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管理名词解释
行政管理:是一种一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组织及其人员从事从事国家事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以及政府机关内务管理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权力与行政权力:A、权力是一种意志的强力,是以服从为前提的。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总是发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权力是一种社会职位的标志。权力的实质是一种价值控制和资源控制,权力的运行过程,也就是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B、行政权力是以行政机构为主体,以执行国家意志为目的,以强制性政令为手段,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公共权力。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行政权力的职能是执行国家意志。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是强制性的推行命令。行政权力的客体是全社会;
职能与行政职能:A、职能指人、事务、机构应有的职责和功能。B、行政职能是指政府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它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过程和方式等;
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组织根据其统治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其典型形式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它们是法定的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结构: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具体指一个行政机构内部的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法定形式;
编制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机构、人员定额、职务名称、工作量、工资标准和经费额度等的总称,简称行政编制。狭义的机构编制是指一个行政管理机构的人员定额,以及各种人员的比例结构。; 人事行政:以国家公务员为主要对象的一系列管理理论,法规,制度政策的总和;
公务员:指在各级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绩效考核: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管理权限按照一定原则和工作绩效测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所属公职人员在工作中的政治素质业务表现行为能力和工作成果等进行全面系统考察评价并作为公职人员奖惩职务升降工资增减培训和辞退等客观依据的管理活动;
行政决策:指行政组织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就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对策的活动;,现代行政决策体制:行政决策机构为中枢的,由执行系统、信息系统、咨询系统、监督系统组成的协调有序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决策体制。
风险型决策:又叫随机型决策指在明有决策目标的基础上决策者对决策条件和因素可以通过计算估计预见其出现的概率但不排除随机因素决策者要有一定把握但也要冒一定风险;
行政执行:行政机关及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为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决策机关发出的决策指令所进行的行政管理过程;
行政手段又叫指令性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凭借行政权力从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向上级层层发指令以控制和左右被管理者影响管理对象的措施和方法:;
经济手段:行政机关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行政顺利实施;
法律手段: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把国家各种法律法令法规贯彻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方法; 行政公共关系:指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政职能、履行行政职责而运用信息沟通和传播手段,在增进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了解、支持、监督的基础上,与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适应的持久联系,并在公众中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的活动。
行政沟通:指国家行政组织和人员在内部以及内外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信息,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
行政协调:指行政机关及其人员运用各种方法,调整行政系统内部各组织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各阶段之间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管理对象之间关系,以便和谐合作地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
财务行政:指政府行政机关对国家财政收支和分配进行组织、调配、控制、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国家预算: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预算会计:国家财政部门和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对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进行核算、分析和检查的管理活动。
税收制度:国家用以规范税收活动和行为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总和。
机关行政:指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发挥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目标而对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和环境进行的管理活动。
会议:指有组织有领导,目的的议事活动。
行政责任制:是规定行政机关内部各部门,各机构的职位、职权和职责,调整这些部门、机构之间的责权关系的管理制度。
效率:社会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和所消耗的劳动量或社会资源之间的比值。
效能:实际取得的成果和预期效果之间,实际达成程度和原定目标间相比较的效果。
行政绩效:政府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向公众提供有效服务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呢与获得的组织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比率。
行政绩效评估:是对政府行政业绩。政府行为的有效性及政府施政能力的测量、评价,以及提高政府运作绩效的活动。
行政责任: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以及违反职责和义务时所承担的义务。
行政责任制:指为确保行政责任的实现,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设计的一系列监督、控制和制裁制度。政党负责制:指各级政府对向执政党既中国共产党负责的责任制。
权力机关负责制:行政机关向权力机关既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制度。
内部负责制:行政机关对上级机关负责,行政官员对领导负责的制度。
司法机关负责制:指我国以人民法院为核心的司法体系,根据宪法有权对行政责任进行司法控制。
