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书写注意事项
通知
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1、日间7时至19时每两小时记录一次,夜间19时至次日7时每四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及各种基本情况。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在“病情观察及措施”一栏,初次记录时需要描述患者情况,在停止时需要描述患者转归情况;如有病情变化,则要及时准确记录,没有病情变化则不需要描述。
4、只有医生下“病危、病重”医嘱的患者需要填写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没有医嘱则不需要填写。
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1、一级护理同时下心电监护的患者写一般护理记录单,如没有病情变化只需要记录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其他不用记录;如有病情变化,在“病情观察及措施”一栏及时准确记录。
2、记24小时出入量的患者,只需准确记录出入量,生命体征不需要填写。
3、如有监测生命体征(如Q血压、Q体温)的患者,只需要按时、准确记录需要监测的内容,其他都不需要描记。
4、一般患者如有特殊病情变化需要填写一般护理记录单。
护理部2014-04-03
第二篇:重症监护记录单的书写
重症监护记录单的书写
护理文书主要包括内容 1.体温单 2.医嘱单
3.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 4.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5.手术护理记录等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要求
•1.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纸张规格一致 危重患者
护理记录单要求
•3.使用蓝黑墨水书写,文字工整,字迹
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畅,标点正确,重点突出,不得涂改,若出现书写错误应在错字上双划线标识,并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辩,一页内涂改三处应重新书写
•4.楣栏内容齐全
•5.护士记录后签全名,未注册护士不能
单独签名。实习期或试用期护理人员、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进修人员,必须经本科室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护理人员审阅,双签字,签名格式:注册护士/实习、试用期护士(注册护士在上)。
•6.抢救急危重患者未能即时书写护理
文书的,需在抢救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特别要求
1.详细准确记录生命体征,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2.详细记录出入量:
•(1)每餐食物记在入量项目栏内,食
物含水量和每次饮水量应及时准确记录
入量。(2)输液和输血准确记录时间液体,药品名称和血液输入量
(3)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各种引流量,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量,胃潴留量等。除记录毫升外,还须在病情记录中记录其颜色性质。
•3.病情栏内应客观记录患者24小时内
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
•4.每24小时总结一次出入量,并记录
在体温单的相应栏内
5.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患者的病情 6.护理记录应当具有动态和连续反应的特点
7.如遇病情突然变化,向前追述一会病情观察。
护理措施的记录内容
记录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医
嘱对患者实施的治疗、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护理效果的记录内容
护士采取护理措施和执行医嘱后患者的身心整体反应,包括患者的主述和护士观察到的客观变化。
重患记录单应注意的问题
•1.生命体征的观察要有具体的数据的记录
•2.病情观察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有
具体针对性(专科护理内容)
•3.采取的护理措施要具体,不要用不确
切的词语,患者手术切口渗血,通知医生后的处理情况,观察渗血的颜色,量均应记录。
4.不要出现错别字,用词要恰当
•5.严禁涂改伪造
首次危重患者 记录单的书写
1.入院方式、时间、原因 2.意识状态、瞳孔、活动能力(以健侧肢体为准)
•3.测量生命体征 4.给氧方式
5.各种管路、术区、引流液情况
6.输液情况
7.疾病观察要点及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8.既往病史、过敏史(新入院)9.皮肤、牙齿情况 10.行入院介绍
转出护理记录主要内容
记录患者当前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病情进展,以及要交代的主要事项。
• 13:00 病人自主睁眼,问答合理,四肢均可活动,口唇,甲床无紫绀.自诉无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现转入呼吸内科继续治疗.石慧13:15 病人安全转入呼吸内科 王坤出院护理记录主要内容
记录患者当时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病情进展、行出院宣教交代注意事项 *
总结出入量,记录在体温单上,并在体
温单上用红笔标明出院并注明时间精确
到分钟
病人今日出院,自主睁眼,问话可点
头示意,四肢均可活动,无呼吸困难,喘憋等不适症状。带尿管一枚,已签字。向病人家属指导其注意事项,行健康宣教,病人家属已掌握。
