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规律教学设计学习后的启示
物理规律教学设计学习后的启示
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规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如何对物理规律教学进行设计,只有掌握了物理规律,才能遵循这些规律去分析、处理千变万化的物理问题。通过学习让我懂得欲施于人必先自悟,很受启发,一、加深了对新课程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认识;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二、改变传统的物理规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了解规律教学设计要素与具体环节:知道具体环节包括:
1、教学任务分析,2、学习者分析,3、教学目标设计,4、教学内容设计。
三、增加物理规律学习的灵活性,让学生自身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本领。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和选择研究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进一步明确新课程对于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要求;积极探索物理规律教学评价的新方式。
五、掌握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技术,提高教学设计质量,使教学设计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并促进高质量教学的开展。
六、通过学习对于改进我的教学策略、革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明确初中物理规律的基本特征;
2、了解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3、明
确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
4、知道实现以“学”为主的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教学策略。
今后本人教学策略设计应注意的三类问题有:
1).设问明确、留白:提示学生需要思考、回答的问题。
2).追问准确、启惑:针对学生回答的含糊点、疑惑点、错误点,提出更准确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科学的规律、结论。
3).补问恰当、补空:针对学生的思维空白,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补充完整科学的物理规律的内涵。
总之,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经过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辅之以设疑引入、直观演示、理想化模型、推理概括、复习巩固等教学手段,使概念、规律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如此方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浅谈物理规律教学设计启示
浅谈物理规律教学设计启示
我通过国培学习课程后对,我在物理规律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学生物理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多,仪器少,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由于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我同时还发现演示实验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由于边学边实验课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课,其教学形式如上课,一般不允许随便走动,互相抄袭,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逼”得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习,容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例如在学习“浮力”时,我们根据教材的精神,将书上135页图6—1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边学边实验,每个桌上发了一块形状规则的正方体木块,让学生将木块投入烧杯中。然后设法将木块按人水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向上托的力”,这样,对课本关于“浮力”的定义就领会更深一了,再引导学生做图6—1的实验,并增加了在用弹簧秤称了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后,让学生用手向上托物体,观察弹簧秤读数也会减小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仅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对浮力产生的原因也更容易接受了,同时还领悟到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直接来测量,即F浮=G空一G水。这种类型的实验课起到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起不到的作用。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融知识学习和实验操作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主要原理为: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讲述、小结,教师肯定和赞扬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议,使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增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直接学习动机。据对实验班毕业前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喜欢物理的占864%,不喜欢的仅占2.7%。从初二到初三对物理一直感兴趣的占34.88%,一直不感。兴趣的仅占 6.98%。在学生所学的七门主课中,物理是最受学生喜欢的学科
(二)高思维密度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智力发展。
边学边实验教学能促使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思维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不仅是思维活动的源泉,而且是思维活动的依据。教改实验结果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学边实验和问题讨论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并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因此,边学边实验教学的课堂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
我们曾以“物理课上最容易引起自觉学习的事”为题向学生作过多次调查,结果表明,正是我们主张采用的问题讨论、边学边实验、表扬激励等方法最容易引起学生的自觉学习。
(三)边学边实验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
边学边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学生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论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输过程一般属于有干扰的情况,边学边实验教学利用“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减少由于干扰失去的信息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多的知识。
第三篇:物理规律教学的启示
1、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习课程后对你进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有什么启示?
学习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这一课程时,我们刚刚讲完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知识,下一阶段就要进行物理规律《欧姆定律》教学,本讲座对我们设计好这一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设计本课前进行了教学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原来教学时我们不太重视这方面的分析,经过认真分析发现设计本课是否可行、教学实施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良好这两项是前期准备工作。做好这两项分析使我们对人物和对象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的改进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设计:
原来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和经历探究过程,结合欧姆定律故事,培养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这种目标的设计有问题,教学对象不一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对象是学生,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对象是老师。我们对后者进行了改进。后来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中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养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3)增加了教学评价设计:
1、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如: a、大家分组讨论下面的几个问题,然后做出回答。
①实验的结论具不具有普遍性?
②为什么少数小组的数据偏差比较大?
