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复习课例

时间:2019-05-15 07:2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复习课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复习课例》。

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复习课例

北师大版第十二册“立体图形表面积与体积的复习”课例

本课例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复习课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建构中形成知识网络,在有趣的练习中夯实基本功,在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本节课针对学生在平时对立体图形的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练习较多,重点放在回顾整理公式的推导过程上,并大胆放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自主整理,又通过各组间的交流汇报和教师的适时点评,使学生对所学的立体图形有了一个整体的梳理,体会到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5“回顾与交流”的第8、9题和77页的相应练习;补充题和学生的出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线和面的知识及对简单立体图形特征、表面积和体积意义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回顾与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常见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的经验,提高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整理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熟练计算与运用。

2.过程方法:自主建构知识网络,从中学会整理知识,进一步体会转化,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心。

重点:整理内化知识,熟练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并利用公式解决实

际问题。

难点:在具体问题解决中,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魔方及长方体盒子,八宝粥灌、一个马铃薯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药盒、八宝粥罐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根据两样物品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答:(从表面积、体积„„)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就用到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系统地来整理和复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看到课题,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意义、计算方法)

[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药盒、八宝粥罐作为教具,自然而妥贴地引出课题,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

二、回顾交流,形成网络

1、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

(1)提问: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你能举例说明吗?

(2)提问: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你能举例说明吗?

(3)教师小结: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是指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立体图形的体积就是指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2、小组合作,系统整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1)独立整理。

刚才我们已经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进行了整理。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立体图形的计算方法进行整理。

(2)整理好的同学请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整理的?

3、汇报展示,交流评价

哪一个同学自愿上讲台展示、汇报你的整理情况。其余的同学要注意认真地看,仔细

地听,待会对他整理情况说说你的看法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注意计算公式与学生的评价。

4、归纳总结,升华提高

(1)公式推导。

刚才,我们已经对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整理。那么,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请同学们选择1-2种自己喜欢的图形,自己说一说。

(2)反馈:谁自愿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物体表面积或者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有没有不同的?

(3)多媒体课件演示。

(4)教师小结: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新问题,这种转化的方法、转化的思想,是我们数学学习中一种很常见、很重要的方法。

(4)整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①同学们。我们已经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进行了整理,并且也知道了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那么,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对照自己整理的公式,想一想,然后把你想的法说给同桌听听。

②反馈学生交流情况,明确其内在联系,并利用教具直观验证:

a、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长方体侧面展开也是一个长方形)

b、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了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也就是说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都是在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C、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圆锥为什么不可以?

小结: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上下两个面完全相同,而且上下粗细完全一样,而圆锥的特征不一样。

[意图:梳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没有采取简单的一问一答式,而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留给学生充分地时间和足够大的学习空间,放手让学生尝试归纳、整理、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梳理知识中形成网络,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最后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计算,而圆锥为什么不可以”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形体特征的共同点。]

三、应用拓展,提高技能

师:刚才同学们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一)我当审判长

1、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相等,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三分之一。()

2、表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体积也相等。()

3、把一个圆柱的高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圆柱的体积不变。()

4、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二)对号入座

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20米,深2米。

(1)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2)挖这个水池,共需挖土()立方米?

(3)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水泥面的面积是()平方米?

(三)解决问题

“六一”儿童节到了,班级里搞庆祝活动,准备买酸奶和可乐

(1)去超市买酸奶,发现一种酸奶采用长方体塑封纸盒包装,从外面量这种纸盒长6.4厘米,宽4厘米,高8.5厘米。这种酸奶盒上标注酸奶的净含量为220毫升,标注是否真实?

(2)书上第77页的6、7题

(3)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提问题了。下面针对今天复习的知识点你有问题要提给大家吗?谁先来。

(4)师:老师也有问题提给大家,老师出的题目是:(出示马铃薯)这个马铃薯谁能求出它的体积?孩子们汇报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

1、容器可以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2、土豆必须是完全浸入。

[意图:在数学教学中,练习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数学智力的开发,都离不开练习这一基本活动。本练习活动,创设了灵活多样的问题情境,用不同的形式,在不同层次上展开练习,让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从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

四、再现知识,总结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关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你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书上第77页第8、9题)

学生作业,老师帮助后进生

第二篇:北师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2010——2011学第 二 学期)

六年级 二班备课人: 白雪娥

2、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活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1、在圆柱和圆锥中,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点动成线”“面动成体”的过程,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2、在正比例和反比例中,教材提供了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相互偏巧依赖的量。提供了丰富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正、反比例的过程。还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

3、在一至六年级总复习中,教材重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注重整理与应用相结合、注重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整理。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4)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4、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班情、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3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14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自觉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依赖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4、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5、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6、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动,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7、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8、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9、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四、周课时安排表

