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政府结构
共和制
共和制国家的最高权力由选举产生,并在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而且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相对面而存在的。
1.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大体分为两类:
(1)议会共和制国家
在议会共和制国家中,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内阁)等权力。政府(内阁)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印度等。
(2)总统共和制国家
而在总统共和制国家中,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行政机关(政府)和立法机关(议会)相互独立;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美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国家。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实行总统共和制。2.按国家政府组织形式可分为五类:
(1)内阁制国家
这是一种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是当前西方国家最普遍的政府组织形式。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或总理)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宪法赋予首相(或总理)的权力大小也不尽相同。
(2)总统制国家
总统制国家
这是一种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的一种组织形式,以美国为典型,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宪法中都规定了总统的职权。美国是最早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它实行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并互相制衡的制度。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的实际权力非常广泛。总统直接组织和领导政府。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只对总统个人负责。总统有权接受部长的辞职或解除其职务。内阁由总统指定的官员(通常为各部部长)组成,只是总统的集体顾问。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完全分立,权力相互制衡。议员和政府官员不得相互兼任,国会无倒阁权,政府也无解散国会的权力。但国会行使立法权受总统的制约,如美国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可行使否决权,但国会再以2/3多数通过,不经总统批准即可成为法律。总统的权力也受国会的制约,如总统对政府高级官员的任命要得到参议院的认可,总统和政府高级官员如违宪犯法,国会可提出弹劾。
半总统制国家
半总统制是从总统制衍生的,一般也可以划到总统制中。基本特点是:国家元首(总统)和政府首脑(首相或总理)分设,由不同的人担任,都负实际政治责任;议行混合,国家元首和议会都由人民直接选举,议会中的多数党组阁,推举首相或(总理);议会有倒阁权,但不能直接罢免总统。半总统制的代表国家是法国、俄罗斯等。
(3)议会制国家
这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也称议会民主制或内阁制,特点是其政府首脑的权力来自议会(或国会)的支持,而这种支持通过两种途径落实:第一是国会改选后的多数议席支持,第二是行政首长赢得国会的信任投票。因此,所属政党未能赢得国会大选的政府首长连同其内阁必须提出辞职,而未能通过国会信任投票的政府首长,连同其内阁也必须辞职。由国会重新在席位居多数的党派中协商选举产生新的首脑与内阁。
(4)委员会制国家
这是一种特殊政府组织形式,又称合议制,代表为瑞士。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由联邦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委员组成的联邦委员会;联邦委员会委员多数选自议员,但一旦当选,须辞去议员职务,不得兼任其他公私职务;委员实行集体领导,集体议事和集体负责;每年从7名委员中选一名做联邦主席和一名联邦副主席,事实上,主席和副主席按照进入联邦委员会的先后顺序,轮流担任,任期1年,不得连任;联邦主席对外作为国家元首行使元首在外交礼仪方面的职权,对内兼任政府首脑,负责主持联邦委员会会议,但无裁决权,也无权解散议会。
(5)国务院制国家
这是中国特点的政府组织形式。特点: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务院由每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产生,实行总理负责制;总理由中国共产党依照法定程序推荐,由国家主席提名,经全国人大投票半数通过,由国家主席任命产生。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及国务院常务会议,重大问题须经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国务院的其他组成成员也均由党中央推荐,总理提名,全国人大代表投票半数通过,国家主席任命。它还具有执政党和政府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共同发挥管理主体作用的“政府管理主体结构二元化”的特征。
君主制
君主制国家的最高权力在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在君主个人手中,君主终身任职并且实行世袭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制是相对于共和制而言的。君主制由君主(包括国王、皇帝、天皇、苏丹等)担当国家元首。君主实行终身制,并且是世袭的。这种政治制度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多实行这种专制制度。
现在世界上还有十几个君主制的国家,如沙特、科威特、摩洛哥、尼泊尔等,而英国、瑞典等虽然还是王国,但已经演变成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历史上到今天,大体可分为两种君主制国家:
1.君主专制国家
君主专制国家又分为两类:
(1)君主专制制国家
君主专制制国家是实行君主独裁的政体形式。主要特点是: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君主依靠官僚军事机构,维护其专制统治,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中国是世界上实行君主制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
(2)等级君主制国家
这是欧洲中世纪时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借助等级代表机构实行统治的政体形式,是封建割据向封建中央集权过渡的政权形态。主要特征是:在国王之下设立由国王召集,有贵族、僧侣和市民等代表参加的等级代表会议。等级代表会议是君主的立法咨询机构,是君主、贵族、市民等上层分子的政治联盟形式,是反对封建割据和加强王权的工具。自13世纪起,西班牙、葡萄牙、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先后实行等级君主制。法国是等级君主制的典型。
2.君主立宪国家
君主立宪国家又分为两类:
(1)二元君主制国家
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二元君主制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封建地主阶级长期拥有巨大势力的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较议会制君主制带有更多的封建专制君主制的色彩。
(2)议会君主制国家
