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订单农业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定稿)
假期期间我们专业集体搞了一次关于订单农业调查的实践活动,假期间我主要针对上海市的订单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调查,以下就是我所调查的关于上海市订单农业的一些总体状态。
订单农业作为一种市场导向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对于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上海市订单农业虽处于不发达阶段,但发展较快,效果 明显,前景看好,且已经在闵行,浦东以南,宝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有覆盖全市农业地带的趋势。
一、上海市订单农业的发展特点与基本形式
“订单农业”,也称“契约农业”或者“合同农业”,是指供需双方农户与客户即农产品购买者根据收益测算签订购销合同,农民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生产,实行以销定产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上海市订单农业起步较早,但那时仅局限在牛奶等少数几个品种。近年来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突起、农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今年沪委1号文件的落实和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推行,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加快了订单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有86家“龙头企业” 31家粮食收储公司开展订单生产,参加的农户已达133950户,品种40多个,总金额20.66亿元。上海市订单农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与趋势。
1.从牛奶到粮食,订单农业覆盖的品种不断拓展。由于牛奶产业的特殊性,长期以来都以订单的形式组织生产,只不过由过去的国有企业独家订购加工,转变为国有股份、私营企业竞相订购加工。目前全市有规模的乳品加工企业有9家,联系农户850户,奶牛7429头,年牛奶收购量39425吨,产值达6508万元。近几年来,其它农产品的订单也逐步发展起来,主要品种有生猪、獭兔、肉兔、、鸡、鸭等多种畜禽品种,玉米、蔬菜、茶叶、柑桔、猕猴桃、药材、蚕豆、香菇、大葱等几十种农作物品种及部分高值水产品。今年上海市抓住粮食产销市场化改革的机遇,率先将“合同定购”转为“合同订购”,推动了订单粮食的发展。全市落实粮食订单91118份,农户83995户,总计18506万斤其中早稻13924万斤,晚稻4852万斤。
2.从传统产品到优新品种,订单农业的产品不断创新。前几年都是当地有什么,就收购什么,销售什么。订单农业主要局限在当地土特产。去年以来,该市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引进了一批新品种,在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新产品生产基地,取得了初步成效。又如当今绿色食品成为市场宠儿,龙头企业便发展绿色食品。
3.从国有加工企业到农民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发单主体不断增加。过去该市订单农业的主体局限在国有加工企业,现在形成了政府部门、加工企业、营销公司、购销大户、合作社等不同成分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加工企业是订单农业的主要力量,销售公司是订单农业的重要成份,农副产品购销大户是订单农业的后起之秀。政府部门是特殊的主体,如粮食部门为了完成粮食收储任务,委托粮食收储公司与农户签订粮食生产合同。农业合作社是订单农业的新兴组织。还有一种中间主体,龙头企业与中间主体如农产品贩销大户或经纪人签订购销合同,贩销大户或经纪人再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这种合同履行率非常高,这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形式。
4.从当地到全国,再到国外,订单农业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为了弥补该市资源不足,订单农业不再局限在本市,已向全省全国甚至国外发展,并且势头强劲。如虹丰集团在黑龙江等建立了20万亩优质米基地。上海兔业有限公司把长毛兔订单发到山东及西部各省,仅辽西地区朝阳县长毛兔已发展到10万只。外企保鲜蔬菜的生产加工企业已成为上海市农业出口创汇的领跑者,年出口额达11亿美元,并且很好地解决了当地的失业问题,为社会安定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5.从产品买卖到跟踪服务,订单农业的内涵不断丰富。现在的“订单”不是孤立的产品买卖合同,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订单农业的主体之间,也不是一般的卖买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关系。龙头企业不仅重视结果,而且非常重视过程,竭力为订单农业提供全程服务。一是资金支持。为进行某种资源、产品、品牌、技术开发,企业给农户垫付资金,先付后还。二是物资支持。主要是低价供应或者是赊销生产资料,这在订单农业中比较普遍。三是技术支持。企业为了确保产量和质量,落实了基地建设负责人,并聘请了农业技术专家进行技术辅导。
订单农业体现了以商品合同为纽带的利益分配机制。综合全市的情况,主要形式有四种:
(1)保证价合同。一般按“成本+一定利润”或近几年市场平均价格,确定合同保证价。这种形式比较稳定,农户可以获得稳定收益,而龙头企业则要承担产品市场风险。
(2)保护价合同。龙头企业与农户按一定的标准核定保护价最低基准价格,合同约定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这种形式对农民利益的保护程度很强,但龙头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
(3)二次分配合同。在合作经济或联合企业中先以合同收购价有的为成本价,与提供初级产品的农户进行第一次结算,待销售或加工销售后,再将所获利润分成,按照出售产品数量返还给签约农户。二次分配的意义在于使农工商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使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产生的利润。
(4)市场价合同。合同只规定农民供货的数量和质量标准,收购价执行当时市场价格。这种合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承担,企业风险较小。
二.订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订单农业的发展使我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新转变,但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订单合同的签订、运作、监管尚不规范。从订单文本看,规范性合同少,意向性协议多,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格式不规范,标准不具体,责权不明确等问题,可操作性不强,有的 甚至是口头协议而无书面合同,给合同履行带来难度。从订单运作看,有的是企业与乡镇政 府签订协议;有的是通过政府撮合,农民与企业签订协议;有的是重复签订,“一女嫁二郎 ”。从订单监管看,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和仲裁机构,违约行为得不到迅速公正的处理。主 要原因是订单农业刚刚起步,订单经验和技术不足,需要一段时间摸索;企业特别是农户都 有一种包赢不输的思想,不愿意把合同条款定细,以便在违约时免去责任。
(二).是订单双方的法律意识不强。从农户一方看,主要在订单合同签订以后,当农产品市场形 势趋好,其价格走势明显高于订单时,一些农户为追求眼前利益,常弃订单于不顾,把农产 品私下卖给其他客商或自行销售;从客户一方来看,约定的农产品市场滞销,价格走低,就 一走了之,把损失加到了农民的头上。出现违约是双方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履约的严肃 性,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合作的打算。有的订单虽然通过政府、农业部门与农户签订 的,但一旦一方违约,后续工作难以处理。
