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黎明影评《十月围城》《梅兰芳》[定稿]
编辑 | 删除 《十月围城》:将精神注入动作
周黎明 发布于: 2009-12-11 17:22
随着社会越来越专业化,全才便越来越少;我们的电影越来越类型化,不同的类型诉诸不同观众群体的喜好。正如世上确有全才,银幕上也能出现跨越类型的作品。《十月围城》便是这样一部佳片,它为纯感官的打斗注入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追求,一种可贵的爱国精神,一种人文和政治理想。
影片讲述上世纪初孙中山到香港开会,发动全国各地的起义,清廷派人暗杀,各路仁人志士冒死为他保驾护航。很简单的故事线,但全方位伸展出一个复杂的世界。作为一部动作戏,《十月围城》属于上乘之作。它的铺垫紧凑扎实,绝不拖泥带水;下半部动作场景张弛有致,紧张但不腻烦。动作多,但每人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更值得赞赏的是,打斗风格跟人物塑造密切相关,没有为打而打的花拳绣腿。印象最深刻的是甄子丹的实拳实腿,和黎明的飘逸洒脱,一实一虚,相得益彰。
作为一部群戏,影片在选角方面独具慧眼,不仅没有落入明星大展览的俗套,反而让每个演员(无论明星与否)都挖掘出自己的表演潜质。几个老戏骨的戏好就不用说了,一些偶像派的表演也令人眼睛一亮:谢霆锋扮演的仆人当然有化妆的功劳,但小厮的气质完全是他演出来的;范冰冰的角色并不厚实,但她演出了立体感,把人物内心递进式呈现出来;王柏杰大概是该片阵容中唯一尚不能算明星的一员,而且这样的热血青年以往电影中多如牛毛,但他把忠和孝的矛盾处理得非常真实;最大的惊喜要数李宇春,虽然不如当年《卧虎藏龙》里的章子怡,但身手洒脱,百分之百突破了她自己。
不能光夸演员,编导在角色塑造上所下的功夫之深,使得整部戏达到罗伯特·奥特曼的群戏水准。慈禧和孙中山的写意处理饱含深意,而反面角色虽然面目可憎,但其效忠朝廷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新生事物的强烈怀疑,使之有了可信的动机,增添了类型片反角罕见的厚度。
有人说香港人只会赚钱,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但每逢关键时刻,那些被嘲为没有文化只知道钱的香港人却成了祖国的良心。《十月围城》渗透出港人与祖国休戚相关、唇亡齿寒的关系。影片中的港人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有些是逃亡,有些是讨生活,他们暂时逃脱了清廷的魔爪,但并没有因此漠视祖国的安危。相反,他们利用殖民统治者提
供的便利,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提供后方支援。英方的暧昧也颇有玩味,一方面不愿得罪清廷,另一方面试图维护自己超脱的姿态。正是在那种特殊的环境里,港人做出了既符合中国传统侠义精神、又顺应历史潮流的勇敢之举。影片最感动我的一个细节:每牺牲一位孙先生的保护者,银幕上打出该人生卒和籍贯的字幕,仿佛是在诉说:他,是香港人;他,是中国人,是这一个个无名小卒的仗义和献身,才使得中国的前途有了希望。
《十月围城》堪称十年磨一剑,本世纪初曾多次试图上马。我觉得,到今年才上画,不是坏事,反而更有意义。如今的社会越来越浮躁,人们的目光只盯着眼前,或者遥远的古代,而对近代史现代史上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采用障眼法。带着脑子看一看这样的影片,在满足感官之余可以满足灵魂深处的渴求。这是一部有思想、有理想、有情怀的商业片,一部令人思索忠诚与叛逆的类型片,一部打完以后让人悲愤的动作片。影片的打戏固然好,但于我而言,开场和结局将主题升华,充满悲壮,更是不俗。唯一可以改进的地方,是开场张学友的台词,如果在他说完最后一句话前中枪,这句台词就更具回味了。
《让子弹飞》:飞舞的不仅仅是子弹
周黎明 发布于: 2010-12-21 08:58
注:在2011年1月下的《看电影》专栏里,我将用更长的篇幅谈我对《让子弹飞》的看法,尤其是关于姜文扮演的角色的解读,因为这也是本片最遭诟病之处。以下刊载的是报纸影评,受篇幅之限,只能点到为止。