行政监督:为保证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由国家中各种政治团体和社会力量对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运用行政权,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立法监督:制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实施的行政行为的监督。
监察监督:政府行政机关内部专门设立的监察部门对本级行政机关所属的一切职能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实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施的全面监督。
行政立法: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 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三含义:1 行政立法主体特定 2 行政立法必须严格按照立法机关规定的 法定程序进行 3 行政立法制定的是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无权制定法律
行政执法:指建立在近代国家权利力的立法、执法、司法三分立的基础上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委托的组 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行政司法: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授权,以裁判的身份依照司法程序,对与行政管理事务密切相关的特定争议和纠纷济宁处理和裁决的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程序,但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的制裁性措施。
行政强制执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履行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中所规定的义务,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义务相同状态的行为。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机关或其他法 定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行政复议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为。
行政文化:指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行政意识形态。具体包括直接反映行政活动各种心理现象 行政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
行政道德:政府行政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的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行政精神:是以行政实践为基础,对行政关系和行政活动的反映。行政精神体现了行政意识的精华和积极的成果,对行政实践活动具有强大的反作用。
行政心理:行政关系体现者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能力的总和以及对行政关系行政活动的自发的感性反映形式。
一、试论述我国政府职能的形成、发展和改革。
1、形成:193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下设35个部门管理各工作。行政职能体系的弊端:职能庞杂,运行紊乱,职能错位,政企不分,职能交叉,效率低下 职能膨胀,机构庞大。
2、发展改革: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1987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进一步确定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行政体制改革核心问题。1992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市场经济发展目标,将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起来宽度深度加深。2002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新的指导提出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效率2007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言对我国今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新观点举措。
二、从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出发论述如何有效推行行政组织改革。
1、转变政府职能,合并裁剪政府的企业教育文化等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专业结构,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积极性政府紧缩编制节省开支。
2、优化行政组织结构,设置机构必须合理克服官僚。
3、提高行政组织的法制化水平。
4、提高行政组织的管理水平,树立新观念接受群众公众公开注重创新实绩观念接受民主监督 提高管理设备技术方法的现代化制度 对公务员职业培训提高素质。
三、论述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同:
1、法制管理。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3、功绩制原则。
4、分类管理。
异:
1、不搞政治中立 西坚持中立立场文管任员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中要求公必须与共产党保持一致坚决捍卫执行党路线方针政策四项基本原则。
2、坚持党管干部:中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公务员制度是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是独立之外管理系统。
3、不搞两官分途。中国公务员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划分。西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所谓政治化和事物官的所谓职业化。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没有任何形式的特权。西方文官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受雇于政府,是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四、结合实际谈谈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决策是管理的中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行政管理的实践表明,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切行政行为都是围绕着行政决策进行的。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
2、科学的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前提。
3、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名族的存亡。
五、试论述行政执行是检验行政决策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
行政执行的前提是行政决策目标实施前必备的主观条件,包括:
1、行政决策合法合理,这是行政执行的前提,决策的制定必须严格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2、行政执行的物质条件充足,人和行政执行都必须以一定的物质作为前提没有物质条件所有的行政执行都将无从说起。
3、行政执行组织条件完备,它能保证顺利开展各种组织措施如机构的建立、人员设备权限划分等。
六、论述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塑造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由组织目标政策效率等因素构成其中组织行政领导者是政府形象的楷模。公务员是政府形象的塑造者和承受者。
1、政府形象是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公务员形象会影响政府形象。
2、政府形象是政府自我设计形象与人民期望的形象统一。借助各种传播渠道方式,实现形象措施迅速告知公众根据广大人民群众期望设为依据。
3政府形象是行为事实与公关宣传的统一。政府形象最终取决于公众的评价要求政府要随时对人民进行信息反馈寻找差距调整日益完美。
七、在我国现阶段,应当如何完善行政问责制?
