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商品营销策划书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商品营销策划书
一.调研设计.(一).调研目的:做具有品牌化的西江千户苗寨
(二).调研内容:
1.西江千户苗寨宏观环境: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
(1):宏观经济以及政府规划:
1982年,西江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11月“中华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江千户苗寨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西江的苗族是以“西”氏族为主的多支苗族经过多次迁徙融合后形成的统一体。
(2):旅游商品的现状:
旅游特色商品不仅仅是土特产、纪念品、工艺品,实际上身上穿的、嘴里吃的、脸上抹的、墙上贴的、晚上睡的、平时用的、闲时玩的、出门游的„„无不纳入旅游商品范畴。旅游工艺纪念品;旅游景区直接研发或生产销售的旅游纪念品;旅游休闲食品。既是旅游的辅助食品,也是经深加工后具有品牌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纪念品,主要为各类土特产;、旅游运动休闲用品。具有本地特色、有自己品牌和一定知名度的轻工产品,通过旅游的途径面向游客销售,具有传播功能。
2.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商品自身情况的调查
(1).特色不强。在传统土特产外,旅游特色商品“特”字不明,旅游商品开发分散,没有成为真正的产业,不利于创新。从概念上分析,旅游特色商品首先是商品,它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但同时它是旅游商品,因此它又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有的属性。旅游特色商品销售的对象是游客,这就要求旅游特色商品必须按照游客的需求与喜好去设计、包装、推销。但从目前情况看,西江生产特色产品的企业没有把产品往/
4旅游商品方向去转化,而仅仅是把它作为常规产品在生产,这样的产品自然很难为游客接受并转化成为俏销的旅游特色商品。
(2).起点不高。西江旅游特色商品经营基础薄弱,一是缺乏规模大、档次高、集中销售本市特色旅游商品的商店;二是缺乏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旅游商品经济格局,许多旅游品严格意义上只能给它定为旅游产品或者礼品。
(3).起步不早。西江旅游特色商品开发除了传统优势土特产外,基余产品开发均还处于起步阶段。例如银饰.蜡染。
(4).起色不大。西江几多年来旅游商品的开发,尽管通过各级的努力有了一定程度发展,但总体起色不大,旅游特色商品企业离做大做强距离尚远,缺乏像青岩卤猪脚.惠水牛肉干等效益喜人名声在外的品牌旅游特色商品,绝大多数旅游商品具有可复制性,缺乏竞争优势。
3.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商品市场需求调查
(1).旅游者对旅游商品价格的支付能力
(2).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的主观能动性
4.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商品市场竞争力调查
(1).目前旅游商品宏观市场的现状:
2001年,在中国申奥成功、加入WTO等有利因素的刺激下,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政府和各界关注的焦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2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5500亿元人民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世界旅游组织也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客源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我国已把旅游列为与房地产、汽车并列的三大消费增长点。在旅游业收入中,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相当比重。在吃、住、行、游、购、娱六项中,吃、住、行、游收入是固定的,是“有限”花费,而旅游商品的购买是“无限的花费”,只要旅游商品为旅游者所喜爱,他就会花钱购买。在目前国内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在旅游业的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可占到20%左右,在国际上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业总收入比例可达到50%左右,可挖掘的潜力很大,因此在客源数量既定的情况下,要提高旅游业的收入,发展旅游商品是关键,也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旅游购物业存在的问题可以用散、小、乱、差来概括存在的问题。散:目前旅游购物业产业聚集度低,尚未出现专业性旅游商品市场的分工,各个旅游目的地之间产业结构和功能出现简单化的趋同与同构。从事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和个人太过分散,资本集中度低,市场难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使整个旅游购物市场的形象难以树立。
小:旅游商品经营者多是依靠景区、景点的小摊点、小铺面、小作坊的方式经营,旅游商品种类较为单一,顾客选择余地小,而且定位不清,大型旅游购物商场、专业市场不多,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乱:我国旅游购物在政策、管理体制、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市场从业主体过于分散,行业自律体制很难建立,市场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旅游购物环境混乱。
差:旅游购物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差。
我国旅游商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研发、生产、销售严重脱节,旅游购物系统内恶性循环,形成了“旅游资源的掠夺式开采~简单转化~品种单一类同~低价促销~旅游购物需求难以满足”的局面。由于旅游商品的研发者多为生产企业,对旅游商品的市场把握不是很到位,使得旅游商品的研发举步维艰;旅游商品市场缺乏细分,低端市场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而中端市场和高端市场却少有人问津;旅游购物市场上缺乏大型旅游商贸企业调节市场的龙头作用。
(2).目前旅游商品的市场竞争变化趋势:
特色是旅游商品的生命。作为旅游休憩体验过程的一种延续载体,旅游商品成为一种寓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纪念性于一体的休闲产品。因此,要加快西江千户苗寨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利用,就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旅游商品消费的特点和旅游者的购物喜好,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方可逐鹿市场,笑傲市场。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商品欲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发挥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占据日趋激烈的市场,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旅游商品开发,带动当地人分享旅游市场大繁荣的硕果,拉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5.对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商品运用SWOT分析原理进行分析
