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现状分析1
、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现状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买方市场早已形成,激烈竞争和销售困难成为常态,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由市场营销、社会营销、关系营销等相结合的整合营销时期,“定制营销”、“以销定产”、“顾客就是上帝”已是典型的现代市场营销口号。但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等传统营销观念至今仍占主导地位。依据有三:第一,推销和广告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许多企业扩大了销售队伍和广告宣传,但对于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需要则很少考虑。有些企业则相反,一味地埋头生产,推销则搁在一边。第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第三,经济效益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证明大多数企业的注意力放在通过增加产量和销量而获利上面。
毫无疑问,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竞争格外激烈、竞争成本急剧上升的微利时代大环境下,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是根本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否则,不但不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会将企业推向危险的死谷。理由是:
(一)生产观念得以生存的条件已经消失
生产观念的假设前提是,消费者可以接受任何买得起且买得到的商品,因而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大产量,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否使消费者满意,企业很少考虑。这种假设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成立:一是产品的需求大于供应,由于产品紧俏,消费者能买到商品就不错,哪还管商品的其他方面。二是产品的成本较低。高效率的生产可以降低产品成本,进而降低了价格,可吸引那些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然而已是微利时代的今天,商品已不再奇缺,而是供大于求,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更加富裕,从而使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价格也不再是人们购买商品时所考虑的首要因素。
(二)产品观念的弊端日益突出
产品观念认为,产品销售不好,是因为产品不好,消费者喜欢质量优、性能好和有特色的产品,只要企业致力于制造出好产品,就不愁挣不到钱,“酒好不怕巷子深”,可以说是这种观念的形象说明。因而企业孤芳自赏,产品改造和创新处于“闭门造车”状态,从不考虑顾客的需求与爱好。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守株待兔,不宣传、不促销,等待顾客自动上门。然而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各商家的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各种对商家利好的消息、广告频频出现在电视、互联网、杂志和报纸等各种媒体上,对消费者进行信息轰炸。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的产品质量再好,如果不进行宣传,终究会埋没。当然,企业重视产品是对的,但是如果不从消费者实际需要出发则是错误的。因为你的顾客同你的生活经历、年龄、文化水平和审美标准等方面,可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你喜欢和看重的东西,他们未必喜欢和看重。由于产品观念具有营销近视症的缺点,因此很可能导致企业产品一生产出来后就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
(三)推销观念风光不在推销观念曾经一度盛行,因为那些能说会道的销售员将产品说的天花乱坠,诱使无辜的消费者一次又一次的上当。不过,在经历过无数次受骗之后,消费者也变得更加精明起来,对自己的钱袋子也捂得更紧了,他们不再轻易相信那些推销员的信口雌黄,而是凭着自己的经验与判断能力来购物。这样一来,厂家的推销成本迅速上升。消费者也不再容易被推销员诱导去购
买他们根本不需要的产品。
由于中小企业采取了上述不合时宜的营销观念,导致了近几年来大量产品销售不出,库存积压严重,许多中小企业出现了效益滑坡、停产甚至倒闭等。
第二篇: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及问题解决途径
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及问题解决途径
【背景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却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融资困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管理水平不足、信息匮乏、市场竞争力不足等。这些都是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老问题,不容忽视。在全球经济进一步一体化,贸易进一步自由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很大影响。因此正确的结合国情及世界经济趋势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工商注册登记中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同时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其中工业新增产值76.7%来自中小企业。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很多大企业也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等知名企业。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与瓶颈
在这里我将这部分分为了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两个部分,两者有很多重叠影响的部分更是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阻力。
中小企业发展外部制约
政策不公,市场无序
今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大企业有待多,中小企业考虑少。因此政策适用不够公平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例如国内的土地政策,国有企业可享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增值税减免等优待,而非国有企业则无此厚遇。另外,在行业准入上,中小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更是收到诸多限制。此外,市场交易规则缺乏,市场秩序混乱,致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困难重重。
融资困难成中小企业发展硬伤
法律和金融的扶持不足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我国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
加之商业银行体制的改革后权利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房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贷款数量更是少得可怜,贷款供应缺口加大。又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少,信用度不高,借贷成本高也影响了其融资能力。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经济全球化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
