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论文法律监督论文

时间:2019-05-15 08:0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舆论监督论文法律监督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舆论监督论文法律监督论文》。

第一篇:舆论监督论文法律监督论文

舆论监督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摘要】舆论监督类栏目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主持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驾驭和控制场面的能力、敏锐的新闻触感、快速的辨别及反应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严恪职业操守,与上线单位嘉宾真诚交流,对问题的存在和事件的发生、发展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遇到听众投诉时,抓住问题根源,以达到彻底解决的目的,从而确保节目常办常新。

【关键词】舆论监督主持人素质

淮北人民广播电台的“政风行风热线”是一档颇有名气的舆论监督热线栏目,虽然开办至今已经历了10个春秋,但热线愈热的势头始终未减。在淮北这块方圆27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026326、3884243两路热线号码,已如同120、110这些常用号码一样为大家所熟悉。“政风行风热线”上线单位时间表,听众也是熟记于心,有什么事,几号打“政风行风热线”似已形成了共识,有事打“政风行风热线”,想咨询的事准能问清,想投诉的问题准能解决,30分钟的时间里,平均每天接进直播间8个电话,多时15个。探其原因,除了受众需要它来解决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之外,主持人对处理问题的把握基本到位和高解决率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想成为一个较为称职的舆论监督节目主持人,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

一、现场受理要“内功做足”

所谓内功,就是在具体的受理投诉中,主持人要具有驾驭和控制场面的能力,这需要实践的积累。一是主动掌握大量的信息,从各个渠道收集各种法律

法规,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二是根据受众反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挖掘事情背后的东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三是在受理投诉中要学会掌握投诉人的心理状态,冷静考虑问题。虽然打进热线的受众大都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情况,但由于有些是久拖未决的问题,难免会在表述中出现情绪过激,要以信任和理解的态度将其情绪软化下来。在与受众的“对白”和问题处理的答复上,要态度明朗,观点明确,不能含糊,特别是在带有定性性质的关键字眼,更要力求准确。现在受众的参与意识也很强,很想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此要耐心听取和适时的打住,使其有一个心理释放过程。而在措辞用句上,增一字或减一字都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后果,要有古人那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神。我们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反映:李先生家中的孩子曾经遭人绑架,当初为救孩子往一个帐号里存了一大笔钱,后来在警察的努力下,孩子得救了,但这笔钱却因为不知道帐户密码而迟迟取不出来,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银监局和公安局共同出面协调,虽有难度,但几经努力,事情还是圆满解决了,听众十分感激。报道这件事时,我们在备稿中提到了一些细节,但在审稿中考虑到如果播发出去,虽然内容显得丰富详实,可这种具体的做法会引起不良后果,终于在播发前拿下了这段话。这种看似并不大的问题,其实正是体现了主持人所具有的内功。

二、节目中的整体把握,要流畅亲和

节目主持人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敏锐的新闻触角,快速的辨别及反应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主持人的亲和力可以使听众与上线嘉宾放松紧张情绪,自然进入谈话主题,主持人思想清晰的引导,可以使听众和嘉宾迅速进入问题重点,节省上线时间;主持人在反馈、热线、预案之间轻松娴熟的衔接使

这些相对零散的环节形成一个流畅的整体,使节目更具可听性;遇到情绪激动的的听众,上线嘉宾一时无措,主持人适当的言语安抚,既可缓解听众情绪,又可为上线嘉宾调整思路,争取时间,使节目体现出人文关怀;遇到推搪拖拉的上线领导,主持人含蓄鼓励,听众追问到底,使矛盾适当激化,引起领导重视,便于问题处理解决。

三、督促投诉要事事有落实

来投诉的听众,最怕投诉有去无回,屡有反复,受众从希望变为失望和抱怨,这样的次数多了,热线的地位也会随之下降。从笔者的经验教训来看,往往是督促工作落得不实所导致的。应该说,绝大多数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是能以群众利益为重,认真积极地处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解决老百姓的疾苦,但也会遭遇一些碰到到棘手问题互相扯皮推诿的“太极推手”。这就需要主持人本着对受众利益负责的精神,抓住问题的实质,认真督办,直到问题得以解决。听众杨先生在单位出了工伤,医药费迟迟不给报销,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在劳动保障局上线时打电话反映,下线后我们全力跟踪督促,第2天下午杨先生就拿到了5000元钱;供电局上线,朔里的李先生反映电工在更换电表时多收了电表费,换下的电表没返还给农民,下线之后,我们和供电公司监察室工作人员立刻展开调查处理,李先生很快领回了多收的95元钱,违规的电工被留用察看2年,并要求各供电所开展自查自纠,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出现。老百姓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你这里解决了,这样的例子多了,受众就更加信任你,信任你这个栏目,栏目的生命力就会持久。职能部门知道你办事是认真的,是不玩虚的,解决问题也就不敢玩虚的,不会糊弄你了。

四、解决问题要“技高一筹”

所谓技高一筹,就是主持人对问题的存在和事件的发生、发展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遇到听众投诉时,容易抓住根源,以达到解决的目的。舆论监督节目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主持人必须要坚持群众的观点,还要学会做受众的工作,理解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愿。受众反映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节目中注意把握这个基调,只要合乎情理,又能办到的,要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办到。对于因条件限制而暂时无法解决的、重要的信息,及时提供给领导们决策参考,改善工作方法,调适当前政策。从这一角度看,我们在解决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还充当了及时传达民声民情的政府信息员的角色。可见,熟悉和掌握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不但是解决投诉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解决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舆论监督节目主持人必须掌握好这个基本功。

凡是做这类节目的主持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如今听众所反映的不再是简单的停水断电等问题,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也有一些是有关部门暂时无法解决或者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难度比较大,如果不讲究对策,就很有可能因为没有现成的政策配套,或者相关的部门不积极配合而陷入被动,受众反映出来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主持人接到这类投诉,就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处身设地为两边想,既妥善地考虑当地政府部门的具体实情,又要提出有效建议,促成解决老百姓面临的难题。这种“两边想”的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投诉热线经常会遇到各类问题,成功的解决一例,会起到带动一片的效果。如财政局上线时,徐先生反映相山办事处居委会用低保钱发工资,下线后,市财政局党和十分重视,与民政联合成立调查组,经查

反映情况属实,市民政下发查处情况通报:1.追回违规发放低保金2400元,2.责成相山区民政局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3.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工作。通报一出,关注低保问题的市民欢声一片;但是居委会工作人员工资如何发放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工资发放问题不解决,以后或其他居委会还会出现类似问题,经过与相山区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终于解决了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问题,通过“两边想”,最终取得了两全其美的效果。听众李先生在2006年圣诞节在某火锅店吃火锅,因地面湿滑时被摔伤,多次找商家交涉未果,打了热线,下线后几次协调处理,帮助消费者获得1万元的赔偿费;事后,我们又跟踪追击,协同工商和安监部门对全市商家的地板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进行整改,以确保市民消费安全。这种问题的高解决率,会让受众体会到你的“与众不同”,也展示出了热线栏目的权威性。

