受”的课堂生活。一定程度的“生活事件”重构 是指“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学生自我展示性评价 是指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地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收获、成果或难题等,用自己擅长 的方式展示出来。11 历史文章 指小学语文教材中以古代历史为背景,通过记叙古人古事以说明事理或弘扬精神的文章。12 主体参与 所谓主体参与,就是学生必须真正地看、真正的想,与他自己的生活发生联系。自然适应性原则 就是依据幼儿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14 班级文化 是依据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5 班级物质文化 是指班级教室内外环境和各种教学设施折射出的文化形态。16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提升技能、改变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表示对世界及自身,对二者关系的看法的一种特殊方式。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学生文化:就是指某个或某些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它是反映这个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真实生活世界的影像,也是学生由儿童世界向成人世界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就是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是文化管理运作和实践的核心,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而言,它是一种根本性的跨越,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智慧教育团队自主学习的广泛性:是指学习内容广,涵盖古今中外;涵盖各个学科的教师,学习范围广,学习时空跨越国界。智慧教育团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是指:学习既是一个内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外化过程,即从内部精神动作向外部物质动作转化的过程。这就是说,已经内化了的价值观念、思想品质、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总是要不断地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和习惯,而这种外化,又将进一步巩固已经内化的成果。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27 音乐:物体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 幼儿综合教育:就是以儿童的生活及生活中的事件为基点设计主题活动如“我爱我的家”、“愉快的夏日”、“我是中国娃”等,是立足于儿童天性的教育。教育: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0 智力:智力也叫智能,是指一个人可能掌握的知识,并用以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

四、判断题 个体所经历的一切都有可能转化为智慧。()2 3 4 5 6 7

智慧就是我们所说的聪明,也就是心理学中的智商。()× 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的。()√ 智慧不仅属于认识范畴,同时也是情感范畴的体现。()√ 课堂文化的重建必然要求教育研究方法与视觉的转换。()√ 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在文化上的超越性与创新性。()智慧能使人迷途知返,解蔽一叶障目,发展人的心智。()√

√ 课堂是文化活动的空间,也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 教育教学的关键并不是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要从知识的控制中解放自己,获得对知识的支配权。(√)学习力的生成效率应当成为衡量教育学的共同标尺。()√ 在课堂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是一种单一的、单向的认知活动关系。(×)学生习得的生活与人生经验需要教师的引导。√ 学习力生成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能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复杂过程。()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语文教学不仅要丰富课堂文化内涵,还要大胆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开阔文化的链接发现。()√ 课堂文化重建无需遵循教育的本真意义与培养人的目标。()× 17 新的课堂文化中的师生角色、教与学的关系是可以转化的。()

√ 优化课堂文化语境、推进话语更新,是今天课堂文化重建中的当务之急。()√ 19 哲学与智慧在本源意义上是统一的,远古人视哲学为智慧的学问。()√ 20 现在的学校教育十分强调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教育,教育效果较好。()× 21 自有人类就有学习,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学习。()√ 人类学习的学习方式从无墙到有墙再到无墙,甚至可以超越国界,面向世界求智慧。()√

√ 当代小学教育的要义是“乐中学,学中乐”,没有乐学就没有幸福的童年,没有乐学23 学习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24 学习就是学习书本中的知识结论。()× 学习权力是个体最主要的权利之一,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课堂文化重建的过程也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 学生在自我调节定向后,进行自我把握,这就是自我控制。()√ 28 学习力生成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能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复杂过程。()

√ 非规范评价的精神性对学习力生成是一种独特的激励机制。()√ 30 当代小学教育的要义是“乐中学,学中乐”,没有乐学就没有幸福的童年,没有乐学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根据课改的新精神,语文学习需要文化的链接发现。()√ 32 吴辰常说:“乐教之师才能培养出乐学的学生,智慧之师才能培育出智慧的学生。”()×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育思想,提出“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乐学教育就是脱离课程标准,努力让学生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教育。()× 35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语文教学也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

