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李镇西我的社会教育观后感
这次集中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社会教育观》、《我的教育行走》、《我的教育心路》、《亲•友•我》这四本著作,再一次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下面我对这四本书分别加以简单的评述,作为一些阅读后学习的心得。
《我的社会教育观》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30年的社会评论的精选。李镇西,作为一名教师,而且是优秀的教师,为什么不是只讲讲那些感人的教育故事,而老是对非教育现象发表看法。这主要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教育,只是李镇西老师实现他的社会理想的途径。出于公民的自觉意识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李老师对很多社会现象发了自己的声音。这一点我是很欣赏的,这继承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优良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的教育行走》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在国内外各地进行教育和学术活动的同时,行走过程中所写的文化散文的精选集子。这些文化散文写的很自然、很平淡,无论是《寻访皖南古村落》、《峨眉上避暑日记》,还是《府南河之春》、《蓉城的冬天》等等,读后让人感觉如同闲庭信步、如沐春风。这些自然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而成都,这个美丽的城市,是一座离开了还想去的城市,让人印象深刻,让人向往!李镇西老师现在仍然在成都工作,真是有福之人啊!
《我的教育心路》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从教30年个人成长的回忆录。这本书中所有的文章分为五辑。这些文章既有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的片段,又有投身教育、从事教育工作的精彩叙事。李老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投身于教育事业,经历了“教育浪漫主义”,回归到“教育现实主义”,对“教育理想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读着这些对教育事业满怀热情的激扬文字,你会禁不住为这位“教育理想主义者”叫好!做最好的老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追求。
《亲•友•我》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对亲人、老朋友的回忆录。这本书含有近四十篇文章。这些文章写得很朴实。一个个故事都很平凡而感人,一个个细节都很让人。无论是《陪流沙河先生喝茶》、《谢泳二三事》,还是《“慢生活”中的钱梦龙》、《难兄难弟难妹》等文章都写有温情,让人动情。让人深深感受到李老师内心情感世界之丰富。
老实地说,李镇西老师在教育界算是小有名气,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以前没有认真拜读过他的作品,也是一种遗憾。这次一下子通读了这套《李镇西文集》,真的是大呼过瘾,算是一次补课吧!这次阅读的经历也让我认识了一位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大有相识恨晚的感觉。李镇西老师的作品值得阅读,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第二篇:李镇西报告会观后感 2015.6
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
2015年3月29、29日有幸参加了在洛阳市第47中学举办的“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聆听了李镇西、郭文红、李俊杰三位名师关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教育思想,这两天的学习,可谓感触深刻,受益颇多,下面就简单谈谈这次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爱在无声无形中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中的说过“爱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在《教育与爱心》中也说过“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爱心)。可是在这次报告中李老师却并没过多的谈及爱心对教育的重要性,但整场报告中我却时刻能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现在身为校长的李老师眼中都是学生,甚至把老师都当学生来看,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是学生欢悦的照片,李老师看着照片中孩子,那一句句“眼睛多明亮呀!“孩子们多可爱呀!”“孩子多”开心呀!”“这一瞬间多美呀!”……句句透着李老师对孩子的爱呀!每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回忆起往事,学生对李老师的那份爱,李老师对学生的那种依恋之情,使我深刻的感受到爱不是大张旗鼓的表达,不是特殊事件中的表现,是在日常中无声无形得对孩子的关注、理解与赞美
二、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李镇西老师说过:“坚守教育信念是对的,但目的不是为了什么优秀,而是自己的快乐。别在意优秀不优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次做报告的三位老师都很有成就,但报告中却并没有谈及自己的那些成绩、称号等,反而都谈及了和学生相处的快乐与幸福。李老师原来做班主任时,常和学生说:“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老师也在用行动证明着学生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学生之间也因为这句话而努力做好自己,让其他学生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整场报告中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李老师在回忆往事时的那份幸福与满足!
是呀!就像李老师所说的:幸福是一种心态,拥有了好心态,便拥有了幸福。而我们的生活中为了争取所谓的优秀,幸福感渐渐离我们远去,为了所谓的优秀、荣誉称号或领导的赏识和认同,我们为了行动而行动,不能从自己内心而出发,就如李老师所说的:我们渐渐失去了从容自如的心态,失去了“慢教育”的智慧,也失去了教育的优雅与情趣,甚至我们潜在的或者说沉睡的功利心渐渐苏醒,让我们备受折磨,于是,教育的幸福也不知不觉远离我们而去。
有时想想当你嗓子嘶哑时,孩子为你送上的金嗓子含片;当过教师节时,孩子们在黑板上用他们的巧手表达对你的祝福或送上一朵鲜花时;当你有事不能给他们上课,接到他们电话询问原因说想你时,相信那一切的所谓优秀都比不上此时这暖人的话语与行动吧!
