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技巧总结

时间:2019-05-15 07:3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技巧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技巧总结》。

第一篇: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技巧总结

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技巧总结

2012年06月21日 15:22来源:医学教育网

在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西医综合尽管只是其中的一门,但是它经常成为许多考生进军研究生途中的障碍,有些考生因此遗憾终生。西医综合包括内科、外科、病理、生理、生化、诊断六门科目,需要复习的教材书总共3000多页,在最后冲刺阶段,如果合理的把握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是每位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作者在总结了自己和许多考研同学的复习体会基础上,特提出一下几点注意事项,以期对拼搏在冲刺前线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以书本为基础,重点复习书中出现“最”、“特有”、“特效”、“唯一”字眼的句子和出现有3~5条标题性段落。

西医综合历年考题都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出题的范围不会超越教材。因此在冲刺之前每位考生必须认真复习每科教材2~3遍。对每一个考试大纲要求的疾病都要复习,但是要掌握重点。国家卫生部西医综合出题组成员一般是根据考试大纲、最新大纲增加的新疾病和新内容、历年考试试题、自己对本专业进展的认识出发,在教材中寻找重点,比如:内科外科等临床型试题要求掌握疾病的特点,重点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疾病特有的临床表现和体症特别(有些老师喜欢出教材中带括号的英语缩写)、疾病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或者方法。基础科目的考试出题原则是与疾病有关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的异常,重点放在疾病共同变化和特有变化,特别是具有鉴别意义的基础变化。对2007年新大纲必须与2006年大纲比较,对于新增加的考点和疾病必须认真复习,一般在当年考试中对新增内容都会有所体现。

我们在对近10年的西医综合题目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在历年的试题中,出现在教材中有关“最”、“特有”、“特效”、“唯一”“常常”字眼的句子中的试题占据71%,这足以说明在复习中抓住这些关键词的重要性。因此建议每位考试在冲刺阶段对教材中出现以上关键字的地方做一个标记或划红线标出,作为突击的重点,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出选择题时,容易出现这样的选择项: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或者以下哪几项符合等类似的问题。这时一般都是考教材中出现有明显数字标出的标题。主要见于临床疾病主要表现、常见并发症、主要鉴别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主要治疗适应症等;基础科目主要是生理变化表现、病理类型及其特点、生化代谢途径和主要指标变化等。因此在复习时对有明显标题的(特别是黑体字出现的数字标题)地方要重视。

二、以一本相对权威的题量中等的西医综合模拟试卷为蓝本。

在已经对西医综合考试教材进行了2~3遍复习后的正在冲刺的同学们,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对自己复习过的内容记忆模糊。有些地方自己强化记忆几次都记不住。这主要是在这个时候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每天都进行紧张的记忆,导致许多地方记忆模糊或者记忆快速消退现象,每个考生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哪?比较好的一种办法是以一本相对权威的题量中等的西医综合模拟试卷为蓝本。不要贪多,选择一般模拟辅导书就够了,最好是将正确答案已经用红笔或者重点号标出。在冲刺阶段时间较紧,没有时间去看不正确的选项了,并且在看了不正确的选项后对正确记忆有不利影响。因此建议只记忆正确答案,如果对正确答案不明白或者记不住的情况下,可用最醒目的符合标出,在考前几天重点记忆这些少数的难点,可以节约时间。双博士出版社出版的西医综合辅导书在经过了有关专家的认真分析和研究后编写了若干模拟试题,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建议考试手头有一本该出版社的模拟试题,作为冲刺时的助手。

三、以历年考题为借鉴。

考前一定对近2年的西医综合试题认真复习一下。因为几乎每年都有重复的原题,或者同样的知识点,不过是用原来的一个选择项作为新的题干,内容相似。这种重复大约占3~7题。有些已经参加过去年西医综合考试的考生,在今年复习时认为不会再考到去年的试题而忽略了这一点。在此特地提醒一下二进宫的考生,希望能注意这点忠告,使你顺利进入你梦想的院校。

第二篇:医学考研西医综合复习经验介绍

第一部分 开篇

西医综合究竟难不难?不难——才怪。就西医综合,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有非常好的基础,不花半年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想在考试的时候取得好成绩甚至拉分,是很不现实的。最反感网上一些不尊重事实且没有严谨态度的帖子,宣称西医综合如何如何地简单,自己又如何轻松地就考了高分,完全一幅神童的架势,看了就让人火大。甚至还有的鼓吹自己是11月份才突然决定跨专业考医学研究生的,于是买了西医综合,在最后两个月火拼背完所有科目,最终取得骄人成绩,真是不可理喻也最不值得礼遇。说这些话的人我觉得他们根本不是学医的,是学医的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医学纯粹就是要求记忆的东西,既然有记忆也就有遗忘吧,学习西综最大的感受恐怕就是在记忆与遗忘,再记忆与再遗忘中永无休止的反复。就算你是所谓的神童,看一遍书就能全部记住并且不会遗忘,是不是就可以用两个月时间搞定西医综合呢?读完接下来的内容,然后我们一起来算算时间帐就知道了。就考研西医综合的科目我为大家总结了一下,一共是七本书:生理(442页)、生化(483页)、病理(419页)、诊断(639页)、内科(1030页)、外科(985页),还包括没有指定书目的超声诊断,光计算前六门书的话一共是3998页,全部是大课本。就算平均(注意我强调是平均)一天看10页吧,全部记完3998页也至少要399.8天,也就是1年零34.8天,如果你运气不错恰好碰到闰年,也要1年零33.8天。我地神呐!算起来真是神仙也难搞定的科目,所以嘛每年全国西医综合不到30%的及格率也不算太过分。医学还好学吗?你问我吗?我只能回答:如果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我绝对不会选择医学,并且世代不准学医,因为学医除了苦,再没有别的滋味。(我以前的外科老师就在课堂上明确表示他坚决反对自己的女儿报考医科大学……)。哥们儿,3998页哪,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不想拿出来唬人,只是想再一次告诫社会上那些成天叫嚣医生收入高的人,在没有背完这3998页之前给我闭上嘴巴。

