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下关区规划征求
为进一步落实《行政许可法》关于依法行政的要求,规范审批行为,引导城市有序建设,根据国家关于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以及省市领导关于尽快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的指示,自2004年开始,市规划局全面开展了新一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在都市发展区近期建设地区的全覆盖。
下关区位于南京主城内,地处长江以南地区的西北角,总面积31平方公里,区内的现状较为复杂,既有明城墙内的老城,也有开埠后形成的老街区,既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城区,还有相对较落后的城中村。随着近年来沿江大开发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已有的分区规划和部分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不能适应下关区当前的发展,急需对已有规划进行修编和整合。
《南京市下关区总体发展研究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由市规划局与下关区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范围为下关区行政区域扣除长江水面、老城、幕燕风景区以及其他已批控详地域,规划用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近期2007,远期2015。
2003年11月开始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一根据发展需求理清全区的发展思路及空间发展战略;二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空间安排,完成土地利用层面的规划。按市规划局控规的深度完成规划成果。
规划的重点:
1、根据地区发展目标及地区土地整理情况确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
2、深化落实区域内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规模和用地、确定区域内的“五线”控制要素。
3、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的规划注意体现与塑造现代化滨江城市的风貌,同时注意做好与区内及周边地区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规划的深度:土地利用部分的深度到国家分区规划比例尺的深度;道路、绿化、市政等“五线”的控制要素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比例尺深度。
2004年根据建设部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结合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实际,市规划局制定了《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要求规划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核心内容是:“六线”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塑造特定意图区范围及控制引导。故要求规划编制单位按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的要求在原规划内容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和完善。
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下关区政府结合区经济发展目标和近期建设项目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在规划中将目前缺乏的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在空间中落实,市规划局牵头请市政相关部门提出具体的需求及要求。规划编制单位认真研究了该地区的上位规划,深入地踏勘现场,与市、区相关部门及区内大单位进行了多次沟通。
2005年8月3日,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编制单位已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规划进行了修改。2005年12月13日——28日,在南京市规划城建展览馆对全市公示,征求社会各界及市民的意见,届时将根据反馈的意见对规划进行完善后,上报市政府批准。
南京市规划局
2005年12月12
第二篇:南京市下关区司法局
南京市下关区司法局 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备案审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保证司法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促进司法行政法制建设,根据《南京市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和《下关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本局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并公布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在本辖区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够反复适用的有关办法、规定、规程、规则、决定、细则、意见、通知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所作出的解释、批复等行政文件。
原文转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范本机关、本系统内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的文件,人事任免决定、向上级机关报送的请示或报告,以及针对特定管理相对人的特定事项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等文件,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包括起草、确认、修订、废止等形式。
第四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从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出发,有利于规范和促进司法行政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
第五条本局各业务科室和部门应当在每的第一季度书面提出本需以下关区司法局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的制订立项规划和实施计划与说明,因工作急需或者情况特殊确需及时制定的除外。
第六条立项规划和分期实施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11、本内需制订、修改、废止的规范性文件名称;
2、制订、修改、废止规范性文件理由、目的、依据、必要性分析以及需要说明的情况;
3、起草与完稿、上报审定的期限计划;
4、其他需要在立项计划中说明的内容。
第七条规范性文件由业务科室和部门起草,法制部门负责审核、协调、备案工作。
第八条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2、规定本机关的权利和相对人的义务都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3、符合法定程序和规范化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第九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根据内容需要,明确制定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主体、权利义务、具体规范、操作程序、施行日期等内容。
法律、法规、规章、上级及本机关司法行政规范性文件已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规定。
第十条业务科室起草规范性文件,对规范性文件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重大利益的要进行调研论证,调研论证应广泛征求基层单位、行政管理相对人及其他相关各方的意见。
征求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对征求的意见应当记录并形成文字材料。
第十一条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涉及到其他行政机关的权利义务的,应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意见不一致时,送审时要附加说明。
第十二条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涉及其他科室(部门)的业务或与其他科室(部门)业务关系密切的,应当与有关科室(部门)
协商一致;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的,由法制部门提交局领导决定。
第十三条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当注意与有关文件精神的衔接和协调,对同一事项,如果作出与已发布文件不一致的规定,应当在送审时说明情况或理由。
第十四条业务部门起草的规范性文件,由业务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连同起草说明、制定依据、征求意见情况及其他相关材料送局法制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核。
起草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必要性、可行性;
2、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3、制定规范性文件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十五条法制部门审核后,应及时将审核意见反馈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应根据审核意见对规范性文件进行认真修改、完善。法制部门的意见与业务部门的意见不一致时,报局领导研究决定。
