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造周口店野外实习报告
构造地质学
周口店野外实习报告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实习日期:2012年6月3日
一、实习路线
学校——南观村——磁家务水泥厂——李各庄加油站——学校
二、实习任务
1、观察岩体(太古代Ar及其该层之间的剥离断层和变质核杂岩);
2、观察韧性变形并根据各伴生构造确定剪切方向;
3、观察脆性断层;
4、观察小型的矿物拉伸线理和大型的石香肠;
5、观察逆冲断层及其伴生构造;
6、观察不同类型的褶皱构造,野外识别大褶皱及其次级褶皱;
7、面理的观察。
三、实习区主要地层
侏罗纪(J)
三叠纪(T)
二叠纪(P)
石炭纪(C)
志留纪(S)
奥陶纪(O)
寒武纪
龙山组
青白口系(Qb)景儿峪组(石材)下马岭组
铁岭组
洪水庄组
蓟县系(Jx)雾迷山组杨庄组
高于应组
大红峪组
长城系(Ch)团山子组串岭沟组
长团沟组
第二篇:构造周口店实习报告
6月10日上午7点,能源资勘一二班两个班级的同学集中在地大水房前,开始了本次的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活动。本次实习的地点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漫水河村,共计有4个实习点。
实习点一:
在房山区河北镇漫水河村公路旁下车,爬上一个小山坡,铁路边即为我们的第一个实习点,为中元古界大红峪组砂岩。岩层倾向北东,产状2°<45°,颜色呈灰色且岩层较厚。据老师介绍,该处石英含量很高,约为80%至90%左右。此处地貌高耸,岩石岩性坚硬,且抗风化能力较强,发育粒序层理。
顺着铁路行往北西向大约走150米,可清楚看到一较为大型的褶皱,岩石组成仍为大红峪组砂岩。其轴面倾斜,粗略测得产状为335<65。波长大约为25米,较长,岩层能感性较高。两翼倾向相反,南翼较缓,北翼较陡,为不对称褶皱。继续仔细观察可得,该褶皱的枢纽倾斜,倾伏向大致为西向,倾伏向57,倾伏角20,向岩层内倾斜,翼间角大致为110。据其转折端形态知其为圆弧褶皱,根据褶皱的位态分类,可判断其斜歪倾伏褶皱。又可观察到其核部变厚而翼部变薄,推测其为纵弯褶皱作用形成。图一为其素描图。
在看完褶皱之后,我们继续前行了大致200米,到达一节理发育的观察点。该处的节理呈现共轭“X”型,且产状较为稳定、平直并延伸较远,判断其为剪节理,密度为5条/米。测得两组节理面产状为278<45,90<37。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由于呈钝角的两盘相互靠近,锐角的两盘相互疏远,可大致判断其最大主应力轴为钝角平分线,而锐角平分线为最小主应力轴。这种情况与书上介绍的通常情况相反,让我们懂得了野外地质现象存在着特殊性,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此实习点的最后,有一处明显的不对称波痕发育。测得岩层产状为342<50。波痕在沉积岩层顶、底面表现不同。在顶面,通常波痕表现为凹处较尖,凸处较缓,且岩性通常为泥质或者粉砂质。在底面,为凸处较尖,凹处较缓,岩性常为砂质。波痕的不对称性还可以用来判断水流的方向,由缓侧指向陡侧,罗盘测得古水流方向为165。该处的波痕规模较小,波长为4.5cm,波高为5mm,且为单向,反应了其水动力环境较弱,并为单向水流,又因为在此点周围较大范围内都能看到波痕,可以推测其应该为海相沉积并远离海岸,但海水深度
不深,为波浪能够打到的浅海。由于岩层倾斜,故应当后期经过构造作用。图二为其素描图。
实习点二:
该实习点位于磁家务水泥厂内。主要的观测内容为断层,包括断层面、断层带、断层岩等。在水泥厂的深部,有一明显的断层,其各部分特点与分界均较为明显。图三为其素描图。
断层的上盘为完整连续的大红峪组砂岩,与实习点一相同,但由于风化作用,导致该点部分褪色。测得断层面产状倾向为68°,倾角为52°。往左侧可见碎裂岩发育,原岩被断层研磨的较细,但在岩性上任然存在连续关系,且断裂带较宽,根据目测,判断该处整个断裂带宽度达到100米以上,其间可观察到断层角砾、断层泥等典型的产物,其中断层角砾岩部分绿泥石化、千枚化,且分选、磨圆都很差。因为带内受力不均,所以不能根据其排列判定方向。
界面继续往左为一较大的透镜体,表明其能干性较大。透镜体往右为小的断层角砾岩,其被断层泥包裹,并且共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面状构造。由于断层带两盘岩石不一样,故在断层带中会相互混杂。
在60米开外的一挖煤点,可以见到本溪组石煤层位于上盘的石英砂岩之下,构成了平行不整合。由于断裂带的破坏作用,石煤层与石英砂岩相互穿插、混合。各岩层差异风化,可观察到透镜体形式的产出。由于该点的石煤层任然发育较大,保存较好,可推测此处的构造作用强度不大。图四为其素描图。
在水泥厂另一侧的山坡上,为清晰可见的马家沟组泥晶灰岩,其岩石成分较纯,时代大致为中奥陶世早期,测得其产状为90°<57°。
在水泥厂外的一处山壁上,在本应当为马家沟组底部的部分出现了本溪组的碳质板岩,测得其产状为110,23。板岩的出现说明出现了地层的重复,又由于该处产状较为平缓,推测其大致又出现了一个逆断层。
