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西语学习历程
这几天整个中国都在寒风中呼啸着,在这冷冽中,前些日子我也终于刑满释放,研考一结束,也就实质性的代表我大学生涯的完结。昨夜十来位西友聚于一堂,在暖烘烘的火锅旁肆无忌惮的说笑,谈心事聊生活述经验。解脱了的我也终于可以与大家一起融入到这欢庆之中。
En la vida hay muchos momentos maravillosos que nunca pueda olvidarlos, y eso es uno de ellos.我西语是近三年前开始着手的,那时专业调剂学校把我安排到了广外的国际政治系,那时的我也是迷茫一片,一位专业老师便建议我们学门二外,于是我便跟父亲商量下,他也只是随便在报上看到说西班牙语前景好,于是就向我推荐了。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历史就是由这些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细节所决定。那次通话,就完全改变了我的大学生活轨迹,也就开始了我的西语奇幻之旅。
我最先是在网络上学的,在BBC的网站有一些西语课程,那时国内也并没有什么好的西语学习网站,但在网络上混了近有两三星期后,使我下定决心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大一下学期返校,搁下行李,便冲向校内的读者俱乐部,买了本西班牙语发音一月通,薄薄的册子,还是配磁带的,现在有出新版了,配的已是CD了。那时候,我心思还主要是在专业上,每天也就花了一个小时在那里,晚上呆在自习室,打开walkman,一个人就这样听发音。西语的发音除了颤音难之外,其它都很容易掌握,我就这样探索了一个星期。
接下来获悉学校英文学院有开西班牙语的二外课程,用的教材是基础西班牙语,不过那时已经开课一个多学期了,一星期两次课,我打听了很久,才终于知道课室的地点。一进去,自觉的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很年轻,很高,她叫林婧,是位很和蔼很内敛的那种类型。有个老师在那里真好,一个人黑暗里艰辛的探索,突然有个出来了自称Santa Maria, 然后打开一扇窗户,透出一缕闪亮的光,一条大道便隐约成型。那段时间感觉很累,西语像这段时间漂浮在北方大地的雪花,想抓住在手心好心端详,却它自顾自的融化了。但林婧老师的出现,让我重拾信心,我这西语世界的一片孤舟又能颠簸航行。其实那时我因为课程落下太多了,根本听不懂什么。但林老师她深邃睿智的眼神,正如西班牙人天蓝色的眼睛,透彻却不见底。在听不懂的情况下,我就放弃了再去旁听二外的课程。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西语基本上是可以说是在犯错误。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这也是很正常的。我犯的错误跟毛在五十年代后期所犯的一样——大跃进。我大一快结束到大二上学期开学这段时间里,把基础西班牙语看完了,囫囵吞枣般的。然后大二一开学就看完新编西班牙语阅读课本第一册,然后买了本语法书,红色的,把它做完了;然后买了本西班牙语句法,传闻还是研究生教材,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完它。到了大二下学期,就买了本西班牙语基本词汇,大概六千左右,背了很久,书都泛黄了;感觉背完了后西语依旧不是很满意,效果不明显。我想了想,的确我是太冒进了,语言的学习并不是懂了语法,然后再背背动词就可以学好的。可能对一些人是合适的,但对我并不是一条理想的道路。
于是,我开始接触现西了,因为现西它课程内容比较细,练习多,特别的词法方面,对基础是十分有益的。我想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步入了正轨。我那时自以为看过基础西班牙语,而且语法已经比较全了,词汇又不少,就从第三册开始看。那时看的很慢,能看懂。练习有认真做,也有对答案,错的很多,知道正确答案也不懂怎么来的。但这样坚持学完现西第三册以后,确实感觉西语有点料了。
就这样我就步入大三。但讲大三西语学习之前,我想再说说我听力口语方面的学习。从刚接触开始我就看西语电影,想培养的语感也不错。那时看的都有字幕,故事情节都比较简单;也有听写美国的西语学习教材linguaphone;还有早上爬起来趁校园网还灵光的时候看西班牙的电视节目,看了近一个学期吧,听不懂,但也一直在听。我不知如何评价这段口语听力成长的道路,首先它确实没有什么明显效果,这是因为我基础还不够好的缘故;但它对我西语的兴趣的培养却至关重要,偶尔我也会想到放弃,那时我就去百度一搜关键词西班牙语,然后一大串网页便显示了西语前途美好与光明,这让我又重拾信心与勇气,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对西语这份亲切的感觉,可能在它身上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汗水,赋予它我多少的期盼,而后来它对我的回报更多更有意义。
每个学期初,都会狠狠的给自己西语学习死死的安排一个计划,这当然包括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早读,但这一良好习惯总是坚持一个月就被我遗忘了。我早读用的教材是新东方一月通的口语部分,我把它打印了出来,将近三十个课时的课程,每天读上一个小时,打印出来的材料早已破旧不堪了,但能深深映入脑海的知识仅仅只是残破的影子,有时突然想起来,觉得十分的亲切,即使并不那么熟悉。那段一个人清早起来在校园边缘的大树下、在还未建好的会堂里、荒凉的行政楼院子里朗朗读书的情景,这些也是我西语学习道路中宝贵的财富。
真正让我端倪到西语学习门道是大三。首先还是我把现西第三册与第四册给看过一遍了,一直到国庆假期才看完的。看后收获并不是很大,只是知道自己熟悉很多词汇,能基本看懂一些小说了。于是我接下来的一年,我基本上是在阅读中度过的。由于外语学院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馆自然收藏了不少西语的小说,有原版的,也有中西对照的,还有简化版本的。我现在都忘记了看过哪些了,只是记得自己一本接一本的看,刚开始用的外研社的辞典到后来用商务印书馆的新西汉词典,最后也用上了西西原版词典,摘抄新词汇的笔记本都用上了两本。这一年西语确实进步不少,随着阅读量增加,感觉听力与口语也相应的提高不少。刚好那时又有E学提供的DESTINO这套西语学习视频,在宿舍有精力便细细的去看。虽然大三这年专业课多到变态,西语学习的热榉炊 拥母哒恰?/span>
大三第一学期过后,充满惊喜与汗水的2007伴随我一口气吞下的十二颗葡萄在一片祝福声中来临。这一年,收获与耕耘并存。
4月,第101届广交会上,我第一次用西班牙语与西班牙人交谈,并且用付出两年汗水收获了第一笔金。这次经历给我带来不仅仅是惊喜,更让我看到了差距与前进的方向。西语,只有熟练了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6月,我组织了我建立的广州西语交流群的群聚,我们是同在一个城市内的陌生
人,但我们拥有共同兴趣爱好与努力的方向。我们大多是走在自学的道路,但那日以后,我知道还有太多的人也像我这样孤独的前行,原来我也并不是没有人陪伴。
