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伴我成长—高级研修班心得
科研伴我成长
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东校 姜时晶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个生命都本应该是灿烂的,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是一种经历,一种人生的财富,走好每一步,让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升华,才能无愧于生命的意义。从我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十分幸运。幸运之一:我工作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校,并且融入了这个集体,是学校给我搭建了成长的舞台。幸运之二:我得到了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支持!幸运之三:我和科研相伴,科研让我踏出了初涉讲台的迷茫,科研给我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科研了我成长的动力。
回顾这几年的教育工作,和大家分享以下几点感触:
一、科研带领我走出迷茫
真的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了一名真正的教师,才感到做老师的不易,做优秀教师的难。尽管在讲台上的我充满自信,有爱心,有不怕输的精神,有丰富的知识,但现实却和自己开了一个玩笑。尽管自己全心工作,成绩却不令人满意。我觉得很迷茫,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想想自己付出了热情、爱心和汗水,为什么却是那样的结果?
我从自身找原因,向老教师请教方法,调查学生找原因,真正明白了理论和现实是有区别的。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听课、钻研教材教法,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听了87中西校每年一届的“四杯赛”,让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让我看到青年教师的艰难成长,更让我坚定了教师的职业定位。此后重新走上讲台,终于在课堂充满了笑声的同时,让学生紧紧跟随着自己的执教思路思考、领悟。辛勤洒下汗水,开始收到了成效,在自己的努力下学生更爱课堂,更爱数学,自己执教班级的成绩也有了明显地提高。
自此,我像个学步的孩子般坚强地跨出了我的“第一步”,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困难时都有了一份坚强的心。也第一次尝到了科研的甜果,学会了从困惑中找问题,从问题中寻方法,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二、科研引领我快速成长
做公开课,是所有老师最头疼的事,认为那样很折磨人。不仅耽误进度,还很费神。在我每一次参加的的磨课中,让我明白:每一次展示,重要的不是展示的那节课,而是准备的过程。在专家与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对课堂的理解,对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逐步提高与升华。2011年上学期代表学校参加了市级优秀课的评选,获得一等奖。
三、师徒结对,虚心学习
学校为了让我们青年教师加快成长,举行与78中学有经验的名师结对子。我有幸成为赵伶老师的徒弟。平时她与我一起讨论教材,谈论学生,研究教法,每一个细节她都不会放过。每听她一节课总是让我受益匪浅,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清晰的设计思路和简洁的语言让我对比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而她总是会耐心的向我提出建议与方法,告诉我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让我在点点滴滴中进步。
四、课题研究,指引方向
由于对教学工作的执着探索和出色的教学成绩,我于2006年担任了学校数学科研组长。“十一五”之初,我被选拔为省科研课题的负责人,为有序有质地实施课题研究,我在省级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深化数学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研究》子课题《将数学和生活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研究》并把课题研究与校主题校本教研活动整合,努力打造我校特色教研。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我的教学观念更具前瞻性,课堂教学行为也进一步优化,课堂科技含量也进一步提升。我由学习型教师向研究型、创新型教师转变,成为数学教学的专业领跑者。
因为有了“十一五”课题实验的积淀,2011年5月承担了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义务教育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研究》的负责人工作。带领着本校数学教师继续着科研之路。
2011年,在绿园区轰轰烈烈的大学区活动中,我担任了青普学区的数学学科召集人。负责了统一考试的出题,整理学区数学教师的简历,并编辑成册等
工作。在工作中结识了更多的学科带头人,经受住了工作的锻炼,并对学科有了更高的认识。
五、自主践行,校本教研
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要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实践。这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问题促思考。2009年初我校提出有效教学的新思路。我带领数学组实行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在使用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优势,修改完善学案,形成校本教材。教研组成员一道钻研课标,研究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加强对重点教学环节进行深加工处理。经常互相走进课堂开展听课、评课、形成教师互助改进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10年代表学校迎接了区里的校本教研检查,并获好评!
