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岩市人事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试行)
龙岩市人事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试行)
一、为贯彻“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为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行政执法理念,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行为,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过错责任是指本局及其执法人员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因故意或过失,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者国家、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的过错责任。
三、行政处罚案件自由裁量过错责任追究的主体是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承办行政处罚案件的执法人员及其责任领导。
四、行政处罚案件自由裁量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究;
(二)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三)过错责任追究与加强行政执法相结合;
(四)惩处与教育相结合。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受到责任追究:
(一)因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行政机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
(二)因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
(三)行政处罚案件在行政执法检查中被确认为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的;
(四)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因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引起当事人投诉,并被查实者,且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驻本局纪检监察机构具体负责行政处罚案件自由裁量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以《行政处罚案件自由裁量过错责任追究决定书》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过错责任;涉及刑事案件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过错责任的承担:
(一)案件经办人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经办人为主要责任人,直接负责主管人员为次要责任人;
(二)主管或分管领导授意办案人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主管或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经办人为次要责任人;
(三)经集体讨论决定,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集体讨论会议的主持人为主要责任人,其他人为次要责任人。
七、对行政执法人员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
裁量权的内部处理种类:作出书面检查、效能告诫、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待岗以及降级、降职、撤职。降级、降职、撤职由具有任免权限的机关处理。
待岗待遇按相关规定执行,待岗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六个月。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八、过错责任的追究方式:
(一)情节较轻,造成损害或影响较小的,给予通报批评以下处理;
(二)情节较重,造成损害或影响较大的,给予通报批评以上处理;
(三)情节严重,造成损害或影响重大的,给予调离岗位或者待岗以及降级、降职、撤职的处理;
(四)给行政相对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执法人员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
九、本制度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二篇:武平县教育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武平县教育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试行)
第一条为提高教育行政执法水平,预防和减少错案的发生,加强对我局教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的过错责任追究工作,维护国家的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过错责任是特指教育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在行使教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因故意或过失,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教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者国家、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害,但尚未构成刑事责任的行为。教育行政执法过错,依照本制度追究过错责任。
第三条教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是指上杭县教育局对行使教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过错的单位和责任人追究其行政、经济责任的制度。
第四条教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究;
(二)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三)过错责任追究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相结合;
(四)惩处与教育相结合。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受到责任追究:
(一)因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造成教育行政处罚
案件被行政复议机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
(二)因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造成教育行政处罚案件被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
(三)教育行政处罚案件在行政执法检查中被确认为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的;
(四)在教育行政处罚过程中因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引起当事人投诉,并被查实者,且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六条设立县教育局教育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领导小组,由县教育局局长担任组长,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监察室主任、人事股股长、秘书股股长、计财股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监察股),负责本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对教育行政执法人员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内部处理种类有:作出书面检查、效能告诫、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待岗以及降级、降职、撤职。降级、降职、撤职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待岗待遇按人事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以上各类处理可以并处。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受行政、党纪处分的,可以根据本规定给以并处。
第八条过错责任的承担:
(一)案件经办人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经办人为主要责任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为次要责任人;
(二)主管或分管领导授意办案人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主管或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经办人为
次要责任人;
(三)经集体讨论决定,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集体讨论会议的主持人为主要责任人,其他人为次要责任人。
第九条过错责任的追究方式:
(一)情节较轻、造成损害或影响较小的,给予书面检查处理;
(二)情节较重、造成损害或影响较大的,给予通报批评处理;
(三)情节严重、造成损害或影响重大的,给予调离岗位或者待岗以及降级、降职、撤职的处理;
(四)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执法人员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
第十条被追究过错责任的行政执法人员对过错责任认定和处理不服的,自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可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在申诉期间,不停止对被追究过错责任的行政执法人员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武平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二O一O年一月一日起实施。
第三篇:龙岩市商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龙岩市商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监督,促进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委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执法过错是指本委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由于过错或过失,在执法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作出错误的行政行为或者放弃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龙岩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人员。
第四条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错罚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本委设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主任兼任组长,纪检组长、分管商贸流通副主任兼任副组长,成员由委综合法规科、监察室、内贸市场科的负贵人组成,负责提出执法过错的性质、责任人、承担责任等意见。
