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些、牺牲的铭记——十月围城影评
十月围城影评 今年的贺岁档,少了冯氏幽默,难免心中有些咯噔.再者是老谋子“雷得里焦外嫩”的三 枪,还有“看完刺陵原谅三枪”的评论,着实有些让人哑然失笑的迎来了 2010.打自 10 月 开始,我就把重心放在了几部片子上,建国大业,风声,2012,第九区,马楚成的花木兰, 还有就是陈德森陈可辛的十月围城和即将到来的阿凡达.我觉得十月围城算是和建国大业和 风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吧,明星甚多,情节也是圈定在 1905 年的革命阶段,放在贺岁档则 是添了几分沉重的历史韵味.陈可辛“制造”的电影也是越来越会走内地观众所偏爱的路线 了,堪称当今“三好电影”.在看之前,了解了写评论,怀着对“阿四”的期望走进了十月 围城.不得不说 128 分钟的十月围城彻彻底底的打动了我, 几度流泪.而印象最深的是谢霆锋的 阿四和甄子丹的沈重阳.先说阿四, 从第一幕他拉响铃铛提醒少爷到他替少爷挡下老爷的一 棒, 就一下子让我鼻子酸了.先前看评论是最大的期待就是这次谢霆锋情感戏——阿四对少 爷,对老爷,还有阿纯不同的爱.阿四不是什么特别勇敢的人,当他第一次面对“臭豆腐” 偷他的吃的的时候,他闪躲的眼神尽显他孩子气的一面.他没有读过什么书,他只是单纯的 知道自己要保护少爷,要让老爷开心,要娶阿纯.本身对谢霆锋没有什么太大的喜爱,但因 为阿四, 对他刮目相看.并不帅气的造型却更凸显了他的演技.阿四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 他只知道自己要去“打架” ,但当他从阿纯的读书中得知时,他动了老爷的怀表.他不要老 爷去危险的地方.尽管到最后,他还是牺牲了,但他对少爷刻苦铭心的情,他对少爷歇斯底 里的恳求,他用自己的方式一点一点耗尽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少爷等等等等实在让我泪流满 面.这是一个不懂勇敢的人,他只是金利源拉了十年车的小伙子,他只是摇着铃小心翼翼的 看一眼阿纯就会满足,他只是伴着小凳子“臭豆腐”讲故事的孩子,他只是蹲在一旁吃饭却 会看着老爷少爷傻呵呵的笑的阿四.这样朴实的人,有谁会不疼爱? 沈重阳,这个并没有出现很多次的名字,从一开始混混的赌徒,到之后用生命完成对念慈 的诺言守护李玉堂的转变.这个角色着实让我铭记.甄子丹难得的感情戏,在戏里他与亲生 女儿的凝望中流露的爱, 直到最后手里握着那个娃娃托付给李玉堂, 而在生命的终点用身体 撞向飞奔的马保护了他.他的承诺,掷地有声.确实,此类“认女儿”的情节猜都可以猜到, 可依然会被这俗气的套路感动.有那样一个父亲,叫沈重阳.至于陈少白,除了那一口香港调,梁家辉还是以他的个人魅力诠释了这个角色.说实话, 王学圻的李玉堂比起梁家辉更让我欣赏, 其实没想到最后的幸存者会是
这两位.但李玉堂从 唯诺的商人到领导的革命者的形象塑造以及他对重光的爱真的也很感动.提到重光,一个天真善良纯真正直的 17 岁少年,他的勇气点醒了多少人.与阿四对视一 笑的大白牙,在一瞬间懦弱之后的野性的爆发,自豪的说那是我爹的时候,以及最后的最后 对死亡的坦然.他是最后一个牺牲者,在他身上我看到的是最纯澈的灵魂.“臭豆腐”王复明,傻大个,怀着一腔热血走上革命之路.他没什么文化,只知道打杀洋 鬼子.他的死很壮烈.当他在鲜血中再次站起来时, 我被震撼了.他知道, 自己没什么别的, 只是一身力气,竭尽最后生命的光芒保护大家.终于他还是在万箭中倒下了,此刻尽悲伤.方红,李宇春演的还是挺好的,就是台词有点不太溜.同样的一腔热血,确实者角色挺适 合她的.方红没想别的,只知道“我爹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如果她活着,她想的也只是把 她爹葬了.这样简单的孩子,为革命而牺牲,无怨无悔.至于大 boss 胡军塑造的阎孝国,是一个怀着理想却走错了道路的人.单凭他面对徐少白 的尊敬,不能单纯的评价他是坏人.他最终只是被自己的失败盲目的冲昏了头,发了疯,死 在了徐少白的枪下.黎明,乞丐刘郁白,这个颇有武侠片风范的角让我有些困惑,个人不是很喜欢,不多作评 论.不过当时打斗的场面加上等待的人们的紧张的表现, 强烈的静与动的反差还是紧扣人心