这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内阁必须从议会中产生,通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阁,并对议会负责,君主只履行任命手续。内阁如失去议会信任,则必须辞职或提请君主解散议会,君主也要例行公事表示同意。君主是“虚位元首”,仅仅是国家象征。二战后,实行这一政体的国家有英国、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瑞典、日本、泰国等。
第二篇:第五章.宪法渊源与结构101
第五章:宪法渊源与宪法结构 第一节 宪法渊源
一、宪法渊源的概念
宪法渊源主要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其一,指宪法的效力来源,包括制宪主体、制宪权限、制宪程序、和制宪方式等方面的涵要素。同时宪法的效力渊源不同,往往导致其表现形式不同。
其二,指宪法的外在表现形式。第二种意义上的宪法形式往往成为通说意义上的宪法渊源。(课本对宪法渊源和宪法形式以及宪法的形式渊源作了区分,请参考。)▲所谓宪法的渊源,是指宪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宪法渊源的种类
(一)宪法典及其修正案 宪法典是由制宪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修正案是宪法修改机关对宪法典的所作部分修改,这是宪法修改的主要形式。宪法修正案作为宪法典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正文有着同样的效力,成为宪法的基本渊源。
(二)宪法性法律 1 定义
宪法性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内容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某一方面,但形式上不具备根本法特征的法律。2 特点
①国家立法机关制定;②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某一方面;③制定程序普通;④效力低于宪法典。
(二)宪法性法律 宪法性法律作为宪法的渊源,在不成文宪法国家构成了宪法的主体。在有成文宪法典的国家,也往往以宪法性法律作为宪法典的补充。A 英国的宪法性法律包括 如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1911年和1949年的《国会法》、1918年的《国民参政法》等,甚至还包括了1925年的《自由大宪章》。B 中国的宪法性法律包括:
第一,关于国家象征及主权方面的法律。例如,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领海及毗连区等。
第二,关于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的法律。立法法
第三,关于国家机构设置和权限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代表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人民法院组织法、法官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等。
第四,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例如,选举法、游行集会结社示威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国家赔偿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宗教活动场所条例、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戒严法等。
第五,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三)宪法惯例 1 定义
宪法惯例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和通行,并经国家默认、具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page116)2 特征 A 不成文
B涉及国家根本问题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 C不具有法律效力,依靠公众舆论付诸实现 D 即不具有司法适用性 3 作用
宪法惯例的存在,有助于补充宪法之不足,充实宪法之内容,完善宪法制度,使宪法规范具体化,适应国家的发展变化,从而有助于保证宪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4 我国的宪法惯例
A中共执政党就国家重大问题向最高权力机关的建议权,如提议修改宪法。B人大与政协会议同时举行,政协委员列席人大会议。
C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至少须经两次会议讨论后方能付诸表决。D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习惯上由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兼任。
E有关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形成了先由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讨论协商,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决定。
F宪法通常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
(四)宪法判例
宪法判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文规定,由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并经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
宪法判例一般存在于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的普通法系国家,如英国、美国等,宪法的实施和缺陷的弥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法院的判例来完成的。
案例: “马伯里诉麦迪逊”
(五)宪法解释(已讲)
(六)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就权利义务关系缔结的一种书面协议。国际习惯指各国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种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但能否成为国内法的渊源以及宪法的渊源,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参与和认可。
(七)权威性宪法著作 三 我国宪法的渊源
(一)宪法典(包含宪法修正案)
(二)宪法性法律
(三)宪法惯例
(四)宪法解释
(五)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第二节 宪法结构
宪法结构是指一部宪法是怎样构成的,是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一)序言的含义及分类目的性序言 2 原则性序言 3 纲领性序言 4 综合性序言(二)序言的法律效力
对于宪法序言的效力,学界没有定论。
周叶中认为:宪法序言与宪法正文一样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为宪法序言是宪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大部分宪法序言部分的内容与总则(总纲)的内容有重合或交叉之处。
二、正文
宪法的正文是宪法的主要内容,也是宪法的重心,内容包括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宪法的保障实施和修改程序等方面。
一般包括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方面:
二、正文
(一)总则
总则是对国家基本制度和社会制度的规定。一般包括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及国家标志等。