我国经济在更大范围融入世界经济后,所有中小企业都直接面对国际大市场,这当然是新的机遇,然而经济全球化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带来了不利因素。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将随着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而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另外,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和经营体制老化的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难度加大;再者,竞争对手由国内企业上升到国际层面。当然,优势劣势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能够抓住机遇和应付挑战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和我国的宏观调控。
中小企业发展内部制约
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创新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进行外延扩张,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致命瓶颈。中小企业创新所需资金不足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企业创新所需的人才。信息等更是当前中小企业欠缺的。大部分企业对现有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状态的评价一般,只有三成左右的企业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
产权不清,缺乏动力
由于政策不公、行业限制,个私企业戴“红帽子”穿“洋外衣”现象普遍。据调查,上海市三资企业占全市集体企业的20%。由于产权不清,一些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人为限制无法进一步做大。
自身素质不高导致的信贷危机
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也有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内在的。比如之前提到的产权制度不明晰,有如财务制度的不健全,财务账目透明度不高,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等也致使中小企业社会信任度低,融资十分困难。
当前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以上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阻力的分析,我想就中小企业自身完善和国家政策支持两个方面提出我的解决方案,主要是站在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谈的。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可以说,中小企业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内部挖掘,提高自身的效
益,是一个老问题,但确实是亟待解决的。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除自身的经验、学习和努力以外还可以寻求有效的管理咨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通过管理咨询,中小企业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状况,特别是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并在其帮助下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解决方案。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抓住机遇
目前国家实行的一些优惠政策,虽然很多不是为中小企业专门制定的,但受益主体中小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有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的若干意见中有很多方面是对中小企业发展同样适用的,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都是中小企业直的借鉴或者可以直接受益的。因此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外部,自身的努力和调整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有效途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小企业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网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
商务部内贸促进资金管理系统
企业服务频道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
第三篇: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导向要求企业:
——以客户需求为焦点;
——密切注意和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动态,强调搜集竞争对手情报的重要性; ——培养企业所需的独特的能力和优势;
——企业注重内部跨部门的沟通和协作,通过有效的沟通,各部门才能准确掌握顾客需求及竞争者动态的变化。
市场导向的企业亦深知并不是所有顾客皆了解个人的需要,故注重通过包括企业自身和竞争者的力量启发顾客的潜在需要,提供相关信息帮助顾客清楚地界定其需要。然而,不少市场导向的企业很快便发觉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即顾客声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感到满意,而在中长期里,他们却更多地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些顾客主要的解释原因是,竞争企业的产品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价值导向是将企业的营销过程看作是价值的探索、创造和传递过程,并强调运用全面营销的思维方式,从顾客(中心)、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者三方面去考虑营销问题。顾客价值就是顾客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顾客价值分析(customer value analysis)就是识别和分析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属性、利益和特点对顾客的重要性以及与竞争对手比较相对的优势和劣势,目的在于建立发挥企业竞争优势。顾客价值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如下:
1.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动机和影响顾客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2.估计这些因素的重要性。顾客在选择产品时,有许多因素影响其购买行为。
3.对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及其绩效进行比较分析。
4.调查和分析企业战略集团中的竞争对手的产品与本企业的产品主要性能及绩效的差别。
5.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企业还要不断追踪顾客价值。
菲利普·科特勒提出。
1、“顾客让渡价值”的含义
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
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
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因此,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等。
在《竞争策略》一书中提出“五力模型”:
1.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3.客户的议价能力、4.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5.新进入者的威胁
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三大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要求坚决地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他方面也
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赢得总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他优势,诸如与原材料供应方面的良好联系等。总成本领先地位非常吸引人。
