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议笔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会议记录---现阶段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国家宏观就业政策: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2007年后,重点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具体落实五项政策和五大计划一、五项政策
1.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见财政部、教育部财教〔2006〕133号文件)。
2.自主创业优惠政策(见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财综〔2006〕7号文件)。
3.大学生到基层、非公有制企业的工龄、劳保福利政策。
4.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后的升学、考公务员加分政策(逐步实行省级以上党政机关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
5.对中西部实行周转编制的政策。
二、五大计划
1.西部志愿者、地方政府欠发达地区志愿者服务计划(由共青团组织实施,今年1万人)。
2.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由人事部牵头,从今年起连续5年招募2万人)。
3.大学生村官计划
4.社区大学生工作者服务计划(城市社区管理岗位,居委会等)。
5.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农村教育硕士计划(全国5年内实施2-3万个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聘期3年,到期可免考读教育硕士)。
第二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越来越多,而中国职场正进入刘易斯区间,意味着职位供求在总量上趋于平衡。导致一些工作岗位是供不应求,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放弃自己学的专业知识进入自己不熟悉的工作,而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些工作岗位无人可招聘。“招聘难”与“就业难”的局面却愈演愈烈,整个中国的人才招聘市场出现了断层,需求和供给出现了严重错位的局面。
大学生就业的错位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当代社会大学生都希望成为蓝领白领和服务人员的中层阶级,而社会人才
市场却需要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社会中的岗位喜欢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可是当代大学生毕业后缺少的就是工作经验。
第二点,大学生的时代观念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受到父母朋友的影响都希望自己能
在一二线城市工作。导致一二线城市岗位就业急剧紧张,而三线城市职位工作却无人问津,虽然三线城市发展空间极大却并不能吸引当代毕业生注意。
第三点,大学生都想进入国企,都想进入大公司。“铁饭碗”的现象现在很少存在,但是还是有不少有想得到这样的工作。进入国企和大公司不会担心公司倒
闭失掉工作认为那样的工作是稳定的有发展前途。那些小企业都不想进入,却不知道如今小型企业岗位在整体职位量中占了43%。在一个道路清理
工招聘中有时会有博士生参加因为那是国企工作。
为了解决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严重趋势困难,国家·学院·学生个人也想出了实行了许多方法政策。
第一点,为了满足社会的岗位需求各学院里面也建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制度。
创办了更多的新型专业,为了加强学生自我操作能力和经验,在学校期间,学
校也会组织学生去自己学习的岗位工作积累实习经验,适应职场,尽早考虑职
业规划。往年有48.4%的应届毕业生是通过实习找到工作的。给大学生提供实战
性的求职指导和实用性的职业规划课程,为企业和市场输送更为适合和对口的大学生。
第二点,增加工作岗位,国家与学院为了改变工作岗位的竞争压力鼓励学生毕业后自己第三点,去创业,去带动更多的人能有工作岗位,国家放宽了学生创业需要的资金贷款。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更加青睐民企创办民企,让他们知道三线城市中小企业跨行都会有发展空间。是人才,在任何地方都有机会“闪光”。为此实行了三线城市开放,国家鼓励大学生进入西部,实现西部大开发。让大学生的才能能够充分发挥,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岗位。在整个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上,就业难迫在眉睫,工作岗位不足是一个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一些大学生的心态刚进入社会都不想做底层的工作。一些大学生更是想依靠父母的关系找到工作随着各种政策的有利的执行,市场的慢慢容纳长期以往人才市场的需求与给予将会平衡。
第三篇:毕业生就业政策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德政办发〔2009〕9号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稳定就业局势,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9〕1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创新有为、务实求进”的工作基调,以统筹城乡就业、构建扩大就业与促进创业长效机制为目标,紧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特色经济,通过构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领导体系、创业培训体系、政策扶持体系、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的创业带动能力,积极营造全民崇尚创业、竞相创业、和谐创业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促进就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参与创业的社会格局,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1.力争到2010年达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标准,2个以上县(市、区)达到省级创业型城市标准。2.重点扶持和培植一批创业型企业,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大型创业企业和企业集团为龙头,中小型创业企业为主体,个体经济组织共同发展的新型创业格局。3.从2009年开始,5年内对1万名城乡劳动者实施创业能力培训,力争每年创业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创业初始成功率达到70%以上,创业企业存活率达到80%以上,努力实现自主创业1人带动就业5人以上,创办1个企业平均带动就业10人以上的倍增效应。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1.推行个体经营试营业制度。2010年底前,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复员退伍军人等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除从事需前置审批的经营项目外,可申请试营业,核发有效期为6个月的营业执照。试营业期满,经营状况良好的,引导其办理个体工商户或公司登记,要求继续试营业的,经申请可再续延1次,有效期6个月。试营业登记不收取任何费用,不纳入验照管理,轻微违规不予罚款。2.放宽企业注册资本(金)条件。符合法律规定的任何投资主体,注册资本(金)达到3万元以上的,均可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单位和个人投资10万元以上的,可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允许公司注册资本(金)2年内分期缴付,其中投资公司注册资本5年内分期缴付;分期出资设立的公司,全体股东首期出资合计达到20%即可,不需要每个股东出资都达到20%。申请办
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一律不受出资金额限制,出资1元即可申报。鼓励高校毕业生以著作权、专利权等作为出资申办企业。
3.放宽企业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未办理产权证的经营场所,可提交房管部门出具的使用证明;征收或租赁土地作为经营场所的企业,提交县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企业签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建设用地租赁合同》)或与已办理合法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的土地使用权人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允许非生产类企业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将商住房屋或住宅作为经营场所。
4.免收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首次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返乡农民工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的,只需凭所在村委会、居委会的有关证明,到当地工商部门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免收登记费和工本费。对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对农民在农贸市场或者当地政府指定区域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于工商登记。5.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在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商贸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6.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创业的支持力度。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被征地农民、残疾人、随军家属、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及境外就业的,均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
