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年中国基础化学原料市场发展预测分析
2013-2014年中国基础化学原料市场发展预测分析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纯苯(石油级)年均价约为9500元/吨,与上年大致持平;甲醇(一级,净水)年均价约2900元/吨,涨幅4%。基础原料市场总体上可能好于2013年。
市场需求增长相对平稳。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基础化学原料市场需求增长总体上较上年略有加快。其中,无机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有机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7%,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预计主要基础化学原料中,乙烯表观消费量约1785万吨,增长9.5%;甲醇表观消费量约3300万吨,增长5%;烧碱表观消费量约2690万吨,增幅6%。2014年,基础化学原料市场需求总体上将会延续平稳增长态势。预计无机化学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为6%,与上年基本持平;有机化学原料增幅约8.5%,较上年有所加快。其中,乙烯表观消费量约1945万吨,增长9%;甲醇表观消费量约3550万吨,增长7.5%;烧碱表观消费量约2850万吨,增幅6%。
无机化工原料价格有所反弹,有机原料市场将稳中趋升。根据目前市场走势判断,2014年,我国无机化学原料市场受成本支撑会有所反弹,由于上年深度下跌,所以显得反弹力度稍微大些,但在产能过剩重压之下,市场竞争激烈,整体上仍将是相对低迷的局面;有机原料市场总体将继续稳中趋升的格局,价格主要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而波动。预计烧碱(片碱)的市场年均价格在2800元/吨上下,涨幅5.5%;纯碱(重灰)年均价在1550元/吨左右,涨幅7.5%;电石均价约3100元/吨,涨幅6%;丙烯市场均价约为10400元/吨,微涨0.6%。
第二篇:2018-2022年中国盐业市场发展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盐业市场发展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盐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盐业体制改革有序进行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方案》提出要强化食盐专业化监管,完善食盐专营制度;推进盐业管理综合改革,完善食盐储备制度;加强食盐管理制度建设,保障食盐供应安全;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改革任务。
为进一步落实《方案》精神,保证食盐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释放市场活力,2017年4月,发改委和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盐业体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一是全面准确落实盐改精神,抓紧完善地方涉盐法规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完善食盐专业化监管体制;三是落实盐改跨区经营政策,积极释放市场活力;四是开展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确保人民群众食盐安全。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纷纷发布盐业改革方案,盐业改革正有序进行中。
2017年12月,修订后的《食盐专营办法》发布,增加了“科学加碘”和“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要求,为《方案》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人民群众安全用盐筑牢了制度笼子。
(二)行业将建立安全信息追溯体系
2018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食盐批发企业规范条件》,明确了食盐定点企业应当建立食盐电子追溯系统并有效运行。
2018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食盐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规范》标准,对指导国家食盐行业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对盐业体制改革后推动行业健康安全发展、维护消费者利益、支撑政府监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截至2018年6月,全国共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2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在平台注册;18家食盐批发企业在平台注册。食盐定点生产企业25家正在使用全息防伪二维码标志;平台累计发码18亿枚;企业追溯系统已经建设完成24家;正在建设的有44家;企业追溯系统已经完成招标3家,企业追溯系统准备招标36家。
(三)积极开拓电商等渠道 当前,“互联网+”的概念成为时尚,而作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食盐行业,其电商化道路作为传统经销渠道的有益补充,已为越来越多的盐企所利用。例如,云南盐业已经与邮乐网开始合作,将在京东、天猫等网站开展电商布局。另外,包括广盐、中盐、苏盐在内的多家盐业已经在京东、一号店等电商平台设立了专营店,开始在网上销售。
另一方面,中盐积极开拓新渠道,推进跨界合作。截至2018年8月,中盐已与中国邮政在16个省正式开展业务合作,充分利用中国邮政的物流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农村市场。
(四)或形成行业巨头
对于省级的盐业公司和中盐公司,他们由于多年的垄断已占据了非常丰富的渠道资源,近几年为了备战盐改,很多盐业公司已经提前布局上游的生产企业,为今后实现产销一体做好准备。所以实力强劲的盐业公司在产销一体后会最有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巨头。
二、不利因素
(一)政策过渡期
从2017年盐改政策正式实施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发生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跨省卖盐被当地盐业管理部门查扣的现象。种种问题,表面上看是食盐企业与地方盐业管理部门的冲突,但更深层次的矛盾是由于政企不分导致。对于盐业管理部门来说,一些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抢占市场,将食盐转卖、再批发给没有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增加实质上的食盐批发企业数量,违背了国家不再新增食盐批发许可证的规定,这是多地查扣食盐的真正原因,如果不对这种销售模式进行规定,可能出现很多批发企业,对市场监管造成很大的难度。