(1).Superiority 优势:西江千户苗寨作为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这既是西江的特色也是优势.还有蜡染等都可以成为具有优势的特色旅游商品。
(2).Weakness劣势:西江旅游特色商品经营基础薄弱,一是缺乏规模大、档次高、集中销售本市特色旅游商品的商店;二是缺乏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旅游商品经济格局,许多旅游品严格意义上只能给它定为旅游产品或者礼品。西江旅游特色商品开发除了传统优势土特产外,基余产品开发均还处于起步阶 段。旅游特色商品企业离做大做强距离尚远,绝大多数旅游商品具有可复制性,缺乏竞争优势。
(3).Opportunity机会:旅游发展大会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主题。会议期间,将举办“唱响武陵”10佳民歌评选、文艺展演、研讨会等10多项活动。连续举办4届的旅游发展大会,已经成为贵州省整合旅游资源、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商品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推动了该省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贵阳会展业的发展对旅游商品的经营方式的改变经营方式将向集中式转变大大的提高商品的经营基础.提升商品的品牌价值。
(4).Threaten威胁:全国各地的特色旅游商品
(三).调查方法
1.宏观环境调查
通过查阅上网.书籍等相关资料收集和分析
2.旅游商品本身情况的调查
通过查阅上网.书籍等相关资料收集和分析
3.市场需求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
4.市场竞争力调查
通过查阅网.书籍等相关资料收集和分析
5.运用SWOT原理进行分析
通过查阅网.书籍等相关资料收集和分析
一.调研组织与实施
二.调研人员安排
三.经费预算
四.整理并分析调研过程中得到的资料
五.调研结果
六.调研报告
第二篇: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营销策划书
西江千户苗寨特色旅游营销策划书
一、计划概要
(1)西江苗寨概况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江西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
西江是苗语音译,意为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西江的苗族是以“西”氏族为主的多支苗族经过多次迁徙融合后形成的统一体。西江千户苗寨由于聚居着众多的苗族人,被誉为“苗都”。在这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苗寨深处,隐藏着太多的传奇和神秘。
外人来到西江,尚未进到寨内,无不为其巨大的规模与恢宏气势所震撼:与其说这是个村寨,不如说是一片森林,一片由吊脚木楼组成的森林,自山顶直铺到山脚,将整座山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等到傍晚时分,寨子里炊烟四起,汇集在半空中如云如雾。寨子坐落于河谷,四面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蜿蜒流淌,穿寨而过。河水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从河两岸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连绵成片的红彤彤板壁,在阳光照射下,一片辉煌。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居住层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苗家姑娘多在此挑花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苗寨以青石板路串连,枫树成林,枫香扑鼻。
这里就如同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
(2)策划目标
以上这些苗家风情构成了西江苗寨发展旅游业的文化特色,西江苗寨以其独有的苗族文化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随着西江苗寨在全国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当地政府决定从2009年4月1日开始对苗寨开始征收门票,票价为100元/人,但征收门票后却没有进一步获得所预想中的旅游收益。本策划就将对西江苗寨的区位及营销状况进行分析,为苗寨的特色旅游服务设计出一套营销方案,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品牌化的西江千户苗寨。
二、营销状况分析
1982年,西江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11月“中华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
目前西江千户苗寨是雷山县一山两寨一线旅游开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江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环境卫生状况也有所改善。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西江千户苗寨接待能力提高, 景区可进入性有所增强。西江镇政府建立了西江旅游网站,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江千户苗寨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2009年当地政府为进一步增加西江苗寨旅游业的收入,决定从当年4月1日起对西江苗寨开始征收门票。然而,对于征收门票的做法,寨内居民反感不已,村民称,自从收门票后,来苗寨的游客少了,生意也差了,“我们家绝大部分收入都靠这家店铺,游客被门票吓走了,门票收入也不可能分给大家,那我们的损失怎么办?”当地一位村民这样说。
要想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就要真正把雷山县自然景观和西江苗族文化旅游相结合,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造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名胜区。随着区域开发度的加大,内外条件的不断改善,尤其是全省各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可以说,雷山县的旅游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业的SWOT分析
(1)Superiority 优势
西江作为苗族文化的大本营,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这里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千户苗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为全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
