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改创新策略》网络培训答案

时间:2019-05-15 09:5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改创新策略》网络培训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改创新策略》网络培训答案》。

第一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改创新策略》网络培训答案

提交要求:可提交1000次,已提交了0次

(一)单选题

1.教师在习作评改中扮演的角色()

(A)欣赏者(B)倾听者(C)启示者(D)以上三者皆是

难度:易分值:10.0

2.利用网络博客资源进行习作评改满足了课标中对于习作的()要求

(A)认识世界(B)与人交流(C)贴近生活(D)不说假话

难度:较难分值:10.0

3.本讲内容没有研讨以下哪个关于习作评改的问题()

(A)提高书写质量(B)指导与评改(C)激发兴趣(D)形式创新

难度:中分值:10.0

4.习作评改目标设定不必考虑到()

(A)课标要求(B)学生实际(C)教师个人喜好(D)教材训练点

难度:难分值:10.0

5.以下哪一个不是套话作文的特征()

(A)材料烂熟化(B)结构模式化(C)主题平面化(D)语言煽情化

难度:较易分值:10.0

(二)判断题

1.网络作文评价让学生乐于表达、交流、评改。

(A)对(B)错

难度:难分值:10.0

2.教师角色转换需要教师从思想理念、态度策略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素养。

(A)对(B)错

难度:较难分值:10.0

3.作文评改的最终目标就是评定学生作文的优劣。

(A)对(B)错

难度:易分值:10.0

4.课内习作教学作前指导一定重于作后点评。

(A)对(B)错

难度:较易分值:10.0

5.教师对学生美食作文的指导应重在突出品尝的真实感受和美食的色香味形。

(A)对(B)错

难度:中分值:10.0

第二篇:小学语文创新习作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小学语文创新习作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新市镇平宁基点校(QQ:1083731671)

说起写作文,学生怕写,老师难教。这真实地反映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有的学生抓破头皮,就是写不出来,我想这主要是与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缺乏表达的语言,缺乏写作的基本方法等息息相关的。然而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写作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就是要想方设法创设不同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舞台,向交际的对象陈述自己的想法。因此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对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可从两方面入手:

1、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作激情。

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领会文章美妙的意境,1

从而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文章的精华部分,引导学生去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就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体会,然后启发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且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花。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纷纷畅所欲言,用自己简单质朴的语言描绘自己喜欢的花。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前提下,他们才能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2、在仔细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我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自然界中,天地万物、山川树木、飞禽走兽、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写作的题材。如果对这些漫不经心,一写作文就感到无话可说,那就更谈不上创新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分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让学生有了感触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我经常布置学生课余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到了上写作指导课时,学生兴趣浓厚,纷纷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告诉我:其中有观察人物的、有观察景色的。。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二、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点燃学生创新火花。

1、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善于表现自己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给他

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将优秀的作文在班级黑板报中展示;二是编写班级优秀作文选,把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作文编入发给学生做留念;三是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习作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这样,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得到前进的力量,就会激起一股强大的创作动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作文能力参差不齐,同一事物,他们的认识也不一样,因此,表达的方式和技巧也有差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学生框死,要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作文思路和表达方式,一旦发现学生习作有新意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那些作文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启发引导,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开发思维能力,激发创作积极性。

三、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呢?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教给学生作文格式和技巧本来是非常有益的,但学生作文往往因此容易形成一种定型思维,缺乏新颖性和独创性。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打破这种作文心理定势,久而久之,学生的创作思维就会严重停滞。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

如写《我的妈妈》,大多数学生只是写妈妈怎样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事,往往千篇一律。因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力求把人物的形象充分地表现出来。

2、同一材料多种立意。

在使用同一材料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有新的感受、新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就拿《桂林山水》来说吧,从古到今的文人墨客写了无数文章来赞美它的美丽、感叹它的奇景,就连外国人也为它写诗作文。然而我们课本中的《桂林山水》却从事物的特点出发,写出了新的感受,讴歌了祖国美丽的河山。无一处言美,但美又无处不在。在这种诗情画意之中,渗透着作者新的体会和新的认识。在写《我的家乡》这篇作文时,学生既可以写家乡的美丽风光,丰富的物产,也可以歌颂家乡人民的勤劳勇敢,热情好客。

3、同一内容可选择多种体裁。

例如:在写《我们的校园》时,可以记叙和抒情,可以写成说明文,可以议论校园设置得好不好,还可以假想未来的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教师的评价

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学生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因人施教。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从点滴细微之处入手,把功夫用在实处,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动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一句话,只有尽可能地使学生想写、要写,他们才有可能把作文写好、写新,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