7月,师妹丢了一份笔译给我,两本薄薄的产品说明书,三五万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整整两个星期都花在这上面:起床、翻译、午饭、翻译、午睡、翻译、晚饭、翻译、打球、翻译、睡觉。
10月,第102届广交会。不是第一次参加了,自然感觉不同。做起随身翻来感觉真好,兴奋,成就感,自豪。更让我欣喜的是还能与我几位好友一同工作,这届广交会,真让人惬意。
11月,备考。这一年初便有这个打算了,但一直捱到11月才开始认真准备。这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西语的成长让我心里踏实不少。把现西一到五册看了两遍,还看了西汉翻译教程与汉西翻译教程。再一次提高了我对西语学习方向的认识。西语学习的道路,永无止境啊。
现在我也终于可以贪婪享受时间的美妙,拥有这片刻的闲暇,全身都愉悦充满活力。
冰冻大雪过后,树木大多遭受灭顶之灾。但春风之后,大地的绿意依旧会盎然生机。
今日节气雨水,果真下起雨丝在天空缠绕,雨水过后,农民们应该也就开始忙碌了,种下希望,然而,这还仅仅是开始。-----
转眼间四五月间的春暖花开的日子就过去了,匆匆忙忙的忘记了忽略了很多的美好,只好等待来年细心的品味。今年的六月显得很苍白,还见不到七八月烈日当空的影子,尤其有了欧洲杯,烈日就更与我无缘了。
近来认识很多西友,也见证西语在中国渐渐脱去小语种的道袍,开始显示它健硕的身躯和力量。老师说西班牙人很为他们的语言自豪,近日来我也为我当初选择并坚持去学西班牙语感到一些自豪,但更多的是感恩与敬畏。
希望正在学习的或打算学习的各位朋友也能爱上这激情澎湃的神圣的语言。
刚开始我并不喜欢西班牙语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我对它太陌生了。仅仅因为一个关于会西语很容易找工作信息便每天和它打交道了。就像常来我宿舍寄宿的大花野猫,去年跑进来的时候,我们都不理睬它,心里不顺畅了,都懒的用手抱它出去就用脚踢啊踢啊,它就委屈的喵了几声挪走了;但它还是照例隔几日来报道一番,今年似乎宿舍的人也渐渐接受了它,可能是它的坚持不懈吧,见熟了眼,看的惯了就不讨厌了。它便就在我们宿舍住下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对它开始关心了,偶尔一两日不见它了,就觉得宿舍似乎缺失了一部分,视野里失去了一角风景,就好像井底之蛙抬头望去不见正午出现的艳阳一般。后来它怀了小猫肚子越来越大,宿友就整理出一大纸箱为大花猫张罗了一小窝,拿出了奶粉跑去
买了猫粮,它也大行其道,喵的一声就像集结号给我们下命令,我们就兴致勃勃的为它准备美食和无尽的笑容。最终她也不负众望,在我们宿舍留下了三只可爱的小生命。
我学西语也就是这般,刚开始还好,例行公事般每日学上一个小时,还蛮正经像回事的,一个月后,便两天学上一次了,有时也会三五天没碰它。时光飞瞬,也就是在这例行公事的生活里,我开始习惯了这节奏;再到后来,我竟在这节奏里感到如鱼得水。就这样在西语道路上徘徊了半年后,我就像一名终于登记了的有名有姓并有意愿做一名好佣兵而准备去自我磨练的有志青年。西语成为我每日的必修课,早读、背单词、做听写、语法训练等等。这也好像在练习武术的必须课程,马步、体操、韧性训练等等,然后才有可能习得七十二绝技。这日子过了一年吧,我终于较清晰的看到了西语的全貌和美丽。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上,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接触西语一年半以后,我终于摆脱了西语作为职责的衍生的包袱。那种感觉还真难形容,前一年半学西语,我能感觉到我在学西语;后一年半学西语,却不知不觉发现西语水平一跃千里。附庸风雅,我以它为无我之境。
而后一年半看了很多西语的小说,那些小说是那样的引人入胜,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了,往往一看就一整天了。看了很多西语电影,电影感情那么深邃镜头如此突兀,它们是我最喜欢的菜。再后来是准备考研的日子,我是在十一月才正正经经的坐下来日复一日按部就班的准备。但此中的辛酸与喜悦,短短一篇文章是写不下来的,也正如师姐对我说过,备考时的心情就如我爱的广州的暴风雨,来的快去的狠,砸向这深沉的土地使劲的揉捏出飞散的水花。
其实不是孤独的一个人在学,与我一样驾着四驱马车驰于这宽敞大道的不少。他们的马车华美,他们大都是伯乐拥有千里马,他们的马鞍都让我眩晕。我仰视着他们羡慕他们一口流利的西语,羡慕他们能听懂很快很多连读的西语,羡慕他们认识我见没见过的单词。沮丧,但并不沉沦。我练九阳神功,“他强由他强,轻风拂山岗”。
刚开始我决定学西语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大多觉得不可思议,西班牙语啊西班牙语,英语都还要过四级哟,西班牙语啊西班牙语啊,那么遥远那么陌生。而后我独上我的独木舟。半年之后,有四五位好友随我一道上路了,我那段时间很快乐很安全。再往后的半年,我们走散了,又是我一个人孤独的行走。那时我也是多么的不自信啊,正如当年同样不自信在北漂的许巍一样,孤独的唱出他的《执着》。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就是漂泊,无法停止我内心的狂热,对未来的执着。”
而今日竟学会激流勇退,望向镜中还依旧稚气留有青春痘的脸,心中存有一份欣慰。在那不自信失去方向的时候,驾驱着破旧的马车勇敢的行驶下去了。
第二篇:西语简介
西班牙语(Español 或 Castellano)是世界第三大语言(第一,第二为汉语和英语),世界第二大通用语(第一大为英语)。在七大洲中,主要是在南美洲,约有352,000,000人使用。很多说西班牙语的人把他们的语言称为西班牙语(Español),而有些说其他语言的西班牙人称西班牙语为卡斯蒂利亚语
(castellano)。不过虽然西班牙本土语言众多,但99%的西班牙人都使用卡斯蒂利亚语。
1492年8月3日的清晨,哥伦布(Colón)率领着西班牙女王资助组建的船队,从西班牙起程。70天后,10月12日(现为西班牙国庆节)他们庄严的踏上了美洲这片神奇的土地。当然与此同时,也把15世纪的西班牙语带到了那里。
在美国,以西语为母语的人非常多,它广泛通行于纽约、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在新墨西哥州,西语和英语并列为官方语言)精通世界史的同学应该知道,美国的扩张,一大部分来源于土地的买卖。墨西哥独立战争时,游击队为了获得枪支给养,将两倍于现在墨西哥大小的土地卖给了美国,所以很多城市诸如洛杉矶(Los angeles)都是用西语来命名的,不会说西班牙语是当地居民对文盲的定义。很多美剧诸如生活大爆炸(拍摄地点在洛杉矶)中,经常出现西语的对话,也经常出现一些诸如Churro(西班牙油条)这种食物。
07年西班牙主流媒体在上海做了一次调查,询问西语世界在中国人心中的认知程度,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墨西哥人是说西班牙语的。其实当年西班牙领土遍及全球,虽然现在势力衰减但是西语的影响力还是让超过二十多个国家将其定义为通用语言。在日本,170多所高校开设了西语系;在美国,西语是他们国家的第一大外语。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这门语言会是将来炙手可热的一门职业技能。仅就现在来看,外贸行业和翻译行业,西语人才也永远是供不应求。文泽昂立希望通过我们的课程,让你在这门课程中找到对未来的规划和对语言的热情。
