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设计(说明书参考)2012.4
《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课程设计
学生学号:1007090610
专业班级:10级环艺4班
学生姓名: 秦阳东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邱 裕
课题工作时间:2012年 5月14号至 5月18日
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一、二、三项由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开始前填写并交由学生保管;
2.四、五两项由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后填写,并将此表与课程设计一同装订成册交给指导教师; 3.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按评定标准评分。4.此表格填写好后与正文一同装订成册。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或学年论文的基本要求:
《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设计相关效果图的设计及模型制作。目的是训练学生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设计的表现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
1、设计说明书是A4纸打印,第四项课程设计说明可从材料、色彩、造型等方面展开论述,还可从资料查询、体会等方面撰写,有分析、有总结,字数不少于800字。第五项摘要(英文)只用概括写两百字左右。
2、制作图和效果图都用A4纸打印,直接装订在设计书的后面。设计的评分标准直接贴在最后一张纸的后面。
3、效果图表现:整体风格统一、构图美观、色彩协调、灯光效果表现较好。
指导教师签字:邱裕教研室主任签字:
日年月
二、进度安排:
1、4月14号,上午集中讲课,布置课程设计要求,下午要求学生查资料、构思设计草图;
2、4月15号,现场考察、设计建模;
3、4月16号,上午效果图建模、贴材质,下午专项检查及辅导; 4、4月17号,效果图后期处理、撰写设计说明书; 5、4月18号,上午打印及装订设计书及图纸,下午答辩。
三、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向荣,林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王晶,关于城市公园生态建设和管理的探讨,福建林业科技,2006,6 [3] 王芳华,现代极简主义景观之追根溯源,四川建筑,2005,2 [4] 王向荣,林箐,自然的含义,中国园林,2007,1[5] 邓毅,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新建筑,2004,5 [6]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8]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9]付惠如,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广东科技,2008,2[10]任少伯,居住区景观设计问题评析,农技服务,2007,2
四、课程设计说明:
与建筑物一样,庭院也有不同的风格,应该首先要确立一种自己喜欢的样式。庭院的样式可简单地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然后根据建筑物是西式或者中式、日式大致定下花园的类型。过去代表性的日本庭院与茶亭等,融自然风景于其中。但日式庭院与西式建筑不相称,而日式建筑与规则式庭院也有格格不入之感,总之,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花园与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
我做的这个是一个户外的类似于庭院的小景观,里面有跌水,还有一些叠加起来的小用造型原理所做的一些小景观,融入整个环境。庭园色彩规划的技巧之一是设计成不同主色调的庭院。观叶植物在花园的设计中很重要,在英国等欧洲国家,认为花坛中栽种些观叶植物是很自然的事情,绿色中嵌有白斑的斑叶植物比纯绿色种类明度高,与银叶的雪叶莲、朝雾蒿草一样,可将花坛衬托得更明亮。其他另有橙色、红色及紫色的叶,还有叶形的变化、质感的差异等,观叶植物的种类极为多样。夏季是一个开花植物种类繁多的季节,因此,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色彩组合,用充满野趣的多年生草花来点缀。在夏季即使使用色彩度高的多种花色组合也不会有杂乱之感。例如可以用艳丽的,不同色系的金鱼草配成多个活泼的色块,这时只要记住点缀一些银叶植物或白花香雪球等加以中和,就不会失败。
五、课程设计说明摘要(英文):
With the building, courtyard has a different style, should first establish a love style.Courtyard style can be simply divided into regular and natural type two kinds big, then according to the building is western or Chinese, Japanese roughly type garden.The la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Japanese garden and chating, into the natural landscape in which.But the Japanese garden and western buildings disproportion, and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regular garden also has the feeling of be misfits, in short,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garden and the building.Is an outdoor courtyard landscape similar to the small that I do, there is water, there are some small with small landscape to do modeling 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integrated into the overall environment.One of the garden color planning techniques are designed into different shades of the courtyard.Foliage plants are very important in garden design, in the UK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that bed planting some foliage plants is a very natural thing, than pure green variety of high brightness white variegated foliage plant block green, like silver snow lotus, asagiri wormwood leaf, flower can be set more bright.Otherwise, the red and orange purple leaf, and leaf shape variation, texture differences, types of foliage plants are extremely diverse.Summer is a wide range of plants blossom season, therefore, can be diversified combination of color, full of wild perennial flowers to decorate.In the summer even if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color combinations of high color nor promiscuity feeling.For example you can use bright, different color the snapdragon with more lively color, then just remember with silver leaf plants or white flowers, and snowball, shall not fail.
