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姓名:郭敬
学号:201100600017
班级:11级朝鲜语3班
作为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虽然从初中开始就经常使用计算机上网、看电影、做PPT、玩游戏,虽然每天但如果说到对计算机的认识,却是非常有限的。以前仅仅是把计算机当做娱乐的工具,虽然长期使用计算机,懂得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但翻开大学计算机课本才发现,计算机有许多复杂的专业知识、有许多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在小学的计算机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当时计算机的体积非常大,计算效率非常低,在当时被认为是无用的东西。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开始迅速的更新换代,体积越来越小,计算效率越来越快,开始在许多方面发挥作用。九十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互联网,计算机开始慢慢走近普通人的生活,开始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开始把整个世界通过互联网连接成一个整体。
对于计算机,目前虽然我还没有太专业的认识,但却在科技的发展中切身的感受到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互联网可以让远距离的人们通过网络聊天、视频,word可以编辑文字,代替了用纸张书写的不便,Excel可以制作表格,方便数据的统计,通过计算机还可以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二进制代码,方便信息的编辑和传输,省去了许多复杂的环节,节省了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社会已经无法离开计算机,计算机推动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认为计算机的发明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大大影响着人类的科学、文化、教育,带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计算机给人类带来的方便,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是课堂的多媒体设备,以前没有多媒体的时候,大量的知识需要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不仅速度慢、浪费资源,而且课堂气氛也不活跃。有了多媒体之后,老师可以选择许多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更加快速的接收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使老师和学生可以更轻松愉悦的学习知识,间接的推动了知识的进步。
因为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计算机技术对于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希望在今后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跟随老师学好计算机技术,在将来更好的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之中。
第二篇: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学好办公自动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是我们敬爱的办公自动化老师马胜羽为此课程提出的口号。不可否认,计算机的应用及其发展阐释了办公自动化技术及其理论实践操作的重要环节。仔细回味,这句话大有嚼头。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感受颇深,实属典型的“行外人士”,初次使用不得不汗颜的告诉大家愚弟根本对机箱开机键的位置一头雾水,还是一个热心亲切的网管姐姐悉心告诉了我。随着显示器的慢慢开启,我逐渐意识到了计算机的“神奇”,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球“生物”?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到底起了一个何以程度的作用?如若解释此类问题,我们就要简单的了解一下微机(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这也是本人对微机最先的皮毛认识。
简单来讲,微机主要是由微处理器(即运算器和控制器,它是整部微机的‘心脏’,控制着整台机器的关键运行)、内置储存器(即我们常称的内存)、系统总线和接口(包括输入和输出接口)组成,当然从外部来看,还有机箱、显示器、鼠标、键盘,还有办公自动化设备中经常使用的打印机、扫描仪,机箱内部不可或缺的就有声卡、显卡、网卡、外储存器等等。讲到这里,我想我们就会感觉整个计算机就像是人体,综合性极强,每一个部件都十分重要。
每当我翻开关于微机的书籍时,开篇都是毫不例外的讲述微机的组成成分及其发展阶段性特征,那么我需要简单提及微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电子管为逻辑部件,以阴极射线管、磁芯和磁鼓等为存储手段。软件上采用机器语言,后期采用汇编语言。第二阶段是以晶体管为逻辑部件,内存用采磁芯,外存采用磁盘。软件上广泛采用高级语言,并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第三阶段,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内存用磁芯、半导体,外存用磁盘。软件上广泛使用操作系统,并与此同时产生了分时、实时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第四阶段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为逻辑部件,以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为内、外存储器。在软件方法上产生了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另外,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也在这一阶段诞生并获得飞速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成了我们的“第二恋人”,那么针对如此复杂的信息化时代格局,我们应该从微机的哪几方面入手来提高我们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呢?本人在此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对计算机的组成部位有详细的了解,以便应用于计算机整机的组装与维护中;
2、计算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衍生出一种超越计算机实体本身的无形力量,即计算机的发展文化。不同的阶段计算机的应用对于不同人群来说文化影响氛围必然不同,尤其是了解夹杂的伟大的天才科学家们为计算机的发展所作出了超时空贡献。
3、计算机与万维网的结合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之外,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设施的效率最大化带给人们精神上的负面冲击,这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必须减少损害度,甚至说是防微杜渐。
4、计算机本身的硬件与软件配置给我们国人带来了怎样的一种遗憾和遥不可及的叹息!我们与计算机网络发达的国家相比在此究竟缺少些什么,我们怎样才可以冲破技术的局限性去与发达国家公平竞争,倡导网络和谐与网络健康?