第三篇:我拜师学习中医的历程
我拜师学习中医的历程
说明:本人只是搜集整理,原作者 砖头
看到有很多朋友想拜师学医,我把拜师学习的历程分享给大家。另外也让各位先生知道我是个学中医的小学生,以后能给我多多指导,多多包涵。另外各位看病寻药的病友不要在这里问病了,学生是个半吊子,给不出什么好建议。
在2009年机缘巧合,和我大师兄一起认识了师父,听到了师父广博的知识,看到了很多重病大病也有小病的病人,在师父这里治愈,听得治愈的医理十分震惊。因此,每周都至少要到师父那里去一次,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说说我大师兄,我们为旧识,比我大个几岁,此人研习易经20余年,颇有些功力,专长为六爻、梅花,预测准确率颇高。哈哈,最让我不平衡的是,师父见到他不久,就有收他为徒的意思,反而我是死缠烂打的磨着师父,最后蹭进师门的。正式拜师
在2012年5月,有个朋友的干女儿,9岁,因脑血管瘤4次开颅手术,成了深度植物人,靠鼻饲存活,无声音无触觉反射,每日多次抽搐,并需吸痰30余次,双手双脚因抽搐内收,危已。师父起了悲悯之心(因师父已经62岁,很少出诊了),每周自驾车20余公里,七个月风雨无阻,唤醒了这个宝宝。并且这个孩子不同于其他所唤醒的植物人,现智力、行为等已和正常儿童无甚差别,只是下肢因长期抽搐造成的内收,在自行锻炼好转中,应该能在近期重返学校上学了。我和师兄全程跟随师父这个病例,帮助做了些辅助的针灸治疗,师父也因在此病例中看到了我们俩人的诚心,算是考试吧,终于在2013年3月,经师父同意,正式举行了拜师仪式,收我们俩人为徒。
拜师后,师父曾开玩笑对我们说:“当时我要不好好给你们显显本事,你们能心服口服的拜师么?”这个植物人的病例里面涉及的知识非常多,包含了汤药、针灸、骨科按摩等等诸多方法的使用,而且每每在病人发生变化之前,如睁开眼、说话等等,师父都提前几周明确的预测出来了,这才是真正五运六气推导。
师父说的是玩笑话,其实真正让我们折服不是师父高超的医术,而是师父的仁德之心,在治疗病人不为名不为利,持之以恒,并甘愿冒风险为病人治疗,使我十分十分感动,改变了我对人生的追求,我发自内心的想像师父这样做人做事,同时我也发自内心的想把祖国医学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其实我也想对求是学医的朋友说,我们虽然年龄较大了,并不是医学本科,但是真心热爱中医才去学习,不为名不为利,这才是师父观察我们以后收我们的原因。看到好品德的中医师父大家不要不好意思,诚心诚意,死缠烂打,照着一辈子追随去学习,金石为开。聊聊针灸吧,先说说怎么练练基础,如果小孩子练呢,准备一盆沙子,天天拿筷子插沙子,要练到一下子插的深,而且要插的直,这个是我师父小时候练的。岁数大了呢,买点写书法的毛边纸,裁成2个烟盒大小,几十张吧,用线帮上,井字形,不要绑太近,然后放蒸
锅里面蒸湿了,我们常偷懒拿水泡了,所以线要绑松点,扎泡发了的纸和扎肉挺像,尤其是进针进的深了,有那股粘劲儿。
针灸要先练进针,师父给我们讲的感觉是如同栽豆。三指持针,放松,手中空,如握气团,以直刺进针为例,起手时针和进针处大概45度角,好似手腕轻轻一转,针就进去了,不是那种很楞楞使劲往肉里面扎。
所以拿纸练习先练进针,要求慢慢找那种整劲儿的感觉,一般一次针,一寸针最少要进去三分之一,后来我和师兄就打赌扎他家沙发玩儿,我们看谁能用3寸针一次进针插到底,不能弯的,这个在初学挺难的,当然后遗症就是,坐他们家里的沙发要小心点,看看有没有针扎自己屁股,顺便说下,人的应激反应,坐到针上时候跳的挺高的。
刚开始练进针时候,费了很多针,好在师父常给病人针灸,有很多用完的一次性针供我们练习。其实我自己琢磨的,难点在于怎么调节手腕、手指之力,把力通过细小的针体作用到小小的针尖上,练出了整劲就轻松了。
拿这个湿纸练挺磨练人的,练2寸3寸后续进针,里面有股粘劲,最后练的我们两个手都磨破了,起茧子了,好几个月挺疼,好在现在练出来了。
针灸治疗难点不在于基础功夫的练习,在于进针后病家身体对针的反馈,要有这种感觉,尤其是2寸3寸或者更长的针,如何在进针后控制针尖的走向,针感如何,通过针反馈的信息能够判断病人经气的虚实,从而采取最恰当的治疗手段,并不是看见什么病症,选好了穴位,针一扎就完事了,那针灸就太简单了。如果这么针灸,这个植物人病例也好不了的。
通过我的实践,仅仅有点小感觉,当针到了经时,能感觉到经气如河水般流动,很多时候人体很神奇的,不用你去使劲进针,气会把针自己往里面带进去的,希望大家实践中多多体会。讲的这都是真金白银,掏出来给大家,学院里面不讲的,只有师承才知道的 其实对于一个中医来讲,方剂、针灸、按摩都为其法,在辩证之后,选用最好的方法去解决病人的问题,如果大家学习的目的是治病,希望大家都要学。尤其在研究某类专科病时,哪个最好用选用哪个,这样才能最好的达到目的。
学习针灸要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要学会辩证才行,大家都知道有补有泻,如果不懂辩证,何时补何时泻怎能把握呢?
针对骨科方面,尤其要有相应的方剂,内服和外用,能很快的提高治疗效果。中国武术有句古语: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针灸也是如此,其实中医也是如此,一般有家族传承的中医,都有自家的气功,我们家的是一步功,也需每日练习的。
针灸的高境界表现,当针未碰及病人,(病人看不到针,比如病人俯卧),病人自身会有躲的动作,那恭喜你,到一定境界了,针未到,气先行,病人都能感应到了。
无论在针灸和按摩中,要有开穴和结穴,如果哪个老师不讲开、结穴,就别学了。要根据病症来判断开穴和结穴,如有腰痛之病家,可开穴于肺腧,结穴于委中。实际就是控制经络中气之走向。为什么开穴和结穴讲起来要一大篇了,有很多书上都有。但这是我师父对我们一再强调要去做的,简单说说吧,和子午流注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和病人病位病性有很大的关系,还有就是在针灸之前,要通知病人的身体要干什么,要提前引导经气的运行,并在针灸完后控制经气。
今天事儿少,讲点实在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了能去实践。
书上写的穴位可以作为参考,但在每个人身上不尽相同,并且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病变经络会变化其线路。
每个人的经络是可循的,这就需要好的针感和手法了。
开穴和第一针很重要(往往很多第一针是开穴,但不一定的),之后可以摸到经气的运行,和摸脉的感觉很像,但一定要心静,这也体现出为何针灸要练功的。
大家都认为督脉是沿脊柱下来一条直线,错!如果按照我说的方法去下针,最后会发现督脉真正在运行时并不是直线,总在弯曲。记得有一次我师兄督脉沿皮刺再扎第三针时候没扎到经气的线路上,瞬间就顶起来一个小包,其经气没有接到针所引的线路上,形成了小气包,师父马上就说你瞧位置不对是无法引导经气的。
这是告诉大家很多时候在正确的针灸方子时为何针灸不起效果,是因为没扎对。经都没扎对,怎能治好病呢?