第三篇: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评改习作的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评改习作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在“评价建议”部分,更是专门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传统作文精批细改的方法,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在我国作为评价手段之一的作文评改,更是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像著名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提出“全班改、轮流改、重点改”的形式。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势在必行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初改――字斟句酌

刚开始评改作文,起点不要定太高,首先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进行投影,其他学生则要分别完成以下任务:阅读者要及时发现文中的错别字,聆听者要分别找出文中的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以及文章精彩之处,将错别字、语句不通、语法错误进行修正。在赏评别人的作品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带着一双 “发现美的眼睛”,以学习的态度将文章中精彩片段找出来,大家共同欣赏、共同批注,说明该句的精彩之处体现在何处,比如想象力丰富、描写到位或者成语运用十分恰当等等。当然也要发现不足,即对语句不当之处要做讨论,找出修改的方法,使得整篇文章语句通顺、措辞恰当。总之,读是评改的第一步,一切的美丑尽在朗读中现行。

二改――聚焦重点

刚开始进行习作评点,孩 子们都无从下手。因此,我就引导对于后进生,这种帮扶显得更有实效。引导孩子们商议、讨沦评改的方法、标准。从而针对标准进行集体评改,掌握评改的一般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抓住习作中仔在的一两个主要问题,共同来评点,重点突出,分析深入,有助于学到规律性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

三改――由扶到放

口头的评说为孩子们撰写评语打下基础,然而,有的孩子口头评说没有问题,一到评语撰写,就出现了表达不清的现象。因为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是一个质的提升。书面表达的意思要求更加紧凑集中,对语言的要求更高,要帮学生过好这个 “坎 ”。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采用模仿的策略,帮学逐步学会能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我觉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两个词用得特别好,充分写出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心情。”发现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这个地方看不明白,意思表达不清楚。”或者“此处这样写,你觉得合适吗”等,提醒作者进行修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评语撰写的一般方法,尤其是后进生,这种帮扶显得更有实效。

四改――仿出精彩

通过 “仿 ”,学 生能够比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表达方式上的问题。因此,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还需要进一步地引导。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呈现评语-讨论交流一 把握分寸 ”的方式,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进一步提高学生评语撰写的艺术。

一、品 “褒”与 “贬”

每一篇作文都?A注了孩子的许多心血。不管交上来的作文写得怎么样,都是付出努力写出来的。他付出心血当然渴望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评点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尽量用鼓励的、带有启发性的语言来评改同学的文章。具体操作如下,我把孩子们的评语展示出来:

1.你的文章中错别字太多了,以后要注意。

2.事情经过写的不够具体,看都看不懂。

3.写景的文章如果能加入自己的想像就更好了……

接着,我让小组讨论:如果这些评语是评价你的文章,你最喜欢哪种说法?全班14个小组,大家讨论的结果几乎一致:都喜欢3号的评语,其他的评语看了心情不爽。于是我引导大家思考:那么,以后我们在写评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通过这种心与心得交流,使使鼓励型、委婉型、商量型、善于发现优点型的评语更深入人心,从而明确了评语撰写的主流方向―先肯定优点后委婉提出建议。

二、品 “理 ”与 “趣 ”

在一段时间里,孩子们能够有板有眼地进行评点,但我觉得理性有余、趣味不足,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同一个意思有很多种表达的方式。在评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能够有个性地表达。用同样的方法,我搜集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评语让孩子们欣赏,孩子们 一边读着这些有趣的评语,一边笑,原来评语也可以写得这么有意思。在欢笑声中,大家懂了:好的评语不仅可以给别人启发和鼓励,还可以写得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创 改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学 生掌握了评语撰写的一些 方法,通 过积淀 ― 模仿 ― 再造,为创 新奠定了基础。放是创的前提,因此,我采用的主要是 “放 ”的策略,让学生自由评点。

孩子们是最有创造力的,在平等自由、思维碰撞的氛围 中,撰写评语的方式也百花齐放:各人边 自由默读边评写: 评的同学和作者本人口头交流,作者 记写评语;小组内,一人朗读、执笔,组员共同评改;评改小组七嘴八舌讨论后 撰写综合性评语等。在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字功底、独到的文字体验、独特的文字形式。

文章是改好的,因为 修改是思维的深加工,是习作者思维和情感发展更紧要的一环。教会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就像是为孩子打开了一扇走进习作殿堂的大门。让他们体悟如何尊重别人,领会如何流畅表达,体验习作带来的乐趣。