对于大多数医学考生来说,顺利通过每年国家组织的西医综合统考实在太难。不知道是不是对我国现有医疗水平的嘲讽,从198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实行全国统考以来,多数年份的及格率甚至比英语还低,据说也就保持30%左右,实在令人吃惊和难以接受。事实上每年有许多考生都是因为西医综合未能达到国家划定的分数线而名落孙山,实在可惜。而从2003年开始,西医综合按150分计入总分,西医综合的重要性又不得不更上一个台阶,医学生要在初试中提高竞争力,西医综合获得高分就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西医综合更是来了一次令所有人跌破眼镜的大改革,医学、历史、教育、心理四个专业的考生,初试不再考察专业课,改为复试的时候才考察,因此西医综合的总分突然猛增到300分,翻了一番。因此对于医学生来说,要考上理想的学校,英语已经不再成为决定性因素,由西医综合取而代之,这充分体现出了专业的特殊性和对本科生选择研究生考试专业的专一性,避免了以前跨专业考试的不好现象。我这里要说明,本人极不赞成跨专业考研的行为,也极力希望国家可以出台政策防治过度跨专业的现象。在以前旧的考试制度下,很多学生大学本来学的经济却考了计算机的研究生,学理工的改考了法律,文理科交叉考,反正乱七八糟的。一个人花几个月时间去复习复习几门考试科目,就能和人家花了大学整整四年甚至五年的学习相比较吗?肯定不行。就算考研的时候你专业课分数还不错,但你能说你对那门专业的真正理解达到应有的程度了吗?许多学者都认为,术业有专攻,如果在本科的时候学一样,到研究生的时候又学另一样,学了这个忘了那个,学了这头顾不上那头,显然不是我们开展教育的初衷?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去跨专业,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学校的导师对跨专业的考生都不是很感冒,任何一个导师如果不是迫于无奈,绝对不愿意招收一个对自己专业没有扎实根基而言的学生的。所以请考生朋友们注意:一定要干一行,爱一行,所谓行行出状元,条条路上蛇咬人。至于报考学校的问题,这个嘛,只要是自己的能力所及的,当然是尽量报好一点的学校。特别是如果你本科就上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学校,那更要努力考到名校去,既然本科就选择错误了,干吗还要继续你的错误呢?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报个好学校,给自己更多的动力和信心,成功并不遥远

阅读推荐

最新公共课资源(政治、英语、数学)下载

第三篇:医学考研:西医综合专业课复习建议

在医学考研中,西医综合占的分数比例最大,对于大部分打算考医学的同学来说也是难点,那么,西医综合怎么复习呢?这是考生比较关心的问题,考生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首先要抓住重点。下面为2014年考生提供以下几点复习建议。

1.熟悉考点,了解试卷结构

西医综合试卷内容结构为:基础医学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其中考查的知识点较为集中于一些领域:消化、呼吸和泌尿专业的试题占内科学的65%左右;普外及骨科专业占外科学的71%左右;物质代谢及大分子专业占生化的90%。这些对于初始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要心中有数。

2.关注难点热点

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试卷中每年都会涉及15%到20%的拔高题,这类题的出现也是考生拉开差距的原因。想要做好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关注医学前沿咨询,平时注重积累,多读文献。注意关注社会热点,往往当年或近几年出现的医学现象会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试卷中,如2003年非典等。善于读期刊,不仅能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为复试打好理论基础。有些同学认为读论文耽误时间,影响应试复习效率,殊不知一篇优秀的论文,正是对教材和考点有力的补充和深化。

3.制定详细复习计划

一个合理的计划,往往可以使事情事半功倍,对于复杂的西医综合考试更是如此。结合多位成功考研学生的经验,下面的计划以供参考。

第一阶段:5~9月,精读教科书,查缺补漏,做好笔记。看书的目的是搭建知识框架,反复看书,加强记忆是弥补知识盲点的有效途径。在此期间适当地做练习,借以检验知识熟悉程度。

第二阶段:10~11月,建议购买《辅导讲义》类书籍,结合教材看讲义。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报读辅导班。有些人担心参加辅导班会影响自己的复习进程,其实不然。根据自身条件适当的选择辅导班,不失为一种应试的好办法。

正规辅导班老师一般教学经验丰富,同时对命题规律有一定的研究。课堂上老师会对一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大家相互讨论研究,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消化,资深老师会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归纳重点、难点、点拨考试方向;对应试技巧的传授也是至关重要的,短时间内,如果不能完全把握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程度,用技巧答题不失为快速提高成绩的好办法。

第三阶段:12月至考前一周:第三轮复习,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大量习题训练,培养做题手感。主要做《历年真题精析》和模拟试题。做完后对做错的试题仔细分析,找出复习的漏洞,注意归纳总结。对历年真题认真研习,同时在考前一周调整心态,加强自信心。

首先,2014年西医综合考试总体考查目标与试卷形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具体如下:

一、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内容: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50%

生理学 约20%

生物化学 约15%

病理学 约15%

临床医学 约50%

内科学 约30%

外科学 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 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 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 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其次,2014西医综合考研新大纲中知识点,发生了如下变化:

2014年西医综合考研新大纲中知识点与2013年考纲相比,并未发生任何变化,但2013年在以往考纲的基础上增加了4个考点,考虑到西医综合考试的连续性特点,去年新增考点在2014年考试中出现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因此,考生对这部分知识也要留心复习。总结,2014年的西医综合考试大纲在2013年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有较小的变动,其中有变化的是内科学、病理学、外科学,考生们在复习时需要注意:

1、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中增加了对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期、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考查;

2、外科学普通外科疾病中增加了对于“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的考查;

3、外科学普通外科疾病中增加了对于“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的考查;

4、病理学增加了对于“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症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的考查。

第四篇:西医综合考研复习之生理病理药理重点总结

1生理学

细胞基本功能

1.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放屁):高浓度→低浓度(只要是扩散就是高到低);不耗能;主要转运气体

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通道:离子

载体:葡萄糖、氨基酸(营养物质)

主动转运→耗能(男主动追女、花钱)

低浓度→高浓度(男人结婚之前是孙子、结婚之后是大爷)

代表:钠-钾泵

“单纯扩散是个P、易化扩散离子养(营养)、主动转运钠钾泵”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普通细胞→易化扩散;葡萄糖进入肠、肾等器官→继发性主动转运”

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属于出胞(大分子)2.细胞生物电、兴奋性

兴奋性的核心:“电”(男人见到美女兴奋、放电)

正常细胞:内钾外钠(和谐家庭→男人下班要回家,在外面女人流泪→咸的)