(二)可能出现供给过剩
先从食盐生产企业来看,一般会认为盐改实行后,价格和产量放开限制,制盐企业会获得更多利润。但目前我国原盐产能过剩较多,食盐的产量放开后,更多的原盐会被用于制备食盐,那么盐改之后,食盐的供给将会过剩。而制盐企业虽然被允许进入销售环节,但由于之前不允许生产企业直接销售,今后如果再建销售渠道的话,成本会很高,而如果想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就必须要和之前建立这些销售渠道的食盐批发企业合作。所以对于制盐企业来说,面对今后食盐产品的竞争加剧,产品品牌影响力强、附加值高且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将会占据优势;另一方面能否拥有更多销售渠道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三)价格战影响行业利润
目前盐产能过剩,这种情况下,盐业企业为抢夺市场份额,把价格战作为主要竞争手段,既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也无益于消费者。目前,盐业企业整体利润下降比较快,从2017年开始,有一些传统的批发企业亏损,2018年亏损面还在不断加大。
(四)问题盐影响公信力
2017年5月,全国多地发现了“脚臭盐”的踪迹,即食盐在手中一搓就会产生“脚臭味”。本次涉事食盐品牌均来自河南平顶山市的两家企业“神鹰盐业”和“中盐皓龙”。河南省盐务管理局回应表示,“脚臭盐”发出异味是由隐藏在岩盐矿床中极少量的丙酸、丁酸、异戊酸、己酸等短链脂肪酸形成,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工信部回应称,涉事企业的食盐生产许可证、批发许可证、工商许可证已被要求暂扣,暂停一切食盐生产、经营活动。问题盐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盐改的公信力。
2018-2022年中国原盐产量预测
2016年,中国原盐产量为6,309.5万吨,同比增长1.0%;2017年,原盐产量为6,266.6万吨,同比增长3.8%;2018年1-8月,原盐产量达到3,707.2万吨,同比减少0.9%。
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原盐产量将达到6,310万吨,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0.86%,2022年将达到6,530万吨。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原盐产量预测
8,0006,0004,0002,00006,3106,2106,4006,3706,530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中国原盐产量(万吨)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018-2022年中国原盐消费量预测
2014年,中国原盐消费量为9,690万吨,同比增长8.27%;2015年,原盐消费量为9,312万吨,同比减少3.9%;2016年,中国原盐消费量为9,254万吨。
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原盐消费量将达到9,000万吨,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8%,2022年将达到9,620万吨。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原盐消费量预测
12,0009,0009,0006,0003,00002018E9,2709,7209,8109,6202019E2020E2021E2022E中国原盐消费量(万吨)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018-2022年中国食盐销量预测
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食盐销量将达到1,015万吨,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71%,2022年将达到1,220万吨。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食盐销量预测
1,5001,***18E2019E2020E1,0151,0651,1301,1701,2202021E2022E中国食盐销量(万吨)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第三篇:2017-2021年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及预测分析
2017-2021年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及预测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6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宣布信用卡行业多项变革。《通知》秉持“让市场的回归市场”原则,将信用卡行业的几项重要费率由央行固定,改为发卡机构自助确定,并放在了《通知》最重要的第一二三条中。主要有信用卡透支利率、免息期和最低还款额、违约金等。近年来,无论是在信用卡的申请还是对现有持卡人的服务上,一二梯队的银行政策已默默由“跑马圈地”变为了“精耕细作”,本次《通知》规定,几项与持卡人最密切相关的费率,都改由发卡机构自主确定,对于依赖市场而活的商业银行来说,或是利好消息。
(二)信用卡业务分拆独立经营 2016年9月20日,继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分拆信用卡业务之后,光大银行宣布也拟耗资100亿元设立独立子公司。相比事业部制运营模式,独立的子公司将更具激励机制和风险隔离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时下商业银行对利差的依赖。然而,银行信贷、信用卡、消费金融等业务在市场和客户定位上存在一些重叠,这块“蛋糕”的争夺无疑对信用卡子公司运作将是一次考验。
(三)平台化运营打破行业壁垒
在当前传统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信用卡行业更加需要凭借大数据及智能引擎不断提升关注、感知与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对于不同“社群”的个性化需求,信用卡行业需要积极应对,打造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接入多种手段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线上面向个人客户、集团客户,提供业务宣传、产品销售、业务办理以及增值服务。未来,平台化必定将成为各家银行信用卡公司领跑行业的突破口。因为平台通过为双边提供全面的功能和服务,从而积累流量,能够在网络规模效应下实现平台自身的快速成长及客户、商户规模的壮大。例如招行信用卡推出的掌上生活App,就建立了一个“生活-消费-金融”的平台,打破了银行间壁垒,在行业内首次实现向所有持卡人全面开放。
