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头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方案2011

时间:2019-05-15 07:0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岩头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方案20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岩头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方案2011》。

第一篇:岩头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方案2011

岩政发﹝2011﹞42号

岩头寨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岩头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

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镇直各机关、镇龙岩林场:

《岩头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岩头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三日

主题词:扶贫开发制度方案通知

古丈县岩头寨镇人民政府2011年8月13日印发1

附:

岩头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意见》(国开办„2009‟60号)精神,根据省州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低保并重的扶贫方针,充分发挥“两项制度”作用,全面施行农村低收入人口扶贫开发政策,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现象目标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应扶尽扶、动态监测、适时更新的原则;坚持务实、简捷、高效、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

2011年县扶贫办分我镇“两项制度”任务指标数是528户,2120人。

四、扶持项目和资金安排

2011年扶持对象户的项目建设,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两叶一果”工程,立足自身实际,大力推进全镇农村支柱产业建设。按照州、县里要求,两项制度扶持资金不能用于改厨、改厕、改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我镇实际,全镇两项制度扶持内容确定为以下2个方面:一是产业开发方面。主要是发展烟叶、茶叶和柑桔开发;二是畜牧养殖方面。主要是山羊、牲猪、鱼类等养殖。按照“一户一卡”的原则,在验收合格的前提下,以每人400元的扶持资金于9月底全部拔付到农户手中。

六、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3月)

召开全镇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动员大会,统一部署全镇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再层层召开村干部和村民会议,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第二阶段:识别对象(2011年4月)

1、准确识别对象。按照《古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古丈县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动态管理办法的通知》(古政办发„2011‟12号)文件精神要求,按照动态管理原则,对2010年的扶持对象户按照有关标准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合扶持条件的要立即进行调整。对符合扶持续条件的继续扶持。

2、民主评议。对新纳入扶持对象户,根据农户申请和村组实际,按照民主评议的原则,由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讨论,确定扶

持对象户名单。

3、入户调查。对村里申报的对象,镇将组织人员进行“三查”,即查收入、查资产、查户情。

4、审核公示。对村初评通过对象以村为单位进行第一榜公示,对镇审核通过对象以村为单位到村进行第二榜公示。

5、信息采集。完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资料,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一户一档,资料齐全。

(三)第三阶段:落实帮护措施(2010年5月)

1、按需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对生活较为困难的对象,由各村报入民政室,镇民政室再据县民政局实行分类分档实施救助。二是对有项目发展,未能掌握技术的,重点加大技术培训和支持力度;三是对产业发展资金欠缺的农户,由镇党委、政府向有关扶贫后盾单位寻求大力支持。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因人事变动和村支两委换届,为保持扶贫开发工作连续性,结合镇情和村情,镇村两级分别成立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各自辖区“两项制度”工作推进。

(二)落实各级责任。为确保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将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作为驻村干部及全村年度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实行奖惩,对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对落后的村将对驻村干部扣发年终奖金,并对村支两委通报批评。

第二篇:XX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重要精神。根据西藏自治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和《XX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XX镇实际情况,特制订此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开发,发挥两项制度的整体效益,建立符合XX镇实际的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管理运行机制,逐步解决失地、少地群众的贫困问题。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三、总体目标

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做到“户有帐、村有册、乡有簿”,提高农村最低生

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水平,稳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他们逐步脱贫致富。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9月14日至9月31日)。制定XX镇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工作计划,成立领导机构和村民评议小组(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本村各级人大代表、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群众代表等9到15人组成),并与9月30日前上报XX县XX镇两项制度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宣传动员、培训阶段(9月24日至10月5日)。

1、配合县扶贫和各相关单位,指派XX镇负责进行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9月24日至9月28日);

2、以动员大会等形式运行宣传发动。镇、村两级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同时利用《全县深入宣讲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普及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期,进一步宣讲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等相关惠农、支农、扶农政策,做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9月28日至10月5日)。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10月6日至12月15日)。

1、摸清贫困户底数,对全镇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按照自治区人均纯收入1700元以下扶贫标准,人均纯收入1300以下低保标准,综合其他指标,测算对象规模。贫困户分为:生产困难型、能力缺乏型、环境恶劣型和身体残疾型四种类型,实施到户政策。