弦的, 这一招也算是陈可辛电影中惯用的手法了.这以一打百的气场在这部片里总显得有点 脱离.曾志伟,警察史密斯,懦弱的中国人.但最后他也尽自己所能帮助了李玉堂一行人,怎么 说呢,算是褒贬不一的人物吧.至于范冰冰饰演的四太太,周韵饰演的阿纯,算是推进剧情的女角们,个人觉得没有什么 特别出彩的.对了,李嘉欣,这位 5 秒镜头的主演真是让我有些无语.还有本片的精神领袖——张涵予版孙文,醇厚的嗓音很有领导人的感觉,那一段“十年以 前,一个学生在这里提问:何为革命?我告诉他,革命,就是要让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 不啼饥,不号寒.十年过去了,与我志同者相继牺牲,我从他乡漂泊重临,革命两次于我而 言不可同日而语.今天,如果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 苦.这痛苦,就叫作革命.”发人深思.这是一部一群并不相识的人们为革命牺牲的故事,他们都是单纯的社会基层的人们.总而言之,我们对待电影,还是应该以好的一面去评价.而十月围城书真的是值得你花一 个晚上安安静静看完,安安静静思考的贺岁好片.
第二篇:影评十月围城
影评:《十月围城》
——小人物之革命
这是一场小人物造就的革命,这是一部小人物造就的影片。影片《十月围城》讲述了在清朝末年,政府孱弱,外强入侵,民不聊生,国父孙中生率领一批仁人志士革命救国的背景下,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等在香港中环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影片的主角不是孙中山,而是一群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物,龙其是处于底层的小人物,一群三教九流的市井小民。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目的不同,却在同一条名为革命的道路上先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混迹街头的小人物懂什么是“革命”吗?不懂,他们的思想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救国救民的大志向,但在这条革命的道路上,他们还是慷慷慨慨地把性命交了出来。这份慷慨就义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阿四,一个从小就被富商李玉堂收养的孤儿,少年时便成了李玉堂的专属车夫。他天性纯朴善良,对老板极为忠诚。阿四的天空很小,只有老爷和少爷。他生活理念也很简单:快乐最重要,而老爷和少爷的快乐比自己的快乐更重要。直到照相馆小妹阿纯的出现,阿四的生活才有了新的期待。他渴望爱情,渴望与阿纯在一起。但当老板李玉堂成为革命的组织者时,阿四为了“让老爷和快乐”,主动请缨参与行动,成为孙中山的保镖之一。其实阿四一点武功都不会,更不知什么是革命,他只知道,要保护老爷和少爷的安全。革命前夕,老爷帮阿四向阿纯家提了亲,兴奋不已的阿四还天真地想象着“过了那一天”,就可以与阿纯结为夫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他永远也等不到那一天了。还记得他牺牲时的场景,为了不让敌人阎孝国伤害少爷,奄奄一息的他死死地拽住阎孝国不放,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是革命的热情让他作出这样的牺牲吗?我觉得更多的是感恩之情吧。阿四,一个车夫,离“革命”是那么的遥远,但他的纯真赤诚却是影片中最动人的一笔。
“小贩”王复明。他是一个巨人,高高的个子,强壮的身板,不禁让人有些害怕。他在离开少林寺之后,成为街头卖豆腐的小贩。他外表粗糙,但内心细腻、单纯、嫉恶如仇。受李玉堂的正义启发,他接受了李玉堂“帮我保护一个人”的请求。从此,他就如同所有拥有深厚正义感和爱国之心的普通人一样,加入了这场前途未卜,生死不明的危险行动。是嫉恶如仇的侠义让他奋不顾身地前行,在被众多刺客的围攻下冲出重围,在推倒木柱截断刺客的去路时向阿四高喊道:“我叫王复明!王复明!走啊!”而后将自己和敌人埋藏在这片土地上。何为死士,何为侠者,王复明当之无愧。