电位:静息电位:静息状态(K+通透性增加、外流,把正电荷带到外面)→“静钾动钠”

极化:“外+内-”→和谐家庭:男人(外)赚钱(+)、妇人(内)花钱、花到透支(-)

K+外流→外+增加 →外+内-(极化)

超极化:负值增大(-70~-100mV)

去极化:负值减小(-70~-50mV)

复极化:从去极化恢复到“外+内-”(-50~-70mV)

动作电位:受刺激、兴奋状态(Na+通透性增加、内流)

上升支:Na+内流;下降支:K+外流

阈值: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

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0

兴奋传导特点:“两根电线”(平行线):完整性(缺一不可);绝缘性(电线外面裹了一层绝缘皮);安全性(绝缘了就安全了);双向性(2根线、2个方向);不疲劳性、不衰减性(持续供电)

3.骨骼肌收缩功能:“ACCA”→“神经肌肉接头前膜进去Ca2+出来ACh(乙酰胆碱)”

Ca2+进入大脑、发出指令、释放ACh

兴奋-收缩藕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藕联因子是Ca2+ 血液

1.血液组成、特性

内环境与稳态→内环胞外(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301(3个液,1个0:组织液、血浆、脑脊液、淋巴)

动态平衡是稳态(内环境稳态是理化动态平衡)

血液→组成:血浆+血细胞

血浆蛋白:组成: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

功能:形成胶体渗透压;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抵御微生物入侵(与上面对应)

“鲜蛋(纤维蛋白)用白(白蛋白)胶(胶渗)水凝固(鲜蛋作用)后、有免疫(球蛋白)抵抗作用”

理化特征:亮晶晶大盐粒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NaCl形成,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

粘乎乎的鸡蛋清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组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考试的时候99.99%的物质合成部位都在肝,只有EPO的合成在肾。

血浆pH:7.35-7.45

高低取决于:“小苏打(碱,靠肾调节)/可口可乐(酸,靠肺调节)”→NaHCO3-/H2CO3 2.血细胞及其功能→RBC:造血原料:铁和蛋白质(铁锅炒鸡蛋)

辅助因子:叶酸、B12

WBC→中性粒细胞(对付细菌):“急先锋”

淋巴细胞(对付病毒): B细胞(Body,限制最大化)--体液免疫

T细胞--细胞免疫

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限制、中和过敏反应,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Plt:<50×109/L时不能做手术、微小创伤就能出现皮下瘀点、紫癜等 3.血液凝固和抗凝:外源性(血管外):起始因子就是“组织因子Ⅲ”(因为血管外面是组织)

产生效果快(靠组织升官快)

内源性(血管内):起始因子“Ⅻ”因子(手表的开始、12点)

起效慢

“血友病:缺乏Ⅷ因子”

抗凝物质:最主要的是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发挥作用,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

4.血型:ABO血型:“血细胞是圆的→血细胞上有抗原、血浆中有抗体”

“圆圆的细胞膜、有什么原就是什么型(原形毕露)、自己不会抗自己(有什么原一定不会有该抗体)”

例:红细胞膜有A抗原→A型、无抗A抗体有抗B抗体

红细胞膜有A和B抗原→AB型、无抗体

红细胞膜没有抗原(0抗原)→O型,有抗A和抗B抗体

血浆中有A、B凝集素→细胞膜没有抗原→O型

(抗原→凝集原、抗体→凝集素)

Rh阳性→有D抗原

交叉配血:“主侧别(别人、也就是供血者)样红(红细胞)”→有供血者红细胞那一侧就是主侧

“次侧别样清”→有供血者血清那一侧就是次侧 血液循环

1.心脏泵血功能:机制→只要是等容、瓣膜一定是关闭的 等容收缩期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等容舒张期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

快速射血期压力最高、主动脉血流量最大(压力高、射的多、射得快)

左心室容积最小(马上要充盈的时候)见于等容舒张期末(准备接受心房的血液)

心室充盈主要靠心室的舒张的抽吸作用

评定→每分输出量=每搏(正常60-80ml)×心率,正常5-6L/min

心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正常值为3.0-3.5L/(min.m2)

射血分数:55%-65% 2.心肌生物电和电生理:形成机制→正常细胞同上“外Na内K”(男外、女内)

0期:凤姐找男人、Na+内流

1期:男不答应跑了、K+外流

2期:凤姐用鸡蛋(Ca2+)砸男、Ca2+内流(平台期、最主要特征)、K+外流

3期:男被征服、投入凤姐怀抱(女在外)、K+外流

4期:一起生活工作、“Na+-K+泵”工作

平台期: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

超纲部分→快反应电位:男人见了女人(Na+)快追-钠通道

“快钠慢钙”

慢反应电位:钙通道

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结属于慢钙通道(领导都是姗姗来迟、走得慢)

其他都是快钠通道

心肌兴奋性:传的最慢→房室交界(房室传导阻滞)

传的最快→浦肯野氏纤维(野马跑得快)

兴奋性最高的→窦房结(被挑逗了就兴奋)也是自律性最强

房-室延搁:心内兴奋传导最重要特点

导致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

容易传导阻滞

3.血管生理:动脉血压→形成基础: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

外周阻力指小动脉和微动脉的阻力(外面的压力都是微小的)

脉压=收缩压-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正常100mmHg

影响因素: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外周阻力和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王博(搏出量)士(收缩压)外(外周阻力)面找舒(舒张压)服”

大动脉弹性降低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毛细血管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 4.心血管活动调节:交感神经→“战斗的神经”、是男人

心率加快;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

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迷走神经→“睡觉的神经”、保存实力的神经、女人

释放“乙酰胆碱”→女人丢鸡蛋(胆)

交感缩血管纤维→皮肤分布最多、血管最少

动脉压力感受器→感受血管壁的牵张程度(不直接感受血压变化)

减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肾上腺素→α受体-收缩、β受体-舒张;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异丙肾上腺素→提升心率

5.器官循环:冠脉→舒张期(特别是舒张早期)给心脏供血,因此舒张期的长短可直接影响冠脉供血 呼吸

1.动力→原动力:呼吸肌的舒缩运动;直接动力:压差

2.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最主要的阻力,占70%

非弹性阻力:以气道阻力为主

弹性阻力和肺的顺应性呈反比

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

力维持肺的稳定性,防止肺不张 3.基本肺容积、肺容量→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呼出的量,正常值500ml

