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局长在XX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7:5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改局长在XX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改局长在XX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发改局长在XX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对我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完成全面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县政府召开的全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迈入新的阶段。会上,有树县长、德勇副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一、“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按照规划的对象、功能和规划体制改革的要求,对我县“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全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编制好全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镇乡规划,是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强化总体规划的指导功能。

总体规划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要,是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及制定经济政策和年度发展目标的依据。

“十一五”规划,以2006—2010年这五年为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可以展望到2020年。“十一五”的总体规划,主要是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任务、战略布局、政策措施;制定全县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框架;确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重大工程和产业布局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十一五”规划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减少应该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领域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优化发展环境等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内容,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要突出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不宜设置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要改变规划内容无所不包、涉及领域过宽的状况,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重要政策,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的战略指导作用。

(二)做实做深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并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和引导社会资金提供参考。

从“十一五”开始,政府决策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能编制规划的领域,要先编规划,后审项目。今后投资管理将大量减少单个项目的审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规划的研究编制、衔接审查以及实施过程的监督、评估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把专项规划做实做深,充分体现该领域的特点,要任务明确、重点突出、布局合理、保障措施可行,实现政府职能从项目管理到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的转变。

编制好专项规划,首先要界定政府编制规划的领域,主要是政府履行的公共职责,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其次要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争达到可供政府决策的深度。第三要根据规划对象的特点和任务,科学决定规划期。科技、教育、电力、交通、城镇建设等专项规划,可以规划到2020年。根据上述要求,我县专项规划体系将编制水利、电力、交通、通信、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土地、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资源性专项规划;编制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专项规划;编制农业、工业等领域的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经县委、县政府同意,重点确定了“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十一五”城镇发展规划等8个重点专项规划。

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化、市场建设等领域,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项规划,或将上述方面有机地融入总体规划之中。有关职能部门或行业协会,要指导帮助企业编制企业发展规划,通过编制规划,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筛选论证项目,为编制相关专项规划提供依据。从“十一五”规划开始,要专门编制重大项目建设布局规划,以及与其配套的项目规划,使五年规划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

二、加快“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度

根据省、市“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和步骤,我县“十一五”规划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年底以前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全县“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的调研,起草专项规划。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安排了19个重点规划调研课题,各课题单位都精心组织,狠抓了落实,保质保量完成了规划重大课题的调研,为“十一五”规划的科学编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2005年10月底以前为规划起草阶段。6月底前初步形成“十一五”总体规划思路,提交各部门讨论,修改完善后报县委、县府审定,再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将修改完善后的“十一五”总体规划思路上报市规改办;7-8月完成总体规划草案文本编制(初稿),并作好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统筹衔接;9-10月将规划草案文本向社会公布规划草案文本,广泛征集社会各方意见,汇总修改后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定修改并报市规改办,并作好与市级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初步衔接。

专项规划的起草要先于总体规划进行,各有关单位于2005年6月底前提交专项规划(初稿)报送县规划办(县发展和改革局);8月底前完成专项规划送审稿文本及电子文本报县政府并抄送县规划办(县发展和改革局)。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与总体规划纲要和上级对口部门的衔接。乡镇规划于10月底前提交乡镇规划送审稿文本及电子文本。

第三阶段:2005年11月至2006年初为规划批准公布阶段。“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经县政府讨论通过后,提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正式颁布实施。各专项规划报县政府审批、发布。各乡缜“十一五”规划须经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同时,制定规划实施跟踪方案,建立规划实施监督保障体系。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上述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抓紧组织进行“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同时,要及早着手,开展重大项目的筛选和论证工作,做好各类、各级规划编制工作的衔接。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与总体规划的编制同时起步并超前进行,及时为总体规划的研究和编制提供依据。各乡镇、各部门要于6月10日前将负责该项工作的负责人、联系人名单及通讯方式报县发展和改革局。

三、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几点具体意见

“十一五”规划是按照规划体制改革方向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各级各部门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努力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在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加强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

全面分析环境,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是编制好具体规划的重要前提,也是规划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要开阔视野,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一些纵向和横向问题等,都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要抓主要矛盾,抓突出问题,深入研究本乡镇、本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一些事关“十一五”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途径和重点任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加快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支撑等等,都要及早着手,组织力量开展研究。要通过全面深入的课题调研,认真分析研究所处的环境和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二)突出工作重点,增强针对性。

“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在有限的规划期和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不可能解决全部的问题,要突出重点,坚决改变那种面面俱到、针对性不强,什么都点到,但都难以解决问题的弊端,把规划编制得务实一些,更多地关注产业支撑,更多地阐述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成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规划。

一是要突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关键是要坚持“五个统筹”。具体到县域发展的层面来说,主要是要从重物轻人,转向以人为本,重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保护资源环境等与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要从重经济、轻社会,转向经济与社会并重,在注重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从重国内、轻国外,转向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发挥自身优势,更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从重经济发展轻资源环境,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好发展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突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强县富民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遵循和坚持的一条基本方针。我们在规划编制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并以此统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分析问题、确定目标任务、制定改革措施都不能脱离这个根本。