“打女”方红,一个身手矫健敏捷,性格倔强,但内心向往平静安逸生活的小女子。因为见证过革命的惨烈,所以当她看到父亲一口答应保护孙中山的工作时非常不悦,因为父亲突然被害,她举目无亲,所以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明知路途险恶,明知这一去就不能再回头,她仍毅然前行。为了什么?她的目的很明确:不为革命,只为报仇!在最后的激战中,方红终于寻找到了杀父仇人。在危急时刻,方红选择了与暗杀者同归于尽。“爹,请恕女儿不孝” 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一句话。
这3个人物在影片中出现时间都不长,可以称之为小人物中的小人物。但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每个人的经历都有让你感动的理由,都能让你感受到小人物的革命力量。
影片中还有痛苦痴情的刘郁白,深沉父亲沈重阳,誓死革命的陈少白,大义广博的李玉堂,稚嫩天真的李重光等。影片中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开始,却有着为革命牺牲的共同终点。不要忘了,他们只是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一群手无寸铁的小人物,一群甚至连革命是什么都不清楚的小人物。他们为革命献身的那份执着与信念,那份乱世中爱国情怀,感人至深,值得敬仰。
第三篇:十月围城影评
《十月围城》影评——1906年,有个人叫王复明
首先感谢我所在的公司,让我有机会提前领略这部贺岁大片。《十月围城》拍的不错,特别是在三枪、风云、刺陵的卖力衬托下,更显得分外美好,略微治愈了咱受伤的心灵。
走进1906年的香港,《十月围城》并未如我想象一样靠几个或众所周知、或深藏不露的高手斗智斗勇、力挽狂澜,那些舍命保护孙中山,挽救革命于水火的,只是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市民,而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个叫做王复明的和尚。
为王复明的牺牲感动,最初源于其临死前那句:“我不是臭豆腐,我叫王复明!”。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在那个时候喊出来,分明透露着对同伴的不舍和对自己的骄傲,于是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前面几幕,方始理解导演之深意。
感动于王复明,是因为他的原则。身为少林弟子,又天生人高马大,想要靠着武功独霸一方可能有点难度,但找个大户人家做个武师或者直接投靠清政府做个武官,过个小康生活是没问题的,但他没有,而是辗转向南来到香港,摆了一个臭豆腐摊,低调地做着勉强糊口的小本买卖,等待着出手的机会。
感动于王复明,是因为他的善良。身为武功高手,他不但没有仗势欺人,反而连盆花都舍不得破坏,而且也见不得别人破坏,别人送给他花就会很高兴,看到方红不安还会讲故事哄她安慰她,可见他虽
然被赶出少林寺,但信仰仍在心头,仍然保持着一颗锄强扶弱、侠义善良之心。
感动于王复明,是因为他的智慧。《十月围城》中参与保护孙中山的义士,目的各有不同:阿四是为报老板之恩,方红为继承遗志并报杀父之仇,刘郁白即悔前事又感李玉堂之恩,但求一死,甄子丹只为女儿的将来。可以说,他们对保护孙中山的意义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但王复明不同,这也是导演精心设计的一个隐藏内容。
试问王复明为何会被少林寺赶出?为何一路向南来到香港?善良又有原则的他,为何在李玉堂庆祝儿子上大学的时候非要拿走五袋米?为何李玉堂训斥警察时他会刚好出现?为何他会主动提出要给李玉堂帮忙?为什么他的名字叫做复明?少林寺和清政府是什么关系?
