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班田利红110201010
试述程序正当原则
11级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一班110201010田利红
摘要:在中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立法规划,并在草拟过程之中。从制度源流与理论基础两个层面对程序正当原则进行系统考察,力求为科学地揭示该原则的基本内容提供系统的理论论证,并为科学地构建中国行政法上之程序正当原则提供理论依据。从制度上考察,程序正当原则起源于英国法中的“自然正义”发达于美国法所继承的“正当法律程序”。到了20世纪,包括许多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纷纷进行行政程序立法,通过立法将程序正当原则确立为行政法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程序正当、行政法、基本原则、法律
在英国程序正当原则最早可追溯到1215年制定的《自由大宪章》第39条。首次以法令形式明确提到并解释了“程序正当”这一词语。其核心思想有二,一是公平听证规则,即任何人或团体在行使权力可能使别人受到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对方意见,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二是避免偏私规则,即任何人不能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也就是说某案件的裁决人不得对该案持有偏见和拥有利益。在长期的司法审判过程中,通过阐发自然正义原则,英国法院使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法院和行政裁判所的司法权,同样也适用于行政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也要保持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在英国,程序正当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保持最低限度的公正,亦具体包括公平听证和避免偏私两项规则。避免偏私要求行政行为必须由没有利益牵连的人作出;公平听证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做出不利于公民的行政决定时必须听取对方的意见,公民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其中,后者主要又包含三项具体内容:一是公民有在合理时间以前得到通知的权利;二是公民有了解行政机关的论点和根据的权利;三是公民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美国法的基础是英国普通法。美国内战前期,汉密尔顿在1787年的纽约州批准宪法会议上提出“程序正当”一词,该会议予以采纳并提出“人权法案”。它构成了美国宪法程序正当条款的起源”。根据美国法院的解释,宪法规定的正当法律程序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正当法律程序要求政府的“正式行动必须符合对个
人的最低公正标准,如得到充分通知的权利和做出裁决之前的有意义的听证机会。”其二,正当法律程序要求国会所制定的法律,必须符合公平与正义。在决定程序正当于特定的情况下所要求的具体内容时,它将审视三个因素:“第一,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私人利益;第二,由于行政行为所使用的程序而错误剥夺此类利益的风险,以及采取额外的或替代的程序保障可能得到的任何利益;第三,政府的利益,包括相关的行政作用,以及采取额外的或替代的程序将需要的财政及行政方面的负担。”行政必须公开,由公众直接参与对行政的监督,以补充程序限制和司法审查的不足。行政公开作为正当法律程序的一项重要内容得以确立。
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活动的国内公法”,主要包括行政组织、行政活动和行政法院三部分,核心是公共权力的行使。所以大陆法系的传统行政法理论,<1>“把行政法的主要目标放在用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根据加以说明和对行政权力的范围加以限定上,而原则上对行政作用究竟应通过什么样的程序和过程来进行这一点似乎并不关心。”大陆法系行政法“重实体而轻程序”的传统与英美法系行政法“重程序而轻实体”的个性特点,形成了近代以来行政法中的两种古典“控权”功能模式,即严格规则模式和程序正当模式。严格规则模式的特点是:从行政行为的结果着眼,注重行政实体规则的制定,通过详细的实体规则实现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功能,行政主体的法律适用技术侧重于严格遵循行政法实体。程序正当模式的特点则是:从行政行为的过程着眼,侧重于行政程序的合理设计,通过合理的行政程序设计来控制行政权力的目的,行政主体的法律适用技术以程序正当下的行政决定为特征。用程序控权取代实体控权,从注重行政行为的合乎实体法规则向注重行政行为的合乎程序性转变,已成为当代行政法发展的主流。
<2>“法的基本原则是体现法的根本价值的原则”。程序正当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样源于它从根本上承载了现代行政程序的基本价值追求——程序正义,是确保程序正义在行政权力运行中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所谓行政法上之程序正当原则或简称“行政正当原则”,即行政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标准。根据前述行政程序正当性的三项最低要求——程序中立性、程序参与性和程序公开性,行政正当原则可具体导出避免偏私、行政参与和行政公开三项基本内容。(一)避免偏私原则,避免偏私原则,即要求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进行过程中应当在参与者各方之间保持一种超然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和地位,不得受各种利益或偏私的影响。它是程序中立性这一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要求在行政程序中的具体体现。程序中立的实质是要求行政主体排除利益的干扰,居于客观的立场,从而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正决定。可以说,其核心要求是“避免偏私”。行政程序中的“避免偏私”原则具有如下要求:第一,没有利益牵连。它要求行政主体及其行政人员和行政人员的亲属,与所作的行政行为没有个人利益上的联系。这里的个人利益,通常是指财产利益或金钱利益,但也不仅限于此,还包括“其它足以影响行政决定的非财产因素,例如感情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内”。第二,没有个人偏见。个人偏见不同于个人利益,它主要指个人情感受到某种预设的观点或偏好的支配,“构成个人偏见的要件是不正当地偏向一方或对另一方怀有敌意”。没有个人偏见规则要求行政主体应给予当事人同等的机会,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二)行政参与原则,参与原则是指受行政权力运行结果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有权参与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行政权力运行结果的形成发挥有效作用。