第二篇:浅谈公共设施与人性化设计
浅谈公共设施与人性化设计
对于“公共设施”众说纷纭。“公共设施就是指公共场所用于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设施,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供内部使用的设施”。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的设施等等。综合分析以上相关概念的要点,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设施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交通、文化、娱乐、商业、广场、体育、文化古迹、行政办公等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设施的品种和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从历史上看,公共设施最早可追朔到上古时代祭祖祭天的公共场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市排水系统,古奥林匹克竞技场等都属于当时的公共设施。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意义的城市兴起以后,公共设施变得更加普及,如图十六世纪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蚀刻版画所表现出来的景象。但是在人本主义理论兴起以前,公共设施在设计时很少考虑到人的特殊需要,也没有从人文关怀的深度去考虑。有的公共设施仅仅考虑了实用和经济,有的只是彰显了对王权和神权的崇拜,它们很少关注人,更谈不上人性化设计了。当20世纪50 -60年代在美国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心里学派兴起以后,人们在设计公共设施时,开始逐渐认识到公共设施设计应该以人为核心,为人而设计。
公共设施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欧美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因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力量比较强大,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的投资比较大,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比较完善;但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等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公共设施的发展比较落后。我国的公共设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虽然古代的神庙、集市,封建社会的城市、庙宇、码头等公共设施,在当时是世界上比较发达的,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经济比较落后,公共设施的建设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各个城市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关注城市发展和人的关系。通过兴建广场、步行街、城市绿地、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满足了人民的需求。
公共设施设计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具体的探求对象为:空间、行为及设施要素组成的行为场所。公共设施设计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关系密切,公共设施是促进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道具,起着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作用,帮助人们相互间清新自然的交往,是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公共设施设计还可以协调城市内各个建筑单体存在的不和谐,使城市空间变得亲切并适宜居住。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还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布局合理、设计周到的系列公共设施能使居民和游客切身体会到来自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赋予该城市以与众不同的都市形象和魅力。适宜的公共设施形象对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更具人性化的设计可促使人们比以前更依恋和热爱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让人们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语)。
在为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生活所累的今天,人们对富于人性的设计是迫切需要的。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更为人们所称道。那么什么是人性化设计呢?人性化设计即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设计出尊重人关怀人的产品。公共设施是当地居民的活动设施,具有人性化的设计能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是人与设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公共设施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包含着人机工程的设施产品设计,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就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能,保护人的健康。作为公共设施在设计制造时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