好了,希望大家能跨进一个新针灸的境界。
今天说说针灸的时间问题,一般一次针灸要遵循29分钟的原则,以29分钟为一个周期,因为人体的一次循环时间是29分钟左右。遵循人体运行的规律,只有是留针的病家,15分钟醒针一次,29分钟左右起针。
针灸后,病家须多喝水,医生不要让病人马上走,针灸行气,针灸完需补充液体,温水也好,茶也好,均可。
病人刚来,也不要急于治疗,等个10几分钟,一是病家定其神,二是医家有个判断的过程,没有经验就摸摸脉,感受一下病人,再施以治疗。另外注意子午流注的时间,不到时间就多等等。
针灸想有好的效果,需要很多注意的细节,往往疗效都在这些细节的规范上,师承的好处就是提前教会这些细节,徒弟都不予违反,从而很快能出功夫。
另,急症除外,人都快出问题了,以解决问题为先。比如癫痫发作了,还等时间在下针,那就是笑话了。血海的妙用
血海这个穴位具体哪里,什么功效我就不多说了,书上都有,大家可以自己看看。我说说在临床上有一个大的作用,往往大家忽略了,尤其对初学不久者,用处较大。血海在针灸中,相当于汤药中的甘草,也就是国老。有很好的“和”的作用,当下针比较重的时候,或者初学者施针时,不太有把握,怕补泻过了,病家易承受不了,来一针血海,以求其和。主要针对体针。
这是一个保险穴,希望大家能记住使用。今天来点实用滴,我家针灸减肥法。先说明,不为追求美,为了一些非常肥胖的病人治病所用,女孩子圆润点好,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不要过度追求身材而去损害健康,那就舍本求末了。初学针灸者慎用。
取穴:上脘、中脘、建里、下脘、天枢(双)、三里,震法(怎么震后面讲),女子加血海(3寸针即可),直刺,最好调整日月(初学不要使用,危险)。
要根据脂肪程度调整针,需用长针,至少留出3寸在外,通过病人的呼吸,针自然会颤动,从而达到刺激的目的,无须醒针。
病人感觉如硬石压在腹中,并便意频频,重者针后排柏油便。一周最多2次。方义,使病人脾强胃弱,则不喜进食,并促其消化,脂肪自去。可根据病情直刺或斜刺
患癌症治疗之禁忌
看到很多癌症病人或家属焦急痛苦的心情,做为一个正在学习中医的人,我追随师父学习四年了,期间看到接诊的癌症病人二百有余,治愈的有很多,其中死亡者不满十人,(这二百余人不包括接诊时就说明只能延缓的病人),有几例癌症死于心脏病等其他疾病,但真正死于癌症都是不遵医嘱,让人十分痛心。因此想对大家说说得了癌症不应该做什么事情。
二忌发散、活化性质的食品和药物。十字花科类蔬菜,比如西兰花、白菜等。中药忌桃仁、红花等活化药物,癌细胞很快会扩散,服之必死无救。
三忌高蛋白高营养食物。大鱼大肉要少吃。首先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吸收要快,补营养都补给癌细胞了。另外,高能量食物进入人体后,人体需要耗费很大的能量去消化吸收,往往癌症病人正气已虚,没有能力去消化了,还不如喝粥吸收的能量多呢,此为虚不受补之含义。唯一可吃,一天可吃一只海参,普通海参即可,海参性温,很好吸收。四放松心情,这个就不多说了。
1.癌细胞处于身体免疫之外,不可控,所以吸收营养不受身体控制,只要癌细胞在不断摄取营养,就不行啊。
2.年轻人得了癌症比年老人发展的快,因为代谢旺盛,癌细胞增长很快,一般7、8十岁的老人得了癌症反而活的更长。所以,控制饮食也可以相对影响代谢速度的。3.见桃仁、红花必没救,这是经验,也有其道理的。一般癌细胞是有其包裹物质的,不要打开,首先用固的方法,不让它乱跑,防止其传导,在看机会于其战斗,采取消法、下法,从体内排出,如果活化了跑的哪里都有了,怎么进行靶向控制呢。不好意思,用的净是西医的语言了,以后会从中医的角度在阐述吧。
2.五这点可能有些争议,但这是我看真实病例的事情。我师父可以配合西医化疗进行中药的配伍,也可以治好癌症的。但如病人服用YIRUISHA(%%%吉-@@非-!@替-尼)等类似进口签协议的药物,反正我师父是没有任何招数可以治疗了,唉,我亲身经历一个朋友的母亲中药治疗的很不错了,听了医生的忽悠,签协议吃这个药,前几天去世了,我痛心极了。因为中医治疗了一年有余了,肺癌骨转移,骨转移病变都已经消失了很多了,吃了这个药痛苦的走了,我真的很气愤而又无奈。据称该药物有一定的有效率,但大多一年,治愈率呢,没听说过。而且我见过服用的人,呕吐,皮肤出现硬壳,及其痛苦,均有自杀倾向,严重破坏了身体的免疫力。建议慎用啊慎用!最后说说中医怎么治疗癌症吧,一人一方,不要轻信一个方子就能治好,要根据病情不断的辩证,方子也要随之调整的,并不是哪个方子病人吃了就都好了,那是骗人的。因为中医治疗时攻补兼施,度最难把握,每个人不同,病变也不同,其中峻药也就是有毒副作用的药物较多,一定需要很有水平的中医医生来把握。
3.中医都应该学些西医
做为一名医生或者学生,应该关注其他医学,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但此前提是要在中医理论基础做为指导下,可以选用西医比较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不要一味的排斥西医,毕竟一个医学发展成其自身的体系有其好的地方可以借鉴。首先,应从诊断入手,明白西医的诊断学,可以看懂西医的片子、化验单。比如骨科,哪里出问题一目了然,在结合自身中医的诊断,说实话,中医靠手摸的比片子其实准确,可以把片子做为一个参考。
比如西医的一些化验报告,虽然西医的化验报告有即时性,未必真能体现病情,但很多指标可以做个参考,就如中医中舌苔不准骗人一样,但也是参考。尤其在病程较长的病人,前后不同的化验报告,可以看出一些病情变化的。
比如癌症病人的PET CT,可以很清楚的看清病变的位置,即实邪所在,绝对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诊断依据的。
再有,有的病人在看中医之前就服用过西药,所以一定对常用西药有个了解,有一次我在师父那里摸一个高血压病人的脉,总觉得软软的不对劲啊,就问师父怎么回事,师父说病人吃降压药了啊,当然和书上写的不一样。了解之后,避免误诊。伤寒中的误下、误汗不也要了解以前吃过什么药么?结合现代人,要了解西药,才能采取更好的治疗。
还有,在治疗方面,西医在一些急救和手术的确能解决问题,比如病人脾脏以出血,汤药针灸无法时,迅速摘除脾脏才能留人治病,为何非要拘泥于中医的治法呢? 最后,君未读《医学衷中参西录》乎?
