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中和期末考试测试两部份构成。
期中、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与社会等闭卷,其余科目开卷。
(三)阶段性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按照县局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评语中既有对客现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第二篇: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成长生性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学校在评价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指导性意见。同时,希望全体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逐步完善。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学习评价中档案袋的基本内容如下:
(1)一年级新生学前情况调查表;(2)语文学科评价报告;(3)数学学科评价报告;(4)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表;(5)考试试卷;(6)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
(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英语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
●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按照区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均可用五星制五等级(90分以上为五颗星,80-90分为四颗星,70-80分为三颗星,60-70分为二颗星,60分以下为一颗星)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如说,今后如何如何,就会怎样怎样;要是能怎么怎么,那就更好了,等等。评语中既有对客现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大董学校学生学生成长性评价
实施方案
观音寺镇大董学校 2011年8月
第三篇: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狼埠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观念、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基于此,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过程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
2、表现性评价(展示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开故事会、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科技制作等。品德与生活可以有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有作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4、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
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欣赏他人的作品,学会扬长避短。
(二)水平性评价
水平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末进行,对学生的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水平性评价一般指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三)综合性评价及实施要点
综合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综合性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1、过程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水平性评价(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的权重为4:6。
2、期末考试按照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综合评价得分=过程性评价得分+水平性评价得分
(2)水平性评价得分=期末考试分数×60%
(3)过程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
1)学业成绩
2)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形成性评价、展示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学业综合评价用优(85分以上)、良(75——84分)、合格(60——74)、待合格(59分以下)来反映其发展水平。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
狼埠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狼埠小学
第四篇: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2009-09-17 08:32:04)转载▼ 标签: 教育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根据其它课改实验区的经验和尝试,学习评价中规定档案袋为“一学年”一袋,袋中规定如下内容:
(1)近期照片一张,附上自己的话;(2)作文(含看图说话);(3)典型的学习作品;(4)考试试卷;(5)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介,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按上级主管部门意见执行。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均可用优、良、中、下四个等级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如说,今后如何如何,就会怎样怎样;要是能怎么怎么,那就更好了,等等。评语中既有对客现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第五篇:洗新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洗新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工作,还应该成为教师的事业。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自身价值得到提升的过程。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据此改进和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目标。通过发展性评价,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一位教师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学校的目标也得以实现,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目标:
1、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实现教师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需要和谐统一,从而促进学校发展。
2、通过发展性评价,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充分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3、通过发展性评价,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4、通过发展性评价,注重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突出励反馈调节功能。
三、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立足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对现有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对工作的情感和态度、现在的工作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与可能,做出较为完整的、综合的评定。这样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在期望与现实之间找到自我,满足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助于学校根据他的潜力,帮助他成长起来,并得以驾驭教师个人的独特才干,协调他们的活动,从而实现学校的需求。
2、三全原则。全员评价,全过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全员评价指面对全体教师(包括领导在内);全程评价是只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反复的评价;全面评价是指对教师的素质、职责绩效和态度,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评价。
3、自评为主,协同评价的原则。一方面,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诸多部门的协同参与;另一方面,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励教师产生目标导向行为,提高自控能力,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为此,必 1 须要重视教师评价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教师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因此说,评价过程是评价者主体与教师主体协同作用的过程,必须遵循自评为主,协同评价的原则。
4、整体性评价原则。管理学中“木桶理论”说明一个道理:就是要注意整体观点看问题,取得整体效益。教师素质是一个整体结构,是由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工作负荷、工作业绩几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为条件,互相影响,都对教师的整体素质产生不同的作用。为此,对教师素质的评价要有整体观,不能仁者仁,智者见智,而要综合评价教师,对教师的显著特长或突出贡献,可以采用单项评价或加权法评价。
四、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指标
教师发展性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更要发现和发展教师多方面的潜能,帮助教师不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指标要以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要求教师应履行的职责等来分析与确定。因此,应由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基础性评价指标)(50%)、专业素质发展评价指标(自我发展性评价指标)(25%)、主动参与的学校贡献度指标(25%)。参见发展性评价表。
