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自理能力儿歌
1、穿开衫
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左钻钻,右钻钻,吱吱吱,上房子。
2、脱开衫
拉下小拉链,两手开小门。左手帮右手,拉拉小衣袖。宝宝本领大,衣服脱好了!
3、穿套衫
爬爬爬,爬爬爬,抓住衣边往下滑。最先露出脑袋瓜,捏住袖口伸进去。左手右手伸出来,最后衣边往下拉。
4、脱套衫
先把衣服往上提,抓住袖口缩胳膊。左胳膊、右胳膊,左右胳膊缩回来。
提住领子露出头,宝宝衣服脱好了。
5、穿裤子
穿裤子,要注意,两腿叉开伸进去。穿上裤腿先别急,穿上鞋子再起来。
两手抓住裤子腰,拉好盖上小肚皮。
6、扣扣子
小扣子,圆溜溜,好像眼睛找朋友。小洞洞,忙招手,欢迎扣子钻洞洞。
7、穿袜子
缩起小脖子,(拿住袜筒两侧)钻进小洞子,(穿进袜尖)
拉起长鼻子,(拉袜筒)穿好小袜子。
8、脱袜子
缩起小脖子,(脱袜筒至脚心)拉长小鼻子,(拉出袜头)
拉直小身子,(袜子拉直)躺在小房顶。(放在鞋面)
9、叠裤子
裤腰对裤腰,裤脚对裤脚,中间折一折,裤子就折好。
10、叠衣服
衣服宝宝要睡觉,对齐门襟门关好。两手放胸前,像把娃娃抱。
弯腰看一看,衣服叠好了。
11、穿鞋
两只小鞋子,一对好朋友。穿对头对头,穿错噘噘嘴。
12、喝水
排好队,去喝水,先他人,后自己。
取到杯,再接水,喝多少,接多少
慢慢喝,别呛着。
安全饮水很重要。
13、洗手
小朋友,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冲一冲,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小二班
第二篇:巧用儿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巧用儿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古华幼儿园 沈青华
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幼儿的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首先要改变家长的观念,特别是祖辈家长的育儿观念。但是关键还是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为此我们尝试了许多的方法、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发现运用儿歌化的语言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途径。
1、运用儿歌化的语言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小班的幼儿自理能力都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洗手的过程——卷袖口,肥皂搓一搓,手心手背洗一洗,小手冲一冲,小手甩一甩,再用毛巾擦一擦。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一开始,让孩子按照这个顺序完成洗手的过程很难。有的用水把手弄湿,就表示洗了,有的没有将泡沫冲干净。有许多孩子会把袖子弄湿。但我们要知道,对于刚离开父母,一切都要自己完成的他们是不容易的,出现这些情都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只有反复的指导,示范。结合儿歌《洗手》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洗呀洗/再用毛巾檫一檫/我的小手真干净。儿歌的印用,不仅可以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而且还可以帮助宝宝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呢!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将其他的一些对于孩子来说较难完成的活动或者操作任务,也可以编成儿歌来试一试。
2、采用生动有趣的儿歌,激发幼儿自理能力的兴趣。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于一些描述具体事物的生活现象的语言较易接受,因此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幼儿学习一些枯燥的劳动技能的兴趣和愿望。
如叠手绢:我们先让幼儿认识手绢边有四条边。再教幼儿叠手绢的方法:把手绢平放在桌上,两手抓住其中的一条边,一条边说着“我和对边握握手”,将手绢向对边折,幼儿也一边口里喊着,一边手里叠着手绢,兴趣浓厚。再如穿衣:我们先让幼儿认识衣领、衣袖,再教他们穿衣:衣服后面向着自己,两手握住衣领,喊一声“刮大风啦!”将衣服甩在身后,披在身上;接着继续说、做:“风来我不怕,露出小脑袋,将手伸到袖筒里”。让幼儿手里拿着衣服喊着、笑着、做着,非常开心。又如:在教孩子穿鞋子时,我们就教孩子穿鞋子的儿歌“小朋友,来穿鞋;小搭扣,往外边;小弯弯,在里边;先把小脚伸里面;再把小鞋拉上来。
好奇、好模仿、想说话是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把生活自理技能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形象的儿歌,让孩子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懂得粗浅的道理,从而掌握动作技能。
可见,语言的参与,使学前儿童的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幼儿在说说学学做做中掌握了自理技巧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篇: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总结