(二)分则
分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二是国家机构。
(三)附则 宪法的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2 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该与一般条文相同。3 其法律效力还有两大特点:
一是特定性,即附则只对特定的条文或事项适用,有一定的范围,超出范围则无效;
二是临时性,即附则只对特定的时间或情况适用,有时间限制,一旦时间届满或者情况发生变化,其法律效力自然应该终止。三 我国宪法的结构
“八二宪法”结构体系依次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共138条组成。
我国宪法结构包括序言、正文(第一章总纲是总则部分;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属于分则部分,我国宪法没有附则。)下列关于宪法结构的说法哪一项正确:()
A 各国的宪法典在总体结构上都包括序言、正文和附则三个部分
B 我国 1982 年宪法把国旗、国徽和首都规定在附则当中
C 附则是宪法的特别规定,其效力比一般条文高
D 我国现行宪法把国歌规定在正文当中
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 作出 的附加条款。下列关于宪法附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司考2002)
A 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其法律效力当然应与一般条款相同
B 附则是宪法的特定条款,因而仅对特定事项具有法律效力
C 附则是宪法的临时条款,因而仅在特定的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
D 附则是宪法的特别条款,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其法律效力高于宪法一般条款 你认为宪法惯例其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下列选项中的哪几项内容 ?()A 它没有具体的法律形式
B 它的内容散见于一些法学理论,法院判例以及政治实践所形成的习惯中
C 它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 它主要依靠公众舆论而不是 是 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 案例:确立联邦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马伯里诉麦迪逊”(约翰·马歇尔)
1801年2月13日《巡回法院法》
1801年2月27日《哥伦比亚特区组织法》1789年《法官法》
第三篇: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作业
《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课程作业
一、简述宪法制度下法治政府的构建路径。
l、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
(1)理顺人大与其他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完善人大的监督职能;
(2)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民主。
2、合理划分权力,构建新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4、保证司法独立,进一步完善司法审查制度。
二、简答议会与法治政府的关系。
任何国家权力都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行政立法权也不例外。为了克服行政立泫带来的问题,防止行政立法对民主政体和公民权利的侵害,也为了保障行政立法本身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充分发挥行政立法的积极作用,议会必须对行政立法进行控制。
1、人大对授权立法监督;
2、人大对自主立法监督;
3、人大对法规备案审查;
4、人大对行政立法的违宪审查。
三、简述法治政府下的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四大职能
四、简述基层自治与政府关系中的主要问题。
1、基层自治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宪法和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4条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2、两委组织法所确定的基层自治组织与政府关系。
(1)政府对基层自治组织予以指导、帮助、支持;
(2)村民(居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五、论述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协商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多党合作;
3、政治协商。
第四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时间:2016-06-05作者:宋蕊
摘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过程中存在转变政府职能未到位,关系未理顺、人员结构不合理,分流安置难等难点。应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理顺各种关系;控制人员编制,解决人员分流问题;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思维观念。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借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关键词:政府;机构改革;组织结构;优化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曾指出:“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必要性
1、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1983年、1987-1988年、1993-1996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1982-1983年的机构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国务院机构由100个减少到61个,但由于体制未变,机构、人员又重新膨胀起来,到1986年,国务院机构又膨胀到72个;1987-1988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常设机构由72个减为68个,但转变职能没有到位,关系没有理顺,地方的机构改革没有展开。1992年,国务院常设机构又膨胀到86个;1993-1996年的机构改革重点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范围从中央到地方,目标是提高效率。经过这次机构改革,国务院的常设机构由86个减为59个。这三次机构改革都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开展的,都以调整机构、精简机构、精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中心内容和主要目标,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政府体制未变及运行机制未变,政府机构改革始终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1]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府机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扫清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建立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政府履行职能的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势在必行。
