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02:3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李宋美智

前几天在新闻里看到素来以勤劳大胆以及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的温州人商人现阶段面临着很严重的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便抓住市场第一手信息,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走私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之后,温州资本在全国各地掀起投资浪潮,加上信贷政策的宽松,热钱充盈着市场,在他们觉得幸福就在眼前的时候,楼市调控政策的实施给温州人闷头一棍,之后众多企业陷入融资困境,众多民间企业面临倒闭。本篇文章以温州作为切入点,结合其他学者们所做的分析,来阐发我对现阶段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所面临困境的思考。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存在是普遍性的,不仅仅存在于中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学者便发现了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境难题。Macmillan在向英国国会提供的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就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金融缺口’’。Macmillan发现,中小企业的长期资本供给存在短缺,这种短缺尤其明显地发生在那些单靠初始出资人的资金已经不敷运用,但规模又尚未达到足以在公开市场上融资的企业身上。英国学者Ray等将金融缺口的存在定义为以下两种情况:(1)当小企业投资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但由于资金供给的中断而不能进行有盈利潜力的投资;(2)当小企业获得资金的货币成本过度超过大企业的该成本,致使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投资来实现其增长潜力。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现象的解释繁多,其中较为经典的要属以Stiglitz等人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所建立的信贷配给理论。Stiglitz与Weis在关于信贷配给的经典文献中指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产生均衡信贷配给的基本原因。当面临对贷款的超额需求时,银行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不会用提高利率的办法来出清市场,而是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的水平上对贷款申请者实行配给。由于中小企业在财务制度、抵押品等方面均不具有优势,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从而信贷配给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构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此外,西方学者还分别从货币政策、金融自由化、银行业合并及结构调整等宏观经济政策角度来分析对中小银行融资的影响程度:(1)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根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紧缩伴随着银行储备的减少,进而导致贷款供给的减少。中小企业在货币政策调整时受到的冲击更大,因为相对大企业而言,抵押贷款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Gertler和Gilchrist在对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经验研究中发现,小型制造业企业不仅直接对利率反应敏感,而且还深受经济周期的间接影响。因此,货币紧缩对小企业的影响要远大于对大企业的影响。(2)金融自由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理论认为,金融自由化会通过利率提高、储蓄增加,进而导致投资增加和经济增长。对此,Taylor却指出金融自由化不会导致资金供给总量的增加,因为利率提高只会使得资金供给从非正规部门转向正规部门,总的借款额不会出现净增加。Steel补充认为,由于较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抵押品的缺乏以及历史渊源等,使得中小企业在获取正规部门的贷款时仍将面临着诸多的限制。综合考虑,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不仅不会得到改善,反而可能有所恶化。(3)银行业合并及结构调整对小企业融资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国外学术界对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的资产规模和中小企业贷款可得性之间的关系上。规模匹配理论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90年代后期以来的研究发现,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并不存在一致性结论。Strahan和Weston发现银行的并购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比率之间呈倒U型的非单调函数关系,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随银行并购后的资产规模出现先增

加后减少的现象。Peek和Rosongren发现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合并或大银行之间的合并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Berger进一步指出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四种潜在效应:静态效应、重组效应、直接效应和外部效应。静态效应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这一效应可以由直接效应和外部效应全部或部分弥补,即社区内其他银行的反应和新生银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银行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不利影响。

以上是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的一个总体的理论分析,根据2002年德国IFO经济研究所、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家调查系统及国经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组成“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联合专题调查项目’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呈现如下特征:①资金来源渠道单一。65.7%的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企业的权益性融资占33.3%,其他来源占16.4%,债券类融资最少,仅1.8%。②与小型规模中小企业相比,大型规模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更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通畅,获得银行贷款难,并且风险投资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根据IFO等联合项目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如下几方面主要问题,以至于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难题:

(1)在我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中,呈现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特征

(2)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对抵押品和担保要求较高

(3)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有国家的信贷政策、低效率的审批程序、第三方担

保机制不完善、抵押品要求较高

(4)中小企业融资缺口主要表现在短期流动性资金短缺,但中长期贷款的可能性也较

(5)半数以上的中小企业未参加资信评级,但从参加了资信评级的中小企业来看,资

信评级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帮助不大

欲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之难题,首先必须要深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我国当前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仍然是银行贷款。总体上说,导致我国中小企业难获得银行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银行体系、中小企业、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但是,西方金融学者普遍认为,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制约中小企业难贷款的根本原因。而在我国,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信用文化缺失,加剧了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因而使得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格外突现。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举世成绩,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仍然对当前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业务经营理念、决策程序有着深远影响,使其对中小企业授信存在一定“歧视”,相应地增加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中国现有多种经济成分,而且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动力是来自于民间企业。因此,解决民间企业融资问题,促进民间企业高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这个问题上,我参考了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黄剑洪的《基于关系型融资技术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新解》这篇文章,将其引入的关系型融资技术在这里作简单的介绍。银行主导型融资技术分为交易性融资技术和关系型融资技术。关系型融资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缓解信息不对称效应”这一中心展开的,基本可以分为“对企业的价值效应”和“对银行的价值效应“两个角度,关系型融资模式的价值效应研究已成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研究这项前沿课题的核心。关于关系型融资对企业的价值效应研究,理论文献普遍认为,关系型融资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增强了银行对企业的信息生产,从而借贷双方信息的对称性得到改善,最终为企业带来诸多融资好处。