评价肺通气最好的指标是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是第二标准)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

浅快呼吸(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快)→对呼吸没好处

(潮气量×呼吸频率=肺通气量)

正常人通气血流比值≈0.8(V/Q)4.肺换气→最关键的因素:气压差;部位:呼吸膜

5.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气运输靠氧合血红蛋白(HbO2)

二氧化碳运输主要靠碳酸氢盐,其次是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氧解离曲线(记三个对应的数值--见呼吸系统)6.呼吸运动的调节:外周化学感受器→H+刺激、低氧刺激

中枢化学感受器→通过CO2刺激,可引起通气增加 消化和吸收

1.神经支配→内在神经:粘膜下神经丛、肌间神经丛

外来神经:交感神经(战斗的神经→对消化抑制)、副交感神经 2.激素分布→促胃液素:G细胞分泌(液体是挤出来的、G像“胃”的性状)

促胰液素:S细胞分泌(刺激物是盐酸、小S做小姨子)

胆囊收缩素:I细胞分泌(刺激物是蛋白质、自己'I'的胆囊)

促胃动素:M0细胞分泌(动感地带-M纵人)

盐酸、内因子:壁细胞分泌

3.口腔内消化→唾液:成分: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杀菌作用)、无机盐 4.胃内消化→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能够保护胃黏膜

胃液分泌调节→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乙酰胆碱:结合M3受体、可以被阿托品阻断

胃泌素:阻断剂是丙谷胺

组胺:作用于壁细胞的H2受体

分期:分泌量最高、酸度最高--胃期

分泌最少--肠期

抑制分泌的物质:盐酸、脂肪、高张溶液

胃排空→混合食物排空时间:4-6小时

排空速度:糖(烧饼)、蛋白质(鸡蛋)、脂肪(肉)

5.小肠内消化→激活顺序:肠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成为胰蛋白酶,胰蛋白酶激活糜蛋白酶原成为糜蛋白酶

胆汁:胆汁内没有消化酶,最主要成分是胆盐

作用:促进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消化和吸收(水溶性维生素:维B和维C、除此外都是脂溶性)

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吸收部位→小肠 能量代谢和体温

1.氧热价: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2.基础代谢率:就是指早晨没有出被窝的状态--不活动、不起床、不吃饭、不紧张

正常:±15%、超过±20%病理性

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3.体温:腋窝温度最低(夏天暴露的最多)

直肠温度最高(暴露最少)

凌晨(2-6点)体温最低

周期波动受“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控制

产热和散热→产热器官:肝(安静的时候)、骨骼肌(运动)

调节产热活动最主要的体液因素:甲状腺激素

散热:辐射(不接触)、传导(接触、冰袋等)、对流(气体、液体的流动--游泳、吹电风扇等)、蒸发(必须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酒精浴)

体温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2前)尿的生成和排出

1.多尿:尿量>2500ml/d、少尿:100-500ml/d、无尿:<100ml/d 2.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率过滤:125ml/min 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滤过膜滤过的都是不好的” 4.肾小管、集合管的转运功能→近球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前2/3主动、1/3被动

对水的吸收永远是被动的

对碳酸氢根的重吸收:以CO2扩散的形式进行、优于Cl-的吸收

速尿和利尿酸作用机制:抑制了Na+-2Cl--K+的转运体,使NaCl重吸收减少

肾糖阈:血液葡萄糖浓度>180mg/100ml(血液)

5.尿生成的调节→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常见于糖尿病多尿、甘露醇利尿

抗利尿激素: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分泌(两个核、'喝'-利尿)6.尿的排放:骶髓受损→尿储留;高位截瘫→尿失禁 神经系统

1.突触前膜Ca2+进入,触发突出释放ACh 2.局部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exciting:EPSP):Na+内流(去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inhibiting:IPSP):Cl-内流(超极化)3.乙酰胆碱受体(有机磷中毒)→M:身上有孔的都流水(看见了美女)

N:肌颤→阻断N1→六烃季铵;阻断N2→十烃季铵,都能阻断→筒箭毒碱

4.肾上腺素能系统(交感神经--战斗的神经)--上战场去打仗

“穆桂英怀孕去打仗”(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5.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6.反射→非条件反射:不学就会,如拥抱、握持、吸吮反射

条件反射:只有学习才会

7.投射→特异投射系统:点对点投射、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非特异投射系统:点对面投射、维持大脑兴奋清醒

8.脑电活动:“闭目养神是α、睁眼工作是β、两眼一闭是θ、呼呼大睡是δ(也是婴幼儿的正常脑电)” 9.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腱反射:是快反射、单突触反射

肌反射: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多突触反射

肌梭→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 10.延髓→生命中枢;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两个前、空调的开关在前面)内分泌

1.下丘脑:分泌**释放激素、**抑制激素

垂体:分泌促**激素

2.腺垂体功能减退最先累及的靶器官是性腺 3.糖皮质激素:**松→副作用:让什么东西松

不能用糖皮质激素的是:骨质疏松、溃疡病(胃松了)、精神分裂症(脑子松了)

激素可治白血病、只能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胰岛素:降糖促合成 生殖

1.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其中活性最强的是“双氢睾酮”(雌激素中活性最强是雌二醇)2.雌激素:让女人更女人;孕激素:养孩子的激素;黄体生成素:促排卵

雄激素(睾酮):纯爷们激素 病理学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1.适应性改变:萎缩、肥大、增生、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代替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2.损伤:

可逆性损伤→变性→水变性:细胞肿胀、是由于线粒体出了问题;特点:“气球样变”

脂肪变性:最常见于肝、也可见于心和肾;发生在心脏上:“虎斑心”

玻璃样变:透明变

类型→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纤维***”(纤维瘢痕组织、纤维化等)

血管壁玻璃样变:“细动脉***”

细胞内玻璃样变:“**小**”(玻璃样小滴、Russell小体)

不可逆性损伤:

坏死:最主要的标志:核固缩,其次是核碎裂、核溶解

分类→凝固性坏死:实质器官的贫血性梗死(主要是心、肾、脾);“结核病干酪样坏死”属于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主要见于带油的器官(如:脑、胰腺、脂肪);“化脓性”都属于液化性坏死

坏疽:坏死+腐败菌的感染

分类→干性坏疽:好发于四肢末端,特别是下肢

湿性坏疽:好发于肺、肠、子宫

气性坏疽:肌肉的开放性损伤,“捻发感”