③为什么多数小组的数据总有一些小小的偏差?
b、小组成员对本小组的其他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的表现作出评价
(4)进行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反思,和以前的教学效果相比增加了这几项从理论和程序上越来越清晰,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更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综述: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如牛顿的三个定律、动能定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等物理规律在整个物理学中占主干地位。
只有掌握了物理规律,才能遵循这些规律去分析、处理千变万化的物理问题。物理规律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进程,所以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加深对新课程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认识; 2.进一步明确新课程对于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要求;
3.掌握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技术,提高教学设计质量,使教学设计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并促进高质量教学的开展。
本课程从四个方面讲述:
第一部分初中物理规律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第三部分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 第四部分实现以“学”为主的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 初中物理规律的基本特征
一、物理规律定义
《中学物理教学论(阎金铎田世昆主编)》中对物理规律的界定: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露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简单的说,物理规律就是物理过程中各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①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②物体的平动;③在惯性系中运动)和一定的单位制下,物体的加速度、质量跟所受外力的关系,由F=ma所表示。
物理规律包括了定律、定理、原理和法则、公式等。
物理定律:多数是建立在大量观察和实验基础上,而后进一步经过实践检验而确立,如焦耳定律、欧姆定律等。
物理定理:根据一些定律或理论,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来。它们的正确性取决于所依据的定律、理论的正确性,及所依据的数学推导过程的正确性。最后也要经过实践检验。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
说明:有些情况下,物理定律与物理定理的界限并不明显,某些以实验为基础,概括实验数据得到的定律,也可以根据某些物理理论用数学工具推导出来。有些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是通过数学推导出来的,由于它的普遍性及重要性,也叫做定律。
物理原理:如功的原理、光的可逆原理,大家公认具有普遍性,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但无法用别的规律去证明,它们常以原理、方程、方程组来命名。
法则、定则:还有一些内容并不属于物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规律,但仍可作为物理规律来看待,如二力平衡条件、物体浮沉条件、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特点、晶体熔解与凝固的特点及安培定则等。
二、物理规律的特点
(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想象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
例: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大量实验为基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经过推理想象(不受外力的作用(条件))得到的规律,是实验、推理、想象相结合的产物。
(二)、物理规律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物理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它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对应。
规律是表示有联系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用逻辑语言(数学)将此关系表示出来。例: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
(三)、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建立规律时通常都要采用理想化处理方法:把研究对象理想化、把物体所处条件理想化、把物理过程理想化,忽略次要因素;同时测量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这都使得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的特点。
例: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质点、平动、惯性参照系。
三、初中物理规律的分类
根据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将物理规律分为:实验规律、理想规律、理论规律。实验规律:如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等,是从对事物、现象的多次观察、实验出发,在取得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到的。
理想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理论规律:以己知的事实或物理理论为根据,进行演绎、推理,得到在一定范围内的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新的论断。例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
四、物理规律教学过程
物理规律有的是实验归纳得出,教学时侧重于知识的探究过程;有的是理论推导得出,教学时注重的是数学和逻辑推导;还有的是通过建立假设、尝试性的验证,教学时注重的是学生信息的接受和储存。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目的:引起学生注意、为新课的学习铺垫、前后呼应;
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
(二)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 主要是运用实验归纳法和理论分析法,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初中规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实验归纳法 1)实验分析归纳法
由对日常经验或物理现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多用于定性结论。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实验数据数学处理法
由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归纳和必要的数据处理得到结论。用于定量实验定律。例:光的反射定律。
3)依次研究两量法:实验研究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依次研究两个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加以综合得出几个物理量的关系。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的研究等。
2.理论推导法
1)先定性、后定量分析法