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因为人性化的表现因素众多,所以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应当是一个可变因素,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人性化差异的表现因素,我们应当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来推动我们的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因此我们可从以下四个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一、自然环境因素
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注意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通过具有人性化设计的公共设施这一中介,达到“天人合一”(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的和谐统一)、例如:济南黑虎泉的公共设施设计,就巧妙的利用自然环境进行了人性化设计。黑虎泉属于旅游区,现在开发成开放式的城市公园,道路几乎保留了原来的原貌,电话亭、书报亭等公共设施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体现着泉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垃圾桶的造型设计成天然的树桩形,标志醒目;景观雕塑雄伟壮观,色彩与环境和谐统一,这些设计既巧妙的利用了自然环境,又方便了游客。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还要考虑到气候地域的影响。比如: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因而北方的公共设施材料应多采用具有温暖质感的木材,色彩要鲜艳醒目,以调剂漫长冬季中单调的色彩,这些能使人们在漫漫寒冬感受到心理上的温暖和视觉上的春天,使抑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南方温热多雨,选材要注意防潮防锈,故材料的运用多运用塑料制品或不锈钢材料,色彩上也以亮色调为主。
二、人文环境因素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不研究民众心理与人类社会学、就不能在设计出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公共设施。除了理解设施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和民族风情的解读。人文环境主要从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中国地域辽阔,多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福建的客家土楼等,在这些不同风格的地区安臵公共设施时,为了不破坏当地建筑的风格,设计公共设施时就必须考虑到整体建筑风格,从中抽取出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的因素,运用到公共设施设计中去。由此看来,建筑形式对公共设施的设计影响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公共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公共设施参与城市景观构成,是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如城市雕塑、喷泉、景观灯等,那么作为公共设施应当与城市景观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设施就是城市景观。总之,公共设施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公共设施应当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居民的人文精神。
三、地域文化因素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蕴涵在历史的发展中,融汇在人们的思想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公共设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历史,传承了文化。东方与西方、国家与国家文化存在着差异,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自然就会受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例如,像上海这样的经济型大都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都非常快,需要公共设施和产品为他们提供便捷而舒适的服务;而像北京这样的文化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要处处体现其文化的内涵,让人们时常受到文化的熏陶。公共设施在造型和色彩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文化差异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各地自身的传统特色的人性化的设施,这样才能使公共设施和环境融为一体,才能体现出人性化并受到人们的喜爱。
四、人的因素