1、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监督控制职能,在具体制度上保障人大对行政机关的有效控制。
2、健全法制,以法律来约束行政权力。可从三方面明确问责程序:a、责任的认定程序。b、问责的启动程序。c、问责的回应程序。
3、健全行政机关外部监督机构,有效落实行政责任制。
4、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的责任制度,充分发挥现有监督机构的作用。
八、试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如何完善行政监督制度。
1、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a、行政监督体系还不健全。b、监督法规不完善。c、专业监督的力量薄弱且人员素质不高。d、被监督者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2、做法:a、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机制:1)建立和健全行政监督的领导体制。2)保证专业监督部门独立行使职权。3)充实专业监督人员队伍。4)拓展人民监督的方式和途径。5)强化国家公务员的公仆意识。b、健全行政监督法制:1)加快行政监督方面的立法。2)健全监督保障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3)保障监督主体的合法权益。
九、联系实际谈谈加强行政法制建设的意义。
1、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依法行政的需要。实践证明,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加强行政法制建设保证依法行政的有效实施,通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行为,使行政权的行使处于法律的约束之下。
2、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所以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3、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行政机关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第二篇: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题库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题库
2014年3月整理(更新至13年7月试题)
17.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
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18.比例代表制:指的是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19.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17.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 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18.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
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19.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17.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 想观念。
18.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
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19.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
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 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17.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18.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19.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 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7.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1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19.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2.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3.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宪政指的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3.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1.政党指的是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元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3.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L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
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等。
2•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3•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说法,在政治基本问题
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1.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2.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3.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1.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2.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3.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1、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1、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3、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4、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个人利益:是指从公民个人角度出发,基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基础之上,源于人们生理、心理需求的物质及精神需要。
7、团体利益:就是出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人们在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共同利益。
8、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9、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0、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11、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
12、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定程序推选他人担任政治职位的权利。
1、政 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学:政治学就是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 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4、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5、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
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6、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7、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8、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9、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0、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1、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12、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3、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14、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15、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16、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17、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8、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9、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20、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
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21、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22、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23、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4、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学:是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4政治权利: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5公民权利:指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6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7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8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9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
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10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11力制约原则:指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12治原则: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13体: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14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15国家结构形式: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16君主制: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17单一制:是指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织的统一主权国家。
18立宪君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制度的国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掌管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19二元君主制: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20议会君主制:指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的行动受议会制约,有民主方式制定的“宪法”,君主无实际权力。21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有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22议会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23总统共和制: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
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即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24联邦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州、共和国、邦)结合组成。
25邦联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的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26国家元首: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27压力集团:也称利益集团,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2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1、政治社团: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29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30政党制度: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的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16、政治共识: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17、政治合法: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8、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31一党制: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32两党制: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33多党制: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
府权力的政党制度。34政治秩序: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35良好社会: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理解。
36重叠共识:指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37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38政治参与: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9政治表达:指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40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41社会监督: 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21、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42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43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名项制度的总称。