差异化战略
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名牌形象、技术上的独特、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有其差异化特点。如果差异化战略成功地实施了,它就成为在一个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因为它建立起防御阵地对付五种竞争力量,虽然其防御的形式与成本领先有所不同。
专一化战略
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低成本与差异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范围内实现其目标,专一化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殊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开发推行的每一项职能化方针都要考虑这一中心思想。这一战略依靠的前提思想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们。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司或者通过满足特殊对象的需要而实现了差异化,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
波特认为,每一个公司必须明确选择战略,徘徊其间必然影响公司的战略地位。这样的公司缺少市场占有率,缺少资本投资,从而削弱了“打低成本牌”的资本。全行业范围差异化的必要条件是放弃对低成本的努力。而采用专一化战略,在更加有限的范围内建立起差异化或低成本优势,更会有同样的问题。徘徊其间的公司几乎注定是难以获得高利润,所以它必须做出一种根本性战略决策,向三种通用战略靠拢。一旦公司处于徘徊状况,摆脱这种令人不快的状态往往要花费时间并经过一段持续的努力;而相继采用三个战略,波特认为注定会失败,因为它们要求的条件是不一致的。
“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和条件加以支持,核心竞争力将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关于核心竞争力,美国密执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树型”理论。它认为,多样化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份、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内部的知识汇总,尤其是如何协调纷繁复杂的生产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潮流。核心竞争力是凝聚现有业务的胶水,也是发展新业务的火车头。“树型”说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核心能力通常被描述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难以模仿”或“竞争优势”。但是真正构成这种核心能力的知识体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公司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第二、公司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第三、公司的管理和生产经营能力;第四、公司创造品牌和运用品牌的能力。四个方面共同反映了公司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
美国营销学教授舒尔茨Done.Schultz提出了4R(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理论,阐述了新的营销四要素:
与客户建立关联
在竞争性市场中,客户具有动态性。客户忠诚度是变化的,他们会转移到其他企业。要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重要的营销策略是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客户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
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在今天相互影响的市场中,对经营者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控制、制定和实施计划,而在于如何站在客户的角度及时地倾听客户的希望和要求,并及时答复和迅速作出反应,满足客户的需求。
关系营销越来越重要
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客户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从交易变成责任,从管理营销组合变成管理和客户的互动关系沟通是建立关系的重要手段。从经典的AIDA模型:“注意—兴趣—渴望—行动”来看,营销沟通基本上可完成前三个步骤。
回报是营销的源泉
对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的能力。综上所述,4R营销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以竞争为导向,在新的层次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它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着眼于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双赢。4R体现并落实了关系营销的思想。通过关联、关系和反应,提出了如何建立关系、长期拥有客户、保证长期利益的具体操作方式。此外,反应机制为互动与双赢、为建立关联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回报”兼容了成本和双赢两方面的内容。追求回报,企业必然实施低成本战略,充分考虑客户愿意付出的成本,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客户份额,形成规模效益。这样,企业为客户提供价值和追求回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客观上达到的是一种双赢的效果。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安索夫和安德鲁斯提出。
SWOT分析法是竞争情报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SWOT(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段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如对策等)。运用这个方法,有利于人们对组织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
优势(S)是指能使企业获得战略领先并进行有效竞争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某些强而有力的内部因素和特征;
劣势(W)则与其相反。
机会(O)是指企业营销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该企业将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优势。
威胁(T)则是指环境中对企业不利趋势所形成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企业若不采取趋利避害的营销决策,则会导致企业市场份额的被侵蚀。
第四篇: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中国市场》 作者:毛清华
摘要: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缺失或者病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缺乏方向感和内在驱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明确了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一、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重视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认清企业文化的本质,只是从口号上来理解企业文化。据调查,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聚集地温州,有60%的企业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有些企业就是有专门的机构,也是形同虚设。企业经营者不介入、不重视,没有把企业文化战略编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企业经营理念涉及企业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的规定力度远远不够。