公共设施设计应该从研究人的需求开始。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性功能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如何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如何使他们在使用设施时感到方便、安全、舒适、快捷,是设计师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如何更好的进行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还要关注设计师这一重要因素。人性化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求设计师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能够自觉关注以前设计过程中被忽略的因素。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关注残疾人的需要等。其次,要求设计师熟练掌握人机工学等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体现出设施功能的科学与合理性。如垃圾箱的开口,太高和太低都不便于人们抛掷废物,太大则又会使污物外露,既不雅观又孳生蚊蝇,同时还要考虑防雨措施以及便于清洁工人清理等。再次,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具有审美的眼光,通过调动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审美因素,进行构思创意、优化方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公共设施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所发挥的作用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还要体现其装饰性和意象性。公共设施的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这些设施虽然体量大都不大,却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的景观密不可分并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水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也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在渴望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着精神文明的滋润,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不仅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捷,而且也满足了人们的社会尊重需求,更让人们在使用中下意识地感受到一种舒适自在,并从体味生活的愉悦中转化为对美的永恒追求。
第三篇:公共设施设计小结
公共环境设施小结
城市公共设施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共设施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应该以其艺术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受,使人们在使用中下意识地感受到一种舒适自在并从体味生活的愉悦中转化为对美的永恒追求。
自古以来,人类不断地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创造,使其适合各自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需求,环境设施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形成,伴随着人们生活的理想而发展,并成为人类文化的物化形态,在整个社会结构和设计范畴内占有重要的位置。
然而,长期以来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在我国缺乏应有的重视,在设计领域也常常被忽视,使其发展和研究速度缓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规模城市的开发,人们对城市建设的关注及对公共环境的参与热情,环境设施也日益显出其重要性,并已成为一座城市的公共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设施设计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具体的探求对象为:空间、行为及设施要素组成的行为场所。公共设施设计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关系密切,公共设施是促进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道具,起着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作用,帮助人们相互间清新自然的交往,是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公共设施设计还可以协调城市内各个建筑单体存在的不和谐,使城市空间变得亲切并适宜居住。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还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布局合理、设计周到的系列公共设施能使居民和游客切身体会到来自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赋予该城市以与众不同的都市形象和魅力。适宜的公共设施形象对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更具人性化的设计可促使人们比以前更依恋和热爱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让人们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语)。
在为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生活所累的今天,人们对富于人性的设计是迫切需要的。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更为人们所称道。那么什么是人性化设计呢?人性化设计即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设计出尊重人关怀人的产品。公共设施是当地居民的活动设施,具有人性化的设计能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是人与设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公共设施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包含着人机工程的设施产品设计,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就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能,保护人的健康。作为公共设施在设计制造时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因为人性化的表现因素众多,所以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应当是一个可变因素,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人性化差异的表现因素,我们应当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来推动我们的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因此我们可从以下四个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第四篇:环境艺术与设计方法课程调研报告