五、严恪职业操守,与上线单位嘉宾真诚交流

舆论监督节目受百姓关注,节目主持人为听众喜爱,主持人也必然会受到上线单位的欢迎,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主持人一定要严于律己,严守主持人职业操守和道德操守硬指标,自己是舆论监督的代表,更是受大家监督的对象,丝毫不能马虎。为做好热线节目,应该真诚与上线领导嘉宾交流,虚心请教行业知识,共同商讨节目中遇到的问题,协助上线单位解决市民投诉的热点难点,提醒他们改进热线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征求他们对节目的意见与建议,为政风行风热线工作顺利开展营造和谐气氛提供成功条件。

总之,轻松自如的驾驭舆论监督节目节目,需要主持人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实践,总结和提高。

第二篇:检察机关论文法律监督论文

检察机关论文法律监督论文:检察建议的适用现状及完善对

[摘要]我国现行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对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存在误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不是法律监督行为,而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事实行为。可以借鉴行政指导理论,将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为检察指导行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改革应当明确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范围、完善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程序、提高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理论水平、提供公正的司法救济。

[关键词]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检察建议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检察过程中针对不宜通过诉讼解决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一度被认为是检察机关一般法律监督表现形式,其目的是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因此,民事行政检察建议被检察机关广泛适用。但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至今没有被系统的研究,也没有明确的立法规定,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因地制宜、因事而宜,各地做法不尽相同,因此产生诸多弊端。

一、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无法可依,效力不足。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不同于刑事检察建议,刑事检察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65条第2项规定,检察人员发现提

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检察建议的,法庭可以延期审理;第174条第1项规定,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刑事检察建议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对法院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因而刑事检察建议属于法律行为。而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的,《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民事诉讼法》及《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均未规定检察机关具有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职权。而仅有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理规则》,该规则只能算是检察解释,其内容却又超出法律明确授权范围,因此对法院而言其法律效力大打折扣。

第二,程序简单,缺乏制约。因无法可依,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提出的依据、审批的程序与权限以及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范围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各地程序差异极大。相对于公诉书、抗诉书及纠正违法通知书而言,程序过于简单,并且缺少必要的制约。有的由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有的由检察长或分管检察长决定;有的由业务部门领导决定;有的由办案人员自行决定;甚至有的由书记员决定。

第三,内容粗浅,无的放矢。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事实上履行的是法律监督职能,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或针对安全

防范存在的问题,或针对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或针对人员的表彰或处理方面的问题。但检察实践中,许多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内容粗糙、说理性差,没有说明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依据、要求与理由,使人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第四,数量过滥。由于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定程序缺少必要的监督与制约,制定、发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比较随意,结果导致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权的滥用,不应该发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情形也发出建议(如民事纠纷),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生活。

二、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法律定位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弊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未对其明确定位,产生了相互矛盾的认识,不同地方根据相互矛盾的认识建立了相互矛盾的制度。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理论上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于法律监督,却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二是重视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法律监督作用,却认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只不过属于建议而轻视制定程序;三是认识到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权,但在造成他人损害时,却认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并无强制力从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虽然是事实行为,没有法定的约束力,但具有一定事实的强制力。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民事行政检察建议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因而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具

有事实上的约束力。其效力渊源是:一是检察机关的权威性。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享有强大的权力,包括职务犯罪侦查权、侦查监督权、批准逮捕和决定逮捕权、公诉权、抗诉权、狱所监督权等,对社会各层面具有相当大的威慑力,有关单位或者出于对国家检察机关的尊重,或者基于对检察机关监督权的朴素认识而接受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二是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实用性。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不乏有针对性强、理论性和实用性也都比较强的例子,能够针对有关单位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法律解决方案,给有关单位带来实际益处,因此当事人愿意接受。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解决有关单位的法律问题,对公民、法人有益。

日本法学家室井力说:“由于一切行政活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所以行政指导也必须合法。因此不允许行政指导超越有关行政机关组织法规定的权限。”[1]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亦然。虽然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没有明确的限制范围,但根据《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其范围应限定在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有关的当事人与事项。其他诸如普通民事纠纷、行政违纪等不应适用民事行政检察建议。

三、完善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路径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民行检察监督方式,笔者通过调研认为,规范民事行政检

察建议,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作用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首先,要在立法上确认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就目前情况而言,民行检察监督

采取检察建议这一非抗诉方式,既可以对民行检察监督进行丰富和补充,又可以体现民行检察广泛的法律监督性质。司法实践证明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简便灵活,行之有效,是对单一抗诉监督机制的有益补充。只有在两大诉讼法中确认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才能解决上述立法缺陷,从而使检察建议具有不可动摇性和权威性,以达到监督目的。

其次,要明确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应该是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决定、命令、调解书,包括人民法院的执行裁定、先予执行裁定、诉讼保全裁定等确有错误的,以及《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不决定抗诉的案件。笔者认为,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把握如下几条标准:一是标的小,影响不大不需要抗诉的民行申诉案件。二是确有错误的调解书。三是确有错误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裁定。四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存在的一般违法问题,如违反程序法,但不影响实体判决的情况,在执行活动中超范围扣押被执行人财产以及乱扣押、冻结案外人财产等执行违法,宜采取检察建议方式予以纠正。

再次,规范程序,增强检察建议实效性。检察建议的质量是其灵魂所在,检察建议能否被接受并执行,关键要看建议的合法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一要确保建议的合法性。要依据法律法规展开调查研究,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被建议单位的基本情况,做到让事实说话,无论是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出建议,都必须客观实在,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有的放矢。二是确保问题的针对性,即要找准问题的原因。在调查事实情况的基础上,还要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论理或剖析,务必切中要害,以换取发案单位的共鸣和警醒,抓住问题根源,找准 “症结”,突出建议的针对性。三是确保建议的可行性,即解决措施要具体、可行。找出“症结”所在之后,就必须积极研究预防措施,可以从发案部门或发案人员作案手段或作案过程入手,提出防范措施,防止再发生类案;也可以对尚未发案但确实存在漏洞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防患于未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议一定要具体、明确,符合被建议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又是被建议单位通过努力可以做得到的,这种建议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然就是“纸上谈兵”。[2]

最后,还应通过立法明确人民法院收到检察建议后的相关程序,可以规定允许人民法院通过简易程序或者不开庭审理或者直接以裁定纠正错误。

第三篇:劳动教养检察制度论文法律监督论文

劳动教养检察制度论文法律监督论文

论我国劳动教养检察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摘要:目前我国宪法和法律尚没有关于劳动教养法律监督权的明确规定,劳动教养法律监督尚存在监督力度不够、对劳动教养的呈批、审批、复查、复议程序无法监督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予以完善。

关键词:劳动教养;法律监督;法律依据;问题;完善 目前,我国的法治环境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普通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劳动教养制度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评论和攻击,如何加强对劳动教养各环节的法律监督,有效避免劳动教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显得更加必要。笔者从劳教检察的工作实践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劳教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我国劳动教养检察制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我国劳教检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对劳教相关工作的监督权一直由当地检察院行使。