44政治监督: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45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应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46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等。47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48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49政治改革: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50政治稳定: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51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爱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52全球化: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行与趋势。
53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54民主化: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征,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55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56一院制:指只设立单一的民选立法机关,其权限规定、立法程序、成员产生和任期规定相对比较简要统一。57两院制: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58政治社团组织: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
体。
59政治共识: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60政治合法性: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 61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62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63政治结社: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64政治集会:是指众多的人为了共同的目的临时集合起来举行会议,联合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向政府提出某种支持或要求。65政治请愿:是公民向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表达自己对有关政策事项意见和希望的行为。66院外活动:指个人或团体通过与政府官员和政治领导人进行接触,在涉及许多人的问题上试图影响政府官员或政治领导人决定的活动。67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68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瓜。69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70政治思想: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对政治生活系统化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
71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72政治理想: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
73政治理论: 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74政治态度: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
6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75宪政: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76寡头铁律:即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77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78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三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研究: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2.定性研究: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定性研究在调查方式上多通过大量个案调查获得资料,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只能向人们展示被调查事物的基本性质,若想了解具体事物的状况还需进行更为细化的调查。此外定性研究由于缺乏精确数据的支持,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它一般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或者是对难以定量的问题的研究。
3.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如果不能进行普查,则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
4.普查:普查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其目的是把握某一时期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总体情况。普查一般适用于宏观调查。普查又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经常性普查)。它是最全面、最准确的调查类型,能够较精确地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一般特征和性质。但普查往往是对调查对象最一般、最基本的描述,调查内容较缺乏深度。此外,普查规模大、人力、物力、资金消耗巨大。
5.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状况。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抽样调查分为概率和非概率两大类,前者是随机抽样,后者是主观抽样。
6.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的类型。其调查目的不是描述大量样本的总体特征,而是针对具体调查对象的独特情况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全貌。个案调查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多样化,适用于对事件、人物和个别问题的深入研究。
7.变量: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大多数概念都是变量。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现,表现变量的数值即变量值。变量说明了社会现象在规模、质量、重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状况和程度差异,具有明确性和可观测性。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连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等。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社会调查研究需要精确描述社会现象和事物的状况,了解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关系,因此必须使用变量语言,了解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8.命题: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它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公理、定理、经验概括、假设等都属于命题。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单变量命题是对一个概念的表述,直接指出社会现象和事物的性质或直接说明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着什么社会现象或结果。双变量命题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多变量命题是对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9.假设: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客观性、科学性、可检验性是社会调查研究假设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即函数式、条件式和差异式。假设是整个调查研究方案的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之一,指引资料的收集,通往客观真理,因此十分重要。
10.探索性研究: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
11.社会测量: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具体说,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互斥性。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测量是使社会调查研究定量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社会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项调查研究指标测量的过程。
12.信度: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所谓可靠,是指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其结果应该始终一致。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再测法、复本法和分半法。
13.效度: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指标与所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变量值的相关程度。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特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对测量效度的检验很重要的是对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检验。检验效度的方法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
14.抽样: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抽样成为一种通过部分个体的集合1
反映总体的性质和特征的有效方法。它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当今社会最主要和最常用的调查类型,即抽样调查。
15.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的集合。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最常见的总体是一些社会群体,而个人便是构成这类总体的元素。
16.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工作往往是通过样本来完成的。样本的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和说明总体。
17.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虽然随机样本一般不会与总体完全一致,但它所依据的是大数定律,而且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因此可以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概率抽样主要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类型。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抽样调查都采用概率抽样方法来抽取样本。
18.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所以失去了大数定律的存在基础,也就无法确定抽样误差,无法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虽然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非概率抽样主要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类型。
19.文献: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三个特性:第一,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第二,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第三,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根据不同标准文献有许多分类方法。
20.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其次,文献法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文献搜集、摘录信息、文献分析三个环节。在文献法独立或主要担纲的调查研究中,这些环节缺一不可;而在其他调查方法为主的调查研究中,文献法一般特指前两个环节,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是和其他调查后资料的整理、分析一并进行的。
21.文献搜集:所谓文献搜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搜集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狭义的文献搜集则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所使用的是狭义的文献搜集概念。文献法的实施是从文献搜集开始的。文献搜集的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和文献搜集两个环节。文献检索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三种。文献搜集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22.文献定性分析: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侧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不太考虑所用文献资料的样本大小与完整程度;注重对文献内容的含义和深层解释,不太强调文献的外在形式、表面内容和量化构建;关注文献作者的动机与影响效果,不太在意内容的表达方式。目前存在的文献大多数都是通过定性分析而形成的,因此,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文献分析方法。文献定性分析的步骤是:整理资料;分析和确定文献资料与调查研究主题的关系;初步确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框架。
23.文献定量分析: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所谓“明显内容”是指各种文献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它们的内在含义。“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是说文献定量分析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步骤对文献内容进行如实的描述。而“定量的”描述是说明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是定量,它的作用通常在于明确文献内容中某一问题出现的频率,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另外,还要对这些定量的结果进行一定分析。文献定量分析方法的程序和基本方法大致是:抽样;确定记录单位;编录。
24.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其中,问卷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以及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有关情况。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另外,社会调查研究中常见的“量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问卷。问卷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问卷法。
