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通知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13〕51号,以下简称《省评估通知》)精神和《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XX省纲要》)、《XX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
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川府发〔2012〕18号,以下简称《省分工通知》)、《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XX市纲要》)、《XX市人民政府关于细化分解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的通知》(XX府发〔2012〕33号,以下简称《市分工通知》)要求,现就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期评估的重点内容
根据《省分工通知》、《市分工通知》的要求,突出重点,紧扣《XX省纲要》、《XX市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评估工作:
(一)对《XX市纲要》提出的28个主要规划指标进行评估,重点对指标实现的进度、今后3年的趋势判断以及到2015年实现程度的预测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12个约束性指标(《XX市纲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指标调整为约束性指标)要按照《市分工通知》明确的责任分工,由相关责任单位开展分析评估工作;16个预期性指标要参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监测评估指标及评估办法》提出的责任分工,由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分析评估。
(二)对《XX省纲要》涉及XX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XX市纲要》提出的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全力打造工业强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改革充分开放、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设文化强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11大战略任务进行分析评价。各部门要参照《省分工通知》、按照《市分工通知》明确的责任分工,对本部门负责领域的各项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开展的主要工作、采取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对策举措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全面评估,《XX省纲要》专栏中涉及XX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XX市纲要》专栏中明确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进展情况要逐一进行说明。对于涉及多个责任单位的重点任务,牵头部门要切实做好组织协调,汇总完成评估报告。
(三)深入分析我市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效,以及国内外形势变化对“十二五”中后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等。根据上述分析评估,结合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围绕我市实施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追赶跨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包括是否需要对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和修订等。
二、工作要求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各区市县、市级相关部门要按照《省评估通知》和《省分工通知》、《市分工通知》要求,落实责任,分工协作,主动衔接,按时高质量完成各项评估任务。
(一)各区市县、各部门要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的通知》(发改规划〔2013〕328号)提出的评估方法,注重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全面、客观评估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中期评估采用数据的截止时点为2013年6月30日。
(二)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在做好《省规划纲要》、《市规划纲要》相关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评估的同时,组织对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报送市发展改革委。同时,将本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等有关情况抄送市发展改革委。各部门在做好负责领域评估工作的同时,要积极配合省相关部门做好各领域实施进展的评估和监测评估指标评价等相关工作。
(三)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起草《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上报市政府审核,经市政府审核通过后,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四)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对牵头编制的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抄送市发展改革委。
各区市县、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评估工作,抓紧时间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评估,于5月30日前完成中期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报告以正式文件报送市发展改革委(相关数据展望到6月30日,一式五份,附评估报告电子版),市发展改革委组织评审后,指导相关单位进一步完善评估工作,并修订完成全市评估报告。
第二篇: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农业局)
2011年以来,围绕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突出现代农业五区建设这一重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升组织化水平,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主要成效
一、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以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探索我县粮食优质高产新路子。近年来,以赵店、赤眉、王店等乡镇为重点,扎实开展小麦、玉米、水稻高产示范创建创建活动,每年创建高标准示范田4万多亩,通过良种良法、良技良制、农机农艺技术的有机结合,统防统治植保措施有效落实,真正把我县高产示范区建成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样板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的展示区,农业机制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区,示范带动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5万亩以上,总产3.3亿公斤以上,较好实现了“十二五”末全县粮食生产能力3.3亿公斤。被国家财政部、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产量产粮大县。
(二)生态高效示范区建设特色明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突出茶叶和蔬菜两大特色。生态高效示范区规模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优质茶叶生产以我县乍岖永青山、赤眉琴溪湖两大片区为核心,成功招引融侨、花慧等公司纷纷入驻内乡,投资优质茶叶基地建设,共同做大我县茶产业开发,2011年以来新发展优质茶3850亩,1