4.我是师父自家的歌诀,很有用处,分享给大家吧。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歌诀 概 论
脏腑内脏之总称.脏近实质不外通.五脏心肝脾肺肾.若算心包六脏成;脏藏精气关神志.精气盈满谷不充.腑则中空与外通.水谷充实不满盈;胆胃二肠膀焦六.传导化物不藏精,脑髓骨脉胆子宫.中空藏精名奇恒;五行归类
酸青风生木.东;春肝胆目筋.怒;苦赤暑长火.南;夏心小舌脉.喜;甘黄湿化土.中;长脾胃口肉.思;辛白燥收金.西;秋肺大鼻皮.悲;咸黑寒藏水.北;冬肾膀耳骨.恐;心
心主神智心主血,其华在面主汗液,心与小肠为表里,心为君主领一切;肺
肺主皮毛肺主气,通调水道司呼吸,肺朝百脉为宗气,宣发肃降开窍鼻;肝
肝主藏血肝主筋,疏泄条达气血匀,将军与胆相表里,开窍於目显精神;脾
脾主运化脾统血,益气升华吸精微,脾脏与胃相表里,开窍於口肌肉肥;肾
肾主藏精肾主水,其华在伐骨生髓,肾与膀胱相表里,开窍於耳二便随 肝
肝能藏血主疏泄.存血华爪量调节;筋动灵活与适度.开窍於目主视觉 谋深虑远情绪好.一身之里气机惬;肝助脾胃化饮食,疏通水道领水血;五腑
胆藏精汁助消化.决断精神刺激除;胃主受纳与消化;小肠分别清浊物;清者脾运后天精,浊者二便又殊途;水归膀胱储或排.粪传大肠成形出;心包.三焦
心包本为心外膜.保养心脏-防邪客;心主之脉名包络,供心菅养不可缺;三焦水道又行气,全身上下皆其所;心包三焦相表里,外感热病见最多;
5.精
生命来源谓之精,生长发育精促成;营养储备最基本,广义精尚含血津;先天精生胎前产,后天精胎产后生;先后结合储於肾,脾运精微常补充;血
血为红液可流动,循环运行血脉中;周身菅养与滋润,精神活动需血供;心气推动肺气辅,肝能调节脾可控;血源於精脾精升,肾精生髓血亦成;津液
津液正常水总称,来源饮食脾运行;肺宣肺降清浊判,肾司并合贯始终;三焦水道膀胱关,失常痰饮水湿生;清稀不散液稠聚,五脏化液汗需评; 气
狭气脏腑之功能,广气物质可维生;元先激发总动力.宗后呼吸血循动 卫气防卫周身布,营气营养行脉中;气功推固防温化,出入升降整体呈;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要记清,元气来自先天精;通过三焦可输布,激发脏腑显功能;宗气水谷气合成,推动心肺积于胸;营气脉里同血行,卫在脉外抗疾病;血液营养神必用,中焦受气可化生;汗出溱溱是谓津,液在关节脑髓中;6.经络
五脏六腑共包络.手足所属三阴阳,太阳足膀手小肠,阳明足胃手大肠;少阳足胆手焦当,太阴足脾手肺脏;少阴足肾手心脏,厥阴足肝心包盲;十二经表里流注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手阴胸手阳手头,足阴足腹阳头足;风
风为阳邪性开泄,百病之长引外邪;主动善行而数变,内外之风要鉴别;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凝滞气血痛不畅;寒为内外主收引,温阳散寒理应当;暑
暑为阳邪其性炎,伤津耗气易升散;没有内暑须当记,暑多挟湿在夏天;湿
湿为阴邪阻气机,专困脾脏伤阳气;湿性重浊与粘滞,头身困重责湿宜;燥
燥性干涩易伤津,内外凉温要分清;燥易伤肺因娇脏,干咳少痰伴胸痛;热.[火] 火为阳邪性炎上,耗伤阴津理应当;生风动血皆难治,肉腐成脓必生疮;疫 疠
疫疠病笃外生成,传染散在或流行;维持卫生与正气.消灭病毒保生灵;
7.瘀 血
气之不帅瘀血名,寒凝热壅亦促成;气虚气滞阳虚过,有形青肿无形痛;审其部位细辨证,痛之所在多循经;肿块出血与失养,温散补气助血行;
痰 饮
痰稠饮稀常为灾,肺失宣降难畅怀;脾气中阳肾气亏,三焦不运水津徊;痰虽窜走居虚处,有形无形多阳衰;五痰风热寒湿燥,四饮痰悬支溢来;若辨伏凉二饮症,且从深浅细分开;诸 色 主 症
青色主寒痛瘀风,赤热黄虚湿已成;白色虚寒主失血,黑色肾虚瘀水痛.八 纲 辨 证
八纲辨证是总纲,总纲统领是阴阳;表里辨证定病位,虚实正弱或邪强;寒热辨证别病性,原名六辨辨细详;表实热证属阳症,里虚寒证阴症当;表 症
表证邪侵肌表来,位浅程短发病快;寒热并见脉象浮,舌色不变苔薄白;里 症
里证内伤脏腑多,表邪入里直中疴;位深程长伐病缓,再加细辨治方和;虚 症 [面微] 虚证关健正不足,神疲力乏瘦虚浮;气短懒言面舌淡,尿频便溏脉力无;实 症 [面甚] 实证既是邪气盛,呼吸气粗烦燥动;胀痛拒按二便秘,脉实苔厚色深浓;寒 症
寒证外感寒实成, 阳气不足虚寒生;寒见冷淡稀润静,散寒温阳须分清;热 症
热证受邪与化火,房室劳倦虚热多;热则热赤稠燥动,虚须益阴实泻热;气病辨证……气 虚
气虚脏腑功能衰,少气懒言声低微;自汗乏力动越剧,脉虚面华舌淡白;气 陷
气陷当升反而降,无力升举泄坠胀;眩晕昏花内脏垂,气虚病家共征象;气 滞
气滞功能障碍生,气机阻滞属实症;胀闷胜痛变动多,排气减轻郁怒重;气 逆
气逆当降反而升,肺胃反逆肝亢成;咳喘呃嗳呕恶吐,昏厥痛胀呕血呈;血病辨证…血 虚
血液不足是血虚,脉细微弱色淡居;眩晕肢麻失眠悸,经少经闭或后期;血 热
血热口干不欲饮,脉数舌降夜热甚;热迫血行血外出,烦燥发狂重神昏;血 瘀
血瘀定位久刺痛,紫绀肿块积或症;脉涩结代血块暗,黧黑甲错毛枯硬;津液辨证……津 虚
津液虚证水不足,口渴咽干皮糙粗;脉象细涩舌干燥,汗减尿少便难出;水液停滞……痰 症 [风痰] 痰证有形咳痰多,稀白为寒黄稠热;湿多易咯燥粘难,无形眩晕阻窍络;饮证…痰 饮
痰饮流积胃与肠,胸腹胀满肠呜溏;渴不欲饮吐水涎,眩晕咳悸气短伤;悬 饮
悬饮浊水悬胁间,胁肋疼痛胀且满;咳唾转侧牵不得,气短息促咳或喘;溢 饮
溢则水外溢肌肤,尿少肢重或肿浮;咳喘痰频沫稀白,干呕而渴或热出;
支 饮
支饮停留在胸膈,胸满咳喘痰沫多;面浮肢肿久多发,短气倚息不得卧;
8.其实我平时和师父一起聊天,带出很多知识,很多都是在师父给我们正式讲课时候没讲的,因为往往遇到病例才想起来给我们讲讲。说一段关于虚、实:
上面分享的歌诀是非常实用的,要带到实际的病例看,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比如有的人很胖或者很壮实,但往往是虚症,有的人很羸弱,却是实证。歌诀中说:虚实正弱或邪强。正气虚则为虚症,邪气强则为实邪,可不是仅仅看人的体态,往往医生没有打好中医基础,在辩证上特别容易出这个问题,治法思路可就完全不同了。
9.说点诊断的事儿,学习时候观察一定仔细,常常师父看脉的时候我就观察师父三个手指怎么动,有很多窍门的,望诊的窍门更多。
举个例子,以前刘渡舟刘老看脉时候,拉一下病人的手腕,有两个作用:一是病人有时候因为有些紧张,轻轻一拉脉平稳了,尤其女子。二是,通过和病人接触,感受皮肤的粗糙程度。这只是个小动作,但体现了很多东西。
再举个例子,病人一咳嗽,听声音就应该知道病位了,还问什么啊?看病人端着肩膀的肺心病还用问?脉学中的学问我就不多说了,太多了。
有的时候医生并非不让病人说话,而是要问对判断有用的话,病人说多了反而会误导你。有的病人说了一大堆,你就糊涂了,因为病人的描述并不准确的,不是医生想要的信息。