第四篇:小学习作情智教学技巧创新策略

小学习作情智教学技巧创新策略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要求学生对已给的素材进行简单加工处理,能够把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事情,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针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采用各类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方式来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纵观实际教学,小学生习作仍然有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写作主题与所写内容的偏离,教学流于形式,学生词汇库不足,这些都会影响学生习作的质量。对此,笔者提出了“情智教学”的概念,针对小学生目前所遇到的各类问题逐步展开剖析,强调情智在学生习作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文构思的精妙性、人物刻画的丰满性为习作教学目标,当学生的情智提升,那么上述所提到的三个点同样能达到。

关键词:情境创建;情智教育;习作教学创新策略

在语文教学当中,习作教学占据了较大的一个部分,它是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自我创作的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习作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以教师给出命题,学生进行自由练习为基础,所以不少的学生作文缺乏生活气息,虽然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完整,逻辑清晰,但是却并没有将选题当中的生活元素融入到作文写作中。

对此,本文以孙双金老师的“情感教育”内涵为基础,在巧妙设立习作情境的基础上,个性化地展开教学,使得学生习作在选材角度、立意深入、用词生活化等方面有着更为有效地提升。由于情境导入到作文教学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说情境元素的切入点,学生对生活习作语言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等,这些都成为影响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关键。

一、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学”

(一)情智教学概念

对于情境教学概念的说法,有多个版本,我国著名教育家朱小曼老师说过,情绪、情感是人类较深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情境的体验。所以她的情感教学主要是通过情感的激发使学生感悟到文章所渗透的情怀,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教育名师李吉林老师认为以语言文字为思想的载体、信息的载体,是文化载体的依据,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情绪的体验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获得文化精神和民族的审美情感。

孙双金老师根据不同的情感教学的概念特点,经过自身的实践性教学进行总结分析,所以针对于情感教学的概念,教育者运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作用于被教育者,让受教育者的情感和智慧和谐共生。其最高理念就是情智交融,和谐共生。

(二)情智教学在情境教学当中的独特作用

根据上述所说的情感教育、情智教育的概念,在这里将情境教育引入其中,就不难发现不管是情感教育还是情智教育都需要建立在情境的基础上,但是情感教育的内涵不如情智教育那么深入,因为情感教育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利用情境来让学生理解某个教学内容,学生的理解是在建立在情感融入的基础上所展开的;而情智教育是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融入了学生理解知识的一个过程,强调了教学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情感知识的震荡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标的教学内容的本质,同样地对于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小学语文习作当中的问题

(一)学生习作文缺乏生活气息

目前小学语文习作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生活气息,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习作当中缺乏具有生活情感的词汇,学生叙事千篇一律,故事不够典型。二是学生作文当中大多数都是从一个框架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没有立意点,缺乏深刻的自我精神内涵。三是学生写作对各类作文材料与主题把握不够恰当,这些在作文的反馈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则是作文结构松散,审题不清。

以上的三点内容是目前小学生习作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但是追究问题的根源就不难发现,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当中缺乏生活要素的融入,学生在审题、确定素材上层面把握不明。这成为学生习作缺乏生活气息的主要因素。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就需要对问题逐一剖析,这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二)习作当中生活立意点不深入到作文主题当中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生活为本,同样地教师在创建课程情境当中需要以生活立意为出发点,但是就目前的学生生活素材掌握来看,学生在掌握作文主题方面不够明确,立意点不够深入,行文方向缺乏必要的逻辑性。对这些细节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个主要的问题框架点就在于学生因为缺乏足够的习作生活元素,对平常的素材不加以积累,以至于在行文的过程当中缺乏一个主要的文章支撑点。同样地也会遇到下述问题,学生确定文章的主题内容之后,一些行文的细节要素没有充分地佐证其观点,导致整篇作文的行文思路与所需要表达的作文立意不相符合。对于阅卷老师而言,学生运用华美的辞藻,但是并不符合整个文章的立意主题,所以这样的作文分数一般不会给的太高。

(三)习作教学不符合合作教学的展开

在语文新课标当中指出,学生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在平常的教学当中不断激发学生了解问题,发现问题,继而充分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这种方式来展开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带有特色元素的教学新模式。它改变了以往师生互动较少,整个课堂满堂灌的单一性讲学缺陷,营造出生活化的语言教学模式,这样的个性化的作文课程设计,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一些技巧,激发学生的想象性思维。

这种基于合作开放性的教学所具备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实践的教学模式当中,却常常发现存在着各类问题。举一个例子,在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当中,习作五当中有四张图片,分别表现出快乐的、愤怒的、哭泣的、开怀大笑的表情,要求学生写一件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写的非常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有自己来决定。苏教版的给出的作文命题贴近生活,一些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同样地在习作课程当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作文素材进行深加工,就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片,然后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构思作文,行文思路把握更为准确,同样地文章立意会更有深度。