(三).是利益机制没有真正形成。据调查,3/4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订单位农业过程中,还 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保护收购和实行“二次追利”的不普遍,企业和农户还没有形成利益共 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订单显得比较松散。另外大多数订单位是短期订单,一年一订或一季 一订,质量、品质价格等变动较大,使农户在生产上无所适从,容易导致农业结构的多变和 反复,不利于形成区域化的农业生产格局。
(四).是缺乏相应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订单农业数量偏少。我县订单农业起步迟,政府、部门、农户对订单的认识不够,宣传和培育力度不够。同时我县农业的生产规模偏小,规模化、基 地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订单农业的发展。
三、发展订单农业的对策
发展订单农业,对于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等突出问题,具有 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上述订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着重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发展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是农户获得订单的前提 条件,质量是订单农业发展的生命,数量是订单农业的基础。所以发展订单农业始终注重提 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来调整耕作制度和优化品种结构,要因 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在发展订单农业中紧紧依靠科技 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加强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运用先进实用 技术,从各个环节保证农产品的品质;通过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不断增强农民 的质量意识。高的科技含量和一定的规模产量,使农户多赢得订单。
(二).要始终注重培育名牌,不断开拓市场。牌子响,市场旺。在发展订单农业时,政府和部门 要根据本地优势,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效益农业增效的重点来抓。首先要确定品牌。目前着 重抓“两早”。一个是乌牛早名茶。以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吸引着各地茶商,成为众茶商的抢手货,并多次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市优质农产品金奖和市农业名牌产 品。其次要通过参加国家、省、市举 办的农产品博览会、展示会以及优质农产品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了 市场的开拓。并要对外举办名优产品展示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当地产品,通过 网上宣传、在大中城市设立办事处等形式,通过名牌扩张来加快发展效益农业。
(三).要依法维护订单的严肃性。订单能否有效履行,是发展订单农业的关键环节。只有订单签 约双方形成了责权利统一的制约机制,订单才能有效履行。在发展订单农业中,一方面把订 单农业纳入法制化管理,维护订单的严肃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各种互惠互利、相互 制约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为订单的有效履行创造条件。同时 还要运用政策法规规范订单农业,搞好引导、协调和监督工作,不断完善订单的签订和管理 办法,为当事人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合同纠纷处理等服务,切实保护当事人利益,防止毁约 事件的发生。
(四).要大力培育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是订单农业的直接参 与者 和推动者,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农业 发展特点,积极引导农户通过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创办经济实体,连接生产、加工和销售。按照“自主经营、自愿联合”的原则,组织互助合作的联合组织,成立行业协会、经济 专 业合作社,发挥他们在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产品销售、提供生产服务中的作用,为农户提 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围绕当地的主导产品,组织农户在搞好生 产的同时,经过加工、自行销售,减少农业内部利益的流失,增加农民收入。要进一步壮大 农产品经纪人队伍,鼓励、组织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专门参与产品的贩销,缓解农产 品卖难的问题,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经纪人素质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提高营销水平,增强文明经商,守法经营的意识,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
(五).要建立保障机制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是建立各种风险基金,如生猪生产调节基金和实 行农业保险,确保农业生产稳定,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2.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 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组 予支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发展效益农业多做实事。3.是组建农业贷款担保公司,县财 政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有关农业企业认购一定比例的股份,按股份制运作,解决农业龙头 企业贷款难问题。4.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 件。如协调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利用农 业信息网、招商引资等,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与厂商、客户建立广泛的联系,为农户获得订单牵线搭桥等,促进了订单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上海市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与市委政策资金的支持,上海市的农业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模范,带领中国农业走出低谷,走向世界。
第二篇: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
一、概念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所谓订单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
二、主要特征