2、在县政府统一组织下,抽派人员与县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一起进村入户开展登记工作,识别对象,并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此项工作。对象识别要通过村民个人申请(村委会推荐)、村组评议(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本村各级人大代表、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群众代表等9到15人组成)、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程序最总敲定。首先由贫困户提出申请,村委会集中组织进行民主评议,村委会主任签字,镇政府同意进行公示把关,最后报县扶贫办、民政局联合审批。

3、完善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农村低保和扶持对象资料要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一户一档,资料齐全。XX镇两项制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最终公示对象资料要统一录入信息库,并在12月15日前将所有数据上报县两项制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扶措施。农村低保、扶贫对象识别出来后,低保对象由民政部门发放低保金,扶贫对象由扶贫部门实施到户扶持。镇、村两项制度工作人员要帮助他们制定脱贫计划和措施,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中残疾人、妇女儿童家庭提供重点扶持,切实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12月16日至12月31日)。镇、村进行自验、总结经验,申请上级部门验收。

五、重点要求

对象识别要通过村民个人申请(村委会推荐)、村组评议(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本村各级人大代表、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群众代表等9到15人组成)、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程序最总敲定。在此过程中,镇、村两级务必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对象,杜绝群众上访事件发生。首先由贫困户提出申请,村委会集中组织进行民主评议,村委会主任签字,镇政府同意进行公示把关,最后报县扶贫办、民政局联合审批。

六、组织领导

根据XX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和县“两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结合XX镇实际,为开展好全镇低保户、贫困户的调查、申报工作,切实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经XX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XX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下设办公室在镇机关行政办公室,由普布卓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相关工作人员、村民评议小组成员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将此项工作作为落实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精神实际行动,善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XX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

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重要精神。根据西藏自治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和《XX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XX镇实际情况,特制订此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开发,发挥两项制度的整体效益,建立符合XX镇实际的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管理运行机制,逐步解决失地、少地群众的贫困问题。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三、总体目标

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做到“户有帐、村有册、乡有簿”,提高农村最低生 1

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水平,稳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他们逐步脱贫致富。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9月14日至9月31日)。制定XX镇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工作计划,成立领导机构和村民评议小组(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本村各级人大代表、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群众代表等9到15人组成),并与9月30日前上报XX县XX镇两项制度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宣传动员、培训阶段(9月24日至10月5日)。

1、配合县扶贫和各相关单位,指派XX镇负责进行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9月24日至9月28日);

2、以动员大会等形式运行宣传发动。镇、村两级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同时利用《全县深入宣讲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普及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期,进一步宣讲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等相关惠农、支农、扶农政策,做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9月28日至10月5日)。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10月6日至12月15日)。

1、摸清贫困户底数,对全镇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按照自治区人均纯收入1700元以下扶贫标准,人均纯收入1300以下低保标准,综合其他指标,测算对象规模。贫困户分为:生产困难型、能力缺乏型、环境恶劣型和身体残疾型四种类型,实施到户政策。

2、在县政府统一组织下,抽派人员与县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一起进村入户开展登记工作,识别对象,并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此项工作。对象识别要通过村民个人申请(村委会推荐)、村组评议(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本村各级人大代表、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群众代表等9到15人组成)、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程序最总敲定。首先由贫困户提出申请,村委会集中组织进行民主评议,村委会主任签字,镇政府同意进行公示把关,最后报县扶贫办、民政局联合审批。

3、完善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农村低保和扶持对象资料要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一户一档,资料齐全。XX镇两项制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最终公示对象资料要统一录入信息库,并在12月15日前将所有数据上报县两项制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扶措施。农村低保、扶贫对象识别出来后,低保对象由民政部门发放低保金,扶贫对象由扶贫部门实施到户扶持。镇、村两项制度工作人员要帮助他们制定脱贫计划和措施,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中残疾人、妇女儿童家庭提供重点扶持,切实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12月16日至12月31日)。镇、村进行自验、总结经验,申请上级部门验收。

五、重点要求

对象识别要通过村民个人申请(村委会推荐)、村组评议(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本村各级人大代表、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群众代表等9到15人组成)、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程序最总敲定。在此过程中,镇、村两级务必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对象,杜绝群众上访事件发生。首先由贫困户提出申请,村委会集中组织进行民主评议,村委会主任签字,镇政府同意进行公示把关,最后报县扶贫办、民政局联合审批。

六、组织领导

根据XX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和县“两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结合XX镇实际,为开展好全镇低保户、贫困户的调查、申报工作,切实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经XX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XX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下设办公室在镇机关行政办公室,由普布卓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相关工作人员、村民评议小组成员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将此项工作作为落实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精神实际行动,善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陕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