参与原则强调的是参与行政权的运行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出席”、“到场”或“参加”。而参与过程实际上又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与私人参与行政形成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过程意味着行政相对人不再是行政活动中被动的受体,而成为积极主动的主体一方。在这种互动过程中,相对人的意志必然影响着行政主体意志的形成,从而使行政意志不仅仅是行政主体的意志,还体现着相对人的意志,并使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意志得以沟通和交流。行政参与的核心是公平听证,即“被听取意见的权利”。这种权利意味着行政主体负有听取当事人意见的义务。行政主体在做出对当事人的不利决定时,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不能片面认定事实,剥夺对方辩护的权利。这是行政参与原则的核心要求,也是保证相对人有效参与行政程序的前提条件。(三)行政公开原则,<3>“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公开原则的主旨在于让民众亲眼见到正义的实现过程。因此公开原则长期以来就一直被视为是程序正义的基本标准和要求。行政公开即行政的公开化,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应当依法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公开,以使其知悉并有效参与和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行政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其目的在于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实现公民对行政的参与和监督,“在现代社会有着加强行政监督、防止行政
腐败,建设开放政府、廉洁政府的功效。”此外,行政公开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功能在于建立行政沟通,增进政府与公众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按照现代民主与法治的基本要求,行政公开化的内容应当是全方位的,不仅行政权力的整个运行过程要公开,而且行政权力行使主体自身的有关情况也要公开。行政主体的公开,内容包括:行政主体的基本情况、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权限和财政收支状况,以及公职人员的录用、考核、奖惩、任免及其财产和品德状况、廉洁自律情况等。就行政权力的整个运行过程而言,要公开的内容包括事先公开职权依据、事中公开决定过程和事后公开决定结论。但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内容,不得任意公开。行政主体还必须采用相应的方式公开。根据公开的对象不同,一般采取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公众的公开,主要有:会议旁听、媒体报道、刊载、查阅、公榜等。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脑网络的建设,有的国家行政机关已经利用“英特网”发布各种信息。对特定相对人公开的方式主要有:阅览卷宗、表明身份、告知或送达、说明理由等。在中国,行政公开化或政务公开化的要求也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被提了出来,并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中国有关行政公开内容已散见于一些具体的法律规定中。
参考文献:<1>《行政法学》(第二版)孟鸿志 第86页
<2>《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周佑勇 第137页
第二篇:政法学院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调
政法学院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社会调查计划
根据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结合我院教学工作实际,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调查定于2011年7月进行。地点在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为了使社会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目的和意义
1、社会调查一直是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传统特色教学活动和专业必修课。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初步了解国情、省情等社会实际情况、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学会撰写调查报告,为今后从事相关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广阔舞台。
3、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对我国国情、省情等社会实际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后,让学生思考切实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应有贡献。
二、调查内容
1、新农村建设问题调查;
2、农村党建工作调查;
3、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调查;
4、农村党员结构情况。
三、具体安排
1、准备阶段(6月 25日---7月3日)
召开社会调查动员大会
学生确定调查方向和题目
落实分组名单
带队教师与学生见面,布置本组工作
2、实地调查阶段(7月4日---7月10日)
(1)7月4日上午离开学校前往调查地点
(2)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本人的调查方向深入企业、村委会、农户家中等进行实地调查;
(3)学生在调查中应做好调查记录,以便撰写调查报告时参考;
3、撰写调查报告阶段(7月10日--8月25日);
(1)7月10日,师生全部返校,每位同学根据实地调查情况,撰写一篇不少于6000字的调查报告。
(2)8月底开学后召开总结大会,每组选2至3名同学到全班进行交流,总结调查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四、组织领导
为使本次调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效果,学院成立社会调查领导小组。
组长:熊时升
副组长:郭凌肖接增
成员:宁洁吴小平彭坚
五、组织纪律
1、学生应当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各项安排,尊重指导教师;
2、学生在社会调查期间,务必注意安全,一律不得下河洗澡,不得随意在外吃东西;同学之间要相互支持、关心、帮助,外出要结伴而行;注意维护自己和大学生的形象;