规范性文件审核的内容:
1、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2、是否符合司法行政全局发展的实际需要;
3、是否与已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及上级规范性文件精神相抵触;
4、是否符合有关规范性文件制定规则和程序的要求;
5、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
第十六条本局各业务部门拟定的规范性文件经法制部门审核后,应当提交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并由局主要行政首长签发。
提交局长办公会议审议时,由法制部门作起草说明及审核报告。
第十七条规范性文件应以文件形式正式印发。对关系到公
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应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发布。
第十八条凡司法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交由地方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发布之日起10日内,将规范性文件的正式文本一式两份和备案报告、起草说明报送区政府法制办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两个以上区政府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主办部门报送区政府备案。
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说明主要包括:制定文件的目的、依据及主要条款的说明等。
第十九条每年的1月中旬,将上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区法制办备案。
第二十条本局应当定期组织相关科室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汇编。
第二十一条对已失效的或与法律、法规有明显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办公室应提出废止或修改建议。
第二十二条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参照本办法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程序进行。修改后要重新发布。
第二十三条规范性文件的废止,应经局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公开发布废止文件的题目和文号。
第二十四条局机关各科室执行本办法的情况,纳入年终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局机关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2007年2月7日起施行。
第三篇:下关区干部理论考核办法
下关区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增强全区干部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加快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的步伐,不断提高各级干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区目标提供思想政治保障。现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办法》(试行)。
第二条 考核对象为全区在职机关干部。
第三条 考核内容及分值 在职干部内必须达到规定学分。区管干部每年最低学分为70分,一般干部60学分。得分标准为:
1、中心组学习。中心组学习每月一次,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参加一次计3学分。专题发言者加2学分(有完整的书面发言材料或提纲)。
2、领导班子学习。领导班子学习内容和计分方式可参照中心组学习的要求,并有专门书面记录、台帐等原始资料。
3、支部学习。以支部、党小组或部门(科室)等为单位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学习内容和计分方式可参照中心组学习的要求,并有书面记录、台帐等原始资料。
4、专题报告会。参加区里组织的理论报告会、讲座等,每次计3学分。
5、指定书目学习。学习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指定的干部自学读本,坚持撰写学习笔记或心得体会,每篇次(不少于800字)计3学分。
6、调研文章。调研报告或论文等在区级刊物上刊登一次计4学分,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次适当加分。
7、专题培训。参加区里组织的各类理论培训班,根据培训时间和课程设置另行计分。由组织选送脱产进修或专题性学习教育活动,另行计分。
8、专项计分。在区委党校或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班、社区讲坛等作形势教育、演讲、上党课或理论辅导等,每次计4学分。
9、学用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工作成效显著者另行加分。
第四条 组织实施
1、区级领导和区管干部理论学习考核由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和党校组织实施。一般干部理论学习考核由各党(工)委、部门或支部组织实施,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和机关工委负责抽查。
2、由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建立区级领导和区管干部理论学习档案,按将考核结果记录归档。
3、在职干部学分由所在部门或单位如实统计,每年6月和12月底分别上报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备案,经考核后在全区公布干部学分完成情况。
第五条 等级评定
优秀:区级领导和区管干部在本达到90学分、一般干部达到80学分以上,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绩突出者为优秀。
合格:区级领导和区管干部本达到70—90学分、一般干部达到60—80学分为合格。
不合格: 区级领导和区管干部本未达到70学分、一般干部未达到60学分为不合格。
第六条 奖惩办法
1、干部理论学习考核评定为合格、优秀者,由区委组织部、宣传部颁发证书,其中优秀者在全区范围内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2、干部理论学习考核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将给予通报批评。连续两年不合格者,取消本各类评先资格。
3、各部门、单位应如实申报学分,如发现弄虚作假,经核实后,将视情扣除部门主要领导学分,并给予通报批评。
第七条 本办法从2005年7月起试行。具体事项由区委宣传部解释。
第四篇:申报下关区优秀三好学生材料
申报下关区优秀三好学生材料
自我介绍
我叫丁明子晗,是方兴小学五(3)班班长、中队长见兼大队委。一直以来我总是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有出色表现。我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乐于助人、品格高尚。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好孩子。
优异的学习成绩
我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勤于思考苦于钻研,上课认真听讲,仔细领会,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我从不把学习中的问题放到明天。课堂上我勇于发言、积极提问,深得老师的好评。
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我对学习充满了乐趣。课余时间,我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内容丰富、涉及广泛,有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读后经常讲给身边的人听。此外我对音乐、美术、书法等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我更是在所报的奥语奥数学习班中取得良好成绩。
我学习努力,但不刻板,不读死书。即使在玩耍嬉戏中也不耽误学习。我非常喜欢玩一种叫“词语接龙”的游戏,接不上来的就讲一个故事。这样,在玩耍中不觉就提高了词汇的积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断努力,让我的成绩自入学以来,一直处于年级前列。
优良的生活习惯
作为独生子女,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疼爱有加,多少会沾染一些娇生惯养的坏习惯。而我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引导下,从小就摒弃了这些不良习惯,养成了独立自觉的个性,自己的事基本自己完成。
在家里,我经常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父母的得力笑帮手。
优秀的思想品德
我知道,作为一名好学生,光有好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我的思想品德同样让老师和同学称道。我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讲文明,讲礼貌,是班上每个同学学习的榜样。我还经常帮助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讲解难题,带领他们一起进步。
身为班干部,我以身作则。常以自身的行为感染同学。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在小区花园玩,碰到两个高年级的学生正在用公用电话恶意拨打110,我立刻在旁边大喊:“不能报假警,这是违法的。”同时我还让旁边的同学一起喊,最终把那两个人吓跑了。这是需要正义,勇敢和智慧的。