订单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也叫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包括经纪人和运销户,另一方为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订单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和风险性。订单中规定的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因为订单是在农产品种养前签订,是一种期货贸易,所以也叫期货农业。农民说:“手中有订单,种养心不慌。”不过,订单履约有一段生产过程,双方都可能碰上市场、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也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比起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先生产后找市场的做法,订单农业则为先找市场后生产,可谓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进步。
三、几种形式
农户与科研、种子生产单位签订合同,依托科研技术服务部门或种子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签订农产品购
销合同,依托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农户与专业批发市场签订合同,依托大市场发展订单农
业。
农户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签订合同,发展订
单农业。
农户通过经销公司、经济人、客商签订合同,依托流通
组织发展订单农业。
四、前景优势
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
生产率。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
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
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
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
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
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
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
人才和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
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通过实现农业生
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
第三篇:农业订单
基本概念
订单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也叫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包括经纪人和运销户,另一方为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订单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和风险性。订单中规定的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因为订单是在农产品种养前签订,是一种期货贸易,所以也叫期货农业。农民说:“手中有订单,种养心不慌。”不过,订单履约有一段生产过程,双方都可能碰上市场、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也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比起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先生产后找市场的做法,订单农业则为先找市场后生产,可谓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进步。五种形式
①农户与科研、种子生产单位签订合同,依托科研技术服务部门或种子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②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依托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③农户与专业批发市场签订合同,依托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
④农户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签订合同,发展订单农业。⑤农户通过经销公司、经济人、客商签订合同,依托流通组织发展订单农业。
主要特征
第一,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第二,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第三,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第四,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
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
第五,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第六,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第七,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
第八,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第九,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
第四篇:农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家乡松阳县,通过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当地农村现状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本文就农业产业化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关键字: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紧缺;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增收;新兴乡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xx年温暖的春风已经悄然吹过我们的脸庞,过去的xx年,党和国家继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推进了农村经济、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社会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东风,寒假期间我针对家乡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做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走访农户、乡镇政府,了解了农村农民的收入、支出结构以及农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的状况。通过调查走访,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并就发现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访问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最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报告。
一 总况
家乡松阳县位于浙江省南部,是闽浙山地绵绵群山中一颗未经雕饰的天然宝玉,拥有浙南最大的山间盆地——松古平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松阳18xx年来经济殷实、民风淳朴、社会安宁的社会环境。宋代状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顾”的衷心赞叹。然而正是这种小农经济的封闭思想,让我县在全省上下卧薪尝胆、背水一战大力发展中国市场经济的最早的主体——中小民营企业的改革发展大潮中错失了不少机会,比起周围的发达地区,我们落后了许多。在全省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xx年,我县的人均gdp却只有全省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占全县人口87.5%的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xx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60元,而我县却只有3209元。