第六条 追究责任的内容:
(一)发生行政赔偿的:
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业等行政处罚的;
2.违法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
(二)执法行为不当的:
1.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予以行政许可的行为;
2.滥用职权、超越职权范围造成具体行政执法行为明显
不当的;
3.其它违法行为给国家或相对人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未履行法定职责的:
1.对符合法定条件提出许可申请,拒不办理或不予答复的;
2.对举报、直接发现应予查处的违法行为应当处理而不处理的;
3.其它应追究其过错的行为。
第七条过错责任的认定:
(一)上级或本级机关通过执法监督认定具体行政行为有过错。
(二)复议机关复议认定行政行为有过错的。
(三)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具体行政行为有过错的。
(四)其它方面反映并经认定具体行政行为有过错的。
第八条 过错责任的划分:
(一)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直接作出的过错行为,该承办人员为执法过错直接责任人。
(二)经审核批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由于承办人员的过错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而造成的执法过错,承办人员应承担执法过错主要责任。
(三)由于审核人的过错导致批准人失误而造成的执法过错,审核人要承担执法过错主要责任。
(四)由于批准人的过错而造成执法过错,批准人应承
担执法过错主要责任。
(五)二人以上执法人员发生执法过错行为或者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均有执法过错行为,应根据各自在执法过错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区分各自执法过错责任。
第九条裁量幅度的设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追究:
1.拒不执行上级纠正违反具体行政行为决定的;
2.多次发生行政执法过错的;
3.违反行政行为的发生是因循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收受贿赂造成的;
4.执法过错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
1.主动发现、承认违法行为并及时纠正的;
2.违法行为情节轻徽,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条追究违法行政责任,采取以下形式:
(一)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大会检讨。
(二)取消个人或部门当评比先进资格。
(三)暂扣或缴销行政执法证件。
(四)移送有关材料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 分。
第十一条 本部门工作人员一年内两次违反行政执法的,取消该部门当年评先资格。
第十二条追究程序:
(一)凡发现有本办法第六条行为之一的,应及时向本委负责执法监督的科室报告。
(二)相关科室调查确认事实后在七日内向本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报告。
(三)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讨论后,在三十日内提出追究处理意见,并报主任签批.
(四)主任批准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负责落实有关科室(支队)督查办理。
第十三条 被追究人对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应当进行复核,被追究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小组应当采纳,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小组不应当因被追究人申诉而加重追究处理。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市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从颁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四川省交通厅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责任追究制度
四川省交通厅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责任追究制度(试行)(2009-06-11)
第一条为提高交通行政执法水平,预防和减少错案的发生,加强对我省交通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的过错责任追究工作,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过错责任指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因故意或过失,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者国家、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害所应当承担的过错责任。
第三条追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过错责任应遵循
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究;
(二)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三)过错责任追究与加强行政执法相结合;
(四)惩处与教育相结合。
第四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的行政处罚活动,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对滥用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关规定的行为有权申诉、控告或检举。
第五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法制工作机构、监察机构、上级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具体负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涉及刑事案件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设立交通行政处罚投诉监督电话,受理滥用或不当行使交通行政处罚的投诉案件。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受到责任追究:
(一)因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行政复议机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
(二)因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
(三)行政处罚案件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中被确认为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的;
(四)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监察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撤销、纠正或责令撤销、纠正的;
(五)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因滥用或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引起当事人投诉并被查实,在社会上造成严重不良影
响的。
第七条对行政执法人员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可根据情节轻重作出以下处理:暂扣、吊销执法证件,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或者调离岗位、责令辞职、辞退、解聘。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情节较轻、造成损害或影响较小的,给予暂扣执法证件、通报批评、警告或者记过处理;
(二)情节较重、造成损害或影响较大的,给予吊销执法证件、记大过、降级或者调离岗位处理;
(三)情节严重、造成损害或影响重大的,给予撤职、开除、责令辞职、辞退或者解聘处理。
(四)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执法人员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
第八条过错责任的承担:
(一)案件经办人由于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经办人承担直接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领导承担重要领导责任;
(二)主管或分管领导利用职权命令、指使办案人枉法滥用或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主管或分管领导
承担主要领导责任,执行违法决定的经办人承担次要责任;
(三)经集体会审的案件,执法机构负责人承担重要领导责任,有过错的其他责任人承担次要责任。
第九条被追究过错责任的行政执法人员对过错责任认定和处理不服的,自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可向上一级监察机关提出申诉。在申诉期间,不停止对被追究过错责任的行政执法人员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第五篇: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则(试行)
附件1: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则
(试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为,预防职务犯罪,保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合法、公平、公正,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及《四川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的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则是指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给予何种幅度行政处罚时所适用的规定。
第三条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处职权范围内的行政违法行为,自由裁量权决定是否处罚以及处罚种类、幅度,适用本规则。
第四条 行使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是否适当,以是否准确适用法律为前提。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了不同法律规范的,在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法律规范效力不同的,优先适用效力高的法律规范;
(二)法律规范效力相同,优先适用特别规定;
(三)法律规范效力相同,优先适用时间在后的。
同一违法行为同时触犯同一层次法律效力的数个法律规范,应当优先适用处罚较重的法律规范。
同一违法行为违反了不同法律规范,不同法律规范规定的处罚种类不同,可以根据情况同时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给予处罚,但不得重复适用处罚种类。
第五条 行使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处罚法定、公正、公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先行的原则。