2、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需要。邓小平指出,机构改革这场革命,“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体制。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各级政府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要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管理和服务重点。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精兵简政,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减轻行政成本给群众造成的负担,把公共财政增收更多地用到民生上去,从根本上清理和消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等与民争利现象,让企业发展、百姓生活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创造性、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因此,必须积极推动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下岗分流,以此增强机关干部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府效能。
3、是加强公共服务,增强人民满意度的需要。“人民满意度”或者说是“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是指人民对自身社会发展或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情况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日益严重的机构和人员臃肿重叠问题,不仅在经济上使我国的“吃饭财政”不堪重负,而且以其造成的职责不清、政出多门、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严重妨碍广大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进行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使我们的党政机构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工作效率,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充分贯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使我们的党和政府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机构改革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是一场革命。这就赋予了政府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的重任。政府应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做实事,即时减少政府的不作为,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增强人民满意度。
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难点
1、政府职能转变未到位,关系未理顺。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前提、基础和关键。机构是职能派生出来的,政府机构没有科学的、合理的职能,就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机构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这三次政府机构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问题上,由于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和操作经验不足以及相关条件的缺乏,导致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未完成。目前我国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政府职权划分不明确。在目前的政府职能定位中,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排在最后,没有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及省以下垂直机构与地方政府关系没有理顺,条块矛盾突出。如何理顺中央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解决条块之间的矛盾,是优化政府整体结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政府失败、市场失灵和公民社会自由发展,政府行为的有效性、能力是有限度的。[2]在探讨“政府应当做什么”、“政府能够做什么”时,必然先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社会的不合理干预。
2、人员结构不合理,分流安置难。机构改革必然要涉及到人员的“出”“进”问题,人员分流是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也是改革成功的保证。[3]政府机构改革,一部分机构建制撤并,一部分机构搞优化组合,不论采取什么形式,都将有富余人员精简出政府机构。目前政府机构总量仍然偏多,政府层级过多,不符合现代组织结构扁平化趋势。地方政府机构仍然过大,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具体表现:一是新组建机构普遍存在人员超编现象。如某县发改委和商务局行政编制39名,实有人员80人,超编41人,超编105%。二是存在“官多兵少”现象。如某县发改委编制19名,实有30人,副科级以上干部19人,占63%。不建立离退休制度,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和青年人上不来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因此,“要有步骤地和稳妥地实行干部离休、退休的制度,废除实际上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的终身制。退休、离休的干部,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方面,都要逐个做出妥善安排”。由于“官本位”思想,职务、级别历来被看作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许多人视人员分流为工作中的挫折,自身对其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增加了人员分流的难度;加之机关干部自身素质结构这一因素,分流后的人员自身对电脑、英语的熟练程度以及其自身掌握业务知识的能力增加了人员分流安置的难度。
3、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转变难。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的古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对现今的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组织结构优化产生了潜在的影响。某些政府工作人员视权力为个人社会地位和物质利益的依据,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滥用手中的权力。许多人视政府机构为“铁饭碗”,认为干部只能升不能降,在简政放权时,这些机构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抵制。