但在一些习作教学当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便是有非常好的作文素材与课题,但是学生思考问题方向错误,佐证文章的细节点与原来的主题不够贴切,即便是学生手上有较好的资源库,但是缺乏深度加工的能力,得到的却是粗浅的题材,最终的行为思路就会大打折扣,影响文章的质量。

根据上述所论述的习作课题中中吗,我们得到以下三个问题,将课堂、教材、师生关系重新界定,其最终的目的是放在充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上。如果在教材融入生活元素、课堂布置融入教学情境,师生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那么这样的一个课堂会是什么样子呢?处于实践教学当中的语文老师,是否会发现学生身上的一个个闪光点?而学生可以发现一个更为真实的自我。在下一章节当中,就需要重点探讨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育,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融入到日常的课堂实践教学当中,在教学情境的设计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多个层面的全面化发展。

三、情智教育在习作课程当中的运用策略探讨

(一)合适的引子激发学生对习作课题的兴趣

1、设计引子思路基本方法索引

第一步就是入境并启动情境。这类教学方法不仅适合于语文课程的教学,而且也适合于习作课的教学。在设计引子的过程当中,教学要完全符合学生的心理,时间尽量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在五分钟的时间之内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孙双金老师指出,引子的设计可以以文章的矛盾主线为主,在矛盾的设计当中突出师生探讨的对立性的效果,一旦对立就会引发辩论,在不断地辩论当中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另外一点就是说教师的情感融入一定要丰沛,带着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层层发问,教师的情感融入同样带着学生层层的被吸引,学生一旦入境就会有更多的想法。

2、兴趣索引有效过渡到习作课题的激烈探讨中

一旦引子设计好之后,接下来所需要做的就是教师要将引子过渡到习作的课题当中,这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将师生共同探讨的问题简单地记录下来;第二以板书回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不断思考的欲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探讨,逐步升华作文主题,根据这样的一个作文主题,教师将引导学生对该作文主题不断细化,细化部分的内容成为作文主题的佐证的观点,比如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当中涉及到的词汇表达,行文思路方向等。

以上的几个步骤是从设计引子到吸引学生,慢慢地到学生进入情境进行积极思考,从而创建出新的主题。这样的教学方法要以生活为蓝本,要求学生利用生活化的语言,将原本枯燥的作文课变得更加的生活化、趣味化。

(二)构思成文逐步引发学生的情智

1、情智在习作当中的重要性

我们常常说,逻辑能力强的学生缺乏了艺术美感的丰满的思维想象能力,而偏向于文科想象的学生却因为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导致学生的行文思路变得非常的拖沓不严谨。以上两个方面虽然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如果能够将以上两种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作文立意点就会非常深刻,主题清晰,习作水平也就会逐步提升。

在这里引用孙金生老师额情智教学观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感悟逐步提升情感认知能力。学生情感认知能力的提升(在这里也可以称之为是情智),一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获得的,一方面学生通过细读文章,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逐步掌握行文思路而获得的情智,另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的方法所掌握的情智。这种情智是指学生感知课文的一种智慧能力,它是在逐步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的。

可见学生情智的获得,能够带着自我的感情融入到本次习作的情感体验当中,在情感撞击的基础上进行构思,成为谋篇佳作的一个基本着力点。

2、情智教学策略之下的作文图式的构建

很多学生在面对一个考题或者是老师给定的材料作文时,感觉到无从下笔,其实深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尚未构建成自己的作文图式,如果学生一旦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作文图式,那么在审题上,作文素材的提取,谋篇布局上就会显得非常的简单。

根据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学方案,首先给予给定的作文要求(苏教版五年级习作五,要求根据已经给定的4张图,快乐的、愤怒的、开怀大笑,要求学生写一件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注意把每件事情写的非常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可以自己先定。)

教师先设定一个教学情境,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样的事情令你们开心、生气、难过或者是愤怒?老师抛下引子,让学生自由探讨。

接下来学生会自由想象,一个小组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比如说第一小组认为开心的事情是这样的。那么教师会播放出与该事件相关的音乐,由小组代表将这件事情描述清楚。

在这个过程当中,情境的创建是让学生进入这样的一个场景,然后将事情描述下来。那么这里所需要的知识点就是作文图式当中的生活世界模式的事件图式、场景图式、角色图式、概念图式。事件图式是指关于某类事件的基本固定的子事件及事件发生的步骤的知识结构;场景图式存在于某一情境发生的场所、场合的知识结构;角色图式是储存在头脑中关于某一身份的人相对稳定的情境下发生的行为的知识结构,是关于他们说什么做什么的形象;概念图式是指某一概念所呈现的知识结构,包括事件、场景、角色以及三者的组合图式。那么教师设定的场景就为学生在敲定主题之后的事件过程的陈述打下基础。

假设该作文命题为快乐是一种付出的温暖

那么对该作文审题是快乐,为什么快乐,是因为自身的付出使得别人感受到了温暖,这种温暖也让自己感受到非常的快乐。

接下来,教师就让学生充分分析,到底是什么样的事件使得你的付出让别人感受到温暖?