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陕西省民政厅 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统计局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印发《陕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扶办发〔2010〕133号、2010年9月20日)

各市、县扶贫办(局)、民政局、财政局、统计局、残疾人联合会:

现将《陕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陕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

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

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国家扶贫标准的提高,扶贫工作进入了开发扶贫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扶贫开发是提高能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维持生存,扶贫开发是促进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1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现就全面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会议精神,按照国开办发 [2010]31号文件要求,积极探索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建立健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两项制度”的扶贫作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提高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稳定地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陕西。

(二)总体目标

1、建立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对象的动态识别机制;

2、建立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对象的监测管理机制;

3、建立针对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的分类帮扶机制。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原则。

2、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原则。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4、坚持科学、规范、简便、可操作原则。

二、范围对象

(一)工作范围

我省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工作范围为99个有扶贫任务的农业县,重点是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二)标准确定

农村低保标准,按照维持我省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的测算,确定为1196元;

农村扶贫标准,继续执行国家1196元的贫困标准,同时,参考全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情况,按照我省的扶持能力和扶贫工作的长期目标,再以1500元的标准识别长期徘徊在脱贫与返贫范围的低收入人口。

(三)扶持对象

按照我省的扶贫和低保标准测算,扶持对象约为全省20%的乡村人口,包括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低保对象,以及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村居民(含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扶贫对象一次确定,多年扶持,定期动态调整。

三、主要内容

(一)对象衔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由各级“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识别工作要在时间和程序上同步进行。在具体操作上,要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收入核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和民主公示要求,认定扶贫和农村低保对象。对于农户的申请,村民委员会要按照识别指标分别调查核实,集中进行民主评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属于扶贫对象的,报市、县扶贫办审批,属于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报市、县民政局审批。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市、县级扶贫办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民主评议意见、审核意见和审批结果。对于已经核实的农村低保对象,各市、县民政局在进行复核时,要配合扶贫办将其中有劳动能力和申请意愿的确认为扶贫对象。

(二)政策衔接。对农村低保对象,要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村扶贫对象,根据不同情况,享受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要加大扶持力度,采取项目直接到户(产业项目、扶贫异地搬迁、雨露计划培训、危房改造等)、实体带动到户(扶贫经济实体股份分红到户)、资金直接到户(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教育免费及补助等)、帮扶措施到户(党员干部帮扶、社会各界扶贫)等形式,确保扶贫对象受益。

(三)管理衔接。各市、县扶贫办、民政局,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要分别建立农村扶贫和低保对象档案,要会同统计、残联等部门,加强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两种对象的调整同步进行。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了解救助和扶持对象的生活情况。对于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低保的对象,要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于稳定实现脱贫致富的对象,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后,要停止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对于收入下降到农村低保标准以下的农村居民,要适时地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对于返贫致贫的农村居民,要适时地将其纳入农村扶贫对象。

四、实施程序

(一)开展宣传动员培训。各级要召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动员会议,组织扶贫、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安排部署“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同时利用电视、报刊、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核定各地扶持规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核心是准确识别扶持对象。识别扶持对象的要采用逐级核定数量、到村认定的办法进行。首先按照县级和村级登记表(详见附表1、2)要求,认真调查各县和所有行政村的基本贫困状况,填写登记表,并录入贫困户管理软件系统。其次,根据全省总的扶持对象规模,省级按照统计局贫困监测数据和各县贫困状况,将扶持对象规模分解核定到市、县。县级根据各村的贫困状况,通过村登记表的相关指标,按照国家贫困系数测算的办法,将扶持对象规模再分解核定到乡镇、村,或采取逐级入户抽样调查测算比例的方法核定乡镇、村的对象规模。各地在逐级核定扶持对象规模时要结合实际,注意向贫困地区和低收入村集中。

(三)扶持对象识别到户。采用参与式群众评议方法,按照个人申请(见附件1)、村组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公告公示的工作程序,将低收入人口按照既定规模识别到户:首先由村民提出申请;村小组组织群众初评申报对象收入并对各户收入排序后,村民委员会按照统一的收入调查指标和住房、家用电器、农机具等直观指标核实各户贫困状况;根据确定的识别对象规模,村级在调查后集中进行民主评议,初步确定单纯扶贫户、扶贫低保户、单纯低保户、五保户四类扶持户,经公示结果后报乡镇审核;乡镇人民政府经部分抽查审核并公示(见附件2)后报县审批;县级由县扶贫办和民政局、残联共同审批,并对审批情况进行公告,最终确定各类扶持户。