我县农村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样本:平原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乡镇附近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山区村——贫困中的。
根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报告以及实际调查了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茶叶、食用菌、水果和蔬菜已经成为四个上亿元产值的全县农业主导产业。近几年来茶叶生产的发展尤为迅速,xx年产值达1.45亿。而新建成的浙南茶叶市场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茶叶市场之一,种植茶叶则成了平原乡如下面要提到的新兴乡广大农民增收的一个特色产业。
而在中心城镇附近,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出售所得早已不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不少农民也赶着浙江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大潮,许多农民转为从事工商等产业,有的甚至开始回过头来投资农业,致力于搞农业产业化,如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源于经营性收入、创业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
此外,县内也有一些山区乡镇,其耕地面积少而且土地贫瘠,缺少合适的经济作物,本身工业又不发达,无法满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于是外出务工就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象溪镇就是这样的典型。全乡耕地面积6172亩,而劳动力就有8855人之多,人均耕地只有0.7亩。全乡共有2396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输出。
二 现状及问题
在实地调查走访的一些农户中,有几位的情况较为典型(调查记录见附)。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思考,发现了一些共同性的问题:
1. 农民对于增收状况普遍不乐观,增收的偶然性、风险性过大。
茶农们由于土地有限,无法扩大规模,增收渠道较窄,而且由于产业规模较小,过度依赖市场,而市场价格的涨跌将对其有致命影响。
而从事二、三产业以及外出务工的农民也由于资金、市场、政策环境等对于增收前景抱谨慎态度。
2. 教育投资成为一般农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我县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已于xx开始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以及其他大部分的农村行政事业性收费;我县将从xx年起逐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过去,按一般的农民家庭来算,大部分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倘若是上小学或者初中,依赖家里的省吃俭用尚能基本维持,到了高中阶段则不然,在农村地区,一个高中生每年的学费和日常花费需要6000元(调查所得数据)左右。一般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能承担的最多只能是一个孩子上高中的费用,并且倍感拮据;倘若孩子上了大学,便有很多家庭能经不起(在城市人看来并不算什么的)重负,
3. 因病返贫的情况较为普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强。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县已经实施一年,一般要求在县乡级以上医院就医方可凭有效证件报销一定数额以上部分金额的一定比例。对于多数农民来说,一般小病就是靠土方或者买些常用药,舍不得上医院。医疗保险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而真正去医院的农民,一般花费一两千的,按照规定只能得到一两百的保险金,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我县财政力量有限,一是保障力度较小,二是以钱定人,农村低保应保未保率高达50%,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4.农村信用社金融信贷事业发展滞后。
调查中,70%(调查所得数据)以上的农民认为“去银行信用社借款”麻烦或很麻烦。事实上,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普通商业银行考虑到向农民贷款数额小、难以集中、偿还困难等因素为避免风险根本不向农民个人发放贷款,基本上是“只收存款,不放贷款”的状况,而传统的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体制落后,没有有效的针对农民的贷款机制,对农民来说也是“贷款难”,虽然近两年国家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采取了很多新的措施,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看来收效不大。在农民资金短缺的时候,大部分农民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或“其他门路自筹”。农民由于“借钱难”,家庭产业化经营发展不起来,致富之路随之变得曲折坎坷,这也日渐成为制约农村农民家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新兴乡茶叶产业化情况调查
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医疗及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及我省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目标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寒假时间有限,而且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县从业人员的73.5%,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未来几年我县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因此我把对调查的深入了解的方向定为前面提到的我县第一类农村——平原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走访了我县茶叶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的典型——新兴乡,并访问了政府有关工作人员。
1.新兴乡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新兴乡经过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筛选培育,形成了以茶叶为主的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已有茶叶基地一万多亩,产值0.4亿元,高效茶园亩产值超万元。全乡90%以上农户均从事茶叶产业,其中有10%左右的农户办起了茶叶加工企业,而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户更是遍地开花。该乡的茶青市场xx年交易量达6900吨,交易额4140万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场之一。品牌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规模较大的企业普遍重视品牌建设,努力树立本企业品牌。而在这方面,政府也给予大力扶持,连续几年投入上百万打造品牌,松阳银猴系列绿茶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其系列标准经过多次修订后,已开始申报省地方农业标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从xx年开始起步,运作还比较松散。通过茶叶产业的经营,该乡农民人均收入较之传统农业有很大提高,达4388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土地问题