1、一次志愿活动

2、帮助妈妈做家务

在上述两个子题目选择帮妈妈做家务,那么学生已有的关于事件图式的认知结构,就会帮助他们直接同化现在的知识,运用事件图式构思故事框架;接下来利用场景图式将事件的场合设定好,帮妈妈做家务的事情发生在周末的家里;利用角色图式对事件开展,妈妈因为忙碌,所以没有时间做家务,而我在她上班期间,把家务做好了,整个过程都是在私下做的,当妈妈看到这些事情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利用概念图式对上述的事件、场景、角色进行组合,最终成文。

在上述的过程当中,习作教学都是在师生合作的过程当中加以开展的,符合开放教学的概念。此外教师通过设计情境让学生体验在这个作文素材构建中的一种情感的表达,这为习作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最后点题谋篇,组合成文。

这类教学方法最大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学会作文图式的规律,在遇到不同的作文素材、作文主题时可以自我分析,如果原有的知识结构与作文素材当中的知识结构是一致的,那么可以进行同化;如果作文素材内容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情智教学的帮助下,重新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顺应当前的作文的素材,使得两者得以平衡。

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的情境创建,情感体验教学,情智教学疏导等方式,就在于让学生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顺应高层次难度的作文素材,使得两者得以平衡。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断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同样地也是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三)交流与表达体现高情智习作提升有保障

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归根结底在于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在限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写作。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素材作文的基本解题思路等习作水平的掌握,与小学生解决写作问题的方法是一致的,都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同样地要确保小学生作文卷面分提高,在于小学生在用词的准确度,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要巧妙精到,文章用词要具备生活化的语言,学生这些能力的把握需要师生互动合理展开,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所以师生在交流与表达当中,逐步提升了学生的情智能力,学生会从模仿老师再到自我创造,这样的转变往往可以通过语文知识迁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方法来加以提升。在这个方面会形成两个层面的能力的转变,习作水平高的学生一旦有较高的情智,那么他们就具有较高的文本分析能力,作文素材的整合能力,语言词汇的驾驭能力,运用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等。同样地对于一些写作吃力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情智体验水平极有可能是较为浅显的,他们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会更为比较的抽象,往往会缺乏词汇表达,或者是人物表达不够具体准确。所以他们的情智体验能力虽不及较高情智能力的学生表达地那样的惟妙惟肖,但是他们的习作水平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结论:

小学生语文作文水平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它不仅包括词汇、作文素材、不同类型作文框架的设计、作文案例的剖析等方面的积累,而且还需要教师根据写作主题创建情境习作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利用作文图式在情境创建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作文素材进行提炼,最终谋篇成文。一旦学生掌握这类方法,教师长期使用的这类情智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以细微的层面来感知事物,将事物当中的关系阐述地更为具体形象而富有深度,那么情智教学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性的过程,让学生感知更多的文学底蕴,为他们打开通向文学的智慧之门。

参考文献:

[1]谢国杰.创造情境_展示个性_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6(7).[2]张琳琳.孙双金“情智语文”教学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6(6).[3]沈燕琴.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开展生活化写作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5).[4]李岩.小学高年级作文课堂生生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06-01.[5]陈其凤.小学生习作内容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5-04-25.[6]骆嫩寒.巧设情境,引导体验,即兴训练——“情境体验式”习作教学初探[J].华夏教师,2014-12-15.[7]吴怀林,孙雏凤.创设情境 自由表达 乐于习作——人教版第八册“积累★运用六”习作教学回顾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03-30.