纤维素样坏死:见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风湿病和急进性肾炎”

细胞死亡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形成空洞、瘘、窦道),机化(瘢痕),纤维包裹、钙化

凋亡:主动性死亡“自杀”,生化特征主要为“caspases激活”(卡死拍死),形成凋亡小体 3.修复→再生:可再生细胞→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强的细胞“表皮造血再生强”

稳定细胞:“肝胰腺体最稳定”

永久细胞:“神经心骨到永久”

肉芽组织→组成: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炎性细胞、新生毛细血管

“母亲抱着新生儿,在炎热的夏天吃着肉芽(肉芽组织)包”

结局:最后都变成“瘢痕组织”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淤血和充血→肺淤血→慢性左心衰→“心力衰竭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肺褐色硬化

肝淤血→“槟榔肝” 2.血栓→形成原因:血管内膜的损伤

分类:“火箭头白(白色血栓-头部)、屁股红(红色血栓-尾部)、中间混合(混合血栓-体部)”

透明血栓(微血栓、纤维素性血栓)见于DIC、又称微血栓 3.栓塞:栓子来源:肺栓塞→下肢深静脉;体循环栓塞→左心;减压病→氮气 4.梗死→类型:贫血性梗死(心、肾、脾、脑)、出血性梗死(肺、肠)

形状:“新(心脏)的(地图状)贫血切(楔形)脾肾、节(节段性)肠出血煽(扇形)了肺” 炎症

1.急性炎症时首先出现“细动脉的收缩” 2.炎症最常见的原因:生物因子的刺激

3.慢性炎症时主要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

4.炎症介质的种类和功能:组胺、缓激肽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IL-

1、IL-

6、TNF、PG可引起发热

“组胺(组胺)太(缓激肽)高(通透性↑)张(血管扩张)、16(IL-

1、6)屁(PG)总(肿瘤坏死因子)热(发热)” 5.急性炎症类型、病理变化:大(大叶性肺炎)喉(白喉)绒毛(绒毛心)纤维(纤维素性炎)菌(菌痢)

小(小叶性肺炎)皮(皮肤皮下)阑尾化脓(化脓性炎症)中(中性细胞渗出)

出血(出血性炎)钩体鼠疫红(渗出物含大量RBC)

病毒肝脑(病毒性肝炎、乙脑)变质(变质性炎症)炎 6.慢性炎症:肉芽肿性炎:寒(伤寒)梅(梅毒)和(结核)风(风湿)雪(血吸虫)

肉芽肿的成分: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最大的--朗格汉斯巨细胞)(都来自于巨噬细胞)肿瘤

1.区别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组织学依据:异型性;肿瘤分化越高,成熟程度越低

2.肿瘤的扩散和转移:转移:血道转移(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最常见器官是肺、其次是肝)、淋巴道转移(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种植转移(胃-卵巢)

3.交界性肿瘤:卵巢交界性浆液性或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膀胱乳头状瘤

4.种类:来源于上皮组织→癌、间叶组织→肉瘤、**母或者带人名的都是恶性肿瘤 5.癌前病变:现在肯定不是癌、不治有可能是 6.非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基础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7.原位癌:基底膜完整(基底膜破坏后是浸润癌)

上皮内瘤变Ⅲ级:原位癌+重度非典型增生

8.癌和肉瘤区别:来源、转移、排列方式(癌:有状、有序排列;肉瘤:弥漫、无序、鱼肉样排列)

9.角化珠:见于分化好的鳞癌

10.淋巴瘤:R-S细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满天星图像”)

T细胞→蕈样霉菌病

本周蛋白→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11.病因学:带“C、S”是癌基因;带“P、R”是抑癌基因 心血管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累及的是大中动脉

判断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最佳指标:LDL、VLDL

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HDL(抗-HOLD住、H打头)

心肌梗死好发于左前降支的供血区(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2/3)2.高血压:最主要的特征→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慢性)

最容易累及→肾入球小动脉和视网膜动脉

“急进性高血压属于纤维素样坏死” 3.风心病:“Aschoff小体(风湿小体)、枭眼状、毛虫状”→可以诊断 呼吸系统

1.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

分期: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大量RBC)、灰色肝样变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溶解消散期

并发症:肺肉质变(渗出物多,中性粒细胞量少,不能完全清除,被肉芽组织取代)

2.小叶性肺炎:化脓性炎症 3.矽肺:最常见并发症:肺结核 消化系统

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嗜酸性小体、本质是单个细胞坏死,属细胞凋亡

病理类型:普(急性普通型)点(点状坏死)重(急性重型)片(片状坏死)亚急(亚急性重型)生(不但有片状还有再生)

慢肝特征桥接死(桥接坏死对应慢性肝炎中重度的、轻度慢性肝炎的还是点状坏死)泌尿系统(必考重点)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红肾”、“蚤咬肾”(跳蚤咬红的)小丘状、驼峰状(内皮细胞增生为主,其次是系膜细胞)“小跳蚤大骆驼” 2.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壁层上皮细胞增生为主,线条样、颗粒状 “新月体” 3.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两层膜“车轨状、分层状” 4.膜性肾小球肾炎→没有增生、“一层大白膜→大白肾”、“钉状突、梳齿”

“猪八戒(钉耙)吃一个大白馍” 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但是毛细血管没有变化,增生的是:C3、IgM、IgA 6.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见于儿童、“足突消失” 7.硬化性肾炎→各种肾小球肾炎的晚期表现“颗粒性固缩肾”--小瘢痕凹陷,肾盂肾炎是大瘢痕凹陷

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

1.乳腺癌: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和腺泡上皮

最常见的类型→浸润性导管癌:“单等(实质间质相等是单纯癌)、硬少(实质少是硬癌)、髓多(实质多是不典型髓样癌)” 2.宫颈癌:最常见→鳞癌;超过基底膜下5mm→浸润性癌 3.绒毛膜癌→血道转移(其他癌都是淋巴转移)

本身没有绒毛、而且无血管无间质

最容易转移至肺 传染病

1.菌痢→假膜性炎症(属于纤维素性炎)

好发部位:直肠

浅表地图样溃疡 2.伤寒→好发部位:回肠

特征: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伤寒小结)

溃疡长轴与肠管的长轴平行(伤心后,横着擦眼泪、就是平行、结核是垂直)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炎症

