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步入初三作文
我对初二的感叹:静静地我走了,就像我静静地来,挥一挥手不留下一片“云彩”(知识)。
收起初二时的欢乐与无知,静静地等待着初三,不久,它就张开那巨大的翅膀将我“拥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强大力量,我在挣扎,试图从这股力量中爬出,但是,我被抑制了,必须听从初三的安排………………
从前,我渴望来到初三,犹如花草渴望得到雨露,然而,当初三悄无声息的来到我身边时,我显得那么的无助与彷徨。
从前,听学姐们说,初三犹如四季,有阳光,有沙滩,有冰冷,还有紧张;初三犹如一个调味剂,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但是,我依然看到了她们的春风满面,不背阴影所笼罩,然而,这毕竟是开始,久而久之,她们的书包变沉了,红光也渐渐从脸上褪去,听到的不在是欢笑声,而是叹息声。
我知道,书包里是老师一张张督促的面孔,苦口婆心的表情,面对这“风云种种”,我怕了,退缩了。但是,初三的梦幻却在我的脑海里飘荡,挥散不去。渐渐的我看到它冰冷的眼眸变的柔和了,还有那少见得笑魇。
也许这就是初三的欢乐,它被一层层内心障碍所掩盖了,也许这是初三给人的预测,它告诉我,我一定会有希望战胜初三的悲伤与困难。
我下决心了,决定跟初三斗一斗,毕竟它的可怕是人们内心得魔鬼在作怪,它的真面目就是那“笑魇”。面对这希望,我的梦想,我决定征服初三。初三是我的转折,成功路上的障碍物。对于它,我不应该轻视,也不应该把它当作无法越逾的千丈高山,我要踏上“云彩”去征服初三,我要用我的快乐来征服初三。
初三,你在我心中是一个难以征服的魔鬼,你在我的眼中是我必须到达的一个彼岸,你那阳光般的笑魇也将永远对着我。
有人说,初三是一台黑白电视机;有人说,初三是最枯燥无味的;有人说,初三让我们失去了原来应该有的青春与活力。可我完全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初三,它是一台彩色电视机,他时刻上映着我们在初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初三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正如我们的生活,有喜、有忧;初三虽然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玩的时间,但是,我们又收获了很多…
步入初三,我们就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任务,我们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我们是未来的主人,谁不需要知识?要建设我们的祖国,要靠科技创新。以前的中国,为什么会受别的国家侵略,因为当时,我们的科技实力还很微弱,所以,别的国家才会肆无忌惮的侵略我们。而现在,我们国家重视科学发展,培养人才,在科学领域已经有百分之十一的项目进入世界前列,如此可见,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作为我们,要珍惜现在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就更加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我们并不缺乏创新,只是,为什么禁锢自己的思想呢?不要总是认为,只有爱因斯坦、爱迪生、莎士比亚才有创造力,其实,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敢于质疑,认真思考,总会有所创新。
为此,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不要以为科学创新只
是科学家的事情,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奋力拼搏,背水一战!