第五篇:546-小学中高段习作有效评改的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段习作有效评改的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习作是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是情感交流的一个载体。《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习作的交流发表欲望,在中高年级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并改进对学生习作的评改,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打个分数,或几句评语了事。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作指导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改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之一,习作评改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还要努力使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习作,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然而在习作评改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有同感,教师认认真真地批改学生的习作,结果收效甚微。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没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只见耕耘而少见收获,使得习作评改走入了一个又一个误区,陷入“低效”的尴尬境地,主要表现在:评改主体错位、评改方式单

一、评改语言枯燥乏味、评改体系不完善等。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开展小学习作评改方式的研究,探索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特点的有效而又易行的评改方式,以便推而广之。

二、概念的界定 “评改”:“评”是指评价判别,分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评”即所谓“评讲”,书面“评”即所谓“评语”和“评定等级”。“改”指修改润饰,包括“自改”和“他改”。“小学生习作的评改”是指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所完成的习作进行评价判别、修改润饰等。“有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小学生习作评改方式的“有效”主要反映在学生主动参与和进步与发展的程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想改,会改,改得好。“想改”,是从习作的内部动机层面而言,是指所采用的习作评改方式,诱发了学生新的习作需要,推动他们主动进一步修改经评改后的自己的习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会改”,是从方法与技能的层面而言,即教师在科学组织评改学生习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逐步训练后,学生达到“自能修改”的水平。“改得好”,是就目标的达成度而言。就某一次具体的习作训练而言,是指学生修改后的习作达到了该次习作的要求;就某一学段而言,是指学生的习作水平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该学段所提出的习作质量要求。小学生习作评改方式应以使学生“想改,会改,改得好”为选择标准,此之谓有效,否则谓之无效。

三、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1.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是针对目前小学习作教学的弊端而展开的对策性研究,研究成果对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特别是习作评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植根于小学习作教学实践,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重点运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边完善,所探讨的习作评改方式对二、三学段的每个年级一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推广价值,从而为大面积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服务。2.理论价值

(1)叶圣陶老先生说:“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本课题将研究小学生自改习作的心理规律,探讨学生自改能力形成的途径。

(2)从学习动机品质来说,习作评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不断增强学生认知内驱力的过程。通过评改,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成功的经验,也会遇到失败的教训。而这种新的认识、新的经验和教训又会使学生期望在下一次习作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这种期望和满足感就成了他们写好习作的一种重要的、稳定的推动力。本课题就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验,探索不同的习作评改方式对学生习作内驱力的影响程度,以便丰富和深化习作评改理论。3.预期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科学高效而又易于操作的小学习作的评改方式,从而激发师生双方积极性,最大程度改变“教师怕批作文”“学生怕改作文”的局面,使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并通过实验,拓展和深化小学习作评改理论,为丰富和创新习作教学理论作贡献。

四、研究的具体策略 “文成于改”,习作评改,能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与鼓舞,能有效地纠正学生习作中的漏误;习作评改,能给教师提供实际例证,帮助教师积累、总结批改习作的经验。可见,习作评改不仅是提高学生认识、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教师习作教学水平的重要一步。我们教师应如何对症下药,探索有效的习作评改指导之路,提高习作评改的有效性呢?

(一)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1.评改的主体:由独家评议转向众说纷纭 过去是“学生写习作,老师改习作”,一贯如此,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在多元化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评改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习作中,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全面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评价,将自评、互评、集体评、家长评综合起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在每次的习作讲评课上,老师可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当作一篇即将学习的课文大声地朗读。自己读过后,让学生为自己的习作找读者,交换习作。学生在交换习作时,常常“犹抱琵琶半遮面”,关键要解决他们羞羞答答,很不情愿的问题。可在小组互读互评时,首先要求是“欣赏”,无论再差的习作,“读者”都必须找出优点,划出波浪线,并高兴地向赞扬对方;第二步用平和的字眼“提醒”,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习作训练要求,提醒对方怎样写才比较妥当;接着再次进行自评、自改。最后,让学生把习作带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2.评价的形式,由一花独放转向百花齐放

(1)书面评价: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写评语的形式,它以书面文字或其他符号形式对被评价者习作的整个动态过程和所得结果进行的综合评价的方法。

(2)口头评价:即施评者与受评者之间面对面以口语的形式进行交流、探讨 并作出评价的方法,直接又直观,有效又经济。

(3)量化评价:可以采用五分制、百分制或等级制。有些教师已经打破传统的做法,采取“基本分+附加分”等形式,用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4)星级评价:根据多元评价理论,将习作评价解析成语言星、创新星、立意星、修改星等因素,采用一些可爱的带有卡通图案的五角星加以星级标示。3.评价的标准,由一视同仁转向因人而异