但是由于劳教工作自身的特殊性,检察院对劳教所的监督一般是按派驻检察室的方式进行,并且,检察院对劳教所的监督发展较晚,很多监督制度不很完善,从而导致了我国检察机关对劳教所的监督流于形式。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相关立法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劳动教养检察制度从立法上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相关劳教检察的立法规定过于原则,没有具体规定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各环节的检察范围,并且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的检察监督主要是指对劳教执行和监管活动环节的监督,没有将劳动教养的决定、审批活动纳入检察范围;第二个问题是法律尚未明确检察院介入劳教决定环节进行监督的程序。法律规定对劳动教养的监督过于简单和模糊,并且偏重于对劳教执行环节的监督,在司法实践中,派驻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的监督往往没有具体依据,不知该怎么进行监督,从而导致监督不力情况的存在。

(二)派驻检察存在薄弱环节我国检察机关均在劳教所场所设立了驻所检察室,并安排专门的检察人员常驻劳教所进行日常的监督,但是,驻所检察室也实际操作中也有诸多问题,首先是检察机关本身人员较少,驻所检察室在各地检察院也不被领导重视,领导往往安排一些能力有限,水平不高的检察人员到驻所检察室,有的驻所检察室的常驻人员不到两人,远远达不到一所两人的最低要求,有的劳教所关押量比较大,驻所检察室人员不足,任务繁重的矛盾十分突出;其次,很多检察院只重视主要业务部门的工作,比如公诉和反贪,在人员分配上也向这些科室倾斜,对劳动教养的监督不够重视,导致诉讼监督与刑法执行监督不能一致。

(三)派驻检察机构缺乏实体性权利驻所检察机关发现劳教所执法不规范、侵犯劳教人员合法权益等情况时需提出检察建议,发现违法情况应当提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但是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检察机关享有相应的调查取证、纠正等实体性权利,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发出后,劳教所不重视,将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放在一边,置

之不理,在这种情形下,驻所检察室就没有了相应的强制力,也不能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很多地方,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同时,这也不利于检察机关权威的建立。

(四)对劳教人员所外执行的监督缺位驻所检察室的劳教所执行工作的监督不仅包括对劳教执行的监督,同时还包括对劳教变更执行的监督,所外执行是劳教变更执行的一种重要情形,目前,很多驻所检察室都存在对劳教变更执行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在劳教变更执行环节出现很多问题,如所外执行、所外就医人员脱管等。

二、完善我国劳动教养检察制度的措施为了保障人权不受侵犯,保证法律正确适用,针对目前我国劳动教养检察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制度建设,规定检察机关充分的劳动教养检察监督权力,以便派驻检察机构能够对劳动教养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检察,缓解矛盾并最大限度的杜绝公权力的滥用。

(一)在立法中进一步确立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的监督权第一,应在检察院组织法中规定检察机关应当对于限制和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实行法律监督,使检察机关的能够依法对劳动教养决定和审批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第二,应制定一部劳动教养监督法或者在新制定的劳动教养法中将检察院的驻所监督监督进行专门规定。

(二)明确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各环节的监督范围由于现行法规中对劳动教养的监督范围规定的过于宽泛,致使检察机关的职责范围

不够明确,工作不好开展。首先,要细化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审批活动环节的监督。加强对劳动教养审批活动的监督,确保劳动教养制度的正确适用和实施。为了方便监督,还需规定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在作出劳动教养或者不予劳动教养决定之日起及时将《劳动教养决定书》和《劳动教养通知书》送达同级的人民检察院,同级检察院对该劳动教养决定是否合法和恰当进行审查。其次,要明确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执行活动的监督。应当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在劳动教养交付执行后,对所内执行、所外执行、所外就医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还应当规定检察机关享有对劳动教养的教育工作的监督权,促使劳教所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以达到劳动教养的教育人、挽救人的目标。

(三)赋予检察文书的强制执行力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由于受到缺乏强制执行力、被监督单位的接受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监督效果不好,因此,要赋予检察文书更明确的法律效力,第一,要规范文书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明确检察文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检察建议要严格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提出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要具有说服力。第二,建立系统的检察工作制度,从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的提出到存档都应该建立一整套反馈机制。

第三,建立回访反馈制度。发出检察建议书或者纠正违法通知书以后,在一定时间内检察机关应当调查对方采纳、落实的情况。

确保检察监督效果的发挥。

刘中发.《劳动教养刑法化之根据求证》.载《刑事法评论》,2001版第9卷。

韩玉胜.《劳动教养的完善及其设计构想》.载《犯罪与改造》,2008年第2期.夏宗素.《劳动教养执行方式改革研究》.载《中国司法》,2007年第7期.吴步钦.《略论检察机关行使行政执法监督权的法理基础》.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7期(上).柯年.《论劳动教养的特点和完善对劳动教养机关活动的法律监督》.载《检察理论研究》,2003年第12期.

第四篇:韩涛论文_浅谈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

浅谈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

上海大学2011级法律硕士(非法学)

韩涛(学号:11720695)

内容提要: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是民主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新闻媒体产业快速发展,并以快捷、透明、受众面广的优势,成为了公众监督司法工作的主要途径。舆论监督使司法机关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减少了“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然而,不适当的舆论监督也不可避免的给司法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因此,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平衡,是当前亟待研究与解决的现实问题。关键词:舆论监督,司法独立,冲突与融合Abstract: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and judicial independence are two indispensible factors of the democratic and law-based country.In resent years, media indusrty is developing at an alarming speed.Media industry’s advantages are speedy, transparent, and has a wide audience.Media industry has become a main channal for the public to supervise the judical authority.With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ublic, the corruption of judical system is decreasing.On the other hand, inappropriate supervision may bring bad influence on judicial independence and judicial fairness.Therefore, it is needed to find balance between the judicial inpendence and the pubilc supervision.Key words: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judicial independence, conflict and merger

一、文献综述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依据及特点

舆论监督是广大社会公众及新闻工作者通过多元化的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

﹝﹞运行中存在的偏差行为进行批评、建议和制约的一种监督。1当今社会,电视、网络、报

纸等新闻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拓宽了社会公众对司法机构的监督途径,确保了公民知情权、言论自由权和批评建议权的实现,进而实现了广大社会公众和新闻工作者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正如一西方古老格言所说,正义不仅应当得以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审判应当公开,犯罪的证据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唯一制约手段的舆论

﹝﹞能够约束强力和愿望。

2我国《宪法》第32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就从宪法层面,确立了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和法律地位。

公众的舆论监督通常是借助各类新闻媒体进行的,这种监督方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真实性。媒体所报道的事件应当是客观真实的,不能报道实际并未发生的事情;或者虽然发生但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做部分改动的事情。第二,及时性。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速度是关键,各种事件应当在确保其真实、有效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向公众报道。第三,自由性。由于宪法赋予了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因此,公民和媒体可以在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关注和报道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并自由地对之发表言论,而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干涉。

(二)司法独立的内涵、依据及意义

司法独立即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指司法机关在法律的范围内对案件进行公正审判,﹝1﹞

﹝2﹞高阳海:《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协调》,《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法》,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而不受任何干扰。3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司法权的专属性,即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利。其次,行使职权的独立性,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最后,行使职权的合法性,即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

我国《宪法》第126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13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从立法角度,为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提供了依据。

司法独立原则是国际公认的法治原则,也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原则,它确认司法权的专属性和独立性,是现代司法制度的核心和基石。作为一项审判原则,它是保证司法机关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和正常行使职权的基本条件,防止法官的审判过程和审判结果受到来自其他政府部门和外界力量的干涉和影响。同时,司法独立是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