先从实验现象或对实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推导得出定量结论。例: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并联电路电阻的研究。2)理想实验法(观察实验、推理)
在观察实验或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提出假说,然后再运用实验或理论加以检验,修正假说,得出科学的结论。例:牛顿第一定律。
3.启发讲授法
教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事例、图片、演示实验,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重点在于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明规律,系统地讲解物理知识,揭示事物的矛盾,讲解问题的关键、要害,为学生创设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以增进学生了解和记忆。例:分子动理论。
(三)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
对不同表述形式的物理规律,都要使学生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文字语言表述的物理规律:
对规律建立的事实基础进行分析、研究;(2)对文字表述的本质有一定认识;(3)弄清文字表述中关键词语的含义。案例:
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a.关键词语:“总保持”:“和原来一样”。“或”的含义:不是“和”的意思,而是非此即彼。b.成立的条件:条件是不受一切外力(不是合外力为零)。数学公式表述的物理规律:
(1)了解它是怎样建立起来(运用哪种方法得出的)(2)公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案例:欧姆定律U=R/I
a.首先应知道公式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然后知道公式的物理意义。
公式含义:要知道谁表示属性,谁表示条件。(U是条件,R是属性,I是结果。)b.明确规律适用条件及范围:
适用于金属导体,不适用于高压导电液体、高压导气体、含电源电路、有非电阻元件的电路。
(四)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
用典型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 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的具体程序:在分析教学任务与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设计学习环境。主要包括:
(一)教学目标: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二)教学内容:为达到预期目的,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
(三)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
(四)反思与评价: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
安排时间进程(教学内容的时间进程、学生活动的时间进程、教师指导的时间进程)。
二、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除了要考虑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及流程,还要考虑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目的定位,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教学内容:要适合全体学生发展,不是少数精英。
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内容:
1.贴近实际,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从中感受到乐趣。2.将学生知道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其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学会学习、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第三部分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
一、规律教学设计要素与具体环节
(一)教学任务分析
定义:教学任务分析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需要学生学习的能力或知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
实质:把一项复杂的教学任务转化为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顺序的教学阶段。分析方法:把目标知识和技能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知识和子技能,确定子技能的性质及其层次关系,为展现“物理教与学”过程提供启示。
1.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主体知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原理” 2.分析教材内容展开中的“思维过程”:新知识的形成的思路及来龙去脉,所依赖的典型事例和实验现象的物理情景是否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或实验现象有关,它们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通过实验,认识到像和物的关系,它们有些是原先已经学会的,例如测量物距,有些是在当前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例如测量像距,可称为中间目标。这些中间目标也是形成该知识的重要教学任务。
3.分析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及物理学思想方法和科学价值观。
4.过程的起点是原先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或需要补充的现象与经验。如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小孔成像现象、找像点,知道学生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准备。
(二)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包括对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维特征的分析。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物理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因此他们对演示实验大多呈现强烈的直接兴趣,特别对课堂教学中成功而有趣味的实验表现出较自觉的注意。
初中生的思维特征:思维具有片面、肤浅和动摇的特征。
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初中生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显得肤浅。比如,观察到同一支密度计放在水中和酒精中露出的长度不同,有些同学就认为密度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原因是密度计在酒精中排开的体积较大。再比如,如果问“在空中飞行的炮弹(不计空气阻力)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学生往往回答“受重力和向前的冲力的作用”。平面镜成像:人在镜中的像和距离有关,距离镜面近时像比较大,距离镜面远时像比较小,认为平面镜成的像在镜子里。
教学任务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很多情况下老师们并不是太重视,在教学设计时也只是简单写写,走走形式。实际上在教学设计中这两项内容分析是关系到整节设计是否可行、教学实施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对任务和对象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针对击破。
(三)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设计。目标设计要做到具体、明确、可操作。