根据实习点二的观察内容,可大致获得此处的剖面图,如图五所示。
实习点三:
实习点三位于加油站旁,为新元古界景儿峪组。在此处可观察到白色大理岩和绿色千枚岩互层,且发育绢云母和绿泥石。此处早前为了修建房屋和公路等建筑,向地层内添加了膨胀剂,其受热膨胀,故在地表形成了一道道垂直的裂隙。
该处发育一平卧尖棱褶皱,轴面水平,且翼间角很小。观察其转折端及两翼的厚度,发现其转折端厚度比两翼的厚度大,为顶厚褶皱。又其翼间角<30,为紧闭褶皱。分析其受力状况及成因,该
褶皱应当是在纵弯褶皱作用下形成的,即受到垂直轴面方向的力的挤压作用而成。因为其受到挤压作用,故褶皱两翼的物质会向转折端移动,导致转折端加厚。
该褶皱的中间部分为大理岩化白云岩,颜色呈现黄色,两翼薄层为千枚岩,颜色呈青色。并且在该褶皱点可见清晰的节理面。
又其产出特点可知其经历了三次早起构造运动:
1、受纵弯褶皱作用形成皱褶;
2、岩层受力平卧,形成平卧褶皱;
3、岩层受到垂向挤压,翼部出现弯曲。图六为其素描图。
往其转折端移动,可观察到第三期运动痕迹。其转折端接近水平并且明显增厚,而两翼则发生明显的减薄。在转折端,发育大型的石香肠构造,且为透镜状,表明该处受到垂直方向的挤压作用,这与前面推测平卧褶皱成因时所得结论相一致。因为石香肠构造相当大型,说明该处岩层的能干性差异并不是非常的大。图七为其素描图。
在转折端附近,部分褶皱被拉断,从而不连续,形成无根钩状褶皱。图八为其素描图。在垂直轴面方向上,可见大量张节理发育,产状不稳定,短而弯曲,并且凹凸不平。说明该褶皱在平行轴面方向上受到拉张,在垂直轴面方向上受到挤压,该结论与之前所得结论相一致。
沿着公路向褶皱末端移动,本应降到地面以下的景儿峪组大理岩反而升至地面以上,并且呈现一定的弯曲,该现象同样说明褶皱在垂向上受到力的挤压作用。核部为黄色的中厚大理岩化白云岩,两翼为青色的薄层千枚岩,而且从核部向两侧地层变新。
到达该平卧褶皱的末端,发现该褶皱核部发育众多圆弧状次级褶皱,皱面水平,转折端较缓,枢纽方向为12。为“M”和“W”型,整体呈“M”状,表明核部中厚层能干性较强,流动性较弱。图九为其素描图。
在结束完实习点三的观察后,我们坐上大巴来到三处辅助点观察。该点位于一铁道旁的高地上,紧挨着一个铁道山洞,为一处平行不整合。不整合的上地层为寒武系符君山组灰岩,岩性较纯,下地层为新元古界景儿峪组。由于风化作用,故该地区不整合分界面十分明显。
在此处,还可以远观实习点三平卧褶皱的上翼,其出露部位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倾斜,可能是由
于褶皱形成之后,又经历了其他的构造作用。
实习点四:
该实习点构造现象沿着一废弃的铁道展布,主要观察所在的房山岩体。主要成分有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粒径较粗,斑状结构。具片麻理次生构造,岩体小部分发生错动,大部分变形。图十为其表面素描图。
沿铁路走大约30米,可见其中暗色矿物定向排列,岩体产状为85,43。左侧可见太古代官地杂岩,其间的矿物被构造拉长。
再往前可观察岩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包裹体,大小为5-10cm,呈棱角状,磨圆较差,其可能由混合岩化作用中的围岩捕虏体,或是由基性析离体形成。
继续向前移动,可观察到充填于张节理内的石英脉。图十一为其素描图。其后可以观察到矿物的颗粒逐渐变细,粒状矿物逐步增多,为太古代官地杂岩的变质杂砂岩。面理产状为30,45,不发育线理。图十二为其素描图。
在一小斜坡上,在太古代官地杂岩的花岗糜棱岩上上覆新远古下马岭组千枚岩。断层约宽10cm,其中发育有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断裂处有石英脉贯入,脉向45。断层产状45,36。
横跨过铁道,到达另一层的小坡地山,发育有寒武纪符君山组泥质豹皮灰岩,有明显的差异风化现象,呈条带状。此点距离上一个断层观察点大约有400米。此处没有经历韧性剪切,为脆性条件下被断开,造成地层的不连续。测得其产状倾向为57°,倾角为52°。此处房山岩体地质剖面图如图十三所示。
第三篇:周口店温泉镇测量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 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的地点为周口店和温泉镇。
周口店野外实习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野外定点和断面图的粗测。主要实习的定点方法有:目估定点;利用罗盘进行交会定点;GPS测定大地坐标进行定点。实习路线为:原油厂——牛峪口水库主坝——磨盘山——一副坝——三角点——二副坝——三幅坝——向源山——四副坝——污水处理厂——养猪场——养鸡场——大砾岩山——三不管沟——公路。
在温泉镇主要练习航片的野外判读、野外对地形图上定点以及地形图的补充填图等内容。实习所用的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0,野外找点的实习内容是根据地形图上已有的概略路线,和实地标定的标记点(红色油漆标定),按照即定的路线行进。