第三篇:我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
高考过后的我们立刻面临着选择自己的专业,在对计算机这门专业的认识还不太清楚的情况下,我选择了这个专业,自从进入大学近两个月来,通过学习《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我对这门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计算机是一种设备,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信息处理。计算的历史十分悠久,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计算机是20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
21世纪的到来,让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不断增加,从原来的台式计算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纳米计算机,再有渐渐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功能越来越丰富。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计算机的应用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各国家的军事领域到各公司的运行操作,哪一样都离不开计算机,此外,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与计算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生活娱乐、办公都需要用到计算机。从诸多事实中足以体现出计算机在当代以及在未来的重要性。
专家认为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微处理器速度将继续提升,英特尔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制造出每个芯片上有10亿个晶体管的中央处理器,个人电脑将具有原来的高性能服务器所具有的处理能力;高性能计算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将拥有1GHz以上的时
钟频率;每个芯片有4个8路并行的以及更为复杂的GISC接点;计算机将采用更先进的数据存储技术(如光学、永久性半导体、磁性存储等);外设将走向高性能、网络化和集成化并且更易于携带;输出输入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随着笔输入、语音识别、生物测定、光学识别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与计算机的交流将更加便捷。
计算机的发展,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的进步,更多的是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
计算机专业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应具有的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要学好计算机这个具有无限发展前景的专业,需要的是肯于动脑、不断钻研的精神和毅力。计算机软件知识的相关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Internet网页设计、visual c++、电路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面向对象c++实现、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网络技术基础等。在这些课程之中,我目前只接触过C语言程序设计,从这可以看出,自己在计算机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少的,要想学好计算机这门专业课程,这些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的去对待,用我们的激情去对待,我相信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一定能把计算机这个专业学好。
第四篇:论文 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计算机,从人类发明它的那天开始,就一直不断改善着,而它也不断地改善着人类的生活。伴随着计算机走入千家万户,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当下许多人工作生活的所依赖的工具。当初科学家为了科学研究上大规模的数据运算而研制出计算机,而如今的计算机已经不仅仅拘泥于计算,上网聊天、查询信息、阅读新闻,当初的发明者也许完全没有料到计算机能有今天的摸样吧。当然,我们平常熟悉的只是家用计算机,还有更多的计算机运用在国防军事、科研教育、工业生产、信息服务等各种行业之中,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部分产生密切相关的影响。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与软件组成。伴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日益增长,工业生产水平不断地提高着,人们开发出了更高性能的芯片、处理器,储存空间更大而体积却更加简便的硬盘,更能满足人们视觉感官的显示器,还有更多能满足新的需求新的功能的扫描仪、印刷机、摄像头、手写板、投影仪等等。正如摩尔法则所预言,集成电路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当惊人,如此也带动了整个计算机系统硬件高速的升级。而计算机的软件,随着研发人员对系统软件的不断完善改进,操作系统变得愈发人性化,应用软件更加的多样化,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以及生活娱乐需要。
学习计算机,主要的课程有C,C++,JAVA,计算机原理,编译原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UNIX,离散数学,电路原理,操作系统,系统分析与控制,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学逻辑,汇编语言等。懂得计算机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安装、维护、使用、设计及开发的能力。熟悉开发平台,掌握常用开发工具,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强数据库安装调试与简单开发能力。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及维护技术。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管理能力,并且掌握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维护技能,如此以来才有可能学习好计算机技术。
根据相关资料,当前计算机研究、开发、发展的前沿方向主要有:
1.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研究
2.程序设计科学与方法论的研究
3.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的研究
4.人工智能与知识处理的研究
5.网络、数据库及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研究。
6.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
7.计算机科学史的研究
这几种当中,我对人工智能这一方向较为感兴趣。正如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中常常出现的,会有机器人遍布全球代替人类劳动力的一天,而人工智能的开发设计是实现如此宏伟场景的一大重要环节。在美国苹果公司最新推出的iPhone 4S手机当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应用程序Siri。Siri是苹果公司在其产品iphone 4S上应用的一项语音控制功能。Siri可以令iPhone4S变身为一台智能化机器人,利用Siri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读短信、介绍餐厅、询问天气、语音设置闹钟等。Siri可以支持自然语言输入,并且可以调用系统自带的天气预报、日程安排、搜索资料等应用。还能够不断学习新的声音和语调,提供对话式的应答。据我了解,这个程序中包含着各种当前计算机研究中许多方面的顶尖技术,例如:语音识别以及语音合成技术、网页搜索技术、知识搜索技术、知识库技术、问答以及推荐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正在文章开头所说,如今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服务行业、社会公用事业等。而家用计算机也让我们对计算机的影响有了更切身实际的体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日异月新的变化,例如,如今大家足不出户,便可以在网上购买到经济实惠、物美价廉的商品。
而我本身,希望能实现计算机更加人性、更加简洁方面的操作应用。自己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关注计算机的发展动态,认真的学习理解计算机技术的知识,为通往自己的理想铺好道路。
第五篇: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作者:14级数学科学学院统计班
许惠
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里,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极为普,我国大学教育中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帮助学生完成计算机应用的知识积累,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本文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前景的探索三方面阐述自己的对大学计算机础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大学 计算机 基础教育 认识
当代的科技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竟争逐渐转向科技和经济实力的竟争,科技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其间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竟争,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成为了教育的重任,在计算机技术广泛普及的当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人才需求间出现了偏差,如何做好我国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培育高素质的国家建设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转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必行之道。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实意义