六、科研启发我更多思考
经历与实践表明: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科研的教师很难称得上是当今合格的老师,充其量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只有进行教科研的老师才是“充满智慧的专业人员”。教师只有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对教育进行研究,他才不会是一支燃烧之后便什么也没有的蜡烛,而会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闪光的一颗恒星。提高教科研能力,必须提高问题意识、批判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将继续做教科研的有心人,发掘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常教常新,引领学生发挥创新的潜能,展现个性。将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丰富的文化武装头脑,坚持反思、时时感悟、勤于笔耕,记录所疑、所感、所悟。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不能肯定努力了一定成功,但有一点我能肯定,那就是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前进的道路上,既有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苦难与挫折,但是不管怎样,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不断努力,因为只有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践与体会生命的意义!
第二篇:校长高级研修班心得
更新理念加强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海林市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2012年10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海林市教育局举办的北京师范大学海林市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这次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我深感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采取了专家讲座的形式。通过学习,使我对学校的管理理念更清楚了,管理的理论更丰富了,还学到了一些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管理方法。作为一名教导处干事,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校管理的责任感,对特殊教育事业强烈的紧迫感也萦绕于心。通过培训,我感触颇深,也有一些体会,现浅谈几点:
一、通过学习,明确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之本。
作为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是创新的根本。原北京史家小学校长卓立说过,“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在引领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思想是学校的灵魂,是决定学校办学的方向。一个学校的管理,应该是一种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的管理。也就是说,只有善于学习的校长,才能带出善于学习的教师;只有善于学习的教师,才有善于学习的学生。打造学习型团队,让文化弥散在学校的空气当中,让学生一进校门就受到校园文化的滋养熏陶。
二、进一步弄清了办好一所学校要高度重视管理团队的建设
1卓立校长在报告中指出: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不光要看校长有没有好的办学思想,还要看中层干部及教师团队的能力如何。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中层干部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承上启下,能否很好落实执行校长的思想决定着学校发展的进程,中层强,则学校强!校长只有切实抓好学校的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起到关键作用。但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着有些中层领导不能替领导担当,不能独当一面,工作中,不是积极主动的为领导排忧解难,而是充当群众领袖,这一情况严重制约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因此抓好学校中层领导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三、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奠基石
卓立校长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仅是职业的需要,而且是灵魂的需要,精神的需要,人生的需要。校长要努力引领教师树立职业荣誉感,使教师明白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使教师明白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使教师明白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品质和专业技能?使教师按照专业成长的要求进入舍身忘我的工作状态,成就一番事业。学校要倡导教师朝着做学者型教师的目标前行。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丰富自我文化底蕴,做到边学边思,以学带研,以学改教,以学促评,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真知灼见。卓立校长在报告中还指出:要锻造好教师队伍,要有铁的制度;活的机制;柔的方法。
就我校教师的具体情况而言,在学习内容上,我们应倡导广泛涉猎特殊教育理论知识,重点研读现代特殊教育理论新成果;在学习目
标上,既要注重全面素质的提升,又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在组织形式上,应该以教师自主学习为主,定期交流讨论为辅。通过努力使全校形成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教师们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
四、形成家庭教育合力,学校、家长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的韩杰梅主任这样说: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的双向需求。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要场所;天然的亲子之情无可比拟和替代。最完美的教育是家教和学教的结合,单纯靠一面教育都是损耗教育。所以在工作中,我会组织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和科任教师多与家长保持联系,适当的时间召开家长会等,通过多种渠道教育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学习问题。
几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它的作用是任何一次培训所无法比拟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认真学习,把全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当中,让优质的管理给我乡教育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能量和效益。