三是要突出体制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没有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活力。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追根溯源,大多都可以归结到体制或机制上。“十一五”的“规划”尽管和以往的“计划”只有一字的差异,但最根本的体现,是在规划理念上、体系上、程序上、方法上的大胆改革和创新。在“十一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一定要体现改革和创新的意识,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消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突出项目支撑。建设项目是中长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规划,就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的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最终是要体现到具体项目上。不论是总体规划还是专项规划,如果离开了项目支撑,就缺乏可操作性,就无法实现预期的规划目标。国家提出,本届政府决策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先编规划、后审项目。这对我们今后的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就是要将一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列入规划,引导社会资源向政府鼓励的领域配置。近年来,县委、政府把项目建设置于经济工作的突出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实施项目带动已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因此,我们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并切实做好对项目的谋划。首先,要吃透县情,认真分析经济发展面临的客观条件和环境,深入研究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动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精心筛选论证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我县“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提供可持续的项目基础。要把项目的谋划与支柱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化、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及发展循环经济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能形成骨干财源的生产性项目。其次,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搞好项目包装。这是向上争取项目和对外招商的基础和前提。再好的项目,不去做扎实细致的前期工作,也只是空中楼阁,难以实施。项目前期工作包括项目选址、水文地质勘察、市场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建设条件落实等多个方面,涉及到规划、土地、环保、金融等多个部门,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国家新的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实施后,对需要国家审批的项目,条件要求更严格了,市场准入的标准更高了。各乡镇、各部门和各企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项目进行论证和包装,完善项目的各项前期手续,打造一大批成熟的项目,建立各种类别的项目库,为“十一五”时期项目建设打好基础,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备足后劲。同时,要研究好上项目的机制,培育投资和招商的主体,调动方方面面上项目的积极性,搞好项目建设。

(三)搞好协调衔接。

县发展改革局承担着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的编制任务,我们将认真履行牵头组织和协调职责,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搞好分工协作与配合,研究解决规划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业务联系密切的部门之间要及时相互提供阶段性规划成果,使相关规划工作协调推进。要加强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切实做到下一级规划与上一级规划相衔接,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衔接,相关的专项规划之间相衔接。衔接的重点主要是部分领域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与手段、基础设施布局、土地供应、城镇建设、投资安排等方面。通过衔接,避免出现目标相互矛盾、发展重点相互错位、支撑条件相互不配套等问题,使规划真正形成合力。

(四)改革组织方式。

要采取公开、透明、开放的方式,把“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过程变成全县上下共谋发展大计、共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各规划承担单位要将专项课题和重大项目研究推向社会、推向市场,提高透明度和开放度,实行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规划草案初步形成后,要组织规划咨询、论证、评估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

同志们,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对于加快XX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绘制出我县“十一五”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

谢谢大家!

第二篇:人事局局长在全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经市人才开发暨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召开的,是我市第一次以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为主题召开的专题会议,体现了在国家、省、市人才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认识,明确分工,广泛动员,为切实做好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

打下坚实基础。会议印发了《××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请大家认真执行。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所谓规划,就是对未来的谋划。它是对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或一项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发展策略的筹划或谋划,是指导未来工作开展的规范性、权威性文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我国政府经国理政的一个优良传统。国家从“十五”开始就把人才规划纳入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是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的贯彻落实,是我国发展思想和规划思想的重要进步。我市也制定了“十五”人才开发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精神,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人才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才总量不断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不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市的“十五”人才开发规划也明显地存在着未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求结合不紧、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和监督措施等问题;我市人才开发具体工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我市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国、我市能不能抓住和利用好未来20年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关键在人才。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强调,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科技体制改革,他最关心的都是人才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胡锦涛同志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些都告诉我们,实现国家的富强,需要数以亿万计的各方面人才,更需要尊重和重视各方面的人才。“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才有非常之功。”在“十一五”期间,从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看,我市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人才竞争将愈演愈烈,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人才争夺将达到白热化,这给我们留住、吸引人才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需求看,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对未来人才数量、人才素质、人才结构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给我们最大限度的挖掘人才潜力、促进人才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我市人才工作的新形势看,党的执政能力的增强最终要落实到各级领导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上来,体现到党委、政府凝聚群众、吸纳人才的整体能力上来,同时贯彻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也要求转变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和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这给我们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难的任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现在不对未来几年的人才开发工作进行综合性研究、系统性思考和整体性谋划,我们将难以廓清“十一五”人才开发的工作思路、难以把握“十一五”人才开发的正确方向、难以应对“十一五”人才开发的困难挑战。因此,将“十一五”人才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科学编制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不仅是国家和省的文件要求,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市人才开发工作的迫切要求。

二、正确理解“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编制好“十一五”人才规划,对于更好地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的新论断,是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开发工作的根本指针,也是当前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指导“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在指导思想方面应重点把握和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的核心,也是人才工作的灵魂。编制人才规划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规划内容首先要服务和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开发“两个全局”的结合点上进行编制,提出务实、有效的人才开发措施,建立健全人才开发的宏观调控机制,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支柱产业集聚,引导人才向缺口领域、急需区域转移,为各类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搭建好各种事业平台,从而推动