各个小组根据实地地形、地物,借助罗盘、地形图按照指定路线行走,并在路上随时判定地形、地物,确定自己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寻找实地标记点,并在图上标记出点位和点号。最后将野外实际路线蒙绘在透明纸上,在路线上,对照湿地和地形图,将路线上至少5处明显的地物变化按照比例在地形图上相应的位置标示出来。
其中地形图的应用的主要内容有:
(1)准备工作: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的要素,熟悉野外用图的基本工具(罗盘和GPS手持机)的操作;
(2)野外用图:根据地形图和图上提供的路线,找到路线上事先标上的点号并将相应的点号标在地形图上。
(3)野外定点:能够进行地形图的实地对应,进行坡度和断面的测量。
(4)进行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的练习
航片的野外判读的内容有:
(1)准备工作:了解航片的地理位置和拍摄时间,对照地形图了解地貌情况。
(2)野外判读:沿选定的调查路线,根据温泉镇地区航片实地判读主要地物,并在透明纸上绘出主要地物和调查路线。
地形图的图上量测的内容有
(1)图上量取直线或曲线的长度
(2)图上求任一点的高程
(3)图上求任一点的坐标
(4)图上量取方位角
(5)根据地形图做断面图
二、作业方法
一、地形图的野外使用:
可以从地形图上确定地物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及地貌的欺负形态等情况,在野外使用地形图时,要进行地形图的定向、在图上确定站立点位置、地形图与实地对照。
(1)地形图的野外定向地形图的野外定向就是使图上表示的地形与实地地形一致。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罗盘定向:根据地形图上的三北关系图,将罗盘刻度盘的北字指向北图廓,并使刻度盘上的南北线与地形图上的坐标纵线方向重合,然后转动地形图,使磁针北端指到磁偏角值,完成地形图的定向。
地物定向:首先,在地形图上和实地分别找出相对应的两个位置点,例如,本人站立点、房角点、道路获河流转弯点、山顶、独立树等,然后转动地形图,是图上位置与实地位置一致。
(2)在地形图上确定站立点位置当站立点附近有明显地貌和地物时,可利用它们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例如,站立点的位置是在图上道路或河流的转弯点、房屋角点、桥梁一端,以及在山脊的一个平台上等。
当站立点附近没有明显地物或地貌特征时,可以采用交会方法来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3)地图与实地对照当进行了地形图定向和确定了站立点的位置后,就可以根据图上站立点周围的地物与地貌的符号,找出与实地相对应的地物和地貌,或者观察了实地地物和地貌来识别其在地图上所表示的位置。地图和实地通常是现实别主要和明显的地物、地貌,再按关系位置识别其他地物、地貌。通过地形图和实地对照,了解和熟悉周围地形情况,比较出地形图上内容与实地相应地形是否发上了变化。
二、交会定点
地形图定向之后,在图上确定自己站立的位置,或者在地形图上标定地面点。
(1)单方位角法定点
可以根据已知地物测定一个方位角,在地形图上确定站立点位置。
(2)前方交会法
若我们已知两个地物,如山峰、桥梁等在地形图上的确切位置,可用此方法确定第三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
(3)后方交会法
一、先将罗盘长边与地形图纵坐标线重合,使罗盘北针指向0°,然后固定地形图,判读地形、地物;
二、从地形图上和实地分别找出远方三个明显地形高程点或地物点,要求三 个点之间的交角大于30°,为了减少误差应尽量是交角接近90°;
三、用罗盘测出三个以确定目标至观测者的方位角,并记录下来;
四、将三个方位头道地形图上,涂过三条射线在图上交于一点,这点便是观测者所在的位置,如果测量不准则变成一个三角形,取其重心作为观测者所在的位置。
三、航片判读
判读是对航空图像及遥感图像上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最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目视判读,使用眼睛目视观察,凭借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手头的相关资料,通过人脑的分析、推理和判断,提取有用信息。
判读的目的是为了识别目标,即识别相片上各种影像所反映的属性特征。影像的解译标志是航片上能直接反映和判别地物信息的影像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阴影、色调、颜色、纹理、图案、位置和布局。航片判读是根据影像信息特征进行的,这些特征即为图像的解译标志,分为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两类。
(1)直接解译标志
它是地物本身属性在影像上的反映,即直接凭借影响特征确定地物属性。
(2)间接解译标志
