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谈感恩美德
14409125
张瑜辉
再谈感恩美德——感恩父母
去年十一月某天,在教室上自习等我收到小姨夫发来的一个短信,说叫我最近多上上网,在网上留意一下杨超,也就是他的儿子,说表弟已经好几天没
回来了,他找遍了周围村子和表弟的所有同学,都没有表弟的身影,看完短信
我大吃一惊,表弟今年十五岁,正在上初二,暑假的时候表弟告诉我他不想去
上学,我劝他,最后要求他不管怎样至少把初中上完,现在想想他肯定也没听
进去。
于是我打电话给母亲,想多了解一下情况,母亲告诉我表弟离家出走已经
不是第一次了,家里人也没办法,好在走几天也能回来一两天,地方也不是太
远。回来后趁人不注意又会偷偷走掉。上次表弟回来时家里人和他商量,准备
让他去参军,他也同意,也挺满意这个决定,家里人便为他跑前跑后调动人脉,用掉几万块给他搞好一切,尤其是他年龄小的问题。都已解决。就在前几天,该体检了,他爸陪他到了医院门口,可是体检完以后他又一次走掉,现在该是
与部队签订协议的时候了,家里人交不出人,太着急了,没办法了,才会叫我帮着找找。
每天上完课我就上会儿网,没过多久我就在网上见到了表弟,赶紧小心翼
翼的和他说话,企图劝他回家,或者套他的话看他在哪呆着,很快我就知道了
他在蔡家坡,劝说他回家没有效果,我也没继续,怕他以后不跟我说话了,连
他在哪都不知道了,那他家里就更找不到他了。我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小姨
夫,在接下来几天里我继续和他聊,慢慢的他终于答应我回去了,可是等他回
去,参军时间也过了。
再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没收到小姨夫的短信,于是一直到快放假,表弟问
我什么时候回去。我告诉了他时间,寒假里我首先去了小姨夫的家,小姨夫家
里有六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小孩,当时小姨夫还没有回家,在外打工,其他
人都在家里,后来才知道小姨夫是怕他回来后表弟又走掉,好像直接矛盾便是
父子不和。为让表弟能在家多呆几天寒冬腊月的小姨夫有家不能回只能一人呆
在外面,见我去了,小姨夫的父亲便将这半年来表弟的情况向我一一道来。
暑假我走后,表弟也开学了,开始几天表弟还一如既往的去上学,大概有半
个月,有一天他从学校回来就死活不肯到学校去了,家中百般劝说最后不惜放
出狠话,动用暴力。他终于答应再次去上学,于是家里人再次为他忙活,到医
院去给他开假证明,证明他这一段时间为什么没去学校,还有他再次上学学生
和老师异样的目光,等等颇多周折就不一一细数。可是一切办妥后过了些许天,表弟又再一次不去上学,这次便是怎样他也不去了,家里人便也打消让他继续
上学的念头,他们自己也不好再去求老师了。最后便决定也征得表弟同意去学
修车,然后托人找了一了修车厂不用学费,而且还每月发一点钱。让他在那边
做学徒。家里人觉得这下应该好了吧。表弟也在那边扎扎实实干了一个月。月末他告诉家里回家去看一下。于是回去后。便又不再去学修车了。
表弟还小,总不能年纪轻轻就呆在家里,跟着正好招兵,表弟也十分愿意愿意,然后就是文章开头写的那样。当然其中还发生一些小插曲,包括表弟要跳楼,与他父亲打架等等许多事。当他招兵体检那天走掉以后,小姨夫便有进城打工去了,家里人便也不再特地为表弟想些什么,都各忙各的。表弟也依旧走几天回来几天,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我寒假回来。
我回来没几天,表弟便合同村的在外打工的合计好要到南京去打工,具体在什么地方也不是很清楚,家里人都反对,毕竟这大过年的还要跑这么远,我家在陕西,基本上就一南一北了。而且家里怎么可能指望表弟去挣几个钱,但是有以前的经验肯定是由他去了,给了他足够的钱,便让他和同村的几个孩子一起去了。在离过年还有四天时,表弟到了南京。肯定家里人也没过好年,他们不知道这大过年的该怎样给亲戚解释孩子去哪了。由于表弟在家里闹的,小姨夫也没出门打工,而且先前给他找关系当兵,当学徒,又用掉不少钱,而我们那收入来源基本上是靠打工,所以没几天一家人到城里打工去了。走之前他们告诉我别去找表弟怕表弟会影响到我读书。自此我也安静的过完年。
接着学校收假,到了学校。很快第一周就过去了。到了周末突然接到表弟的电话,说要来看看我,我们边交流了所在地信息。我惊奇的发现他打工地就在离我学校只有两三公里的地方,他刚来没多久,怕他找不到地方,变换做我去他那边,第二天坐了公交很容里边找到了他,到他住的地方去看了一下,四个人一个房间,都是我们村的,两张床,只有一个柜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很是简陋。几个人工作了有十几天。除了表弟,他由于在工作时和别人大家所被开除了,这两天没什么事在租的房子里呆着,表弟告诉生活是相当的无聊,他来这边也看透了工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快乐。学习也没那么痛苦,来到这边,他看透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是那么冷漠,没有谁会无条件的帮助自己除了父母,自己什么事没干好,或者压抑,痛苦。自己想到的只有父母家人,并且只有他们能帮到我。其他人才不会管我生活的好不好,我过得快乐不快乐,像上周爸妈的钱没到,他就没钱吃饭,每天泡面,每次看到好吃的东西都不敢吃,因为没钱。想想自己真的挺可怜,又不想随随便便回去。及时爸妈不说什么,或者说他们欢迎我现在回去。我也不可能回去,因为实在受不了村里的闲言碎语,在这边也很纠结,因为每天面对是我感觉这里人的异样眼光,或许我的错觉又或者我的自卑。但这真真切切存在我的心里,影响我的一举一动,曾一度我想到自杀,前面我对谁也没有透漏过自己的想法,即使父母。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便向家里打一个电话。听着关切的语气是一种完全脱离现实的温暖世界。