第三篇:发改局长在全县发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挥职能作用 加强协调服务 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2011年2月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现在我就全县发展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10年发展改革工作回顾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发改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陕西十强县”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生产总值完成80.17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78亿元、56.58亿元和13.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26.3%和16.9%。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财政总收入达到1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09亿元,剔除两权价款收入,同口径比较 分别增长48.2 %和40.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完成农业总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36.9%。工业经济迅猛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00.14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98.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47.9%。城乡消费持续旺盛,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亿元,同比增长20.2%。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6亿元,同比增长31.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21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24.8%。全面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

一年来,全县发展改革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各乡镇、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谋化,狠抓落实,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保持全县经济较快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十二五”规划编制为引领,谋划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客观全面总结“十一五”发展成就。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我县“十一五”取得了辉煌成绩。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县地方生产总值五年翻了两番多,年均递增23%;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达到3722美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9倍和1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翻了两番,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增长了两倍;经济结构加快调整,2010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0.14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98.14亿元,均较“十五”末翻了三番,工业对GDP 2 的贡献份额达到67%,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业大县的历史性转变;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90亿元,是前50年投资总额的4倍,实施重点项目115个,办成了许多年以来想办却未办成的大事,消除了影响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制约,建起了一批产业开发项目,促进了经济大发展、社会大繁荣;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县五年累计签订招商项目131个,完成到位资金153.6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5倍;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较“十五”末提高了14.6个百分点;民生和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实施民生工程600多项,其中廉租房一期建成使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二期有序实施,“三告别”工程完成5903户(其中特困户1680户),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启动,“十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5.3万人,覆盖率提高到93.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49万人,五年新增就业3万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十一五”时期是彬县历史上开发建设力度最大的五年,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社会和谐局面最好的五年。二是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县情。多次组织规划起草人员到各乡镇、部门开展调研,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完成了28个专题调研报告,为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集中各方智慧,广泛征求意 3 见。在规划编制的不同阶段,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十二五”规划座谈会及征求意见会,广泛听取和吸收县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代表、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企业法人代表、有关专业人士专题座谈,集中听取来自不同阶层和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组织研究,反复修改完善。四是精心筹划项目,增强规划可操作性。围绕规划实施,组织各乡镇、各部门结合实际,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并从中筛选整理出支撑我县“十二五”发展的重大项目186个,总投资约1083亿元。目前,“十二五”纲要(草案)已经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二)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保持投资快速增长。制定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2010年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的通知》、《彬县“大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为每一个项目确定了一名包抓县级领导、落实了一个牵头部门、成立了一个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夯实了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统一领导、分级实施、条块结合、行业联动的项目建设落实机制。创办了《彬县大建设活动简报》,为全县项目建设工作提供一个传递决策信息、反映项目建设动态、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典型的平台,截止目前编发简报23期,促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一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10年全县实施的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243.23亿元,完成投资68.67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132.3%。其中:23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51.11亿元,占投资计划投资的 4 160.5%。42个新建项目,完成投资17.55亿元,占投资计划投资的87.5%。列入市级的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8亿元,占投资计划投资的183.7%。全县6类40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2.73亿元,完成项目34个,在建项目6个,完成投资2.37亿元。2009年计划,2010年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16个,已完工12个,完成投资额380.8万元。易地移民搬迁的7个乡镇269户1167人,已开工建设229户,完成投资929万元。二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多次赴京进省拜访陕西华电集团、亚洲新能源集团等知名企业,积极开展项目对接活动,全县签订招商引资项目55个,合同引进资金233.87亿元,到位资金5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36亿元,分别超额27.5%和12.5%完成计划任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以争取中省投资和政策为重点,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加大争取中省投资力度。主动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经常走市赴省汇报工作,及时捕捉投资信息,掌握投资动态,了解投资方向,同时又多次邀请省、市发改委的领导和干部到彬县指导工作,以加深感情,增进了解,为争资争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做好项目谋划。坚持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准确把握投资规模,准确把握实施步骤的原则,紧扣国家产业政策,认真谋划,及时筛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推荐给项目单位,避免了申报项目的盲目性。三是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作为争资争项的牵头部门,我们坚持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3月份,编 5 印了《项目前期工作手册》,并下发给各职能部门,要求各项目单位必须按规范操作,做好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逐个进行咨询评估,逐个进行策划包装完善,同时局分管领导还带领相关股室人员深入到每个项目现场进行查看,对前期工作不落实的项目停止向上申报,确保了每个上报项目的准确度。四是坚持落实责任跟踪问效。在项目争取过程中,我们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及时调整工作力量,实行跟踪问效。对每个项目逐个落实承办单位和具体负责人,所有向上申报的项目全部落实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交帐,做到了项目、人员、责任、时限四落实。五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认真履行牵头单位的职责,做到了“三个及时”,即:及时通报国家投资方向情况,及时召开争资争项调度会,掌握和分析全县各部门争资争项工作,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领导汇报争资争项遇到的问题,主动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为争资金、跑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六是全力争取中省重大政策支持。经过多次汇报争取,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正在编制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初稿)中,将我县纳入规划之中,国家要在财税、投资、生态补偿和帮扶等方面给予革命老区特殊的优惠政策,将为我县的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四)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途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编制完成了《彬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彬县煤化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 6 规划》,启动实施了煤炭、农副产品加工和建材等三大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到6户,被确定为全省重点科技产业园区,新型工业化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180万吨煤制甲醇、大佛寺煤矿二期、下沟煤矿瓦斯发电厂等工业项目快速推进,2×2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调试发电,轻型墙体材料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原煤-洗煤-发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矿机械”一体化、循环化的产业链条。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公刘教稼苑祭祀大殿、侍郎湖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大佛寺石窟外围环境保护等工程顺利实施,龟蛇山大峡谷漂流、程家川风景旅游区、炭店乡林家堡民俗村等项目建成开放,全县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全县接待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38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3.5%和121.6%,旅游产业呈现出提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认真落实家电、汽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消费市场持续繁荣,迅速扩张商贸、餐饮、运输、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规模,城乡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全县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亿元,同比增长16.9%。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发展“粮食、果业、畜牧、蔬菜、劳务”五大富民产业不松劲,按照“扩量、提质、树优、增效”的思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粮果畜菜等优势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粮食总产13.97万吨,连续七年稳定在10万吨以上;果品 7 总产41.5万吨,实现产值9.5亿元。新建设施大棚1730亩,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25个、养殖专业村8个、养殖小区6个,礼品西瓜、生猪养殖、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农业规模持续壮大。