3、学生在调查中尊重当地干部和群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注意仪表的朴实大方、端庄、文明、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4、学生在调查中要虚心好学,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多听、多问。不要随意发表意见;
5、调查期间,严禁打架、酗酒等恶性事件,如有发生,除按校纪校规处理外,社会调查成绩为不合格。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011年6月25日
需要当地解决的主要问题:
1、社会调查学生总人数为82人,老师4人,共计86人。吃住问题。
2、82人共分成四个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希望能与各个村提前联系,方便开展活动。
3、拟针对当地的部分中小学生开展暑期素质教育课,根据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定。
4、拟与当地的乡镇开展一些文体联谊活动。
5、参观当地的特色企业,适当的进行一些参观。
6、在当地赶集的时候开展一次义务法律咨询。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S(优势):
1.就业面就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般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类,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一般是进入中学或者大学,从事的是学校的有关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或者学校学院党团组织工作。而非师范类专业则会进入各种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以及有关企业单位,负责党务、宣传、行政、组织、党团工作和管理工作。2.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执政党的理论相同。W(劣势):
1.专业技能不够强,就业岗位的可替代性强,企业单位不待见
2.学的知识多而不精,专业知识有局限
3.社会专业歧视严重
4.职业普遍收入较低
O(机遇):
1.在校的比较多的师范生,我们这专业考研及就业的机会相对对较多
2.择业相对于免费师范生自由,且有211这块敲门砖
3.政治体制改革与加强党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T(威胁):
1.学的都是理论性的东西,缺少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
2.相近专业毕业生的替代性威胁,待业人口增加的威胁
3.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增强理论素养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xxx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8年6月1日
◎身高:167cm
◎体重:56kg
●专业水平与技能
◎学历:大学本科
◎学位:学士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外语水平:CET—4级,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和文字翻译能力,◎计算机水平:FORTRAN二级,熟练操作WINDOWS、WORD
●个人特长
◎性格开朗,思维敏捷
◎口才与文笔俱佳
◎擅长书法、绘画
◎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好的知识结构
◎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强,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参与活动与奖励
◎社会活动:
◆1999年7月—9月在甘肃省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实习
◆1999年10月寝标设计获展
◆1999年12月—2000年1月在哈尔滨金诺广告公司见习
◆2000年3月在吉化集团参观调研
◆2000年7月—9月在甘肃省白银市人民检察院实习
◎ 在校职务:
◆外语协会理事
◆网球协会理事
◎所获奖励:
◆1997年10月获人文学院第一届“政法杯”大学生辩论赛“最佳辩手”奖
◆1997年12月获吉林工业大学第二届“文明杯”大学生辩论赛团体亚军
◆1999年12月获人文学院“法学社会实习报告”评比特等奖
◆1999下学期获二等奖学金
◆2000上学期获二等奖学金
●联系地址
◎学校:吉林大学南岭校区xxx#(邮编:130025)
TEL:0431—xxxx
◎家庭:xxx
TEL:xxx
◎EMAIL:xxx
●补充
◎院系意见:
第五篇: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新生推荐书目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大学新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通过“古今中外、文史哲杂”式的课外阅读,益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新生“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包容、思维更加批判”,以养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也有助于树立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一、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类:
严耕望:《治史三书》(从事学术研究必看的名家经典著作)
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看一般理论部分,具有普适性)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对应看,中西比较)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
费孝通:《乡土中国》(对中国社会的经典描述)
曹伯韩:《国学常识》
章太炎:《国学概论》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清代学术概论》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徐倬云:《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刘述先:《论中国儒家哲学的三个时代》
李申:《简明儒学史》(对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发展脉络作了简而精的梳理)
陈克明:《群经要义》(与上一个结合看,对传统经典作了简而精的阐释)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儒家经典有整体印象之后再看)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解》,(在朱熹《集注》之后再看)
封祖盛:《当代新儒家》(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了“同情式的理解”再看)
王国维:《人间词话》