﹝﹞

二、舆论监督对司法独立的作用

舆论监督对于司法独立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使司法审判的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权力的滥用,成为了监督司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却因不适当的监督行为,给司法机关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妨碍了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

(一)积极作用

1. 监督司法审判,减少腐败现象

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途径之一,它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将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公诸于众,让广大社会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案件发生的背景、审理的进程、争议的疑点和最终的结果。在无形中为司法机关打开了一扇面向社会大众的“天窗”,让人们关注司法,了解司法,从而监督司法。这样的“天窗”,为以前陈旧封闭的司法工作带来了温暖的阳光,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不仅使司法工作更加公开、透明,而且让“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失去滋生的环境,从而实现司法工作的公平与公正。

2. 排除各方干扰,确保司法独立

我国法律规定了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司法机关往往会受到上级或同级权力部门和行政部门等的“关照”。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司法工作人员屈于上级的压力,不得已而按照上级的“意思”判案,而不是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判案,致使审判结果失去公正性。这样缺乏独立性的司法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然而,舆论媒体可以全程直播司法审判,将整个司法过程置于广大社会民众监督的压力之下,利于司法机关排除来自权力部门等各方的干扰,独立审理案件,依据法律和事实得出公正的结果,最终实现司法独立与社会公正。

3. 进行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新闻媒体是广大社会公众关注司法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使人们能够更频繁的接触法律。在人们关注司法动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增加了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媒体舆论传播法律知识,提高了社会公众同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也使人们在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采取心理攻势,利于法官审理

媒体对司法工作进行跟踪报道,其镜头指向司法工作人员的同时,也指向了原被告双方,﹝3﹞张鑫玲:《寻找对立统一的平衡点》,《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而镜头背后则是广大的社会公众,这就容易使被告人对镜头产生心理虚弱。无论是担心镜头后面的熟人看到而丢面子,还是担心遭遇广大观众的指责,原被告双方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压力,从而在情绪和行为上发生各种变化,利于法官掌握其心理动态,更有利于案件审理。

(二)消极作用

英国学者史迪芬认为:“一个独立的审判机关应当是只根据法律实现正义,而不受政府

﹝﹞政策和倾向性影响的司法机关。”4从历史的经验和当代的实际来看,对司法独立的最大威

胁除了来自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的非法干涉外,舆论的过分炒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1.追求轰动效应,夸大偏离事实

舆论媒体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监督司法工作,更重要的是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追求商业效益。这就导致媒体在进行司法报道时,容易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新鲜、奇特和速度,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是从案件本身出发,真实、完整的展现整个案件的背景情况和审判过程。

有些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夸大案件中能够吸引眼球的事实,并用煽情式语言进行渲染,使公众受其影响而对司法机关的最终审判结果有不一致的意见。有些媒体在报道中加入了主观感情色彩,丝毫不顾及司法机关的审判,从而引导公众对案件的认识产生偏差。有些媒体工作者法律知识匮乏,在报道中不能客观准确的呈现案件事实,甚至严重偏离事实,致使广大公众不能全面了解案件的情况。媒体的种种不当行为导致公众不能够全面、客观的了解案件情况,从而导致公众的观点与司法机关的审判结果不一致,在二者相差极大或者截然对立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舆论争端,使公众怀疑司法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影响司法机关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和地位。

2.缺乏客观理性,干扰法官判断

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来看,弱者总能轻而易举的博得人们的同情。但是并非所有案件当中,都应该保护弱者而谴责强者。然而,如今的公共舆论总是不自觉的站在弱者一方,忽略案件的客观性,忽略司法的理性。社会舆论的队伍是强大的,是镜头背后所有观众的总和,如果最后的判决没有站在弱者一方,公众会利用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介发表自己的言论,给司法机关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干扰司法者的判断,甚至影响审判结果。

2005年2月长春发生的付忠涛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案件,曾引起媒体的广泛报道。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付忠涛死刑。付忠涛不服上诉,称自己没有杀人动机,而新闻媒体对此案进行了跟踪报道:受害人家属的悲痛欲绝,旁观群众的严厉谴责,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舆

﹝﹞论声讨愈演愈烈。二审法院最终做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5如今此事已过去

多年,冷静思考一下,从情理上说,付忠涛的行为的确让受害者家属甚至旁观者难以接受,但是从法理上说,也许付忠涛罪不至死。然而,在强大的舆论声讨声中,在社会对受害者的同情声中,法官的主观判断难免会受到影响。缺乏客观理性的舆论,不仅不能代表正义,还将干扰法官判案,影响司法机关主持正义。

三、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

(一)国外做法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现象在世界各国都有所体现,各国也纷纷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在英国,媒体报道必须遵循“司法第一,媒体第二”的原则。设立藐视法庭罪,刑事案件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任何媒体发表有可能影响审判或影响法庭尊严的报道都﹝4﹞

﹝5﹞柯葛壮:《舆论监督与司法权威》,《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5期。黄亦飞、赵修再:《新闻监督与司法审判的冲突与平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将视为藐视法庭罪。同时,媒体必须根据起诉书报道诉讼进程,对进行不当采访和报道的媒

﹝﹞体负责人,将处以罚款或监禁。6在希腊,刑事案件在法院未做出正确裁决前,法律禁止

有关此案的评论和对被告人的指责。在德国,法律要求判决后的批评和评论应该同现实中的﹝7﹞诉讼报道明确区分开。诉讼报道应当客观、全面、真实,不能与评论混为一谈。在美国,如果某案件舆论影响过大,法院将把案件延期审理,直到舆论偏见的影响消除,或者采用变更管辖的方法将案件移送其他法院审理,从而避免舆论压力影响司法审判。

﹝﹞在我国,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宣布在全国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8,但是我国的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不融合的现象仍然严重,二者相互对立的问题亟待解决。适当的借鉴外国的司法经验,有利于我国缓解二者的矛盾与冲突。

(二)从舆论监督角度

1.实事求是,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任何自由都不是无限制的自由。无论是公民还是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客观事实,避免对案件事实进行部分的夸大和有偏向性的渲染,给司法机关施加不必要的压力。公民个人发表言论时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可以发表不同意见,但是不能损害司法机关或者其他人员的利益,违背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新闻工作者报道司法工作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维护法律权威,不得为了商业利益对案件的部分事实进行片面夸大和过分渲染,也不能在报道中加入过多的主观因素,引导公众做出非理性的言论,忽略案件的客观性,对司法者的判断造成干扰。

2.借鉴外国,报道与评论分开制

结合我国法治现状,并借鉴外国经验,我国可以实行诉讼报道和诉讼评论分开制。在进行诉讼报道时,应当根据起诉书进行全面、具体、客观地报道,不得违背司法程序进行超前报道和预测性报道,也不得发表可能影响审判的任何言论。在进行诉讼评论时,要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滥用言论自由权,不得侵害其他机关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参考法学家或专业人士意见,从专业的角度来评论审判的结果。

3.二者融合,媒体配备法务人员

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的评论与监督,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新闻媒体的影响。新闻媒体在进行法制报道时常常会不自觉的加入新闻工作者个人的主观看法,这些看法产生的舆论导向有一定的偏向性,不利于法制宣传。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法律知识,该新闻工作者可能并未意识到其言论产生了如此导向,因此,应当为新闻媒体配备法务人员,或者设置法务机构,为媒体的法制报道提供法律指导,从而保证法制报道的合法性和客观性。