怎样使刚入园的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呢?一年来,我们年段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样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如洗手:它的规则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净,不留脏物。要求幼儿独立自觉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然很难,他们往往只会用水把手弄湿,就表示洗了。所以我们就教给洗手的正确方法,并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卷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脏物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擦擦手,挂好毛巾。示范后再让幼儿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二、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幼儿自理能力的兴趣。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于一些描述具体事物的生活现象的语言较易接受,因此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幼儿学习一些枯燥的劳动技能的兴趣和愿望。如叠手绢:我们先让幼儿认识手边有四条边。再教幼儿叠手绢的方法:把手绢平放在桌上,两手抓住其中的一条边,一条边说着:“我和对边握握手”,将手绢向对边折,幼儿也一边学着一边口里喊着,一边手里叠着手绢,兴趣浓厚。再如穿衣:我们先让幼儿认识衣领、衣袖、衣襟,再教他们穿衣:衣服后面向着自己,两手握住衣领,喊一声“刮大风!”将衣服甩在身后,报在身上;接着继续说、做:“风来我不怕,露出小脑袋,将手伸到袖筒里”。让幼儿手里拿着衣服喊着、笑着、做着,非常开心。
三、通过鼓励、表扬,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
小班幼儿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成人都不该忽视,应鼓励他们最微小的表现独立性的愿望。如幼儿自己扣上扣子,但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肯定幼儿独立意识,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提高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理能力不断提高。定期的评比,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自觉性。我们在班上创设了“能干的一双手”专栏,根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分项评比。如:穿衣、扣钮扣、穿鞋袜、取放点心杯、自己吃点心、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项内容用一具体图画表示。如:取放点心杯用一个杯子图表示,并逐条向幼儿讲述要求。达到
某项要求的幼儿,可在相应的地方得到一个红五角星,谁得到的红五角星多,就证明谁的小手最能干。幼儿的上进心较强,有表扬的评比,他们都会更努力去做。
四、通过家园配合,督促幼儿完成自我服务的劳动。
我们主要采用家长会、联系册、专栏、日常交流、观摩等方法,加强家园配合。如学期初根据对幼儿的短期观察,掌握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技能水平。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制定出本年段幼儿本学期自理能力的课题计划,列出表格填写出具体掌握的劳动项目。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达到家园教育方法一致、目标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与保教人员交流,全面掌握幼儿劳动的情况,并以联系册、短暂的谈话,专栏介绍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提出配合的要求。学期末,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观摩幼儿自理能力发展水平掌握的情况,再填写表格。并以书面形式将幼儿的发展向家长汇报,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自我服务程度,以便更好地与幼儿园配合,从而使幼儿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的要求。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探索,我们为幼儿组织了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丰富、增长了幼儿自理能力的生活经验和简单的保护方法。实验的结果使我们体会到: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生存的可靠保障。
第四篇:幼儿儿歌
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花把水浇; 现在我呀长大了,会做的事情真不少。
老师的手
老师的手,真巧!折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老 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老师的手,真巧!做架飞机“嗖嗖嗖”——飞得高高。
散文诗《我的爸爸》
我喜欢爸爸的大手,喜欢把小手放在他手心上。我喜欢爸爸举起我,像小飞机一样飞来飞去。
我喜欢坐在爸爸的二郎腿上,就像坐在跷跷板上。“忽悠忽悠”,一上一下。喜欢爬到爸爸大腿上,再滑到脚上,“哧溜哧溜”,就像滑滑梯一样。
我往爸爸背上爬,就像爬山一样。骑上他的脖子,就像到了山顶上,哈哈!最高、最高的高个子,现在就是我啦。
我喜欢我的爸爸。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只篮子手中提,七种水果摆七样,苹果、桃儿、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风儿吹呀吹,允才变成小白船,小白船,飘呀飘,飘到远处看不见。
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大狮子,吼呀吼,吓得羊群都逃散。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胖娃娃,胖娃娃,跑呀跑,跟太阳公公闹着玩。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上面,把它当做小床;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里面,把它当做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做小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上南方去!
秋天 一片树叶飘呀飘,好象空中几片树叶飘呀飘,好象蝴蝶在片片树叶飘压飘,咦?燕子飞 蝴蝶不见
了。
啊!
我知
道,我 秋天来到了!