第三篇:辅导员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辅导员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有幸于2010年11月21日—27日在赣南师院参加了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十六期高教优秀辅导员高级研修班,非常感谢学院领导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和全省来自不同院校的优秀辅导员们共同学习,探索。在为期5天短暂而充实的学习中,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分组交流讨论、参观、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当前高校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自身建设、学生工作中的热点、疑点问题进行了学习和探讨,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学习内容:
本次辅导员研修班围绕着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及幸福观与辅导员工作这些主题开展培训。专题报告主要内容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做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明确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学生寝室工作思路、辅导员的幸福观、正确认识辅导员工作、辅导员的幸福方法等。这些报告和交流,使我们这些年轻的辅导员能够更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分享了专家的宝贵工作经验,解决了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深化了对当代大学生的认识,掌握了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和思想动态,经过几天紧张而有序的学习,圆满的完成了全部的学习,交流等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收获:
首先,通过学习,我真切感受到了辅导员工作所承载的使命,感受到了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辅导员这一工作的认可。我认识到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管理好学生、服务好学生,更是教育好学生、培养好学生的工作。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因此,扎实的做好辅导员工作,对于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我们每一位辅导员都肩负着非常重要的工作。其次,这次培训,专题报告水平很高,(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方宏健教授、赣南师院孔刃非教授、2008年全国十佳优秀辅导员孙雅艳老师给我们授课)具有非常强的业务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到寝室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从辅导员工作的任务到辅导要如何成为学生生活、学习、就业的心理咨询师、引导师、就业咨询师。既有政策宣讲也有案例分析,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时间经验的介绍和交流。让我补习了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了教育理论修养和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让我对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如何定位工作态度和方法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也必将提高我预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聆听高水平的报告,分组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获得了大量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吸取其他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成功经验,极大的开阔了视野,激发了灵感,启迪了智慧也坚信了信心。
以上是我参加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今后会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更用心的去做一名合格的辅导员。
第四篇:科研伴我成长
教育叙事------科研助我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教学,如何教好学,如何让学生爱学习,让学生更理想地成长”。这是一门科学,因此教育离不开科研。为了让学生热爱物理学习,不仅获取知识,同时从中获得成长的快乐和学习技能;利求具有自己风格的、适于自己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正是这些目标,使我在不断地追求的过程中,不仅仅简单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同时还成为一名光荣的教育科研工作者。2002年3月到2005 年5 月我校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下的子课题〈〈我校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本人就积极地参与到课题中来,并成为该课题组的重要成员,参与并实施了整个课题的过程。从子课题的划分下达到阶段的计划总结,自己都有参与;从调查问卷的编撰、到统计和调查报告的编写,都亲手整理完成,积累了经验和素材,为课题的顺利结题做出了贡献。
这一次的科研经历,使我认识到教学,不光是教的问题,还是教师与学生勾通、互助进步的问题,也是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当我把这次科研中的收获,用到了与学生的勾通和对话中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4年6月设计并完成了一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的环保主题班会课《垃圾的分类处理》,使学生从周围的环境观察思考入手,认真地考虑环境对大家的意义,从而培养出具有环保意识的新一代学生,加强了学生的公德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该
主题班会课获得市一等奖。
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见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于2005年设计完成了一节趣味主题班会课,《突破定势思维,打开洞天之路》。这一节课通过一个个趣味的智力和知识型训练,使学生明白了破除定势思维,积极质疑、转换思维的重要性同时加强了集体合作的意识,并开阔了视野,为其它工具学科的学习起到了开拓思维空间的辅助作用。这一节主题班会课获得区一等奖,深受大家好评。
2004年4月论文《学生学习情绪调查“表一”分析报告》获得省壹等奖;2005年12月科研成果《浅析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的作用》获得区叁等奖;2005年12月科研成果《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获得区贰等奖。
也正由于这些成绩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于2004年12月获得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5月获得哈尔滨市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称号;2005年7月 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实验》优秀实验教师称号。
这些成绩都激励我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动中。2006年又与同组的同事,一起承担了“十一五”校级课题〈〈理、化学科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将理化教学与互动教学方式在新课程中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式的应用,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现在这一课题也到了结题的时间,所有的材料丰富而充实,顺利通过了验收。