全乡万亩茶叶基地中,除部分由企业主开发的农业基地外,绝大多数是由农户自主开发“一亩三分地”而连接而成的“百衲衣”。农户分散经营,既给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带来了巨大困难,也严重制约了科技推广和机械化生产,增加了劳动成本。如人工一项开支往往占一亩绿茶产值的四分之一,而机械采茶则可以提高功效4-5倍。而且分散经营使大多数农户一户独立完成产供销,无力影响市场供求和价格,导致产业的高风险。而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为“公司+农户”式运作,还未与农户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经常出现价高时农户自行销售,价低时企业又不愿按协议价格收购的矛盾。这些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亟需解决的问题。
2)产业链问题
全乡目前的茶叶加工企业由于自身基地有限,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产供销、农工贸联结不紧密,导致本身无法扩大规模。其他手工作坊卫生条件差,管理松散,导致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甚至曾为松阳的茶叶品牌抹黑。由于规模的限制,使得该乡的茶叶加工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许多农户种植的茶叶均以鲜销为主,结果把加工环节的巨大利润送给了外地的.茶叶加工产业。而且大多数加工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仅限于初级加工,缺乏精细加工和深度开发,没有自己的品牌,产业链难以延长。另外,本乡的贩销队伍量少质弱,农产品外销多数依赖外地客商。而这本身也是产业链延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吸收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还能解决土地紧缺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3)品牌问题
打造品牌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品牌需要规模化生产,专业化销售,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的联手来打造。而我县目前虽有银猴系列品牌,有龙头市场,但是大多数企业的规模实力都不到要求,又缺少一支强大的农民茶叶营销队伍,使得我们的品牌无法很好的统领全县的茶叶产业,形成群龙无首的局面。
三 对策建议
政府除了使用有限的财政力量加大对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为做好规划引导,为农业发展提供体制创新上的指导与规范,提高农业产业合作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户提供有效的信息,一方面鼓励农户转向二三产业以解决土地分散经营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投资本县第一产业或提供服务,以实现产业之间的联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劳动力转移以减少农村人口以解决土地不足问题这两大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结合起来。
比如可以组织专业培训,鼓励农户外出开办农产品专卖店,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借助茶道文化、茶博会、农展会等开拓品牌,增强本县农产品的营销力量。政府还可以与企业携手,建立权威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生产、价格以及气象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市场要求安排经营生产。
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农户应尽量加入行业合作组织,通过借鉴周围地区如金华温州等地的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完善,以推进农业基地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和农业的合作化经营,以扩大产业的规模,延长产业链。只有通过转化和加工才能使农产品增值,创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而通过加工业以及后续的宣传销售等行业也能吸收一部分转移的劳动力,而这些行业的壮大又能增强我们的品牌实力,真正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的高效益。
农业产业化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科技兴农”、“生态农业”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可以借助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在全县茶叶产量总量扩大的同时进行茶叶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生物科技提取茶叶中的特有成分,制成保健品、化妆品及其他相关产品。还应适时调整茶叶种植规划,实行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推广机械化采摘作业,提高工效节约成本。
四总结
调查的意义在于过程!调查的第一天,父亲就对我说。
的确,农村的问题非常复杂,而我所了解的仅仅是一些皮毛,而调查的结果对于农村问题本身是毫无意义的,但调查的过程对于我,却是一种社会的历练,人生的展拓!
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也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共同的努力。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促农业发展的环境中,虽然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未来是无限光明的!
五参考文献
xx年、xx年新兴乡农村经济年报
xx年、xx年象溪镇农村经济年报
xx年松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农村经济绿皮书 xx-xx:中国农村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农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假期期间我们专业集体搞了一次关于订单农业调查的实践活动,假期间我主要针对上海市的订单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调查,以下就是我所调查的关于上海市订单农业的一些总体状态。
订单农业作为一种市场导向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对于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上海市订单农业虽处于不发达阶段,但发展较快,效果 明显,前景看好,且已经在闵行,浦东以南,宝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有覆盖全市农业地带的趋势。
一、上海市订单农业的发展特点与基本形式