在这里我可以再试忘掉我现在所处的环境。心中有着一丝丝愧疚。毕竟我也是人,又怎会不知道先前自己所做的事对父母造成多大的困扰,让他们觉得么绝望,毕竟他们所有的希望就是我。我没有按他们的想法去念书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我不是那种中规中矩的人,我也做不来。我就是我。但我必须要感激我的父母,感恩。首先他们将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份恩情,就是人世间最大的恩情,再造之恩。接着他们有无私地将他们的爱给我,呵护我成长。时间有谁能做到这份上,也就是最近我离开了家才感受到了这些,以前总是在享受中度过,又怎会注意到呢?现在我出来了,父母的翅膀不够宽了,他们呵护不全我了,这才体会到。现在我们好多人在别人帮了一点小忙后,就念念不忘了知道感激别人却从来忘了父母,总是觉得没必要。其实想想又怎么会没有必要呢?感恩他人,感恩父母。因为现在什么也不能做所以我们每天只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用感恩的心生活,心里才会踏实,生活才能美好,活着才有意义。
一个人做的基本的是感恩,面对革命先烈创下的基业,我们无以为报只有感恩。面对前几代为国家的富裕做的努力,是我们的生活比以前好得多,我们也因该感恩。虽然这些很空泛,这些很大,也可以说这些很假。一般的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个人,可能我们没有这么崇高的精神境界。不用太矫揉造作,试着从感恩父母开始,将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传承下去,试着发扬光大。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需要感恩,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父母的唯一途径就是从现在起也来承担一份为人儿女的责任。感恩存感恩父母做起。
第二篇:再谈感恩美德
“再谈感恩美德”听后感
摘要:我听了陈教授的讲座后,思考了感恩在当今社会的现状及其内涵,并依据陈教授就感恩分为四维度的思想,联系我自己的经历,阐诉了我自己对于这四个问题的看法及感悟,最后就感恩的方式也补充进了一些看法。关键词:感恩,四维度
在当今这个处处追求快速、效率、高效益的社会,中华民族一直传承下的有些优良传统正慢慢被人们忽视,比如感恩。有些人认为现如今再谈感恩这个话题似乎有些过时,不符合当代的潮流。在这里,就“感恩美德”这一话题,陈爱华教授通过这个报告向我们阐诉了她的观点,并由此激发了我,使我得到一些感悟。什么是感恩?引用古人的话就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感恩”是个动词,抽象来说,其实它就是一些人对一些特别的事件做出的特定回应的总称。这些事可大可小,它既可以是别人在你不慎落下东西时,你道了一声“谢”,也可以是别人在你危难关头,生死存亡之际给你雪中送炭,你深深的一鞠躬。事件不分大小,感恩只重心意,就像康德所提倡的那样“把人当作目的,而非手段”。我们感恩时怀着的应是一份赤诚之心。在这次报告里,陈爱华教授将感恩美德蕴含的伦理关系分为了四个维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人与人的关系维度、人与社会的关系维度,还有就是人对于学术的关系维度),并就这四个方面具体阐明了感恩美德。
感恩美德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从中获得衣食住行的一切物资,同时也受制于它。人类也由原始社会时期对大自然一味的恐惧,到工业革命的认为人定胜天,再到现在认为应该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在不断发展,而这不同的发展历程也对应了不同阶段人们对自然的不同态度。在此过程中,人类通过一系列的经验及教训,渐渐明白了自然界的资源并不是无止境的,也渐渐懂得在我们向自然伸手时,心中应怀着感恩之心。正如孔子说的:“夫易之生,人、禽、兽、万物昆虫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飞或行,而莫知其情;惟达道德者,能原本之。”没了大自然,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切也就不复存在了。古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遵循:重天意;循天理;尊天命。比如,在清明谷雨时,就该种瓜种豆,到了布
谷鸣叫时,就该秋收了,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古时圣人很早就提出了如今大家所公认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他们认为“先天”是指为天之所导,“后天”是指遵循天的变化,尊重自然规律来进行生产活动。显然后者更为合理。所谓“人定胜天”,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漠视自然的付出,不懂感恩的表现。小时候,不谙世事,懵懂无知的我也曾有过热血沸腾,豪情万丈,认为一切尽在手中的时候,可当你目睹了洪水中被淹没的无数村庄,地震后的残垣断壁,听见了身处其中的人们仿佛用所剩的所有生命在那声嘶力竭的哭喊时,你还能小看自然吗?还能在自然中强取豪夺吗?所以说感恩自然,善待自然,也就善待了人类本身。
所以,在努力推进全球工业化的各位,请少些对自然的控制,掠夺,多些关爱,感激,别再把自然当成垃圾场和污水池了,毕竟没人愿意将来有一天会生活在垃圾山上吧!