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思想导师。教师只有认真阅读了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后,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一堂好课应当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有成功的喜悦,有内在的智慧激荡,而不是只有表象的热闹。(√)38 要让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39 课堂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所以不能过多的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被教学内容束缚了手脚转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思维空间变的狭窄。(√)习惯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让学生主动思维,其意义不仅在于思维能力本身的提高,更在于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42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唯有让学习主体积极参与构建数学的活动才能实现。()√ 43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44 今天的数学教育是明天的生活应用,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构建“可能的生活”。()√ 45 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留意身边的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人文性体现在教师充满爱心的关怀中。()√ 47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科研的成果,教学不会上新台阶;没有踏实而富于成果的教学,科研无法落实,也难以深入。()

√ 48 “品德教学无课堂”的概念,其实不在于“无”,而恰恰在于“有”。()√ 49 课堂生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孩子优良品德的养成,不仅要在课外活动、班级活动中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明天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关注程度和建设力度。()√ 51 智慧型教师要虚心学习,但不能盲从,不能照搬,只有改革创新才有生命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基本是全国一元化,采用分科教学的模式。()√ 53 在综合教育课程中,只需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孩子的自主性,不必要在班级管理与环境创设中把孩子当做主体。(×)

幼儿期是开发音乐智慧的最佳时期,因为幼小的孩子对声音和音调十分敏感。()√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质疑和讨论都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 56 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少。(√)

学校教育的崇高性是张扬真善美的人性光辉,用健康的文化造就文明人。()√ 58 学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他们的奉献精神、凝聚力量是办好学校的关键。()√ 59 语文新课程、新教材十分注重通过母语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习得、积累的过程。()√

文化是一种智慧水平很高的东西,是后天的,是历史的形成的,是由内及外的人类生活方式的系统之一,是群体和个体共同所有的。()√

悟性是一种智力特征,悟性高的人是有智慧的、聪明的人;悟性低的人是愚蠢的人。()×

寓言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

语文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顾名思义,“语”者指称母语,是文化之根;“文”者文化业,是人文之本。√

阅读教学应彰显文本智慧,构建独特的语文课堂文化。()√ 66 语文学习是一个只需注重语文的知识、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技术过程。()67 课堂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得精神气象。()√

阅读者的个性化行为充分显示了人们的文化个性,它是个体的、封闭式的行为。()× 69 与文本对话,首先要对文本的话语做出有主见的应答反映,以便与作者进行精神沟通。()√

语文教师是阅读课对话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应主动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智慧的引路人。(√)

阅读课要使学生直面文本,主动阅读,有体验,教师必须自己先有对文本的充分感受

× 与体验。()√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中的每一个结论都不可能带有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它是纯客观的存在。()√

如今,很多人对数学的理解是:认为生活中用到的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常识,数学所给予的其余一切纯粹只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无任何实际意义。()× 75 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使得数学结论不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形。()× 76 美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

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较之艺术美而言,数学美是一种至上的、崇高的理性美。()√ 78 数学教育所要传授的不仅仅是一套概念体系,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技术和结论,而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思考性的课堂文化与传承性课堂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于知识与思考的关系的认识上。()√

探究本是人的天性之一,受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儿童从小就表现出研究的意向和行为。()√

从科学本身看,质疑批判并不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82 课堂是师生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场所,而教科书是其主要载体。教科书的价值本位直接影响课堂文化主题的定位。(√)83 小学生的生活观、生活能力和生活习惯,大多是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同学、教材、教育环境等相互作用中构建的。(√)

课程回归生活,开发了生活的教育价值,这是课程“回归生活”的全部意义。()×

生活问题不是把一个生活解释成什么样的问题,而是一个把生活过成什么样的问题。()√

课堂文化作为一种氛围、一种人的精神气象,主要在教材、教师、学生相互作用中萌发和形成。(√)

对话作为现代教学理念,其本质是主体间的不同声音、不同思想的民主、平等碰撞乃至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合作与创造。()√

见“分”不见“人”的应试教学评价,压抑乃至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使负载文化的课堂和教师失去了文化意蕴。(√)

教学过程最传统、最科学、最普遍的评价是教师的随机评价,它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能及时而直接地对学生和教学过程产生影响。()