只有一条线索能把这些情节串联起来,那就是王复明其实不是被少林寺赶出,而是特意被派出进行反清复明活动的。
事实上少林功夫在明朝的发展达到顶峰之后,却在清朝转入地下化,因为少林寺实际上是「反清复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王复明就是少林寺派到香港——这个当时革命发源地——的重要人才,王复明来到香港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李玉堂暗中支持革命,于是故意想方设法接近李玉堂,最终参与到保护孙中山的行动中,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点从他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来,在开始阶段任由人喊他臭豆腐,只有在临死之前才大声喊出:“我叫王复明”,事实真相,呼之欲出。
王复明的智慧在于既能隐藏身份,又能掌握信息,在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因此他虽未能复明,但终为反清拓宽了道路,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电影里孙中山先生说到:“十年前,衢云兄跟我在此讨论何为革命,当时我说,革命——就是为了四万万革命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十年过去了,我从他乡漂泊重临,与我志同者相继牺牲。革命两字与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语,今日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是革命!”
革命是痛苦的。十年间,与孙中山道同者已经相继牺牲,但其仍坚持返港,并同意找替身来掩护自己,原因同样可用其自身台词解释:“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为重要”。因要救国,孙中山明知道有人会因掩护他而死,仍须不得已而受之,以争取更多之时间。这个道理,重光懂,王复明也懂,因此他们也能受之。
我愿意相信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做过这么一件事,且在1906年喊出我叫王复明这句话,而100年后的我,通过这么一部电影,了解到当时有这样一个人,做过这样一件事,临死前传递给阿四和我们这样一个意思:“朋友,如果革命成功,盛世到来,请你不要忘记我,你曾经这个叫王复明的朋友,我们一起生死与共,保护孙中山先生,掀起革命之火,革命之痛苦,我愿意承担,请你以我为荣,这是我的骄傲。”于是我记住了他的名字,感动于他的所为,那么如
果他在九泉之下能感到一丝欣慰,我就会非常开心。
有人说《十月围城》没有大爱,是一群小人物被人忽悠去保护孙中山,所有的人都是晕的,我觉得这样说的人自己才是晕的。
确实,这部片子里很多保护孙中山的人不知道自己行动对中国革命的意义,但却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同样是保护,为何他们不去保护杀手?不去保护阎将军?不去保护清政府?只因为清政府不得“势”。
孙中山先生说过:“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什么大爱,什么时代”,李宇春弄不明白,但是孙中山明白,我们也明白。只因为孙中山能够创造陈少白、李玉堂、李重光和千千万万有识之士理想的世界,所以他们才不遗余力,想方设法的保护孙中山,而阿四等人,则是因为李玉堂等人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想要的东西,心中感念而加入到保护孙中山的行列,每个人的出发点是自己的小爱,但最终在孙中山这里汇集成了大爱。时代至此,再无退路,天下大势,尽皆归于中山先生,因此此事必成。
第四篇:十月围城影评个人
十月围城观后有感
这整个故事都围绕着孙中山展开,但孙中山在电影中充其量只是类似配角的地位,真正的主角是那些英勇牺牲却不被外人熟知的“小人物”。孙中山在整个影片后期留给观众最大的印象就是那顶戴的很深的帽子以及略显消瘦的背