大学专业分类繁多,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也有所异,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能够处理多种信息的现代化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知识层次,提高人才科学综合素质的教育,更是一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教育。大学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应用需要确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范围和重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应服务于应用目的,不宜脱离应用去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及相关实际操作,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宜结合应用进行学习,把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更好的帮助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
二、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通过高考,从不同地区来到同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学生之间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是有所差距的,加之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差,我国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问题一:学生基础不一,学习存在问题。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在高中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但是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收发邮件和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基本实现,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差异。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另一方面层次较低的学生学习吃力,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从此自我放弃,这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
问题二: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大学专业间存在差异,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随着计算机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进入校园,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就事论事的现象,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而忽略对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用计算机解决任务的强烈愿望,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如何在自己专业中使用计算机等,进而造成学生的困惑,对计算机学习存在无用论的想法,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效果差。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思索教学改革
认清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高等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教学改革,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确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方法,主要的技能知识内容放在实验教学环节,根据大学文理分科的情况,计算机课程也应该区别对待,根据不同的专业实施不同教学计划,有些工程性强的专业涉及到的计算比较多,艺术类专业可能会注重多媒体处理。根据专业需要开设课程。
其次,综合专业需求,合理设计课程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侧重于应用,让学生在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基础上,再发挥专业优势,将计算机与专业结合起来,可适当多学一些专业实用软件知识.最后,改革考核方式,理论与操作相结合
传统的考核是期末一份笔试试题,考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力,却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可采用作业、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策略,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后要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作为一次平时测试,期末进行一次综合测试,既要测试理论知识,也要测试实际操作能力,可采用上机考试系统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也将老师从传统的判卷中解脱出来,按各部分比例计算出的综合成绩作为学生这门课的总成绩,达到改变考核方式,更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各个专业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完成知识积累,提升综合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应该从专业的需哼出发,结合学生基础的差异,制定相应合理的策略促进我国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辅助人们进行其他工作的工具而已,既然大学的任何专业都要学习使用计算机,那么似乎就没有必要将计算机作为一个专业来学习。其实这是对计算机专业的一种误解,是缺乏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的了解所致。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的是普及型计算机教育,是以应用为目的的教育。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是专业型计算机教育。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仅仅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而是使他们能够掌握系统和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学习先进的计算机设计开发技术,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
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首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例如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计算机科学等。这些基础理论往往都是一般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系统学习的,而没有这些理论知识将来就不可能从事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工作,诸如可计算性理论,算法设计与复杂性分析,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理论,并行计算理论,网络理论,生物信息计算,计算几何学,程序语言理论等等。
其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要学习大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例如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网络原理、软件工程等等。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结构,掌握全面的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学习过程强调要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互结合,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只是学习基本的程序设计、简单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等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无法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比。
再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能够有大量的机会学习反映计算机学科前沿知识的专业选修课,如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通过这些课程可以与世界前沿的领先科技接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研究、设计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往往缺少这样的机会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学习的都是一些比较成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挑战性。
通过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并不是将来把计算机当作一种工具来使用,而是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使得广大的把计算机作为工具的用户能够更快速、更方便、更有效、更安全地使用计算机。
参考文献:
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李秀,安颖莲,姚瑞霞.计算机文化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3]黄京莲,何胜利,应红.计算机文化基础应用教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