感恩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的施恩-受恩-报恩的反馈互动。好似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师对生有教育、引领之恩,长者对后辈有提携之恩,伯乐于千里马有知遇之恩,勇士对处于危难中之人有救命之恩„„这里的例子都是施恩-报恩的单向线路,就再到报恩这个环节,就与感恩美德这一话题相关了。子女如何回报父母,学生如何感恩老师„„这些便是所谓的反哺交互。而在当今,这最后的一个环节却做的并不尽人意。就举子女回报父母的例子,提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如今社会上将我们这些青少年分为70后、80后、90后,并对我们90后有着很坏的评价,他们认为我们冷漠、只懂索取,不晓得回报,我认为这样的评价过于苛刻,也有些过了,我承认我们是不如前一辈那么懂得如何孝顺父母,但我们并不是没心没肺,面对父母的百般呵护我们心中也是充满感激,晓得要感恩的。可作为独生子女,我们没有可以学习,效仿的人,并不知道如何去做,如何才能让父母晓得我们的感恩之意。我们也许在这方面有些迟钝,但我们偶尔对父母撒个娇,讨个夸,不就是在感恩吗?等我们再长大些,懂多了人情世故,我们自然会通过其他渠道表达我们的心意。
就人与人之间的感恩,陈爱华教授将它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基于美德的感恩,即出于真心感怀他人的帮助,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恩重如山,谨记于心,莫齿难忘。”就是说的这种感恩,基于这种心理的感恩具有连续性,所谓厚德载物,自然不息,可以很好的将人们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
得和谐起来,由此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也就形成了。另一种是基于利益的感恩,即所谓的有事有人,无事无人,事过就忘。如“各家自扫门前雪,哪管别人瓦上霜。”基于该种心理的感恩无法长久,当物尽,利失,权易时,它也就结束了,所以说它只是人们贪欲的一种表现,不应提倡。
感恩美德还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当今社会,只要你一出生就处于社会中,不可能存在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让你游离于大集体之外了。所以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必要,也非常重要。有人认为感恩应体现在一系列的制度供给和规范上。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好比说社会上的社保制度,对困难家庭的学生发放助学金,修办敬老院„„都是政府在回报社会,感恩百姓的举措。康德曾说过:得不到报偿的德行本身虽然可贵,而伴随着幸福的德行更为理想。我想孔子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道出了这样的道理,百姓辛辛苦苦劳动生产,为国家的发展付出青春和汗水,大大提高的祖国在国际上的发言权,所以政府也该真心诚意为百姓着想,感恩百姓,让百姓能够怀着幸福为国家的建设继续做贡献。
其实人与人之间,社会可看作一个场域,就像磁场一样会对处于其中的每个人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每个人都处于一个感恩场中,如何使这个场域变的平衡,和谐呢?这就要处于其中的每个人都能心存善意,真诚相待,那么社会必定能欣欣向荣。
感恩美德体现在学术成果的承继供赏关系上,表现为尊重前任与同时代人的优先权上。近年来,因为抄袭,剽窃别人的文章、研究成果而被纰漏出来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不仅对不住那些辛辛苦苦将成果做出来的人,也使得近来学术界虚浮、失去信度,变得乌烟瘴气。这样使得那些本该被社会尊敬的学界人士都蒙上了让人怀疑的迷雾,这十分不利于学者的研究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所以作为后一辈的新生军,我们必须从现在其就严格要求自己。
陈爱华教授也说过:知恩之心是感恩美德的认知品性,尊恩之情是感恩美德的情感品性,敬恩之意是感恩美德的意志品性,报恩之行是感恩美德的行为品性。所以说知恩、尊恩、敬恩、报恩缺一不可。不可只将它们当成一种任务,报恩该细水长流,不该像高三毕业时,一个班的同学轮流请过老师吃过饭后,便认为已报完恩,从此与老师们桥归桥,路归路,好像“恩断义绝”一般。
那么我们如何学会感恩呢?首先我们要区分作为美德的感恩和建立在利益上的感恩,因为如果是后者意义上的感恩很容易造成腐败、勾心斗角的事件发生,如果后辈感恩前辈只是为了多个垫脚石,学生感恩老师只为了有个“体面”的卷面分数,那这个社会会成什么样子。我看到那时每个人都会将“人心不古”当成座右铭了。再者,要引导人们对于感恩美德的认知,有人说: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意味着他生理意义上的生命开始了,而当一个人第一次向别人道出“谢谢!”时,才是这个人作为人的道德生命的开端。古人:“士为知己者死。”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拓宽它的宽度,让感恩带给每个人以欣慰与幸福。最后,要营造感恩美德的伦理文化氛围。让每个人都些理想,少些隔阂,是基于感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 陈爱华.<<解读作为美德的感恩>>.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一期
【2】 陈爱华.<<科学与人文的契合>>.吉林出版社
【3】 王珏.<<和谐伦理的现代需求与组织伦理>>