刘福元、杨新我:《古代诗词常识》(唐诗宋词是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个自由主义者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变性思考)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走出中世纪二集》,《重读近代史》(盲目的向往历史是可怕的,要理性的向前看)
胡适:《容忍与自由》(“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结合鲁迅的杂文,理解国人的劣根性,转变和提升自身素养)聂华苓:《三生影像》(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个人叙事)
龙应台:《野火集》(1980年代的台湾社会,当下要“以台为鉴”),《目送》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改革开放同时代的台湾社会状况,个人叙事)
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理解当前大陆社会矛盾冲突的深层原因)
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道德素养)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探索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宏大叙事)
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传统需要走向现代,传统的“转化性创造”)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何怀宏:《底线伦理》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
二、欧美社会思想文化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全球化时代需要全球的历史视野)
乔斯坦·贾德:《苏珊的世界》(小说式的叙解欧洲社会的思想文化)
罗素:《西方哲学史》(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简史》对应看,中西比较)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对形成西方世界观的各种观念的理解》
《圣经故事》(理解欧美人精神信仰的世界)
卡西尔:《人论》
陈乐民:《启蒙札记》(理解启蒙,实现“自我启蒙”,哈贝马斯说:“启蒙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赵毅衡:《有个半岛叫欧洲》(亲历感受欧美社会生活,个人叙事)
大卫·休谟:《人性论》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国富论》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基督教世界的改革与近代西方的崛起的内在关联)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卢梭:《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法治不是口号,也不是法条,法治是一种精神)达尔文:《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人类社会不全是“丛林规则”)
克鲁泡特金:《互助论》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自利是基因造成的,进化却促成互利)
麦特·里德雷:《美德的起源》(美德不是基于无私的奉献,而是基于理性的自利)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詹姆斯·蕾切尔斯:《道德的理由》(深入浅出的讲述西方道德思想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类:
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厘清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历程)
徐觉哉:《社会主义流派史》(社会主义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趋势,其派别和模式具有多样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是对欧洲文明的传承)
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社政司选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列宁选集》(1-4卷)
《毛泽东选集》(1-4卷)
《毛泽东文集》(6-8卷)
《邓小平文选》(2-3卷)
《江泽民文选》(1-3卷)
《十六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
《十七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上中)
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
安东尼·A·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欧美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时代潮流,模式多样)
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
王绍光:《民主四讲》
陈独秀:《独秀文存》
瞿秋白:《多余的话》(文人与政客角色纠结引发的无奈)
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崛起的现实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舒泰峰:《中国大趋势——中国拒绝捧杀》(同时,还要冷静、理性,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等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矛盾冲突依然亟待解决)
四、报纸期刊类
党的重要思想理论报刊(两报一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
报纸类:
《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
《社会科学报》(上海)
《中华读书报》
《南方周末》
《文汇报》
期刊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期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宣部),《思想理论教育导论》(教育部),《思想理论教育》(上海市教委),《思想政治课教学》(北师大、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国外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政治及其他学科教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分类期刊。
《读书》,《随笔》,《书屋》,《书品》,《书城》,《中国图书评论》,《中外文摘》,《演讲与口才》,以及其他专业期刊和知名高校的学报等。
阅读由兴趣而起,兴趣随阅读而生,遵从“开卷有益”、“坚持必有收获”,必然会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