25.量表: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量表通常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测量的是变量的综合指标。量表通过对变量的不同变异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能够反映变量变异的强弱,这是量表和问卷等其它测量工具之间的最大的区别。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类型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
26.访谈法: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本来是特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27.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访谈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法选取,访谈中所提的问题及其顺序、提问的方式、对疑问的解释以及调查结果的答案纪录都严格遵守问卷的要求或访谈任务书的要求,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要求同访谈任务书保持基本一致。它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
28.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对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也没有统一要求,可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各种安排。其类型有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等。同结构式访谈相比,非结构式访谈的最主要特点是弹性和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但访谈调查的结果不宜用于定量分析。
29.集体访谈: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它既可以是有结构访谈,也可以是非结构访谈;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书面咨询或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的间接调查。目前最常用的还是面对面口头的集体访谈,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会采用书面咨询式的集体访谈。集体访谈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了解事实为主的访谈和以研究问题为主的访谈;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访谈和专题性访谈;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和讨论式的访谈。
30.观察法: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它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
31.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也称有结构观察、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它要求事先对要观察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加以标准化,明确研究假设,规定要观察的内容和记录方法,并统一制定观察表格或卡片,卡片上明确列出各种观察范畴和分类,观察者只须在相应的格内标记,而不做出自己的评价。在实际观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并作详细的观察记录。结构式观察有些类似于问卷调查,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也近似于对问卷资料的处理分析,即可进行定量分析和相关分析。但它缺乏弹性,而且比较费时。
32.非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也称无结构观察、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是没有先期具体设计要求的观察类型。它一般只要求观察者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但是并没有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具体的观察内容与要求;也不是仅专注于某些特定的行为与现象,而是到观察现场去根据当时环境和条件变化随时进行观察内容和观察角度的调整。无结构观察比较灵活,适应性较强,而且简便易行,因此最为常用。但非结构式观察所得的材料分散在许多方面,也没有制定适于量化的观察结构,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和严格的对比研究。它主要用于对观察对象的定性分析。
33.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它常用于对现代社会某些特殊群体和社区的调查研究,目的是全面地、深入地描述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它是在自然场所里进行的直接观察,而且多采取无结构的形式,预先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理论假设,因此需要根据调查研究主题,进行长期观察,从大量现象中逐步概括出调查对象的主要特征。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34.非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但不够深入,看到的多是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所获得的也多是感性知识。它比较适用于对某些公共场所或某些公众活动中人们行为和表现的观察。
35.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它不需专门对观察场所和观察对象进行控制,而是直接地深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它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社会现象的绝大多数观察都是实地观察。
36.实验法: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也是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调查方法。实验法是有一定结构的,即不仅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而且有较严格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控制。其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实验结果既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也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实验法按照不同标准,可有多种分类。
37.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
38.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与实验组平行的对照组(控制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当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验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测量结果,而是同一个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39.经典实验设计:也叫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却听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实验设计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具体对象完全匹配,并要求实验环境基本相同,所以操作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但它能够将实验效应与外来非实验效应区分开来,从而使实验结论更为客观和准确,这一点明显优于单一实验组设计,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40.资料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41.定性资料整理:定性资料是指文字资料,主要包括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和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定性资料的整理方法在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
42.定量资料整理:定量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指所收集到的数字及其组成的图文、图表资料。另外,很多文字资料,在经过了审核、分类并赋予一定数值之后,也转化成了数据资料。定量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43.资料分析:它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
44.资料定性分析:它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其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资料分析阶段的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45.资料定量分析: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它是当前最流行、最受重视也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
46.资料理论分析:它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的任务。它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必要前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逻辑思维方法种类繁多,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
47.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这两类调查报告依据不同标准又可划分为多种类型。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调查研究非常普遍和频繁,所以调查报告成为一种特别常用的文体,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试题库
房产税计税依据有两种。与之相适应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也分两种:即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2014年6月
17.车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车船管理部门16.契税是在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权
登记的车辆:船舶依法从事定额征收的一属转移过程中,向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屋
种税。车船税的征税对象或征税范围是依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法在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具17.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
有车船管理职能的部门登记的车船。车船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税的纳税人是对车船拥有所有权或管理权土地面积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的单位和个人。车船税对应税车船实行有16.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
幅度的定额税率。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
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17.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6.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
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制度的总称。与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
其它类型税收制度相比,流转税具有明显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的特点和功能。额征收的一种税。
16.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17.行为税是以特定行为做为课税对象的税种。行为税具有课税对象单
一、税源分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制度的总称。商
散、税种灵活的特点。政府开征特定行为品流转额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发生的金
额,非商品流转额主要是指各类劳务收入。税的功能,主要是对纳税人的特定行为进
行调节,达到国家一定的政治、经济、社17.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
会目的,一般带有“寓禁于征”的性质。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出口
其主要目的往往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
1.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收的税种。
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16.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
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
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消费。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17.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
产生影响。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
2.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措施和手段。
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16.科斯定理的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
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1.社会保险: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易可以消除外部性。
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17.增值税是以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
等原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出口
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
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基本收的一种税。
16.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生活的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保障制度。
2.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
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的纳税人