(四)扶持对象建档立卡。对确定的低收入户,县级组织各乡、村调查人员进行入户调查,逐户调查了解各类扶持对象的基本生产生活情况、贫困状况、受扶持情况和扶持项目需求情况,填写贫困户登记表(详见附表3)。此后,将有关档案、资料逐级汇总整理,录入到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见附件3)、乡(镇)有薄、县有电子档案,一户一档,资料齐全。同时,按照“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要求,对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分别实行逐年和定期审核,适时调整。通过抽样调查统计监测,根据扶持对象家庭经济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进入或退出扶贫、低保对象,动态调整和完善档卡资料。

(五)分类落实帮扶措施。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分档实施救助。将老弱病残等靠自身努力无法改变基本生活状况的困难家庭,列为“常补对象”即,进行重点保障,实行全额补助;其他特殊生活困难户列入“非常补对象”,实行差额补助,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也可享受扶贫政策。对扶贫开发对象,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实施扶持。对有劳动能力而没有致富产业的,着力支持发展生产;对人口素质较低、外出务工收入低的,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对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或者根据农户意愿实施搬迁扶贫等。对扶持对象中的残疾人家庭给以重点扶持。

总的时间要求是,10月底完成对象识别,11月底完成信息录入,年底回顾总结和查漏补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成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各级政府主管扶贫或主管民政的领导任组长,扶贫、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政策落实等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各级扶贫办,主要负责制定方案、宣传培训、协调落实经费、组织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各村由村民大会推选成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评议小组,具体负责受理农户申请、核查和评议家庭收入、农户收入排序、按照标准初步选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并张榜公示。各级要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和奖惩。

(二)落实部门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互相支持,通力协作,主动沟通,逐步建立分工明确、定期协商、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扶贫部门要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中交叉对象的识别工作,研究提高农村扶贫对象识别的准确率,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同时,对扶贫战略和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完善的建议。民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扶贫部门落实交叉对象的扶持政策。财政部门要提供工作经费等支持,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统计部门和农调队要及时提供统计技术支持和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对象识别的直观指标。残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对残疾人情况,对扶持对象中的残疾人提供重点帮扶。

(三)强化队伍建设。根据“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需要,各级都要抽调一批专业水平高、敬业精神强的人员开展工作。要加大对县、乡、村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并适当招募扶贫志愿者,充实乡村两级力量,确保衔接工作顺利进行。要配备现代办公设备,提供必要工作条件。要完善、整合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库,健全网络管理,做到信息共享,为各部门提供通用的工作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落实资金保障。在确保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项目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农业、教育、卫生、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政策资源向扶贫对象倾斜。要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对扶持对象的各项到户资金的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努力发挥资金效益。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级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第五篇: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

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

省民政厅 省编办 省扶贫办 省委农工办

省财政厅 省统计局 省残联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70号)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鲁发〔2015〕22号),切实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管理、资源统筹基本原则,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强部门协作,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合力,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对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给予政策扶持,确保到2018年我省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政策衔接。在坚持依法行政、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差额发给低保金,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坚决纠正低保金分档平均发放的错误做法。对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并针对不同致贫原因予以精准帮扶;对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各市、县(市、区)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具体通过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给予资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资助标准不高于低保对象资助标准。对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支付后个人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符合条件的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农村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重点救助对象,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要加强福利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认真落实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80岁以上低保老年人高龄津贴、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福利制度。

(二)加强对象衔接。县级民政、扶贫等部门和残联要密切配合,加强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在对象认定上的衔接。完善农村低保家庭贫困状况评估指标体系,以家庭收入、财产作为主要指标,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适当考虑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刚性支出因素,综合评估家庭贫困程度,并根据家庭贫困程度实施相关救助。将评估结果与低保申请家庭收入和财产核对、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结果相结合,精准认定保障对象。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明确核算范围和计算方法。对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外出务工实现就业的农村低保家庭,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可以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具体扣减办法由各市、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对于实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达到或者高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对象,可以采取渐退方式退出低保,就业后3个月内的劳动所得不计入家庭收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延长不计入家庭收入的期限。在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认定时,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非共同生活的,相关义务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计入家庭收入,具体计算标准参照低保政策有关规定执行。“十三五”时期,在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认定时,中央确定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暂不计入家庭收入。家庭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纳入低保和扶贫范围:1.人均金融资产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倍的;2.拥有并经常使用机动车辆、船舶和大型农机具的(不含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3.非因拆迁原因,拥有2套及以上产权住房且住房总面积超过当地住房保障标准面积2倍的;4.雇佣他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