环境艺术与设计方法》课程
调研报告
学 生:
专 业: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年 级: 2012级工程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 李 杰 完成时间: 2014年05月
《
贵州大学新校区校园环境艺术设计调研报告
——以新校区一期工程为例
调研时间:2014年1月3日
调研地点: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新校区 调研对象:贵州大学新校区校园环境设计
调研目的:通过对贵州大学新校区校园环境进行调研,分析总结贵州大学新校区校园环境设计中的可取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设计做准备。
一、贵州大学历史沿革:
溯源百年,诸流汇聚。贵州大学前身可上溯到1735年的贵山书院。而贵州大学堂成立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几度变迁,直到2004年归并十余所院校后才真正办成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二、贵州大学区位优势及花溪校园的组成
花溪区是贵阳市的上风上水上善之地,位于贵阳市城南,是贵阳到青岩、惠水的必经之地,是城市的花园,是城市绿肺的主体。花溪区还是教育聚集区、文化产业区。在这个聚集区内,除贵大外,还有民族学院、民族中学、清华中学、上海外国语学院贵阳实验中学、省旅游学校、贵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国宾馆、会展中心、省委党校等一大批文化教育基地。
贵州大学花溪校园现状由北校区、南校区以及实验实训区构成。其中:北校区位于花溪公园北端,花溪大道西侧,是校本部所在地。南校区位于花溪公园以南、花溪大道以西,地处田园路、市政路的围合之间,是百年前贵州大学的原址。实验实训区位于花溪大道以东、省党校以北。距省党校不到500米。新校区规划用地位于北校区西侧,与北校区隔花溪二道相望,两校区之间通过架板相联。
图1:贵州大学新校区建设场地原址
三、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基本情况
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总用地面积207.3894公顷,学生规模30000人,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2009年6月8日《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第28期)要求“一是要坚持把贵州大学的发展放在整个贵阳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中区谋划;二是要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实际条件科学合理安排贵州大学新校区各类项目的建设时序,推动贵州大学可持续发展;三是高水平编制规划,高质量建设,千方百计集约节约用地,降低建设成本,要注重保护和突出 3 历史建筑文化特色,在扩建过程中,注意做好新、老校区建设与保护的衔接”。
根据发展计划,校园分两期建设。
一期:纳入蔡家关校区的七个工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矿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规模为:11000人(其中本科生9400人,硕士研究生1500人,博士研究生100人)。
二期:布置天文、环境、生化、设计、艺术学院、国际教育、行政、体育、科技园等组团,以及其他发展项目。学生规模为:19000人(其中本科生10600人,硕士研究生7600人,博士研究生800人)。
2009年12月25日,贵州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黔发改社会[2009]3055号)。批复总建筑面积780000平方米,工程完成后,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项目可容纳30000名在校学生。
四、贵州大学新校区自然环境及周边环境
1、自然山体: 新校园用地内有六座自然山体呈环状布局,将场地中部围合成盆状。西南角山体最高,植被条件一般;东南角山体基本无植被,且被民居侵占严重;西侧山体松林葱郁,生态条件优越;东侧山体植被较好,但被墓地分隔为台地;东北侧山体植被优越,山脚为密集村寨;北侧山体体量较小,但松林密集。
2、生态林地: 新校园用地内植被条件优越,其中西侧山体最为葱郁,场地北部还有一块林地未划入保护林地范围,但松林密集,生态条件良好。
3、自然水系: 新校园用地内有两条水系经过,一条是由松柏山水库流出的灌溉渠,经校园西侧啤酒厂进入校区,由校区西北角流出该用地;一条由校园北端流入校园,由校园东南角流出;这两条灌溉渠常年有水,且水量充裕。另外根据花溪二道规划,校园东侧沿花溪二道有排洪沟—养牛沟作为通风走廊的排洪设施。校园中部植物园处有水塘及人工湖四片,水量充裕。
4、周边环境:新校区南面与花溪公园之间为居住小区、花溪医院等,东侧有军事微波站、万达汽车厂及少量民房,北部为贵州民族学院及高校发展用地,东侧为贵州大学北校区,花溪二道从两校区之间穿过。扩建校区西侧临城市道路—花石路,隔路相望为自然山体。
图2:贵州大学新校区建设场地现状1
图3:贵州大学新校区建设场地现状2
五、贵州大学新校区校园修规规划布局
规划中充分尊重地形,将新校区总平面以学科组团结合轴线进行空间布局,形成了一中心、两带、三轴、六组团的规划格局。
图4:贵州大学新校区功能分区图
图5:贵州大学新校区规划总图
目前,贵州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本次校园环境调研将已新校区一期工程为重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图6:贵州大学新区已建成的一期工程现状航拍图