这里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系统提出开发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技术的对策建议。

微观层面:强化银企长期合作机制、提升“关系”的信息价值。具体措施有:

(1)专设部门维护中小企业信息档案、建立有效信息沟通机制

(2)发挥关系银行“干预治理机制"作用

(3)加强储备与培养高素质的信贷人才

中观层面: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提高银行业竞争力度,具体措施有:

(1)利用好中小银行的决策高效这一优势发展关系型融资技术

(2)优化银行业结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宏观层面: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促进关系型融资体系形成,具体措施有:

(1)推进商业银行改革、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

(2)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3)完善金融法规与监管

(4)营造社会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l]林毅夫、李永军.中国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2]徐洪水.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研究与政策路径[J].金融研究200l,(11):47-53.

[3]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6):32-37.

[4]欧RI凌、欧Rl令南.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研究——一个基于产权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的分析框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4):46-51.

[5]张捷、王霄.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J].世界经济,2002,(9):63-70

[6]黄剑洪.基于关系型融资技术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新解[D].厦门:厦门大学.2008

第二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进入2011年,在流动性紧张和通货膨胀压力持续高企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普遍加剧,盈利空间有所缩小,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再次成为焦点。对济宁市297家样本企业的调查显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是导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主要因素,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则加重了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伴随经济复苏的趋势逐步明朗和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高企,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日趋旺盛,与金融机构2011年逐步收紧信贷资源之间的矛盾更为凸显,因此企业信贷需求不能及时、足额满足的现象有所显现,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感受。调查结果显示,31.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造成企业生产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银行信贷资金仍是中小企业融资首要渠道。调查数据表明,以银行信贷资金作为首要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占比达到21.9%,其次为自有资金,占比为6.4%。在被调查的294家有贷款的企业中,28家企业在一家银行有贷款,109家企业在两家银行有贷款,157家企业在三家或三家以上银行有贷款,由此可以看出,银行信贷资金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首要选择。

民间融资受到中小企业广泛关注。在其他融资方面,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较为活跃,被调查企业中,有79家企业进行过民间借贷,占比为26.6%。民间借贷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和“维持正常生产资金需要”。成本方面,有19家企业民间融资年利率为“30%以上”,31家企业为“20%~30%”,24家企业为“15%~25%”,民间借贷利率呈现高利贷化发展趋势,利率风险较大。

中小企业贷款满意度整体偏低。被调查的企业2011年共申请贷款次数为687次,平均水平为2.3次,银行满足次数为359次,平均水平为1.2次,满足率为53.1%。159家企业认为“银行门槛高了,条件多了,可以贷到的资金少了”占比为52.3%,68家企业认为“银行门槛没变,但可以贷到的资金少了”占比为22.9%。

在回答“企业从申请贷款到获得贷款,大约需要多少个工作日”时,41.4%的企业表示2011年获得贷款的时间为“三周或三周以上”,相比上年的放贷速

度,上述企业认为金融机构2011年放贷速度下降,无法及时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中小企业融资特征及制约性因素分析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与银行贷款期限之间的矛盾。中小企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居多,经营中不确定因素较多,经营可持续性风险较大,市场应对能力和自筹资金能力薄弱,贷款需求期限较往年有所延长。在268家有贷款需求的企业中,贷款需求期限在1年以上的企业家数为98家,占比为36.6%,162家企业申请贷款期限为6个月~1年,占比为60.4%。而在社会资金普遍趋于紧张的环境下,金融机构出于对信贷资金风险控制的角度对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往往更为谨慎,在上述企业中,有74家企业因“贷款期限不符合金融机构要求”导致无法得到贷款或贷款延后审批。在获得贷款支持的359笔贷款中,仍以短期贷款为主,其中226笔贷款期限为“6个月~1年”,占比为63%,1年期以上的贷款笔数有75笔,占比为20.9%。

贷款利率偏高与企业财务成本之间的矛盾。在信贷资金有限的情形下,金融机构为保证限额控制下信贷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普遍上调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偏高致使财务成本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第三篇: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李 凡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 《民营经济三十六条》的出台使民营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融资困难的