1.教学对象明确:目标中描述的行为是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要„„、学生应该„„”等,但通常省略,因为行为主体是学生,不言自明。
2.目标明确:学生知道学习本节课后应该达到的结果。3.行为明确:用可观测到的语言说明学生的行为。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一定的认知活动联系在一起。描述语言必然伴随着知识的认知活动。科学的描述方法:通过„„活动,得到了„„情感体验,建立了„„态度价值观念。
例如:北京版教材第八章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能指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镜,能分清像和物;(2)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现象了解什么是平面镜;(2)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问题:
1.教学对象不一致,例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对象是学生,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对象是老师。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同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二者易混淆。
3.态度和情感目标空洞,没有具体的认知活动支撑,容易流于形式。改进后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及分析;(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并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中国古镜的欣赏以及“光污染”、“以人为鉴”的资料学习感受祖国文化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以教科书为蓝本,组织和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为学生的学习寻求“最佳途径”的过程。
1.分析教材内容,寻求“最佳途径”
利用层次图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呈现的基本逻辑体系,寻求“最佳途径”。要符合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和特点。
(1)创设情境(人体悬浮空中的魔术视频),引出课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用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探索物理规律:
平面镜成像规律属于实验规律,新知识“像、物等大,像距、物距相等,像、物相连垂直于平面镜”是建立在具体经验与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得到的,新知识的获得建立在对具体经验概括提炼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呈现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典型现象,现象应该是鲜明的,易于实验观测像。
带领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应包括: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处理数据、讨论结果。
(3)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和运用,避免讨论不足遗漏观点(例如像的大小是否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
(4)运用规律(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读表、测量视力表的放置等)2.重组、优化教材内容,细化实验环节,突破难点
前面设计的是一般的认知过程,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往往还需要对其中具体环节、内容进行优化和细化。例如有些复杂的学生实验,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可以细化实验环节,为学生的实验活动和观察提供思路和办法。
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猜想后请同学依据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像”与“物”的关系。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实验活动有困难。原因有二: 一:尽管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例子很多,但是实验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等是建立在定量的基础上,定量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
二:准确地记录下像的位置和形状大小。这样才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以及像的大小是否随着物距的改变而改变等特点。
因此在实验中如何观察像,如何比较像、物大小关系都需要在实验前一一帮助学生克服。
改进后的案例:找像点
教师提问:要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到物体的像,如何找到物体的像呢?(注释:设问准确,提示学生实验研究像与物的关系时,首先找到像。)生1:像在镜子里。生2:像在镜子后。
(注释:学生的回答是一种经验回答,需要进一步寻找合适的方法,也需要活动支持,用问题启发、补充思维空白或障碍)
师:请大家用右手手指准确地放在物体成像的地方。同时要观察到手和像。(注释:教师设计一个活动启发学生动手寻找像,补充学生的经验空白。)学生活动„ 请学生示范。
示范1:手放在镜子前,观察到镜子里的手。
师:观察到的是手的像吧,现在请大家做的是手放在像的位置。
(注释:学生理解问题不够准确,通过追问指出有误之处,明确应该正确思考的方向。)示范2:用玻璃板代替镜子,将手指放在玻璃板相对于物的另一侧。师:现在请你们用提供的器材找到物体的像的位置?(设问准确:提示学生找一种实验操作方法,找到像的位置。为学生留下动手操作、寻求答案的空间和时间)
生演示:将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前,将另一个相同的物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同时移动它,当从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物体与眼睛观察到的玻璃板前的物体在玻璃板中像重合时,就找到像了。
(注释:学生知道大概的方法,但不够严谨,也不准确)师:什么叫重合?
(教师追问:启发学生完全重合才叫找到像的位置,帮助学生知道要找到准确的像的位置的办法,)
生:换个方向看也一样。
师:就是说从各个角度观察,都能看到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就是完全重合。
通过问题引导、活动尝试,突破了“找像的位置、如何同时观察像与物、记录像的位置和形状大小、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等教学难点,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的流畅,结果归纳的准确。
(五)教学策略设计
问题指导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要注意三类问题: 1.设问明确、留白:提示学生需要思考、回答的问题。
2.追问准确、启惑:针对学生回答的含糊点、疑惑点、错误点,提出更准确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科学的规律、结论。
3.补问恰当、补空:针对学生的思维空白,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补充完整科学的物理规律的内涵。
案例1: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的认识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能产生与平面镜类似成像效果的物体吗?(注释:设问明确,提示学生寻找、回忆生活中的平面镜,而且准确指出成像效果是什么样的,给学生留出思考与回忆的空间)
生:水面。
(注释:学生有这种经验,知道水面能产生倒影,但不科学、严谨。)师:什么样的水面。