(五)以民生工程为主体,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县9大类95个民生项目完成投资21.46亿元,超额15%完成建设任务。其中,底店、西坡机关办公楼全面建成,干部职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二期等工程有序推进,城乡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投资2.89亿元,实施了6大类61项校建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持续改观。县中医院新院区门诊住院楼顺利封顶,新民等3个乡镇卫生院门诊楼基本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县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5‰以内,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到98.5%,较好地完成了人口控制目标。完成“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扩面1.27万人,超额完成计划任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49万人,发放养老金2293万元,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新农保政策带来的实惠;全县发放城乡低保和五保户供养资金3636.5万元,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目标。新增城镇就业8916人,实现下岗再就业25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

2010年我局先后被省、市发改委评为全省、全市发改革暨物价系统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包抓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重点项目建设先进 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手段、运用新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新特点新变化要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重大项目的谋划、管理、运作和推进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推进系统自身建设、发挥整体合力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西部百强县”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面临着较多的有利条件。从宏观环境看,《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热潮的即将到来,加之各级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这为我县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从经济发展基础看,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财政形势实现了根本性好转,调控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从发展环境看,全县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和服务环境的不断改善,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增强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这将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消费需求看,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稳中趋旺,对经 济的拉动进一步增强。

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争当排头、争创一流”为目标,以“十大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活动,抓好产业项目和民生工程大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实现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大提升,确保实现生产总值、规模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三个超百亿元”和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个高增长”目标,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奋斗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增长2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增长50.2%;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20亿元,分别增长24.8%和22.3%;财政总收入20亿元,增长2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过6亿元,增长18%(剔除两权价款收入,同比增长2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分别增长22.3%和17.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单位GDP能耗降低3.5%以上。

三、2011年全县发展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的起步之年,也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强市的关键之年,各项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发展改革工作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 10 放思想,振奋精神,勇于创新,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牢牢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机遇,充分运用国家继续巩固和扩大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等有利条件,着力促进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着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对调整经济结构的先导作用,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一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要进一步强化统筹指导,加强行业规划、产业政策与财政、信贷、土地、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把好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不断优化我县投资结构。今年要重点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是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做好这项工作也是发改系统的重要职能。今年安排县级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299亿元,计划投资8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2个,总投资212.56亿元,2011年计划投资45.77亿元;新建项目68个,总投资86.67亿元,2011年计划投资40.48亿元。年内建成改性甲醇汽柴油、不饱和 11 树脂生产、集中供热热源建设、人力资源与社保大厦、粮食局住宅楼、明珠馨苑、紫薇山生态公园等50个重点项目。文化大厦、体育中心、特殊学校等完成主体工程,火石咀泾河大桥改建项目完成桥梁吊装及桥面铺装工程,旬麟路升等改造项目完成路基、路面基层及桥涵工程,红岩河水库完成建设任务。三是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体现了一个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区域发展全局的把握。各部门和项目单位要加强前期工作力量配备和经费保障,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全面实行工作倒逼机制,对每一个项目要倒排工作计划,明确时限、明确任务、明确责任。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实施,促进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强化项目储备。前一段,我县精心谋划了总投资1083亿元的186个重大项目,经过积极争取,已有一大批项目列入了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县级项目库,确保我县重大项目建设接替有序。在项目谋划中,既要侧重近期拟建项目,也要对中、远期规划项目给予足够的重视,超前规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近、中、远相结合,形成项目建设的合理梯度和层次。五是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包抓重大项目制度,健全重大项目协调会议制度,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协调、服务、检查和督促。积极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实施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为重大项目建设营造一流的环境。六是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解决资金问题,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筹措建设资金。要积极争取各类中省项 12 目和资金。随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关-天经济区建设,中、省有大量的项目、资金可以争取。这就需要我们敏锐捕捉各类信息,抓住政策中的机遇,研究项目建设的规律,寻找项目与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力争在向上争取资金有新的、更大的突破;要推动银企合作,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引导骨干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大上项目。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加强企业上市辅导,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尽快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要扩大民间投资。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重点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重大项目建设中来。