品德课的重要任务是完善学生人格,教学内容并不是单纯的说教,而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行为。(√)91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最初产生时与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以后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新课程所期待的课堂应该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课堂,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中国文化是一种审美的文化,是一种艺术的文化,是浸透着礼乐精神的文化。()√

诗歌是最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好的语文教材,诗歌语言文字优美的背后是人性的优美。()√

在儿童眼里,主客是不分的,身心是统一的,精神内部是和谐的,自我与周围世界是一体的。()√ 96 孩子在生活中、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比教师口头传授的知识更重要、更宝贵。()√

班级中的教师与学生只是简单生硬的教与学的关系。()× 98 一个无任何特色的老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

规范是组成文化的重要因素,从类型上来说它属于一种制度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

教师不是唯一的班级主管,不应简单地发号施令,而应该自觉地“放开手脚”,给学生自由,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有所为”。()×

五、填空题(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和智慧长期积淀与凝聚的产物,是民族生存的前提条件。学校课堂文化确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成力)。3 4 课堂文化的(重建)必然要求教育研究方法与视觉的转换。课堂文化可视为是(人性)化、(人道)化、(人文)化的过程。研究表明:人的幸福受到基因、(文化)、教育、环保、人权保障、工作和生存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

6(国家文化安全)是在经济全球化向文化领域的扩张,并已直接威胁民族国家文化主权与文化安全时提出的新命题。7 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当下教育的视野是(智慧)。8 教育就是智慧的实践,它本意就是人内心(精神力量)的培育。9(人格)是承担理想的主题,也是实现理想的结果。10 课堂文化重建的目标与理路是实验探索的(重心)。(课堂文化重建)可以说是从现实中汲取理想而又促使理想化为现实的活动。12 重建课堂文化需要有智慧的引导年轻一代树立“三文”意识,逐步提升(文化自觉),确立民族的文化自信,张扬优美人性与文化个性,增强文化价值判断力。新的知识观需要教学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与应用,更主要的是追求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批判力),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批判与综合意识。14 教育教学的关键并不是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要从知识的控制中解放自己,获得对知识的(支配权)。评价、激励是课堂文化活动中达成目标的机制,应着力推进过程性、随机性、(导向)性的评价。学习力的(生成效率)应当成为衡量教育学的共同标尺。17 学习既是一种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18(学习力)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19(学习力)是现代人的基础性文化素质。20 聚焦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变革,有助于加速课堂文化重建。(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之间的互动,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和学生智慧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冲破传统课堂文化封闭、僵化的氛围,使之成为学生这一生命实体在良好条件下自然、和谐生长发展的土壤,就必须改变以往(外压式)的学习动力为内驱式的学习动力。学习力主要有(认知)和情意两个方面的能力相互交融而成。24 教师的指导主要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方面的学习指导。(学习力)生成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能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复杂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借助教师的教学智慧,优先激发与调节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摈弃机械、被动和强制的教学方法,开掘语文乐学的最佳效应。27 当代小学教育的要义是(学中乐,乐中学),没有乐学就没有幸福的童年,没有乐学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丁谷怡在乐学教育中善于(合并同类项),把学习经典的体悟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去。教师导读贵在引导学生于无疑处求疑。教师导读有正导、侧导、(顺导)、反导等。30 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偏重(单向灌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容易觉得枯燥厌烦。

语文教学不仅要丰富(课堂文化)内涵,还要大胆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开阔文化的链接发现。

丁谷怡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着力构建(快乐与智慧交朋友)的语文学习生长点,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成功快乐。33 要想上好课,必须做到三个方面:一要有扎实的功底,二要有精彩的设计,三要有(真挚的情感)。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语文教学也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35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就应该做有思想、有文化、有(情感)、有艺术的教师。36(拓宽思维空间)体现了教师对教材与学生、教与学的整体把握。37 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它有力的促进了(人的素质)发展。

数学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数学思维,形成人的(数学素养),从而使人获得在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唯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构建数学)的活动才能实现。41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应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今天的数学教育是明天的数学应用,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构建(可能的生活)。