通过与之联系的其他地物在影像上反映出来的特征,判读地物的类别属性,如地貌形态、水系格局、植被分布的自然景观特点、土地利用等,多数采用逻辑推理和类比的方法引用间接解译标志。
四、草测剖面
一、高程草测原理
实地有两点A、B两点,观测者立于A点(高程H1已知),测B点高程H2。先用皮尺量出A、B两点间的平距D,再用罗盘测出B点上目标高度为l的竖直角σ。则B点的高程:H2=H1+Dtgσ+i-l。i为观测者的视线高。
二、草测地形剖面的方法及步骤
(1)先用罗盘测出AB的方位角α。
(2)有A至B,依次测出每两分点间的平距D1,D2,D3,D4和各段竖角σ1,σ2,σ3,σ4,并记录。
(3)计算每段的高程和平距,各段相加,就可得B点的高程。
五、使用GPS进行定点。
二、实习成果
一、周口店
1.目估定点与GPS定点
测量点选取在原油厂东侧断崖旁边,GPS读数(039410720,004395622)。目估定点并计算所得坐标为(039410735,0043955595)。经同比例尺计算得X方向上差15m,Y方向上差27m。
于房山西三角点进行GPS手持机显示坐标(039411325,004396092)与地形图上所示位置坐标(039411320,004396070)进行对比,经同比例尺计算得X方向上差5m,Y方向上差22m。
2、在副坝中央拐点处进行后方交会定点。
选取大杠山,向源山,房山西三角点作为参照点,并在描图纸上蒙绘。站在拐点处用罗盘一次向三座山山顶观测,测得罗盘南针读数依次为60、181、98。在透明纸上三条线相交得到一个三角形,取三角形重心即为后方交会点。
3、对电视塔进行前方交会定点,选取副坝起始点、房山西三角点与二、三副坝转折处作为参照点,在地形图与描图纸上标注。测得罗盘北针读数依次为60、43、78。三条线相交得到一个三角形,取其重心即为电视塔位置。
4、根据实地地物地貌对应地形图进行判读。
(1)在原油厂位置对人员所在位置的判读
(2)在主坝上对磨盘山,向源山,山顶庙,簸箕掌,萝卜顶的判读
(3)在大砾岩山对附近山脊山谷的对应判读
5、进行剖面测量并完成剖面绘图。
对一段50米的距离分两段进行了测量,第一段距离31米、倾角3度;第二段距离19米、倾角5度。
一、温泉镇
1、航片图的野外判读
通过标志建筑物等判断人员所在位置及航片图大致南北方向。选取京密引水渠上小桥作为对应航片图的实物。实地测得桥长31.83m,走向10°。测量航拍图上小桥长0.35cm,进而可得航拍图比例尺为1:9094。通过桥实际走向10°校正航拍图正北方向。
2、野外对地形图上定点
本次实习过程中我组主要通过对地物地貌的判读进行粗略定点和通过使用罗盘进行精确定点。下面以9号点,22号点,155.4山顶为例说明定点过程与方法。
9号点:通过观察地物地貌判断大致方位点。判断依据为山路的大角度转弯处正对的山脊,西南侧的山谷。22号点:地物标志明显,三条山路交叉口。155.4山顶:此处山顶视野开阔,采用后方交会定点,选取黑龙山凉亭、球场为参考点进行观测,测得方位角依次为3°、42°。
3、地形图的补充填图
(1)描绘新筑公路大体路线。主要通过步测测各路段长度,罗盘测各路段走
向。
(2)补充新筑羽毛球馆。皮尺测羽毛球场馆长宽分别为48.5m,18.5m。长宽走向分别为269°,259°。
第二部分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在加强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在巩固提升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两天的实习每天行程近十公里,烈日当头,让我更加意识到地质工作的艰苦,但是,也更激起了我的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斗志。
在实习过程当中遇到不少困难,比如罗盘的使用不标准,造成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时有误差,没有精确交到一点上。但随着练习增加,能够熟练得使用罗盘定位,帮助确定点的位置。通过反复使用地形图定位,学会了结合地物、地貌识别位置。能够辨认出山谷、山脊,帮助确定位置。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篇:周口店测量实习报告地大(北京)
北京温泉镇、周口店测量学野外实习报告
班 级:_______
姓 名:_______
学 号: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
2012年5月23日
一、实习地点及时间
温泉镇(2012年5月19日)、周口店(2012年5月20日)
二.实习目的测量学教学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学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实习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2.掌握航片野外判读的基本方法。
3.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
4.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图上量测。