一、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这里有很多具有特色的文化:如西江吊脚楼建造技艺,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苗绣、西江的脚尧茶等等。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这既是西江的特色也是优势;还有蜡染等都可以成为具有优势的特色旅游商品。同时,西江的鼓藏节、苗年等节日闻名四海。以上这些都是西江特色的旅游资源,独特的苗家文化是西江苗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所在。
(2)Weakness 劣势 首先,这里交通不畅,西江千户苗寨距离雷山县城36km, 距离凯里市区25km, 但由于地处深山, 地形复杂, 地势起伏较大, 虽然对雷西这段公路几经改修建设, 但仍存在着路况差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外来游客的到来, 降低了当地的可进入性。
其次,这里资金和专业人才短缺,当地政府和一部分农户都意识到资金与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西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西江地处偏远、经济落后, 因此难以吸引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目前西江旅游开发的规模较小, 组织形式分散,缺乏灵活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 市场竞争秩序混乱, 难以形成区域性、规模性的整体布局和具有吸引力的优势产品。
(3)Opportunity机会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益增长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乡村旅游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2009年,第三届贵州省旅游发展大会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主题在苗寨召开。会议期间,将举办“唱响武陵”10佳民歌评选、文艺展演、研讨会等10多项活动。连续举办4届的旅游发展大会,已经成为贵州省整合旅游资源、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商品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推动了省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大会召开后,仅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共接待游客51万人次,旅游创收达到一个亿。此外,贵州省会展业的发展对旅游产业的经营方式向集中式转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大大的提高特色旅游的经营基础,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品牌价值。
(4)Threaten威胁
贵州省虽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然而这里却有许多风景秀丽的旅游圣地,如:黄果树瀑布、荔波、镇远、草海等,都有着很强的旅游竞争力。随着贵州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的不断开发,如果不注重自身特色的开发与保护,西江苗寨很容易被别的旅游景区所取代。
四、经营目标
(1)推动旅游扶贫
调动广大贫困农户的积极性, 转变农户思想观念,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利用西江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及社区对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态度, 把旅游看作是推动文明进步, 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把社区参与旅游作为旅游扶贫的有效途径。针对西江千户苗寨的具体情况, 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使广大社区居民真正从旅游发展中受益、致富, 最终实现旅游的扶贫功能。
(2)带动西江镇旅游产业发展 在政府主导和宏观调控下,在公司的指导、领导和帮助下,依托雷山县的旅游资源,立足苗寨景点,合理配置苗族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升苗族文化产业,打造雷山县旅游精品。加强片区旅游资源整合,建立西江生态文化旅游区,增强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打造国际一流的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开拓国内休闲度假和国际旅游市场,形成具有支撑性、带动性和辐射性功能的西江苗族文化产业开发旅游中心。
通过2-5年时间,苗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初具规模,形成集苗族文化展示、民俗风情、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圣地。苗族文化产业旅游精品基本建成,旅游市场初步扩宽,苗寨对西江镇景区的支撑作用、带动作用逐步体现,辐射功能明显。经过2-5年时间,进一步拓展苗寨经营领域,整个苗寨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和旅游功能健全完善,旅游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基本形成国际一流的特色旅游和民族风情文化产品,以苗寨所具有的强大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旅游景区自然、人文景观的良性循环,实现西江镇整个旅游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五、营销战略
(1)指导思想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办、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为指导,科学合理保护和开发苗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牢牢把握特色文化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一方面大力促进旅游业对民族文化开发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使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借船出海”,尽快稳步进入市场。民族文化产业开发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要广泛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为传统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经营理念
西江苗寨作为雷山县的一个重要景点以及唯一的人文景观,是创雷山县民族风情品牌的根本和基础,通过打造,让游客自觉感到未到西江苗寨就等于未到雷山,未到苗寨是自己的遗憾,去雷山县是为了去苗寨等理念,让“不到苗寨走,枉到雷山游”形成游客的共识。