2.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核心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些企业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于是进行偷工减料、制假售假、质量和价格欺诈等缺失诚信商业道德的经营行为,致使市场萎缩。对员工重义务而轻权利,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人才流失。缺乏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能很好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容易为周围的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经营风格,没有企业制度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扼杀了一些很有潜力的项目和有发展前途的产品,无法壮大自己。
3.模仿色彩浓厚,缺乏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特殊的市场环境与历史条件注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同一性和重复性。这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以模仿其他企业为主,很少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缺乏个性。如多数企业都仅将自己的形象定位于诸如“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等口号,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又难以真正形成全体职工愿意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和牢固的内心信念。同时这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它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以培养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4.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制已经转换,如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已经成功地转变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但是,相应的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来,仍然拘泥于原有的模式,根本不考虑组织结构的变动和企业性质的问题,致使企业文化不能发挥对企业推动力的作用。
5.重短期利益,轻长远考虑,缺乏战略意识。
由于企业文化需要从上向下推动,因此受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影响往往很大。过去由于对民营企业在所有制上的歧视,使很多民营企业家在经营时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考虑。而国有中小企业由于领导者任期有限,在职工对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出于个人工作成绩的需要,也会采用偏重于短期利益的企业文化,甚至经营理念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企业文化。如部分中小企业奉行“金钱至上”、“重利轻义”的经营理念,使企业要么成了生产和销售伪劣假冒产品的基地,要么就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一味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另一些企业领导者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则选择了“重义轻利”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完全不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他们或者不经调查研究就为兄弟企业担保债务,或者不顾自身能力“大胆”兼并破产企业。这些过分重视短期利益的企业经营理念,最终导致企业长远发展前景有限,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这些企业容易为周围的环境和市场改变自己的风格,文化建设没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无法形成自己文化特色。
同时,缺乏战略、目光短浅的现象在中国的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一些企业不善于研究市场变化规律,不注重在产品质量和服务形象上下工夫。仅仅把企业或产品知名度作为企业广告战略目标是不科学和短视的,重产品经营轻品牌经营已使许多中小企业吃尽了苦头。现在有很多企业提出了“百年企业”的口号,为了这个目标,不但要使顾客满意,而且还要建立更高的顾客忠诚度。所以,中小企业要打造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和企业文化。
6.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文化制约了企业竞争机制的建立。
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在这些家族式管理的中小企业中,在创业初期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管理模式,在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后多有弊病: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在核心家族成员手中的高度集中,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在人才任用上不以个人素质论高低,裙带关系严重;在管理决策上,也是由主要家族成员凭主观经验说了算,搞专断式、独裁式管理,结果族外人会因个人发展前景有限而失去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致使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停留在相对固定的水平,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7.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
目前,我国不少中小企业都很崇尚国外的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在借鉴时又往往忽视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反而弄巧成拙。比如许多企业引用国外的激励模式,将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拉得很大,认为这能促进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关心。但是,由于忽视了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均贫富”、“为富不仁”的思想,这种分配制度反而易遭致员工不满,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进程。
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并为中小企业所认识,但是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为了加快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培育强化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振兴企业、培养人才、维护稳定。内容主要是要解决在企业内部如何对待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外部如何对待客户;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竞争与合作的正确处理;对生产环境、工作环境、人文观念以及对社会责任与贡献的考虑;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定位的考虑,对企业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制度建设的考虑等等。但是,无论要达到什么目标,包含什么内容,都应弄清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目标。