只有亲身从战场上回来的老人,才可以平静地解开衣衫,指着胸口的伤疤说:“我这里有一瓣玫瑰花的痕迹。”现在我就可以有经验地对你讲述我的初三。
“彼得·潘和他的永无岛只是一个梦,是孩子终究都要长大。每个人在成长的岁月中都会丢掉一些东西,不管你愿不愿意。”引用这段话作为这篇长篇大论的开头,是因为面对“初三”这两个看似庄重的字眼,我不知道从何开始说起。初三的日子,每天都是单调的重复,仿佛有个人在不断地按着倒带、重放。安安分分地听长辈们老生常谈的悠闲日子已离我们而去,剩下的只有像纷繁而下的雪花一般多的作业。我们已经开始学着舍弃很多东西,放弃漫画,放弃电视,放弃上网……开始学着写老师口中的“能得高分的作文”,开始为中国的应试教育做贡献。触目惊心的中考倒计时,足以把人击倒的白色试卷,教室里永远过浓的CO2含量,填满了我们的初三生活。倒计时的天数一天天减少,是怎样揪扯着心灵的煎熬。张开手,细数手上的纹路,会看到与笔穿越漫长岁月的亲密接触的结果。在这试卷横飞的年代里,反抗是极其不明智的,我们纷纷举手投降,拜倒在中考的脚下。……我们甚至习惯了拖堂,我们的化学老师被几届学生誉为当之无愧的拖堂大王,没有一节课例外,最高记录20分钟。但这时候没人再去抱怨了,中考虎视眈眈地横在路前方,有什么办法呢。站在这个重要的岔路口,我们必须慎重而又迅速地做出决定,跳上那辆会把我们载向远方的车。
天空被稀薄的日光渐次漂染成灰白。阵阵无情的冷风,把年华老去的树叶,一片又一片地吹下。地上枯死的树叶,竟然跟着雪花一起飘舞。一瞬间,抬起眼向远方望去,往事在呼吸吐呐中汹涌着重现。无忧无虑的年代已经随着我们大段大段的梦一起大把大把地遗失了,待我们醒来时,发现握在手里的只剩下笔。常常会觉得我背着厚重的行囊在一条黑暗、狭长的名叫初三的路上行走,依稀看见前方的亮光,可却怎么也达不到那里,最后连步子都难以迈开。在那么多次心灵的煎熬后,我终于明白,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会柳暗花明。我知道人生不会给我充足的时间,我只能认定一个方向去追求并且永不放弃。行走在初三的路上,渐渐地学会了勇敢,学会了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精神,学会了在失败中成长,学会了超越自己。与同学们一起行走在初三的路上,感受到了不离不弃、勇往直前、永不分离的如雁阵般的美丽。……
初三是痛苦的,初三也是美丽的,在这段日子里,会有泪水和汗水,会有迷茫和无助,会有辛酸和疲惫。可是初三也依旧精彩,依旧快乐。正是它让我们更加成熟,让我们学会自信勇敢地挺起胸膛,让我们渐渐成长。
太阳在不经意间悄悄出来了,它拨开厚重的雾气,洒下几点稀疏的光泽,却是那样的温暖。
这若是痛苦,我也必须要经历,而且要做到乐此不疲。
第二篇:步入青春期作文
步入青春期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步入青春期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步入青春期作文1随着年岁慢慢增长,我也慢慢的逼进一生中最尴尬也最多变的时期—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时是不知不觉的,渐渐的会发现微妙的变化。刚升上五年级,我就发现,班上许多人都有喜欢的人,而且开始有人被排挤,每个人心中都有讨厌的`人和喜欢的人,就连我也不例外。另外我还发现我开始会反抗妈妈,以前妈妈说的话,我都乖乖做,现在虽然也是如此,但心里总是百般不愿,所以就连我现在也开始觉得青春期的小孩真是难管教。
青春期的另一项变化是身体上的改变,女生胸部会变大,还会有“那个”来,而男生声音会变,也会长出胡子来,这种种的变化,造成我们的诸多的不便,我常常会看着镜子中日益长大的自已,心里有许多说不出的感觉,有时是期待,有时是不愿,有时好奇,又有时讨厌,心中真是五味杂陈呀!