所以,苗寨在经营中第一步就是如何把游客吸引进苗寨,要认真揣摸游客心理,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宣传,让游客对苗寨和苗族文化产生一种神秘感、好奇感,自觉或不自觉地前往苗寨,先睹为快;
第二步是让游客一进入苗寨,就被里面展示的各种苗族文化、设置的民俗风情活动和强烈的苗族文化氛围所吸引,同时产生一种欲望,不参加系列活动,不了解体验苗族文化誓不罢休的心理,自觉参与进去,受益享受于其中。
第三步是让游客现看了苗族文化展示、参加了各种民俗风情活动,体验苗家系列文化后,游性未尽,已将自己置身于这浓郁的民俗风情氛围之中,深深感受着苗族那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第四步是让游客留下来不想离开或依依不舍,并渴望着如何尽快把这喜悦的心情和感觉带去与朋友共享,如何邀约更多的朋友再次来苗寨旅游做客。
六、行动方案
(1)市场宣传
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方面媒体对西江苗族文化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苗族文化,对苗族文化产生兴趣。
(2)在景区内建立苗族文化馆
苗族文化馆内设立的内容有:①苗族文化陈列:一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板块展示中国苗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地域分布和人物事件等,并配套讲解;二是展售苗族服饰、民族工艺、器乐、反映苗族历史文化的书籍、光碟等;三是陈列苗族五千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用于生产、生活、生存的物件、工具和器械等。通过努力,把西江苗寨办成中国最大的苗族博物馆。②休闲娱乐:开设音乐茶室,展现苗族古老的茶文化,设置苗家练歌房和棋牌娱乐以作为游客休闲、娱乐和品茶的场所。③苗族风情展示:开辟设置苗族歌舞、苗家千古绝技、神秘文化演示和民俗风情系列活动等。④苗族传统医药:药酒系列、疑难怪症、跌打损伤、滋补系列药品开发及研究。⑤餐饮服务:拟建餐饮部,设大餐厅一个,小餐厅六个,开发苗族饮食文化。⑥客房部:拟建客房部,设客房(标准间和单间)20--30间.⑦拟设办公用房一幢。
(3)举办苗族风情的特色活动
活动内容:每天下午5点在寨内举办文艺演出,演出期间和游客进行文艺互动,邀请游客上台和演员共同表演。苗寨在认真搞好苗族文化、历史的展示和宣传的同时,让游人观看苗族歌舞表演和参与各种民俗风情系列活动。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和条件,包括休息、品茶、唱歌、棋牌娱乐、垂钓、划船等。民俗风情系列活动包括民族歌舞表演、苗家绝技表演、苗家神秘文化演示以及打糍巴、苗家婚俗、对歌、赛歌、情缘一线牵、打秋千、射弩、斗鸡、斗羊、抢花炮、抛绣球等.每个星期的周五、周六两个晚上举行大型的篝火晚会,整个活动内容可根据客流变动情况和旅游淡旺节灵活调整。此外,根据苗族每年的传统节日,如春节花山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九月初九丰收节等开展系列大型庆祝活动,努力打造苗寨自身的游览旺季和热点,宣传苗族文化。为了打造民族文化产业,提升特色品牌,还要联合有关部门和组织,每年组织举办“苗族芦笙节”、“苗族文化节”和带有学术性质的各种苗学研讨会等,进一步增大苗族文化品味,达到做大培强苗族文化产业,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苗寨必须在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健全和完善各项设施设备,增强特色文化的创造力和拓展空间,确保苗族文化的产业开发。真正为苗族文化发展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创造一个良性的开发环境和条件。
(4)宣传推广
在游客离开时发放带有宣传作用纪念品和宣传册,这些小礼品或者宣传册要实用,让游客舍不得丢弃。这样,就可以让游客成为苗寨的活广告,既宣传了苗寨,又节省了广告费用。
七、财务分析
开支预算:
1、广告宣传——预计开支200万/年
2、建造苗族文化陈列馆一座——预计建设费用开支1000万元,维修保养、监管及其他费用按300万元/年,使用期20年计算,年开支共约350万元。
3、举办文化演出及研讨会——预计开支500万/年
4、发放纪念品及宣传册——400万/年(按年游客量200万人计算)
5、景点内管理人员劳务费、景点内环境治理费——预计开支600万元/年 共计:2050万元/年
收入预算:
1、门票收入:降低门票价格,普通票60元/人,学生票30元/人,60岁以上老人,1.4米以下儿童、军人,残疾人免票。按年游客量200万人次计算,平均票价50元/人,门票收入约1亿元/年。
2、观光车收入:来回10元/人,约2000万元/年。(按年游客量200万人计算)
3、景点内餐饮、娱乐、住宿收入,按平均每人消费200元左右计算,预计收入4000万元/年。
4、景点内照相、购买纪念品消费收入,按平均每人20元计算,预计收入4000万元/年。
5、其他收入,按3000万/年计算。共计:2.3亿元/年
收入减去支出约为:2.1亿元/年
八、管理控制(1)管理机构设置
苗寨设总经理(寨主)一人,副总经理二人。下设一室三部:即苗寨办公室、苗族文化经营部、民俗风情经营部和餐旅服务部,各设经理(主任)一名,人员若干。
(2)管理机构职责
办公室职责:管理苗寨的日常工作,负责文秘、档案、财务、人事、接待、水电、财产和安全保卫等工作,协调各部门业务,完成总经理安排的各项任务。
苗族文化经营部职责:负责苗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图板制作、展示和生产、生活物件陈列,展销苗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器乐和反映苗族历史文化的各种书籍、光碟等。
民俗风情经营部职责:负责组织各种迎送仪式,进行民族歌舞表演、苗家绝技表演,策划各种篝火晚会,开展各种有游客参与的民俗系列活动,经营和管理茶室、鱼塘(划船)和练歌厅等休闲娱乐项目。营造苗寨浓郁的民族风情氛围。
餐旅服务部职责:负责客房管理和饮食服务工作,配合其它部门完成相应的配套工作。
第三篇: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
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就有我来带大家游玩苗寨,希望大家玩儿的开心。
首先我来带大家一起来观赏一场由苗族人来演的表演,大家来看现在这里正在表演的是芦笙舞,它是吹芦笙为主。芦笙由竹子做成,长短不一,越长声音越粗,越低声音越尖越细。一边吹芦笙,一边有人伴舞。这种舞是在盛大的节日里来表示欢乐的。下一个表演的是锦鸡舞。表演的姑娘都穿着戴着一条一条裙摆的裙子,身戴银饰。从身后来看,就像一支支五彩缤纷的锦鸡,这种舞是在重要的节日中跳的。大家听,现在正在吹的,是用一片茶叶吹出的声音。是鼓舞人们辛勤工作的歌曲。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观景台,从上面往下看是苗寨,村里面都是最具特色的吊脚楼。吊脚楼依山靠水,结构为三层。下层一般放的都是杂物。二层住人,而且最有特色的是美人靠。由于苗族姑娘都喜欢坐在上面刺绣,所以因此得名。第三层则是堆放谷物的地方。吊脚楼的建筑技艺已经列入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我们的观赏结束,大家可以四处转转,拍照,购物,六点在大门集合,祝大家游玩愉快!
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2
各位旅客:
大家好
欢迎来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我是今天的导游小杨,大家也可以叫我杨导。我今天会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获,也祝大家旅途愉快。