“优秀教师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但幸福的教师有千千万万,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李老师的这句话感染着我、启迪着我,使我的心态渐渐平静,做幸福的教师,幸福的人,让我的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也应该是我要努力去做的。
三、学会自己培养自己并不断的超越自己
象李老师所说的“人是自己成长起来,不是别人培养起来的。”是呀,如果自己不努力,别人再想提携帮助也很难见成效。从李老师讲侯长缨老师的事例中,我看到了一位不停实践,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反思,不停记录,也在不断成长的老师,而且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侯老师自己培养了自己。还知道了李镇西老师在教育中不断超越自己的事例,李老师每接一届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课题,从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位教育专家而今已是校长,但仍上着课,而且是全校每个班都能上他的一节课,可谓不易,李老师在不断的超越着自己。而我们年轻教师更应该学会自己培养自己,不断地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地超越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做到李老师说的坚持“四个不停”——“不停的实践,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写作。”
四、教育要有童心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开朗的孩子们,我们和学生交往学习中都要保持一份童真,做一位有童心的教育者。李老师从教以来包括现在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就像一个孩子,甚至是孩子中的孩子。和学生一起疯玩、一起狂笑、一起做鬼脸,他真正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一切从孩子出发,他尊重了孩子,也赢得了孩子的尊重;他热爱了孩子,也赢得了孩子的热爱。而我的教育中就缺少了这份童真,自己总是高高在上,没有蹲下和孩子交谈;没有想伙伴那样的敞开心扉;更没有像孩子一样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我们年轻教师更应该学习李老师那份身老心未老的精神,那股童真童趣呀!
五、爱与智慧有效的结合才是一种完美的教育
两天学习下来,除了感受到三位老师对孩子的那份挚爱,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把爱与教育的智慧结合在了一起,创造了完美的班级、完美的教育。老师对后进生转化的五步走策略使我打开眼界,第一相信孩子,为孩子点燃上进的欲望;第二班级的温暖;第三集体的帮助;第四评选“进步最大的同学”或上中央电视台节目,成了《今日中学生》封面人物维护孩子的尊严;第五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还有郭老师的班级好事记录日记、一周两节的家长讲座、明星墙、家长为明星孩子颁奖等班级管理策略也让我眼前一亮。李俊杰老师的迎接新生四步走(建QQ群,给班级提建议;美化教室;派发名片;预备班会)毕业典礼三策略(班主任真情告白;导师为学生发毕业证;用学生写过的作文题目给予学生)也让我看到了教育智慧对教育的重要性。可见爱与智慧是缺一不可,只有二者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完美的教育,这正是我要学习历练的地方。
当然李俊杰老师也在学习管理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如:分组记忆、位置记忆方法的运用。合理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关注学生的笔记,用双色笔记笔记,建立学科纠错本,最后总结学习方法等等都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喜欢的教育职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去做好每一件事,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过好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鉴前辈的教育经验,少走弯路,并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实践学习,使自己有所成长。最后我想用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第三篇: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观后感
与用心的实践者与研究者同行
——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观后感
付 俊 杰
最近,在学校教工团的组织下,认真观看了李镇西老师《以心灵赢得心灵》的视频讲座,感觉确实非常精彩。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上既有提纲挈领式的理论指导,又有具体的方法提示,可谓是我们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很好的指南。在这里将讲座中的个人深受启发的教育箴言与大家分享、共勉。
一、总体感受
之前就听说过李镇西的名气很大,“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基卡娅还称赞他:“你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但对李镇西的具体教育行为与思想并不太了解。看完这个视频之后,有一个总体的感受:这是一位用心的实践者与研究者。
作为一线班主任与语文教师,他必然是一名实践者,而且他也乐于实践,放着成都市教科所的工作不做,非常回到中学当老师,视频中提到他自己在教科所时感觉空落落的,看着窗外的小学生眼馋。
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博士,是一个善于研究的老师。早在其担任84年届班主任的时候,就搞了一个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验班——未来班,写下其教育诗篇的第一行美丽的文字。李镇西每接一个新生班,便确立一个教育科研课题,为了搞科研他甚至主动去担任后进生班的班主任,在带后进生班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当然其科研水平还具体体现在他发表了许多论文与专著,曾经一学期就写了63万字的教育笔记,被出版成了两本教育专著。
李镇西还是一位用心的实践者与教育者。为了给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他在开学前就给学生写一封信;每带一个新班,李镇西先生都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工整地抄贴在自己书房的最醒目处,在每个学生生日那天,镇西先生都送上一本小书、笔记本或其它小礼物。他还用心去研究班集体的“法制管理”,力求让每一条班规具有广泛性与可行性…….二、教育箴言