应该病人一来,通过望诊心中大概有个方子了,再合脉象、舌象,发现有合不上的,再问病人,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望诊和脉诊不符要想明白为何不符,这时候合问诊,想明白,出方子。
10.来点针灸的干货:
有一次我看师父给病人透内外关,2寸针,进针后左右上下的找位置,我问师父为什么,师父对我说:病人经气在左右游动,并非在固定的位置,一定用针感觉到经气的左右摆动,找到摆动的规律,一针下去定住,这样才能起到左右。大家有机会碰到晕车晕船的病人可以试试,如果你进针有工夫,对针尖有感觉,都能感觉到经气的晃动。很多时候我师父开出了针灸的方子,到别的地方去针灸没有效果的原因,其实说实话,我们这些徒弟扎就比师父差远了。
11.张锡纯张老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非常好的,贴近现代,医案非常实在,很多讲的比较透彻,尤其在药物与方剂的用法上,特别实用。而且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理论,实际是脾胃论,分析一个病说的很复杂相对全面,所以初学都不爱看。
黄元御黄老很多初学者都喜欢,因为看似理论简单,好像一看就懂,其实根本不是大家想象那么容易,因为病人个体千变万化,而且我认为他的理论不能覆盖所有的病机。对于一个医家学习来讲不全面的,黄老那么深的儒家思维,可不是现代人都能理解的。初学千万别以为那么简单,要一个一个方子一个一个病理去仔细去琢磨的。五运六气要那么简单就好了。哈,不过黄老也是脾胃论者。
12.很多中国文化中神和气是说不清楚的,比如通过看一个人的书法作品,甚至能看出来当时的书法家在想什么事情,有的时候看一些武官将军的字都看的出来有杀伐之气。同样,很多时候方子开出来,和病人的病气和,是有这种感觉的,开方子的时候感觉一气呵成,甚至在以后看都想不明白当时怎么就能用药那么有感觉,有一种有如神助的感觉,当然这是我师父讲的,我还没有这感觉,因为不够熟练,脑子不够用。其实就是真正感觉到了病人的气,方与其和。
13.外国中医同样好用,但要考虑人种不同,比如欧美人,给他们看看病就明白了。
他们是阳性体质,和中国人体质完全不同,他们十分惧怕感冒,因为病情发展极快,治疗不当就要死人的,所以他们对感冒非常非常重视。再看中国人有几个感冒发烧着急的?老外为啥吃东西都要配冰饮的,是体质决定的。
从解剖看人体也是不同的,比如老外肠子短一米多,适合肉食,中国人适合谷物的消化,肌肉大小等等都不相同的。但是经络走向是基本一样的,五行运转也是一样。中医理论在哪里都适用,中医看病首先要看每个人的标准,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病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
我师父曾在9几去美国交流了一年,那时候他们很重视中医的,至少旧金山的大医院中就有专门研究中医的,而且汤药、针灸对他们一样的好用,关键是要看你怎么用,会不会用了。
14.说一下按摩和针灸的基本功:操手。
所需工具:一个小布袋,用绿豆填充。
姿势:双腿分开,微微弯曲,即马步,先操左手背,左手过身体中线甩到头顶,沿着身体中线向下甩,用手背打击沙袋,然后操左手手掌正面,沿左侧过头顶,同样沿身体中线下甩,用手掌正面击打沙袋,后换右手,同左手姿势。
刚开始练手疼,越练越胀,再练就会到腿疼,后期单手握拳无法握紧的,再到双手握拳都握不紧,这时候就基本有点功夫了,会发现手不硬了,很软,如果对患者按摩,患者的感觉力量进去了,不像普通的按摩,皮肤疼。其实练过操手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平时手看起来就感觉很软,并不是硬邦邦的那种,而且练过操手,按摩不费力气,手不起茧子,有那种内劲了。
有的时候二百多斤的大胖子,看我师父不怎么用力,感觉就轻轻一按,那个胖子嗷嗷叫啊
我也感受过,师父给我针灸取穴,一个手指按下去,即使在大腿比较深的穴位,感觉疼在很深的地方,让我师兄来就在很浅的地方有感觉了。唉,这就是从小练功的好处,我们还是要慢慢练的了。
15.去年,我母亲得了带状疱疹,在面部,内服龙胆泻肝丸,疱疹愈。但是面部带状疱疹疱疹好了有后遗症,就是面部非常疼,当时我母亲吃两种止疼药还无法睡眠,我很着急,问过师父后就赶紧给我母亲针灸。
取穴:翳风穴(开穴),攒竹(沿皮刺),头维(沿皮刺),角孙(注意要摸一下,找到准确的点,可能会偏下一点)(沿皮刺),合谷(结穴)(我家选合谷偏于食指指骨的方向)。平补平泻即可。
针灸一次后即可安睡,隔日再针灸一次,不用止疼药了,再次痊愈。这个病非常疼,很多病人会持续半年,很痛苦,针灸治疗比较简单,很容易上手。翳风和角孙的止疼效果非常的好,本方还可加减颊车穴等面部的穴位
16.关于那个植物人苏醒的病例具体针灸方子没有留,由于当时我基础也差,师父总在边针灸边给我讲针法。以后会总结的,现在我先凭记忆说说。先说时间,每次针灸基本在上午10点左右开始。治疗最前期取穴:
神庭(2寸沿皮刺)、头维(1寸沿皮刺)、四神聪(1寸沿皮刺)、角孙(1寸沿皮刺)、攒竹(1寸沿皮刺)、鱼腰(1寸沿皮刺)(对病人睁眼很有效果)、丝竹空(1寸沿皮刺)、听宫(听会这2个穴位换着用)(用意在恢复听力)、地仓、水沟(用的较少,偶尔用,容易给病人脸上留痕,太丑了)。
督脉(一寸沿皮刺),配翳风。督脉特意说一下,一定用手指摸着下针,要把经气从上到下接下来,我家在这个病例中是从上到下扎督脉的。
中府、天府、曲池、手三里、透内外关、养老、手背指骨根部3个(拇指跟除外)。四缝醒神效果非常的好。这里注意,长期卧床容易有肺心病,要动肺经的,要把握中府、云门,而且心为君主之官,跟着养老。风市、伏兔(斜刺)、血海、阳陵泉 17.今天讲个有趣的病例吧。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吃饭,他说认识一个针灸医生,很厉害,他亲眼看到有个人头上长出犄角,(其实是头上鼓出来两个大包,很像犄角)经过几次针灸犄角没有了。我和我师兄都在场,听完就傻了,这是什么病啊,太奇怪了。
后来,得空问了一下师父,头上长犄角是怎么回事?师父听完就笑了:那不是犄角,实际是骨质增生,治疗方法很简单,要用针扎到增生的基底部,破坏其组织,从而达到不在生长,并且自愈的目的,比较容易治疗的。但是其中治疗时一定注意,必须扎到基底部,起到阻断的目的,否则刺激了会越长越大的,要小心。我们听了恍然大悟。好了,以后各位见到头上长犄角的至少有个治疗思路吧、足三里、三阴交、脚趾指骨跟部4个。
18.今天就多讲几个我家的医学趣事。