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障碍。
三、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对策
1、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医学论文理顺各种关系。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彻底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能结构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前提和基础,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是巩固政府职能转变成果、使各级政府正确履行职能的体制保障。后者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刚性作用。[4]应该尽快明确政府定位,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社会管理型政府转变。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抓住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理顺政企、政事、政社关系。一是理顺政企关系,下放生产经营、市场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要以经济职能针对市场行为的盲目性、短期性、微观性等弱点进行宏观调控,以法律和行政手段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秩序。二是理顺政事关系,走社会力量共同办事业的道路。理顺政事关系,政事分开主要是指政事的职责分开、机构分开、管理方式及手段分开。职责分开,是将政事关系中的行政管理职能交给政府,把技术性、服务性、公益性事务交给事业部门。机构分开,对一些属于党政机构序列、实际上政事合一、并以事业为主的机构进行调整。管理方式分开,对事业单位进行简政放权,政府只管宏观的事,其他具体事务原则上由事业部门自己去管。三是理顺政社关系,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政府放权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向市场放权,发挥社会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功能,使企业在市场中得到应有的服务,避免盲目性,规避风险,政府也能从琐事中解脱出来。[5]十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6]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事项,降低审批门坎,提高审批效能,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政务环境,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2、控制人员编制,解决人员分流问题。控制人员编制,提高人员素质。针对机构人员超编、领导干部所占比例过大的问题,建议组织、人事部门在人员调整和领导干部配备时,应优先考虑机构的超编人员和超配的领导干部,切实把人员控制在人员编制以内。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极为重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懂得管理、有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方针、政策,有现代化意识的高素质的公务员,既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没有这样一批素质好的公务员在政府机构里工作,改革也不能取得最后成功。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只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才能最终消除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保证政府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切实解决人员分流问题。通过待岗培训、充实企业、提前退休、自谋职业多种渠道解决人员分流的问题。通过培训以高转岗分流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授之以渔”。政府可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帮助分流人员解决再就业中的困难。对于精简人员,为其开辟新的就业领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舞台,重点是面向企业、加强企业。推荐有专业特长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到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任职。采取妥善的安置办法,引入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和行政效率。政府要认真落实改革方案,深入细致地做好分流人员的安置和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
3、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思维观念。政府机构改革最终必然要涉及到个人权力和利益,因此,政府机构改革必然要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先导,逐步转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思维观念。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是转变政府的管理思维,政府必须从“全能型”转向“有限型”,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从管制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走出“小政府,大社会”的认识误区,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并从社会的控制者转变成社会服务的提供者,以适应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WTO发展的客观需要。
除此之外,我们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加大政府机构改革案例研究的分量。对其进行长期地、长年累月地调查研究,解剖改革案例,并从无数改革案例中进一步得出明确的结论,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参考文献:
[1]杨国蓉.试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5).[2]黎民.公共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7.[3]薄贵利.论优化政府组织结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7(5).[4]唐晓阳.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面临的两大难点及对策[J].桂海论丛,1999(5).[5]李大林.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与对策[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3).[6]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J].理论参考,2008(5).