严重制约。本文认为这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下的市场失灵,并针对这一失灵问题提出从政府和企业两方努力来解决这种信息的不对称, 以便扫清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障碍。[关键词] 民营中小企业 融资 市场失灵

一、引言

改革开放2 8 年来, 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经 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根据“2005·中国民营中小企业问卷跟踪调 查”, 发现融资困难, 人才短缺,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管理水平落后, 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而且选择融资困难的比例 更是达到了7 5 %。

二、民营经济融资现状分析.融资方式主要为自筹资金的内部融资。企业进行融资决策 的关键是决定其资本结构,使融资的风险,成本,与收益之间寻 求一种均衡。但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缺少政府和金融机构有力的 支持,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形成了较为特殊的融资结构。表1 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对比 单位:%

由该图我们不难看出:(1)虽然随着民营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 自我融资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其比例仍在90% 以上。(2)在民营中 小企业发展的初期也是其资金最缺乏的阶段其非金融机构融资的 比例高于或等于银行贷款的比例,这说明商业银行在对民营中小 企业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3)除自我融资和银行贷款外其他的 融资渠道相对较少,比例总计不超过3 %。

内部融资方式的优点在于, 可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获 得一定的独立性, 避免过多的政府干预, 但依靠这种融资方式进行 资本扩张, 其速度是极其缓慢, 很难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的资金, 来 满足企业资本迅速扩张的需要。因为这种融资途径受到民营中小 企业自身状况的制约, 而且还受资本分散程度的制约。2.民营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状况。民营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 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即间接融资。但这一渠道现阶段还比较 窄小,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偏小。表2 乡镇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

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民营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 的比重不到9 %(扣除乡镇企业中的集体企业)。间接融资的渠道 是我国各个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但是, 上面数据却说明民营中小 企业却很难通过这条渠道进行融资, 它们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在整 个融资总额中占有的比例很小, 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力度很不够。

外部融资方式虽然在成本上较之内部融资要高, 但是在企业的 起步和成长期会是一种很好的融资方式, 在我国当前中小企业靠 直接融资(上市发行股票)的方式还比较困难。间接融资这种方 式更切实可行, 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中的种种问题 使得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较少, 这一融资渠道也表现 的比较窄小。

三、中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是信息不对称 情况下的市场失灵。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商品或劳务市场上,交易的双方往 往对于交易的对象具有不对称的信息, 使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 托”最优,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一种“帕累托”改进状态,市场失 灵主要是因为竞争的不完全(或存在垄断)、信息的不完善(不 充分、不对称)、存在外部经济效果、存在公共产品、存在交易 成本、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等。一方对于交易对象具有信息优势,另一方则在信息上处于劣势。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市场失灵。在一个 经济效率的市场条件下,资金的流动应该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但在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中,由于存在着诸多壁垒,资金的供给与 需求难以得到协调,也就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联系实际分析,大部分的中国民营中小企业有以下四个方面 的不足,这使得银行处于信息劣势。.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差,经营业绩和预期收益不佳,企业业绩不稳定。2.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这是 商业银行不愿涉足的深层次原因之一。3.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财务报告随意性大,真实性差,透明度低。4.企业信用 较差,并且缺乏信用的积累。以上关于现阶段民营中小企业的弱点具有普遍性,而面对中 国民营中小企业参差不齐的状况,商业银行如同面对着一个信息 不对称的劣等品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这就 增加了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而这种成本正是在这种信息的不对 称的情况下用在了收集足够的信息上面,这样银行便会提高贷款 的门槛以防范和化解道德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向民营中 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四、关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既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从理论上是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的市场失灵,就是在现有体制下, 单纯的市场作用对某些领域无 能为力, 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那么, 便需要非市场的 力量即政府的介入, 需要政府对这一市场进行调节和改进。笔者 认为作为政府应当着力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对目前的金融机构进 行一定的政策扶持,以降低其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审查成本。二是 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二板市场。

另外,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是拓宽其融资渠道的基础, 对 于中小企业首先要从讲诚信做起, 其次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完善 企业法治管理结构。其三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 健全财务制度, 为 银行提供客观准确的财务信息。其四是建立自有资产补充机制, 提高企业内源融资的能力。参考文献:

[1]俞建国:中国中小企业融资[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年版 [2]许崇正:中国金融市场创新论[M].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 年版

第四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1.中小企业信用资源的不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体现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等方面。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先天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经营规模小,流动资金少,难以形成较大的、稳定的现金流量,因而在需要融资以补充流动资金时,相关部门不得不怀疑其到期的偿债能力。从中小企业的自身经营管理上,其经营模式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规范的。中小企业缺乏自己的人才、技术、信息和必要的设备,因此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明确的营销战略和相应的营销知识、人力和信息渠道,无法进行系统的市场调研来了解自己产品的市场需求趋势,只能依靠直接推销和定货加工来进行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因此市场空间较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财务管理薄弱,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具有严格、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更有甚者,很多的中小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不惜做假帐,以达到逃税、漏税的目的,这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从企业制度上看,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存在着产权不清、组织结构和管理混乱的问题,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资源十分缺乏。