(三)从司法机关角度

1.加强沟通,公开案件审判过程

在我国,对于同一案件,社会公众与司法机关的意见不一致,常常是由于社会公众不能得到全部的司法资料,而对案件没有整体的认识。因此,加强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更大程度的公开案件的审理过程,已显得尤为重要。在美国,任何一个与案件不相关的人都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搜索到案件的全部资料。其成本之低、获得之方便,使美国司法机关的工作透明、全面的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不仅利于社会公众关注和参与司法,而且利于舆论对司法工作进行监督,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我国也应当在不违反法律、不侵犯当事人利益(如未成年人等)的前提下,逐渐公开司法审判的全部过程,加强司法审判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6﹞

﹝7﹞参见岳红强、王春力:《在冲突中寻求契合》,《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参见王楚:《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消费导刊》2009年第10期。

﹝8﹞贾鹏宇:《新闻监督与审判独立》,《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通。

2.出台法律,规范法院媒体行为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起草新闻法,但该法至今并未出台。从我国的司法现状来看,各种舆论监督问题层出不穷,诸如“有偿新闻”、对司法工作的恶意炒作等。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之所以冲突不断,就在于没有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二者权利义务的界限。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一部专门性的法律文件,将司法机关和舆论媒体的行为法律化、规范化,从法律的角度明确正常的舆论监督界限,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范围,以及舆论监督的程序,在保障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前提下,保护公民和新闻媒体的知情权和舆论监督权。

3.宽容相待,明确媒体免责条款

司法机关应当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舆论媒体,不能对其要求过苛,应当对舆论媒体规定一些免责条款。例如法制报道或者法制评论中个别背景资料失真、个别字句不准确,就不应当认定为侵权。法制报道可以形成“局部真实—后续报道—整体真实”的链条,只要在最终呈现给公众的司法资料中,信息全面而真实,就不应当追究舆论媒体的责任。同时,司法机关主动与社会公众沟通,及时将工作进展展现给社会公众,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舆论的错误导向行为。

四、结语

自由的舆论监督与独立的司法审判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手段。在价值层面上,二者都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在本质上,两者又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但是,由于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社会体系,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冲突与对立。我们应当在提高舆论监督主体和司法工作人员自身法律素养的前提下,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在保障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前提下,保护公民的知情权、批评建议权和言论自由权,进而推动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进程。

参考文献

[1] 舒国滢:《法理学阶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徐忠明:《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高阳海:《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协调》,《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7] 王楚:《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消费导刊》2009年第10期。

[8] 柯葛壮:《舆论监督与司法权威》,《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5期。

[9] 黄亦飞、赵修再:《新闻监督与司法审判的冲突与平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0] 岳红强、王春力:《在冲突中寻求契合》,《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1] 张鑫玲:《寻找对立统一的平衡点》,《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2] 贾鹏宇:《新闻监督与审判独立》,《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13]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 [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法》,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第五篇:学术研讨会论文:网络舆论监督下的公开审判研究

论舆论监督与审判公开的 价值认同和良性互动

【论文提要】“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 作为法治社会普遍遵循的一项重要司法原则,公开审判是落实公正廉洁执法、实现司法民主、保证司法廉洁、确保司法监督的重要手段,在几轮司法改革中都列入重要的改革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日益向社会敞开司法大门、让民众接近司法、知悉司法活动、不断增强司法透明度的历史。

但近年来,司法审判工作却屡屡深陷网络舆论的漩涡,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权之间的关系展示给外界的,更多的是对立与冲突,这既有网络舆论与审判工作的运行规律和评价标准截然不同的原因,也反映出公众对司法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信任。但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对公权力的监督方式。笔者通过理性解读网络舆论对审判公开的正面影响与负面效应,找到二者共同的终极目标,并结合人民法院在审判公开中的举措,力求建立一种和谐共鸣的良性互动,实现二者的平衡与契合。

一、网络舆论监督对公开审判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77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由网民言论形成的网络舆论成为中国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法不是死板一块,司法公正也不是单凭法院和法官就能实现的,‚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①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都会对司法产生影响,作为一种现实考量,网络舆论对司法产生影响是不可避免的。②

(一)网络舆论监督影响司法的动因 1.对司法公正的期待和参与

司法作为裁判社会纠纷、维护社会正义的主题,无法独立于社会生活之外,它原本就是‚法制的一个环节,是法治的一个部分,是社会的一个领域‛。司法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而这些利益关系和处理相关棘手问题,以期达到最后的正义。‚正是因为司法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结构之点上,它在影响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为各种社会力量影响法律活动洞开了门扉。不同的利益群体、机关和个人都在‘追求正义’的信念支持下把期待寄予司法 ①②

③ 《马克思恩科格选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1页。

叶蕾:《打开民意的天窗》,载郭卫华主编:《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③ 卓泽渊:《论司法改革的整体性》,载信春鹰、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第35页。的活动过程。……这些不同的初始期待使人们在朦胧的‘正义’观念的驱动下对司法过程产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伴随着我国法治进程化的加快,以及法文化的广泛传播,法理念的不断增强,普通社会公众参与司法活动、评判司法效果、影响司法过程的愿望和行为也日益凸显。

2.司法开放式的姿态

‚民意在中国自身是一种正当性资源,法官允许它招摇过市地进入司法过程。‛这一点与民众参与司法的热情遥相呼应,无疑为舆论影响司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的一些改革配套措施为舆论关注司法提供了方便,具体表现在倡导以公开促公正,落实公开审判制度,通过允许公民自由旁听和新闻机构如实对案件进行报道等渠道为人们评说司法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法院决策最高层也多次表态欢迎群众监督审判,并开通民意沟通邮箱,这对舆论涉足司法问题是个鼓励。体现了当前主流观念中法官的司法活动应当贴近民众,司法对舆论展示了一种开放的胸怀。

3.网络舆论具有独特的作用力

首先,网络舆论是一般民众思想的结晶,在没有通过一种建制化的程序之前,它是不具备政治、法律效力的。但是,又不能因此说网络舆论是没有力量的,它有其独特的作用方式。

①② 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载信春鹰、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② 孙笑侠、熊静波:《判决与民意》,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其次,网络舆论是民众意志的集中、过滤和综合,它建立在公众集体同意的基础之上。这种多数人的意志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小看,因为人人都有从众心理,心理学研究早就表明这种众数一致的环境有时对其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难以抗拒的影响,网络舆论对司法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使用这种精神力量。

最后,网络舆论除了可以直接通过自身的力量影响司法外,还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影响能制导法院的政党组织和机构,比如人大、政法委、检察院等,借助这类机构的制度化手段影响司法行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群众明明是对案子不服却纠合几十上百人到地方党委上访的现象。

(二)网络舆论监督对公开审判的积极推动 1.网络舆论监督推动了公开审判的发展

因特网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为审判的公开化拓宽了渠道。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为审判的公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在此背景下,人民法院启动上网工程对推进公开审判,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网络信息的集中性、可复制性、可传输性的便利功能充分发挥了法院的信息资源优势,扩大了审判信息的共享范围。其次,信息网络的跨时间、跨空间的特点,为广大群众参加诉讼以及了解审判信息节约了时间、经费、交通消耗等各方面的成本,即大量地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社会效益。网络作为信息的最新载体,越来越被各级人民法院所采用,被广大群众 所关注,从而对提高审判的公开性、透明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①