5.掌握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在实习中使每个学生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三.实习任务
(一)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1.任务
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分组进行野外用图找点和野外定点。
2.内容
(1)准备工作: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的要素,熟悉野外用图的基本工具(罗盘和GPS手持机)的操作。
(2)野外用图:根据地形图和图上提供的基本路线,每组找到路线上事先标定的检查点点号。学生必须按照这些规定的路线行进,并将每组要求的检查点位置表绘到图上去。
(3)野外定点:能够进行地形图的实地对应,进行坡度和断面测量。
3.实习地点:温泉、周口店。
(二)航片野外判读
1.任务
掌握航片野外判读的基本方法。每组完成黄花城地区主要地物的野外判读工作。
2.内容
(1)准备工作。了解航片的地理位置、拍摄时间等,对照地形图了解地貌状况。
(2)野外判读。沿选定的调查路线,根据怀柔黄花城航片实地判读主要地物(道路、河流、居民地等),并在透明纸上绘出主要地物和调查路线。
3.实习地点:温泉。
(三)地形图的图上量测
1.任务
掌握中、小比例尺上量测的基本方法。
2.内容
(1)图上量取直线或曲线的长度
(2)图上求任何一点的高程
(3)图上求任何一点的坐标(地理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
(4)图上量取方位角
(5)根据地形图作断面图
(6)地形图量测面积
四、实习仪器
五、实习过程记录
(一)、温泉野外找点以及航片野外判读及路线图补充
5月19日,我们的实习地点是温泉镇。实习当天,我们两人一组每组一张1:10000的温泉实习基地地形图,地形图上已有大概的路线。首先,我们根据周围的地形、地物,在地图上找到一三角形草地,最明显的地物为京密引水渠,在地图上确定自己站立点的位置,在地图上标出站立点。在京密引水渠大桥处,我们在航片图上同样找到了该位置。并且根据较清晰的地物进行了航片图比例尺的量测:量取桥的长度是32.30m,图上距离是3.30mm,计算出比例尺,最终得出航片图比例尺大约为1:9787。接着,我们在实习老师带领下,来到温泉二中体育场处,再次确定比例尺,先在地形图上找到一号房子测得实物南北走向48.850m,地形图上为4.9mm,比例尺为1:9969,东西走向测得实物为60.400m,地形图上为6.5mm,比例尺为1:9292。在此处新建了一房子,该房子在地形图上没有标出,经测量,房子南北走向48.850m,东西走向60.400m,折合展布于透明纸上。
测量结束之后开始出发找点,老师为我们做了细致的讲解及图上和实地的对照。当周围地物判断不准确时,就要使用罗盘进行定位,利用周围比较明显的地物进行测量描绘,在地形图上找出标准点,老师让我们独立寻找剩下的点。我们分工明确,有些同学观察四周地物、地貌,有些专注找点,有些在地形图上标注,都进行的很顺利。在山顶,我们做了一个后方交会,以黑龙潭、烟囱。小球场为确定点,精确确定点在山顶的位置。后方交会就是站在未知点上,用罗盘测出三个已知点至观测者的方位角,将三个方位投到地形图上交于一点,测量不仅精确时为一三角形,三角形中心便是所测位置。由于我们测量不是足够准确,最后交出一个三角形,采取了取其重心的方式确定了该点所在的位置。
在第34号点之后路线在地形图上就没有标出,我们开始利用罗盘和皮尺测量路段的长度和角度经过作图把我们行走的路线标在地质图上总共测量了九段路线。测量结果如下:98度82.9米;188度60.2米;126度59.8米;246度37.7米;273度67.4米;225度31.8米;174度69.5米;225度54.6米;270度42.9米。
经过樱桃园,在羽毛球馆处,对其长度和宽度的测量,东西走向是48.7m,南北17.7m,这样我们可以按照比例尺在透明纸上描绘出来。接着,我们按照老师的既定路线,回到了终点,顺利完成了找点任务。回来后,我们将野外实际经过路线描绘在了透明纸上,并标注了主要地物。
(二)、周口店野外定点
5月20日早晨8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原油厂旁边桥南。今天分组为四人一组,首先,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这次实习的内容,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怎样看地形图,怎样使用罗盘和GPS手持导航仪。然后,我们根据周围的地物-----远处山顶的塔、主坝-----等确定了我们所在位置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利用GPS定点。测得该点坐罗盘、GPS手持导航仪、地形图、铅笔、小刀、橡皮、测绳、量角器、三角板、记录纸、标为39410720E,4395661N。