六、贵州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校园环境现状分析
贵州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从2011年年底开始投入使用,直至今日,新校区环境任在不断建设当中。从图
1、图
2、图3我们可以看到,新校区建设场地及周边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场地中林地覆盖率很高,非常适合开展教学科研及生活,而且新校区紧邻老校区,新老校区之间通过横跨甲秀南路的盖板(宽230米)进行连接,真正意思上达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相比省内外其它高校的扩建来说,是不多见的。
但由于新校区在建设过程中,因工期紧、任务重等多方面原因,新校区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校园整体自然环境优越,人工环境尚需“成长”
图7:新校区一期校园教学区环境现状1
图8:新校区一期校园教学区环境现状2
图9:新校区一期校园学生生活区环境现状 从图6的建成区航拍图我们看到,新校区四周均被自然山体及林地等环绕,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从建筑造型来说,教学区建筑沉稳、厚重而不失现代感,彰显了高等学府的学术氛围;学生生活区建筑色彩明快,体现了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但就建筑风格来说与教学区和学科楼的建筑风格差异较大,从图6就可以看出新校区整体建筑风格基本协调但不统一。
从校园环境来说,在图
7、图8和图9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除掉自然山体和林地,人工环境面积较小,花草树木种类较为单一,树木胸径和冠幅均不大,尚不能形成良好校园人文氛围,还需较长的“生长”周期。
图10:新校区一期校园学科楼环境一角 从图10的学科楼环境设计来看,虽然有集中地景观环境,但设计中欠缺人的交流空间,同时在整个新校区的人工环境中,十分欠缺景观小品的元素,如能在集中地环境空间中考虑人的交流与休憩空间,又能结合贵州大学历史沿革、地方文化、少数名族文化等内容做一些主题雕塑或景观小品,将大大提高整个新校区的人文氛围,也可使新校区的整体环境景观增色不好,这不能不说是在“赶工期”条件下的一个最大遗憾。
图11:新老校区连接部现状
图12:新老校区连接部规划鸟瞰图
图13:新老校区连接部规划总图
2、新老校区连接部景观设计分析
贵州大学新老校区连接部是新校区工程建设中一个特殊的区域,一方面要做好新老校区的交通联系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贵州大学的对外窗口,是展现贵州大学整体校园风貌的一张“名片”。
该区域地势高差很大,西面为新校区一期工程,东面紧邻老校区已建成的体育馆,自然环境以废弃鱼塘、旱地和建筑垃圾为主。在该区域的设计中,建筑物的体量较大,主要有艺术学科组团、音乐厅、游泳馆和会堂等,总建筑面积约7.8万方。因音乐厅、游泳馆、会堂等学校均考虑面向社会开放,因此人流集散较大,而艺术学科组团设置于此,设计学生规模为3000人。可想而知,当该区域的建筑建成投入使用后,人流量将会很大,这必然需要设计较大的硬地铺装作为景观的主要元素,以满足人流的集散需求。
通过,对该区域建设场地现状和规划图的分析,如果能将艺术学科组团取消,结合地形高差,和规划中(图
11、图
12、图13)的人工水体,将原艺术学科组图位置设计成叠水景观,将能更好的体现出贵州山美、水美的自然条件;同时,作为贵州大学的“名片”来说,也是展现贵州大学优美校园环境的很好窗口,只可惜的是,艺术学科组团已开工建设。
3、贵州大学新校区的景观元素匮乏
图14:新校区一期标识牌
图15:新校区图书馆前广场 从图14的图片中,我们看到新校区的两种标识牌,整体设计体现了“贵州红”的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斗拱元素,是整个新校区景观元素的一个亮点,但路牌的设计还是稍显单调,没有新意。
图15是贵州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前广场,图书馆是新校区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栋建筑,它位于新校区主入口中轴线的终点,是贵州大学标识性建筑,总建筑面积约5.9万方,但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图书馆的前广场全是硬地铺装,使得这么大体量的建筑过于“孤单”。
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贵州大学新校区建设是贵州大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在新校区的建设上不能一味只追求工期和造价,也应该在校园环境方面进行多方论证,正真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本次调研报告仅是针对现状而言,相信经过时间的积累,贵州大学新校区的校园环境会越来越好。
第五篇: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教案
《园林规划设计》电子教案 模块三:园林绿地组成要素设计
项目四: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园林建筑小品的概念
掌握园林小品的设计,并能正确处理各小品的位
置关系
技能目标:掌握园林建筑的造景作用与园林小品的造景作用
并熟记园林建筑与小品的设计原则
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从而使学生乐学。
采用自主探究和、讨论探究、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能说,会做。
采用拓展训练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园林建筑的造景作用与园林小品的造景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园林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和地位,掌握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重点掌握服务类小品和展示类小品的设计内容和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合作探究法结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园林设计中,不仅仅要有植物、湖泊等,更要有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那请同学们欣赏这几幅图片,你能给园林建筑、园林小品一个具体的定义吗?