姜文发誓要把《让子弹飞》拍摄成一部谁都能看懂的影片。但何谓“懂”?“懂”是一个相对概念。我觉得我完全看懂了《太阳照常升起》,但或许我的理解跟导演相差十万八千里。《让子弹飞》的剧情确实不难懂,但个中涵义却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而且同样没有标准答案。
比方说,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两部党史,一部是打土豪分田地那阵的故事,另一部则与时俱进。这两种引申是自我矛盾的,但又奇妙地和平共处着。姜文的导演作品均提供了类似的解读空间,你可以从中看出革命的必要性,也可以悟出革命的荒诞性。看姜文而不做诠释,起码会损失一半以上的观影乐趣。对于姜文作品,不存在过度诠释的问题,只有诠释不足的可能。他的意象太丰富而吊诡,他的思想你未必认可,但力拔山河气盖世,他有着艺术家共通的狂傲和霸气,但他担当得起。评价姜文只能用艺术的标准,而非政治的标准。
退一步,即便完全无视内涵,你依然可以为《让子弹飞》拍手叫好。姜文的天才表现于他的原创性。《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前,青春成长题材在海外早已极其成熟,但姜文一出手,大家眼睛一亮。《鬼子来了》跟以往抗战影片的不同就更显然了,但也为更新更深的挖掘付出了代价。《太阳照常升起》的创新有刻意的一面,这限制了它的观众群,但无疑换来了遨游苍穹般的想象。《让子弹飞》是姜文17年中的第四部导演作品,这一次他又换跑道了,黑
吃黑的剧情虽然不算新,但我们第一次领略到姜氏风格的黑色幽默。
姜氏幽默不像冯氏幽默那么市民化,也没有赵家军的草根,既不同于伍迪艾伦的知识精英,更迥异于都市小资的情调。简言之,那是一种很男人、很凌厉、很强势的幽默,如同经过火烤的科恩兄弟。影片中采用的很多元素原本属于不可协调的风格,但被姜文揉碎了整合成有机整体。就拿很穿越的台词来说,原本属于恶搞喜剧的素材,但“浦东就是上海”这样的对白被姜文搁在民国早年居然一点不廉价。
影片的郊外场景有几分西部片的味道,而鹅城的布置却别具匠心。姜文把广东碉楼拍出了别样的风格,即富人虽然疯狂搜刮民脂民膏,但从居住环境(以及所暗示的心理状态)他们早已躲进小楼成一统,陷入了“人民”的汪洋大海。而这种类似汪洋大海的意象无处不在,从进城的那片浅水潭,到满地的金银或枪支,形式的夸张与矛盾中暗示着阶级的对立。再加上白马拉的火车、滞后到达的子弹等等,姜文若在荒诞的道路上再往前跨上几步,那就是特里·吉列姆《妙想天开》的境界了。
中国是一个善于模仿的国度,最缺的就是原创,姜文作品虽然也会借用类型片的壳子,但原创性是最强的。你大可以不喜欢他的作品,但你不能说“这种影片我看得多了”。就拿人物塑造来说,姜文扮演的张麻子似乎是好人,是革命派,周润发的黄四郎自然是恶霸,而葛优的角色好像是小丑,但你若换一个视角,这几个人物均不是十足的好人或坏人。至于戏中的穿越(包括道具和台词),那更不等同于穿帮。穿帮注定是低级的,而穿越有时可以很高级。看姜文的电影,千万别削足适履套到自己的框架里,而是应该尽量跟随姜文的创作路径。其实看谁的电影都是这样,但看姜文作品尤其应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姜文的天才,始于他的不循规蹈矩。
影评人周黎明评《梅兰芳》:有点优雅 有点沉闷
http://ent.QQ.com 2008年12月02日10:14 新京报 周黎明
我要评论(54)
1930年,梅兰芳鼓足勇气,去美国演出。锣鼓未响,当地媒体却将一张标签贴到他身上:“优雅的沉闷”。
这是陈凯歌新片《梅兰芳》中的一个细节。照理说,戏剧评论家是不可以在看戏之前发表评论的,也许那不是评论,聊作介绍而已。但看完电影《梅兰芳》,我最强烈的感受却是:优雅的沉闷。
影片中那些愚蠢的老美观众并不知道该在鼓点及亮相后鼓掌,但整部戏演完,他们抱以长时间的起立掌声。但对于《梅兰芳》这部影片,我以为值得鼓掌的不是整体,而是某些局部。
影片分为明显的三个段落,第一段是梅兰芳和十三燕的对垒,是整部影片最出彩的地方。气质如梅郎的余少群和气势如长虹的王学圻把两代京剧大师的风格和人格刻画得荡气回肠。这也是唯一一处涉及梅先生艺术成就的笔触———他勇于突破创新,擅长听取“外行”意见,注重戏剧表现力,搁在保守的今天,估计早就被人骂得狗血淋头了。这之后,影片每过十分钟就提醒你一次梅大师“伟大”“不朽”,但却无意说明伟大不朽在哪里。
第二段是梅兰芳与孟小东之恋,是最商业、最八卦的桥段,但却最缺乏惊喜。黎明和章子怡都算称职,但这段恋情,除了唱戏时的眉来眼去以及非常弗洛伊德的唱词,几乎让梅夫人福芝芳都波澜不惊,更何况置之度外的观众了。刺客那场戏简直有点儿戏,反倒是福孟正面对峙,有几分通俗剧的味道。