为了更好的实现互动教学,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能给学生一个更好的自主探究的实验环境,我和同组的同仁,一起制作了多组的实验教具和器材,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好的效果,同时也给区的同行作了表率。
从第一个课题时,我就深刻地认识到,科研如果仅是一个形式,那就毫无意义了,关键在于要将科研的内容为教学所用,使教与学互相促进。为此,我们边科研,边实践,将科研的思想和成果积极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每学期都要在校内或区里上一节公开课,不但体现新课改的内容,同时把我们科研的内容也展现出来,进行一个比对或汇报,不断地改进,不断地调整。同时也把心得体会书写成论文,发表出来与大家讨论。
2009年3月在区物理学科基本功教学设计大赛中,《比热容》一节的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说课内容获得好评,尤其是该课的引入部分,利用了季节特点和学校内的自然物,达到了极好的激情引趣的目的,这节说课荣获区一等奖。2007年10月在我校的区教学能手选拔活动中,当场说课应答片段,获得校一等奖。在不断地反思的过程中,对以往做过的课也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与改进,例如针对《突破定势思维,打开洞天之路》一课,经过反思整理,重新进行了设计,新的设计于2007年12月,在“第十届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积累的经验,使自己充实成长,于2007年12月在区首届教学能手评选中,被评为物理学科教学能手。2009年9月获得区物理学科骨干的荣誉。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教书和科研两条腿走路,使我的教学成绩,逐年进步。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却是一份份的充实。对于自己教育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认可,校领导和同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2005年12月本人获得区记功奖励;2008年9月获得校记功奖励;2009年获得区记功奖励。
面对成绩和荣誉我深知,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发展,我的学生在发展,我更要发展,所以在今后我会更加的努力,在课改的浪潮中,在科研的过程中,在人生的美好光阴里,为国家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第五篇: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7月9号至17号,在副局长肖东文同志的带领下,三水区各初中高中学校的100多名骨干教师,一起踏上了北师大学高级研修班的继续教育之旅。很有幸成为本次骨干教师的培训对象,聆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
本次研修班的培训时间共九天,其中有六天都在上课。夏天的北京天气很燥热,我们每天背着包,从住的天方饭店走到北门的英东楼,差不多要二十五分钟,每次都是一身大汗,每天两个来回,穿行于大学校园之间,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一样。每天在上课的路上,都会期待着今天会有怎样风格的教授来上课,每天上课完后,都会一起讨论和总结,这位大师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观念冲击。
我觉得,工作近十年后,在大学学习的知识已严重老化、知识体系欠缺,与社会实际脱节,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所以这次三水区教育局和我们学校领导,给予自己这样到拓展视野、更新观念、增长知识的机会,我非常的珍惜。
九天的培训,每个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旅行,在领略北师大各个教授的大师风范的同时,也增强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受益良多。他们对教育的解读、对工作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激起了我内心一次次的波澜,触及到我灵魂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 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感染,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那就是“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以身作则,感受一线教师的魅力
梁侠老师,是北师师范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过去我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就常常看到她的文章,看过她的照片,心里想,这是怎样一个优秀的老师,能把教育做成一份事业,并且做得如此优秀。这次培训,竟然能亲身听她讲课,让我感觉是如此兴奋而快乐的事情!
她虽然已经退休,但仍坚持在教育第一线上,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她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今天不叫上课,叫交流”,亲切而随和,真诚而优雅。她告诉我们,“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个人与人心灵交流的职业”,“教育是'仁',是'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娓娓道来,不觉得是说教,更觉得是一种风范——仁者风范;“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调整教学顺序进行教学设计”,“分数很重要,分数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政治学科应更注重思维”,老师的每个观点逻辑清晰、论证严密,每个设计机智灵动、新颖别致,无不闪着智慧的光芒。《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真正的”自反“"自强”,但无疑老师人性的光辉照耀到了我,拨动了我的心弦。
二、跟随“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价值思考
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很多老师,他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并愿意在今后的教育人生中,不断跟随他们的脚步,不断去实践与探索。王侓老师,她给我们授课的课题是《价值多样化时代的教育理论》,她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教育应该给予人们什么?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用,书读得越多反而越没用?有知识有什么用?做好人有什么用?当所有东西都以功利色彩去衡量时,这个社会就生病了。因为有一个绝对律令:至高无上,不应该疑问的。只关注自已是愚蠢的,神圣价值的“祛魅”。最后她提出一句话:相信美好事物的存在,充满对美好事物的信念,这就是我们教育枉然的价值意蕴。
三、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上进的心
这次培训,我们一共有40多人,几乎都已经在中学打拼了十年左右。但这十天一起在高校课堂的上课、回答问题,做作业,感觉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一样,都年轻好学了起来,每听完一节课,总要讨论一番,总结一番,反思一番。通过培训,我们摆脱在学校的责任,让自己重新拾回作为学生的心态,重新鼓起一种上进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感谢教育局,感谢学校,感谢身边的同行!让我重新获得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