此外步入青春期,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心灵,因为步入青春期,大家心思会变的细致,而我却是那种神经很大条的那形,所以在班上就变得格格不入,因而遭排挤,这是以前从没有的问题呀!我每天几乎都板着脸回家,每天很难过,虽然我尽力要跟她们做朋友,但她们心思捉摸不定,有时对你很好,有时又对你恨之入骨,使我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每每看到同学在讲悄悄话,就觉得是在讲我的坏话,我变得神精质,也从一位开朗的小学生,变成一个忧郁的青少女。
虽然我对青春期的感觉坏的比好的多,我也真得很想逃避,但因为有家人的鼓励,我才能勇敢迎接它,希望在我的努力下,青春期的种种不顺能化解,并且尽力在这段时间留下最美的回忆,舞出生命中最美的乐章。
步入青春期作文2别看我总把笑容挂在脸上,其实,我也有烦恼,那是什么呢?就是皮肤粗糙。
我现在已经12岁了,是一个会臭美的女孩子。写完了作业,我总爱在镜子前左瞧瞧,右瞧瞧。但是,最近在照镜子时突然发现我的脸上冒出了几颗小小的痘痘,摸起来很不平整。
怎么办?怎样才能去掉痘痘呢?用水洗、不用护肤霜、多洗脸……几乎所有的办法都用遍了,但痘痘一点都没有少,反而越来越多。
唉,我的皮肤越来越粗糙,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说:“多吃些蔬菜,少吃肉,就能让痘痘变少。”
于是,我按照妈妈的话去做,可一点效果都没有。我更失望了,一想到我的脸就烦恼。
有一天,我突然产生了要把问题彻底搞清楚的念头——治标也治本。我小时候不长痘,怎么现在长了呢?我立即翻开了《百科全書》,书上说:“人一般到十一二岁就会进入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后,脸上会长出青春痘……”
哦,原来是青春期在作怪!于是,我对妈妈说:“唉,青春期真不好!我不想长大!”可妈妈对我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是既有酸,也有甜。俗话说,‘人生五味,每一个时期都是美好的,都是唯一的,都要珍惜。”
是啊,即使青春期里有烦恼,但是,它仍然值得我去珍惜。
第三篇:步入行动研究
模块九活动二 步入行动研究
一、你觉得一线教师可以怎么应用行动研究法?平时注意收集学生数据,经常反思总结算不算行动研究?
答:我觉得一线教师应用行到研究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师本人首先得学习行动研究法的相关理论。
2.按照行动研究法的步骤进行操作,即从计划、行到、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做起。
3.在行到过程中会有挫折,要有应付挫折的措施和战胜挫折的信心。
我认为平时注意搜集数据,经常反思总结应该属于行动研究的范畴,但是我感觉不是很严格。因为,行到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小范围内探究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目的不在于建构理论体系、归纳规律,而在于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行到来加以解决,以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平时搜集数据,经常反思总结,也是行动、观察、反思,属于行到研究的环节,但是如果指定计划,让研究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反思时更注重理论上的总结、经验的推广应用,就是更严格意义上的行动研究了。
二、你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所在吗? 答:我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确实首先应该实现教师成为高标准的研究者。教师专业化,是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种教师实际行为,不是一句空话。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需要每天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定期出去培训和交流,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理解和总结,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作好准备。应该结合自己的学情、环境、条件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同事互助或导师引领等相互渗透,重研讨、重实践、并且不断总结,而不甘愿做一个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教书匠”。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创造性在于学习和提高自己“转识成智”的能力,即用智慧去驾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转换知识观,而且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场合、不同目的所使用的不同知识形态,采取不同的传递方式,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够在这些知识面前善于判断、选择、取舍,并能够进行不同知识的组合、转换,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着手解决问题。而不甘愿做一个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单一学科的“教书匠”。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具体如下:
1.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也要改变原来“教书匠”形象,向研究型人才发展。
2.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也未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3.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只有不断学习加强研究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对于教师本身而言和从教育教学的实践要求出发,都需要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
三、以你参与过的研究课题为例,说说你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体会。答:从参加工作至今也参加了不少课题研究,而自己主持的只有一个课题。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虽然知道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困惑,来确立研究问题,但是,经常会出现选题或者确立主题过大的现象,给后期的研究带来方向性不强,或者针对性不强的障碍。
2行动:在教育教学实际的工作中,繁杂事务很多,这些都是干扰行动研究的因素,有时候明明在计划中应该能够实施的工作,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推迟,甚至搁浅。这是在行动研究中必须克服的最大干扰因素,只有克服这个因素的干扰,研究结果才更客观、更科学、更有推广价值。
3观察:观察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对行动全过程、行动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我们的研究过程中观察会出现疏漏,不全面、不细致,有时候出现整理资料不是很及时等现象。
4反思:由于前面三个环节中或多或少出现问题,在反思环节中需要弥补的也就比较多,反思一般都比较深刻、比较客观,并把前面积累的资料包括经验、教训等一并整理归档。对行动的全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评价,并为下一个阶段的计划提供修正意见。
总之,经过一次一次的行动研究的进行,我会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提高,为后续的行动研究做的更好提供条件,是研究的结果更有推广性更有价值。
第四篇: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学科:历史 版本:冀人版 年级:九年级 单位:59中 作者:张栋渊
复习目标: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理。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进展。
5、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6、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知识清单:
1、________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的________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__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___上来的决策,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这次全会作出实行_______的新决策。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这次全会后,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________为何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下,开始走上了建设______________的新道路。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_取得突破性进展。4、1978年,中共安徽省委和四川省委实行“放宽政策的方针”,两省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_________,受到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
5、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__________,使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____________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6、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批准________省为经济特区。