秋的画报 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 彩色的画报。
秋天的颜色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乘上一片落叶做的哮喘,小舞蹈走了知
道
鸟。,飞
要去看看美丽的秋天。小草轻轻地告诉我,秋天是黄色的。枫叶沙沙的告诉我,秋天是红色的。一朵白菊花告诉我,秋天是白色的。松树大声的告诉我,秋天是绿色的。大地骄傲地告诉我,秋天是绚丽多彩的。啊!我终于明白了,秋天那美丽的颜色。
吹泡泡
呼。。。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气球 像太阳,像脸蛋 还像乌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 泡泡还像什么呢?
顶锅盖
顶锅盖,油炒茶,辣椒辣了不要怪。噗!一口风。噗!二口风。噗!三口风。炒的什么菜?XX菜。
《梦》
天黑了,月亮回家睡觉了,小鸟回家睡觉了,我也躺在小床上睡觉了。睡着的时候,我做了个梦。在梦里,我变成一只小鸟飞向太阳。呀!太阳变成了一只果酱大馅饼。我啊呜一口,呐,真是又香又脆呀!
梦里的事情好怪好怪,我笑,我哭,还会害怕地喊叫,醒来的时候什么都不见了。
贺年片儿
小雪花儿,六个瓣儿。飘到那儿,飘到这儿。
飘到我们的画纸上,变成张张贺年片儿。送给谁?写得清: 祝愿爸爸妈妈更年轻,爷爷奶奶就像老寿星。
小雪花
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我从天空中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
第五篇: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众所周知小班孩子是幼儿园中自理能力最差的,也是最难培养的,自己今年是担任小班的班主任,关于这个自理能力我也做过一番研究,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批评。
那么小班孩子的生活自理究竟包括那些方面?哪些技能是他们应该基本掌握的?哪些技能他们可以去尝试?
学会各项生活技能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幼儿获得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班幼儿是直觉形象思维,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幼儿的动作和知识发展是通过活动而习得的。为了让幼儿学得轻松愉快,我们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使幼儿乐于学习。
如小班幼儿盥洗的主要内容是洗手,我们的要求是:按顺序正确洗手,洗手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并且在老师的提醒下,逐步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的习惯。在组织孩子盥洗时,我们发现孩子不易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因而洗不干净,还容易打湿袖子。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特点,将洗手方法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几个步骤:卷衣袖,把手打湿,擦肥皂,搓洗手指、手心、手背,冲洗干净,甩掉手上的水,用毛巾擦干。我们让孩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还将这些动作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边念儿歌边洗手。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景中兴致勃勃地反复练习,很快就掌握了洗手的方法。每次洗手,孩子们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卷起衣袖淋湿手,手心手心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手心手心冲冲水,手背手背冲冲水,洗完小手甩三下,一、二、三,搭间房子往回走。”通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孩子们都能正确地洗手了。
进餐也是小班孩子能否适应集体生活的一大难关。我们对小班幼儿进餐的要求是:学会使用小勺,能独立进餐;细嚼慢咽,不边吃边玩,基本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洁。
小班幼儿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成人都不该忽视,应鼓励他们最微小的表现独立性的愿望。如幼儿自己扣上扣子,但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肯定幼儿独立意识,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提高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理能力不断提高。定期的评比,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自觉性。我们在班上创设了“能干的一双手”专栏,根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分项评比。如:穿衣、扣钮扣、穿鞋袜、取放点心杯、自己吃点心、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项内容用一具体图画表示。如:取放点心杯用一个杯子图表示,并逐条向幼儿讲述要求。达到某项要求的幼儿,可在相应的地方得到一个红五角星,谁得到的红五角星多,就证明谁的小手最能干。幼儿的上进心较强,有表扬的评比,他们都会更努力去做。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仅在幼儿园培养还不够,需要家园一致,一方面能使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对孩子来说,学到一个新的本领会无比高兴和自信。如早晨起床后的穿衣,晚上临睡前的脱衣和晚餐、早餐等都需要家长在家庭中加以督促。为此,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详细地介绍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意义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希望家长尽量让孩子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家园宣传栏里,我们定期向家长宣传生活活动指导要点,还向家长介绍一些有关的常识,如“怎么教幼儿自己穿脱衣”等。由于家长明确了活动意义,在家里不仅督促幼儿,还教会幼儿一些掌握技能的窍门,并时常和教师商讨教育的方法,谈自己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理生活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