我师父从小就和他姥爷学医,先学的妇科,后学骨科、针灸,最后是大内。讲个师父小时候的事情,讲的是我师父开的第一个小方子,给自己吃的。那时候刚刚和姥爷学医不久,也就八九岁的样子吧,家里面吃包子,师父姥爷自己吃的是人参包子,小孩子吃的是不一样的,师父就抢了姥爷的包子吃,吃完马上就流鼻血了,姥爷家里有药柜,姥爷看着师父就笑,说;鼻衄怎么办啊?自己抓药吃。师父想起药性赋里面说,枳子凉心肾鼻衄最宜,于是用了焦山栀+大枣,服完就好了。师父说这也是他开出的第一个方子,从而得到了姥爷的认可。
很多鼻衄为相火妄行,焦山栀凉心肾,大枣以固脾关。这个小方大家以后可以借鉴,有些牙肿痛喜热水也可以用,辩证最重要
19.继续讲个师父姥爷有趣的医案。
有一天有个大姑娘家里人找到师父的姥爷,给大姑娘看病,这位大姑娘病挺奇怪的,就在后腰上长了巴掌大两块毛,毛很长,剃掉还长,而且找了不少大夫治疗也不行,去了西医也不行,别的地方也没有毛,大姑娘要嫁人啊,这病可给家里人着急坏了。到了师父姥爷这里,姥爷一看,长胡子都笑的颤了,对师父说:知道哪里的问题么?就一句话,腰为肾之腑。有寒啊,才长毛。用了暖肾的方子,很快就好了。所以啊,大家好好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在诊断一些病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找到病机了。
把这个病例延伸一下,大家在按摩和针灸时候,如果看到尤其女孩子后腰有一层小寒毛,反而别的地方没有,要注意有没有寒症了。病位呢,大家就很清楚了,从而治疗有了方向。
同理,很多人身上寒毛很多,一为有返祖现象,二为代谢有问题,三就要考虑是否有寒症的体质了(尤其在女孩子多见)。
大家往往会想到肺主皮毛,但多毛却和肺关系不大。20.今天说点我家基本功的一些练法。
无论诊脉和针灸,手指的指目要开,也就是说用如指上有眼睛一样,感触的那么清晰。指目的位置:在指头间,所以我家看脉时候,指头都是立起来的,以指目对脉脊。练指目之法:准备些绿豆,放在桌子上,把食指放到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即各个指头错位放置,然后拿几颗绿豆,用三个指头感受有多少个绿豆,练习指头的敏感性,因为错位放置,特别容易摸不清楚。如果摸绿豆练成,改芝麻。指目开了,中医一辈子受益无穷。
我师父姥爷能达到的境界,你说几个芝麻,老爷子手指一按,指头上就沾几个。我师父小时候练的时候淘气,用唾沫沾来对付事儿,是笑谈了。
21.汤剂是中医中重要一个治疗方式,我简单说说煎药的常识。
煎药的几个注意事项:
1.必须用砂锅或陶制容器,很多药物忌金属材质的锅,因为很多金属也是中药,所以不可用金属锅。如急救实在没有条件就用搪瓷容器,但注意搪瓷是否完整。
2.如医生无要求特殊煎法,一般中药煎法:先冷水浸泡10分钟-20分钟,须煎药2次。第一次煎药,先用武火(也就是大火)煮到开锅,然后文火(小火)煎15分钟,把药水倒出来。第二次煎药,倒入冷水,武火煎到开锅,转文火煎10分钟,把药水倒出来,与第一煎的药水混合。混合后,分装2次服用。
3.关于水量,要根据药物多少和药物吸收水分的情况进行调节,煎完后,一次服用30毫升比较合适。
4.有时候有一些需要先煎的药物,须先煎特殊药物,同样用武火和文火转换方法煎,要根据药物控制时间(遵医嘱),然后再把其他药物同煎。
5.有时候有些药物须后下,即在第一煎文火煎完前10分钟下锅同煎。一般这类药物有医嘱。
22.脉学这门学问很难,和师承有非常大的联系,不同的师承对脉的理解就是不同(当然大的方面差不多,但辩证就在细微间)。
我师父跟从过几个医学大家,讲脉都不太一样的,后来总和我们说,学脉学一定只和一个师父学习,否则准乱,这是过来人的经验,希望大家借鉴。
我和师父学脉时候,有一个例子给我印象非常深。我家看脉四取,浮取、中取、沉取、推筋着骨。师父讲脉时候总说,往往病就在推筋着骨中见。
有一次有个肺癌的病人,师父看完脉后让我们看,我推筋着骨也没有感觉出师父讲的病脉,师父对我说多摸一会儿,别急。摸了很久我终于感觉出了病脉,而且以后只有遇到癌症之病人,我都能在脉中找到。
给我教育意义最大的是师父一年后无意和我说的话,师父问我,开始你没有找到病脉,后来又找到病脉了,是病人的脉变化了么?一下子我豁然开朗,病人的脉没有变,变的是我,后来我对家传的气功天天都练,只有进入到那种状态,脉才一目了然。三部脉的确有迟数不同的,甚至一部脉中也有的,沉取和浮取很多次数都是不一样的。另,我家看脉还有个同气的秘诀,就是先把呼吸和病人调整到一样,但请慎用,因为同气后易把病气传到自身的。
23.有些家里的事情我不愿意说,我师父得了病,自己治疗中,鉴于病情我们所有人都禁止师父接诊任何病人,你觉得你这么说合适么?
24.我师父总在埋怨自己因病耽误了不少病人,有几个大病病人因为没有持续治疗有所恶化,我师父很自责,想尽快恢复。
我本不愿意说,但是最为徒弟也不能置之不理。
当你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就妄加评论,你们好自为之吧。
第四篇:西语骂人的话
No tonto tontos(傻不傻的)Cerdo(猪头)1.Idiota 白痴
2.Hijo de puta!婊子养的3.Estúpido 笨蛋
4.Mierda 狗屎
5.Vayase al diablo!滚蛋!6.Imbécil 低能
7.Puta 婊子
8.Loco / Loca 神经病
9.Sin vergüenza 无耻
10.Inútil 没用的人
joder,反正我就不翻译了。
jilibolla 王八蛋
maricon 比笨蛋还苯的人
No sabes nada.(喏!萨比斯~那搭)你啥都不懂
Por que estabas tan estupido?(泊 给 鹅斯达吧斯 达N~ 鹅斯度皮多?)你咋这么蠢呢
Eres un ignorante(鹅类斯 温 一个诺啦N爹)你实在是无知
Que absurdo(给 啊BE素儿多)荒唐
Estupido(鹅斯读皮多)蠢家伙
No hables tonterias(诺 啊BE类斯 多N爹里啊斯)别胡扯
Que tonto eres(给 多N多 饿类斯)你真蠢的可以
De que planeta viens?(爹 给 P拉捏大 无一恩斯)外星人你? Estas bien de la cabeza?(鹅斯大斯 比恩 爹 拉 卡别撒)你脑子有毛病? Estas chiflado?(鹅斯大斯 岂F拉多)你是不是神经病啊? 注:(还带音译的说~)1.Stop complaining!别发牢骚!Deja de quejarte!=Fuera las quejas!2.You make me sick!你真让我恶心!ME DAS ASCO 3.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怎么回事?Qué pasa contigo? 4.You shouldn’t have done that!你真不应该那样做!No tenías que haber hecho eso!5.You’re a jerk!你是个废物/混球!Eres un/a inútil!