梅兰芳先生是一位温文儒雅的君子,这无疑增加了扮演者的塑造难度。但影片对于梅先生及其他人物的感情,似乎刻意保持在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他敬佩邱如白,视之为师长;他迷恋孟小东,视之为“红颜知己”(福芝芳的定义);他跟福芝芳相敬如宾,但一切似乎在不温不火中走向和谐,使得影片缺乏足够的戏剧张力。
一名小军官异想天开把自己当成“座儿”了。这个角色是第三段中最立体的,他被夹在自己所代表的恃势凌人的侵略军和刚正不阿的国粹大师之间,左右不讨好。他的动机和心态都颇复杂,但他跟梅兰芳的冲突超越了个人范畴,因梅的不合作而无以深化。梅的高风亮节得到充足的银幕展现,但这最具外在戏剧性的细节其实已经被剥夺了内在戏剧性,因为梅的眼里只有一条正确的道路,或者说他只表现出一种选择。
黎明是不幸的,他扮演的这个角色乃神坛上的一座雕像,令人尊敬但纹丝不动。他尽力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这是一个用气质说话的神人,而黎明身上缺少这种气质。或许,拿《霸王别姬》中的张国荣
来相比是不公平的,毕竟张扮演的是虚构人物,可以更矛盾。如果更张扬,但无疑,张有旧时男旦的气质,而黎明没有。另一个不利因素是孙红雷说王学圻和余少群的闪光集中于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那么,孙红雷是贯穿始终的亮点,他赋予这个亦师亦友亦经纪人亦编导的角色一种心理的真实性,于是,遮蔽了黎明的明星光彩。相比之下,章子怡要幸运得多,她的角色本身没那么内敛。总之,当梅兰芳跟周围人物发生戏剧关联时,戏总是在对方那儿,仿佛是山不转水转。
《梅兰芳》是一部细节精致、制作认真的文艺片,可以看出,陈凯歌非常用心,但有点缩手缩脚。我能理解他的无奈,但我真的希望,他能够更大胆一点,更放开一点。
□周黎明
第二篇:影评十月围城
影评:《十月围城》
——小人物之革命
这是一场小人物造就的革命,这是一部小人物造就的影片。影片《十月围城》讲述了在清朝末年,政府孱弱,外强入侵,民不聊生,国父孙中生率领一批仁人志士革命救国的背景下,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等在香港中环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影片的主角不是孙中山,而是一群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物,龙其是处于底层的小人物,一群三教九流的市井小民。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目的不同,却在同一条名为革命的道路上先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混迹街头的小人物懂什么是“革命”吗?不懂,他们的思想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救国救民的大志向,但在这条革命的道路上,他们还是慷慷慨慨地把性命交了出来。这份慷慨就义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阿四,一个从小就被富商李玉堂收养的孤儿,少年时便成了李玉堂的专属车夫。他天性纯朴善良,对老板极为忠诚。阿四的天空很小,只有老爷和少爷。他生活理念也很简单:快乐最重要,而老爷和少爷的快乐比自己的快乐更重要。直到照相馆小妹阿纯的出现,阿四的生活才有了新的期待。他渴望爱情,渴望与阿纯在一起。但当老板李玉堂成为革命的组织者时,阿四为了“让老爷和快乐”,主动请缨参与行动,成为孙中山的保镖之一。其实阿四一点武功都不会,更不知什么是革命,他只知道,要保护老爷和少爷的安全。革命前夕,老爷帮阿四向阿纯家提了亲,兴奋不已的阿四还天真地想象着“过了那一天”,就可以与阿纯结为夫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他永远也等不到那一天了。还记得他牺牲时的场景,为了不让敌人阎孝国伤害少爷,奄奄一息的他死死地拽住阎孝国不放,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是革命的热情让他作出这样的牺牲吗?我觉得更多的是感恩之情吧。阿四,一个车夫,离“革命”是那么的遥远,但他的纯真赤诚却是影片中最动人的一笔。
