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

时间:2019-05-15 07:0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篇: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强化行政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审批,是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住建厅)按法律、法规、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规定,根据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申请,经审查,决定是否准许其从事特定的建设活动,确认其资质、资格或者进省备案出省服务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行为。

行政审批坚持依法办理、公平公开、优质高效、廉洁奉公、方便群众、服务发展的原则。

第三条 厅审批办负责行政审批事项的咨询服务、受理申请、组织审查、发布审批结果和制作、送达审批文件;根据有关企业(单位)资质、个人资格、进出省企业(单位)市场行为的处罚(处理)文件,办理相关撤销、降级、吊销、注销等手续;负责个人执业资格的注册、变更、延续,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后,各有关处室(单位)继续履行拟订并贯彻行业发展政策、规划;拟订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规定、办法、标准;实施市场监管、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负责对行政审批相对人的资质、资格实施动态监管,对存在违法违规的市场

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处理)。

第四条行政许可类行政审批事项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分级实施。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经注册所在地市(州、直管市、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房产、园林等)主管部门依法提出初审意见,报省住建厅。省住建厅依法审查通过后,符合条件的部批事项上报住建部审批;符合条件的厅批事项报住建部备案。由注册所在地设区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房产、园林等)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审批后在15日内将审批决定报省住建厅备案,并由省住建厅在15日内将其报住建部备案。法律、法规、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非行政许可类行政审批事项由省住建厅实施。

第五条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房产、园林等)主管部门应当对行政审批相对人申请资料的原件进行核实,并负核实责任。厅审批办对中央在鄂企业、在省工商局注册企业直接到省住建厅政务大厅(厅政务大厅)申请的行政审批相对人申请资料的原件进行核实,并负核实责任。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房产、园林等)主管部门都要明确行政审批各工作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实做到受理、初审、审查、审批等环节可追溯管理。

第六条 行政审批事项分为快办事项和期办事项。

快办事项是指行政审批相对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相

关规定形式,厅审批办能够在短时间内作出决定的审批事项。一般包括企业(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地址、注册资本金、技术负责人的变更;二级执业资格变更、延续注册;各市、州主管部门相关审批事项备案;企业(单位)进省备案、出省服务手续等。快办事项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法律、法规、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期办事项是指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厅审批办需要较长时间对行政审批相对人的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审查,并按程序报厅或上级机关批准的行政审批事项。一般包括企业(单位)资质首次申请、增项、升级、核定、延续审批;一级执业资格注册初审、二级执业资格首次注册等。期办事项应当在20个工作日(不含专家审查及公示时间)内完成,10个工作日内送达。法律、法规、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 省住建厅行政审批的工作流程

(一)受理。

接受行政审批相对人的申请材料,依照规定对申请材料的法定形式和完整性进行核验、审查,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受理通知书》或者《不予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合要求的,出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提出补充材料要求。材料补充后仍达不到《材料补正通知书》要求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按规定需要其它机关审查的,由工作人员将申请材料送交相关机关,并办理交接手续。

(二)审查与公告。

快办事项由厅审批办工作人员审查,厅审批办负责人审定; 期办事项由厅审批办工作人员审查;对数量较多或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资质、资格审批事项,组织专家评审。同时征求相关业务处室(单位)的市场监管意见,必要时组织现场勘验。再由厅审批办集中初审,初审结果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网上公示10天;公示期间,由厅政务大厅按规定受理陈述、申辩材料。公示期满,由厅审批办召集会议集中复审后,经厅分管行政审批的领导审定、签发审批文件,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网上公告审批结果。

需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的,由厅审批办将通过初审的意见连同所有申请材料报送住建部。

(三)制作、送达决定。

厅审批办根据已经审定、签发的决定,制作书面行政审批决定(或者证书),经厅政务大厅按规定程序送达行政审批相对人。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定、签发的决定,由厅审批办转达行政审批相对人。

(四)归档。

厅审批办负责按有关规定将行政审批材料归档管理。

第八条 行政审批过程中,均应按规定的示范文本出具书面凭证或告知文书,并按规定将受理的审批事项录入湖北省级网上行政审批工作平台。

第九条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工作制度,完善服务规范,提供便民服务,做到热情、文明、公正、廉洁、高效。

第十条坚持行政审批管理与后续动态管理并重、市场准入管理与清出管理并重的原则,建设行政审批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完善建设工程企业、注册人员、诚信管理等基础数据库,为不断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审批公开监督,实施资质资格审批管理与后续动态管理并重、市场准入管理与清出管理并重,提供系统、科学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第十一条 建立行政审批制约和监督机制。各级监察部门并组织业务部门对行政审批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接受公众对行政审批中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设立电子评价器,统计行政审批相对人的评价意见。各级监察部门并组织业务部门对已办结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不定期抽检制度。

第十二条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办理行政审批中违法违规、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以及有重大过失行为的,依照有关法规和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三条 本厅原有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文件与本办法不相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9‟2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办发[2009]43号)精神,有效治理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交易行为和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现结合我厅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定,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湖北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切实有效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

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央和省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指导,以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为重点,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照标准和要求进行全面排查。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完善一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堵塞管理漏洞,着力解决城乡规划管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在工程项目中不健全、不落实,履行 工程监理职责不到位,施工中擅自变更工程设计,质量检测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及行政监管薄弱等问题;着力解决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和调整容积率等突出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工作目标:建立完善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和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深化城乡规划、工程建设领域改革,规范建设市场行为和行政行为,使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房地产开发规划审批环节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势头有效遏制,逐步实现权力行使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干部成长安全。

二、工作任务、主要措施和责任单位

(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工作任务:积极配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着重解决未批先建、违规审批等突出问题,促进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依法实施。

主要措施:

1、加强对执行法定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管。严格执行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合同备案、委托工程监理合同备案、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法定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建设项目依法建设。

2、加强建筑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相关制度,强化对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管。

3、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制度。推行项目审批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听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单位:厅城市规划处、村镇建设处、勘察设计与科技处,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工作任务:积极配合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着重解决招标投标从业机构、人员的规范管理。

主要措施:

加强对招标投标活动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加强中介组织管理,规范招标代理行为。

责任单位: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三)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工作任务:着重解决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擅自改变城乡规划、改变土地用途以及在房地产开发中违规调整容积率等突出问题。

主要措施:

1、严格落实省建设厅、省监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对相关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

2、严格实施《城乡规划法》,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审批、实施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清理各 类规范性文件,完善《城乡规划法》相关配套法规制度,抓紧制定出台《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研究制定城乡规划公开公示制度及违反城乡规划行为分类及处罚量化标准。

3、加强对城乡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城乡规划管理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全省城乡规划效能监察专项检查工作,不断完善规划公开、公示、听证和公众参与的程序和办法。研究制定监督检查和行政责任追究及受理投诉举报等相关制度。