“订单农业”,也称“契约农业”或者“合同农业”,是指供需双方J农户与客户即农产品购买者K根据收益测算签订购销合同,农民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生产,实行以销定产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上海市订单农业起步较早,但那时仅局限在牛奶等少数几个品种。近年来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突起、农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今年沪委1号文件的落实和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推行,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加快了订单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有86家“龙头企业” 31家粮食收储公司开展订单生产,参加的农户已达133950户,品种40多个,总金额20.66亿元。上海市订单农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与趋势。
1.从牛奶到粮食,订单农业覆盖的品种不断拓展。由于牛奶产业的特殊性,长期以来都以订单的形式组织生产,只不过由过去的国有企业独家订购加工,转变为国有股份、私营企业竞相订购加工。目前全市有规模的乳品加工企业有9家,联系农户850户,奶牛7429头,年牛奶收购量39425吨,产值达6508万元。近几年来,其它农产品的订单也逐步发展起来,主要品种有生猪、獭兔、肉兔、、鸡、鸭等多种畜禽品种,玉米、蔬菜、茶叶、柑桔、猕猴桃、药材、蚕豆、香菇、大葱等几十种农作物品种及部分高值水产品。今年上海市抓住粮食产销市场化改革的机遇,率先将“合同定购”转为“合同订购”,推动了订单粮食的发展。全市落实粮食订单91118份,农户83995户,总计18506万斤J其中早稻13924万斤,晚稻4852万斤K。
2.从传统产品到优新品种,订单农业的产品不断创新。前几年都是当地有什么,就收购什么,销售什么。订单农业主要局限在当地土特产。去年以来,该市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引进了一批新品种,在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新产品生产基地,取得了初步成效。又如当今绿色食品成为市场宠儿,龙头企业便发展绿色食品。
3.从国有加工企业到农民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发单主体不断增加。过去该市订单农业的主体局限在国有加工企业,现在形成了政府部门、加工企业、营销公司、购销大户、合作社等不同成分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加工企业是订单农业的主要力量,销售公司是订单农业的重要成份,农副产品购销大户是订单农业的后起之秀。政府部门是特殊的主体,如粮食部门为了完成粮食收储任务,委托粮食收储公司与农户签订粮食生产合同。农业合作社是订单农业的新兴组织。还有一种中间主体,龙头企业与中间主体如农产品贩销大户或经纪人签订购销合同,贩销大户或经纪人再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这种合同履行率非常高,这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形式。
4.从当地到全国,再到国外,订单农业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为了弥补该市资源不足,订单农业不再局限在本市,已向全省全国甚至国外发展,并且势头强劲。如虹丰集团在黑龙江等建立了20万亩优质米基地。上海兔业有限公司把长毛兔订单发到山东及西部各省,仅辽西地区朝阳县长毛兔已发展到10万只。外企保鲜蔬菜的生产加工企业已成为上海市农业出口创汇的领跑者,年出口额达11亿美元,并且很好地解决了当地的失业问题,为社会安定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5.从产品买卖到跟踪服务,订单农业的内涵不断丰富。现在的“订单”不是孤立的产品买卖合同,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订单农业的主体之间,也不是一般的卖买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关系。龙头企业不仅重视结果,而且非常重视过程,竭力为订单农业提供全程服务。一是资金支持。为进行某种资源、产品、品牌、技术开发,企业给农户垫付资金,先付后还。二是物资支持。主要是低价供应或者是赊销生产资料,这在订单农业中比较普遍。三是技术支持。企业为了确保产量和质量,落实了基地建设负责人,并聘请了农业技术专家进行技术辅导。
订单农业体现了以商品合同为纽带的利益分配机制。综合全市的情况,主要形式有四种:
(1)保证价合同。一般按“成本+一定利润”或近几年市场平均价格,确定合同保证价。这种形式比较稳定,农户可以获得稳定收益,而龙头企业则要承担产品市场风险。
(2)保护价合同。龙头企业与农户按一定的标准核定保护价J最低基准价格K,合同约定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这种形式对农民利益的保护程度很强,但龙头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
(3)二次分配合同。在合作经济或联合企业中先以合同收购价J有的为成本价K,与提供初级产品的农户进行第一次结算,待销售或加工销售后,再将所获利润分成,按照出售产品数量返还给签约农户。二次分配的意义在于使农工商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使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产生的利润。
(4)市场价合同。合同只规定农民供货的数量和质量标准,收购价执行当时市场价格。这种合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承担,企业风险较小。
二.订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订单农业的发展使我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新转变,但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订单合同的签订、运作、监管尚不规范。从订单文本看,规范性合同少,意向性协议多 ,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格式不规范,标准不具体,责权不明确等问题,可操作性不强,有的 甚至是口头协议而无书面合同,给合同履行带来难度。从订单运作看,有的是企业与乡镇政 府签订协议;有的是通过政府撮合,农民与企业签订协议;有的是重复签订,“一女嫁二郎 ”。从订单监管看,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和仲裁机构,违约行为得不到迅速公正的处理。主 要原因是订单农业刚刚起步,订单经验和技术不足,需要一段时间摸索;企业特别是农户都 有一种包赢不输的思想,不愿意把合同条款定细,以便在违约时免去责任。
(二).是订单双方的法律意识不强。从农户一方看,主要在订单合同签订以后,当农产品市场形 势趋好,其价格走势明显高于订单时,一些农户为追求眼前利益,常弃订单于不顾,把农产 品私下卖给其他客商或自行销售;从客户一方来看,约定的农产品市场滞销,价格走低,就 一走了之,把损失加到了农民的头上。出现违约是双方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履约的严肃 性,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合作的打算。有的订单虽然通过政府、农业部门与农户签订 的,但一旦一方违约,后续工作难以处理。
(三).是利益机制没有真正形成。据调查,3/4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订单位农业过程中,还 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保护收购和实行“二次追利”的不普遍,企业和农户还没有形成利益共 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订单显得比较松散。另外大多数订单位是短期订单,一年一订或一季 一订,质量、品质价格等变动较大,使农户在生产上无所适从,容易导致农业结构的多变和 反复,不利于形成区域化的农业生产格局。
( 四).是缺乏相应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订单农业数量偏少。我县订单农业起步迟,政府、部门、农户对订单的认识不够,宣传和培育力度不够。同时我县农业的生产规模偏小,规模化、基 地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订单农业的发展。
三、发展订单农业的对策