全县总面积突破8000亩,积极打造优势茶品牌,不断做大优质茶产业。三是在以灌涨镇为重点,积极推进高标准日光温室高效蔬菜基地建设,建成日光温室100个,建成日光温室蔬菜基地500多亩,亩产值万元以上。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牧原公司晋升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全县建成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2家、市级10多家,初步建成以牧原公司为龙头,以河南龙大为骨干的生猪产业化集群一个,龙头企业在引领产业发展方面作用日益明显。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30多家,注册资金2亿多元,入社社员400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近10万户,培育认定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20多家,生产组织化程度逐年提升。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提高。全县以蔬菜水果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升。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研究制定和示范推广,我县已建成以粮食、林果、蔬菜、油料为主的10类作物无公害生产基地82.35万亩,年产各类无公害产品30多万吨。初步健全了我县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安全体系,有效减少我县农业生产化肥农约用量,减少农约、化肥残留,减少农业生产投入品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七)科技长入步伐明显加快。一是县、乡(镇)、村,三级农业技术、农用物资服务体系较为健全。全县农资、农技、信息、植保等方面的乡村级服务网点400多个,科技培训、农技推广、信息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先进适用技术被群众掌握使用。201
2年按照中央、省政府安排部署,启动了《内乡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在全县8各乡镇分别建设农技推广服务区域站1个,通过项目实施,力求最大限度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中诸多难题。二是扎实开展技术服务,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在农业生产应用。先后实施了“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农民技能培训”等,年培训农村青壮年农民近万人次以上,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和增收致富能力。三是加快优质良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综合防治等农业实用新技术20多项,每年年引进推广优质良种10个左右,全县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科技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
二、存在主要问题与挑战
1、农业经济的弱势地位依然存在受到城镇化、工业化影响,农业在整个县域经济中的弱势地位并没从根本上有所改观,农业资源的刚性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例不高,在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作用不够明显,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制约。
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尽管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建设现代农业要求相比,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仍然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和服务功能不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市场开拓
能力和带动力较弱。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3、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属全省和全市经济发展水不高县之一,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地方财政实力不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造成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内乡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由于内乡县及周边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内乡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巨大压力。近年来,为积极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为推动县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县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全县环境总体质量有所好转,但大中型养殖场等局部污染源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养殖与种植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5、科技推广应用能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农技推广人员队伍老化,传统农技推广机制、推广模式已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新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亟待健全,全县缺乏固定的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场所,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推广遭受诸多因素制约;同时,大批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农业生产者老龄化现象相当普遍,综合素质较低、对新技术接受
及应用能力较弱,导致农业内源发展动力不足,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偏低。
6、农产品质量安全任重道远
201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先后成立了内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008年6月,县人政府以内政[2008]56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内乡县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农业、食品卫生等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积极开展农产品市场安全大检查,努力确保群众生活消费安全,通过近两年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讲,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工作,刚刚开始,技术力量较为薄弱、仪器设备有待争取上级项目扶持、经费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7、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全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仍然十分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全县西部、北部大面积岗坡丘陵地,水资源缺乏,水利设施薄弱,频发旱涝灾害历来是农业及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子。
四、建议
1、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重视程度,尽可能从政策层面和资金方面加强对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支持力度。
2、加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建立支持粮食生
产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长效机制。
3、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给予农业技术服务推广必要的人员、经费、设施条件保障,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4、强化农业 产业化工作组织领导,要县级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目标全面落实。
5、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努力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群众消费安全。
第三篇:镇“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镇“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富民强镇、科学跨越”的攻坚时期。为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根据隆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隆政办函〔2013〕45号)要求,现就“十二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执行情况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施“工业强镇、项目立镇、产业富镇、生态秀镇”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小城镇建设,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规划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经济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规划目标3.9亿元,年均增长12%,2011年完成2.8亿元,2012年完成3.6亿元,预计2013年完成3.9亿元,三年平均增长11.6%。财税收入规划目标480万元,2011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分别完成375万元、316万元、158万元,均超额完成县核定任务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2亿元,预计2013年完成2.8亿元,占规划目标值的140%。