责任单位:厅城市规划处、住宅与房地产业处、村镇建设处、监察室

(四)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的管理

工作任务: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管薄弱、擅自变更设计、不认真履行施工监理责任、建设质量低劣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主要措施:

1、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过程监管。推行职责明确、高效运作的劳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项目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和扁平化管理。

2、加强对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管理,规范设计变更。

3、加强对工程监理机构的管理,规范工程监理行为。

4、完善质量管理法规制度,明确质量标准,落实工程质量 领导责任制。

5、完善安全管理法规制度,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细化安全措施,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厅勘察设计与科技处

(五)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工作任务:积极配合建立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着重解决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搞“暗箱操作”,以及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信用缺失、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公开透明。

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工程建设重要信息公开,及时公布项目施工工程管理、合同履约情况、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结果等相关建设信息。

2、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利用各种媒体,建立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全省建设领域信息共建共享,并将相关信用信息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诚信系统。

3、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整合全省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性数据库。

4、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

责任单位: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省建设信息中心,厅办公室、城市建设处、监察室

三、工作步骤(一)动员部署阶段

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成立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德炳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占世良,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朱建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厅监察室、办公室、城市规划处、城市建设处、勘察设计与科技处、住宅与房地产业处和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省建设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组成。厅机关党委副书记曲波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建设主管部门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部门单位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制定工作方案。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安排情况和相应领导机构、工作机构人员及工作联系电话、联系人等情况要在10月20日前报省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周密部署安排。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精 心组织实施。

(二)自查整改阶段

对照标准要求严格自查督查。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认真进行自查排查。重点督促2008年以来各级所有竣工和在建的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特别是扩大内需的上述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开展自查。自查工作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行。自查时间截止至2009年12月底。各地要将自查排查情况于2010年1月底前书面报告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自查情况选择重点项目、重点环节进行督查。

认真整改解决突出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和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及时进行纠正。要按照所承担的任务内容,积极推动,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的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综合监管平台,健全各部门有效联动、密切监控的监督机制。要大力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认真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三)巩固提高阶段

认真开展“回头看”检查。对专项治理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搞形式、走过场,达不到规定进度和目标要求的,要按有关规定处理。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专项治理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及时把比较成熟的措施和办法转化为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出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加强日常监管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做好总结验收。在专项治理工作临近结束时,各有关单位要对专项治理工作认真进行自我总结,市州要做好对所辖县市区工作进行复核检查,省厅在市州验收的基础上进行验收点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步骤总结好的的做法、成效、经验、问题和解决办法,及时报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责任机制,落实任务分工。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配合抓,形成专项治理工作合力。

(二)加强政策指导。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研究专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政策界限,实施分类指导,破解工作难题。要抓住专项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找准症结,提出对策。要拓宽视野,创新思路,认真总结专项治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效地推动专项治理工作。

(三)加强统筹协调。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查办案件,解决突出问题。在专项治理工作中,要把排查问题、进行整改、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有机衔接起来,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风建设年和能力建设年活动、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加强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处理好各项工作的关系,确保专项治理实效。

(四)加强督促检查。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工作落实。对治理工作迟缓的,要重点督查,促其整改;对拒不自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要及时报送省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篇: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项

附件: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项目“八公开”

项目名称:省级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审批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0号)

3、•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建设部、国家计委„1991‟583号)

4、•安徽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08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申报条件:由省及省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核准,且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

材料目录: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报表(含电子文件);

2、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不提供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

3、项目所在地县以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意见。(意见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符合法定城乡规划的情况;(2)项目拟选位臵周边用地的现状及规划情况;(3)项目的规划建设要求。)

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未纳入经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的,项目建设单位还需征求所经过

3、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受理的申请材料,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并在承诺时间内作出相应的许可决定;

4、申请人持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通知书到窗口领取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不予许可决定书。

承诺期限:法定期限:30个工作日(不含专家评审及征求相关部门意见40个工作日),承诺期限:6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不收费

窗口授权:决定受理、会同办理。

项目名称: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乙、丙级)审批依据:

1、•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建设部令第135号);

3、•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84号令)申报条件: 乙级资质:

1、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15%,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城市规划专业人员不少于2人,高级建筑师不少于1人,高级工程师不少于1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城市规划专业人员不少于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其他专业(建筑、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燃气、环保等)人员不少于10人;

2、达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规定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考核标

三、•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申请表‣一式2份。

办理程序:

1、申请人向所在地的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有关材料;(中央与在肥省直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直接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申请)。

2、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以函的形式提出初审意见,核验原件,并在申报材料上加盖“原件与复印件一致”印章及审核人签名;

3、申请人将初审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中央与在皖省直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有关材料直接报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原件由厅城市规划处审核;

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进行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的说明清楚,并退回申请人;

5、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受理的申请材料,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结果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予以公示,并在承诺时间内作出相应的许可决定;

6、申请人持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通知书到窗口领取资质证书或不予许可决定书。

办理时间:法定时间:20个工作日(不含专家评审5个工作日和公示时间5个工作日);承诺期限:2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不收费。

窗口权限:决定受理、会同办理。

10人;

4、技术经济负责人为本机构专职人员,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的经验,具有高级技术经济职称和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

5、注册资本金不少于200万元。

(二)乙级资格 除以上6项外还需提供:

1、取得暂定级工程招标代理资格满1年;

2、近3年内累计工程招标代理中标金额在8亿元人民币以上;

3、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专职人员不少于12人,其中具有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6人(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不少于3人),从事工程招标代理业务3年以上的人员不少于6人;

4、技术经济负责人为本机构专职人员,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的经历,具有高级技术经济职称和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

5、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00万元。

(三)暂定级资格 除以上6项外还需提供:

1、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专职人员不少于12人,其中具有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6人(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不少于3人),从事工程招标代理业务3年以上的人员不少于6人;

2、技术经济负责人为本机构专职人员,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的经历,具有高级技术经济职称和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

3、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00万元。申报材料:

2、工程招标代理有效业绩证明,包括:工程招标代理委托合同、中标通知书和招标人评价意见(中标通知书或评价意见应有主管部门备案章的复印件);

3、企业上一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报表说明)的复印件。

(三)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延续申请,需提供下列材料:

1、•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一式2份(申报甲级的一式3份)及电子文档一份;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复印件;

3、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书正本、副本(含变更记录)复印件;

4、技术经济负责人的身份证、任职文件、个人简历、高级职称证书、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证书、从事工程管理经历证明、社会保险缴费凭证、人事档案管理代理证明的复印件;

5、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的身份证、注册执业资格证书(含变更记录及续期记录)、社会保险缴费凭证、人事档案管理代理证明及从事工程管理经历证明的复印件;

6、具有工程建设类中级以上职称专职人员的身份证、职称证书、社会保险缴费凭证、人事档案管理代理证明及从事工程招标代理经历证明的复印件;