接下来我们按照既定路线出发。我们的步行路线如下:原油厂---主坝---磨盘山---一副坝---二副坝---三副坝---向源山---污水处理厂、养猪厂------大砾岩山---三不管沟---公路。在主坝上,我们确定了一下周围的地形,以301高地、萝卜顶、山顶庙进行后方交会,主要是掌握熟悉后方交会的方法。绕过磨盘山后,我们在一副坝西端测量了远处电视塔的方位角,在一副坝和二副坝的交汇处的山坡上又一次测量了电视塔的方位角,从而利用前方交会法确定了电视塔在地形图上的位置,后来我们在污水处理厂西端再一次对电视塔进行了前方交会。
来到了大砾岩山和骆驼山中间,在这里,实习老师又带着我们观察四周的地物、地貌,作实地与地形图的对比,并让我们在地形图上指出附近几座山的名字。在此处我们进行了100米的断面测量。首先确定断面起点坐标、断面的方位,并分段用罗盘测倾角,用测绳量距离。回来后,绘制了该路的断面图。完成这部分实习任务后,我们的周口店实习任务便全部完成了,我们到达了终点公路。另外,我们在途中拐点处都用GPS手持导航仪测量了坐标和高程。
六.实习成果
1、温泉实习
(1)确定了航片的比例尺大约为1: 9787;
(2)新建房屋展布图,见透明纸;
(3)掌握后方交会定点方法;
(4)补充了地质图上的未知路线;
(5)找到了点: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 21 22 28 29 32 32 34 38 39 D1 D2 C4 A3。老师可在透明纸上看到这些点以及我们所走路线周围的明显建筑物。
2、周口店实习
(1)用透明纸描绘此次周口店实习的地形图;
(2)在主坝用罗盘进行后方交会定点,并记录、在透明纸上绘出;
(3)在一副坝和一副坝和二副坝的交汇山坡用罗盘为电视塔做前方交会定点,记录并用透明纸绘制;
(4)在三不管沟进行了100米的断面测量,并在坐标纸上画出剖面图;
七.实习心得
经过两天的实习,第一感觉就是野外工作很累,在有关测量学的基础知识方面,我学会了读地形图、用罗盘测量方位角和竖角、使用GPS手持导航仪测量坐标和高程,而在测量作业方法方面,我学会了前方交会法和后方交会法确定未知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确定航片的比例尺、断面测量以及绘制剖面图。我们测量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数据的地方,比如说交会法确定未知点的坐标就需要用罗盘测量出直线的方位角来,而这些数据都是我们自己测量,在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来理解误差的来源,仪器、观测、外界影响,这三方面我们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同时,我们也分析了怎么样做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误差,在仪器一定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提高自身测量水平和用减小误差的数学计算方法两个方面。
测量学让我拥有了初步工作的能力,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仪器的用途,熟练了仪器的各种使用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进度,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 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
对上面说的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就是我们平时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应该非常珍惜实习的机会,因为只有实习才能让我们平时学的书本知识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而且,也只有通过实习,我们才能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为以后再社会上的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这次实习虽然说只有两天,但是我们却深深的体会到了野外工作的重重困难,我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肯定会有很多困难来让我们对付,所以我们应该拥有良好的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总之,对于测量实习,我们需要具有的是:非常扎实的课本知识,动手实习的能力
我在学习测量学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测量的基本原则、基本工作和基本任务,并且学习了很多测量学的作业方法和计算方法,有了这些理论知识做基础,那么我在实习过程中就很得心应手了,因为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理论知识的最大作用。