是房屋产权所有人。房产税采用比例税率。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主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 期末考试名词解释试题库1
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1.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2.阿罗认为,一般来说在多数原则下,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所有标准的集体决策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1.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2.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这些收费主要是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并适当弥补政府管理成本费用,不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
第五篇:电大行政管理专科《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题库
电大专科《社会学概论》 名词解释题库
2014年3月整理
1.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2.集合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一共同的影响、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没有组织、不可预料、缺乏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
3.全球化---是指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讯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的日益增强 1.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3.差序格局---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1.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2.社会运动:是指被排除在社会权力结构之外的群体用非制度化的方式来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解决社会问题的集体行动。3.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
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4.文化: 指的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后天习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语言、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物质产品、行为方式等。
1.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社会化: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3.“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社会变迁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社会现代化: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4、社会调查研究 就是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直接的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
1.制度化优先:当社会中某种制度得到人们的认可,顺利推行时,这就表现某种社会规范、某种价值观得到公众认可,在社会中就无往不利,这叫做制
度化优先现象。
2、群体意识 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责任感,它是个人为了维护群体荣誉、保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做怎样的考虑。3.社会问题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4、就业:指在劳动年龄内由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 1.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小至家庭,在大到民族和国家。
2、社会分层: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系列。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经济、社会、政治是社会分层的标准。
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
3、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也称为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互动。
4、心理上的断乳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
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1.社会需要: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由于人的需要就其产生和满足的过程其性质都是“社会”的,故又称社会需要。
2.城市化: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3.制度化优先:当社会中某种制度得到人们的认可,顺利推行时,这就表明某种社会规范、某种价值观得到公众认可,在社会中就无往而不利。这叫做制度化优先现象。
4.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主要是经济上、物质上的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一种援救措施。
1.社会学 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3.“差序格局”: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2.社会化: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
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
3.“差序格局”: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1.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2.集合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一共同的影响、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没有组织、不可预料、缺乏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
3.全球化是指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讯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的日益增强。
2、定量方法: 定量研究一般是为了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得出统计结果而进行的.在定量研究中,信息都是用某种数字来表示的。在对这些数字进行处理、分析时,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资料是依据何种尺度进行测定、加工的,史蒂文斯将尺度分为四种类型,即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距尺度和比例尺度。
3、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定性研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
暂时略去。
5、价值观 :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6、文化丛 :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文化丛是指许多文化质点按一定方式形成的聚合。通常是以某种文化质点为中心,在功能上与其他文化质点发生一系列的连带关系,或构成一连串的活动方式。
7、社会化: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
8、再社会化: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社会化,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9、库利的“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10、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
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11、角色丛:角色丛又称角色集,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角色丛的存在,说明了社会角色的复杂性和角色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扮演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扮演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的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角色丛。
12、社会关系 :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此意即为社会关系源于人,因为有了人类,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就统称为社会关系。
13、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简称互动,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 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耐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14、符号互动论 :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
15、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它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它主张应尽量避免人们在利益冲突中的竞争,应通过相互的社会交换获得双赢或多赢。它是美国当代社会理论的主要流派之
一,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70年代趋于衰退。
16、社会资本 :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指为实现工具性或情感性的目的,透过社会网络来动员的资源或能力的总和。
17、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泛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例如,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氏族、家庭一类群体;以地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邻里一类群体;以业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则是各种职业群体。
18、非正式群体 :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在正式群体中,由于人们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因而,往往不具有固定的形式。由共同利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同院的伙伴、工厂或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小集团”、“小圈子”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19、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和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个人媒体群等等。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
20、变权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
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21、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22、社会流动: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过程。
23、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4、城市化: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25、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 题。
26、标签论:是由西方犯罪学家坦嫩鲍姆提出来的,也是从相互作用论演化来的。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内在性质,而取决于社会对其采取的态度,取决于社会的结实和认定。
27、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是由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其《性史》第一卷中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性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外界条件的观念,而是文化建构的结果,而这种建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改变而不同。
28、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29、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30、越轨:越轨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31、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32、社会趋同论: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的社会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具体条件了不尽一样,经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和世俗化,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33、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或“集群行为”,指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的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34、人群行为:群体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组织、群体和个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
35、大众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它一般具有3个特征:人数众多、无组织性和行为者的相互依赖
36、社会运动:是指被排除在社会权力结构之外的群体用非制度化的方式来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解决社会问题的集体行动。
1.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它是指成员间有着面对面的直接的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较浓厚的感情色
彩的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1.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2.社会运动:是指被排除在社会权力结构之外的群体用非制度化的方式来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解决社会问题的集体行动。3.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