(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2500元,年均增长12.5%,2012年为2172元,占规划目标值的86.8%。
(三)生态环境改善目标。森林覆盖率规划目标达65%,目前为60.2%,占规划目标值的92.6%。农村沼气入户率规划目标达10%,目前全镇沼气用户430户,入户率达4.4%。已建成3个垃圾处理场和1个垃圾中转站,农村垃圾等污染基本得到治理。
(四)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人口规划目标为总人口控制在4.2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6‰以内,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截至2013年6月,全镇总人口4.1万,人口自然增长率7‰,人口性别比100:112。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规划目标均达到90%以上,2012年参合、参保率分别为91.7%、87.3%。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事业不断进步,目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0%,28个村(居)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8%。
(五)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小城镇建设规划目标为城区面积拓展到3.5平方公里,拓展区域的规划、征地、国有土地出让工作均已完成。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续建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2013年8月份动工,2014年全面竣工。新张公路硬化工程已申请立项,预计2014年完工。已完成星月、石塘、张家庙开发区的街道亮化。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
二、“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1.农田水利项目。“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先后对拱桥、新潮、碧山、长塘、中车等村损毁严重的水渠进行了维修。完成了苏河等五个村的土地整理和米家村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章几塘、碧山、永宁、星子坪等村3.9km2坡改梯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已完成验收。建成沼气池80口,在建30口。完成碧山、水西、长塘、新潮等村的安全饮水工程,铺设管道82km,共解决1.1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已完成16个村的农网改造。金银花种植渐成规模,面积达500余亩;烤烟生产基地扩大至2200亩,涉及11个村,年均产烟5000担,2011年以来共建成烤房119座,其中湘密烤房84座,普通烤房35座。新建养猪场6个,其中规模养猪场2个,新发展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4户。完成退耕还林4900亩。同时,完成了新东村种羊基地项目、双江村大鲵养殖项目、万亩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土鸡生态技术研究项目、优质大米加工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的包装。此外,邵阳市第一水源东风水库工程、田心桥至中车6.8km的河堤改造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启动。
2.交通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所有村(居)的通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路网体系,2011年新建村道4公里,2012年新建村道5.4公里。新潮至张家庙公路硬化工程、远山危桥改造工程、丁洞公路建设工程,已在积极筹备。全镇交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内畅外联、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3.城镇建设项目。经总归修编,城区面积扩大至3.5平方公里,新开发占地30亩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街,建成***国土资源中心所、占地面积达4200㎡的新潮大市场、标准化的新潮垃圾中转站,新安装315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并逐步改善了张家庙、星月、石塘开发区的路灯、绿地、下水道、高低压线路等基础设施,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续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2014年完工,有效改善了城区整体面貌,进一步增强了城镇中心区的吸附力,实现了扩容提质的总体目标。
4.社会事业项目。建成新潮安全饮水工程,碧山中学受益人口达800人。建成***中心小学教学楼、五星中学教师周转房,完成星子坪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中心幼儿园建设、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全面落实了学生营养餐计划。镇文化广播站办公大楼已投入使用。镇卫生院公卫综合楼项目已开工建设。
(二)狠抓工业招商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工业强镇”战略为指导,努力将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永宁环保砖厂等企业打造成***镇的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鼓励其改进生产技术,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目前,镇内现有企业均运转良好,且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工业经济对全镇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已成为一般纳税人。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放宽路子,鼓励发展;放活政策,保护发展;放松环境,引导发展;放胆扶持,加速发展”的策略。“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共引进芳诺竹筷厂、东湾混凝土搅拌站、立峰制衣厂等私营企业8家,完成投资1080万元;新增规模养殖户4户。此外,2012年,瀚森纸业投资180万元新增加了一条生产线;2013年又投资2000万元开办分厂,并入驻隆回县工业园。
3.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对能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督办和严格考核,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型企业,加大对节能技术、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推广力度。尤其强化对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之类企业的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染物处理技术,群众反响较好。
(三)突出农业农村工作
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13年,启动1个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建设。新建村道9.4公里。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累计解决1.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沼气入户率达4.4%,新增太阳能利用户130余户,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过努力,2011年至2012年,我镇均被评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2.特色产业得以巩固。我镇已基本形成烟叶生产、双季稻种植、金银花、养殖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烟叶种植面积2200亩;种植双季稻500亩,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年均产量12000 吨以上;金银花种植面积500余亩。加强了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步伐,共发展各类专业养殖户69户,其中湘慈旺旺养猪场规模达3700头以上,2012年底牲畜存栏2.3万头,家禽存栏21万羽。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1万人,实现打工收入2750余万元。