(注释:教师追问,启发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表面光滑。)生:平静的水面。
案例2:研究像与物的形状大小关系
师:哪组学生将你们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并演示给大家。
生演示,解释:将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另一个相同的物体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该物体,观察到它与物体在玻璃板中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同。
师:你演示得非常好,如果将物体移近玻璃板呢?还一样吗?玻璃板所成的像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注释:学生没有想到或者提出像随距离变化而变化这样一个困惑或错误观点,但是这恰恰是很多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得到的一个错误性的经验概念,需要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加以纠正或解释,但是课堂教学中恰恰没有暴露,因此教师补充一个问题,实际上把一部分学生的思维空白补充出来,同时也提示学生通过实验将这个经验概念纠正。)
(六)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教学媒体的支持。教学媒体设计是为了确定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一般来说,物理规律教学中媒体的使用目标:
1.呈现事实:提供物理现象、物体形态等客观事实。例如用媒体展示显微镜下水分子的结构。2.创设情境:提供有关的画面、动画等展示特定的物理情境。例如:平面镜成像引入环节用媒体展示一段魔术表演:研究水的沸腾特点时用媒体展示了“手伸入沸腾的油锅”的视频,创设物理情境。
3.提供示范:提供一系列的行为或仪器装置等,供学生模仿和练习。例如用媒体示范熔化实验仪器的组装、操作,供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参考。
4.解释原理:提供事物、现象的产生、发展的完整过程,解释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帮助分析实验。例如用媒体辅助解释机翼升空的奥秘,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
(七)教学评价的设计
这里指的是课堂评价。教师常用的评价手段主要是观察、课堂提问和随堂练习。1.观察性考评
教师通过学生的外部表现,如表情、动作等大体判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可以使用。
优点:观察评价的信息反馈得及时,不需要繁杂的步骤,对教学活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缺点:观察所摄取的反馈信息有限、带有随意性。
建议:为了提高效度和信度,可以有计划地、按照定好的标准进行正式的观察和评价,采用书面的描述性等级评价对学生进行正式的观察。
2.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掌握课堂所讲内容而让某一个同学或全体学生回答教师设计的有关问题。
优点:得到信息准确,通过言语交流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理解状况。缺点:只是对部分学生的了解,不能代表全部的信息。3.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了解全体学生的方法。
优点: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获取反馈信息,有助于改进教学。缺点:获得的反馈信息最关键的一环是批改,而要批改所有学生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显然不现实。
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应使多种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如何实现一节优秀的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经过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已经准备就绪,课堂教学设计的框架基本构建起来。从理论和程序上越来越清晰了,然而这些成就最终将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去实现我们精心构制的设想。还要经历以下心理模拟阶段。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包括三个阶段:思路设计阶段、活动设计阶段,还有心理模拟阶段。
(一)思路设计阶段
思路设计定义: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和中学物理规律的基本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编制出具有一定层次的教学程序。
思路设计阶段给出了原则性的设计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
(二)活动设计阶段
活动设计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确定师生双方活动的方式,可以概括为“3W”模式:Who(谁来做)、What(做什么)、How(如何做)。
注释:活动设计是物理教学思路设计的具体化和明细化。
(三)心理模拟阶段 1.心理模拟阶段介绍
定义:物理教师对已形成的思想设计和活动设计两个阶段得到的物理教学方案的一种可行性验证,是教师本人对方案可行性的反思和心理自证。
做法:以心理活动为主,以想象中的学生为对象,以内部言语和表象为主要活动形式,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物理教学活动进行模拟预演。作用:通过模拟预演和推敲,教师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
2.心理模拟解决好的问题
在本阶段,教师对方案尤其要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是否把知识内容讲述清楚,重点问题有没有得到强化、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是否帮助突破学生的心理障碍,相应的活动设计得是否合理。
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引入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请学生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到字变大了。
师:请你试着改变凸透镜到书本的距离,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1:字变模糊了。
学生2:字变小了,而且变成倒立的了。
师:通过观察活动,我们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像,而且成的像并不总是放大的,可以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我们改变了凸透镜到书本的距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凸透镜到底能成什么样的像。
请你设计实验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难度较大,原因有:
一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多看到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对于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的经验欠缺,同时对实像、虚像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各种像,是本实验的第一个困难之处。
二是准确的观察到放大、缩小的实像,二者的分界点是物距在二倍焦距处,但是学生不会主动意识到二倍焦距这个重要的位置,同时物距在二倍焦距附近时,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区别并不明显。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找到这个关键的分界点。
这些难点在实验前应该通过观察活动一一帮助学生克服。活动修改:在上面的活动的基础上,再延续设计如下活动: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我们看到同一个凸透镜成的像可以不同,主要是改变了什么?