7、工程招标代理有效业绩证明,包括:工程招标代理委托合同、中标通知书和招标人评价意见(中标通知书或评价意见应有主管部门备案章)的复印件;

8、建设主管部门提供的确认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在资格有效期内市场诚信行为信息档案情况。

收费标准:不收费

窗口授权:决定受理、会同办理

项目名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认定 审批依据:

1、•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

2、•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9号)申报条件:

一、甲级资质

1、已取得乙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证书满3年;

2、企业出资人中,注册造价工程师人数不低于出资人总人数的60%,且其出资额不低于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60%;

3、技术负责人已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并具有工程或工程经济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15年以上;

4、专职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专职专业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具有工程或者工程经济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6人;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的人员不少于10人,其他人员具有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经历;

5、企业与专职专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且专职专业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年龄(出资人除外);

6、专职专业人员人事档案关系由国家认可的人事代理机构代为管理;

7、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00万元;

8、企业近3年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人民币500万

111、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之日前3年内无•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禁止的行为;

申报材料:

1、•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等级申请表‣一式2份(申报甲级的一式3份)、•从业人员详细资料一览表‣(乙级及暂定级需要);

2、专职专业人员(含技术负责人)的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造价员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和身份证的复印件;

3、专职专业人员(含技术负责人)的人事代理合同和企业为其交纳的本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凭证的复印件;

4、企业章程、股东出资协议并附工商部门出具的股东出资情况证明的复印件;

5、企业缴纳营业收入的营业税发票或税务部门出具的缴纳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的营业税完税证明的复印件;企业营业收入含其他业务收入的,还需出具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的财务审计报告的复印件;

6、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证书的复印件;

7、企业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8、固定办公场所的租赁合同及产权证明的复印件;

9、有关企业技术档案管理、质量控制、财务管理等制度的文件;

10、市(县)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函;

新申请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的,不需要提交前款第5项、第6项所列材料。

注:不予行政许可的办件,企业重新申报需上报材料如下:

一、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复印件;

二、不合格部分的补正材料;

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等级申请表‣一式2份。

32、•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77号令);

3、•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48号);

4、•安徽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29号)。申报条件: 一级资质

1、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

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5年以上;

3、近3年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30万平方米以上,或者累计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4、连续5年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

5、上一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6、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4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不少于20人,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不少于4人;

7、工程技术、财务、统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8、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商品住宅销售中实行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

9、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二级资质

1、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

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3年以上;

3、近3年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1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累计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5纳凭证、职称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和身份证的复印件;

8、近三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基层表复印件;

9、近三年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料复印件(按项目组卷):(1)已竣工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及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2)在建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文件,并附项目进度说明。

10、已竣工项目提供•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复印件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按项目组卷)样本或复印件以及相关执行情况报告;在建项目提供•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复印件(按项目组卷)以及相关执行情况报告。

11、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证明原件;市、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筑节能证明材料及设计图纸、施工合同加盖单位公章及初审单位核验章或提供含该公司名单的节能试点单位批准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延续应当在资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资质许可机关提出申请。

不予行政许可的办件,企业重新申报时需上报材料内容如下:

一、不予许可决定书复印件;

二、不合格部分的补正材料;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申请表‣一式二份。办理程序:

1、申请人向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7一级资质:

1.机构名称有“房地产估价”或者“房地产评估”字样; 2.从事房地产估价活动连续6年以上,且取得二级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3年以上;

3.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合伙企业的出资额人民币120万元以上;

4.有15名以上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5.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之日前3年平均每年完成估价标的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土地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上;

6.法定代表人或者执行合伙人是注册后从事房地产估价工作3年以上的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7.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中有3名以上、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中有2名以上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股东或者合伙人中有一半以上是注册后从事房地产估价工作3年以上的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8.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或者合伙企业的出资额中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的股份或者出资额合计不低于60%;

9.有固定的经营服务场所;

10.估价质量管理、估价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11.随机抽查的1份房地产估价报告符合•房地产估价规范‣的要求;

12.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之日前3年内无•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禁止的行为。

二级资质:

1.机构名称有“房地产估价”或者“房地产评估”字样;

93.有3名以上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4.在暂定期内完成估价标的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土地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

5.法定代表人或者执行合伙人是注册后从事房地产估价工作3年以上的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6.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中有2名以上、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中有2名以上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股东或者合伙人中有一半以上是注册后从事房地产估价工作3年以上的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7.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或者合伙企业的出资额中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的股份或者出资额合计不低于60%;

8.有固定的经营服务场所;

9.估价质量管理、估价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10.随机抽查的1份房地产估价报告符合•房地产估价规范‣的要求;(新成立的不提供)

11.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之日前3年内无•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禁止的行为。(新成立的不提供)

申报材料:

1、•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申报表‣一式2份及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函;

2、房地产估价机构原资质证书复印件;(新成立不提供)

3、营业执照正、副本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复印件(加盖申报机构公章);

4、出资证明复印件(加盖申报机构公章,延续还需提供最近一次审计报告);

1估价机构资质核准申请表‣一式2份;

办理程序:

1、申请人向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有关材料。

2、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以函的形式提出初审意见,核验原件,并在申报材料上加盖“原件与复印件一致”印章及审核人签名;

3、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已初审的申请人的材料集中上报或由企业自行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

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进行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缺件内容,并退回申请人;

5、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受理的申请材料,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并在承诺时间内作出相应的许可决定;

6、申请人持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通知书到窗口领取资质证书或不予许可决定书。

办理时间:法定时间:20个工作日(不含专家评审10个工作日);承诺时间:2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不收费

窗口权限:决定受理、会同办理。

估价分支机构备案 申报条件:

1、企业名称采用“房地产估价机构名称+分支机构所在地行政

3c、外国人就业证书、台港澳人员就业证书复印件;

d、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出具的申请人从事房地产教学、研究的证明及同意申请人注册的证明。

分支机构变更、撤销备案 申报条件:

分支机构变更名称、负责人、住所等事项或房地产估价机构撤销分支机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手续后30日内,报原备案机关备案。

申报材料:

1、中国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核准系统(gjjgzzxt.cirea.org.cn)申报,打印申请表(一式2份,加盖申报机构公章);

2、分支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

4、其他相关材料;(如:负责人变更还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证复印件)

办理程序:上述两项内容

1、申请人向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有关材料;

2、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以函的形式提出初审意见,核验原件,并在申报材料上加盖“原件与复印件一致”印章及审核人签名;

3、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将申请人的材料集中上报或由开发企业自行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

5(2)高层住宅100万平方米;(3)独立式住宅(别墅)15万平方米;

(4)办公楼、工业厂房及其它物业50万平方米。

二级资质管理两种类型以上物业,并且管理各类物业的房屋建筑面积分别占下列相应计算基数的百分比之和不低于100%:

(1)多层住宅100万平方米;(2)高层住宅50万平方米;

(3)独立式住宅(别墅)8万平方米;

(4)办公楼、工业厂房及其它物业20万平方米。

5、建立并严格执行服务质量、服务收费等企业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系统,有优良的经营管理业绩。

申报材料:

1、•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等级申报表‣一式2份、电子档1份和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函;

2、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3、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4、物业管理专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劳动合同,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和劳动合同,工程、财务负责人的职称证书和劳动合同以及相应社会保险缴纳凭证;

5、物业服务合同;

6、物业管理业绩材料(含上企业财务报告);

7、企业信用档案信息;

8、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物业管理企业无违反十三项禁止行为的证明。

上述2、4、5、6项相关证书、合同的原件由市(县)房地产行

7窗口权限:决定受理、会同办理。

项目名称:建筑业企业资质核准

审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二条、十三条 申报条件:具体条件见•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设部建市„2007‟241号),•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安徽省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实施细则‣(建管[2008]66号)的规定。

申报材料:

1、•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一式3份(申报交通、水利、消防、通信、市政专业需提供申报表3份及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涉及交通、水利、通信等专业需提供申报表5份及附件材料两套)及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函;

2、当年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完整的资质证书正、副本和验资报告复印件;

3、完整的企业章程复印件;

4、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企业经理、企业技术、财务、经营负责人的任职文件、职称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5、注册建造师注册(执业)证书、注册(执业)印章、身份证、与企业签定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6、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以及资质标准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的特殊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养老保险凭证(包括缴费发票和缴费清单)复印件;

7、资质标准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自有设备、厂房的,企业需出具购臵合同、发票、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等相应证明复印件;

9核工程、海洋石油、爆破与拆除一级资质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其中涉及交通、水利、信息产业等方面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商省政府有关部门)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

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进行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缺件内容,并退回申请人;

5、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受理的申请材料,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结果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予以公示(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的除外),并在承诺时间内作出相应的许可决定;

6、申请人持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通知书到窗口领取资质证书或不予许可决定书。

注:公示期内,申报人可对公示意见进行一次陈述,未能及时陈述和陈述未通过的企业,应重新申报。

办理时间:法定时间:20个工作日(不含专家审查25个工作日、公示时间5个工作日),承诺时间:45个工作日。并联审批事项(征求相关专业部门意见)承诺时间6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不收费

窗口权限:决定受理、会同办理。

项目名称: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核准 审批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12条、13条

2、•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8号)

3、•关于印发•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

1已有资质中的5个甲级专业资质要求的注册监理工程师人员数量。

(六)工程监理企业的注册人员、工程监理业绩(包括境外工程业绩)和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均是以独立企业法人为审核单位。企业(集团)的母、子公司在申请资质时,各项指标不得重复计算。

申报材料:

(一)申请专业甲级资质或综合资质的,需提交以下材料:

1、•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申请表‣一式2份(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需提供申报表3份)、相应的电子文档及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函;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3、企业章程复印件;

4、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新申报企业不报);

5、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工作简历及任命(聘用)文件的复印件;

6、企业技术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工作简历、任命(聘用)文件、毕业证书、相关专业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和加盖执业印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执业证书‣等复印件;

7、•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注册执业人员的身份证明、加盖执业印章的注册执业证书复印件(无执业印章的,须提供注册执业证书复印件);

8、企业近2年内业绩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包括:监理合同、监理规划、工程竣工验收证明、监理工作总结和监理业务手册;

9、企业必要的工程试验检测设备的购臵清单(按申请表要求填写)。

(二)具有甲级设计资质或一级及以上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申

32、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

(七)涉及申请铁路、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等专业资质的,每增加申请一项资质,申报材料应增加二份申请表和一份附件材料;

(八)申请材料规格要求:申请表与附件材料应分开装订,用A4纸打印或复印。附件材料应按•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申请表‣填写顺序编制详细目录及页码范围;工程监理企业申报材料中如有外文,需附中文译本。

办理程序:

1、申请人向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有关材料。

2、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以函的形式提出初审意见,核验原件,并在申报材料上加盖“原件与复印件一致”印章及审核人签名;

3、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已初审的申请人的材料集中上报或由企业自行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

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进行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缺件内容,并退回申请人;

5、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受理的申请材料,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结果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予以公示(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的除外),并在承诺时间内作出相应的许可决定;

54、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设部建市[2007]202号);

5、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建设部建设[2000]202号);

6、关于印发•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等四个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的通知(建设部建市[2006]40号);

7、关于印发•†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等四个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建设部办公厅建办市[2006]68号)等。

申报材料:

(一)首次申请工程勘察设计资质企业需提交如下材料

1、•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申报表‣一式2份(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需提供申报表3份、企业基本信息表)及电子文档,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请受理信息采集表和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函;

2、企业法人、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企业章程或合伙人协议文本复印件(须附股东签字或盖章页);

4、企业法定代表人、合伙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5、企业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任职文件、毕业证书、职称证书等复印件,主要技术负责人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业绩表”;

6、•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申报表‣中所列注册执业人员的身份证明复印件、企业注册所在地省级注册管理部门盖章的变更注册申请表;

7、•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申报表‣中所列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毕业证书、身份证明复印件及个人业绩材料;

74、企业原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5、•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申报表‣中所列的企业业绩证明材料,包括: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合同主要页的复印件;建设单位(业主)出具的工程竣工、移交、进行试运行证明文件,或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的复印件(申请增项的可不提供)。

(四)首次申请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资质需提供的材料

1、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申请表一式2份(申请一级资质的需提供申报表3份、企业基本信息表)及电子文档,建设工程企业申请受理信息采集表和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函;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3、企业的验资证明或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

4、企业章程;

5、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简历及任命文件;

6、企业技术负责人简历及任职文件、毕业证书、资格证书或注册证书、职称证书、主持完成的工程业绩证明;

7、企业注册执业人员身份证明、资格证书或注册证书、个人业绩证明(资质标准中要求提供的);

8、企业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毕业证书、职称证书、个人业绩证明(资质标准中要求提供的);

9、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注册和非注册人员)与原聘用单位的解聘证明或有关人事管理部门出具的人事关系证明,与现聘用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及社会保险证明;

10、企业的工作场所及必要的技术装备证明;

1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技术、安全、档案等方面管理制度文件。

(五)申请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资质升级、增项及延续资质证书有

9成册,并列出详细目录及页码范围,规格应为A4纸;技术人员证明材料应按人整理并依申报表中所列先后顺序排列装订;

2、申报单位只申请1个行业时,应提供3份申报表和1份附件材料。申请工程设计、工程勘察资质和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的材料应分别装订;

3、申请两个及以上行业资质的,每增加1个行业,需在原提交材料基础上增加1份申请表和1份附件材料。

4、所提供的复印件均应加盖申报企业公章,注册执业人员应加盖个人执业印章。材料要求加盖公章或印鉴的,复印无效;