第五篇:野外实习报告
项目名称 填表人 所在班级 填表日期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
张祺阳 旅教102班 2012年 7 月1日
野外实习报告
-------庐山游
【摘要】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邻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关键字】庐山 险峻 秀丽 壮观
一.庐山旅游资源概况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 》,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陶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时经朱熹重建扩充,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在庐山莲衣峰下,也曾建立开创宋明理学成绩显著的濂溪书院。
二.庐山旅游实记
我们在庐山总共呆了3天,分为3天的行程。在第一天中午到达庐山山顶,在飞来石下车,开始第一天的旅游行程。我们的旅游主要为步行为主,由于下雨天的关系,我们披雨衣带雨伞,更能欣赏景区的自然气息。我们的目标为名人遗址,所以第一个目的地是庐山会议旧址,接着是“老别墅的故事”展览、毛泽东诗词碑林、庐山博物馆。步行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经过一个又一个的红色时期的事物,让我们感觉庐山的党的气息浓厚。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庐山的意义非凡。
第二天是景区的游览,从飞来石到天桥、好运石、险峰、礼贤门、仙人洞。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奇特与壮丽。人为的铺路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庐山,而这条山路却也有着历史意义,我却记不太清了。
第三天是到三叠泉的观光,让我感觉在三叠泉下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无助。它带给我的不只是视觉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加上大雨,让我只是朦朦胧胧的感受他的奇与特,就被雨雾给遮掉了他的一切。这是我最感受深刻的地方,连绵不绝的瀑布泉水,这就是中国的生生不息。
三.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调查
1)自然旅游资源:
庐山是中国名山之一,有雄奇挺秀的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神奇多姿的流泉瀑布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庐山的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具体的又可以细分为:
地文景观类——庐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仙人洞有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有冰川遗迹──冰桌巨石,又叫飞来石。秀峰是香炉峰,双剑峰、文殊峰、鹤鸣峰、狮子峰、龟背峰、姊妹峰等诸峰的总称。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五老峰拔1358米。
水域风光类——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主要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除此之外还有石门涧,小天池,大天池等等。
生物景观类——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庐山谷濂泉,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莲花洞森林公园 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位于庐山北麓,九江市南郊,交通便捷,实为“南郊公园”。
气候与天象景观——有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如庐山云瀑。2)人文旅游资源:
庐山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可以细分为以下几大类型:
历史文物古迹——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瑜鄱阳湖练兵点将之处周瑜点将台、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还有庐山会议旧址等等。