2010至2011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2、21---

2、25

一、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机动

5课时2、28—

3、4

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5课时3、7----

3、1

1圆锥的体积、练习一

5课时3、14—

3、18

实践活动机动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变化的量正比例5课时3、21—

3、25

画一画、反比例

5课时63、28—

4、2

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

6课时74、6---

4、8

练习二单元测试

3课84、11—

4、15

整理与复习

5课时94、18—

4、22

总复习

一、整数----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5课104、25—

4、29

常见的量、机动、期中考试

5课时115、3---

5、6

二、数的运算---运算的意义

3课时125、9—

5、13

估算、计算与运用

5课时135、16—

5、20

运算率、机动

5课时145、23—

5、27

三、代数初步--用字母表示数、方程5课时155、30—

6、3

正比例、反比例、探索规律4课时166、7—

6、10

四、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线与角5课时176、13—

6、17

五、图形与测量、变换、位置

六、统计与概率

5课时186、20—

6、24

毕业检测

10课时196、27—7、1207、4---

7、8

第三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及表面积计算;长方体驼教宓奶寤扑恪⑻寤腿莼囊庖寮暗ノ唬惫廴鲜对仓驮沧都霸仓⒃沧兜奶寤扑恪?/SpAN>

2、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表、条形、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3、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尺;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含比例分配)。

4、总复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比较,概括,整理;第二部分是配合知识的复习。进行多种形式的联系,最后综合,作复习后的检查之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上述几何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掌握统计的简单知识,会填写统计表,在老师的帮助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3、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学会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答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编排特征:

1、加强了操作环节,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特征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实物→模型→标准图形这一认识总过程中会说名称,找出特征,并能用文字描述特征与公式。

2、加强分析统计图表的训练,看懂统计图表回答有关的实际问题,不要求独立绘制统计图表,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3、突出比和比例教学,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重在概括教学上,为初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要用知识联系来弄清概念,但不能相等而言,只能说“相当于”。

4、总复习安排:十分加强数学知识复习和整理,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并且覆盖面大,本册分四部进行(数与计算;常见数量关系和应用题;比和比例;量与计量;简单统计图表;几何图形)每课时复习内容都分成知识整理和练习两部分,而在练习中既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又有综合内容。

四、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比和比例及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解应用题的知识。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和有关应用题。

六、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措施:

班有学生本42人,其中19名女生。学习态度大多端正,上课专心听讲的有40%,积极举手发言的;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7名学生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成绩过硬。有10%学生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75%左右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都能自觉完成,有十来个同学要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不理想,4、5名学生甚至次次不及格。从期末考试成绩看,大多数学生计算没有过关,粗心大意,往往接近胜利而告失败;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特殊情况不会分析;应用题中,理解不深刻,数据不同平时实际问题不会解答,编题形式发生变化,就目瞪口呆,学得不活。

为此,本学期实施以下措施:

1、提高四十分钟上课的效率,改进教学方法,跟上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让他们解题思路展现给同学们,大家一起讨论帮助,让他们跟上同学们的学习脚步。上课时,做到精讲精练,面向全体同学。

2、每次的新授内容讲透,即多让新授展开讨论,象几何多动手操作,制作立体图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而理解题意,提高解题能力。

3、数学兴趣课上尽量多给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兴趣题,几种典型的类型的解题方法教给他们,发展他们的思路,提高解题的能力。

4、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中午等时间给他们个别指导,并且随时鼓励他们,上课时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5、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知识的迁移,重点突出算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单元、重点、难点、关键:

单元 课题 重点 难点 关键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及体积计算 长方体、正方体的公式推导及表面积体积应用 突出难点,认识和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每个面的长与宽是什么。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根据统计表各类要求正确填写有关数据并能作简单计算,(百分数、合计数)回答问题 统计图中空间年份的表示 明确复式统计表的格式、用途。比和比例 掌握比、比例及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能运用意义判断正、反比例两个量 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判断方法 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区别比和比例 总复习

八、教学进度

第四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2017.2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教学计划

镜岭镇中心小学

丁金忠

2017/02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用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一)自身素质提高措施:

1、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2、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3、认真阅读各类教学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三)转变学困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动,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六、教学进度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第五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校六年级共有学生167人,其中女生78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期末考试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有很多学习优异的学生,但后进生的面还是很大,针对这些情况,本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

(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百分数

(二)、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能够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5、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6、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用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一)自身素质提高措施:

1、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2、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3、认真阅读各类教学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三)转变学困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动,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负数(2课时)

二、百分数

(二)(5课时)

三、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 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五、数学广角——鸽巢问题(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6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图形与几何………………………………………………6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3课时左右 4.数学思考………………………………………………3课时左右 5.综合应用…………………………………………………4课时

七、期末综合复习………………………………………………20课时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复习课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复习课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一、全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 、上学期工作回顾及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1人,及格率93.5 %,平均分86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43,优生率61%. 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六(1)班有优生约占40%,后进生大约占15%。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对学习数学也很有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简单应用题 教学设计

    四、课题:简单应用题 学情分析 少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通过本课使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反比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反比例 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基本上已经正比例有关知识,通过本节课是学生能根据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比例尺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比例尺 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基本上已经比例有关知识,通过本节课是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有关......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样例5)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一、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复习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看拼音写词语 姓名:成绩: zhēng rïngchā yāngkū wěi nuïyíkǎo yànduàn liàn yìfānxìng ěrzhuǎn 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