①我们现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接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20xx年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住1288户,人口60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们可以说苗族大本营在贵州,贵州苗族大本营在西江。
②苗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浸满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所以说,苗族来源于皇帝时代的九黎、尧舜禹时代的三苗,而商周时代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苗族人经过几次大迁徒最终到达了位于西南部的贵州,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创造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贵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贵州集中了全国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
③苗族素来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杂居,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就是苗族人传统建筑---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人勤劳的象征,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可见苗家吊脚楼由来甚久贵州是一个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居住风格,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前为房楼后为平房,下层堆放柴草和关畜生。二楼住人,如有三楼则是用于堆放谷物之类,在吊脚二楼通常设置一种有特色的椅子,由于苗族美丽的姑娘们喜欢在上面坐着刺绣,
所以被命名“美人靠”,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3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的贵州黔东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张琴,“张扬个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张导,现在我们开始走进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为重,苗族同胞们将以他们最高的接待礼仪——十二道迎宾拦路酒来迎接我们。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处最特别,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须得喝完,所以我们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对着苗族姑娘们手上的牛角酒杯轻轻尝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面,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寨内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汉译而来,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这里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这是苗家的风雨桥,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圈养牲畜和家禽;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侧建有一个很特别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于观景、乘凉,有这样的说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层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节日,其中“过苗年”,“牯脏节”尤为隆重。“长桌宴”是苗族过苗年的喜庆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龙似的一长条,排上数百米,桌上摆着腊肉、酸菜、酸汤鱼等苗家特色菜肴,一会大家就能亲身体验了。“牯脏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着盛装,跳芦笙舞等,并邀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个“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芦笙场,也是苗族同胞们展现歌舞才艺的地方。芦笙舞是苗族一种流行最广的舞蹈,集舞蹈、杂技、体育、音乐为一体。说到舞蹈,那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热情奔放了。我们现在听到的是苗族飞歌,其音调高昂,气势雄浑,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常来西江苗寨学习苗家人的才艺,苗族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这块石碑刻着的“以美丽回答一切”7个字,是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时情感诱发题写的。这条街叫“游方街”,大家猜猜“游方”是什么意思?“游方”是苗语谈恋爱的意思。每逢农闲时节晚上8—9点,这里聚满了水灵的苗族姑娘和健壮的苗族小伙,他们山歌对唱让游方街热闹非凡。
历史上,西江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清政府在苗疆实行“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一些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牯藏头和负责安排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在观景台上观望整个西江苗寨,像一个巨型的牛角,又像一只卧着的玉兔。
苗族服饰多种多样,色彩艳丽,素有“无字之史书”,“绣在衣服上的历史”之美誉。
现在我们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后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馆,其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学术研究、参观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内设有服饰、医药、历史和生活等11个展馆,馆内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参观。
各位游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宾拦路酒,踏着苗族的飞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都包括,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苗寨做客!