(四)虚拟信用卡
随着中国银联推出HCE云支付功能,以及Token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虚拟卡业务得以实现,ApplePay、SamsungPay、HCE云闪付加速了虚拟信用卡的发展和普及。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都有了虚拟信用卡业务。
虚拟信用卡是传统信用卡谋求变局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其背后将是银行从产品、服务、营销到管理的全方位经营模式的改变,也是传统信用卡中心变身成为互联网平台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不利因素
(一)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第一,信用卡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由于征信数据使用、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尚不完善,政府部门在数据使用上便制定了许多限制性条款,对商业银行及发卡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信用数据的有效使用造成限制。另外,由于中国信用卡的系统化管理水平较为滞后,大量的授信决策和后端管理政策都是通过人工判断的,导致人为驱动执行在风险管理中占的比重过大,这不仅降低了风险管理的效率,而且增加了操作风险的机会。第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相关法规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刑法对信用卡诈骗的界定十分简略,无法全面覆盖信用卡业务的各专业环节中出现的犯罪行为。未将与信用卡风险管理密切相关的借记卡业务中的欺诈行为界定为犯罪,未将单位等团体纳人银行卡诈骗犯罪的主体,对内部人员作案的情况未形成明确的惩罚机制,缺乏对骗领银行卡、诈骗银行资金等行为的相关规定和处罚条款。
(二)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
我国已经于2006年一月正式启动了个人信用征信系统,通过在这一系统可以查询到个人的信用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中国的信用卡市场。然而,中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依然面临着“数据瓶颈”。目前,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基本实现全国联网,但这只是各商业银行历史信用数据的汇集,没有包含工商、税务、保险等其他社会公共部门的信息。加上我国个人收入不透明以及个人征税机制不完善,银行难以根据历史的或当前的信用数据判断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真实性、稳定性、还款意愿等关键性内容,对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造成了影响。其次,目前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存放的数据只是客户的历史信用数据,商业银行在授信时,也只是查阅该客户的历史借款、还款记录,看是否存在逾期还款记录以及是否贷款过多,超出客户自身的还款能力。这只能杜绝已有违约记录或贷款过多的恶意贷款,对新发生的贷款和没有逾期记录的贷款不能实施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及管理。
(三)信用卡的睡眠卡数量大
虽然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信用卡的总体渗透率依然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一人多卡的现象在中国较为普遍,超过40%的信用卡持卡人持有一张以上的信用卡。另外,信用卡中睡眠卡数量十分大。由于国内各家银行发卡目标人群的定位大致相同,且银行更多关注发卡数量,因此造成一人多卡的重叠发卡现象极其严重,活跃卡所占的比重大约仅占总发卡量的30%。
(四)缺少差别化服务
虽然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年费、商户消费回佣和透支利息收入,但是体现一张信用卡价值的并不在于它的年费或者利息的高低,而是由持有信用卡所带来的增值服务。从发达国家信用卡产业的发展经验看,信用卡增值服务的多少和优劣对客户维护、市场拓展以及持卡人用卡频率的促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内来看,由于技术上缺乏一套有效的客户数据库系统,影响了国内商业银行对客户的综合评价,不能科学地确定什么样的持卡人才是优质客户,所以优质客户的差别化服务难以体现。在现阶段,一名优质持卡人,基本上还不可能享受到类似国外发卡银行所提供的各种增值服务。正是因为信用卡服务的无差别、趋同性,才造成了目前国内“像卖大白菜一样卖信用卡的”的营销战略,国内商业银行间的竞争还停留在信用卡年费的比拼上。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信用卡发卡量预测
截至2015年末,全国信用卡累计发卡5.22亿张。截至2016年上半年,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5.94亿张。我们预计,2017年中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将达到6.91亿张,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25%,2021年中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将达到11.36亿张。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预测
11.***E2018E2019E2020E2021E中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亿张)6.918.877.8410.07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信用卡授信总额预测
截至2015年末,全国信用卡授信总额为7.08万亿元,同比增长26.43%。截至2016年末,信用卡授信总额达到9.14万亿元,同比增长29.06%。我们预计,2017年中国信用卡授信总额将达到11.2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72%,2021年中国信用卡授信总额将达到23.8万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信用卡授信总额预测