发展订单农业,对于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等突出问题,具有 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上述订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着重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发展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是农户获得订单的前提 条件,质量是订单农业发展的生命,数量是订单农业的基础。所以发展订单农业始终注重提 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来调整耕作制度和优化品种结构,要因 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在发展订单农业中紧紧依靠科技 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加强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运用先进实用 技术,从各个环节保证农产品的品质;通过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不断增强农民 的质量意识。高的科技含量和一定的规模产量,使农户多赢得订单。
(二).要始终注重培育名牌,不断开拓市场。牌子响,市场旺。在发展订单农业时,政府和部门 要根据本地优势,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效益农业增效的重点来抓。首先要确定品牌。目前着 重抓“两早”。一个是乌牛早名茶。以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吸引着各地茶商 ,成为众茶商的抢手货,并多次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市优质农产品金奖和市农业名牌产 品。其次要通过参加国家、省、市举 办的农产品博览会、展示会以及优质农产品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了 市场的开拓。并要对外举办名优产品展示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当地产品,通过 网上宣传、在大中城市设立办事处等形式,通过名牌扩张来加快发展效益农业。
(三).要依法维护订单的严肃性。订单能否有效履行,是发展订单农业的关键环节。只有订单签 约双方形成了责权利统一的制约机制,订单才能有效履行。在发展订单农业中,一方面把订 单农业纳入法制化管理,维护订单的严肃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各种互惠互利、相互 制约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为订单的有效履行创造条件。同时 还要运用政策法规规范订单农业,搞好引导、协调和监督工作,不断完善订单的签订和管理 办法,为当事人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合同纠纷处理等服务,切实保护当事人利益,防止毁约 事件的发生。
(四).要大力培育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是订单农业的直接参 与者 和推动者,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农业 发展特点,积极引导农户通过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创办经济实体,连接生产、加工和销售 。按照“自主经营、自愿联合”的原则,组织互助合作的联合组织,成立行业协会、经济 专 业合作社,发挥他们在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产品销售、提供生产服务中的作用,为农户提 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围绕当地的主导产品,组织农户在搞好生 产的同时,经过加工、自行销售,减少农业内部利益的流失,增加农民收入。要进一步壮大 农产品经纪人队伍,鼓励、组织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专门参与产品的贩销,缓解农产 品卖难的问题,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经纪人素质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培训, 提高营销水平,增强文明经商,守法经营的意识,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
(五).要建立保障机制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是建立各种风险基金,如生猪生产调节基金和实 行农业保险,确保农业生产稳定,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2.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 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组 予支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发展效益农业多做实事。3.是组建农业贷款担保公司,县财 政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有关农业企业认购一定比例的股份,按股份制运作,解决农业龙头 企业贷款难问题。4.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 件。如协调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利用农 业信息网、招商引资等,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与厂商、客户建立广泛的联系 ,为农户获得订单牵线搭桥等,促进了订单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上海市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与市委政策资金的支持,上海市的农业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模范,带领中国农业走出低谷,走向世界。
农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家乡松阳县,通过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当地农村现状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本文就农业产业化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关键字: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紧缺;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增收;新兴乡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xx年温暖的春风已经悄然吹过我们的脸庞,过去的xx年,党和国家继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推进了农村经济、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社会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东风,寒假期间我针对家乡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做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走访农户、乡镇政府,了解了农村农民的收入、支出结构以及农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的状况。通过调查走访,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并就发现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访问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最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报告。
一 总况