除国家限制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以外的商贸、服务、生产加工、种养殖等各类经营项目都视为微利项目,纳入财政贴息范围。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军队退役人员和残疾人申请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同级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申请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同级财政给予50%的贴息。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根据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贷款额度,一般掌握在100万元以内,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并由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提供担保服务。
(二)构建创业培训体系
1.培育优质创业培训基地。从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中,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社会认可的创业培训机构作为承担创业能力培训任务的定点机构。每县(市、区)至少培育两所具有“U”型标准化教室,教学设备齐全的SIYB培训机构。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组织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使每县(市、区)至少拥有10名以上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创业培训(SIYB)师资培训合格证书》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颁发的SIYB教师资格证书的培训教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业师资队伍。建立创业培训师资资源库,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调配师资力量,保证培训工作正常进行。3.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对面向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免费创业培训的社会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暂时按照《德州市就业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德财社〔2006〕23号)的有关规定继续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对领取失业保险金
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的,补贴资金从失业保险金开支。
(三)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1.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在进行失业登记时,同时进行培训登记,并及时将登记信息提供给创业能力定点培训机构,形成培训登记、培训机构推荐、免费培训、技能鉴定、落实创业培训补贴的“一条龙”服务。加强创业指导专家库、创业项目资源库建设,提升创业培训后续支持服务水平,实现创业培训与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开业指导、专家服务、小额担保贷款的紧密结合。搭建创业服务新平台,通过报刊、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形式,为创业者提供电话咨询、短信、网络交互等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根据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军队退役人员等各类创业群体的不同特点,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2.优化创业服务程序。进一步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办事流程,推行联审、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开设“绿色通道”,实行专人办理,主动服务,限时办结。继续推行“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的有机联动机制建设,降低反担保门槛、简化反担保形式、扩大反担保人范围。对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创业计划书经过专家论证可行的,要优先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条件。3.开发创业场所。在符合城市规划、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条件下,支持企业利用现有的厂房、场地兴办各类专业市场,帮助其尽快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扶持其经营;积极引导、支持各类主体因地制宜,兴办各类早市、夜市,为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经营场所。积极协调市场开办单位,全市拿出4000个摊位,以工商所为单位提供给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用于创业,半年内免收摊位租赁费。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县(市、区)要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就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按照《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87号)规定的创业型城市标准,积极开展争创活动。要通过建立组织领导体系,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创业型企业、创业带头人,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二)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建立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把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以及提高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列入当地就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负责制定创业发展规划、创业综合指导、创业培训管理、创业跟踪服务、创建创业型城市、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创业带动就业效果的考核考评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创业培训补贴资金的筹集、拨付、管理和监督工作;发展改革、经贸部门负责指导创业企业发展等工作;规划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协调指导创业经营场所的规划建设、土地利用管理等工作;财政、人民银行负责落实资金、金融信贷支持和小额担保贷款等工作;劳动保障、人事、教育部门负责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的创业指导和教育等工作;税务部门负责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工商部门负责从事创业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的准入登记监管等工作。
(三)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树立一批创业典型,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对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创业指导专家要给予表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打造“创业之州”的城市名片。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O九年三月十一日
主题词:劳动 就业 意见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德州军分区。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3月15日印发
第四篇: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
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
1、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针和基本制度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2、国家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政策
(1)基层就业及基层就业项目
基层就业是指到城乡基层工作。一般来讲,“基层”即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国家实施的基层就业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辽宁省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选调生计划、村级组织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进社区计划、师范类毕业生农村从教计划等等。
(2)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优惠政策
①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②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照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