网络舆论监督的使公开审判的内容不断完善。网络舆论监督表达了社会公众对公开审判的某些要求,司法机关基于对传统司法模式的反思和对建立适应依法治国要求的司法体制的考虑,持续地对公开审判方式进行了改革,以回应时代的要求和缓释日益强烈的批评司法现状的社会情绪。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又作了大量的报道,使得司法改革的愿望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例如,云南省政府在躲猫猫案件发生后,吸取其中经验教训,迅速建立起‚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各法院将这一制度应用于司法实践中,全国大多数法院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2.网络舆论监督使公开审判具有实质意义

英国大法官丹宁勋爵承认:‚媒体在司法活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监督每一次审判是否公正、公开。‛②网络舆论场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切便捷的渠道与空间,同时,网民的‚自主议程设臵‛和‚把关人的弱化‛降低了信息发布的准入标准。借助网络舆论场,网民可以自由地在网络时空的任一时段任一地点发布信息,信息一经发布就能立刻产生‚场‛力作用,迅速形成舆论。网络舆论时代,信息传播不仅打破了主流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垄断地位,而且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多样化的信息采集和发布渠道,网民可以 ①② 崔英楠、刘风景:《公开审判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徐迅:《司法报道在何处止步——英国媒介与〈藐视法庭法〉》,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1月12日第3版。自主地披露一些社会丑陋现象或者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在网络舆论监督时代,政府在需要积极主动公布信息的同时,还要力求做到权力行使公开透明。只有在‚阳光执政的体制‛中,政府才能牢牢把握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防止流言与谣言对社会安定团结的破坏。①

(三)网络舆论监督对公开审判的消极干扰

网络舆论固有的缺陷和不足,使网络舆论监督对公开审判造成了消极的干扰。

1.媒体的不当干扰,使法官不愿公开

有学者这样调侃:‚一起案件的审理是主审法官与律师、检察官以及当事人、证人等细致而严谨的合作工作过程。法庭是当事人双方利益相互冲突的场所,律师们需要一丝不苟地展开自己的论证,法官需要全神贯注地对庭审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作出及时而权威的回应。这里有唇枪舌战式的激烈交锋,有层层剥笋般的细密分析—镁光灯刺眼的光芒,摄影师不停的走动,还有当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同时被成千上万公众注视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或激发的‘做秀欲’,都会妨害庭审过程的庄重和严谨,进而妨害案件的公正审理。‛②对于现在普遍开展的庭审直播,许多法官都不愿参与,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庭前准备以满足庭审中的表演成分。

①② 参见王越、梁刚:《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互动》,载《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贺卫方:《对电视直播庭审过程的异议》,载《中国律师》1998年第9期。2.舆论的片面报道,使法官不敢公开

在法院的审判实践中,由于现行法律和相关规范对于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限制,传媒自律机制也难以发挥作用,造成了传媒和舆论经常就未决案件发表不受约束、不负责任的评论,出现‚舆论干扰司法‛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传媒的公开报道存在一种把法院妖魔化的倾向,具体体现在过分渲染司法领城少数法官的腐败现象,把少数、个别法官的腐败行为经过渲染演化扩大为整个法院和法官队伍的腐败行为。甚至有的谣言发布者出于种种目的,在网上对法院和法官加以诽谤和诋毁,混淆人们的视听。一方面导致社会公众对法院审判工作的误解和不信任,另一方面也使法院和法官谈‚网‛色变,不仅不愿主动进行公开,甚至对正常应该公开审判的案件,也找出种种理由加以限制报道。例如郑州金水区王永珍离婚案、四川夹江打假案,经过新闻媒体的操作后,有很多法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视判决离婚、审理打假案件为‚雷区‛,舆论的影响之大也就可想而知。

3.媒体扭曲的报道,冲击着公开审判的正当性

网络舆论的大众监督权与司法裁判权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权能,权能的运行模式大不相同。网络对案件信息的收集没有范围的限制,也没有诉讼程序那样的严格限制,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过程,讲究时效性。形成网络舆论的案件信息可能很局部,也可能很全面。①

① 高树德:《新闻舆论与公开审判的有关问题》,载《人民司法》1999年第8期。当网络舆论的信息来源较法院通过公开审判程序产生的信息更全面的时候,网络舆论比司法裁判可能具有更大的实质上的公正性。不仅千方百计满足大众的知情权,而且还常常充当‚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者‛的角色,一味地为当事人鼓与呼,使法律的‚冷漠‛与网络媒体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从司法公正来看,法官首要的就是要严格按程序办案,而诉讼程序是一个封闭的法律程序,注重的是‚按部就班‛,其信息来源渠道受当事人举证责任、不告不理等法律规则的限制。法官判案的过程是一个审查、判断在诉讼程序中提出的有限信息和证据的合理性过程,未进入诉讼程序的信息、证据不应当成为法官裁判的依据。裁判的事实依据来源受到如此严格的程序和证据规则的限制,裁判也就很难完全依客观事实进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诉讼中所再现的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实,而非原始状态的实际事实。审判上所能达到的只能是形式真实,而不可能是事实真实‛。可见,网民偏重于追求事实真相,即事实的客观真实,特别是当网络媒体对某个案件大肆制造舆论、左右舆论、指导舆论,调动起全体民众的情绪,形成强大的社会公意合流时,实际上就把法庭推向了社会,法官的独立性和理性就不存在了,法律的权威和理性也不存在了。

近年来,从各地法院来看,除了正常的网络舆论监督外,一些当事人动辄通过各种渠道向网站投诉和发贴反映不实案情,有的甚 ①②

② 参见徐国栋:《论我国民法典的认识基础》,载《法学研究》1992年第6期。

参见刘春来、刘玉民:《论传媒与司法关系的重构》,载《人民司法》2004年第7期。至为追求个人利益,盗网络舆论监督之名,行破坏和干预审判之实,在网络上用不实之词来大造网络舆论风暴,以此来引起公众的关注,让‚案件变成事件‛。而一些地方领导或主管部门为了顾及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或形象,往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由,主动出面干预,有的甚至对司法机关施压,令法院处于两难的境地。这样的结果最终因人、财、物受制于地方的人民法院不得不以牺牲一方当事人利益为代价作出妥协、让步,这样做虽然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网络传媒的赞赏,殊不知,这种做法既降低了司法裁判稳定性,也对公开审判制度统一性造成了损害,更重要的是,使法院和法官的司法权威性和裁判的公信力大大降低。

二、公开审判与舆论监督的价值分析

网络舆论对司法影响的是客观存在的,面对一个现实难题,逃避终不是办法,承认它、认识它,在可行的限度内找到应对之策,这才不失为理智。

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便指出‚审判应当公开,犯罪的证据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唯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和欲望;这样,人民就会说,我们不是奴隶,我们受到保护‛。这里,贝卡利亚不仅强调公开审判的重要性,而且把舆论监督与公开审判相提并论,使我们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紧 ①① 贝卡利亚著:《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密关系。公开审判是舆论监督的前提和条件,而公开审判的目的之一便是借助舆论来促进审判公正,制约监督司法权的正当行使。