(二)强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集群化”的思路,继续抓好循环经济、煤化工、煤炭、农产品加工和建材五大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二是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陈家坪和大佛寺煤矿二期技改工程,加快推进180万吨煤制甲醇、小庄煤矿、雅店煤矿、下沟煤矿沫煤洗选系统及瓦斯发电厂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油母页岩、不饱和树脂开发项目,进一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13 三是加快资源转化开发。以大佛寺和下沟两个煤矿为重点,开发建设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陶土、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为原料,着力发展空心砖、墙壁板、卫生洁具等新型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四是扩大非公经济总量。积极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支持引导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复员转业军人等群体自主创业,力争年内全县新增非公经济组织450户,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55亿元。

(三)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狠抓果业生产、“一村一品”、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一是积极发展富民产业。大力推广良种良方,主攻粮食单产,确保全县粮食总产稳定在13万吨。年内完成5000亩晋枣、1万亩核桃、1万亩彬州梨建园和3万亩苹果老园更新复壮工作,力争全县果品总产突破45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扶持北极黄畔、水口祁家崖2个万头生猪养殖专业村扩大规模,力争年内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95万头(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5亿元以上。依托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工程,重点抓好千亩大棚西瓜、千亩时令蔬菜、千亩食用菌、千亩大棚枣示范园建设,倾力打造万亩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扶持12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产业、做出效益。加强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力争年内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次),确保全县劳务收入达到14亿元以上。二是不 14 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红岩河水库建设项目,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8处,有效解决农村供水矛盾。全面完成火石咀泾河大桥和西早、太底公路改建工程,积极实施高安(义门高渠至永乐安家河)、底韩(底店至韩家)公路改建和16条通村公路断头路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县乡公路通行能力。全力抓好21个村的电网改造工程,保障农村供电安全。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入户步伐,完成有线电视接入1万户,进一步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30个新农村续建村和“三告别”尾欠工程,全面实现“三告别”目标。三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力争年内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万亩。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切实抓好家电、建材下乡等工作,精心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着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消费需求。全面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扩大消费的重要增长点,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拓展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一是着力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 15 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二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支持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发展,大力开发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具下乡工作。推进汽车等大宗消费,稳定扩大住房消费。大力发展文物旅游产业,启动实施大佛寺明镜台维修加固、花果山石窟建设工程,全面开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煤炭工业园区等旅游线路,全力推进公刘教稼苑、程家川古民居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切实做好石龙窝、侍郎湖、太极湾、七星台、紫薇山生态公园以及龟蛇山漂流等自然景点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县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着力培育文化、休闲、娱乐、体育、保健消费,满足群众多方面的消费需求。三是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按照大流通、网络化、全覆盖的要求,继续实施万村千乡、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等市场建设工程,提升农村消费设施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推进流通方式现代化。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四是提高价格监测预警水平。密切关注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合理区间。