炎症累及:软脑膜和蛛网膜之间

病理变化:脓性渗出物堆积

4.流行性乙型脑炎→变质性炎,出现血管套、软化灶、胶质结节、神经泡

5.淋病→化脓性炎 药理

药物效力动力学

1.不良反应→副反应:治疗剂量、难以避免

毒性反应:剂量过大、可以避免

特异质反应:极少数人的体质问题引起的 2.治疗指数:“越高越好”→一斤药物中毒比一片药物中毒好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药物代谢动力学

1.首过消除:“经口、经肝”→避免首过消除--舌下或者直肠给药 2.血脑屏障:“分子大、极性高”的物质难以通过 3.生物利用度: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只有“静脉给药”可以达到100% 4.药物消除动力学→一级:恒比、恒定(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浓度无关)、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零级:恒速 各论

胆碱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mao→M受体激动剂

用毛扎眼睛:缩瞳(扎眼睛的闭眼就缩瞳)、降眼压(被扎痛了一哭就降压)、调节痉挛(疼的抽抽)

治疗:青光眼 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最主要作用→作用于骨骼肌治疗重症肌无力,其次是作用于胃肠道治疗肠麻痹

难逆性药:急性中毒→解磷定:对抗N受体、治疗肌颤

阿托品:对抗M受体、对肌颤无效、与毛果芸香碱正好相反(扩瞳、升压、调麻痹);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加重排尿困难)禁用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α受体(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肾上腺素:作用于α(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作用于β受体→β1:兴奋心肌→抢救时候用(心跳骤停的时候)

β2:舒张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

多巴胺:激动α、β受体和外周多巴胺受体

最主要作用:升压(只要是升压药一定首选多巴胺、效果不好选去甲肾上腺素)

小剂量多巴胺:舒张血管(保护肾脏)

大剂量多巴胺:收缩血管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激动β受体(对α无作用→无升压作用)

主要作用:升心率、扩张血管、增加耗氧量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处对象被又分、又拉各种阻止”→爱一(阻断α1受体)个人好难

作用:扩血管、兴奋心脏,有拟胆碱作用和组胺样作用

可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

β受体阻滞剂:降心率、收缩支气管平滑肌(与激动剂相反)

“洛尔用来治高压、心律失常心绞痛、三条禁忌要把握、心衰哮喘心动缓” 局麻药:阻断的是Na+通道→麻醉效果最强:丁卡因(定一下就麻):可以用于表面麻醉、不用于浸润麻醉

效果最弱:普鲁卡因(普通人、怕事):不可以用于表面麻醉

局麻药中毒:用安定

“丁卡表麻不浸润、普卡安全不表麻、利多全能要慎用、室性律乱常用他” 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安定→作用: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癫痫、中枢性肌肉松弛(流哈喇子)

促进GABA(嘎巴一声翻身倒地)与GABAA受体结合,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担心考不过、担心到抽,吃安定→不焦虑了、睡着了、流哈喇子、乐极生悲摔倒了”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癫痫大发作首选药物;卡马西平对三叉神经痛和神经痛疗效较好

“全(全面发作)马(卡马西平)失(失神发作)胺(乙琥胺)广(广泛发作)丙酸(丙戊酸钠)” 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除了哆嗦(肌肉震颤)以外、其他都有效(多巴的故事)

苯海索(安坦):用于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

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丙嗪阻断多巴胺(阻断多巴胺、α、M受体)

镇(镇静)吐(止吐、对晕车等的吐无效)温(降温)眠(人工冬眠)显奇效

长用(长时间用的副作用)震颤低血压

丙米嗪: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

治疗抑郁症(抑郁送米老鼠)

锂盐:心境稳定剂、治疗躁狂症(躁狂送果子狸)镇痛药→吗啡:作用(镇痛、心源性哮喘、止泻等)、不良反应:成瘾最常见

禁忌: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脑损伤致颅内高压、分娩止痛、哺乳期妇女等

镇痛药用多了中毒了,解毒用纳洛酮(也可以解酒)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主要抑制COX-

1、COX-2

镇痛、抗炎、抗风湿、抗凝等,儿科治疗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川崎病)

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哮喘

“解热镇痛是匹林、COX-

1、2诱哮喘、抗凝抗湿川崎病” 钙拮抗剂:变异性心绞痛首选硝苯地平、脑血管疾病首选尼莫地平(尼姑的头平)

抗心律失常药:缓慢失常阿托品、室律不齐利卡因、地黄中毒苯妥英、预激房颤胺碘酮 治疗心衰药物:见循环系统

抗心绞痛药:劳力性心绞痛--硝酸甘油、变异性心绞痛--硝苯地平抗动脉硬化药→他汀类:跟HMG-CoA还原酶抑制有关、降低胆固醇

贝特类:降甘油三酯、升HDL 抗高血压药:见循环“老年心衰利尿,率快绞痛洛尔......” 肝素: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抗凝作用依赖于抗凝血酶Ⅲ(AT-Ⅲ)

潘生丁(双嘧达莫):在体、内外都有抗血小板作用 组胺H2受体阻断药--**替丁

支气管扩张药: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舒张支气管

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

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预防哮喘发作(心本平--抑制偏头痛发作--见精神神经系统)

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Cushing综合征)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五诱发(感染、溃疡、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降糖药:见内分泌系统糖尿病部分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首选治疗“廉颇落放白飞滩(链球菌、葡萄球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喉、肺炎、炭疽)”

头孢菌素:抗绿脓杆菌首选头孢他啶

“神州行、我看行、抗绿脓(绿脓杆菌)、他定(头孢他啶)行” 大环内酯类→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红霉素:“大内(大环内酯类)高手红霉素;

支援(支原体)红军(军团菌)不(布鲁斯菌)咳(百日咳鲍特菌)嗽”

林可霉素:对立克次体无效,是骨科感染的首选药物 氨基糖苷类→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新霉素的耳毒性和肾毒性最强

妥布霉素:抗绿脓杆菌,桌子上有'绿脓',用拖布擦 四环素类→四环治四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多西环素:四环素类的首选药,特别适用于肾外感染伴有肾衰及胆道系统感染 氯霉素→适应证:“老(脑膜炎)眼(眼科局部用药)哭瞎用氯霉、儿女厌养(厌氧菌)伤(伤寒)心又伤(副伤寒)心”