(一)公开审判与舆论监督相互促进

司法与媒体的最终价值都在于追求社会公正。司法通过依靠公众同意的公共准则——法律来解决纠纷,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以追求法律上的公正;媒体则通过激发公众内心的价值标准—道德来评判是非,批评侵犯者的侵犯行为,以追求道德上的公正。正是由于司法与媒体能统一于公正这一价值目标,因而各法治国家均将司法独立与传媒自由作为基本价值予以肯定。

传媒与法院之间在运行程序上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传媒与法院在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中都有各自漫长的路要走,双方在各自发展壮大和成熟的进程中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依赖和相互提挽之处很多。首先,法院的审判工作和司法判决要让社会公众知晓,法院要扩大法制宣传的效果,离不开传媒公开报道和评论的帮助。法院判决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必然要借助传媒的社会功能的发挥。而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功能非常重要,法院审判工作离不开信息传播,更离不开传媒的法制宣传和舆论宣传。把法律规范变成公众的信念和普遍遵守的规则,需要传播媒介的宣传、引导和教化。

其次,法院审判工作是传媒新闻报道和评论的重要新闻线索和内容。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法院审判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面,都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法制类新闻是整个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何把法制类新闻报道好是传媒面临的重要课题。①

(二)公开审判与舆论监督也有冲突

尽管新闻舆论监督与公开审判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过,由于职业分工、性质和规范不同,新闻报道活动与司法审判活动还是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矛盾。

1.二者追求公正的基准不同

公开审判和舆论监督冲突的根本性原因在于道德与法律的恒久冲突,舆论监督以道德习惯为基准来追求社会的基本公正;公开审判以法律的精神和原则为基准进行司法裁判来追求社会的基本公正。同样追求社会正义和公平,但各自的起点和基准不同,舆论监督追求的是普遍的社会正义,公开审判的是经过提炼的法律意义上的社会正义。追求公正的基准不同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法律和和道德虽然都是在向一个方向努力,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途径,这种矛盾和冲突是正常的和必然的,并且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象。

2.二者观念上存在差异

从客观上分析,舆论传媒和司法机关有许多观念上的差异,第一,两者所处立场和看待问题视角的差异。舆论往往是基于伦理道 ①②

② 杨保军、程虎:《新可媒体监督公开审判应注意的间题》,载《新闻与法》1999年第1期。

左卫民:《司法与传媒学术研讨会摘要》,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德的立场对司法活动进行评价,而法院则站在中立的角度,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第二,道德思维和司法思维的差异。舆论监督更多的以情感道德思维来看待社会事件,而法院审判所遵循的是司法思维的规则和模式。第三,感性和理性的差异。司法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克服情绪因素,坚持理性原则。舆论监督则更感性的用道德标准看待案件中的人和事。‚司法的天然职能在于解决民众间以及民众与政府间的纠纷,它依照民众同意的公共准则——法律来保护权利;而传媒的力量则在于一旦它认为有谁侵犯了民众的权利,便通过报道与批评迫使侵犯方自动停止侵犯或引发正常的机制将侵犯行为纳入体制性解决轨道‛。

3.二者工作规范要求不同

第一,看待事实的准则不同。传媒以传播事实为目标,司法则以查明事实真相为目标。但是新闻界所谓的事实是记者亲历现场所见所闻的事情。司法界所言的事实却是法律规定的、能够以确凿的证据来证实的事实。第二,对待时效性的态度不同。时间是新闻的生命,传媒要求自己的记者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完成稿件。而司法判决却不然,正确适用法律的判决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可能成为判例,影响今后的司法活动。第三,对于语言的要求不同。传媒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在文章的立意、行文乃至标题的制作上,都力求标新立异、扣人心弦,甚至喜欢哗众取宠,推波助澜。而司 ①

① 干朝端、杨凯:《公开报道与公平审判的冲突与平衡》,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226期。法讲求统一,同样的案情、相似的情节在审判上甚至可以比照先前的判例。

虽然公开审判和舆论监督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但是笔者认为,只要本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一根本目的,就可以较好地处理二者关系。笔者相信,公共信息公开、民主法治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通过新闻界和司法界的共同努力,应该可以营造公正司法和公正报道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适应网络时代拓展公开审判的建设

‚公共舆论是社会秩序基础上共同公开反思的结果;公众舆论是对社会秩序的自然规律的概括‛,因此虽然‚它没有统治力量,但开明的统治者必定会遵循其中的真知灼见。‛②在现代法治社会,网络舆论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于法院来说,要全面落实好公开审判制度,并积极对网络舆论做出回应,掌握主动权,通过公开审判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双向沟通,达到公开审判与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

(一)规范公开审判制度

为了规范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必须加大力度完善公开审判和舆 ①②① 王好立、何海波摘编:《“司法与传媒”学术研讨会讨论摘要》,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德]哈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114页。论监督工作,做到阳光司法、透明公开。

1.完善媒体旁听规则

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和报道庭审的规则,消除公众和媒体知情监督的障碍。媒体可以自由旁听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因审判场所坐席不足,应当优先保证媒体的需要;有条件的法庭应设立媒体席,标注法庭纪律,规范记者的法庭采访活动。

2.扩大裁判文书上网

裁判文书上网,让中国4.77亿网民都有机会接近法院,了解案件,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最好的手段之一。尽管文书上网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为一些必要的制度成本而忽视了制度的价值。如果我们在大力支持裁判文书上网时能够注意到应有的界限,那么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裁判文书上网带来的福祉。例如在选择上网的法律文书时,应当以具有社会宣示性效果的、公众关心的、社会影响比较大的裁判文书为主;如果当事人为自然人,在将裁判文书上网之时,应当考虑将当事人的基本信息隐去,当然,代理人的基本信息同样也应当做相应的处理;如果当事人明确要求不予上网,且理由合理而充分的,如可能影响到交易安全,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即使文书业已上网之后,如果当事人以合理理由要求撤下的话,那么也应当予以许可。

①① 吴园妹:《裁判文书上网的界限》,载《人民法院报》2010年3月3日第8版。3.规范庭审网络直播

庭审网络直播使社会公众轻点鼠标就可以体验旁听庭审,同步了解法庭审理的案件情况,弥补了受众从媒体上了解新闻内容有限性和信息接受被动性的不足,庭审网络直播通过全面展示庭审过程及宣判情况、及时通过回复论坛跟帖澄清对案件法律认识上的误区,可以有效减少舆论对裁判结果的反对与质疑。

案件庭审网络直播在理论界存在一些争议,但笔者认为其在司法实践中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审视,不宜过于夸大庭审网络直播的作用,自上而下地‚一窝蜂‛效仿,从而将其推向另外一个极端。因此,在操作中庭审应允许有优选性的网络直播。一是直播的案件必须是依法可以公开开庭审理的、社会公众较为关注的、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案件,同时要兼顾案件的趣味性。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数量要均衡,确保直播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二是庭审网络直播的频率不易过高也不宜过低。频率过高,不可能实现,而且会影响到正常的审判秩序;频率过低,会使直播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三是庭审网络直播的程序。要实事求是、原汁原味地反映庭审活动的本来面貌,确保程序完整,内容准确。同时,要注意保护诉讼当事人和参与人的隐私权,对直播中涉及与案情无关的当事人的隐私,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① 王浩、王干:《关于庭审直播的若干思考》,载《焦作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3期。4.健全审判信息发布机制