【4】 <<大戴礼记∙易本命>>
第三篇:感恩美德
感恩美德,伴我成长
人间不仅仅只有冷漠和笑颜,还有你我的那颗真挚的心,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题记
感恩老师
老师,默默无闻育出桃李满天下,拳拳有志造就栋梁兴中华。在您的日历里只有春天,在您的人生里,只有为我们成长而萌生的喜悦。
尤为清晰地记得六年前的那一个下午。那时我小学一年级,只听同学们说学校里来了个老外,便兴高采烈地跑去与同学们一起凑凑热闹。当时的学校还是老校区,地面不怎么平坦,也许是我们大家太兴奋,跑得太快。一个同学把我不小心绊倒在地,头上顿时起了一个小拳头般的包,但是我没有哭。同学们看见了,也不顾看老外了,急急忙忙把我送到了数学老师江老师那里。江老师看见我们和我头上的大包,便问怎么回事,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胡乱说了一通,老师却一句也没听懂,她也顾不得这些,连忙把自己买来的新毛巾沾上水给我清洗伤口,老师看见我没有哭,夸我是个坚强的孩子,还把她剪的窗花奖励给了我……
在老师的帮助下,“心”的小船乘风破浪,驶向了我们的理想。
感恩父母
我们的生命历程融进了亲情的每一朵浪花,每一组旋律,每一句叮咛,每一声欢笑,每一个眼神,每一步足印。
现在一想起六岁那年发生的事,我还是心有余悸。那时候,我还住在一区的老房子里,房子不大,却很快乐。邻居家养了一条狗,名叫亮亮,毛又白又长,我特别喜欢逗它玩,但不知道那天亮亮怎么回事,我蹲下来逗它的时候,他扑上来抓了我一下,而且是眼皮上,那是我瞬间是没感觉的,邻居阿姨和爸爸妈妈看见了,赶忙把我送去了疾控中心,一听要打七天的狂犬育苗,我是真的吓哭了,因为的确很疼,爸爸妈妈在一旁安慰着我,一边自责没有管好我,我的心里涌上了一股暖流……
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坚实而温馨的避风港将永远成为我栖息的地方。
感恩同学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正是因为朋友的存在,才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彩虹。从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来,有欢笑,也有酸辛,除了家人和老师的陪伴,朋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生的旅程中,朋友会有很多,但知己却难求。段馨是我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她虽然比我大一岁,但我们却好得跟亲姐妹一样。小的时候,因为有时间,我们总是回到对方的家里玩,我们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也曾吵架过,但始终不变的还是我们那一份亘古不变的友谊。失败时,她会安慰我,成功是,她会为我骄傲 有什么好东西,他都会与我分享……
我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我的朋友,感谢他们给了我绚丽多彩的人生,感谢他们让我拥有一颗热忱,感恩的心。
建中学校初一五班
刘心怡
第四篇:再谈爱国主义
再谈爱国主义(转载)
1: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塞缪尔•约翰逊
2:爱国主义就是积极地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杀人并被杀。——勃特兰•罗素
3:爱国主义是超越于原则之上的对于不动产的一种专横的崇拜。——-乔治•简•纳森
4:除非你把爱国主义从人类中驱逐出去,否则你将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宁静的世界。爱国主义是一种有害的、精神错乱的白痴形式。爱国主义就是让你确信这个国家比所有其他的国家都要出色,只因为你生在这里。——乔治•肖伯纳
5:爱国主义:一堆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安卜罗斯•皮尔斯
6:当爱国主义涉入认知领域时,是一个应该被扔出门外的混小子。——阿瑟•叔本华
7:那些没有自尊的人仍然可以是爱国的,他们可以为少数牺牲多数。他们热爱他们坟墓的泥土,但他们对那种可以使他们的肉体生机勃勃的精神却毫无同情心。爱国主义是他们脑袋里的蛆。——亨利•大卫•梭罗
8:民族主义是我们的乱伦模式,是我们的偶像崇拜,是我们的疯狂。“爱国主义”是它的迷信崇拜。不必说,我所谓的“爱国主义”态度将自己的国家置于人道之上,置于正义与真理的原则之上。——埃里克•弗罗姆
9:要让我们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应该可爱才行。——爱德蒙•柏克
10:真正的爱国主义不排斥对于其他人的爱国主义的理解。——伊丽莎白女王二世 11:异议是爱国的最高形式——托马斯•杰弗逊
12:有这么一群人,在日本叫法西斯,在德国叫纳粹,在中国叫爱国者!——王朔说 13: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托马斯•潘恩
14:对祖国来说,没有比一切都满意的爱国者更可怕的敌人了。——涅克拉索夫
15: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胡适
16:人权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面子。……一个政权如果关起门来都不能维护自己本国普通公民的权利,它有什么资格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这个国家的权利,它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张思之