(一)教育箴言一:同理心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在谈到班主任的情怀(素养)时,李老师首先就谈到班主任应该有一颗童心,要多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事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里面包含着班主任的同理心。人与人交往中,同理心或是否做到共情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共情,对方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信任,被接纳,才能效的思想与情感沟通。同样,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只有学会放下身段和学生站在一个水平,把我们的眼光与学生的眼光保持平齐,我们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门,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教育箴言二:依恋
师生之间要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对孩子的依恋之情是在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他说,他与孩子之间有一种真诚的依恋之情,只有生活在孩子中才幸福的感觉。历届学生对他的依恋怀,不但是其工作的动力而且是不竭的动力,同时也是一生最引以为自豪的,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李镇西非常重视与孩子间的相互依恋之情,认为这是其所要建立的新型民主师生关系的基础。正因为这种强烈的依恋之情,他的孩子才会在他要外出培训时在车站的月台上依依送别,也正是这种依恋之情才使他宁愿放弃教科所相对轻松的工作,回到学生当中,追寻他的教育幸福。
在心理学上,依恋是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这种依恋关系能给婴儿以安全感,是婴儿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我认为李镇西用依恋这个词恰到好处,师生之间的有关系虽然不比亲子,但师生之间也应该有一种情感上的联结。如果建立了这种情感联结,学生就会感到安全与被信任、受到保护,这种情感氛围对其它教育行为应该能促进其它教育行为,帮助我们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
师生间依恋关系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对一些没有形成良好亲子依恋关系的学生起到代偿作用,让他们也在家庭之外重获一份安全与信任。另外,以师生之间的依恋关系为起点,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把这种对他人的信任以如何与他人构建和谐关系的方法迁移到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对其社会性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箴言三:爱心与民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
我们的教育要讲爱的智慧,看是什么爱。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使是真诚的爱心,也可能有两个导向。或导向民主,或导向专制。我们无意当中在施爱的同时,剥夺了孩子的权利,例如压堂现象,表达爱的同时又伤害着学生。在李镇西看来教育要从爱心教育过渡到民主教育。
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我也认为要对学生充满爱,让课堂充满爱。于是,我认为总觉得孩子们犯错误是正常的,对孩子的错误总是非常宽容,以实现自己关于“爱”的教育的信念。但还来发现这种宽容实际上是一种纵容,孩子的错误并不能“自觉”的纠正。看了李镇西的讲座后,我才发现原来教育不光是要讲爱的,爱只是教育的起点,爱的不正确也会伤害到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爱心教育是我今后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四)箴言四:集体主义教育
班集体本身也是教育资源,靠班集体去影响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马卡连科,集体主义教育)。
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常常做法是班主任一个人在战斗,一个去指导整个班集体的所有事情,处理班集体的一切问题,往往特别地累,而且也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李老师吸收了马卡连科集体主义的理念,主张用集体的力量来影响所有同学。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思路,发挥集体的力量,我们的工作可能就不会那么累,但如何在我校构建一个具有积极影响力的集体也是一个随之而来的课题。
(五)箴言五:笔耕
写作并不单纯的写作,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源泉,阅读是基础,思考是灵魂,而写作是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教育事件,处处充满着教育智慧,我们经常为我们的学生而感动。但我们好像都不太喜欢动笔写作,让这些智慧与感动悄悄地从我们指尖溜走,当我们想回头捕捉的时候,它们却消失地无影无踪了。所以,是时候拿起手中地笔,记下自己的教育想法了。
三、结语
李镇西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充满着丰富的教育思想,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与这位用心的实践者与研究相伴,共同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第四篇:李镇西讲座观后感
李镇西讲座观后感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师队伍,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们不仅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敬业奉献,作出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在危急时刻也同样能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作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没有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和献身精神,就没有教育事业的今天,就没有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学习。我们应该学习李振西老师自我激励,奋发图强,正确对待人生,做好每一件事,不说做一名专家型的优秀教师,那就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吧!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我觉得应该多总结自己,并且把每天的经验整理出来,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写一篇教育日记,人只有在反思总结中才能进步得更快。每天思考一个社会问题,遇到自己不太理解的要勇于查询,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师的魅力。
最后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尊重每一名学生,不以成绩优劣论高低,积极努力的帮助每一位学生,要重视教书,更要注重育人,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祖国培养有用之才.