2.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进行整合。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培育企业价值观为重点,特别是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体而言,首先,要提炼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源于企业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共同理想,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需要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意识地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宣传企业价值观。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为人处世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理念。同时,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对外宣传还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知名度。
3.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文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要通过文化建设和企业的管理相互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要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提倡柔性化管理,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企业的集权和分权,稳定和变革得到统一,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企业应完善基本制度和政策,明确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体现企业员工共同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另外,企业决策者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率先垂范和倡导企业文化,用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塑造企业文化,积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沟通者、激励者,并通过自身的影响使企业从上到下形成共识,认清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进行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4.建立以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个性和创新。没有个性的企业精神不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员工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能给员工以亲切感和认同感,更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吸引大量的顾客。对中小企业而言,应把企业文化的时代特色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要结合本企业的规模、行业性质、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塑造有突出个性特征的本企业文化,从而体现本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
5.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意识。
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办企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企业文化建设也应长久保持,使其成为企业的灵魂和金字招牌,而不能朝令夕改,左右摇摆,做表面工作,徒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6.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以人为本就要把员工视为企业的宝贵资源,不但要从观念上重视,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把员工放在第一位,让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执行者和受益者。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实应循序渐进,应结合激励机制进行,让员工从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实惠。这样可以让员工更愿意接受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落实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7.融合中西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
中小企业应该让员工了解企业现状,知道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定位,将自己融入到企业的血液里。这就需要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文化建设不仅要吸收国外大企业的先进文化,也应该很好的借鉴国内优秀企业的文化,中西合璧来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文化。
8.平衡家族企业中各方面的利益。
国外家族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表明,家族式企业并不一定会产生家族式文化。家族企业要保持健康发展一定要克服家族式文化和家庭式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明确产权结构,平衡各方利益,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家族人员为主、外聘人才为辅的人才发展战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采取定向培养、以能定岗的方式有计划地提升家族成员的素质,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适当引入外部人才。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26.[2]秦梦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构建方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11: 64-65.[3]张蓓,黄晋蜀.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塑造[J].中国集体经济,2002,1:16-18.[4]吴鸣.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企业家信息,2005,5:97-98.[5]黄昌富.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J].经济师,2002,4:147-148.[6]沈翠珍,尚民.中小企业文化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塑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177-179.[7]崔启敏.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4:361-363.