③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附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
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④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在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也要进一步扩大招考录用的比例。
3、国家大力引导普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1)《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资源,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各高等学校也要积极整合资源,特别注重大学科技园等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创业实习基地以及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教育培训、配备创业导师,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扶持一批高校学生实现自我创业。
各省级主管部门要主动协调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推动落实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力争推动出台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并在工商注册,办理纳税手续、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简化程序,提供方便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鼓励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和创业经营场所安排等扶持政策。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
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各地要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并保障其合法权益,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4、国家积极引导普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政策
享受优惠政策:①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确定义务兵;②优先选拔使用;③考学升学优惠;④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⑤就业安置帮扶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竞争,希望在校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规划好大学生涯,在能力和心理上做好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准备。
第五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及政策建议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突出。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从财税政策的角度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第一,大学毕业生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依然突出。
近年来,高校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
我国大学毕业生从2001年的144万人跃升到2009年的610万人,增长了6倍,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2009年需要安置的大学生为700多万人。并且,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仍不会减弱,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数量远远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数量。
第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
1.市场需求与大学专业设置矛盾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不能与企业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以至于蜂拥而上的一些热门专业如今出现人才供给的过剩。
以高校普遍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截至2003年,教育部已经批准181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在2004年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6月15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
2.区域结构性矛盾非常明显,西部地区供给与需求矛盾较大。
目前,大量大学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情况。
调查显示,北京是最受大学毕业生青睐的就业地区,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有24.69%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为广东省,比例为21.76%。
3.不同行业与专业就业冷热不均。
目前,毕业生所学专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与国民经济中增长较快的行业和职业相关性越强,就越容易就业。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艺术领域,二是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和农学专业。同时,低就业率往往和低薪相连。
第三,金融危机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当前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直接导致了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目前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不少企业甚至停止了招聘。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第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不足。
1.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目前大学毕业生失业是结构性失业,并不完全因为大学的普及率高。
我国一直将追求经济增长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据胡鞍钢等专家估计,这种发展模式造成我国“八五”期间少创造就业机会6.0%~12.3%,“九五”期间少创造就业机会3.7%~8.0%。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不断减弱,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0.3以上下降到目前的0.1左右,经济增长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
我国目前各产业吸收就业的结构还不合理。第一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最差。随着各地工业化逐渐倾向于向资本密集型方式转变,作为现今吸纳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将减弱。只有增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吸收就业能力,才是解决目前和将来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优势依然没有充分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影响着对大学生的吸纳。
2.某些行业受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整影响,减少了就业岗位。同时,就业岗位相对不足也是缘于就业人口的巨大供给量这一因素。
近几年来,大学招生人数每年以30%~40%的速度扩张,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对劳动力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吸纳速度并没有这么快。以2006年为例,全国有大学毕业生413万人,同比增加44%,但同年全国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却减少了22%。
第二,大学毕业生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轨较为严重。
目前,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轨严重,以致出现供给结构性失业。一些高校盲目扩张,教学质量下降,更加剧了高校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背离。
第三,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足。
从国外的做法来看,加大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促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见效更快的作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取缔私人职业介绍,实行政府垄断公共就业服务的局面。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对公共就业的财政投入力度,但整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