(五)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镇集聚人口和经济、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一是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全面完成大佛寺旅游大道绿化、限价房首期、海鑫大厦、天源翠庭、锦辉国际、富丽佳城等项目,加快建设泾河防洪二期、滨河 16 大道、新区路网、紫薇山生态公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基本形成现代化城市框架。同时,加大旧城拆迁改造力度,积极稳妥地实施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工程,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二是抓好小城镇建设。重点围绕北极、新民两个区域中心城镇,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街道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坚持不懈地抓好北极、义门等5个乡镇35幢居民小区建设工程,进一步增强城镇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承载能力,吸引更多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到城镇居住,力争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六)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全力抓好“民生工程”。切实抓好教育、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保等9类84个民生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4.6亿元,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实施保障性住房、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社区建设等项目。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建成职教中心、紫薇中学新校区和4所农村中小学校改建工程,完成教育大厦、新区小学、新区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主体工程,启动实施8个镇公立幼儿园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县乡教育发展体系。切实抓好高中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努力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年内完成县中医院新院区门诊住院楼、县医院住院楼和北极、新民、新堡子、永乐、车家庄等5个 17 乡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任务,启动实施县医院门诊大楼和县中医院新院区二期工程,切实改善县乡医疗卫生条件。四是着力发展文体事业。年内建成体育中心、文化大厦,开工建设体育馆,完成永乐等3个乡镇文化站建设,新建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村体育健身广场各20个,努力筑牢文体事业发展基础。五是稳步推进计生工作。年内完成县生殖健康中心和北极等6个乡镇服务站建设任务,新建 “三新”示范村30个、计生新家庭1000户,确保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8%以上。六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能力,构筑广覆盖、可持续、促发展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落户农村居民、农村退伍军人和城镇失业人口的就业工作,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工程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一是狠抓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 18 色经济、循环经济。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控,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力度,着力解决泾河彬县段流域水污染、矿区和312国道沿线粉尘污染等突出问题,狠抓城区及工矿企业厂区绿化工作,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商贸等领域的节能管理,强化节能降耗和治污减排指标约束,建立GDP能耗公报、项目节能评估、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加强监管,确保单位能耗逐步下降。要以煤炭、电力、果汁、建材等行业为主体,将能耗指标分解落实到重点企业,明确节能标准,完善监测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积极推动煤炭、建材等重点行业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水土保持工程和自然保护区等项目建设,全年完成重点工程造林3.4万亩、道路绿化30公里,新建绿色家园新村15个,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县城、重点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监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八)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今年要重点推进国有企业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 19 兼并重组、相互参股等途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切实维护职工利益,妥善安置好职工,确保改革稳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严格执行基本药物补偿政策,特别是县级配套资金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认真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和测算工作,加强临床基本药物应用指导和运行监管,规范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和使用,确保今年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县。推进卫生组织管理县镇一体化,全面完成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同志们,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西部百强县”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发展改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用新思路谋划新发展,用新举措落实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在全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全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树求真务实之风谋科学发展之策

——在全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政府专门研究部署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刚才,*主任宣读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局长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要求,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编制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十一五”规划期内,即2008至2010年,将是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消费升级明显加快、城镇空间快速拓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将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的各类矛盾也相互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这一阶段各项发展建设规划好、引导好、组织好,从而进一步延续近几年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全面提升我县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

(一)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适应宏观形势变化,为我县提供发展思路与工作保障的需要。“十一五”时期,国内外宏观形势都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从内在因素看,我国的各项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加强;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加入WTO承诺逐步兑现,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将更加明显;而国内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到来,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认真分析研究“十一五”期间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及对我县的影响,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自身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理清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提出对策和措施,事关我县新阶段的发展大局。

(二)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式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寻找新的工作着力点和发展突破口的需要。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小,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工业结构单一,产业整体素质较低,社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明显,就业难,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这些都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一五”规划编制中整合资源、人才、环境等优势,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要求、新的举措统筹各方面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工作指导和政策保障。

(三)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完善宏观调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出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任务和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我县的“十一五”规划将是政府发展思路的直接反映,经过人代会审议通过后将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和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同时也是政府发挥经济调控职能,向社会公众传递发展信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重要渠道。编制好这一规划,对于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编制工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能不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成效。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它作为编制工作的根本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强县富民做规划。牢记发展第一要务,围绕提速发展、追赶发展主题,精心规划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工业强县、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环境优化、城镇化、民营经济等重点工作思路举措,整合优势,扬长避短,谋求县域经济实现重大突破。谋划经济增长科学举措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结构优化、科技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社会进步等内容,要把扩大就业、健全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注重研究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成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坚持经济与社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抓好经济调控和市场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把为人民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增加人民福利、提高健康水平、创建和谐社会等当作重要任务来抓。要不断研究和完善指标体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深入研究与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密切相关的指标。根据规划的性质和作用

,在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方面,既要研究提出预期性、导向性的指标,也要研究提出一些有约束力、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

(三)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工作机制上树立城乡统筹的思想。目前我县城镇化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三农”问题亟待解决。编制“十一五”规划,要把农业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的进步放在全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的增收放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具体在收入分配、财政支出、产业布局、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诸方面统筹考虑,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制定地区协作、周边带动举措。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合作的客观要求和主要方式。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资本将加速向我国转移,南方发达地区资金向北流动,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环京津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我们青龙临近京津唐,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有矿产、旅游、农业、生态、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有日益改善的基础条件优势,有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特殊政策优势,有条件、有能力融入周边经济圈。要从规划起步,跳出青龙看青龙,把自己放在全市的总盘子中考虑,放在环渤海湾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去安排,找准定位,取长补短,打造区域经济的整体优势,寻求把握住协作契机,实现借力发展。

(五)强化支撑,抓好重大项目的谋划。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支撑,没有项目,规划再好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今天的投资决定未来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未来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加紧对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的认真研究,科学谋划,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构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经济新格局。一是要体现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要根据全县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的特点,谋划一些能够支撑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特别是能够立县、立乡的工业项目。二是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集中精力谋划一批交通、能源、水资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为城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配套条件。三是转变项目谋划方式。要建立政府、专家、企业三位一体的谋划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注重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市场信息的发布、组织专家论证咨询、服务方式的改善等形式,帮助企业谋划项目。特别强调一点,今后政府项目管理工作向规划管理过渡,国家批准立项或安排投资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项目是否列入了规划,没有列入规划的项目不批准立项,不安排投资。对此,各单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加强项目谋划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规划盘子。