生:观看,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二,新课讲解
(一)、园林建筑小品
定义:建筑小品一般指这一类体形小、数量多、分布广,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富有情趣的精美设施。园林建筑小品的地位
(1)、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环境的组成部分,有着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都是作为组景的一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点景、赏景、添景的作用。
(2)、园林建筑小品中有一部分属于公共艺术范畴,公共艺术承担着宣扬民族和地域精神文化、陶冶情操的作用。2 园林建筑小品类型
①服务小品:供游人休息、遮阳用的廊架、座椅,为游人服务的电话亭、洗手池等,为保持环境卫生的废物箱等。
②装饰小品:各类绿地中的雕塑、铺装、景墙、窗、门、栏杆等,有的也兼具其他功能。
③展示小品:各种布告栏、导游图、指路标牌、说明牌等,起到一定的宣传、指示、教育的功能。
④照明小品:以草坪灯、广场灯、景观灯、庭院灯、射灯等为主的灯饰小品。3 园林建筑小品作用(1)作为被观赏的对象。
(2)运用小品的装饰性来提高园林建筑的鉴赏价值。(3)将功能作用较明显的桌凳、地坪、踏步、桥岸以及灯具和牌匾等予以艺术化、景致化,可取得某些艺术趣味。
4、各类园林小品分析(1)服务类小品(2)装饰类小品(3)展示类小品(4)照明类小品
一 服务类小品:包括供游人休息、遮阳用的廊架、座椅,为游人服务的电话亭、洗手池等,为保持环境卫生的废物箱等。
特点:常结合环境,用自然块石或用混凝土作成仿石、仿树墩的凳、桌;或利用花坛、花台边缘的矮墙和地下通气孔道来作椅、凳等;围绕大树基部设椅凳,既可休息,又能纳荫。
1、座椅
座椅是园林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家具”,是供游人休息的必要设施。座椅在园林中具有实用功能还有组景点景的作用。兼具观赏、休息、谈话的功能。
2、座椅的设计要点:
1)满足人的心理习惯和活动规律的要求
2)园林中有特色的地段,面向风景,视线良好,较好的人的活动区域;
3)方便性和私密性的要求;
4)座椅的数量应根据人流量大小而定。5)座椅尺度符合人体工程学。
3、座椅制作材料
可采用木材、石材、混凝土、陶瓷、金属、塑料等。
(一)花架的形式
①廊式花架。最常见的形式,片版支承于左右梁柱上,游人可入内休息。
②片式花架。片版嵌固于单向梁柱上,两边或一面悬挑,形体轻盈活泼。
③独立式花架。以各种材料作空格,构成墙垣、花瓶、伞亭等形状,用藤本植物缠绕成型,供观赏用。
(二)花 架
材 料
花架常用的建筑材料有:
1,竹木材:朴实、自然、价廉、易于加工,但耐久性差。竹材限于强度及断面尺寸,梁柱间距不宜过大。
2,钢筋混凝土:可根据设计要求浇灌成各种形状,也可作成预制构件,现场安装,灵活多样,经久耐用,使用最为广泛。3,石材:厚实耐用,但运输不便,常用块料作花架柱。
4,金属材料:轻巧易制,构件断面及自重均小,采用时要注意使用地区和选择攀缘植物种类,以免炙伤嫩枝叶,并应经常油漆养护,以防脱漆腐蚀。
(三)电话亭
电话亭是公园、广场、风景游览区等公共环境中是不可缺少的服务设施。按其外形可分为:封闭式、遮体式等。封闭式电话亭:高2-2.4米,长*宽0.8米*0.8米——1.4米*1.4米 遮体式电话亭:高2米,深0.5-0.9米
设计考虑:尺度上人体工程学
材料和形式上满足隔音效果
材料选择能抵抗日晒雨淋。
(三)装饰小品 包括雕塑、铺装、景墙、窗、水缸、栏杆等,在园林中起到点缀作用的小品。
特点:装饰手法多样,内容丰富,在园林中起到重要作用 1雕塑小品
我国古典园林中就有大量雕塑小品存在,如石牛、石鱼。雕塑在现代园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雕塑小品可以赋予景观空间以生气和主题,通过以小巧的格局、精美的造型来点缀空间,使空间诱人而富于意境,提高环境景观的精神品质。
雕塑是当代公共艺术中一种常见的方式.也是公共艺术的最佳载体,它已经咸为城市生活和环境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样式,也是公共艺术、环境艺术整体中重要的组咸部分。
雕塑类型:
从表现手法上分为:具象和抽象雕塑。按雕塑的空间形式分为:圆雕、浮雕、透雕 按使用功能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功能性雕塑、装饰性雕塑等 雕塑设计要点:
注重整体性:雕塑自身的材料、布局、造型的整体,其次 是与环境空间、文化传统相统一。体现时代感:立意(反映当今时代主题),材料(结合现 代材料),形式(体现地域人文精神)注意与配景的有机结合:与其他景观小品的结合。圆
雕
多角度观赏及触摸是圆雕的特点,它具有高、宽、深三度空间,是雕塑艺术的主体形式。在公共空间中;圆雕也是最能主导和揭示空间气氛的公共艺术,它可以借助于艺术的象征性、隐喻性和永恒性来表现不同的艺术观念和人类情感.其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基本上可以代表城市雕塑的主流
景
墙 园林景墙主要功能:
1、有隔断,划分组织空间的
2、围合,标识,衬景的功能。
3、装饰,美化环境,制造气氛并获得亲切安全感。
现代园林中景墙的主要作用是造景。
(三)展示类小品
随着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美学在景观中的应用,城市信号装置日趋多样化协调发展。包括各种各样关于旅游和日常生活的导游信息标识、地图、布告栏、路标、指示牌等,对人们具有一定的指导、宣传、教育的功能。
四)照明小品
照明小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草坪灯、广场灯、景观灯、庭院灯、射灯等为主的灯饰小品。园灯的基座、灯柱、灯头、灯具都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草坪灯是用于庭院、绿地、花园、湖岸等的照明设施。绿地照明不同于一般广场照明,在功能上求其舒适宜人、照度不宜过大、辐射面不宜过宽,不宜过密,白天是点缀景园,夜晚给人柔和之光的照明要求。
灯距在5-10米,脚灯3-5米
行路照明:方便游人在夜晚能看清园路为目的。步道灯灯杆高度在2.5-4米之间,灯距10-20米布于道路两侧。
装饰灯
用于在大型园林中渲染氛围,增添情趣、勾画庭园轮廓的灯具。有隐藏照明和表露照明两类。
其他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