课余时间,我还经常组织同学在小区捡垃圾净化卫生。我会要求和我一起玩耍的小朋友爱护花木,爱护公物,注意自身安全,不做危险游戏。同学们在我的带动下,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
荣誉的光环
我是2004年9月份入学的,当时在大桥铁路小学。因为聪明有礼貌,第一天就被班主任老师任命为临时班长。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加倍努力,果然不负老师期望,在学习和管理上表现出色,所以一直担任班长职务。
我自入学以来,受过多次表扬和奖励。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先后获得“下关区优秀小公民”,“学雷锋标兵”,“下关区优秀少先队员”等光荣称号。在历次的竞赛中都取得可喜成绩
(见附表。)
后记
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学好知识,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至关重要。正如《礼记》中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认为,我出色的表现,符合一名区优秀三好学生的标准。我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五(3)班
丁明子晗
2009.5.8
第五篇:下关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下关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江苏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南京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下关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关区行政辖区内,在食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发生(发现)食源性疾患,造成社会公众大量病亡或者有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或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危及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1.4 分级分类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Ⅰ)、重大(Ⅱ)、较大(Ⅲ)、一般(Ⅳ)。
1.4.1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1)事故危害范围跨越省级行政区域,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江苏省处置范围的;(3)需要报请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负责处置的。1.4.2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超出本市行政区域的;(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3)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造成伤害人数50人以上的;(5)在全省性或地区性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期间的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50人以上的;
(6)省政府认定的其他较大食品安全事故。1.4.3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1)影响范围涉及市内2个以上区县行政区域,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3)发生在学校或在全市性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期间的食品安全事故,并造成人员伤害的;
(4)事故原因有可能是新的不明生物所引发或者隐含重大食品安全风险,需要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的;
(5)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构成潜在重大危害并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6)市政府认定的其他较大食品安全事故。1.4.4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1)影响范围涉及区属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街道,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3)在区属行政区域内发生(发现)的将对公众身体健康 产生一定伤害,并可能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
(4)区政府认定的其他一般食品安全事故。1.5 工作原则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及时响应、分类管理”的原则,工作中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指导,与有关政策相衔接,确立决策科学、反应及时的处置方式。组织机构及职责
下关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是我区食品安全事故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完善我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确定食品安全事故等级,报政府批准后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有关方面力量参与处置工作;开展专业应急演习和应急宣传教育等工作。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其日常办事机构,承办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授权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应急处置时,做好与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沟通协调工作。处置工作组及职责
本预案启动后,成立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担任总指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副总指挥的现场指挥中心,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区卫生局、区质监分局、区工商分局、商务局、相关街道等单位分管领导及相关专家为现场指挥中心成员。为提高处置效率,迅速开展工作,成立10个基本应急行动组,各组的组成和主要职责如下:
3.1 综合协调组
区应急指挥中心牵头,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事发相关街道负责人参与。主要职责是综合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事件动态,分析事故进展,传达上级部门和领导指示精神,协调其他各应急行动组、专家、专业救援队伍和相关单位开展工作等。3.2 医疗救护组
由区卫生局牵头,组织有关医务人员、防疫人员参加,区公安分局和事发地段街道参与。主要职责是在事发后迅速组织专业救护机构和人员开展现场救护、院前急救、专科医救、卫生防疫等工作。
3.3 调查评估组
由区药监分局牵头,区卫生局、区质监分局、区工商分局、区公安分局、监察局、民政局和相关街道等单位参与。主要职责是依法开展对事件的调查,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实时记录事件发生、发展及处置工作情况,查清事故原因,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3.4 治安救助组
由区公安分局牵头,相关街道、保安人员参与。主要职责是迅速组织警力保护现场、维持秩序和进行交通疏导等。
3.5 信息报送组
由区应急指挥中心牵头,区药监分局、卫生局、区质监分局、区工商分局、商务局和相关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参与。主要职责是实时记录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工作情况,组织起草有关公告、通报、简报等文字材料,按程序向上级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报送信息;向事件涉及的毗邻地区及时通报有关信息,并根据处置工作需要,承担本区区域和相关区域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工作。
3.6 新闻发布组
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药监分局、卫生局、区质监分局、区工商分局、商务局和相关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参与。主要职责是迅速制定新闻报道方案,起草新闻稿、开展新闻报道,由新闻发布组委托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分阶段发布事故信息。
3.7 物资保障组
由区商务局牵头,区发改局、卫生局、有关街道等单位参与。主要职责是根据应急现场指挥中心的要求,协调、组织有关单位安排应急药品和物资,统筹调度,有偿调拨,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
3.8 交通运输组
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区卫生局参与。主要职责是在医疗单位运力不足时,及时组织运力供卫生部门调配使用。
3.9 环境处理组
由区环保局牵头,区公安分局、卫生局、市容局和相关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参与。主要职责是快速查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种类以及污染影响,在职责范围内及时控制污染的扩散,消除危害,并对潜在危害继续监控。
3.10 善后处理组