决定是否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时,应当以查证属实的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人为本,符合法律目的,综合衡量违法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违法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及违法行为人的实际承受能力等相关因素,所适用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处罚的轻重,应当与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相当。
第六条 行政执法机构对于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行政违法行为,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同。
第七条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第八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处的行政处罚种类,不得选择适用(产品确实无法没收的除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单处也可以并处的,应当根据综合裁量的原则决定单处还是并处。
第九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罚款行政处罚种类中有幅度的,应当根据综合裁量的原则,在幅度范围内决定给予从轻处罚、一般处罚和从重处罚。
第十条 当事人具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当事人具有从重处罚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当事人既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又有从重处罚情节,应当按照比例原则抵消后作出行政处罚;当事人没有从轻、减轻、从重处罚情节的,应当对其予以一般处罚。
第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首先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期改正;当事人超过合理期限或者逾期不改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一)产品标识不规范的(可能影响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除外,对消费者构成欺诈的除外);
(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名牌产品、质量认证、生产许可证等标志标注不规范的(伪造、变造、冒用的除外);
(三)监督检查的产品检验不合格,属于一般性质量问题,但未违反强制性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的;
(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取证企业未按规定申请办理变更与年审手续的;
(五)新办计量器具生产企业,在申请制造许可的过程中,组织小规模的生产,其产品未流入市场的;
(六)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未按规定在施工前书面告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即行施工的;
(七)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未按规定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登记而投入使用的;
(八)未按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的。
第十二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一)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不满十四周岁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违法行为超过法定追究时效的;
(五)其他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
第十三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决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五)属初次违法,无主观故意,其违法行为并未造成较大后果的;
(六)经调查核实属于管理疏漏造成产品不合格,且行政相对人事后积极接受处理,认真加以整改的;
(七)属于强制性标准规范的产品,但不合格指标非强制,不直接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八)涉案财物或者违法所得较少的;
(九)其他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从轻行政处罚的决定:
(一)待业、下岗、失业的;
(二)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确有困难的;
(三)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四)积极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
(五)未产生实际危害后果的;
(六)其他依法可以从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第十四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从重行政处罚的决定:
(一)伪造证据,隐匿、销毁违法证据的;
(二)妨碍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暴力抗法等尚未构成犯罪的;
(三)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四)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经济秩序等违法情节恶劣,造成危害后果的;
(五)胁迫、诱骗他人或者教唆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六)在共同实施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七)多次或者长期实施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
(八)利用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公共事件时实施违法行为的;
(九)对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十)侵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十一)其他故意违法的,或者依法应当给予从重处罚的。第十五条 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审批程序:
(一)行政执法机构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其程序应当符合《行政处罚法》、国家质检总局《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和《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审理工作规则》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二)关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具体意见,由案件承办机构或者人员根据《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等有关要求提出,并同时提交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经案件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案审办”)初审,提交本单位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审议后报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发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其他行政处理决定。未经集体审议作出决定的,该决定无效。
(三)对从轻、减轻、从重处罚以及不予处罚的意见应当在《行政案件审理记录》中载明。
(四)各行政执法机构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行政处罚,应当在行政处罚告知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给予从轻、减轻、从重的理由和根据。
(五)行政执法机构办理的拟处罚罚款额度在二万元以上或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照等适用听证程序的案件必须经局案件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参加集体审议后作出决定;各行政执法机构办理的涉及货值金额或者可能罚款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案件以及特别重大、复杂、疑难、影响大、涉及面广的案件,案审后须经局务会审定后作出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15内将处罚决定书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抄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一级主管部门。
行政执法机构对于社会影响面大、公众关注度高的行政处罚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应当采取公开审案等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八条 案件承办机构对报送案审会审议的案件,应当提出行政处罚的具体建议,并对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说明。案件承办机构没有作出说明的,案审办应当作退卷处理或者要求办案机构补充说明。
案审办认为案件承办机构在报审时对所建议的处罚幅度缺少必要证据证明,应当要求办案机构补充调查有关证据。
第十九条 案审办在对案件初审时,应当对案件承办机构提出的行政处罚建议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报案审会审议。
第二十条 各级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复查,发现自由裁量权违法或者不当的,应当及时纠正。
第二十一条 各级行政执法机构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情况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内容进行考核。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则的规定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构成执法过错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令《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规则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从轻处罚:指在法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在几种可供选择的处罚种类中选择较轻的处罚种类或者在一种处罚种类的法定最高罚款金额30%以下进行的处罚。
(二)减轻处罚:指在法定的处罚种类以下和处罚幅度的最低限以下进行处罚。
(三)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最高罚款金额70%以上进行的处罚。
第二十三条 本规则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