影,甚至在去会议地下道的路程中没有一句台词没有一张正脸,连侧脸也不曾 留给观众就匆匆坐上角力车。但作为故事整个的核心人物,孙中山的连接作用不可磨灭。他真正出场是在影片高潮时候,这时清廷已经在必经之路布置了大量杀手以及炸药,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一边是杀手的围追堵截一边是周边的人为保护他的安全奋力拼杀,他坐在车上并未有多余的动作,甚至在方红为阻止杀手引爆炸药甘愿牺牲自己与敌人葬送在火药桶下,他也没掀开帆布看周边的情况。这种超乎常理的“冷静”让孙中山显的可有可无,甚至有点“冷血无情”。直到最后已经抵达开会的地点时候他才露出了正面道出了在电影中为数不多几句台词。“我曾认为我会一直做医生,因为医生能减少人民痛苦,能治病救人,但是,我错了,医生的能力有限,他所能救助的仅仅是有限的个人,并不能挽救天下苍生,所以我``选择了革命!经过了多少年,昔日跟我站在同一战线的朋友已经不在,他们牺牲了,我必须将革命坚持下去,为了四万万同胞,我们必须得坚持下去” 这句台词道出了作为革命者必须所具备的素质-那就是坚持,因为坚持有美好的未来,现阶段的牺牲不可避免,但人毕竟有感情,为革命牺牲的人越多越能让人对那些牺牲的人产生崇敬,当影片最后一幕开始,孙中山安全离开香港,他朝着那片流血的土地,留下了眼泪„„..---序曲看完《十月围城》,怀着沉重的心情,看着沉默的爸爸,我问:“爸爸,你在想什么?”
他反问:“你觉得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什么?”
我想了很久,道:“革命党人真的不容易?”
爸爸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们明明知道只能是死,可偏偏还要去送死。”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去送死?”
“就为了给孙中山拖延时间开会啊,当时太紧急了,没有办法啊。”
“他们可以不去吗?”
我茫然地摇摇头„„
“ 爸爸,那你说他们为了什么?”
爸爸一字一句地回答:“他们是为了一个信念,为了一个四万万同胞的明天!”
好沉重,但却是事实。
陈少白,一名教师,一名报报社负责人,关键是一名革命党人,为了在香港做好迎接孙文的联络人,他出生入死,在万般紧急无奈的情况下,发动了商人李玉堂以及一些市井小民,不惜化妆调包,掩护孙文在香港的革命行动。在死亡面前他也恐惧,但深受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信念的鼓舞,他不仅鼓舞和动员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而且始终亲历战斗的第一线,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党人的革命热情;
商人李玉堂心底里也不愿做亡国奴,暗地里接济陈少白的中国日报,可当知道儿子也加入了革命党,深深为儿子的安危担心,可当受到陈少白入狱后的委托,他又毅然从商人变成了报社负责人,面对歹人的打砸,他临危不惧,从陈少白“舶来”的革命道理变成了他鼓舞报馆职员士气的信念;
李重阳,李玉堂的独生子,在“三民”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挥洒着十七岁的革命热情,当抽签被定位孙文来港的替身之后,他也深感恐惧,当他出发前和阿四对着怀表读秒数的当口,那样的颤抖体现了紧张和激动的情绪,体现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纠结在一起,但最终他被革命的使命感所驱使:“为了革命,已经死了很多人,为了不再死那么多人,我要从这里走出去!”人的生命欲望是一种本能,当一根锐利的竹签从黄包车前面戳进来的时候,李重阳呆滞的申请似有“死了一回”的感觉,可当他在自己临危之际,看到(想到)孙文安全脱险,脸上竟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那是一种信念被实现之后才有的笑容,让我为之动容„„
卖臭豆腐的摊主王复明,死前三十五岁,虽不了解什么革命道理,但侠肝义胆,就因看不惯“欺软怕硬”,就因“欣赏李玉堂的侠义行为”,他毅然加入了掩护孙中山在香港活动的队伍,最后终于惨烈地死在敌人的屠刀下;
阿四是李玉堂家里的一个车夫,忠心耿耿于少爷李重阳,心里爱恋着阿纯的阿四,满心想着回去能够取到阿纯,就在临危的那一瞬,为了救自己的少爷,早把自己的至爱和对娶妻的渴望抛到了九霄云外,为了拖住敌人,硬被敌人活活踩死;
方红的父亲方将军因为多年被当作叛军,和下属隐居在香港,报仇、回家,就是驱使他出手援助孙中山的坚定信念,可惜:未出征身先死,留下独女为他送终;
烈女方红一心为了替父报仇,然后送父回家,最终,和杀父仇人同归于尽,没能实现父亲的愿望平安生存,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送父返乡;