5、申报材料中要求签名的,须本人手签。办理程序:

1、申请人向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有关材料;

2、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以函的形式提出初审意见,核验原件,并在申报材料上加盖“原件与复印件一致”印章及审核人签名;

3、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已初审的申请人的材料集中上报或由企业自行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

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进行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缺件内容,并退回申请人;

5、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受理的申请材料,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结果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予以公示,并在承诺时间内作出相应的许可决定;

13、近3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5个工程造价在400万以上的已验收合格的园林绿化综合性工程;

4、企业经理具有5年以上的从事园林绿化经营管理工作的资历或具有园林绿化专业中级技术职称,企业总工程师具有园林绿化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总会计师、具有中级以上会计师职称,经济师具有中级以上经济类技术职称;

5、园林绿化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2人,其中园林专业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5人,园林专业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1人;建筑、给排水、电气工程师各不少于1人;

6、企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工人不少于2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工人6人以上,包括绿化工、花卉工、瓦工、木工、电工等相关工种。其中高级绿化和/或高级花卉工总数不少于3人。

申报材料:

1、纸质申报材料

(1)•安徽省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二级资质申请表‣(一式3份);(2)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副本、验资证明和企业章程的复印件;(3)企业原资质证书正、副本的扫描件;(4)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的扫描件;

(5)企业经理任职文件的复印件,职称证书的扫描件,身份证和毕业证书的扫描件,劳动合同复印件,近三个月的社保明细单和缴费凭证的复印件;

(6)企业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任职文件的复印件,职称证书、毕业证书和身份证的扫描件,劳动合同复印件,近三个月的社保明细单和缴费凭证的复印件;

3务中心窗口);

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进行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缺件内容,并退回申请人;

5、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受理的申请材料,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结果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予以公示,并在承诺时间内作出相应的许可决定;

6、申请人持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通知书到窗口领取资质证书或不予许可决定书。

办理时间:法定时间:20个工作日(不含现场踏勘、专家审查15个工作日,公示时间5个工作日),承诺时间:3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不收费。

窗口权限:决定受理、会同办理。

项目名称: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审批

国务院国发【2010】21号“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予以取消。

项目名称: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内寺庙的新建、重建、改建、扩建审批

审批依据:

1、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

2、•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申报条件:

1、项目建设符合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

5窗口权限:决定受理、会同办理。

项目名称:黄山、九华山风景区内确需建设的工程审批 审批依据:

1、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

2、•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第七条;

3、•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申报条件:

1、项目建设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

2、城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申报材料:

1、项目建设方案(提供具有相应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出具的图件3份,电子版一份);

2、城市人民政府审查意见(文件3份)。办理程序:

1由管委会组织的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编制设计方案,报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查同意后,上报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

2、市(县)人民政府对上报材料进行初审;

3、市(县)人民政府将项目初审意见和项目选址方案一并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

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进行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缺件内容,并退回;

5、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承诺的时间内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审查并提出专家评审意见。待申请人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后,73、城市人民政府将初审意见和规划方案一并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

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中心窗口)进行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缺件内容,并退回;

5、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承诺的时间内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审查并提出专家评审意见。待申请人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后,景区详细规划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精化区域详细规划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做出相应的许可决定(办理批复文件或不予许可决定);

6、申请人持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通知书到窗口领取批复文件或不予许可决定书。

办理时间:法定时间:20个工作日(不含专家现场踏勘时间25个工作日;不含申请人修改时间),承诺时间:40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不收费

窗口权限:决定受理、会同办理。

项目名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

审批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第二条、第四条,•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申报条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四篇: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试行)

附件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一、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指导思想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以“确定执法主体资格、落实执法职责、规范和考核执法行为、追究违法责任”为内容,以“程序制约权力、责任监督权力”为方式,把法律监督制度和工作管理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和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执行和依法行政工作的全面推进,最终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原则

(一)职权法定原则

行政机关权力的来源,必须依据国家法律的授予。行政执法的依据都必须对外公布,未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

(二)违法必究原则

凡是行政职权,都应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发生行政过错,必须追究责任。切实做到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三)程序公正原则

每项行政职权,都必须公开外部行政程序,健全内部工作流程。重视权力运行的程序,不得任意增加或减少程序,保证合法、公正、公平行使职权。

(四)权责统一原则

每个行政执法岗位,都必须确定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并作为执法评议和责任追究的依据。每个岗位执法责任必须落实到承办人、审核人和批准人,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三、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要求

1、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必须构建“分解岗位职责—规范行为和程序—明确岗位责任—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实施行政执法责任的落实和考核评议工作。

2、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正确把握社会、市场和政府三者关系,强化公务员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和社会监督。

3、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要与建立服务型政府相结合。把尊 2 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作为行政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热情为行政相对人服务,为行政相对人排忧解难。

四、法定执法主体、法定职权和执法岗位分类

(一)法定执法主体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法定代表人:谈月明,厅长。

(二)组织领导和法定职权

成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厅长任组长,厅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厅机关各处室、省建筑业管理局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方案,确定责任制工作中的重要部署、重要职责分解、重要制度建设、责任目标的确定以及考核奖惩规定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和监督工作。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依法享有对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村镇建设管理、城市建设管理、住房公积金、建筑业、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标准定额等的行政许可、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备案和行政复议等行政执法职能。

(三)执法岗位

按省里的统一要求,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执法岗位 3 划分为:行政许可岗位、行政监督岗位、行政处罚岗位(含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备案岗位、行政复议岗位、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和其他行政岗位。

五、行政执法责任承担的主体

行政执法岗位的承办人、审核人和批准人是行政执法责任承担的主体,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过错人员的责任。

第二章 行政许可岗位职权、规程和责任

一、行政许可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

(一)工作规范

1、应当将行政许可项目设定的法律依据、许可条件、审查程序、办结期限、许可结果,许可申请受理经办人姓名,以及需要申请人提供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信息公开。

2、不得擅自增设或减少许可条件。

3、在法定期限内办结许可事项。

4、不得刁难许可申请人,不得滥用许可权。

5、诚实守信,高效便民。

(二)外部行政程序

1、申请受理程序

A、收受许可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核对申请材料,送达 4 收件清单。

B、发现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五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材料的全部内容。

C、送达许可申请受理书面凭证或送达不予受理书面凭证,并说明理由。

2、告知申辩程序

D、对许可事项涉及到第三人重大利益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陈述、申辩权利以及告知要求听证的权利。

E、按法定程序组织听证。

3、行政许可延期决定告知

F、重大许可事项经批准延期办理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办理及延期理由。

4、行政许可决定送达程序

G、送达行政许可决定(证件或文件),申请人签收。或送达不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告知理由和诉讼权利,申请人签收。