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4
“多彩贵州,风情黔东南、好客之州、歌舞之州!”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江千户苗寨,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在接下来前往景区的途中请允许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部,距离州府凯里39千米,是全国最大的苗寨。苗寨有1250多户人家,5600多人,苗族占据全寨总人口99%,所以自古就有“千户苗寨”“西江大寨”的美誉。全寨有溪水四条,分别汇人西江。河水自南向北环绕寨脚而过,把寨子一分为二,北面有3个苗寨,南面有4个苗寨。那么西江是什么意思呢?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就好像是一座露天博物馆,一篇展现着苗族发展的史诗,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十分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苗族漫长历史和发展的首选之地。淳朴的民风,传承千年的节日以及精致美丽的服饰都是这座博物馆的展品、这首篇章的美丽诗句。
西江苗寨的人们向来十分好客,无论在节日还是平时,有客人来到苗家,主人就会双手捧来一碗碗的米酒,敬给客人,表达自己对于客人的欢迎。要是遇到节日,这礼节就会更加隆重了,每到苗节的时候,每家每户就会做上甜酒、煮冻鱼来款待客人。
都说“花衣银装赛天仙”,西江千户苗寨苗族的服饰也是鲜彩夺目。这里的女青年到节日时就会盛装打扮一番,她们头戴银花、银梳,包上银围布片,戴银耳环,项上挂着三到四只花纽式银圈,手上戴上三四只银手镯,全身打扮得银光闪闪,十分的漂亮。苗族的服饰通常是大花便衣,在衣服的衣角、衣袖、背带上面绣着花、草、鸟、鱼等图案。因为过去的西江苗族都是穿黑色的长袍、戴黑色的头巾,所以这里服饰又被称为黑苗。
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十分喜欢过节,西江更是如此,其中以祭鼓节和苗族年最为出名。祭鼓节是黔东南苗族的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大多是十三年一次。他们常常会在八月份选择一个平稳的日子“醒鼓”,就是把上一次祭鼓节使用的一对祖鼓唤醒。唤醒的方法通常是到藏鼓洞,把放在鼓楼里面又或者把鼓放到新鼓主的村子里。之后再经过造新鼓、摒旧鼓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把鼓放回藏鼓洞里面封存,从此就不准使用了,整个祭鼓节大约要花费10多天。据说要是遇到了猪年,那祭鼓节和苗节就可以一起过了。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走进苗寨去体会这里独有的风景。
各位游客朋友,进入苗寨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我们眼前的特有民居——吊脚楼了。西江的村寨所在的地方大多都是靠山面水,所以在建造房子的时候通常会利用山倾斜度较大或者是山谷靠近水的那一面,房子前面的半部分会临空悬出,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眼前这些玲球起伏的吊脚楼了。我们可以看到吊脚楼的建筑大多是用木材建造的,整个建筑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全都是用榫卯连接的,所以吊脚楼的建筑工艺十分巧妙。这里的建筑风格也是十分具有特色,要是从我们的苗寨观景台俯瞰,只见那吊脚楼层层叠叠,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十分壮观。大家可以来猜猜这个吊脚楼下层是干什么用的呢?没错,就是用来关牲口或用来堆放物品的。同时这里还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
游客朋友们,我们可以看到在吊脚楼的四周都有靠椅,这就是当地有名的美人靠。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女子不能抛头露面,所以古时候的闺中的女孩子不能轻易下楼外出,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因为这个原因就把这个靠椅称为“美人靠”。美人靠是一种下设条弃,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为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所以又把它称为鹅颈椅。那么现在的美人椅主要就是用来乘凉、观景和休息用的了。
游客朋友们,除了吊脚楼,风雨桥也是西江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风雨桥也叫作花桥,主要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因为为行人起到了一个遮风避雨的作用,所以就把它称为风雨桥。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一共分为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主要就是桥墩,中部是桥面,上面的就是桥面廊亭。传统的风雨桥和吊脚楼一样没有用一根铁钉,都是采用榫卯技术连接整体的。我们可以看到风雨桥上面修建了很多层的塔、一亭,每一层都有檐角翘起来绘凤雕龙;在塔顶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宝葫芦、千纸鹤等吉祥物,十分精致。
现在的西江苗寨一共有七座风雨桥,他们在原来木质的基础上还采用水泥和木材混合的结构,大大增强了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能力。