7我国对外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层层推进,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到沿海__________到沿海________再到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8中共_____________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______________》,新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___________根本大法。此后又颁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法律。一个以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9、______________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__________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各级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_________成为国家的基本方略。
10、_______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全国有步骤的实行____________到_______年,我国基本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国目前教育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________,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11、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_________战略。全国高校大大幅度扩大招生,高等教育规模出现历史性变化。
1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13、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及时提出了文学艺术应坚持“为人民服务、___________”的方向,它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起,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保证。
14、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1981年—1986年我国__________连续获得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支获得____________的球队。1984年7月,我国代表团参加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_______届夏季奥运会比赛中,我国选手_________在奥运会第一天进行的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夺得冠军,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______届夏季奥运会,成为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课堂训练
1、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到:“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喊一声,上工天不明,下工点了灯。”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A、建国后进行了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4、“他是使伟大而古老的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改革的宣告者和设计师。”材料中“他”的主要贡献是()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B、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C、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标志性事件是()A、在法律上确定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1982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6、1984年,有的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7、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依然决然的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兴建经济特区 C、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D、开发浦东新区
8、江西省永丰县谭城乡龙洲村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电视剧《永恒的忠诚》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同志为原型,艺术地再现了他在小岗村任职6年来的感人事迹。小岗村之所以能蜚声全国,因为它是()A、“一五”计划中的大型工业所在地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地 D、经济特区的首创地
10、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下午分田。”对他日记中所记内容的理解符合当时史实的是()
A、此次“分田”废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B、此次“分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可以随意转让或买卖 D、“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1、毛泽东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向雷锋同志学习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我国体育健儿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成为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获得者,也是中国第一位奥运金牌获得者。他是()A、刘长春 B、许海峰 C、容国团 D、李宁 13、1978年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相比,不同之处是()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当时普遍得到了农民的好评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15、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的新路是()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题
1、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就是中华儿女不断探索的奋斗之路
材料一 《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一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神奇的一页。”
(1)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2、材料一 1996年,就是“九五”的第一年,我们全国财政教育投入是1211亿元,到了2001年,也就是“十五”的第一年,我们全国财政教育投入是2582亿元,到了2006年,也就是“十一五”的第一年,我们全国财政教育投入是5464亿元。2007年我们财政教育投入又增加75亿元,2008年预算财政教育投入达到9080亿元。
材料二 我国财政部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财政体系,为此投入经费154亿元。约1800所高校的400万名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名学生获得资助。
材料三 从2006年开始,某市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并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活费,真正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问题。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该市市里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一起全部免除学杂费,并对贫困学生进行生活补助。(1)材料一中的十几年间,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呈现怎样的态势?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哪一级国家行政部门对哪些教育对象的关心和帮助?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教育、科技与经济的关系
3、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1)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从材料2到材料3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篇:步入青春(教案)
步 入 青 春
——“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解读青春,感悟青春。
2、收集、筛选、整理信息,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3、参与活动,提升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与方法
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更好完善自我。
2、分享青春的喜悦和困扰,焕发青春的活力与朝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收集资料、筛选信息、研讨问题、口头交流。难点:自己动手、合作互动,展示观点、参与活动。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组织、合作。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前准备
1、搜集并整理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
2、搜集“青春”主题的名人名言,成长故事等,选出自己认为最喜欢的一条或几条书写在自制的卡片上。
3、自己撰写有关“青春”的精句妙语;
4、认真思考自己现在的理想或心愿。
5、学生预先布置黑板,书写活动标题。(步 入 青 春 ——“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两侧饰以向日葵)
教学互动过程
播放背景音乐(《青春啊,青春》),学生课间、课堂、课后的照片
一、营造气氛,导入活动
多媒体出示,生读:
(男)我们是十四五岁的少年,我们正值人生的花季,我们正步入青春的殿堂。
(女)青春的血液在奔流,青春的心儿在跃动,青春的脚步在延伸。(男)驻足青春的驿站,我们回味昨天,畅想明天。
(齐)让我们一起乘坐青春列车,让心儿驰骋在希望的原野上。
师:今天老师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和大家一起,放飞心灵,解读青春,颂扬青春,感悟青春,做主青春,大家欢迎吗?