人是有差异的,而习作最具创造性和个性风采,最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评价习作时必须考虑这一实际。张化万老师说“不要用经验作为评价未来的唯一准绳,不要因我们的迟钝否定儿童新奇的故事,不要过分强调合理性而扼杀孩子大胆新奇的想象。”换一种眼光看学生的习作,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1)延时多次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是一次性的,一旦分数定下来,即使修改得再好,也还是那个分数,学生失去了再修改、再写作的动力。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互评时,对那些暂时不能得到高分的习作,要求学生先指出文中的成功之处,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让学生重新修改。凡主动修改文章的,每改一稿,都在原来的等级分数上增加一个等级。如原来得“良”的,修改一次后,可以在记分册上记为“良+”,改得好的,可以跳一级记分,这样既给学生机会,又能调动习作兴趣。(2)亮点寻踪评价

当学生通过自我品读、评价找到自己认为最为满意的习作中的“闪光点”后,如“亮色开头”、“创意结尾”、“最具才情的靓丽标题”等,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将习作中的优美句段在班内读给同学听,使孩子们觉得自己就是“小作家”,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将学生自我评改后的稿子贴在“习作展示栏”上,要求该同学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品评修改,将“闪光点”通通地“挖”出来。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习作评价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习作学习的不同要求,以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和最优发展。因此,我们应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习作能力较弱的同学,注意充分肯定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更多地帮助他纠正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调整文章的写作顺序,做到文从字顺;对习作能力较好的同学,帮助他准确地用字用词,学会锤炼语言,鼓

励他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体验。4.评价的内容,由注重习作转向人文关怀 古人云:“文如其人。”其实习作就是做人,习作评价必须强化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彰显学生的个性风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1)习作材料的准备过程:评价学生的习作可评价学生对材料的准备过程,占有的材料和占有材料的方法:由学生汇报或自我反思(习作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有无事先思考还是临场准备;平时的阅读、思考是否充分等。)(2)三维的习作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习作教学的评价目标,也应从三个维度去体现,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习作教学的评价目标,可从知识和能力的进行评价:如数量速度、写作表达、突出优点和不足等;还可以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进行评价:是否做到写作态度认真、积极,按时完成习作,书写工整;是否诚实写作,感情真实、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不摘抄习作选里的文章;是否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乐意写作,写完后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学生习作的情感与态度评价可通过家长、教师多次观察记录来完成,也要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做出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习作的情感、态度发展变化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3)习作修改情况:习作前有无起稿,自行修改后才誊抄到习作本上,有无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有无认真阅读老师、家长或小组成员给你的评语;每次习作前后几稿,是否有明显改进的地方;别人提出的合理性意见是否采纳等。

(二)多视角的评价策略,创设学生自由写作的天地

1.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底线,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中的习作要求为底线,要求学生达标;顶线,就是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写作,不满足于一般要求,更上一层楼。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对原来习作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略松一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等级评分标准。如习作的字数、速度就可明确提出几种达标线。学生写作的基础不同,所写的习作质量也一定会有高低之分。如何对一篇习作的质量进行评价呢?也就是说学生写作至少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但对写作并不做任何的高要求、高限制,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写作空间。2.以模糊评价为主,培植学生写作信心

“模糊评价”的精髓是鼓励发展,关注发展,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 是板着冷冰冰的分数面孔。小学生的习作评价应以模糊评价为主。小学习作多数

是以记叙文为主,是以学生生活为主要内容,是一种主观行为,是一种无法用精确数字量化的复杂事物。所以,想用一种客观的标准来量化评价,是很难精确化的。鼓励优等生写创意习作,敢于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使学生生命深处的创新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关注潜力生一丝一毫的进步,不要“计较”一分两分的得失,给一点模糊的分数或等次,对鼓励潜力生的进步与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3.多激励表扬,少批评指责 著名作家王旭锋说得好:“儿童们写的东西,就是天使说的话。孩子们说得不太好是正常的,说自己的话才是最重要的。”天使的话我们怎么能随意删改呢?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应遵循激励性的原则,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恰当的表扬激励能促进学生的荣誉感和进取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力求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种种养成良好习作习惯的要求,容易接受也容易忘记,更不易坚持,教师应该多提醒、多激励、多表扬。如有的学生爱写字,怕习作,但只要在写话的时候,发现学生有点滴进步,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当,一句话写得好,或者书写工整,格式正确,教师都要用热情的评语加以激励和表扬。有的同学平时写话写的好,教师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写的话读给同学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和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励他们今后写得更好。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实话、写真话,即使写得不很好,也要充满爱护之心,不随意指责,让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4.自我参照,注重形成性评价 学生是有差异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对待差异。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被评价对象集合总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一个个体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小学生习作个体的若干次比较,可以了解自己习作的发展情况,同自己比,不与他人比,叫“自我参照”。要让评价贯穿习作的全过程,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只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采取建立“学生习作评价资料袋”“个人作品集”等形式,从纵向评价一个学生的习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自己、促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在作文写作过程的具体情况,不断地学会自评,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体会写作的乐趣,充分张扬个性。