第五篇:社会教育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节约用水
[设计意图]
我园是一所农村园所,农村有多处可见小溪、小河,还有着名的汶河,就在我园的附近。幼儿喜欢在水中嬉戏、游玩,每天有多次接触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发现幼儿对水的认识是肤浅的,并不知道它的变化与性质,没有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此活动,并制定了以下目标。[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2、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汶河位于家乡而自豪。[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并有意识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2、实验用的小瓶、杯子、颜料、可乐、醋、透明的塑料细软管。
3、(1)被污染水的挂图。
(2)正在滴水的自来水管。
(3)河里的鱼、虾、面临死亡的挂图。(4)课前家长同幼儿参观汶河。[活动过程]
1、引题:(1)师:你口渴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什么?
(2)你手脏的时候怎么办?
(3)你见过什么地方有水?
2、实验、示范:
(1)小瓶里放入颜料,让幼儿观察。
(2)杯子里分别放入醋、水、可乐让幼儿闻一闻,品尝一下。
(3)盆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
3、幼儿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1)水是流动的(2)水是没有颜色的(3)水是透明的(4)水是无味的
4、师: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幼儿讨论总结(1)日常生活中用水(2)生产建设中的用水(3)动植物的用水(4)发电炼铁。
5、(1)师:水分淡水、咸水两部分,而淡水的用途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减少,应知道并告诉你周围的人节约用水。
(2)提问:汶川地震中我们知道失去了多少条生命吗?幼儿讨论总结:一滴水能够救活一条至几条生命,感知动、植物、人都离不开水,知道水的重要性,做到节约用水。(3)出示挂图,幼儿观察: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教师总结:
(1)水被污染成了脏水,脏水可浇花、浇树、浇稼,而污染了的水没有处理,里面有细菌和有毒的物质就成了废水,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里的水生物也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不乱扔垃圾。
(2)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十三亿人口节约的水将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6、制作标志:
师:为了提醒人们做到节约用水,请你们帮忙设计一个标志吧。[活动延伸]
游戏:玩水《流水走迷宫》
幼儿了解水的流动与水的形状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活动点评]
1、注重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导,幼儿对“水”的这一活动认识是很肤浅的,通过老师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儿园的课题,让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2、注重活动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讲述动手、观察、总结,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充分的“动”起来,老师只作引导者,提出一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评价,使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班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增强自我服务意识,能自己折叠整理衣物及被子。
2、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热爱劳动。
活动准备:
1、中班幼午睡前折叠整理衣物及起床后折叠被子的视频
2、中班幼儿穿的衣服裤子及被子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视频
(播放某中班幼儿午睡前自己穿脱折叠衣服及起床后自己整理被子的视频)
后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
有谁,在干什么?(小朋友在穿脱及折叠衣服)还有呢?(叠被子),这些都是谁在做呢? 老师小结:恩,这位小朋友真能干,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折叠整理衣物,还会自己叠被子!
2、学习折叠摆放衣物
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特别能干,会自己穿脱衣物,那有没有小朋友会折叠整理衣服的啊?
请1-2个会的小朋友上来演示折叠整理衣物 教师做好总结规整:示范并讲解规范的折叠衣物 请幼儿自由练习折叠整理衣物(教师做巡回指导)
教师进行练习总结,表扬做的认真的小朋友,鼓励小朋友克服遇到的困难,努力练习。
4、学习折被子
刚才小朋友折叠衣物都非常棒,特别能干,那有没有午睡后会自己折被子的小朋友啊?
请1-2个会的小朋友上来演示叠被子 教师总结规整:示范规范的折叠被子
请幼儿回答所看到的动作(先折什么后折什么,最后怎样?)教师总结归纳并请幼儿自由练习折叠被子,教师做适时指导
5、小朋友们能说说刚刚自己折叠衣物被子时的心情吗?(开心快乐的)
看着自己整理好的的衣服被子特别开心!恩,这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呀我们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6、游戏-《比一比》
比一比在同一时间内哪一组折叠衣物最快又整齐.7、活动延伸 :
午睡时鼓励幼儿自己折叠整理衣物及叠被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