石慧
死亡护理记录单书写
患者什么时间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时间、临床死亡判定标准的内容、死亡时间、尸体料理。总结出入量,记录在体温单上,并在体温单上用红笔标明死亡,并注明时间精确到分钟。
•病人呼之不应,刺激四肢未见活
动,无自主呼吸,查双侧瞳孔散大固定至边缘,心电图示直线,大动脉搏动消失,宣告临床死亡。行尸体料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护理记
录为客观资料,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唯一的举证资料,虽然护士在护理活动中无过失,但是由于护理记录的缺陷,破坏了护理记录的法律证据。在医疗纠纷中护士会因为记录上的差错或缺陷,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
•1.调节各种微量泵后未及时给予评价的。
•2.输血后4小时未给予评价(尤其交接
班后)。
•3.呕吐物,引流液,分泌物,要评价颜
色,性质,量。
•4.不能做主观判断,例如:顺利回血,过程顺利,等
•5.前面表格有的后面记录里不用再重
复写一遍
•6.使用毒麻药、皮试需要在临瞩单上,毒麻药登记表上双签字。
•7.结量时认真仔细!勿漏加泵人量。
•8.登体温单时字迹工整,勿超格,勿涂改。不满24小时的要在出量后面写。格式:出量(•12h)9.大家来找茬 新用抗生素药给予评价•1.留置胃管,深度55CM,妥善固定。•2.予西瓜霜喷于患处。•
3.遵医嘱,予NS35ML,10%KCL15ML
以50ML/H泵入,微量泵工作正常。
•4.协助医生更换气管插管,妥善固定。
第三篇: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总结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总结
1、一般要求:
①页面清洁,字体工整,表述准确,语句通顺,重点突出,涂改符合要求,无错别字,签全名。
②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完整、使用医学术语,体现专科特点,符合护理常规要求。③危重病人要准确记录每一单位时间内的病情动态变化,时间具体到分钟,记录内容包括:病人主诉、症状、体征、处治措施和效果,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
④护理级别书写次数要求记录
一级护理病人1~2记录一次
二级护理病人3~4记录一次
三级护理病人5~6录一次
如遇病情变化或有特殊检查治疗,饮食种类改变随时记 注意:评估时相应时间栏内应记录生命体征
⑤首次护理记录应与当班完成,出院时有小结。
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新入院病人应记录:时间、生命体征、入科方式、主诉、症状、体征主要病情等,主要治疗原则、处置情况、护理级别、饮食。
3、危重病人要准确记录每一单位时间内的病情动态变化,时间具体到分
钟,记录内容包括:病人主诉、症状、体征、处治措施和效果,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
4、另外:特殊检查(与疾病诊断有直接帮助的)要记录,例如,病理结果示××,胃镜示××,彩超示××,CT示××。
5、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原则上是有护理措施就得有效果评价。
护理措施就是护士按照护理常规要求,为病人采取的有助于减轻病人痛苦,帮助疾病恢复的一种有效的措施。例如:
(1)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皮肤,预防褥疮发生。
(2)半坐卧位有利于口腔、颈、胸、腹部手术;心、肺疾患出现呼吸困难(3)发绀后,呼吸衰竭、气胸;
(4)头高位有利于脑出血恢复期,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一般病人)15~30°。(5)平卧位,适用于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胸、腰、椎手术后,疝修(6)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平卧位,患者抬高30~40°等。(7)发烧病人物理降温均属于护理措施。
6、出入液量记录:正常人每天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保持动态平衡,当病人休克、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患有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腹水等疾病时,需记录病人昼夜摄入和排出液量,成为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护士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这项工作。
7、记录内容与要求:
(1)每日摄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输液量、输血量,记录要准确,病人饮水容器应固定,并测定容量。固体食物应记录其单位数目,如馒头两个,米饭一碗50g等。
(2)每日排出量:包括粪便和尿量。对尿失禁的病人,应给予接尿措施或留置尿管;能自行排尿者,可记录每次尿量,24h计总量。此外对其他排出液,如胃肠减压吸出液、胸腹腔吸出液、呕吐液、伤口渗出液、引流的胆汁等,也应作为排出量加以测量和记录。
8、记录方法: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夜班护士按规定时间(07:00)总结24h的出入液量并用蓝钢笔填写在体温单的专栏内。
132-
第四篇:规范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规范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通过护理文件规范书写文件的学习,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就当前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书写通病,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手术室护理记录中潜在的一些法律问题,并且根据其客观原因进行整改,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书写方案。