第五篇: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意义探讨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的重要举措。为积极推进这项改革,迫切需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重要意义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问题和核心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行政体制改革中陷入了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二律背反的困境:政府职能不转变,机构精简、结构优化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而机构不精简,政府组织结构不优化,政府职能转变又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实践证明,要走出这一改革的困境,就必须使政府职能转变与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同步进行,即以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组织结构优化,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二者的关系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能结构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前提和基础,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是巩固政府职能转变成果、使各级政府正确履行职能的体制保障。后者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刚性作用:(1)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意味着撤销不该设的机构。庙没有了,歪嘴和尚也就没有念经的“合法”之地,从而为消除政府乱干预、乱作为奠定了体制基础。(2)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意味着根据政府应履行的职能重新整合政府组织系统,从而为政府正确履行职能提供体制保障。(3)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也意味着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部门的建设,从而使政府职能的履行更加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有利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过去,我们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强调精简比较多,而对优化政府组织结构重视不够。实践证明,机构改革如果不与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结合起来,并不能解决体制的深层次问题,也难以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因为,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构建公共行政体制来说,精简机构、压缩政府规模并不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根本问题是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使政府管自己应该管的事,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所以,机构精简必须服从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的要求,真正做到政府组织结构优化,才能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才能使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的突破。
3、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
系统论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原理,即结构合理、运行有序的系统,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代数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之所以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是因为:(1)政府组织结构优化,能够更加明确各级政府之间和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使各级政府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克服政府内部因责权不清而产生的争权夺利或推诿扯皮现象。(2)政府组织结构优化能够使政府运行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序,从而减少乃至杜绝因政府不规范运作而增加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3)政府组织结构优化有利于整合行政资源,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效用。(4)政府组织结构优化意味着政府机构更加精简,人员更加精干,从而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开支,降低行政成本。(5)政府组织结构优化便于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进行绩效评估和更为有效的监督,从而防止和克服政府不作为等怠政现象。
二、政府组织结构优化的主要依据
政府组织结构是否优化,不能仅仅从政府自身来判断,还必须从政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从政府的运行效果来判断。
1、政府组织结构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政府组织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和现实中,政府组织结构往往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国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变革和民主政治的稳步推进,社会正在向多元治理结构迈进。在经济领域,企业是主体,依法享有管理企业的自主权;在社会领域,公民及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是主体,依法享有管理社会的自主权;在政治领域,公民及依法组成的政治团体或政治组织是主体,在党的领导下依法享有管理国家和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利。社会治理结构的多元化,要求政府必须从那些不该管、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务中退出来,集中精力和社会公共资源,管好公民、企事业和社会团体不该管、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即社会公共事务,优质高效地为社会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必然打破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垄断,要求政
府实行分权化管理。这种分权化既表现在政府外部,也表现在政府内部。对政府外部来说,就是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在企事业和社会团体没有发生侵权的情况下,政府不得干预其内部事务。对政府内部来说,就是要明确职责分工,优化机构设置,同时实行中央与地方和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合理分权。政府组织结构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这一要求,就是科学的、合理的,否则,就谈不上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
2、政府运行是否规范、有序和高效
现代政府是为公民和社会服务的。公民和社会既要求政府管自己应该管的事,同时也要求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这就要求政府运行必须规范有序和廉洁高效。现代组织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结构合理、配置优化的系统,其运行不仅是规范的、有序的,而且一定是高效的。相反,结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的系统,其运行必然处于无序和低效状态。所以,政府组织结构是否优化、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在政府运行中完全能够显现出来。
3、政府机构设置是否符合精简、统一的原则
政府组织是由政府机构构成的。从政府自身来说,政府组织结构是否优化,就是看政府机构设置是否精简、权责是否统一。一个机构臃肿、管理分散、权力交叉、职责不清的政府,其组织结构是不可能科学合理的。此外,在当代,政府组织结构还必须符合扁平化的趋势。