“小贩”王复明。他是一个巨人,高高的个子,强壮的身板,不禁让人有些害怕。他在离开少林寺之后,成为街头卖豆腐的小贩。他外表粗糙,但内心细腻、单纯、嫉恶如仇。受李玉堂的正义启发,他接受了李玉堂“帮我保护一个人”的请求。从此,他就如同所有拥有深厚正义感和爱国之心的普通人一样,加入了这场前途未卜,生死不明的危险行动。是嫉恶如仇的侠义让他奋不顾身地前行,在被众多刺客的围攻下冲出重围,在推倒木柱截断刺客的去路时向阿四高喊道:“我叫王复明!王复明!走啊!”而后将自己和敌人埋藏在这片土地上。何为死士,何为侠者,王复明当之无愧。
“打女”方红,一个身手矫健敏捷,性格倔强,但内心向往平静安逸生活的小女子。因为见证过革命的惨烈,所以当她看到父亲一口答应保护孙中山的工作时非常不悦,因为父亲突然被害,她举目无亲,所以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明知路途险恶,明知这一去就不能再回头,她仍毅然前行。为了什么?她的目的很明确:不为革命,只为报仇!在最后的激战中,方红终于寻找到了杀父仇人。在危急时刻,方红选择了与暗杀者同归于尽。“爹,请恕女儿不孝” 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一句话。
这3个人物在影片中出现时间都不长,可以称之为小人物中的小人物。但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每个人的经历都有让你感动的理由,都能让你感受到小人物的革命力量。
影片中还有痛苦痴情的刘郁白,深沉父亲沈重阳,誓死革命的陈少白,大义广博的李玉堂,稚嫩天真的李重光等。影片中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开始,却有着为革命牺牲的共同终点。不要忘了,他们只是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一群手无寸铁的小人物,一群甚至连革命是什么都不清楚的小人物。他们为革命献身的那份执着与信念,那份乱世中爱国情怀,感人至深,值得敬仰。
第三篇:十月围城影评
《十月围城》影评——1906年,有个人叫王复明
首先感谢我所在的公司,让我有机会提前领略这部贺岁大片。《十月围城》拍的不错,特别是在三枪、风云、刺陵的卖力衬托下,更显得分外美好,略微治愈了咱受伤的心灵。
走进1906年的香港,《十月围城》并未如我想象一样靠几个或众所周知、或深藏不露的高手斗智斗勇、力挽狂澜,那些舍命保护孙中山,挽救革命于水火的,只是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市民,而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个叫做王复明的和尚。
为王复明的牺牲感动,最初源于其临死前那句:“我不是臭豆腐,我叫王复明!”。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在那个时候喊出来,分明透露着对同伴的不舍和对自己的骄傲,于是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前面几幕,方始理解导演之深意。
感动于王复明,是因为他的原则。身为少林弟子,又天生人高马大,想要靠着武功独霸一方可能有点难度,但找个大户人家做个武师或者直接投靠清政府做个武官,过个小康生活是没问题的,但他没有,而是辗转向南来到香港,摆了一个臭豆腐摊,低调地做着勉强糊口的小本买卖,等待着出手的机会。
感动于王复明,是因为他的善良。身为武功高手,他不但没有仗势欺人,反而连盆花都舍不得破坏,而且也见不得别人破坏,别人送给他花就会很高兴,看到方红不安还会讲故事哄她安慰她,可见他虽
然被赶出少林寺,但信仰仍在心头,仍然保持着一颗锄强扶弱、侠义善良之心。
感动于王复明,是因为他的智慧。《十月围城》中参与保护孙中山的义士,目的各有不同:阿四是为报老板之恩,方红为继承遗志并报杀父之仇,刘郁白即悔前事又感李玉堂之恩,但求一死,甄子丹只为女儿的将来。可以说,他们对保护孙中山的意义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但王复明不同,这也是导演精心设计的一个隐藏内容。
试问王复明为何会被少林寺赶出?为何一路向南来到香港?善良又有原则的他,为何在李玉堂庆祝儿子上大学的时候非要拿走五袋米?为何李玉堂训斥警察时他会刚好出现?为何他会主动提出要给李玉堂帮忙?为什么他的名字叫做复明?少林寺和清政府是什么关系?