生:热烈欢迎!
二、第一站:“七嘴八舌”解读青春
师(鼓掌):非常感谢!此刻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青春的热浪。(画外音:请同学们注意:青春的列车已驶入第一站:“七嘴八舌”解读青春)
师:常言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青春的解读,古往今来,有许多人对青春有过不同的评论或概括,大家都知道哪些呢?请同学们用好自己搜集的资料踊跃交流。
(提醒看屏幕)
示例:孟郊说:“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诗人直言劝勉青年人要趁着青春年少时候有所作为,因为光阴易逝,人不可能总是青春不老的,让我懂得了惜时的重要性。
师(适时点评):看来大家不仅积累的青春名言不少,还与“名言” 进行了亲密对话,祝贺大家找到了学好语文的法宝。不过,聆听了这么多青春名言,我想大家更愿意了解你朝夕相处的同窗对青春的认识,对吗?(抽生展示)
师:老师明白了,怀揣梦想,朝气蓬勃,勤学善思,信念坚定,惜时有为等均是青春的标签。听到此,我已深深折服,我也禁不住要“老妇聊发少年狂”:人生无再少,劝君惜青春。
三、第二站:“激情飞扬”颂扬青春 青春如此绚烂多姿,我们何不纵情一回,释放出青春的活力,唱出青春的颂歌。
生举手,师抽生并适时点评(积极向上 声情并茂 激情飞扬 酣畅淋漓 真挚感人 绘声绘色等)
四、第三站:“集思广益”诊治青春
师:可是,人生的花季,不只有阳光、欢笑,也会遭遇冰霜、风雪。此时不只需要激情飞扬,更需要冷静思考,积极面对。
下面,请大家来当一次小医生,用我们掌握的青春期知识为别人也为自己做一次青春会诊,解决生活中困扰大家的难题,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语文课代表组织学生抽出问题,大声读出,由该同学找一名同学支招。)
师:青春是人生交响乐的序曲,即使有曲折,有痛苦,对我们来说,也是有益的经历,因为我们才是青春的主人。有同学在摇头,看来有不同意见,怎么办呢?
生:讨论,辩论!
师:好的,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各抒己见。
五、第四站:“唇枪舌战”做主青春
师: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不忍却又不得不叫停你们。
六、第五站“豪言壮语”描绘青春
师:看同学们的表情就知道你们对明天充满了憧憬,有请主人们拿起笔,庄严地记录下此时的豪情壮志。
师巡视,不时抽取同学的记录予以展示,评价。提议同学们踏上青春之路,将自己所写粘贴在黑板上。
七、结束语:
青春的列车已驶过五站,同学们仍意犹未尽,不舍也好,眷恋也罢,我们必须暂时停靠。但老师相信今天的活动会让大家在语文学习、信心的树立、完善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受益匪浅。祝愿大家当好“青春号”列车的司机,徜徉美丽的语文之河,书写壮丽的人生!
齐诵誓言:
十四岁,我们踏着青春的旋律,翩翩起舞!十四岁,我们唱着快乐的音符,姗姗而来!十四岁,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意气风发!十四岁,我们眺望美好的未来,跃跃欲试!
十四岁,我们迈出青春的第一步,用自信的微笑面对灿烂的明天!
八、作业布置
1、荐读:《青春万岁》(王蒙)《青春的门槛》(刘心武)
2、班级开展“歌颂青春”主题班会,请你: ①拟活动主题语; ②策划活动步骤;
③提出创新建议;
④写出活动感受。
3、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第二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