三、我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进展和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20多年的行政体制改革,我国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成效。第一,政府机构得到了较大幅度的精简。国务院组成部门由1998年的40个精简到现在的28个,省级政府内设机构由平均55个减少到40个,平均精简20%左右。第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国务院宏观调控部门和省级区域经济调节部门,促进了宏观调控和区域经济调节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同时,撤销了政府工业经济管理部门,结束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由工业经济管理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历史。第三,为加强市场监管和安全生产监督,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了一些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级别,同时,对省以下工商、质量监督、药品监督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对省煤矿安全监督机构实行中央垂直管理。第四,理顺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多项职能关系,解决了一些部门长期存在的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第五,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适应内外贸业务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促进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组建了商务部。第六,为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成立了中国银监会;为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管理体制。
尽管我国在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成效,但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要求来看,我国政府组织结构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政府职权划分不明确。表现在:(1)政府职能定位不全面,概括不够准确。例如,目前我国将政府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里只讲了政府的对内职能,没有讲政府的对外职能;只讲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职能,没有讲政府所承担的政务职能。而且在社会治理结构日趋多元化的时代,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不只是政府,还包括大量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2)政府职能结构不合理。在目前的政府职能定位中,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排在最后,没有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各级政府应承担什么职能?至今没有明确的规定。(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有些职权划分不规范,某些职权具有较大的重合性。同一事务,中央政府在管,地方政府也在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从什么角度管?管到什么程度?均无明确的法律规定。(4)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职权划分不明确,许多职权也具有较大的重合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9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这一条就包括了省级政府、副省级政府、地级政府和县级政府。事实上,这几级政府在政府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自然也应有相应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在法律上却没有体现出来。(5)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重复。例如,在一些地方,水利局管理水资源,公用局管理供水及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市政局负责排水和污水处理,形成了多头治水的局面。在交通管理上,有的城市是政府交通办管理公路运输和内河客运,市政局管理轨道交通,公用局管理城市公共客运和出租汽车客运,使交通运输领域也出现了多头管理的现象。
2、政府机构总量仍然偏多。目前,国务院组成部门仍高达28个,比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内阁组成部门高出近1/3到1/2。除国务院组成部门外,还有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各1个,国务院直属机构18个,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总数达66个。在地方,省、自治区政府工作部门为40个左右,直辖市为45个左右;大城市政府工作部门为40个,中小城市分别为30个和22个左右,自治州为25个左右;较大的县政府工作部门为22个左右,中等县和小县分别为18个和14个左右。我国地方政府机构在数量上同样远多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政府机构林立,是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的重要的体制根源。
3、政府机构序列设置不够科学、不够规范。例如,国务院2003年颁发的《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中,将国务院机构设置分为6个序列,即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和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6个序列中可以看出:第一,哪些机构应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哪些机构应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缺乏严格的论证和科学的界定;第二,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的直属特设机构,既无先例,也无充分的法律依据;第三,在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有的事实上是承担国务院某方面职能的管理部门,如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电力监管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等。将这些机构列入国务院事业单位序列,既不科学,也不规范。
4、在国务院机构设置中,经济管理部门所占比例过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所占比例偏小,不能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没有充分反映政府职能变化的新趋势。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但在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经济管理类占了42.85%,其中有一些是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类仅占21.42%;在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国务院办事机构四大序列中,经济管理类占39.21%,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类仅占27.45%。
5、有些领域长期存在的机构较多、管理分散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例如,有3个部门在管交通运输,即铁道部、交通部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有3个部门在管理文化,即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此外,在公共卫生管理和科技管理等领域,也存在机构林立、管理分散现象,从而使这些领域难以做到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而且也造成了部门分割和效率低下等弊端。这种情况在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是不存在的。
6、中央及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没有理顺,条块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在一些领域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减少和克服地方干预,中央和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呈增加之势。例如,实行中央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人民银行、海关、国税、出入境检验检疫、煤矿安全监督、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电监会、烟草专卖、国家物资储备、气象等。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机构有:工商、地税、药监、质监等,国土资源管理在干部任免上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如何理顺中央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解决条块之间的矛盾,是优化政府整体结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7、政府层级过多,不符合现代组织结构扁平化趋势。从1982年推行市管县体制开始,我国政府层级由四级制为主变为五级制为主,即中央政府——省级政府(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地级政府(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县级政府(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乡镇政府(乡、民族乡、镇、苏木、民族苏木)。政府层级过多,存在诸多弊端:(1)上情难以及时准确地下达,下情也难以及时准确地上达。(2)中央下放的权力,很容易被中间环节截留,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基层的管理自主权难以得到落实。(3)不利于调动市县和基层政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