不良反应:“氯霉毒性强、再障二(二重感染)灰婴(灰婴综合征)” 喹诺酮类→治疗下三路(指的是泌尿、生殖系统和肠道)、泌尿生殖系首选

抑制细菌DNA合成

环丙沙星:也可以治疗绿脓杆菌(他啶类、妥布霉素也可治疗)

磺胺类→黄安唱的“新鸳鸯蝴蝶(与PABA竞争二氢蝶酸合酶、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梦”

磺胺嘧啶:是预防和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

柳氮磺吡啶: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及肠道术前准备等 甲硝唑→阿米巴病及滴虫病的首选药 抗真菌药→“**唑、**康”

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病毒唑)

抗结核药物→见呼吸系统肺结核部分,副作用“喝点酒眼花、屁股痛一周” 抗疟疾药物→氯喹:治疗疟疾;伯氨喹:防治疟疾复发传播;乙胺嘧啶:预防首选 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鞘内注射-治疗中枢性白血病

羟基脲:慢粒(曼丽在费城被枪杀)

环磷酰胺:破坏DNA结构和功能(七零八落)

不良反应:出血性膀胱炎(破坏了就要出血)

第五篇:2019考研西医综合大纲

2019西医综合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胃运动和胃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作用,排便反射。

6.小肠内的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特点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及其影响因素。

5.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

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7.排尿反射。

(九)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及其功能。

3.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4.神经递质和受体:递质和调质和概念,递质共存现象;受体的概念、亚型和调节;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5.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整合,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6.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

7.躯体和内脏感觉: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痛觉。

8.视觉: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折光异常,房水和眼内压;眼的感光换能功能,色觉及其产生机制;视敏度、暗适应、明适应、视野、视觉融合现象和双眼视觉。

9.听觉: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功能,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10.平衡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11.脊髓、脑干、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

12.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脊髓、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3.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情绪生理反应。

14.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5.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十)内分泌

1.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概念、化学分类、作用机制和分泌调节,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2.下丘脑-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及其功能,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下丘脑-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的生理作用。

3.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4.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钙三醇的生理作用和生成调节。

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一)生殖

1.男性生殖: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丸功能的调节。

2.女性生殖: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卵巢功能的调节;妊娠和分娩。

二、生物化学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

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其他非编码RNA的分类与功能。

10.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糖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的关系。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作用。

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

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能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其影响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理功能。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高血氨。

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意义。

24.含硫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及临床意义。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主要合成过程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

1.DNA复制的特征及复制的酶。

2.DNA半保留复制的基本过程。

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

4.DNA损伤(突变),修复及意义。

5.RNA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

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生化专题

1.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2.血浆蛋白质的分类、性质及功能。

3.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4.血红素的合成。

5.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6.胆汁酸的合成原料、代谢产物及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7.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及临床意义。

8.生物转化的类型及意义。

9.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

10.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产物、功能与肿瘤的关系。

1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

12.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

三、病理学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细胞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及机制。

3.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4.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5.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损伤的修复

1.再生的概念和类型,干细胞的概念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2.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3.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2.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3.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血栓的类型、形态特点、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4.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

5.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6.水肿的概念、原因和类型。

(四)炎症

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症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2.炎症的局部表现、全身反应和炎症的结局。

3.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慢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五)肿瘤

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组织结构、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特征,转移的概念,途径,对机体的影响,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和分期。

4.常见的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内瘤变、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5.常见肿瘤的特点。

(六)免疫病理

1.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

2.移植排斥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分型。

3.宿主抗移植物的概念,肝、肾移植排斥的病理变化。

4.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5.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免疫缺陷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

1.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其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合并症和结局。

3.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5.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6.心肌病的概念,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及限制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

7.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八)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支气管扩张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6.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7.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8.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

9.肺硅沉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各期病变特点及其并发症。

10.鼻咽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扩散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1.肺癌的病因、常见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转移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九)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3.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5.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7.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学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8.大肠息肉和腺癌的概念、病理学特点。

9.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10.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11.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12.胰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十)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3.白血病的病因和分类,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十一)泌尿系统疾病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膜性肾小球病、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IgA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5.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6.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十二)生殖系统疾病

1.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分级及病理变化。

2.子宫颈癌的病因,子宫颈浸润癌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特征、扩散途径和临床分期。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4.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5.子宫体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特征、扩散途径。

6.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变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7.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8.卵巢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变化,性索间质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9.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10.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11.乳腺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特征、扩散途径。

(十三)内分泌系统疾病

1.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甲状腺肿瘤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3.糖尿病及胰岛细胞瘤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四)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

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

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7.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

8.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与临床病理联系。

9.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及其发病机制,肠道、肝、脾的病理变化特点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0.尖锐湿疣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11.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分期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2.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分期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四、内科学

(一)诊断学

1.常见症状学:发热、水肿、咳嗽及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血及黑便、黄疸、血尿、意识障碍。

2.体格检查: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脊柱检查、常用神经系统检查。

3.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检查,常规体液检查,骨髓检查,常用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

4.器械检查:心电图检查、胸部X线片、超声检查(常用腹部B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镜及消化内窥镜检查)。

5.常用临床操作: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导尿术、心肺复苏。

(二)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和预防。

2.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分期和分级、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3.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结核菌感染和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包括结核病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期、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8.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9.肺血栓栓塞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分型、鉴别诊断和治疗。

10.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

11.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2.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1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包括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

14.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包括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临床表现及分型、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

(三)循环系统疾病

1.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心功能分级、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4.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

5.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

6.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包括介入性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重点为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7.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包括介入性治疗原则)。

8.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9.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10.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1.心肌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2.急性心包炎及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3.心脏瓣膜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并发症和防治措施。

14.感染性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及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四)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

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2.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镜及组织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及治疗。

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8.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9.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10.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1.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3.急性中毒的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抢救原则。

14.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五)泌尿系统疾病

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包括肾脏的解剖与组织结构,肾脏的生理功能,常见肾脏疾病检查及临床意义,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2.肾小球肾炎(急性、急进性、慢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IgA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尿路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六)血液系统疾病

1.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常见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急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和治疗。

8.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

9.出血性疾病概述:正常止血机制、凝血机制、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及出血性疾病分类、诊断和防治。

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七)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

1.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包括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2.Graves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包括特殊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甲状腺危象的防治)。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库欣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糖尿病的分型、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综合治疗。

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发病诱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八)风湿性疾病