17:恶国家甚于无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陈独秀
18: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列宁
第五篇:再谈师德
再谈师德
(第周周学习材料)
时间:地点:主持人: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从大范围来讲,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具有自身的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给教师职业下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传道”是三大任务中的首要,而要向人传道,自己的道德就必须高尚,这也是教师受人尊敬的原因之一。从现代教育学的特征来看,现代教育的教师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这些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德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爱学生,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这一思想,则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因为,受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教师的职责——育人,所以端正教育思想是师德规范中的根本。
当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着父母祖辈的呵护,都处在家庭关心爱护的焦点,似乎他们并不缺少爱。但是,教师的爱和孩子们从其他方面得到的爱是完全不同的,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事实上,孩子对教师的爱是最为敏感,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注意这一点。我们给他们的爱,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孩子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印象。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去爱每一个孩子,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条件各有差异,能力也参差不齐。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孩子人见人爱,但那些“脏、弱、残”甚至有不良行为的孩子更需要关爱。在我的执教过程中,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有一年,我碰过这样一位孩子,因为父母闹不和,孩子与祖母生活在一起。由于长期缺少父爱和母爱,又加上祖母年迈,根本无力去照顾他,所以这个孩子整天一副邋遢的样子,衣服总是脏乎乎的,鼻子上挂着长长的鼻涕,而且还养成了随意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深深地感到了一种教师的责任感。我觉得应该用双倍的爱心去感化他和教育他。但是,这个孩子是在有缺陷的家庭中长大的,他对周围的人和事总是怀着一种非常深的戒备心理,一开始,我主动接近他时,他总是采取回避和漠然的态度,越是这样,我越是感到无论如何要把这个孩子转化过来。而要真正去帮助这个孩子,就要对他施以更多的爱心,于是,我经常针对具体情况改变策略,因为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我终于取得了他的信任。一次午睡课,他悄悄地告诉我他从祖母那儿拿了一块钱买东西吃了,并让我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我听说之后,非常激动,我意识到我的爱心已经得到了回报,那么进一步教育好他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一个班级中,各方面表现都较好和常有“不轨”行为的孩子,是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的,然而各方面表现处于中间状态的孩子,却很容易被教师忽视掉,他们往往不多言语、安分守己。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对教师关注的渴望最为强烈。教师对他们的忽视是一种深深的伤害。罗森塔尔、雅各布森的实验结果表明:“中间儿童最能得益于教师的有利期望”,这说明教师的爱对他们来说有多大的意义。
在实践中,我认为对待这个问题,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关心要经常。教师的工作繁忙是不争的事实,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别忘了这些不引人注意的孩子,对他们的关心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只是某一部分、某一阶段;二是关心要深入。对他们的关心绝不可停留在口头上,要付诸于行动中,要善于从普通中去发掘孩子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扬长避短、凸化优势,是我们应妥善处理的问题。