学生(可能的生活)是创造性的生活,是运用有价值的数学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人生价值,使理想现实化的生活。

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了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45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46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主要突进有两个:一是结合数学介绍富有(人文精神)的数学史话,二是唤醒学生去理解、发现和欣赏隐藏在数学中的美。47(人文性)体现在教师充满爱心的关怀中。

课堂生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孩子优良品德的养成不仅要在课外活动、班队活动中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从严从细,求精求新,做到四研,即研究大纲、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

教学中我们要力求做到以教师的乐教善教来促进学生的(乐学善学)。

音乐欣赏对扩大学生视野、发展形象思维和(欣赏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52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大胆运用现代思维方式的多维性、开放性、辩证性、(超前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53(艺术活动)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必要补充,也是学校和社会音乐教学的桥梁。

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善于学习)、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努力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日俱增。

美国教育家奥尔夫指出,‘教育的使命决不在于评价经典的价值,也不是教授市场需要的技能,而是培养完整的(平衡发展的人)。56 智慧型教师要虚心学习,但不能盲从,不能照搬,只有(改革创新)才有生命力 57 从当前教育弊端来看,现在是一个教育理论非常丰富的时代,大家都有改革的热情,但是对于系统性学习不够,深层次的思考不够,其原因是缺少(批判性智慧),其中包括文化自觉综合力、文化价值判断力等。

当前学校综合教育课程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三个方面。59(课程综合化)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

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61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质疑和讨论)是课堂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倡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他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专业知识基础,更依赖于他积累的教学经验。

64(专业品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常常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基本态度。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即不断履行现实要求的过程。66(前瞻性)的观念是具有开拓性、预见性的观念。67 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四大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形成教育智慧的“金尺子”。

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够让教师准确的获得自己状态的信息,从而准确的把握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学校鼓励教师在校本研究中,强化理论意识,养成读书的习惯、学习理论的习惯,自觉接受理论指导,进而在理论指导下的校本研究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互动。71 学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他们的(奉献精神)、凝聚力量是办好学校的关键。72 新课程强调校本管理,强调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强化学校特色。

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的要求,更新思想观念,重新组织的运用资源,给社会提供(优质服务)。74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和创新者),要求校长成为课程开发组织者和管理者,更要求学校成为一个充满智慧、体验人生的生命体。

75智慧教育团队自主学习的整合性基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76(创新)是智慧教育团队的生命源泉。

77(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智慧性表达与交流、共享的主渠道。

智慧教育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播)教学方式,采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79 阅读教学应彰显(文本)智慧,构建独特的语文课堂文化。

改革语文课堂教学,重建语文课堂文化,关键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让师生在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中,(自主学习)、共同学习相互创生、共享智慧。81 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使得数学结论不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形。

数学教育所要传授的不仅仅是一套概念体系,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技术和结论,而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精彩的课堂智慧源自于丰富的(课前预设)。84 营造敢于质疑、批判的课堂文化要从改变当下的科学课堂生活入手,重要的是(敢于向权威挑战)。85 课堂,是师生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场所,而教科书是其主要载体。教科书的(价值本位)直接影响课堂文化主体的定位。

86(课堂文化)作为一种氛围、一种人的精神气象,主要在教材、教师、学生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中萌发和形成。

87(对话)作为现代教学理念,其本质是主体间的不同声音、不同思想的民主、平等碰撞乃至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合作与创造。

88(评价标准人性化)强调评价标准要尊重人的生命完整性,要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地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教学过程中最传统、最经济、最普遍的评价是教师的(随机评价),它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能及时而直接地对学生和教学过程产生影响。

90(课堂)是师生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场所,是教科书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交汇的地方。

品德课的重要任务是完善学生人格,教学内容并不是单纯的说教,而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音乐属于抒发内心情感的表现形式,是(本真的)表现性艺术。93 中国文化是一种审美的文化,是一种艺术的文化,是浸透着(礼乐)精神的文化。94 中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对它的教学可以从三方面加以实施:明诗意、入诗境、(悟诗理)。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课程开发的起点、过滤器和(基本向度)之一。96(精神文化)是课堂文化的根本,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97(晨会、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班集体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98(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运用即成文化来从事意义的心创造和分享的过程。