1.风湿性疾病总论:疾病分类、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

2.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原发性血管炎概论。贝赫切特病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五、外科学

(一)外科总论

1.无菌术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无菌操作的原则。

2.外科患者体液代谢失调与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3.输血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防治,自体输血,血浆代用品及血液成分制品的种类和应用。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5.重症监护的内容与应用,常见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

6.疼痛的分类、评估及治疗。

7.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的目的与内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8.外科患者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

9.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2)浅部组织及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及诊治。

(4)有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

(5)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0.创伤的概念和分类。创伤的病理、诊断与治疗。

11.烧伤的伤情判断、病理生理、临床分期和各期的治疗原则。烧伤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要点。

12.肿瘤

(1)肿瘤的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常见体表肿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原则。

13.移植的概念、分类与免疫学基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防治。

14.麻醉与复苏

(1)麻醉前准备内容及麻醉前用药的选择。

(2)常用麻醉的方法、药物、操作要点、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3)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操作要领和治疗。

15.外科微创手术:内镜技术及腔镜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

(二)胸部外科疾病

1.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2.各类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创伤性窒息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4.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5.腐蚀性食管烧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治原则。

6.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7.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

8.常见原发纵隔肿瘤的种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三)普通外科

1.颈部疾病

(1)甲状腺的解剖生理概要。

(2)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3)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4)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5)常见颈部肿块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6)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2.乳房疾病

(1)乳房的检查方法及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

(2)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3)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处理。

(4)乳腺常见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处理。

(5)乳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分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原则。

3.腹外疝

(1)腹股沟区解剖。

(2)疝的基本概念和临床类型。

(3)腹外疝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及应用。

4.腹部损伤

(1)腹部损伤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2)常见内脏损伤的特征和处理。

5.腹腔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各种腹腔脓肿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6.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原因、病理生理、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7.胃十二指肠疾病

(1)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合并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

(2)胃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分期和诊治原则。

(3)胃十二指肠其他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8.小肠疾病

(1)肠梗阻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

(2)肠炎性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3)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9.阑尾疾病:不同类型阑尾炎的病因、病理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10.结肠、直肠与肛管疾病

(1)解剖、生理概要及检查方法。

(2)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和直肠脱垂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

(3)结肠癌、直肠癌的病理分型、分期、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11.肝疾病

(1)解剖生理概要。

(2)肝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肝脏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肝囊肿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2.门静脉高压症的解剖概要、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13.胆道疾病

(1)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生理功能、常用的特殊检查诊断方法。

(2)胆道畸形、感染、胆石病、胆道蛔虫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常见并发症和救治原则。

(3)胆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14.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分析和处理原则。

15.急腹症的诊断、鉴别诊断。

16.胰腺疾病

(1)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2)胰腺癌、壶腹周围癌及胰腺内分泌瘤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17.脾切除的适应证、疗效及术后常见并发症。

18.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19.周围血管疾病

(1)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2)周围血管损伤、常见周围动脉和静脉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四)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

1.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检查方法、诊断和处理原则。

2.常见泌尿系损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常见各种泌尿男生殖系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常见泌尿系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治疗方法。

6.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五)骨科

1.运动系统畸形

常见畸形(先天性肌性斜颈、并指和多指、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平足症、足拇外翻、脊柱侧凸)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运动系统损伤

(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移位。

(2)骨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并发症。

(3)骨折的愈合过程,影响愈合的因素,临床愈合标准,以及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

(4)骨折的急救及治疗原则,骨折复位的标准,各种治疗方法及其适应证。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

(5)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的解剖概要、病因、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6)手的应用解剖、手外伤的原因、分类、检查、诊断、现场急救及治疗原则。断肢(指)再植定义、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原则和术后治疗原则。

(7)脊柱、脊髓损伤和骨盆、髋臼骨折的病因、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8)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分类、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9)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病因、分类、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常见的慢性骨、软骨、肌肉、肌腱、关节囊、滑囊、筋膜等组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类、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4.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分类、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5.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1)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慢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局限性骨脓肿、硬化性骨髓炎、创伤性骨髓炎和化脓性脊椎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6.骨与关节结核

(1)骨与关节结核的发病特点、病理、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和治疗。

(2)脊柱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临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髋关节和膝关节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临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8.骨肿瘤

(1)骨肿瘤的分类、发病情况、诊断、外科分期和治疗概况。

(2)良性和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常见的良、恶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临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后。

六、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一)医学职业素养

1.医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医学专业精神的三项基本原则及十项专业责任。

(二)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性质。

2.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3.医生的权利和义务。

4.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

(三)临床伦理

1.临床医疗的伦理原则及应用。

2.临床试验的伦理原则及应用。

(四)卫生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下载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技巧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技巧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过来人分享:西医综合考研复习经验谈(合集5篇)

    过来人分享:西医综合考研复习经验谈万学海文学医注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考研更不例外,基本上只存在意外失手,而不存在意外得手。所有看似轻而易举的成功,背后必定有一段不为人......

    北京大学医学部考研过来人的西医综合复习经验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www.xiexiebang.com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北京大学医学部考研过来人的西医综合复习经验 经过努力,最终......

    西医综合复习建议(五篇)

    西医综合所有的试题都是客观性多选题,考点广泛,出题很细。因此平时看书时应该注意归纳总结、比较鉴别相关的知识点,只有如此才能使你答题时头脑清晰,不易混淆出错。以下是我们的......

    考研西医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考研西医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对于准备西综考试的考生来说,到9月,5本教材都应该完整的看完了一遍。你合上书想想,可能想不起某个具体的,比如胃大部切除术切除比例,这样的细节。但是......

    2014年西医综合考研复习计划汇总

    2014年西医综合考研复习计划 2014考研的同学们,在2013考研国家线出来的时刻,不亚于又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看着缓缓上升的复试线,14年的孩子们要早做准备啦。文都考研高端辅导......

    西医综合考研经验[5篇模版]

    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388分录取者谈西医综合复习 我本科是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年以388分的成绩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其中西综的成绩是248,下面我谈一下我考研的经验和教......

    诊断学考研复习笔记---适用于后期总结性复习---西医综合---医学考研

    诊断学考研复习笔记---适用于后期总结性复习---西医综合---医学考研.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诊断学考研复......

    2015考研西医综合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 中公考研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初试考查的科目同样为政治、英语及西医综合三门。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