三、以求真务实精神编制规划

(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一个好的规划,必须是一个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规划。“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一定要把握“有所侧重”的原则,做好各类规划的定位,明确区分政府能够有效调控的领域和主要应依托市场规律调控的领域,按照不同的领域,确定不同的发展方针。规划方案要着重在强化经济发展主导因素、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公共产品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入研究。对于企业建设、产品生产等主要由市场调节的问题,规划应主要侧重于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市场调节力量更加灵敏、顺畅和有效。要改变过去那种面面俱到、针对性不强、什么都点到但都难以解决大问题的弊病。要突出研究战略任务、战略方针、战略措施、重大政策,把这些问题研究透彻了,规划也就深入了。

(二)突出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体现战略性,是因为规划的作用在于指导长远,需要前瞻的眼光、战略的谋划;要有操作性,是因为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发展、指导具体的实路。“十一五”规划编制一方面要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具有战略眼光的思路;另一方面要增加操作性的内容,探索建立规划内容向实施任务转化的机制。增强“十一五”规划的操作性或可实施性,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时序安排要合理。在目标制定、任务提出上要兼顾近期、中期、远期,排出相对具体的近期建设重点。二是项目谋划要细致。刚才已经讲到,政府决策建设项目原则是能编制规划的领域要先编规划,后审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项目建设要超前研究、超前掌握、超前储备,纳入上级“十一五”规划大的方案。三是配套措施要可行。措施的提出要有针对性、配套性,具体、可行,真正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三)做实做深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并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专项规划的编制一定要着眼于国内外经济竞争,立足于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形成产业体系。在发展的重点产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技术体系、销售网络、配套条件、人才资源和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专项规划的编制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原则,深化和落实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体现本领域的特点,任务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布局要合理,保障措施要可行。

(四)处理好政府编制规划与调动社会资源的关系。一个科学的规划,需要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规划编制的积极性。总体规划在规划草案初步形成后,要公开征询意见,专项规划也要采取适当形式提高社会参与的广泛性。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划,要采取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县里将建立健全规划咨询制度,扩大专家队伍,完善咨询方式,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

四、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一是要把“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纳入本乡镇、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着力抓好推进。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规划编制工作,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根据县里确定的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要健全组织机构,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一名主管领导同志专门负责规划工作,充实规划队伍,抓紧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规划编制工作班子。二是要加强衔接协调。这里强调两点,首先规划之间的衔接,其次部门之间的配合。各类规划要与相关的规划进行衔接,下一级规划要与上一级规划衔接,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衔接,相关的专项规划之间要进行衔接,城镇规划、土地规划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衔接。规划衔接要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乡镇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县发展计划局是规划编制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切实承担起规划编制的牵头、组织和协调职能,其他各有关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履行好自身职责,积极配合发展计划局,做好本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形成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

同志们,“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直接关系我县今后的发展大计。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求真务实,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为我县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在全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在全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五篇:人事局长在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经市人才开发暨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召开的,是我市第一次以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为主题召开的专题会议,体现了在国家、省、市人才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认识,明确分工,广泛动员,为切实做好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会议印发了《××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请大家认真执行。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所谓规划,就是对未来的谋划。它是对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或一项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发展策略的筹划或谋划,是指导未来工作开展的规范性、权威性文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我国政府经国理政的一个优良传统。国家从“十五”开始就把人才规划纳入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是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的贯彻落实,是我国发展思想和规划思想的重要进步。我市也制定了“十五”人才开发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精神,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人才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才总量不断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不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市的“十五”人才开发规划也明显地存在着未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求结合不紧、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和监督措施等问题;我市人才开发具体工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我市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国、我市能不能抓住和利用好未来20年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关键在人才。##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强调,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科技体制改革,他最关心的都是人才问题。xx同志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xx同志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些都告诉我们,实现国家的富强,需要数以亿万计的各方面人才,更需要尊重和重视各方面的人才。“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才有非常之功。”

在“十一五”期间,从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看,我市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人才竞争将愈演愈烈,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人才争夺将达到白热化,这给我们留住、吸引人才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需求看,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对未来人才数量、人才素质、人才结构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给我们最大限度的挖掘人才潜力、促进人才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我市人才工作的新形势看,党的执政能力的增强最终要落实到各级领导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上来,体现到党委、政府凝聚群众、吸纳人才的整体能力上来,同时贯彻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也要求转变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和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这给我们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难的任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现在不对未来几年的人才开发工作进行综合性研究、系统性思考和整体性谋划,我们将难以廓清“十一五”人才开发的工作思路、难以把握“十一五”人才开发的正确方向、难以应对“十一五”人才开发的困难挑战。因此,将“十一五”人才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科学编制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不仅是国家和省的文件要求,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市人才开发工作的迫切要求。