第五篇: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调查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使现在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据调查显示我国现在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500万家,占据我国企业总数的90%,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大企业所不能代替的作用。现在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经济共同体的一员,相应的中小企业也成为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好的前景也同时会相应的产生一系列问题。中小型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已成为这些问题的首要。
为了了解是什么原因使现在各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比例增加,我今年暑假在光谷世界城里的一个中西餐厅做服务员,了解到服务行业的人才流失率是非常严重的。加上通过寻找一些其他行业流失率的数据资料发现:怎么减少人才流失率已经成为了各级管理人员应该加以重视的社会性问题了。例如,人才流失率的正常范围应该为4%—5%,但是物流行业的人才流失率竟然达到30%,这让我们不得不惊讶于这么大差距的存在。人才流失率反映出一个企业内部的发展情形和稳定状况,一个连稳定性都没有的企业何谈有固定的客源和忠实的下属,这样所得到的经济利益也只是暂时的,犹如昙花一现很快就会偃旗息鼓。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很多情况都可以归咎为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所以关注人才流失率原因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考虑。
一.就服务行业而言,造成人员流失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从员工自身的情况看大致上有这样几点:
1.每天的工作量太大,而且所处理的事情太多而琐碎,付出的精力和所得到的回报不能达到自己所预期之中的公平。
2.每个人都希望是平等的,不会受到他人的歧视和谩骂,但在服务行业中所代表的宗旨就会与人的思想上有所差异,不能都承受那种不平等。
3.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其中有一个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这个需要时最高层次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当我们想要发展时,服务行业俨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而我们想到的就是其他途径的实现。
4.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沟通问题,导致分工之间的不公平让员工产生不满的心理情绪
二.以上这几点都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也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还有其他的原因就是一些自然因素和人为的个人因素所导致流失率提高的部分比例。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也能导致人才的流失率增高。
1.中小企业规模小,自身实习不足难以将优秀的人才留住,导致一些企业出现停滞的状态,没有什么新的活力使企业的发展扩大。
2.地域限制,有些企业排斥外来人员,使得企业的文化只是局限于一个小的范围内活动。
3.人力资源管理落后,没有一个较全面的规划和政策,使得一些计划难以有
序的进行。例如在工作中一个人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往往因为职责不分明而造成全体人员都受到责备。有好的绩效考核无制度产生的涣散团体。
由于这些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人才流失率增加已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那么一些存在性的问题也相应的呼之即出。
1. 企业的技术和经验流失,企业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培训他们,人才
流失后他们会带走公司的商业机密,导致信息和经验的外流,给公司
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2. 企业人才流失会造成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在流失期间,企业需要再
花费时间和精神重新招聘合适的人选以及对其进行培训。这其中的隐
性成本会直接在经营成本中反映出来。
3. 较高的人才流失率会使企业内部的员工稳定性遭到破坏,企业的环境
因为人员的更替而让企业氛围变得紧张,人员之间的关系也会比原来的结构关系更冷谈,让人难以适应。
4. 流失率高会使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下降,一个企业不是比较的营业
额的大小,进一步比较的是品牌的忠诚度及受欢迎程度。经常的变化
只会给顾客连反应得时间都没,何谈拥护。
5. 影响工作的连续性,企业项目的进程会因为人员流失而延缓,不能确
保工作持续进行。
由此而知,怎样解决人才流失率的问题已是刻不容缓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源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 给员工一个发展的空间和一个提升的舞台,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能够被
信任,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肯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给员工以希
望及动力,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前景。建立完善的竞争制度,让员工之
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当公司有空缺的时候首先不是想到的从外部
招聘,而是考虑到自己员工的实力,这样才不会造成外聘带来的打击。
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工作岗位时间呆长了,自然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适当的按照他的能力调整不同的岗位,那样提升的空间就会
比较大。最后给员工培训的机会,不要认为培训是在浪费时间,培训
是无处不在的。
2. 在人力资源中,对于薪酬的原则有这样一点,就是对外要有竞争力,这样才能在物质上吸引人,对于骨干人员和核心人员要舍得投入,即
使高出其他岗位较多也无所谓,要拉大岗位水平,这样才能留住他们,对公司来说,他们一旦流失对企业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做到赏罚分明,要重罚重赏,对企业有重大贡献的,实施重赏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对其有激励作用,这样我们的付出才会有回报。
3. 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同样可以吸引人,当一个公司有良好的学习氛
围,和友好的人员关系,有相当的竞争力,那么在公司里工作的人员
每天的心情是愉悦的,工作效率也会高些。但是一种文化的形成不是
一时半刻的,它是经过日积月累的,再从中提炼,这样经营起来的企
业文化才会经得住考验,也才是有价值的,它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有凝聚力的信念。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文化的竞争,需要
管理人员有长远的目标去发展。
从这些方面浅谈了一下怎么样解决人才流失率,但是管理一个公司,这些方面只是其中的一些,还有我们不可预知的因素。能够做的就是在长期的中小企
业发展中得到经验。总结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尽量将人才的流失率控制在我们的正常范围之中,这样企业的寿命才不会因此而迅速骤。只有经得住考验的企业才能够在领域中有所突破,得到更长远的发展。企业的寿命也会增加,那么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将会以实力占据我们整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以数量来控制。
在这次参与社会实践中,我明白了在企业中我们应该做到细心的留意在身边发生的一切,管理是一种对人的控制,只有我们把握好这个度,那么我们在管理出现的问题都能够一一的去解决而不会是被不知方向的思绪所引导。人力资源中的人尽其用,因人设岗,因岗设人都是对人力的合理利用。由此可见,人力的重要性,人员的流失率太高将会导致企业快速的倒闭,同样的也是企业的一颗毒瘤。凡是都是两面性的,正常的人员流失率对企业是有好处的,它给企业带来了新鲜的活血,让企业中一成不变的样子得到了改善,积极的促进了员工在自己领域所能发挥的潜力。同时也带来了不一样的信念及企业文化,像是鲶鱼效应一样。所以凡是都有个度。把握这个尺寸才能管理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