23.8252013.51510502017E2018E2019E2020E2021E中国信用卡授信总额(万亿元)11.216.219.8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第四篇:主题公园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主题公园是指围绕特定主题而规划建造的有特别环境和游乐项目的新型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发起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旅游热的兴起,使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当时的旅游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始从萌芽状态转入全面发展。
我国各种主题公园类型丰富,包括各种森林公园、动植物园、地质公园、温泉公园、文化公园、海洋公园、历史文化公园等。我国主题公园基本呈三级阶梯结构:东部沿海分布较多规模较大,中部分布次多且规模不大,西部分布较少且规模较小。
在全球范围内,主题公园最发达的地区在北美洲,但亚洲是全球主题公园发展最快的地区,而中国主题公园的市场发展潜力最大,每年至少有1亿人次的潜力,目前还远没有开发出来。总体来说,中国的主题公园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兴盛时代”。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主题公园行业会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城市化的加快,主题公园这一新型的旅游休闲产品,将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消费对象。中国已进入到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时期。未来中国的民族品牌将更接近国际水准,国际品牌更加希望能进入中国市场。未来5年,中国主题公园市场将超过每年100亿元水平。未来25年至30年,中国可以容纳10个或更多的类似迪士尼规模的主题公园。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主题公园的定义、起源、特征等,接着分析了国外主题公园业的概况和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环境,然后细致剖析了中国主题公园产业的发展现状、细分及区域市场的发展。随后,报告对主题公园产业做了市场竞争分析以及营销状况分析。最后重点分析了主题公园的投资状况,并科学预测了其未来前景及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五篇: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保持了2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1992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年生产量只有50万平方米,而到2011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产量达到5700万平方米。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该产业也成为我国唯一在生产能力和利用规模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随着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竞争态势的日趋激烈,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太阳能企业开始将创新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在核心技术还是外观形象,无论是集热技术、保温技术还是高能效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6月,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起的《高效节能太阳能热水器惠民工程推广实施细则》正式出台。推广期限暂定为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旨在通过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使用,拉动新能源产品的消费。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对洗浴热水的需求增长迅猛。在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随着中高温太阳能热水器的开发以及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日益完善,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领域不再局限于提供热水,正逐步向取暖、制冷、烘干和工业应用方向拓展,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潜力巨大。另外,受益太阳能热水工程开始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太阳能热水工程技术和产品结构实现突破,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和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我国太阳能热水工程市场增长迅猛,面临巨大的发展商机。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太阳能的定义、特性、利用及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概况,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现状,并对国内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国内主要省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发展、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情况。随后,报告对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做了竞争及营销分析、替代品行业发展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解析了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投资前景与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