(三)加强标准衔接。各地要加大统筹工作力度,制定农村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方案,确保2018年年底前各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达到省定扶贫线以上。农村低保标准低于省定扶贫线的地方,要制定分目标:2017年,潍坊、济宁、泰安、日照、莱芜等市全部达到省定扶贫线,枣庄、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全部提高到不低于3200元;2018年,枣庄、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全部达到省定扶贫线。农村低保标准已经达到省定扶贫线的地方,要按照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调整。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在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单月同比涨幅达到5%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达到6%时,启动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各市、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调整后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管理衔接。对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动态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会同村(居)民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调查,及时掌握农村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口、收入、财产变化情况,并及时上报县级民政、扶贫部门。县级民政、扶贫部门要每年开展一次联合核查活动,统一组织、统一步骤、统一实施,全面复核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并对以下家庭或人员重点核查:上已经脱贫的;新返贫人口中尚未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供养的;因年老、身患重病、重度残疾等因素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有一定收入的;法定赡养义务人有赡养能力的。全面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逐步把核对机制运用到农村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的识别和认定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财产核查。健全信息公开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情况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名单在其居住地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五)加强信息衔接。各市、县(市、区)要加快低保信息系统和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衔接,逐步实现低保和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不断提高低保、扶贫工作信息化水平。要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县级民政部门要及时将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名单等情况提供给同级扶贫部门,便于扶贫部门认定扶贫对象和选择扶贫方式;县级扶贫部门要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脱贫农村低保对象名单、脱贫家庭人均收入等情况及时提供给同级民政部门,方便民政部门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扶贫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同时对脱贫的农户作出降低补助标准或退出低保的决定。县级民政、扶贫部门要定期会商交流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变化情况,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更新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加强信息核对,确保信息准确完整、更新及时,每年至少比对1次台账数据。县级残联要与民政、扶贫等部门加强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相关信息的沟通。

三、工作要求

(一)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市、县(市、区)民政、扶贫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衔接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行动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2017年2月底前,各市民政、扶贫部门要将实施方案报省民政厅、省扶贫办备案。

(二)开展摸底调查。2017年1月底前,县级民政、扶贫部门和残联要在前期开展的农村低保政策落实及兜底脱贫情况全面排查基础上,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抓紧开展一次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台账比对,逐户核对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准确掌握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数据,摸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情况,为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奠定基础。

(三)强化监督检查。各级民政、扶贫部门每年要开展联合督查,加大对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增强约束力和工作透明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衔接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沟通机制。各市、县(市、区)要充分发挥好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各级民政、扶贫、农村工作、财政、统计等部门和残联要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定期会商交流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定期开展数据核对,形成部门合力。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民政部门牵头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扶贫部门落实扶贫开发政策,配合做好衔接工作;农村工作部门综合指导衔接政策设计工作;统计部门要及时提供调整低保标准、扶贫标准所需的相关数据;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查残疾人情况,配合做好对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残疾人的重点帮扶工作。

(二)完善资金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有关要求,推进社会救助资金统筹使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增加资金有效供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省级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重点向保障任务重、财政困难、工作绩效突出的地区倾斜。脱贫攻坚期内,省级财政对农村低保省定提高低保标准增支部分,给予枣庄、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补助80%,给予潍坊、济宁、泰安、日照、莱芜等市补助60%。各地财政、民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三)提高工作能力。各市、县(市、区)要加强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现有编制内,根据辖区人口规模配备充实3-5名专职民政工作人员;行政村和城乡社区要根据服务对象数量明确1-2名民政协理员协助办理低保等民政事务。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服务和管理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社会救助事务性、服务性工作交由社会力量承担。通过各级预算安排的用于社会救助方面的资金,统筹解决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所需资金。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落实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中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加强“一门受理”窗口标准化建设,为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四)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基层政府便民服务窗口、公园广场、医疗机构、村(社区)公示栏等,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积极参与和支持的浓厚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弘扬正能量,着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鼓励贫困群众在政府扶持下依靠自我奋斗实现脱贫致富。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2月30日印发

下载岩头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方案20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岩头寨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方案20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