只有一条线索能把这些情节串联起来,那就是王复明其实不是被少林寺赶出,而是特意被派出进行反清复明活动的。
事实上少林功夫在明朝的发展达到顶峰之后,却在清朝转入地下化,因为少林寺实际上是「反清复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王复明就是少林寺派到香港——这个当时革命发源地——的重要人才,王复明来到香港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李玉堂暗中支持革命,于是故意想方设法接近李玉堂,最终参与到保护孙中山的行动中,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点从他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来,在开始阶段任由人喊他臭豆腐,只有在临死之前才大声喊出:“我叫王复明”,事实真相,呼之欲出。
王复明的智慧在于既能隐藏身份,又能掌握信息,在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因此他虽未能复明,但终为反清拓宽了道路,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电影里孙中山先生说到:“十年前,衢云兄跟我在此讨论何为革命,当时我说,革命——就是为了四万万革命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十年过去了,我从他乡漂泊重临,与我志同者相继牺牲。革命两字与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语,今日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是革命!”
革命是痛苦的。十年间,与孙中山道同者已经相继牺牲,但其仍坚持返港,并同意找替身来掩护自己,原因同样可用其自身台词解释:“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为重要”。因要救国,孙中山明知道有人会因掩护他而死,仍须不得已而受之,以争取更多之时间。这个道理,重光懂,王复明也懂,因此他们也能受之。
我愿意相信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做过这么一件事,且在1906年喊出我叫王复明这句话,而100年后的我,通过这么一部电影,了解到当时有这样一个人,做过这样一件事,临死前传递给阿四和我们这样一个意思:“朋友,如果革命成功,盛世到来,请你不要忘记我,你曾经这个叫王复明的朋友,我们一起生死与共,保护孙中山先生,掀起革命之火,革命之痛苦,我愿意承担,请你以我为荣,这是我的骄傲。”于是我记住了他的名字,感动于他的所为,那么如
果他在九泉之下能感到一丝欣慰,我就会非常开心。
有人说《十月围城》没有大爱,是一群小人物被人忽悠去保护孙中山,所有的人都是晕的,我觉得这样说的人自己才是晕的。
确实,这部片子里很多保护孙中山的人不知道自己行动对中国革命的意义,但却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同样是保护,为何他们不去保护杀手?不去保护阎将军?不去保护清政府?只因为清政府不得“势”。
孙中山先生说过:“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什么大爱,什么时代”,李宇春弄不明白,但是孙中山明白,我们也明白。只因为孙中山能够创造陈少白、李玉堂、李重光和千千万万有识之士理想的世界,所以他们才不遗余力,想方设法的保护孙中山,而阿四等人,则是因为李玉堂等人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想要的东西,心中感念而加入到保护孙中山的行列,每个人的出发点是自己的小爱,但最终在孙中山这里汇集成了大爱。时代至此,再无退路,天下大势,尽皆归于中山先生,因此此事必成。
第四篇:十月围城影评个人
十月围城观后有感
这整个故事都围绕着孙中山展开,但孙中山在电影中充其量只是类似配角的地位,真正的主角是那些英勇牺牲却不被外人熟知的“小人物”。孙中山在整个影片后期留给观众最大的印象就是那顶戴的很深的帽子以及略显消瘦的背