二、正确理解“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编制好“十一五”人才规划,对于更好地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的新论断,是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开发工作的根本指针,也是当前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指导“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在指导思想方面应重点把握和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的核心,也是人才工作的灵魂。编制人才规划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规划内容首先要服务和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开发“两个全局”的结合点上进行编制,提出务实、有效的人才开发措施,建立健全人才开发的宏观调控机制,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支柱产业集聚,引导人才向缺口领域、急需区域转移,为各类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搭建好各种事业平台,从而推动人才实现自身价值,让一切创造财富的资源充分涌流。其次,规划内容还要以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才群体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各类人才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开明开放的人才观,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可以成才。

(二)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人才规划涉及人才工作面广,内容多,要注意既讲求全面,又突出重点,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在人才视野和范围方面,对人才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国有体制的,还要扩展到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和个体、私营范畴;不仅仅局限于城镇范围,还要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不仅仅局限于市内,还要扩展到全省、全国甚至国外。在具体开发措施和侧重点方面,要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抓紧培养急需人才,又要有前瞻性,为实现持续发展打牢基础、储备后劲;要处理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满足各类人才需求的关系,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适用人才的培养;要处理好自主培养人才和积极引进人才的关系,要把立足点放在自主培养和自我发展上,放在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上,以此为基础积极引进外地人才。

(三)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人才开发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人才数量的多少、学历职称的高低,而在于鼓励人才进行实践和创造。因此制定人才规划必须重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着眼解决制约人才成长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要构建人才开放选拔机制,打破所有制、区域、身份限制,扩大选人用人视野,逐步形成一种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形成人才的终身教育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外向型的人才继续教育格局;要深化人才的业绩分配机制,真正使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报酬;要大力创新引才、聚才、用才的政策环境,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靠真心真情、真爱真用,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还要健全人才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实施考核机制,确保规划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三、正确把握“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方法

在“九五”、“十五”期间,我市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开发规划,对全市人才资源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都发挥了相应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十五”人才开发规划集中体现了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工作思路,还获得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如何在总结以往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将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和迫切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工作方法问题提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领导与落实责任制相结合按照国家、省关于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工作要求,我市成立了“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人才开发暨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下的临时性议事协调机构,由市人事局和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的领导同志分别任组长、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教育局、统战部、农工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科技局、科协等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局人才规划开发科,成员由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统计局有关同志组成。之所以要专门成立这么一个机构来牵头抓“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是由“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很广、协调难度很大的特点决定的。“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今后几年我市人才开发全局,涉及到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是单独某个部门的任务,也不是某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只有顾全大局,落实责任,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把人才规划编制好。因此,不管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还是今天参会的其他市级部门,都是“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单位,对《××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明确的基础资料准备工作都责无旁贷,对我市人才开发事业都责无旁贷。希望不管是牵头部门还是配合部门,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好承担的工作任务。

(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人才规划相结合我市正在制定“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发改委还确定了包括人才规划在内的十四个重点专项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的依据。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因此,“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要充分考虑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人才开发目标、措施与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相协调尊重市场规律,运用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人才开发事业,从而保障建立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资源队伍,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人才规划还应与其他专项规划相协调,研究如何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撑,使人才开发更好地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解决当前人才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是我们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出发点。但是,规划不能仅仅局限在解决短期问题上,不能因为对短期问题的重视而忽视了对长期问题的战略性考虑。要从解决当前问题出发分析研究他们的变动趋势,从中提炼出长期性、全局性、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十一五”人才规划的重点。

(三)转变观念与更新方法相结合一是要改变党委、政府“包打天下”的思想方法。制定规划的主体是政府,推定规划实施的主体也是政府,但规划实施的主体本身却是各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编制人才规划属于政府职能范围,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主观能动性,而非计划性指令,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人才的配置已经是全社会的行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势不可挡。因此,在“十一五”人才规划中,要分清哪些是需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哪些是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和落实的,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注重创造良好的制度、政策和环境,充实履行公共职责和制度创新的内容。

二是要改变组织、人事部门“包办一切”的思想方法。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的“十一五”人才规划,内在地要求以更高的开放性、更广阔的视野开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度。因此,我们印发的《××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采取了人才工作部门与经济工作部门相结合、人才工作专业部门与人才工作综合部门相结合、党政部门与专家学者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前期研究和后期论证,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尽可能扩大社会参与面,使“十一五”人才规划具有较高的战略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三是要改变人才规划研究只注重定性分析的思想方法。局限于进行定性分析的人才开发规划在情况分析、目标确定、任务考核方面的科学性难免受到置疑,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自然也大打折扣。因此,在“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加强定量分析,在调查研究中用数字说话,合理运用各方面的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预测,把历史数据、即时数据用好、用活。我建议大家在改进人才统计体制以提高人才规划数据准确度、改进数据预测模型以提高人才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强化人才开发目标量化考核以提高人才规划实现度等方面多下功夫,争取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同志们,“十一五”人才规划是一个全新的规划,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我市今后几年的人才开发事业有着重大影响。我们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集中智慧,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就一定能编制好我市“十一五”人才开发规划,为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有力的人才基础!

下载发改局长在XX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改局长在XX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