黎明扮演的乞丐“刘公子”,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颓废了十年,可又因为自己心爱的女人,挺身助阵,最后实现超脱自己,灵魂与爱人同行;甄子丹扮演了一个原本可以“为了有钱赌博,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赌徒,却因为受到父亲角色感激发,为了女儿能有一份平安自在的生活(从影片里他几次静静地看着女儿快乐地游戏场景),他选择了变节,他的全部信念就是女儿,因此他不惜牺牲自己来保全女儿的“父亲”李玉堂„„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真的让人为之震颤
反观现在的人,大多都是被利益所蒙蔽 , 少了当时的信念吧,古
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市井的小民贡献的何止是小责,而是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一个信念,为了同胞,为了他人牺牲自己,哪怕那光明的未来是自己拿鲜血换来也见不到的世界,他们憧憬,他们激动,把这些美好的向往幻化成生命的激流,尽情的迸发与燃烧,谱写了一小时的浩荡悲歌,我不禁自问现在的我如果生在那个年代可否如此洒脱的看待生命,一种为民族奋进的一腔热血之情。。看过往那些先辈,他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美好的生活,在这美好没有战争的环境下的我们是何其幸运,终其一生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那些先辈所追求的自由美好的国度,但是我们又有几个人好好的利用,对得起这鲜血铺成的道路,看完这部片子我心里久久无法平复,为了一个信念舍生
忘死,我的勇气呢,是不是也该如此的为着我心中的信念迸发与燃烧我的生命之歌,我也得好好想想了,为着那些先辈,也为着我自己。。。
姓名:柴璐
专业:古筝
学号:201104045
第五篇:十月围城影评
《十月围城》
——电影随笔
“我一闭上眼睛,梦里全是中国的明天。”当我看完《十月围城》这部电影,脑子里就只剩下这句话了。
《十月围城》一开始并不吸引我,只是冲着里面的演员去的,但后来它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里面一颗颗爱国心深深触动了我。《十月围城》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清末民初的香港,孙中山冒险到香港,与各地的革命代表会面,商议革命起义,而清廷则派出一名将军前来剿杀,于是,香港的革命志士陈少白和富商李玉堂就邀请了江湖高手保护孙中山。为了保护孙中山,香港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全城追杀。
《十月围城》以护孙行动为线索,充分刻画了社会各界革命志士为革命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富商、知识分子、车夫、小乞丐„„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以及爱憎分明在这部电影中被刻画地入木三分,体现地淋漓尽致。
在那个**的年代,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恐怖、血腥的事件。每当看到那些英勇无比的革命志士被那些残忍无知的清兵杀害,每当看到那些不畏艰险的革命志士在为中国的明天战斗着,我的心就被揪着,愤怒、感动、憎恶、震撼的情感交织着。如果没有他们浴血奋战保护孙中山,如果没有他们智慧与忠诚的沉淀,如果没有他们奋勇拼搏,清政府会那么顺利被推翻吗?辛亥革命会顺利爆发吗?中国会有崭新的面貌,我们会有现在美好、幸福、充满阳光的生活吗?
在中国这漫长岁月里,我们值得骄傲的不仅仅是祖上留给我们的丰厚财富,更是那些仁人志士用生命换给我们的美好明天,尽管他们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人,尽管他们可能没有渊博的学识和万贯家财,但他们有一颗爱国的心、忠诚的心。“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们代表的是信仰,若失去信仰,将永远停滞不前。
让我们带着信仰,守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