影,甚至在去会议地下道的路程中没有一句台词没有一张正脸,连侧脸也不曾 留给观众就匆匆坐上角力车。但作为故事整个的核心人物,孙中山的连接作用不可磨灭。他真正出场是在影片高潮时候,这时清廷已经在必经之路布置了大量杀手以及炸药,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一边是杀手的围追堵截一边是周边的人为保护他的安全奋力拼杀,他坐在车上并未有多余的动作,甚至在方红为阻止杀手引爆炸药甘愿牺牲自己与敌人葬送在火药桶下,他也没掀开帆布看周边的情况。这种超乎常理的“冷静”让孙中山显的可有可无,甚至有点“冷血无情”。直到最后已经抵达开会的地点时候他才露出了正面道出了在电影中为数不多几句台词。“我曾认为我会一直做医生,因为医生能减少人民痛苦,能治病救人,但是,我错了,医生的能力有限,他所能救助的仅仅是有限的个人,并不能挽救天下苍生,所以我``选择了革命!经过了多少年,昔日跟我站在同一战线的朋友已经不在,他们牺牲了,我必须将革命坚持下去,为了四万万同胞,我们必须得坚持下去” 这句台词道出了作为革命者必须所具备的素质-那就是坚持,因为坚持有美好的未来,现阶段的牺牲不可避免,但人毕竟有感情,为革命牺牲的人越多越能让人对那些牺牲的人产生崇敬,当影片最后一幕开始,孙中山安全离开香港,他朝着那片流血的土地,留下了眼泪„„..---序曲看完《十月围城》,怀着沉重的心情,看着沉默的爸爸,我问:“爸爸,你在想什么?”
他反问:“你觉得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什么?”
我想了很久,道:“革命党人真的不容易?”
爸爸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们明明知道只能是死,可偏偏还要去送死。”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去送死?”
“就为了给孙中山拖延时间开会啊,当时太紧急了,没有办法啊。”
“他们可以不去吗?”
我茫然地摇摇头„„
“ 爸爸,那你说他们为了什么?”
爸爸一字一句地回答:“他们是为了一个信念,为了一个四万万同胞的明天!”
好沉重,但却是事实。
陈少白,一名教师,一名报报社负责人,关键是一名革命党人,为了在香港做好迎接孙文的联络人,他出生入死,在万般紧急无奈的情况下,发动了商人李玉堂以及一些市井小民,不惜化妆调包,掩护孙文在香港的革命行动。在死亡面前他也恐惧,但深受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信念的鼓舞,他不仅鼓舞和动员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而且始终亲历战斗的第一线,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党人的革命热情;
商人李玉堂心底里也不愿做亡国奴,暗地里接济陈少白的中国日报,可当知道儿子也加入了革命党,深深为儿子的安危担心,可当受到陈少白入狱后的委托,他又毅然从商人变成了报社负责人,面对歹人的打砸,他临危不惧,从陈少白“舶来”的革命道理变成了他鼓舞报馆职员士气的信念;
李重阳,李玉堂的独生子,在“三民”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挥洒着十七岁的革命热情,当抽签被定位孙文来港的替身之后,他也深感恐惧,当他出发前和阿四对着怀表读秒数的当口,那样的颤抖体现了紧张和激动的情绪,体现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纠结在一起,但最终他被革命的使命感所驱使:“为了革命,已经死了很多人,为了不再死那么多人,我要从这里走出去!”人的生命欲望是一种本能,当一根锐利的竹签从黄包车前面戳进来的时候,李重阳呆滞的申请似有“死了一回”的感觉,可当他在自己临危之际,看到(想到)孙文安全脱险,脸上竟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那是一种信念被实现之后才有的笑容,让我为之动容„„
卖臭豆腐的摊主王复明,死前三十五岁,虽不了解什么革命道理,但侠肝义胆,就因看不惯“欺软怕硬”,就因“欣赏李玉堂的侠义行为”,他毅然加入了掩护孙中山在香港活动的队伍,最后终于惨烈地死在敌人的屠刀下;
阿四是李玉堂家里的一个车夫,忠心耿耿于少爷李重阳,心里爱恋着阿纯的阿四,满心想着回去能够取到阿纯,就在临危的那一瞬,为了救自己的少爷,早把自己的至爱和对娶妻的渴望抛到了九霄云外,为了拖住敌人,硬被敌人活活踩死;
方红的父亲方将军因为多年被当作叛军,和下属隐居在香港,报仇、回家,就是驱使他出手援助孙中山的坚定信念,可惜:未出征身先死,留下独女为他送终;
烈女方红一心为了替父报仇,然后送父回家,最终,和杀父仇人同归于尽,没能实现父亲的愿望平安生存,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送父返乡;