五、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一)评价实施的组织
1、成立自我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行政成员、群团组织人各办公室负责人、教师代表等组成的教师发展性评价组,制订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方案开展评价的实施。
2、要建立和完善与教师发展性评价相配套的管理、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本校教师评价制度,编制教师评价手册,管理教师发展档案袋,做好教师评价资料的积累、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等。为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评价实施的要点
1、制定实施细则。根据本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制订发展目标。每学初,教师应根据岗位职责,制订书面的个人或阶段发展目标和计划,作为学校对其评价的依据之一。
3、搜集、积累评价信息。评价信息一般由下列内容组成:
⑴教师自评材料;⑵工作量情况;⑶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案、课件;⑷教研活动、听课记录等;⑸学生作业本、作业记录反馈表;⑹ 2 学生平时考查、考试成绩;⑺出勤情况;⑻班主任工作情况、班级体建设情况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记录、总结;⑼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卡、各类获奖荣誉证书;⑽学生家长和社区的评价;⑾教研(备课)组长、各办公室负责人及同事的评价;(11)学校领导的评价。具体内容由学校根据评价方案自行确定;(12)教师学习情况,如摘录、体会或笔记等;(13)教学反思材等(14各类活动情况。(15)主动参与学校工作情况。要加强对教师评价资料的积累、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并对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
4、评价实施的周期。以学为一个周期,上学期初评,下学期总评。教师要时的自我反思为基础,学期末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学末进行自我总评,并提供各支撑材料;专项自评小组以相互听课、交流和平时观察为基础,每学期一次;学生家长评价一般每学期进行一次;学校评价以学为单位,每学评价一次,在学末进行。
(三)、发展性评价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发展性教师评价要以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为依据,关注教师的发展过程,适应综合评价的要求,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把自评与他评、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起来,把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让教师多渠道获取反馈信息,不断反思、改进与发展。
第一阶段:
教师自我总结和评价,对每一块工作作出合理的评价,并提供相关的支撑材料。
第二阶段:
由专项评价小组综合各类材料,对自评的结果和支撑材料加以审核和复评。
第三阶段:由学校领导、处室主任、群团组织负责人、各办公室负责人、教师代
表等组成教师发展性评价综合评价小组,对评价对象形成书面的评价结论,用清楚、概括、激励性的语言,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教师的优势与不足,帮助教师明确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在综合处理分析学校搜集的各类信息的基础上,反馈评价信息、建立评价档案。
1、自评与专项评价相结合
(1)、教师自评:体现对教师主体的尊重与信任,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促使教师自我反省、自我调控,激发内在动机,主动改进完善,促进专业发展。教师自评的权重40%。①方式与途径:通过自 3 我价值分析判断、别人对自己评价、自查量表自我反思、工作总结、建立问题挡案库、发展档案袋等来分析评价自己。②要求:要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可以选取适当的可比对象,全面客观地比较,不断地反思与完善自己;应有自己规划的发展目标,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专项评价小组:即以三个专项自评小组对每一位教师岗位职责履行评价标、专业素质发展评价指标、主动参与的学校贡献度指标达成情况的专项评估。权重30%。
①方式与途径:采取听课评课、教案诊断、互评量表、问卷调查、述职测评、展示教师发展档案袋等方式,对教师的工作绩效和发展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进行评价。②要求:对教师提供的各支撑材料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刚性指标采用“数字式”量化评估,软性指标采用“评语式”的评议评估。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对待同事,要真诚指出同事的优点与不足,共同探讨改进的措施,形成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和谐氛围。采用、民意测评、问卷调查、互评量表、述职测评等方式进行。
(3)、学生、家长、社会评价:有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教师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的权重10%。
①方式与途径:通过学生座谈会、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问卷调查、学生作业、学生素质测查、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评价。② 要求:评价前应对学生、家长进行适当的沟通,让学生了解评价目的、内容、过程、程序以及工具等,要信任学生、家长,鼓励学生、家长讲真话、实话;要正确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水平、教育工作等工作表现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适当顾及学生对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不同接纳程度;评价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情况,设计相应的调查表或问卷表,注重点面结合,特别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家长的评价意见。学生评价中的问卷调查等应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
(4)、综合评价小组评价:权重20%。
① 方式与途径:通过日常观察、常规督导、面谈、查阅教师发展档案袋、查阅其他评价主体的评价资料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②要求:要本着促进教师的发展,实事求是地分析教师的优势与不足;要考虑教师工作的特点,体现人文关怀,以动态生成的观点发现教师的进步,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围。
六、自我发展性评价实施的机制建立:
1、激励兼容机制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需要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心理学研究认为,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源泉;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认为,人都有使自己趋向于更健康更幸福更美好的愿望。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激发人的积极性。而人的积极性是以功利倾向为基点产生的。如何在每个人都有追求各自利益的同时,满足团体的共同利益。这便成为评价中最核心的,也最棘手的问题。构建“激励兼容”的机制,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保持组织的积极性,让每一位教师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学校的目标也得以实现,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教师,把教师从“神”的高度回归到普普通通的生物人、社会人。在要求教师付出的同时,加大回报的力度,比如,“工作量的绩效、代课、加班、奖励”等这方面的制度。给予合情合理的等价报酬,这既是对教师额外劳动付出的一种肯定,又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尊重。样,教师就会愉快地接受,并为之努力,从而取得“双赢”的效益。
2、参与认同机制,参与认同机制首先能增强教师的自主精神,减少对学校工作漠不关心的现象。长期的参与与认同,能逐步促进教师主动关心集体,热爱工作,从而发展为较强达到事业心。同时能促进干群之间的团结,有利于沟通思想,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由于学校的整体目标有了教师的参与与认同,从而把学校的目标转化为个人的奋斗目标,使个人目标融合于集体目标之中,把集体的成就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学校的自主发展规划目标的制定、运行、监控、评价等一系列方案都由全体教师,自下而上参与实施,并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检验我们工作是否切实可行;再者,人和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可以不断改进工作,以适应不断改革、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同时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富有生机与活力。为此,我们建立信息反馈的机构,重视对信息的收集、筛选、评判、反馈工作:①各职能部门,尤其是教代会的信息反馈作用。②各种群众组织,如工会、办公室、教研组等。注意非正式群体中的信息反馈,这种以好朋友之间说的“悄悄话、知心话”的信息虽然准确性不高,但对消除工作矛盾与问题最为有利。
4、重视“三结合”教育委员会,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了解家庭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评价结果,便于学校发扬成绩,改进工
作。
5、建立合作的集体创优机制。教师必须懂合作,会合作,善于合作,没有合作,就没有学校的兴旺发达,没有合作就没有个人的成功。我们通过健全集体责任制体制,鼓励集体创优等合作的集体创优机制,想法设法引导教师增强“三个意识”(关心集体的意识,爱护集体荣誉的意识;维护集体团结的意识。),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处理好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新老教师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先进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成“三种合力”。(各学科教育形成合力;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