现在请各位游客朋友就在这风雨桥休息一会儿,我们再到下一处景点。
第四篇:西江千户苗寨调查报告
学院: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穆焱红学号:1020020487班级:旅游师101 实习地点:西江千户苗寨指导教师:宋晓虹
了成绩: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穆焱红
(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旅管101)
1.前言
调查时间:2012年10月12日——2012年10月13日
调查地点: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目的:通过本次教学实践,了解西江千户苗寨的资源特征,资源组合情况,旅游现状。
2.调查点状况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除了自然旅游资源,西江也有丰富的 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 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仍然使用传统的苗语。也是重要的苗族之一,这也是黔东南的重要的代表之一。
西江人民居住的建筑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鳞次栉比,错落有方,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
除了吊脚楼外,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贵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现在西江修建的风雨桥有五座,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风雨桥、主道一号弓形水泥风雨桥、连接大寨对面的也薅寨二号及四号弓形水泥风雨
桥、连接南贵弓形水泥风雨桥,由于以前的风雨桥的建造属全木式结构,容易被大水冲垮,现所修建的风雨桥全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3.调查体会及收获
西江千户苗寨以其独特的民风民俗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旅游人数众多,从我们这次去西江看到哥斯达黎加的民间艺术表演团队中可以看出西江的魅力可见一斑,体现了西江千户苗寨的民族文化的吸引力。
第五篇:西江千户苗寨考察报告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之麓白水河畔的西江镇境内,距雷山县城37公里。坐落在起伏不平的群山之间。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0个自然寨,共有1232户,6500余人。白水河由南而北穿过村寨。盆地的南北两头是田坝,而盆地和田坝的两边山壁,除了民居便是梯田,直至山顶。最引人注目的是座座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次第升高,气势磅礴,实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型,堪称建筑艺术瑰宝。199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西江千户苗寨列为全省9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1998年又批准为全省20个“贵州民族村镇”之一,西江千户苗寨以其建筑群规模庞大、建筑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
历史渊源
贵州苗族是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苗蛮族团演变而来的,三苗时代就形成了。苗族人到黔东南入住西江,包括民居建筑工艺在内的各种古老的苗族文化也随之带到了这里,并在此地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历史书上有“北人穴居,南人巢居”之说。中国建筑分为南北两大系。南方从巢居发展为干栏式建筑,已发现的最早遗存是距今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正是其先民传承下来的古老建筑工艺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经过逐步完善的重要体现。
基本内容
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一般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个别六榀五间。前檐柱吊脚,“吊脚楼”因此而得名。底层多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农具和贮存肥料等。第二层为全家人活动的中心。正中堂屋外侧安有苗语称为“阶息”的“美人靠”。堂屋又是迎客厅,佳宾亲朋到来,常在此间摆上长桌,设宴款待。第三层一般用作存放粮食、杂物,大户人家也用1—2间作客房或女儿的卧室。有的还利用吊脚楼边搭架木板作晒楼,夜间可纳凉休息,观星赏月。
村头寨尾都种有树。石板小路四通八达。
苗家建房要选择吉日,至少要操办以下事宜:
1、择屋基。多选在寨内或紧靠寨子适宜于建房的空地上,不够宽的,则还要砍坡砌坪。
2、备料。一般在盛夏农闲备料。最重要的是选取中柱。砍中柱要带香、纸钱、酒、鱼、糯米饭等到树脚祭奠。主人先砍几斧,方由他人砍伐。
3、发墨。待材料晒干、刨好后,木匠开始发墨。发墨时,主人在柱墩一端捏线,木匠在柱上拉直,用力一弹,墨线毕直均匀,则示吉利,否则另发。
4、拆枋凿眼。按照木匠的着墨纹路,用锯子、凿子、斧头等拆卸穿枋,凿眼打榫,修锯横梁。
5、立房。立房架和上梁同天进行。全族人聚集相助,齐心协力把新房立起来。亲戚朋
友带着礼品前来庆贺。