家乡松阳县位于浙江省南部,是闽浙山地绵绵群山中一颗未经雕饰的天然宝玉,拥有浙南最大的山间盆地——松古平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松阳18xx年来经济殷实、民风淳朴、社会安宁的社会环境。宋代状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顾”的衷心赞叹。然而正是这种小农经济的封闭思想,让我县在全省上下卧薪尝胆、背水一战大力发展中国市场经济的最早的主体——中小民营企业的改革发展大潮中错失了不少机会,比起周围的发达地区,我们落后了许多。在全省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xx年,我县的人均gdp却只有全省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占全县人口87.5%的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xx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60元,而我县却只有3209元。
我县农村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样本:平原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乡镇附近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山区村——贫困中的。
根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报告以及实际调查了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茶叶、食用菌、水果和蔬菜已经成为四个上亿元产值的全县农业主导产业。近几年来茶叶生产的发展尤为迅速,xx年产值达1.45亿。而新建成的浙南茶叶市场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茶叶市场之一,种植茶叶则成了平原乡如下面要提到的新兴乡广大农民增收的一个特色产业。
而在中心城镇附近,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出售所得早已不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不少农民也赶着浙江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大潮,许多农民转为从事工商等产业,有的甚至开始回过头来投资农业,致力于搞农业产业化,如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源于经营性收入、创业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
此外,县内也有一些山区乡镇,其耕地面积少而且土地贫瘠,缺少合适的经济作物,本身工业又不发达,无法满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于是外出务工就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象溪镇就是这样的典型。全乡耕地面积6172亩,而劳动力就有8855人之多,人均耕地只有0.7亩。全乡共有2396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输出。
二 现状及问题
在实地调查走访的一些农户中,有几位的情况较为典型(调查记录见附)。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思考,发现了一些共同性的问题
1. 农民对于增收状况普遍不乐观,增收的偶然性、风险性过大。
茶农们由于土地有限,无法扩大规模,增收渠道较窄,而且由于产业规模较小,过度依赖市场,而市场价格的涨跌将对其有致命影响。
而从事二、三产业以及外出务工的农民也由于资金、市场、政策环境等对于增收前景抱谨慎态度。
2. 教育投资成为一般农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我县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已于xx开始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以及其他大部分的农村行政事业性收费;我县将从xx年起逐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过去,按一般的农民家庭来算,大部分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倘若是上小学或者初中,依赖家里的省吃俭用尚能基本维持,到了高中阶段则不然,在农村地区,一个高中生每年的学费和日常花费需要6000元(调查所得数据)左右。一般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能承担的最多只能是一个孩子上高中的费用,并且倍感拮据;倘若孩子上了大学,便有很多家庭能经不起(在城市人看来并不算什么的)重负,
3. 因病返贫的情况较为普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强。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县已经实施一年,一般要求在县乡级以上医院就医方可凭有效证件报销一定数额以上部分金额的一定比例。对于多数农民来说,一般小病就是靠土方或者买些常用药,舍不得上医院。医疗保险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而真正去医院的农民,一般花费一两千的,按照规定只能得到一两百的保险金,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我县财政力量有限,一是保障力度较小,二是以钱定人,农村低保应保未保率高达50%,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4.农村信用社金融信贷事业发展滞后。
第五篇:农业订单合同
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_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搞活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产品,依法保护订单农业双方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城镇居民和对外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绿色农产品,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本合同,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 标的、数量、价款及交(提)货时间 标的名称
品种产地商标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交(提)货时间及数量合计合计人民币(大写):(注:空格如不够用,可以另接)
第二条 质量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技术标准
1.甲方接受乙方提供_____________技术、标准。按乙方要求从事_____________后卖给乙方;
2.乙方应当向甲方提供优良_____________后,无偿进行实地技术指导,收购甲方农产品_____________不得拒收。
第四条 价款结算方式
双方实行现钱、现货的结算方式,乙方按第三条的质量标准等级_____________验收后当场结算,不得白条支付。
第五条 交货方式和地点:甲方可以主动送货到乙方所在地,乙方也可以主动到甲方住所直接收购,运费由甲、乙双方协商_____________执行。
第六条 不可抗力因素: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尽快向对方通报事由,提供相应证明后,造成产品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可根据情况部分或全部免于承担违约责任,对产品的处理,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七条 变更与解除: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并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达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接到另一方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建议后,应在收到通知后十五个工作日做出答复,逾期不做答复的,即视为默认。
第八条 违约责任双方应严格按本合同第二条、第三条的权利和义务执行,任何一方违约将按约定价款无条件支付等值现金外,还应当支付守约方按约定价款_____%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