(三)内部工作流程

A、经办人员依照法定条件,审查许可项目申请材料,签署初审意见。

B、需要征求相关处(室、局)意见的,征求意见。C、许可岗位(处、室、局)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

D1、重大许可项目决定,提交厅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D2、需要延期审查的,依法报请有关领导批准。E、制作行政许可决定。

F、主要领导批准许可决定书。许可决定(证件或文件)加盖“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章。G、整理行政许可项目卷宗,及时归档。H、按时进行行政许可项目的统计与分析。

二、行政许可岗位责任

行政许可岗位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过错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

2、故意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3、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故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

4、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的;

5、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的;

6、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7、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 6 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8、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9、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实施行政许可依法收取的费用的。

三、行政许可岗位责任处(室、局)

行政许可岗位责任处(室、局)主要是:办公室(厅政务办理中心);城乡规划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城市建设管理处;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三章 行政监督岗位规程和责任

一、行政监督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

(一)工作规范

1、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使行政检查权,检查程序合法,现场实施检查的执法人员不少于2人,且不得滥用检查权。

2、检查人员不得隐瞒事实,虚构记录。

3、检查人员在执法检查中不得收取费用,不得接受被检查人的宴请。

4、检查中发现需要行政处罚的,应当按法定程序执行。

(二)外部行政程序

A、检查人员出示有效行政执法证件。

B、说明理由,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凭证等。C、提取证据。D、制作《检查记录》。

E、检查人和被检查人在《检查记录》上签字。F1、送达整改通知书,收受人签收。

F2、按处罚程序送达听证或罚前告知书。

G、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送达处罚决定书,收受人签收。

(三)内部工作流程

A、检查人员制订检查计划,确定检查人员。

B、汇总检查情况,拟写检查情况汇报,提出处理建议。C、检查岗位(处、室、局)负责人审核签字。D1、制作整改意见书

D2、构成处罚条件的,按处罚岗位的内部程序执行。E、领导批准并签字,加盖公章。F、整理检查记录案卷,及时归档。

二、行政检查岗位责任

行政检查岗位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监督检查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过错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不依法履行行政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 8 的;

2、没有行政执法证的或未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的;

3、滥用职权,妨碍被检查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

4、接到对有关违法行为的举报、控告和投诉后,不及时处理的;

5、在行政检查工作中,索取或者收受被检查人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6、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他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

三、行政监督岗位责任处(室、局)

办公室;政策法规处;住房保障处;城乡规划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城市建设管理处;村镇建设管理处;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住房公积金监管处;稽查办公室;综合计划与财务处;人事教育处;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四章 行政处罚岗位规程和责任

一、行政处罚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

(一)工作规范

1、查处违法案件必须做到主体合法、程序合法到位、违法事实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行政处罚应当坚持处罚法定、处 9 罚公正公开、一事不再罚、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和保障权利等五条原则。

2、调查取证人员不少于2人,且必须持有行政执法证,询问笔录、勘验笔录记录规范,调查人员和被调查当事人均在每页上签字。

3、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和诉讼权利等内容。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加盖行政处罚机关公章。

4、执法人员不得捏造事实,滥用处罚权。

5、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申请回避。

(二)外部行政程序(一般程序)A、执法人员向被检查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B、制作现场勘验笔录、询问笔录、收集相关证据。C1、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拟处罚的事实、依据及申辩权。签收。

C2、符合法定听证条件的,送达听证告知书。告知拟处罚的事实依据及要求听证权利。签收。依法定程序组织听证。D、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和缴纳罚款通知书,收受人签收。

(三)内部工作流程(一般程序)A、相关业务处(室、局)立案,经政策法规处审查后报分管厅领导签字。

B、确定本案调查取证人员,收集证据,提出处罚建议。C、业务处(室、局)或被委托执法部门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

D、将案件移送厅政策法规处进行案件审核。E、政策法规处负责人提出审核意见。

F、起草《行政处罚告知书》或《听证告知书》。G、起草《行政处罚决定》

H、厅领导批准行政处罚决定,加盖“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章。

I、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外公布行政处罚决定。J、整理行政处罚案卷,及时归档。

K、按时将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报省法制办备案。

二、行政处罚岗位责任

行政处罚岗位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过错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没有法定处罚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2、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3、违反法定行政处罚程序的;

4、违反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的;

5、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的;

6、违反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自行收缴罚款的;

7、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财物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的;

8、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收缴罚款据为己有的;

9、使用或者损毁扣押的财物,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10、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他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

11、为牟取本单位私利,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

12、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

三、行政处罚岗位责任处(室、局)

行政处罚岗位责任处(室、局)主要有:政策法规处;城乡规划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城市建设管理处;村镇建设管理处;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住房公积金监管处;稽查办公室;综合计划与财务处;人事教育处;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五章 行政备案岗位规程和责任

一、行政备案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

(一)工作规范

1、备案项目的依据、条件、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理备案时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及备案工作人员姓名必须在办公场所公开。

2、执法人员不得刁难备案申请人,不得擅自增设或减少备案条件。

3、执法人员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备案手续。

(二)外部行政程序

A、收受备案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核对申请材料。B、发现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五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材料的全部内容。

C、送达同意行政备案证明、证件或文件,申请人签收。或送达不准予备案文件,告知理由和诉讼权利,申请人签收。

(三)内部工作流程

A、经办人员依照法定条件,审查备案项目申请材料,签署初审意见。

B、备案岗位(处、科)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C、制作同意备案文件或证件或证明。D、主要领导批准,加盖公章。E、整理备案项目卷宗,及时归档。

二、行政备案岗位责任

行政备案岗位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备案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过错责任,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备案申请不予受理的;

2、徇私舞弊,不按法定程序颁发或出具有行政备案证明的;

3、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备案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备案决定的;

4、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故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

5、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备案申请或者不予备案的理由的;

6、在受理行政备案过程中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7、故意刁难,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备案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备案决定的。

三、行政备案岗位责任处(室、局)

行政备案岗位责任处(室、局)主要是:办公室(厅政务办理中心)。第六章 行政复议岗位规程和责任

一、行政复议岗位工作规范和程序

(一)工作规范

1、受理、审查行政复议案件的程序、时限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必须在本机关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复议权。

3、必须公正对待复议双方当事人,不能有所偏袒。

4、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

(二)外部行政程序 A、收受行政复议申请。

B1、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复议申请,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

B2、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复议申请,5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告知申请人向有关复议机关申请。

C、受理复议案件后,7日内告知被申请人提交书面答复书及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等有关材料。

D、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送达行政复议决定书,收受人签收。

(三)内部工作流程

A、审查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

B、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资料。C、起草行政复议决定。

D、行政复议机构负责人审核签字。

E、分管厅领导批准签字,加盖“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章或“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复议专用章”。F、整理复议案卷,及时归档。