一、常见问题:
1、格式错误:在目前存档的护理病历中,居中,涂改,缺、漏项,仍然是现在导致书写格式错误的主要问题之一。
2、记录差池:一些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的手术名称、部位、时间等,常常与实际施行的操作有出入,与麻醉记录单上的内容不一致。
3、内容缺失:如传统的手术护理记录模式,有许多术中特殊的诊疗措施与护理活动尚不能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得以完整的体现。
4、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所起到的法律作用及其书写的严谨性尚且概念模糊,对于法律的“举证”意识还没能够很好的认识,而不能真正起到确切的法律写实效果。
二、整改措施:
1、规范书写格式
统一制定的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格式,明确规定手术护理记录单一律用蓝黑墨水的钢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无涂改、错别字现象;每行从左到右顶格书写,打钩者:位置确定为被选文字第一个字的左上角;认真填写纸张页码,保持其整洁、完好。无污渍,缺、漏项…若有个别文字写错现象,只允许在写错的文字上予以两杠,不得信手涂、改、刮……
2、真实准确,医护一致
准确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根据实际施行手术部位的名称、时间、方式…等,分别与手术医生在术前、书中、术后认真进行核实,与麻醉记录单仔细核对,以确保手术护理记录内容的真实准确,医护一致。在护理记录中,始终注意内容确切、数据正确、单位标准,并使用医学术语进行简明扼要地描述整个医疗事件。
3、健全内容,提高内涵
对于一些如;对病人肢体雪运阻断、术中血液制品的输入等较重要的诊疗操作。遵照惯常思维,常常是护理记录过程中易被忽略的细节,更谈不上详细的观察与记录,而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整个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实效。
鉴于此类现象,我们重新评估了手术患者的身心状况与护理需求,审核了现有外在条件及所能达到的护理目标;制定了详细的电动自血带术中使用注意事项与观察记录方法,精确了术后带回病房的血液制品的质、量,规定了整个输血过程的观察描述;从而达到记录完整、内容健全,提高整个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质量内涵。
4、强调“举证”意识,加强法律观念
1)强化法制观念,经常进行法制观念的宣传,并例举身边发生的现成事例,灌输法律知识与自我保护意识。2)提高认识“证据”意识,强调植入性材料的合格证、条形码,手术器械、敷料包的化学灭菌指示卡、胶带等具有的法律“举证”作用,凡属手术过程中涉及使用的内容,均要求粘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予以注明。
3)各种引流装置的材质、性状特点,引流部位,引流数量均应有书面记录。效果:
规范统一书写手术护理记录,不但提高了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合格率,完善了护理记录的内容,并且确保其内容的真实、准确与结构慎密,预防法律漏洞;强化了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还可以培养护理人员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慎独精神,从不同层面上逐步提高了护理记录的质量内涵。
第五篇: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十二)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处理经过
如患者的失踪、坠床、自杀、拒绝治疗或检查等意外情况,应详细记录,必要时患者或家属签字。
(十三)异常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及药物过敏试验阳性者告知患者或家属,并记录。
八、书写护理记录单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记录缺乏真实性:目前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有的护士责任心不强,加上记录的意识也不强,搜集病历不认真,不深入病房询问病史,坐在护士站照抄医生病历或凭想象书写。还有的护士为了应付检查等,迫于完成任务,只得马虎从事,而出现编造、添加记录、主观臆断。
(二)主观臆断:护士对主观与客观的判断混淆。对病人主诉资料描述不确切,如果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必须注明“患者自诉等”,例如:病人出现辱骂护士、随便倾倒东西等现象,护士书写为“患者精神异常”,这是护士的主观判断,为错误的记录,护士应把患者异常表现真实记录,如“患者体温偏高”为主观记录,应描述体温测量的数值,“患者夜间睡眠尚可”是主观判断,护士应巡视病房询问患者夜间睡眠情况再做记录,并以“患者自述等”形式书写。但在记录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无法衡量,摸棱两可的语言,没有参考价值。如:正常、病情相对稳定、高、低、尚可、一般情况好、未诉特殊不适、疼痛有所减轻等等语言来描述。
(三)嘱托性语言较多。如嘱其每2小时翻身1次,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等。仿佛没有护士在护理,让人觉得护士在给家属下护嘱。记录简单,千篇一律。没有体现因人施护和
因病施护,对不同病人不同疾病反映不出具体病情变化和个体差异,模式化套话多,反映不出具体问题,失去记录意义。护士如何为病人解决问题、病人主要病情的心理感知、病人知情权均未体现。如心梗病人和脑梗病人入院时护理记录相雷同。