班级文化与课堂文化和谐共振的基础是两者的(同质)性,有共同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培育走向世界的中国人”。100 构建和谐的(),教师要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合作、协商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优势。

第三篇: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心得体会

为使我校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增强业务能力,我校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松山区教研室的姚伟艳老师给我们做了一次精彩的报告,通过聆听讲座,我对课堂观察,专业的听评课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对于“课堂观察”的定义

以前简单以为课堂观察就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听评课活动,现在明白课堂观察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我们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

二、课堂观察的程序

课堂观察的程序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课前会议很重要,这点跟日常的听课有所不同。课前会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有效的商讨,确定课堂观察的目的、重点、量表制作等相关事项。同时也给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便于观察者确认自己的观察点。所以,课前会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每一位成员都要参加,而且要认真对待。

课后会议同样很重要,被观察者要进行课后反思,观察者要简要报告观察结果。观察者可以以观察信息完成的量表为证据,作必要的推论。会上,形成某些结论和改进教学行为的措施。对于像我们初涉教坛的年轻教师,课后会议就是我们求经的平台了。我们可以汲取他人成功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改正。所以课后会议为我们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三、进入现场观察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明白了对于观察者而言,进入现场要注意四个问题:进入现场的时间与任务、观察位置、记录方式以及观察者行为等。第一、观察者要在上课前进入课堂,不可迟到。同时必须明白进入课堂的观察任务以及可用的观察工具。这点很重要。第二、观察者选择有利的观察位置,这个要按观察任务来确定观察位置,以确保能收集到真实的信息。第三、观察者要如实记录自己看到的与听到的种种现象。不能模糊记录,不能想当然,不能遗漏一些信息。第四、观察者的行为不可影响正常的教学。例如讨论、走动等

四、合作

课堂观察不同于传统的听评课活动,它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模式.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课题组所有成员集思广益.一周二次的会议即课前会议和课后会议,便是倾听、交流、讨论的平台。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用课堂观察,与其他老师通力合作,创造成更优秀的成绩。

第四篇: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或课堂教学评价。所不同的是,课堂观察更多的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观察手段发现教师、学生和课堂文化的表现特征。它不满足于听完成课作出简单的指导或量化给出等级,而是一种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一种合作研究活动。其目的旨在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些符合其自身发展实际的建议,一起探讨和解决制约课程效率和质量的问题,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过程。

课堂观察在国外早有研究。50年代贝尔思(R.F.Bales)针对社会小组讨论中的人际交往进行观察研究,提出了 “互动过程分析” 的12类行为编码。60年代弗兰德斯(N.A.Flanders)提出了师生言语互动分析系统(FIAC)。影响较大的还有90年代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的《教师课堂研究指南》(Teacher’s Guide to Classroom Research)。概括地说主要有两种研究类型:⑴ “过程——结果”20 年代萌芽,到60 年代逐渐成熟。主要处理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与学生的学习成就(结果)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实证的、定量的。⑵“课堂人种志”70 年代中后期开始兴起。主要通过参与观察收集资料,强调对行为意义的解释,是一种解释主义的定性研究。

研究方法大体上可以作如下分类:按照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将课堂观察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第二,按照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可将课堂观察分为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与非参与观察(Non-participant-observation);第三,按照观察方式的结构程度,可将课堂观察分为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第四,按照观察情境的范围,可将课堂观察分为开放式观察与聚焦式观察;第五,按照收集资料的方式以及所收集资料本身的属性,可将课堂观察划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

通常情况下,用得最多、最有实际意义的分类是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定量的课堂观察是运用事先准备的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的观察,其记录方式的特点是:预先设置行为的类目,然后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出现的类目中

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实践。国内一些高校,如华东师大,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一开始就有效避开了象牙塔式的研究方式,走出了一条专家与一线教师共同研发的路子,其研究法和所开发的工具都紧紧围绕中国课堂的特点,并且力求适合教学改革、特别是新课程的各项要求,尤其是着眼于素质教育所期待的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双赢目标,因而非常受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的欢迎。