6、立大门。杀公鸡一只祭祀。待盖房、装壁等等之后,乔迁要择吉日进行。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等
墨斗、墨线,斧头、凿子、锯子、刨子。
基本特征
西江千户苗寨千幢各异的吊脚楼,富于活力,天人合一。苗家人迁入这里后,为了留下平地作耕种用田,为了适应这里的自然条件,为了自己的繁衍生息,在建造住居时,选在30—70度的斜坡陡坎上,在传承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创建了穿斗式木质结构吊脚楼。这种结构形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简单而稳固性强,它是以柱、枋为基本构件,通过穿斗形成完整空间。二是充分利用当地木材及其强度。由于采用的是穿斗结构,用小材可以盖大房。三是既节约了耕地,又适应于山地斜坡建屋,并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典型的天人合一。
房子框架全系榫卯衔接。一栋房子需要的柱子、屋梁、穿枋等等有上千个榫眼,木匠从来不用图纸,仅凭着墨斗、斧头、凿子、锯子和各种成竹在胸的方案,便能使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使一栋栋3层木楼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上,足见苗族民居建筑工匠的工艺水平。
不识汉文的苗族木匠在建造民居中,运用高深的力学建筑原理和普通的几何图形。吊脚楼的造型从宏观上看,它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是稳定而庄重的普通几何图形,给人以一种既有典雅灵秀之美又有挺拔健劲之美的感觉。无论柱、枋、梁、檩,都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相互垂直的网络体系,从而奠定了长方形结构的基础,然后逐个延展组合而成整个屋体。屋面由于排水的需要,必须是两面或多面,这样就确定了它的三角形最稳定的结构。从横向观看,房屋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由一个三棱体和两个长方体组成。这样的建构,除了结构上的稳定得到保障之处,在艺术感觉上显得端庄稳重。
吊脚楼在虚实对比关系上,显现了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断面纤巧的木结构穿斗式构架已极轻灵,苗居半边吊脚楼突出“轻”的效果。“悬虚构屋”,架空而立,上实下虚,对比强烈。
建房习俗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宗教色彩,备料、发墨、上梁等都要祭祀而且有很多禁忌。
主要价值
西江苗族吊脚楼是苗族先民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辗转迁徙所带来的古老干栏建筑工艺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逐步完善的,是苗族建筑文化的载体。在民居建筑中,吊脚木楼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地位,它是苗族等少数民族安身立命、繁衍后代、延续民族历史的根基。西江千户苗寨规模之大,气势之恢宏,是自然环境、民族、历史、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的综合体,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对苗族人民来说,它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是其经济、文化、艺术、家庭、社会和宗教观念等历史积淀的集中表现。它以传承的物质形态方式表达其文化内涵。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西江苗寨吊脚楼是深入研究苗族和南方兄弟民族民居建筑历史与文化的“活化
石”。
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国内外各地的人们,从国家领导人到专家、学者,乃至平民百姓,千里迢迢,不辞辛劳,纷纷来到西江考察苗族吊脚楼,这是人类古建筑遗迹和南方少数民族在山区环境下继承和发展干栏建筑提供的实物见证,对于启迪人们充分应用现代科学建筑技术,用其他建筑材料替代木材,保护森林的同时,又要保持各民族传统建筑的风格,去发展现代建筑文明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濒危状况
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实物
保护与建筑文化的延续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1、由于吊脚楼建筑工艺以师传方式进行传承,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传承方
式相当脆弱。在西江千户苗寨,木匠师傅现在已为数不多。
2、地质易崩塌、滑坡,民居建于斜坡陡坎之上,加上建筑年代久远,干燥易燃,火灾
隐患大,生产生活用火,都是导致建筑实体毁损的危险因素。
3、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观念改变,缺乏民族认知感和认同感,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住陈旧的木房,认为居住木质结构的房屋是一种落后与倒退,喜欢上高大整洁的楼房,根
本不愿意去学习这种古朴建筑的技艺。
4、新式建筑的介入,造成西江千户苗寨的建筑风格的严重失调,文化内涵变得很不协调,特别是交通建设和办公楼、民居房的建设给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建筑艺术的保护带来很
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