8、大量临时机构的设立,使一些部门的职责权限更加模糊,组织结构更显得不够合理。例如,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推动某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以“指挥部”、“办公室”等名义,设立了大量的临时机构。诸如生猪办、清欠办、创建办、三电办、拆迁办、督查办、整顿办、考评办、节庆办等,五花八门。这些临时机构的设立缺少法律依据,随意性较大,从而使政府组织结构不合理、运行不规范的问题更显突出。
四、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主要对策
我国政府组织结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表明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任务仍很艰巨。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政府组织结构中的突出问题。
1、科学定位政府职能,依法明确政府的职权。科学定位政府职能和优化政府的职能结构,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基础和前提。在新世纪,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而公共行政体制就是执行公共意志,行使公共权力,制定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是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要求,也是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在公共行政体制下,政府是公共意志的执行者、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从那些不该管、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务中跳出来,管好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即社会公共事务,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简言之,公共行政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就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
在科学合理定位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必须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各级政府之间的职权分工应遵循以下原则:
(1)能由基层和地方办的事情尽量由基层和地方去办,以缩短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距离,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能,满足不同地区公民的不同的价值偏好。
(2)当下级政府提供某方面的服务,实现不了规模效益或出现严重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项职能应由上一级政府履行。
(3)当地方政府提供某方面的服务,也实现不了规模效益或出现严重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项职能应由中央政府履行。
按照以上原则,凡属于全国性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共事务,由中央政府管理,以保证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凡属于面向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公共事务,由地方政府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行政活力。凡属于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的公共事务,要区别不同情况,明确各自的管理范围,分清主次责任。在清楚界定各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尽快修改《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依法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与此同时,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将相同或相近的职能合并,并尽快研究制定《政府内设机构职权法》,依法明确规定政府内设机构的职责权限。
2、按照中央关于“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出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任务和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进一步精简和整合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适当增加并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3、根据新形势,调整和加强环保、民生等机构。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新要求,鉴于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建议撤销国家环保总局,设立国家环境部,纳入国务院组成部门。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的必要举措,也是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共性做法。
鉴于就业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以及我国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建议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更名为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部,以便由该部统一协调、管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将就业问题不仅纳入政府内阁部门管理,而且在政府机构名称上体现出来,是政府更加重视民生和就业问题的表现,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4、严格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将职能相同或相近的机构加以合并,实行大部制,克服某些领域部门较多和管理分散现象。如组建新的交通部,将铁路运输和民航纳入交通部管理,撤销铁道部和民航总局;组建新的文化部,将广播电影电视和新闻出版纳入文化部管理,撤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大部制”的管理体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行多年,有明显的管理优势。我国的一些地方,如海南省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机构合并,上海将文化、广播电视、文物管理机构合并,实行“大文化”管理体制,上海将市政府交通办公室的公路运输和内河客运、市政局的轨道交通、公用局的城市公共客运和出租汽车客运等职能并入市交通局,也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发达国家的做法和我国一些地方的探索,为实行“大部制”的管理体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5、进一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体制转轨时期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总结经验,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在此基础上,重新考虑和探索国资委的隶属关系。
6、调整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将其中承担行政职能的机构,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等,经调整后纳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
7、理顺条块关系。依法明确中央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以及在相关领域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切实解决条块之间的矛盾。
8、减少行政层级,稳步推行省直管县体制。从2002年起,一些省先后开始了“强县扩权”改革,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到一些重点县,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了近似于“省管县”的格局。2005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试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减少行政层级”,“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是维护我国宪法权威、减少行政层级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其中涉及到省、市、县职责权限、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的调整,需要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统一规划,积极稳步地向前推进。
9、清理和整顿临时机构。该撤销的要坚决撤销,将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归并到有关部门。确需设立的,要按照有关法律履行法定程序,严格规范审批,依法明确其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存续期限和撤销条件等。
10、走出“小政府,大社会”的认识误区。必须认识到,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我们需要建立的是在政府职能科学定位基础上的强有力、高效能的政府工作系统。因此,在机构改革上不搞一刀切,要按照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要求,该加强的一定要加强,该精简的必须坚决精简。机构精简和人员配备必须服从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