6.Don’t talk to me like that!别那样和我说话!No me hables en ese tono!7.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你以为你是谁? Quién te has creido que eres? 8.What’s your problem? 你怎么回事啊? Cuál es tu problema? 9.I hate you!我讨厌你!Me caes mal!=Te odio!10.I don’t want to see your face!我不愿再见到你!No quiero verte nunca más!
11.You’re crazy!你疯了!Estás loco/a!=Estás colgado/a!= Estás flipado/a!12.Are you insane/crazy/out of your mind? 你疯了吗?(美国人绝对常用!)Estás en tus cabales?=Estás loco/a?=Estás flipando? 13.Don’t bother me.别烦我。No me molestes=Déjame en paz.14.Knock it off.少来这一套。No me vengas con esas=No me vengas con eso.15.Get out of my face.从我面前消失!Desaparece de mi vista.16.Leave me alone.走开。Déjame en paz=Déjame tranquilo/a 17.Get lost.滚开!Lárgate!
18.Take a hike!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Dáte una vuelta=Búscate un hobbie 19.You piss me off.你气死我了。Te estás cachondeando de mi =Me tienes harto/a 20.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屁事!A tí qué te importa=Esto no te incumbe 21.What’s the meaning of this? 这是什么意思? Qué me estás diciendo=Esto qué significa 22.How dare you!你敢 Ni se te ocurra=Ni te atrevas 23.Cut it out.省省吧。Déjalo 24.You stupid jerk!你这蠢猪!Eres un estúpido/a=Eres un/a gilipollas
第五篇:西语小童话故事
El ángel
Cada vez que muere un niño bueno, baja del cielo un ángel de Dios Nuestro Señor, toma en brazos el cuerpecito muerto y, extendiendo sus grandes alas blancas, emprende开始 el vuelo por encima de todos los lugares que el pequeñuelo amó, recogiendo a la vez un ramo枝de flores para ofrecerlas a Dios, con objeto de que luzcan allá arriba más hermosas aún que en el suelo.Nuestro Señor se aprieta紧握 contra el corazón todas aquellas flores, pero a la que más le gusta le da un beso, con lo cual ella adquiere voz y puede ya cantar en el coro de los bienaventurados幸运者.He aquí lo que contaba un ángel de Dios Nuestro Señor mientras se llevaba al cielo a un niño muerto;y el niño lo escuchaba como en sueños.Volaron por encima de los diferentes lugares donde el pequeño había jugado, y pasaron por jardines de flores espléndidas发光的,极美好的.-¿Cuál nos llevaremos para plantarla en el cielo?-preguntó el ángel.Crecía allí un magnífico y esbelto苗条的,匀称的 rosal蔷薇,玫瑰, pero una mano perversa邪恶的 había tronchado折断 el tronco树干, por lo que todas las ramas, cuajadas凝乳块 de grandes capullos花苞 semiabiertos, colgaban secas en todas direcciones.-¡Pobre rosal!-exclamó el niño-.Llévatelo;junto a Dios florecerá开花,繁荣.Y el ángel lo cogió, dando un beso al niño por sus palabras;y el pequeñue lo entreabrió半开,微启 los ojos.Recogieron luego muchas flores magníficas, pero también humildes谦逊的 ranúnculos y violetas silvestres野生的,野蛮的.-Ya tenemos un buen ramillete花束-dijo el niño;y el ángel asintió con la cabeza, pero no emprendió enseguida el vuelo hacia Dios.Era de noche, y reinaba un silencio absoluto;ambos se quedaron en la gran ciudad, flotando en el aire por uno de sus angostos callejones, donde yacían montones de paja y cenizas;había habido mudanza: se veían cascos de loza, pedazos de yeso, trapos y viejos sombreros, todo ello de aspecto muy poco atractivo.Entre todos aquellos desperdicios, el ángel señaló los trozos de un tiesto roto;de éste se había desprendido un terrón, con las raíces, de una gran flor silvestre ya seca, que por eso alguien había arrojado a la calleja.-Vamos a llevárnosla-dijo el ángel-.Mientras volamos te contaré por qué.Remontaron el vuelo, y el ángel dio principio a su relat-En aquel angosto callejón, en una baja bodega, vivía un pobre niño enfermo.Desde el día de su nacimiento estuvo en la mayor miseria;todo lo que pudo hacer en su vida fue cruzar su diminuto cuartucho sostenido en dos muletas;su felicidad no pasó de aquí.Algunos días de verano, unos rayos de sol entraban hasta la bodega, nada más que media horita, y entonces el pequeño se calentaba al sol y miraba cómo se transparentaba la sangre en sus flacos dedos, que mantenía levantados delante el rostro, diciend «Sí, hoy he podido salir».Sabía del bosque y de sus bellísimos verdores primaverales, sólo porque el hijo del vecino le traía la primera rama de haya.Se la ponía sobre la cabeza y soñaba que se encontraba debajo del árbol, en cuya copa brillaba el sol y cantaban los pájaros.Un día de primavera, su vecinito le trajo también flores del campo, y, entre ellas venía casualmente una con la raíz;por eso la plantaron en una maceta, que colocaron junto a la cama, al lado de la ventana.Había plantado aquella flor una mano afortunada, pues, creció, sacó nuevas ramas y floreció cada año;para el muchacho enfermo fue el jardín más espléndido, su pequeño tesoro aquí en la Tierra.La regaba y cuidaba, preocupándose de que recibiese hasta el último de los rayos de sol que penetraban por la ventanuca;la propia flor formaba parte de sus sueños, pues para él florecía, para él esparcía su aroma y alegraba la vista;a ella se volvió en el momento de la muerte, cuando el Señor lo llamó a su seno.Lleva ya un año junto a Dios, y durante todo el año la plantita ha seguido en la ventana, olvidada y seca;por eso, cuando la mudanza, la arrojaron a la basura de la calle.Y ésta es la flor, la pobre florecilla marchita que hemos puesto en nuestro ramillete, pues ha proporcionado más alegría que la más bella del jardín de una reina.-Pero, ¿cómo sabes todo esto?-preguntó el niño que el ángel llevaba al cielo.-Lo sé-respondió el ángel-, porque yo fui aquel pobre niño enfermo que se sostenía sobre muletas.¡Y bien conozco mi flor!
El pequeño abrió de par en par los ojos y clavó la mirada en el rostro esplendoroso del ángel;y en el mismo momento se encontraron en el Cielo de Nuestro Señor, donde reina la alegría y la bienaventuranza.Dios apretó al niño muerto contra su corazón, y al instante le salieron a éste alas como a los demás ángeles, y con ellos se echó a volar, cogido de las manos.Nuestro Señor apretó también contra su pecho todas las flores, pero a la marchita silvestre la besó, infundiéndole voz, y ella rompió a cantar con el coro de angelitos que rodean al Altísimo, algunos muy de cerca otros formando círculos en torno a los primeros, círculos que se extienden hasta el infinito, pero todos rebosantes de felicidad.Y todos cantaban, grandes y chicos, junto con el buen chiquillo bienaventurado y la pobre flor silvestre que había estado abandonada, entre la basura de la calleja estrecha y oscura, el día de la mudan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