2.中小企业高比率的倒闭和违约。中小企业高比率的倒闭使得银行贷款面临的风险较大,贷款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也较高。此外,贷款的高违约率也是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高于大企业。虽然银行的不良贷款中大企业所占的存量较高,但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货款比率也同对大企业的差不多。

3.银企信息不对称和银行的不利选择。不利选择是金融市场上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利选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比大企业更加严重。因为中小企业大多都有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对于上市的大企业,很多信息是公开的,银行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信息;对于非上市的大企业,银行也能通过供货商、消费者和企业职工等渠道获得其经营信息。而中小企业则不同,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很难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得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所以,在中小企业寻找贷款和外源性资金时无法向金融机构提供出令人信服的信息,以证明其偿还贷款的能力。因此,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只有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质量,否则银行的贷款违约率将会很高。这是增加成本或增加经营风险的两难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为规避自身的经营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只有选择不向中小企业贷款。

4.国内金融业自身的整合和贷款紧缩。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不太重视对企业的监管和约束,即使是低效率的投资甚至是投机活动,银行都提供货款。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完善,实施预算硬约束,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为了生存必须按照商业化、市场化对金融业进行整合,使得商业银行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机构的信贷标准更加严格,同时也使得许多中小金融机构,如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和农村信用社处于关闭和合并之中。中小金融机构在它们的资产中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列相对较高,中小金融机构数量的减少必然导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减少,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与此同时,更加严格的信贷标准直接使整个金融在整合期内的贷款紧缩,而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贷款融资几乎不受整合的影响。显然,执行严格的信贷标准直接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二、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向广大投资者以公募为主,且在发行后应解决其流动性问题,如豁免上市。而对一些具有较强政策性意义的基金如主要投资于企业改造的基金应由政府牵头发起,主要向银行、保险公司、企业法人等私募。(2)要扩大基金参与者的来源。考虑放松对保险基金和各种公益性基金运用的限制。允许它们参与产业投资基金,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可考虑吸引国际资本参与。

3.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二板市场,而银行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机构在放贷行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使得二板市场的设立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二板市场除了具有连续筹资、推荐、优化、分散融资风险等一般性功能外,还具有独特的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机制。因此,一个完善的二板市场不但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可以灵活融资的场所,还将极大地促进创业资本的发展,而创业资本的发展又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后续资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国目前虽未建立起二板市场,但有关部门正积极为此进行立法和技术方面的准备,并且现在全国已有30多家区域性的地方柜台交易市场。对此,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应注意以下几点:(1)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空间首先要明晰产权,使企业最终实现规范的股份制运作;(2)完善法制,加强监管,清理整顿全部现有的地方股权交易市场,由证监会统一监管,按照企业基础、操作水平等标准,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以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顺畅流动,建立起多层次、大容量的资本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开拓出有效的直接融资渠道。

(三)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

1.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经营风险高于大企业,但另一方面,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不够重视,甚至存在歧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众多中小企业是银行重要的负债对象,银行应认识到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性。银行在商业化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定位,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认识到中小企业贷款的商机所在,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摒弃偏见,做到与大中企业一视同仁。

2.拓展相应的银行中间业务。与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相关的银行中间业务包括票据的承兑和贴现、代理融通、支付结算等业务。发展此类业务,有利于企业间商业信用的发展,可使企业迅速筹措到生产经营所需的短期资金,缓解资金困难,又可使银行在灵活运用基础上增加效益,还能促进资金流通,形成社会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发展融资租赁业。融资租赁业是企业进行长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融资租赁,企业可以不必仅仅依靠自我积累去购买设备,而只需用现有资产、效益以及未来的收益为保证,提供租赁公司认可的担保,即可占用并使用设备,利用产生的效益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一般来说,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成本比贷款低,风险较小,而且其方式灵活、方便,比长期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受较少限制

第五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作者:彭十一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6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文章从三个大的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既有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性原因,也有源于经济转型期我国金融体制和市场环境的特殊原因。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障碍;不利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下载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五篇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如火如荼。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公有......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5篇材料]

    1.中小企业信用资源的不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体现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等方面。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先天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最终定稿]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中国的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增长、科技进步、出口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汇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乃至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说明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金融系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做了不少努......

    对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思考[合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思考 作者:李月明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1期 一、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现状及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实际,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政府、企业、金融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 作者:张锦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3期 【摘 要】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