(注释:教师追问,启发学生明确导致像变化的原因是物距的变化。)生:改变了凸透镜到书本的距离。
师:也就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要研究的凸透镜和物体放在一个光具座上,我们用蜡烛来代替书本,这主要是因为点燃的蜡烛的烛焰便于观察,距离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光具座的刻度尺读出。下面我们一起再现刚才大家的观察活动。请大家注意观察用凸透镜观察到的烛焰有什么特点,是否会发生变化,变化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注释:教师将学生活动改为演示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清楚地观察到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变化。)
操作活动: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先观察到放大、正立的虚像(这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有的一种情况)。接着增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学生观察不到蜡烛烛焰的清晰的像。
师:刚才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生:先看到放大的像,接着就看不到清晰的像了。
师:可是大家在各自观察的时候可以成倒立的像,老师操作有什么问题吗? 生:可以再增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师操作,增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还是观察不到。
教师提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找找,关键是找到成等大的实像点。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注释:用演示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到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原因是物距发生了变化,并且教给学生观察实像的方法,即像、物等大的关键点。)
用事实、实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障碍。
第四部分 “以学为主”的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几种常用教学策略
一、情境式教学
定义:指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的目的:
(一)引发内容: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学习水到渠成。
(二)引发情感: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引发思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情境的手段:
(一)模型展示法:即利用物理模型来创设情境。
(二)情境再现法:即利用课本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或视频来创设情境,此法的优点是能突破时空限制。
(三)语言描绘法:即利用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等,丰富生动的语言是一种优良的情境创设手段。
(四)实验演示法:即利用实验的现象、结果来创设情境。这几种手段也可以结合使用。
分子动理论引入情境(北京市丰台区王佐学校李冬艳、孔俊英)(1)魔术设秘
老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两朵小花,请同学们传递一下,看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同学:没有什么特别的,两朵浅黄色的小花。
老师:(模仿魔术师动作)老师的手今天非同寻常,只要用手在小花上一挥,小花就有了魔力。
(注释:用语言烘托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老师:手拿已施了魔法的小花,在盛装无色液体(浓盐酸)的小烧杯上方晃一晃,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注释:用实验现象创设奇异的物理现象美,用动作和语言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疑问。)
学生:啊!红了!红了!变红了!
老师:老师今天的手,不仅能给小花施魔法,还能将法力传递给一位同学,哪位同学感兴趣?
学生:踊跃举手,我来,我试试„„
老师:选一位同学上来,出示完全一样的小花。
手对手的传递法力,在学生不注意的瞬间调换小烧杯,将盛浓盐酸的小烧杯换成盛浓氨水的小烧杯。
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用手在小花上一挥,小花也有了魔法。
手拿已施了魔法的小花,在盛装无色液体(浓氨水)的小烧杯上方晃一晃,奇迹又一次降临。
学生:呀!蓝了!变蓝了!怎么又变蓝了!如图所示(略)
老师:同学们想知道这个魔术的秘密吗? 让我们一同进入微观世界探个究竟。
二、探究教学
在规律教学中经常用到探究教学,探究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
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
(一)“捕捉新奇‘出’问题” 利用物理学领域的知识、实验对学生的新奇感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疑问,展开讨论,提出问题。
案例:平面镜成像引入(杨雄生)
观察器材:竖直放置一块玻璃,玻璃前有支蜡烛,玻璃后面有一只烧杯,烧杯中也有一支蜡烛。
教师:请一位同学帮我表演,请他帮我把玻璃前的蜡烛点着。教师和学生分别将玻璃板前后烧杯里的蜡烛都点燃。教师:两支蜡烛全点着,我把烧杯中的蜡烛吹灭。教师凑到烧杯前,使劲吹蜡烛火焰。师:吹灭了没有? 生:没灭。
师:我往烧杯里倒水,让水淹灭它。向烧杯里倒蓝色的水,直到烧杯里倒满水。师:蜡烛火焰被水浇灭了吗? 生:没灭。
师:这支蜡烛风吹不灭,水淹不灭,为什么? 揭秘,教师拿走玻璃板。
生:蜡烛是灭的。可是刚才明明看到的是点燃的啊。
师:刚才看到的是蜡烛在玻璃里的像,不是真的火焰。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课题—平面镜。
(二)“发现矛盾‘出’问题” 物理学中有许多新知识刚看起来与原有知识互相矛盾,学生就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借助问题的讨论,不仅化解了疑点,而且增长了实践知识;采用“矛盾冲突法”,尽力展示生活体验。
设置引起冲突的问题情境:设置一个能够引起学生使用原有认知图式的问题情境,提供一个学生可以对目前自己使用的图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反馈系统,并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不平衡。
案例2:
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学生原有的认识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新知识是“光线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传播方向将改变”。
折射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所解决不了的,给学生造成了一种表面上的矛盾,进而为教学制造了一种悬念。
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这样一个表面矛盾的现象,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找到条件。“光的折射” 引起冲突的情景设计:
实验装置: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说明: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和实际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
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
活动2:如果不把鱼放在水里,而是放在空的玻璃槽中,再试试,能准确的扎到鱼吗? 学生活动。三根钢丝准确地落在鱼的位置上。
问题1:当鱼在空槽里时,都准确地找到了鱼的位置,但当鱼在水里时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说明你们观察到的鱼的位置都在实际位置的上方。
问题2:两次有什么区别吗?(启发学生寻找产生差别的原因,发现新现象中光经过了两种不同的介质----对错误认识进行分析,形成探究思路)
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内容。学生: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师:人眼能看到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射入人眼引起视觉。前后找鱼的位置的实验给你什么启示,光是否总是直线传播而不改变方向呢?(提供给学生评估的反馈系统,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不平衡)(启发学生寻找产生差别的原因,发现新现象中光经过了两种不同的介质----对错误认识进行分析,形成探究思路)
学生:说明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可操作性强,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和实际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形成事实与经验的冲突。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
(三)“追根溯源‘出’问题”
物理学中好多知识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惯性概念教学环节中,原有的生活经验是对运动物体具有惯性的概念比较熟悉,而对静止物体是否具有惯性及静止也是物体的一种运动状态并不清楚。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演绎推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利用“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其运动”演绎推理出“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其静止”的推论,并用实验来验证。
(演示小车实验)提出问题1:运动的汽车急刹车时,为什么车上的人会向前“冲去”?(引出惯性这个概念,尽管认识不够科学、全面)
问题2: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引导学生寻找生活经验,归类,进一步强化运动物体具有的惯性这一概念)
问题3:静止的物体有惯性吗?依据你对惯性的理解,用什么事实现象说明“有”或“没有”?(“有”或“没有”问题的提出是提醒学生再清晰化对惯性的认识,静止物体惯性的提出是学生生活经验中匮乏的,由教师补充。)
演示从火柴盒下和从玻璃杯下抽出纸条的实验。再讨论问题3。
结论:“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强调运动与静止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
以上是几种比较典型的常见的实现“以学为主”的几种教学策略。一般来说,在一个成熟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应用到多种教学策略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第五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习课程后对你进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启示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习课程后对你进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启示
学习了《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课程后我对物理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我很受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渐以这种新的物理教学理念为主并加以利用实施,在学习中,我有以下启示
一、要改变以往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首先应该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让我们教师淡化以往的学科观念,用现代科学教育的理念来指导物理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书本。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而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的独立的个体。
二、要改变以往的物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题海战术,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技能,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也必须体现物理的这种实践性。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活动。
三、要增加物理学习的灵活性,让学生自身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本领。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和选择研究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学生仍然以过去那种看课本,学课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话,就可能成了新的“书呆子”,而不能培养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分析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材会发现,新的物理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知识间严密的逻辑顺序,尽力突破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生活中的现象及经验,努力体现出要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教材内容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不同个体,提供给学生最基础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确保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要积极探索物理教学的新方式。在现代科学教育的理念下,应该探索新的评价体系,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课程获得科学知识,仅仅是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一个方面;而通过物理课的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才是物理学科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