二、行政复议岗位责任

行政复议岗位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复议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过错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或者不按照规定转送行政复议申请的;

2、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3、在行政复议过程中,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4、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渎职、失职行为的。

三、行政复议岗位责任处室

行政复议岗位责任处(室、局)主要是:政策法规处;城乡规划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城市建设管理处;村镇建设管理处;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住房公积金监管处;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七章 行政执法考核评议

一、考核评议主体

本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机关执法岗位和被委托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考核评议。厅政策法规处会同人事教育处、省监察厅驻厅监察专员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

二、考核评议原则

(一)公正公平

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二)综合评议

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应当以《机关行政执法责任书》或《行政执法岗位执法责任书》、《被委托执法部门执法责任书》为主要依据,对照工作实绩,结合社会评议、上级部门行政复议结果、人民法院判决结果等进行评议。

(三)与年终公务员考核挂钩

行政执法考核成绩与年终优秀机关公务员或部门工作评比挂钩,与年终奖金挂钩。

三、考核评议方法和程序

(一)考核评议方法

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考核评议,是指本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 17 工作领导小组对本机关执法岗位和被委托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考核评议。

以行政执法岗位为单元进行考核。各执法岗位考核时均要考核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实行扣分法。具体考核评议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二)考核评议程序

1、由相关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处(室、局)负责人对本部门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作出自评报告。

2、抽查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备案、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案卷档案。

3、考核评议小组评议讨论。

4、考核评议小组评议结果报本机关厅长办公会议审议决定。

5、考核评议结果公示。

(三)考核评议要求

行政执法责任考核与年终单位工作考核、公务员工作考核有机结合,与优秀公务员或部门工作评比挂钩。

第八章 行政执法过错及错案责任追究

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登记、行政备案、行政收费、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岗位的行政执法人员在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18 发生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应当视情节轻重追究过错人员的责任。

行政执法过错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影响行政管理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管理工作,损害国家利益或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

行政执法错案是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行为违法并被有权机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限期履行法定职责或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给予行政赔偿的案件。

一、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划分与承担

发生行政执法过错行为时,具体实施行政执法岗位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均为实施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但应根据责任和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承办人直接作出行政行为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二)应当经过审核、审批的行政行为,行政执法或者错案责任依照下列规定划分与承担:

1、承办人未经审核人、批准人批准,直接作出行政行为,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2、承办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致使审核人、批准人未能正确履行审核、批准职责,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3、虽经审核人审核、批准人批准,但承办人不依照审核、批准事项实施行政行为,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4、承办人提出的方案或者意见有错误,审核人、批准人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未予纠正,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审核人负主要领导责任,批准人负重要领导责任;

5、审核人不采纳或者改变承办人的正确意见,经批准人批准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批准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6、审核人未报请批准人而直接作出决定,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

7、批准人不采纳或者改变承办人、审核人正确意见,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

8、未经承办人拟办、审核人审核,批准人直接作出决定,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

9、承办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负直接责任;审核人或者批 20 准人指令承办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作出指令的人员负直接责任;审核人作出的指令经批准人同意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批准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10、承办人执行公务时凡认为上级决定、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承办人应当执行该决定、命令,执行后产生的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由上级承担相应责任,承办人不承担责任;但承办人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命令的,承办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三)上级机关改变下级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导致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上级机关负责人负重要领导责任。

(四)因不作为发生行政过错的,根据岗位责任确定行政过错责任人。

(五)经审核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过错的,由审核部门与承办部门根据过错情节共同承担责任。审核部门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造成过错的,由审核部门承担改变部分的责任。

二、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承担方式

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采用下列方式:

(一)诫勉教育或者书面告诫;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五)暂扣或者收缴行政执法证件,停止行政执法活动;

(六)取消行政执法资格,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七)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八)辞退;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追究方式。

以上责任追究方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三、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

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公开公正、惩处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追究相结合的原则。

(一)根据责任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依照管理权限按以下规定进行:

1、性质、情节显著轻微,未造成社会危害的,对有关责任人可以不予追究,但应诫勉教育、书面告诫或者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

2、性质、情节轻微,社会危害程度较小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警告、记过处分;

3、性质恶劣、情节较重,社会危害程度较大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并可以暂扣其行政执法证件,停止行政执法活动;

4、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程度特别大的,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可以收缴其行政执法证件,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5、性质恶劣、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程度极大的,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并可以取消其行政执法资格,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二)对于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可以予以辞退。

(三)违反行政纪律的,移送人事、监察机关处理。

(四)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人能够主动发现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危害后果发生,未造成不良影响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究责任。

(六)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1、明知本人的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行为处于继续状态,而不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

2、对举报、揭发、控告、申诉人或责任追究调查和处理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3、一年内发生两次以上应予追究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的;

4、干扰、妨碍、阻碍、抗拒对其进行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调查、责任追究的;

5、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的情形。

(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不承担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

1、行政相对人弄虚作假致使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2、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行政管理制度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具体致使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理解错误的;

3、出现意外或者不可抗力因素致使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发生的;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追究责任的情形。

四、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程序

1、受理、立案

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关行政过错或者错案的投诉、申诉、举报,责任追究机关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审查是否有事实依据并决定是否受理。经审查有事实依据的,应当受理并立案;没有事实依据的,不予受理。有明确投诉、申诉、举报人的,应当告知其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结果,不予受理的应当告知理由。

2、调查

立案后,应成立由监察、人事、法制部门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调查处理调查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中应当听取被调查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被调查人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调查处理工作应在立案后15天内结束。

调查组成员与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3、作出责任追究决定

决定受理的案件,责任追究机关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责任追究决定。情况复杂的,经厅长办公会议批准,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送达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决定书

责任追究机关应当制作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决定书并送达责任人,责任追究决定书应当说明作出决定的理由、事实和法律依据,并告知责任人依法享有的申诉权利。

有明确的投诉、申诉、举报人的,应当告知其处理决定。

5、被追究责任的行政执法人员申诉

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25 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规定办理。

6、结案,作出结案报告

五、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责任处室

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责任处室:人事教育处;政策法规处。

六、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监督处室

行政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监督处室:省监察厅驻厅监察专员办公室。

第五篇:湖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湖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厅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厅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厅直单位,在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开服务过程中,依法向社会公众以及管理、服务对象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的“政府信息”,是指厅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四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遵循“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坚持“一事一审,先审查、后发布,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应做到“合法、真实、便民、及时”。

第五条

政府信息公开属性认定和保密审查工作实行源头管理,与公文运转、信息发布程序同步实施。各类信息形成前,按照“谁制作、谁公开、谁负责保密审查”的原则,由主办处室(单位)在提交办公室审核的同时,就是否公开、公开的范围、公开的形式等提出初步意见,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未经保密审查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所有以厅名义发文的文件,在拟稿环节必须标注公开属性,即标注“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中的一项。不予公开的,应当说明理由。文件正式印发时,应标注信息公开类别。