3.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十二五”以来,累计兑现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两项制度帮扶资金、家电下乡补贴、农村低保五保补贴等各类涉农资金1800余万元,政策的兑现落实,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四)加强财源建设和作风建设
1.积极培育财源。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进一步壮大了支柱财源。“十二五”以来,通过农村信用社为烟农、乡镇企业、返乡创业人士等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累计达2400余万元,以支持农业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确保了各年税收任务的完成,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项目支出和保社会稳定的四保目标得到较好实现,特别是财政对惠教、惠农、支工和社保等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明显加大。
2.改进干部作风。以全县治理干部走读活动、实施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为契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方式,落实最严格的指纹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竞争上岗制度、下乡跟踪举报制等,从根本上提升了干部作风。同时,加强对便民服务中心、群工站的管理与考核,干部以更好的服务态度、更优的服务质量,切实为民排忧解难,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五)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到2013年6月底,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70.4万元,低保人数764户、1164人;累计发放五保资金 53.5万元,五保人数146户、152人。继续完善救灾救济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到2013年6月底,共发放救灾专项资金45.3万元。加大投入,改善敬老院食宿环境,现敬老院入住老人25人,身体均较健康。已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91.7%、87.3%,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问题和养老问题。
2.计生、教育、文广卫等工作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有序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出生缺陷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2011年、2012年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解决了碧山中学8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和五星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完成星子坪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田心桥小学已通过了县教育局的合格制学校验收;***镇农校再次被评为全省示范乡镇农校。全镇28个村(居)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广播站,通有线电视的村22个,通宽带的村20个,通自来水的村23个,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农民健身工程有序推进。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镇卫生院不断改进医疗队伍结构和基础医疗设施,公卫综合楼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全镇28个村(居)均设立了村卫生室。
3.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稳定。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认真实施“牵乡守护”工程,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重视信访稳控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一批重点信访和老信访问题得到依法妥善处理。以“六五”普法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依法治镇工作,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4.加强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以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共开展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各类培训达4800余人次。加强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尽力帮助需外出务工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预测
“十二五”中后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奋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超规划目标15%。财税收入达到486万元,完成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亿元,超规划目标9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6元,超规划目标9%。新农合、新农保覆盖率均达100%,超额完成规划目标。总人口4.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5%,均完成规划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8%,高出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农村沼气入户率达10%,完成规划目标。
经评估,到2015年,***镇“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能够圆满完成。
第四篇:我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我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4月28日,《德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经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报告系统分析了我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社会民生五大类指标完成情况。规划实施三年来,GDP分别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102.58%、107.65%和104.93%;财政总收入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108%、117%和108.9%,年均增速39.2%,高于规划期年均增长目标4.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34%,高于规划期年均增长目标8.34个百分点。同时,报告还重点对实施进展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真实、客观地评价,全面总结了《纲要》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更好的推进规划后期《纲要》的顺利实施,报告明确提出了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坚持投资拉动,稳定消费增长,努力完成各项发展目标;二是加发展进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调整;三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四是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发展承载力;五是继续完善各类
社会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纲要
内容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分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等16篇。作用和意义
专家和学者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二五”规划纲要从政策指向上清晰勾勒出未来五年中国产业路线图。即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传统制造业转移和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效率四条主线,构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