尽管司法的特有性质不可能使司法事务百分百地向社会公开,但通常‚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司法信息的网上公开显然有利于公众通过媒体来监督司法以根除司法的‚暗箱操作‛,有利于防止司法的专横和腐败。从理论上讲,网络传媒的大容量和传播技术的开放性特点使任何人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大量的信息垃圾,但网上信息的太多太滥,更唤起人们对高质量的可靠信息的需求、信任。因此,人们对专业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有了较多的信赖。各级人民法院除了可以自己建立网站推行公开审判外还可以与在网民中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重点新闻网站合作,保证大量权威、可靠的信息在网上有效运行,拓展信息的辐射空间,从而形成良好的传播环境。

对于一些重要敏感尤其公共领域的司法案件,法院要及时通过网络发言人将审判工作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发布,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和先机。例如邓玉娇案件,刚开始有关部门语焉不详,网上的各种舆论铺天盖地。后来相关部门及时发布信息,使民众很快了解了真相。最后案件顺利审判,社会各界对该案的判决信服,有关部门的信息主动公开有相当作用。

(二)推动公开审判保障机制建设

公开审判是人民法院与时具进,紧跟司法改革潮流,提升司法品质,追求能动司法的正确举措,因此建立公开审判的一系列长效 管理机制,促进公开审判落到实处。同时必须转变司法理念、树立诉讼权利观,建立系统的公开审判的监督保障机制和相应的投诉和处理机制,来推动公开审判的顺利发展。

第一,当事人的公开审判权被法庭侵害的,后果应由法庭承担。主要表现为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案件应该无条件地发回重申;当事人提请再审的,案件应该无条件地启动再审。因此而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由相关法事人的权利造成侵害院和责任人承担。第二,社会公众违反公开审判的规定,对当,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法庭有过错的,法庭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新闻记者违反公开审判制度要求,一旦干扰法庭公正审判,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至少应当赋予民众和媒体抗辩法院不公开审理决定的程序权利。《关于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马德里准则》第11、12条规定:‚辩方和媒体有权利在最大程度上知悉进行限制的理由(如果必要,对此理由有保密的义务),并有权对这些限制提出抗辩。‛第8条规定:‚只要法官实施对规则规定的权利限制,媒体就有权利要求听证和进行上诉‛。根据国际准则的要求,审理这一案件的法院没有对于案件是否公开审理的最终决定权(因为上诉权的存在)。在有些西方国家,法院不公开审理,媒体可以代表公众对法院提起诉讼,如1986年美国科罗拉多报业集团诉州法院一案。

① ①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审判公开制度施行情况的实证调查与思考》,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3期。

(三)推进网络舆论监督与法院的良性互动

在依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网络舆论监督与法院审判从本质或是目的都是高度一致的,就是追求公平正义。如果双方均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有序地为公众和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提供司法救济和人文关怀,使受害一方的合法权益得到更有利的保护。这样,既可以通过网络舆论对案件裁判过程的公开对更多的弱势群体进行法制教育,达到使公众和当事人增强自身法律素质,并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因此可以用公正来平衡二者的关系,实现有序的互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对人民法院的法官来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安全的最后堤坝,其最高的价值追求就是实现公正。法官之所以成为受尊重的人士,就是因为他们是法律的化身,公正的代表,是和平时期社会关系最终的调整者,而公正审判则是法律的正当程序在司法领域的体现。因此,法官在作出裁判时,应该处于公正无偏的立场,不得受到法庭外的力量或信息或在审判中未予承认的证据的影响。法官在坚持程序的公正与独立审判权的同时,引网络舆论监督入裁判过程,以达到使双方的争执通过程序的进行而降至最小。

对网络舆论来说。在对具体案件的报道与评论要全面客观,要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要反映案件的全貌,反映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对双方有利或不利的证据材料都应如实报道,不能带有片面性、倾向性,更不能主观臆断,断章取义,妄下结论。因为真实性是网络 新闻的生命,客观性是监督的基础,公正性是监督的出发点和归宿,失去了客观性就失去了公正,所谓监督也就不存在了。与此同时,从事网络新闻媒体工作的人员要学法懂法。因法治社会的形成,并不能靠一些法律人喊喊口号就可以的,它需要全社会的人法律意识的提高,并体现在行动中去。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在这一方面,需要比一般民众先普及法律教育,并依法从事网络新闻报道工作。有意识地树立法官独立处理案件的理念,而不会无意识地用他们的笔去干扰法官的独立审判权。

对双方来说,法院法官赖以生存与基本的信仰是法律,网络舆论信仰的却是人文关怀精神。司法与传媒既要各就各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又要互相沟通,形成良性有序的互动关系。在对待公众关注的重大的司法个案上,法官既要坚守审判的独立性,防止出现因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定罪量刑的非理性,也要保持司法的开放性和回应性,对网络媒体反馈的批评、建议和意见要认真甄别、冷静分析、合理吸收;网络媒体也应既要坚持舆论监督的天职,及时、全面、准确地表达民意,也要保持清醒的角色自律,避免出现干扰法官独立审判的非理性的‚舆论审判‛的局面。

总之,网络舆论监督与公开审判双方均应在各自的规则范围内活动和行使权利。在坚持以民为本与人文关怀的同时,通过构建网络主流舆论、营造和谐健康舆论环境与公开公正审判的有序互动,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法律服务和社会人文关怀,进而消除社会民众 与网络媒体不必要的猜测而形成不良网络舆论,从而建立良好、和谐、有序的网络舆论监督氛围。

下载舆论监督论文法律监督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舆论监督论文法律监督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提纲(论行政管理中的网络舆论监督)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绪论(本章主要论述你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三、造成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

    舆论监督

    首先声明,我的文笔较差,所以一般在论坛中,我只是潜水,很少发表言论的,但这次,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几句,因为我和大家一样,都是从几年辛苦奋斗中走过来,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特别对我,非......

    传播学论文:网络舆论监督 政府应对行为 过程研究 传播学策略

    传播学论文: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政府应对行为研究【中文摘要】舆论监督在我国社会监督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从舆论监督诞生之日起,政府一直是舆论监督的重点对象之一。在互......

    法律监督论文控申检察工作思路-控申检察为大局服务的实现途径

    法律监督论文控申检察工作思路- 控申检察为大局服务的实现途径 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权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用来为社会公平正义服务,用来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卫生法律监督

    卫生法与监督 卫生法的概念及渊源 卫生法(the health law),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旨在调整人们在卫生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卫......

    法律监督申请书

    法律监督申请书 申请法律监督人、指控人:马玉军,男,汉族,1971年1月29日出生,农民,小学文化。家住:凌源市沟门子乡四台子村,现在阜新打工。 被指控人:佟继承,男,蒙族,约52岁,农民,中学文化......

    舆论监督网

    舆论监督网 舆论监督的含义: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

    新闻舆论监督

    山西规定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环境保护舆论监督 2011年04月01日11:35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太原消息(记者李凡)记者今天从山西省环保厅获悉,《山西省环境保护舆论监督制度》近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