由区民政局牵头,区公安分局、卫生局、财政局、建设局、房产局、区法律援助中心、区红十字会和相关街道办事处参与。主要职责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事件受害人善后处理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
突发事件的报告
4.1 责任报告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有义务向有关部门报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4.2 报告程序
区药监分局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报来的情况,对初步判断为I、II、III级食品安全事故的,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电话报告区政府和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区政府、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接报后,迅速报告市政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对初步判断为IV级食品安全事故的,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电话报告区政府和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 室,并及时进行书面报告,不得隐瞒、缓报和谎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及时通报与事故有关的部门和单位。
4.3 报告内容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应急报告分为初次报告、阶段报告、总结报告。
(1)初次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简要经过、涉及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2)阶段报告内容: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内容:包括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应急响应及措施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迅速报区政府,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根据事故有关情况,判定事故级别,达到食品安全事故级别的,报区政府批准后启动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1 组织实施权限
(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应由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实施。
(2)较大(Ⅲ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应由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实施。
(3)一般(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由区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实施。当事故升级或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的,及时报请上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5.2 应急响应措施
(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和较大(Ⅲ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区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将事故情况迅速上报上级政府及其食品安全委员会,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转为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在上级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一般(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区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转为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立即组织调查、确认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同时,10个基本应急行动组按各自职能和任务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全面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立即向市政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报告。需要向公众发布警示信息的,由区政府报请市政府同意后,由市政府授权区政府发布。
(3)当食品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时,应立即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及时提高响应级别;对事故危害已逐步消除的,也应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降低响应级别。
(4)食品安全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处置终结。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处置队伍撤离现场。应急指挥中心汇总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并对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5.3 后期处置
(1)应急工作宣告结束后,善后处理组负责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及工作需要,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及时妥善地安 抚受害和受影响人员,适时提供法律援助,正确引导受害人依法索赔等,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2)善后处理组负责做好安置场所设置、救济物资接收、使用和发放等政府救济工作;负责寻求区慈善协会、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和国际援助慈善组织提供的社会救助,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救济物资的接收、使用和发放等情况,协助保险公司做好理赔工作。
(3)在善后处置阶段,相关部门应对事发原因、处置经过、责任单位、援助需求等做出综合调查评估,并及时将调查评估报告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4)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应急行动组和各部门,应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并书面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5)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区卫生局、区质监分局、区工商分局、商务局依法对造成事故的食品生产经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从严惩处;对处置食品安全事故中有瞒报、漏报、迟报行为及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区监察局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表现突出并作出贡献的予以奖励。
5.4 保障措施
(1)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确保信息通畅,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人员参加食品安全事故处理。
(2)区各有关部门及各街道,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值班通信制度、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区卫生局启动应急救援工作,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医疗保障救援工作。
(4)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资金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区财政局按照区政府的意见安排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所需的经费,保证及时足额到位,并对经费使用情况实施监督。
(5)食品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机构,按监管环节划分,由区卫生局、区质监分局、区工商分局分别确定。附则
6.1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区药监分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6.2 预案解释权限
本预案由区药监分局负责解释。6.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主题词:食品
安全
预案
通知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各群众团体。下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11月30日印发
文印:张 敏 校对:李慎凯 共印
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