(五)连续性差,无动态观察记录。如生命体征平稳,血压平稳,词语含糊。前一班次出现的病情变化、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在下一个班次无记录和反映。如患者拔除尿管小便不能自解、双乳胀痛、肛门未排气处理后情况是否改善,是否进一步采取措施未做连续交待。
(六)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一致,甚至相脱节。尤其在临床表现、病情变化方面,抢救时间、病情描述,记录不严谨致使记录不一致,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医生未能及时处理,护士无法记录。医生习惯将医嘱时间写为8AM、4PM等而护士又未认真核对,及时纠正,导致开具医嘱的时间和执行医嘱的时间不一致,这与护士和医生的沟通不够,导致患者病情变化时间、用药时间、处理时间不一致。
(七)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动态过程 护理记录是住院病历的一部分,但护理记录为阶段性护理记录,总结性少。多数护士只记录某一天、某一时的病情记录及护理措施,这种护理记录不能完全体现护理动态过程。
(八)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行为 护理记录内容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多数护士记录的内容为患者的病情以及医嘱的内容,造成与医疗内容重复,而护士实施护理措施后出现的护理效果以及观察到的病情在护理记录中又未体现,护理记录不能真正体现护理行为。如:对腹腔穿刺的患者,护理记录中护士所描述的术中顺利,病情平稳,就不应为护士记录,因为护士并未参与手术,而护士对手术名称、时间、麻醉方式、麻醉清醒时间、穿刺局部情况、生命体征及注意事项等记录常出现不完整现象。
(九)护理记录不全 部分护士随时记录的意识不强,临时性护理记录不全,护士只是机械地按照规定中频次记录,对于临时性的病情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记录少或漏记,夜班护士出现此现象比较多。如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停止1周后的某天夜里出现恶心、心慌不适、烦躁,当班护士未做护理记录,只口头交待给下一班的护士,而在下一班患者突发呕血,这种情况说明了护理记录的疏忽、缺陷,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甚至次日补记,不能表现出实事记录。
(十)护理记录连续性差 我国大多数医院都存在护士缺编的现象,护士忙于治疗,顾不及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病历的书写,所以护理记录少记甚至没记,致使护理记录不完善。要体现出护理的连续性,特别是上一个班次患者采用治疗和护理措施后而在下班次出现结果的,下一班要准确地记录患者的反应过程和变化结果,有时需要连续几个班次记录。而部分护士只遵照规定的护理频率记录,没有按照具体的情况连续记录。
(十一)护理记录没有体现因人施护和因病施护 相同专科的护理记录内容大致相同,只体现出因病施护,而没有体现出因人施护和因需施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护士的业务水平低,找不到护理的重点;二是护士过多地依赖陪护,没有去亲自观察;三是只遵循疾病的护理常
规,缺乏创新,造成一种疾病的护理记录基本上一致,体现不出病种差异和个体差异。
(十三)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简化字缩写字,甚至涂改,刀刮现象,有的语法错误,逻辑混乱,应用非医学术语,口语化表达,随意性大。如心三联、双克、继观、神清。
护理文件书写的原则 总体上要求:客观、准确、及时、完整、连续、合法。内容上要求:
客观性:要求做到:看到什么记什么,做什么记什么,有什么记什么,流水账,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要硬性找问题。不对病人情况进行主观分析,记录患者的客观资料。
准确性:要求数据准确,药物的量,引流液的色量,生命体征的数据均要准确无误。
九、改进措施
(一)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认识,加强自我保护,应定期组织学习机关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使护士认识到护理记录单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符号都会成为证据,都代表一份法律责任,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单重要性的认识,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医院和医护人员自己。
(二)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护士长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指导护士如何观察记录督促护士勤巡视,不断深入病房,通过观察,询问收集资料,加强护理记录的内涵。
(三)以护理观察和具体的护理活动为记录重点,护理工作是否尽职尽
责,除病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效果外,在记录上反映出的就是护理观察是否及时准确,护理措施具体落实的程度。因此,以护理观察和具体的护理活动作为护理的重点不仅符合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而且记录也更为简洁、完整、重点突出。
(四)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根据专科特点规范护理记录单。患者不同,护理重点、观察重点以及重点不同,避免千篇一律,要体现因人施护、因需施护。要密切观察、勤于思考、详实记录。
(五)医护沟通,避免记录不符,医护记录不符主要是因医护双方在收集患者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和误差而产生。护士在发现医生的记录与自己不一致时,应主动找医生核实,避免医护记录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