宗教文化资源——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
现代人造设施——庐山以避暑和冬游胜地享誉海内外,其各国风格的别墅为中国名山所罕见。
(二).评价
庐山于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首批全国5A级旅游区。根据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对庐山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项目有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96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3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4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4分。“资源影响力”为13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9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4分。“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庐山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庐山旅游资源具有类型齐全、数量丰富、分布合理、品位高雅的总体特点,其中以奇特山水、度假胜地、候鸟王国、宗教圣地为主要特色。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以政治、风景、文化、教育、宗教等五大名山著称,是中国第一家世界文化景观类型的世界遗产地,其文化资源和内涵十分丰富,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庐山本为一个整体,但由于人为的条块分割,使庐山并不是以一个整体发展。庐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也应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四.措施与建议
1、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第八条讲:“风景名胜区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随意改变。”第十一条讲:“风景名胜区应当根据规划,积极开发风景名胜资源,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既要严格保护,又要积极开发,在积极开发的口号下,许多景区忘记了严格保护,将宾馆饭店建到景点旁边,更有甚者建到景点之内,山峰之上。因此,要对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具体的分析,根据景观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规划、慎重的开发,以便风景名胜区的珍贵景观永久的保护下去。
2.庐山风景区管理体制错综复杂,建议在和合思维指导下,采取“求同存异”政策,将各管理机构进行整合,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风景区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成立旅游协调与监督委员会对其进行监督与协调;根据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在妥善处理居民搬迁问题的基础上,积极鼓励社区公众通过成立旅游任务小组和组织社团等形式,共同进行和谐社区与景区建设。
3.为了完善庐山风景区的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增加游客在庐山风景区的旅游购物消费,必须整合现有茶叶资源,通过社区共建的方式积极打造“和谐”牌庐山云雾茶知名品牌,最终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4.为了提升庐山风景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和影响力度,庐山景区管理人员应持有旅游产品整合、路线整合、形象整合及营销整合的基本思路,合理有效的利用好景区资源。
此外,从公众参与角度出发,对庐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监测与评估方法及人力资源发展的阶段目标进行了整合规划,并就主要的绿化和景观环境问题运用加法整形与减法整形等手法进行了具体的整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