一般信息由办公室审核确认;规范性文件和重要的业务信息经办公室审核后,报厅分管领导审定;涉及敏感问题或者重大事项的信息,应当经厅务会议研究决定。如有必要,由厅办公室上报省保密局和住建部进行认定。

第六条 保密审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和内容一律不得公开;

(二)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不明确的事项,应报有确定权限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三)涉及业务工作的,要听取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四)遇有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拟公开事项,要与有关部门协调会商;

(五)对密码电报、标有密级的文件等属于国家秘密且尚未解密的政府信息,一律不得公开。密码电报确需公开的,经发电单位批准和保密审查后只公开电报内容,不得公开报头等电报格式。

第二章 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第七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厅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厅主要领导担任,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办公室。

第八条 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指导推进、协调监督全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审定相关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研究解决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九条 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厅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组织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二)组织协调各处室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三)受理、分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负责厅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核和依申请公开答复文书的审核;

(五)督促、检查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推动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运行;

(六)承担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第十条

厅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为:

(一)信息中心负责厅门户网站的技术保障,收集、编辑、发布、更新各类政府信息,在厅办公室的指导下,编制、发布厅政府信息公开报告;

(二)厅法规处负责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的合法性审查,协调、配合相关处室、单位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三)各处室负责职责范围内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办理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各厅直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章 公开内容与范围

第十一条 厅机关主动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机构职能类:厅机关机构设置、机构职能、领导分工、权责清单、人事任免、公务员招考录用等(责任单位:办公室、法规处、人事处);

(二)规范性文件:厅机关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及其解读,包括业务文件和政策解读等(责任单位:法规处、文件的起草牵头处室、单位);

(三)规划和计划类: 1.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责任单位:规划处);

2.厅机关组织编制的省内跨行政区域规划(责任单位:规划处);

3.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中、长期专项规划(责任单位:计财处、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

4.计划:厅机关制定的各行业工作要点或工作计划(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单位)。

(四)行政执法监督类:

1.厅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单位);

2.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业普法的有关制度规定(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法规处);

(五)行政许可类:

1.行政许可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办理机构及其地址和联系方式、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申请表格或者示范文本、审批结果(责任单位:审批办、注册中心及相关行业主管处室、单位);

2.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目录、依据、标准(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

(六)其他:

1.厅工作总结(责任单位:办公室); 2.厅机关财政资金信息,包括部门预算、决算,三公经费、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政府采购、招标采购、集中采购、招标公告、中标公告等(责任单位:计财处);

3.依法应当公开的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相关统计数据信息(责任单位:计财处、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

4.各类评比、表彰结果(责任单位:评比、表彰的组织处室和单位);

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住房城乡建设信息(责任单位:各处室、单位)。

第十二条

除本细则第十一条规定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可向本厅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第十三条 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文件规定不得公开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第十四条 对主要内容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但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应经法定程序解密并删除涉密内容后,可以予以公开。

虽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但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第四章 主动公开方式、时限和要求 第十五条 属主动公开范围内的政府信息,各处室、单位应当在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规章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对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应当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特点,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

(二)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或者其他相关会议;

(三)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

(四)公告栏、公开栏、电子屏幕、触摸屏等;

(五)政务公开指南或办事指南;

(六)其他便于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

第十七条 信息中心和厅直单位的网站管理部门要建立政府信息发布登记制度。在门户网站上发布政府信息,承办单位应向网站管理部门提供保密审查机构的审查意见和单位负责同志的审批意见。网站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应记录备查。

第五章 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办理程序和要求

第十八条 厅“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窗口”(以下简称窗口)设在厅政务服务大厅,并由专人负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根据本细则第十二条申请 获取政府信息时,可以在窗口当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人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由窗口代为填写),也可采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提出。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申请人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时,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的电子文本格式可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下载,以方便申请人提出申请。

第十九条

厅办公室负责受理申请人的申请。窗口接到申请后,应在当日内将申请送厅办公室办理。

第二十条

厅办公室接到申请后,应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分管厅领导批示,并在2个工作日内交相关处室、单位办理。

第二十一条

承办处室、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对申请提出办理意见,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厅法规处合法性审查、厅办公室审核、分管厅领导审签后,于收到申请后13个工作日内答复申请人。

第二十二条

承办处室、单位要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 复。因正当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或者提供信息的,经分管厅领导同意,可以将答复或者提供信息的期限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

申请人补正信息或调整申请的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

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的,期限中止,障碍消除后恢复计算。

第二十三条

申请处理:

(一)收到申请后,承办处室、单位要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查,对申请内容不明确的,要书面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二)对属于本机关掌握的政府信息,并明确可以依申请公开的,应在办理期限内书面答复申请人;

(三)申请获取的信息如果属于本机关已经主动公开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四)对不属于本机关掌握的信息,应及时书面告知申请人。如果知晓掌握该信息的其他机关,告知申请人联系办法;

(五)属于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应书面告知申请人不 予公开的理由;

(六)申请公开的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应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七)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存在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八)同一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重复向本机关申请公开同一信息,已经作出答复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再重复受理。

第二十四条

申请公开的信息涉及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书面征求相关权利人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予公开。但是,经承办处室、单位提请厅务会议研究决定,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第二十五条

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应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应按该信息存在的实际状态提供,一般不承担为申请人汇总、加工或重新制作政府信息,以及向其他行政机关和申请人搜集信息的义务。

第二十六条

政府信息已移交省档案馆的,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处理

第二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第二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厅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九条

每年对不予公开的信息以及依申请公开较为集中的信息进行全面自查,发现应公开未公开的信息应当公开,可转为主动公开的应当主动公开。

第三十条

厅办公室组织信息中心每年对各处室、单位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一次总结通报。厅人事处要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所占分值权重不低于4%。

第三十一条

厅机关各处室、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厅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对应栏目空白或未按时间节点更新的,依申请公开承办超时或不愿办理的;

(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六)违反信息公开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的。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

第七章 附则

本细则由厅办公室负责解释。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陕建发[2012]111号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各设区市建设规划局(建委)、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西咸新区建设规划局、西安市......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住建[2010]180号 关于开展2010年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市建委、局,省直有关部门,厅直属各单位: 根据《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职称工作......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物价局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 (闽建房[2011]4号) 各设区市房管局(建设局)、物价局,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平潭......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建设行业资质审批工作规则(试行) 第一章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建设行业资质审批工作规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山东省建设行业资质审批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资质审批制度更加合理......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苏建城〔2010〕9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徐州、苏州、宿迁市水务局: 近年来,全省......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吉建造[2011]18号各市(州)建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长白山管委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维护建设工程发、承包双方的合......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皖建质安„2011‟5号 关于四季度建设工程质量巡查情况的通报 各市工程质监站(局):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规范建设项目选址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