除了爱学生之外,我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讨论“师德”问题的核心,应该包括对“学生是什么”的认识,我认为,孩子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所做的一切是为学生服务的,是教师存在的载体,如何摆正、确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思索的。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我觉得,这位教育学家是有感而发的。我想作为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而且还要作风民主。在教学中,我努力与孩子们建立一种平等、尊重的朋友关系,我希望自己溶入他们之中,而不是高居于他们之上。
除此之外,我认为一个师德良好的教师还应该是一个敬业的人,一个严谨治学的人,以前“热爱教师这份工作,对学生充满爱心,教学质量高,这就足够了。”也许在过去,人们这样评价一位教师能恪守职责,有着崇高的事业心的好教师。然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仅有这样的几点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优秀教师。八年的执教生涯中,我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我认真地按要求制定各类教学计划,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精心组织每个教学活动,仔细进行课后效果分析,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我非常明白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而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的道理。我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业余时间我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已获得专科文凭。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我订阅、购阅了一些专业书籍。在不懈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基础上,我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努力地争取学有所长,教有特色。
教育需要师德,没有师德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等各项教育中,师德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可想象,一个没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培养出好学生。
有的教师认为:“发展市场经济要以道德沦散为代价”,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立起来,基于目前的社会状况,持有这种思想和观点是不足为怪的。但是,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我们已经看到了忽视德修养之后的一系列不
良后果,体罚学生的事件屡见不鲜,一些教师或者做生意,或者主次颠倒,白天上班无所谓,晚上则一门心思去走穴补课等等。这一切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说明了在现有社会大环境中,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及时性。加强师德建设,可以形成一种褒贬是非、扬善抑恶的氛围,产生一种无形的巨大道德力量,直接触动和影响每一个人。人们曾将教师职业比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享有此美誉,需要教师队伍中的每一员以良好的师德去维护。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人们心目中教师的美好形象和崇高地位恐怕就荡然无存了。
一所成功的学校,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名优秀的教师,师德也许比专业水准更重要。除敬业和奉献精神外,必须坚定、诚实,是一个“大写的人”。陶行知先生有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我们知道,教育方针是学校教育的依据,教育规律是学校教育的原则,树立良好的师德离不开对教育方针的执行,离不开对教育规律的遵循。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师德规范的关系,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作为一个教育者,要有良好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在执行教育方针针、遵循教育规律上,必须围绕教师的职责展开。讲师德并不是做好好先生,唯有抓好师德的核心,坚持规范的目标,认识学校教育的特点,才能真正解决教书育人等问题。
师德铸教师之魂,师德铸教师之魅力。愿我和千千万万教师一道以良好的师德铸就自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