尽管如此,课堂观察的理念、方法并未被广泛的接受,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未能很好的地转化为教育成果。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课评课,行政干部或教学管理者主导课堂的状况并未从本上得到改变。作为管理意义上的听评课,本质上是一种行政行为,是一种上对下的视角,其目的主要是对教师进行评价,极容易造成教师的戒备心理、对立的情绪甚至逆反的心态。正因为如此,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区域的课堂并未发生质的变化,而人们所期待的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并未如期的到来,而教师的专业枯竭和职业倦怠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顽疾。做好课堂观察,从关注教师的生命状态入手,从帮助教师发展做起,从满足教师需求方面着力,是一个非常紧迫而有意义的课题。

2.选题的目的、意义

目的:实行课堂观察是为了倡导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理论意义: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程实施,一切课程理论与内容实施的关键在课堂,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层面的问题已是当前教学研究的关键与核心问题。课堂观察正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可操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广义上说,课堂观察也属于课堂教学评价,但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评教学价相比,课堂观察更强调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双方的认同,更强调教学的过程,更强调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观察的目的更多的指向教师教学行为的自主性与自觉性。课堂观察的主体是多样的,方法也可以是多元的。观察者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就课堂上一个或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观察,也可以是对不同教师的同一节课进行观察,还可以是对一个教师的多节课进行跟踪观察。教师也可以自我进行课堂观察或同伴间相互进行观察。一线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

4-究目的来选择课堂观察的策略,对观察的整个过程作出系统的规划,使观察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③理论性。首先,课堂观察有一定的方法论作依据,其次,课堂观察需要观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也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指导。④选择性。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就意味着有选择。⑤情境性。课堂观察是在现场进行的研究活动,它可以在行为和事件发生的同时就予以记录,不但可以获得现场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还可以使观察者记录下那些只可能在现场产生的、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感受和理解。课堂观察的类别:①按照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将课堂观察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② 按照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可将课堂观察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③按照观察方式的结构化程度,可将课堂观察分为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④按照观察情境的范围,可将课堂观察分为开放式观察与聚焦式观察;⑤按照收集资料的方式以及所收集的资料本身的属性,可将课堂观察划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专业人员,是一种服务公众的形态,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才能,这些都要经过长期持续努力与研究,方能获得与维持。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需要时刻不断地调整、修正、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教师成为成熟的专业人员的过程,正是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两个动力,一是个体自身的推动力,教师希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断学习,自觉反思;二是来自系统的推动力,包括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尤其以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具有使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里的学校指的是教师任教的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教学专业化的内涵发展。而教师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教学无法脱离学校。学校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学习的团体,教师任职的学校当然就是其专业发展的主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研究的氛围和条件,使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第五篇: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的意义

课堂观察(classroom observing)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

课堂观察研究随笔

一、课堂观察与听课

以往的听课,带着学习和了解的想法去看看别人是怎样上课的,没有倾向性,没有很具体的目标取向,只是很全面地记录整个教学过程,给予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有时也有一定的目的,或赏识他的问题设计,或赏识他的朗读指导,或赏识他的组织教学等等。有时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的需要,去了解别人是如何解决相同的问题的。

而课堂观察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思想,在全面观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还要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将收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课堂观察的目的与属性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它可以是一种教学研究的前提,为课题研究提供素材;可以是一个手段,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一个活动,人人参与进来。它还可以具备以上各种特点。课堂观察可以借助一个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课例诶载体来研究一个课题。通过观察,产生问题,产生案例,产生需要探究的东西。提出问题后,再去课堂观察,再获取,再发现,再研究,如此良性循环。

课堂观察的内容

■自我观察(一边讲课一边观察):

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以及有关学生穿著、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观察他人(听课):

包括教材运用、讲解能力、提问技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学生行为管理、教学准备、组织、评价,也包括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学生的非学习性行为、教室内外的情境等

课堂研究的问题

教师课堂研究的问题往往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它们并不一定能吸收较大的研究课题的注意,但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来说就显得很重要,比如说在课堂中有如下的问题可以研究:

教师和学生在课题哪个上做些什么?他们如何度过课堂的时间? 课堂中发生了哪种互动,谁跟谁说话,说些什么?