黎明扮演的乞丐“刘公子”,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颓废了十年,可又因为自己心爱的女人,挺身助阵,最后实现超脱自己,灵魂与爱人同行;甄子丹扮演了一个原本可以“为了有钱赌博,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赌徒,却因为受到父亲角色感激发,为了女儿能有一份平安自在的生活(从影片里他几次静静地看着女儿快乐地游戏场景),他选择了变节,他的全部信念就是女儿,因此他不惜牺牲自己来保全女儿的“父亲”李玉堂„„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真的让人为之震颤
反观现在的人,大多都是被利益所蒙蔽 , 少了当时的信念吧,古
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市井的小民贡献的何止是小责,而是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一个信念,为了同胞,为了他人牺牲自己,哪怕那光明的未来是自己拿鲜血换来也见不到的世界,他们憧憬,他们激动,把这些美好的向往幻化成生命的激流,尽情的迸发与燃烧,谱写了一小时的浩荡悲歌,我不禁自问现在的我如果生在那个年代可否如此洒脱的看待生命,一种为民族奋进的一腔热血之情。。看过往那些先辈,他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美好的生活,在这美好没有战争的环境下的我们是何其幸运,终其一生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那些先辈所追求的自由美好的国度,但是我们又有几个人好好的利用,对得起这鲜血铺成的道路,看完这部片子我心里久久无法平复,为了一个信念舍生
忘死,我的勇气呢,是不是也该如此的为着我心中的信念迸发与燃烧我的生命之歌,我也得好好想想了,为着那些先辈,也为着我自己。。。
姓名:柴璐
专业:古筝
学号:201104045
第五篇:十月围城影评
《十月围城》
——电影随笔
“我一闭上眼睛,梦里全是中国的明天。”当我看完《十月围城》这部电影,脑子里就只剩下这句话了。
《十月围城》一开始并不吸引我,只是冲着里面的演员去的,但后来它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里面一颗颗爱国心深深触动了我。《十月围城》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清末民初的香港,孙中山冒险到香港,与各地的革命代表会面,商议革命起义,而清廷则派出一名将军前来剿杀,于是,香港的革命志士陈少白和富商李玉堂就邀请了江湖高手保护孙中山。为了保护孙中山,香港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全城追杀。
《十月围城》以护孙行动为线索,充分刻画了社会各界革命志士为革命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富商、知识分子、车夫、小乞丐„„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以及爱憎分明在这部电影中被刻画地入木三分,体现地淋漓尽致。
在那个**的年代,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恐怖、血腥的事件。每当看到那些英勇无比的革命志士被那些残忍无知的清兵杀害,每当看到那些不畏艰险的革命志士在为中国的明天战斗着,我的心就被揪着,愤怒、感动、憎恶、震撼的情感交织着。如果没有他们浴血奋战保护孙中山,如果没有他们智慧与忠诚的沉淀,如果没有他们奋勇拼搏,清政府会那么顺利被推翻吗?辛亥革命会顺利爆发吗?中国会有崭新的面貌,我们会有现在美好、幸福、充满阳光的生活吗?
在中国这漫长岁月里,我们值得骄傲的不仅仅是祖上留给我们的丰厚财富,更是那些仁人志士用生命换给我们的美好明天,尽管他们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人,尽管他们可能没有渊博的学识和万贯家财,但他们有一颗爱国的心、忠诚的心。“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们代表的是信仰,若失去信仰,将永远停滞不前。
让我们带着信仰,守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