教师如何管理班级,课堂的规则是什么,他们如何管理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学生行为以及他们自己的教学策略?

学生学什么,他们从事什么学习任务,投入的程度和成功的程度如何? 从学生的观点来看,一个学校日或一节课是什么样的,个人或小组在学校教育之外还有什么相关的学习活动?

对学习能力超常的学生以及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什么特别的措施? 相同的主题是怎样教给不同年龄的团体?

当教育政策发生变化时,课堂中有什么反应,比如新的课程、新的作息时间表、新的教材或新的评价体系?

课堂决策是如何进行的?由教师?有由学生?还是由双方进行协商? 当学生搅乱可谈个或者表现出反社会的倾向时,教师会采取社么措施? 我可以怎样提高我的教学?

课程有没有连贯性和一致性?从学生的观点来看是不是脱节而不连贯的? 在同一学校或部门的教师有相似的还是不同的时间、信念、期待、报酬和惩罚、习俗,这些学生能否理解?

教师和学生感知同样的事件是相似的还是不同的方式? 当一个学生不理解某事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教师如何给学生解释一个新的主题? 学生的工作在课题那个中如何被监测和评价?

学生怎样在小组中工作,他们从事哪种任务,谁来决定,他们是否相互协作? 学科知识的地位如何,他们可能获得什么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如果教师不知道某一特殊题材的细节时情形会是怎样? 教师如何进行他们的课堂决策?

课堂中像这类值得探究的问题很多。很多问题可以作专门的研究,也可以成为某一研究的焦点,可以作为偶然性的研究,也可作为日常长期的研究。

我国也有学者认为课堂观察可以从8个视觉出发,即:内容设计、教学表述、进度安排、资源运用、激发动机、师生湖动、自主学习、鼓励创新。

课堂观察的范围与重点

主要包括对学生课堂中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及注意力状况、情绪表现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观察。

1.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方面要着重观察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流畅,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完成作业是否有困难,等等。

2.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这些信息对教师控制课堂是十分有用的。3.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和人际交往。这方面着重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到黑板练习时是否胆怯、恐惧,对学习活动是否焦虑或不耐烦,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有无挑衅或攻击性行为,有无退缩、冷漠的行为表现等。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重点观察,教师就可以大致对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学速度是否适当作出判断,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作到心中有数。据此来调整教学活动,采取管理措施,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下载13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3文化的重建:课堂观察动了什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读后感 第一眼看到《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这本书后给我的感觉是应该是理论性比较强的书,但是通过很长的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发现这书并没有想象......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漷 一、当前听评课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1.无合作的任务:有任务,没合作 几乎所有学校都在给老师布置听课任务,据我所知,最多的是每......

    课堂观察

    关于课堂观察的分析 一、课堂观察的产生与发展: 195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提出了“互动过程分析理论”,他开发了类人际互动行为编码作为课堂观察研究框架,自此开始了系统的......

    课堂观察主持词

    小学课堂观察教研活动主持词 课前说明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在这样一个金秋送爽的美好季节,我们大家相聚在这里,共同进行小学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

    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课堂观察技能》心得体会 增城市第一中学 张叶玲 刚开始以为“课堂观察”,就是看教师,看学生,看教学效果,看问题、评教学,后来,经过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沙龙学习活动才知道课堂观......

    课堂观察学习心得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培训学习体会 三星学校 卿立贵 2014年11月,广汉市研培中心开展了教学管理干部培训讲座,教育局要求分管教学副校校长和教导主任参加,......

    定量课堂观察

    定量课堂观察 一、什么是定量分析。 定量课堂观察与定性课堂观察都是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和促进......

    课堂观察报告

    课 堂 观 察 报 告 七年级下《欧洲西部》 观察维度一:课堂教学模式 “互动型教学”是以对话为主要特征,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和多项交流,教师和学生都是对话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