(三)“三曲协奏”,改出习作精彩 修改是习作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习作质量的有效措施。前人说的好,“文章不厌百回改。”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先生主张“定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课标》也明确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做到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交流见解。”反复修改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催化剂,我们要在“修改”上多下工夫。

1.前奏曲——生自批、互批,悟写作之道(1)自评自改

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训练的目的。“文章干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亲身参与,亲身活动,自己的思想、情感、看法得到充分尊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这种习作态度去“自评”。但自改自评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做好“教练”工作,学生自改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老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评改习作的兴趣,让他们有这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也要培养他们评改的方法,养成评改的习惯;另一方面还要锻炼评改技能,熟练地进行自我评改。这样,逐渐形成一个评改链,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达到叶老 先生的“学是为了不用学”的境界。

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自我评改的标准,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读中修改自己的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四读自改法”:一读,通读全文,立足全篇,对照习作要求,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上,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三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学生在自评自改中,读读觉得不错的好词佳句,在自我欣赏中感受快乐;修改重新发现存在的问题,在自我反省中做到“语不达意誓不休”。而后,教师要多创设让学生自我展示风采的时间和空间,如请同学先在小组里读读自己文章中最满意的片段,再推荐出一个最优秀的片段,让全班同学互相欣赏。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自评自改的快乐,而且还品赏到了成功的喜悦。(2)互评互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学生的个人水平毕竟有限,而且看自己的习作始终没有看人家的习作来得有趣,我们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孩子“愿意看别人的习作,更愿意给人家挑毛病”的心理。于是,通过学生初步自评后,就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活动。确定评分标准,掌握习作批改方法

每次习作修改的评分标准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修改的重点;二是常规要求。老师先引导学生看习作的格式是否正确,文面是否整洁,有无错别字、病句,是否按习作要求,标点符号等是否有明显错误,并画出优美词、句、段等。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拿到的习作捧起来,认真读一读,不妨多读几遍,要出声地读。因为有些问题,特别是语言方面的一些问题不容易看出来,但一读就显露出来了。在评改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有所侧重、多褒少贬、多批少改等。鼓励学生批改时要注意把评语写出来,多写并写好眉批和总评。眉批要简洁,有针对性,能帮助作者改正缺点,发扬成绩。评语可按写作要求逐条写,是否符合写作要求,也可以是对批阅习作的感受、启发、建议等,应尽量肯定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评改者也可与作者当面交谈评改意见,鼓励争辩,提倡各抒己见。最后给学生习作打分,可采用“基本分+附加分”两个分数的形式,基本分是100分,只要学生的习作有真情实感,做到文从字顺,叙述清楚,就给100分。对学生习作书写美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都用附加分给予肯定,让学生的习作得高分。学生分组互改

学生批改前老师先把学生习作浏览一遍,如将学生习作大体按好、中、差分成三类,以便指导学生批改有的放矢。将分好的三类习作均匀分配给各小组,组长将习作分配给小组成员,好习作优先分配给差生,较差习作由组长批阅。小组成员在批阅习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做好记录,待同组同学批阅完后,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再不明白的问题也可随时找老师协商解决。之后,小组评出最优秀的习作、需二次习作的同学,并讨论好理由,以备习作讲评课上交流。最后同学互相交换习作,监督对方将错别字、病句等改正,并负责向对方简要叙述习作的优缺点,对于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对于互评的习作和修改后的习作,教师还要认真地看看每一篇的评语,检查一下互评的效果并及时地反馈,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积极的鼓励,对表现不好的同学给予适度的批评。2.共响曲——师赏批,推波助澜

教师的批改应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推”?“推”的关键是学会“赏”。笔者在批改时总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学生的习作,坚持做到多保留,少删改,根据学生不同的写作水平去审视学生的习作。在平时的习作批改时,坚持做到可改可不改的坚决不改,可批可不批的坚决不批,批改时做到少而精,要注意保护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即使写得不好的,也要尽量保留学生写的部分,不可一次性挑出文章中所有的毛病,把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对学生习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看了褒扬的话语后信心倍增,读了批评的话后也能从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始终对写习作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且能树立起写作的信心。批改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或面批,或笔批,关键是对学生多点激励与启发。

(1)面批面改,增强学生习作和修改的自信心 叶圣陶先生指出:“给学生改习作,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是习作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反馈及时。面批面改习作,也是提高学生自改、互改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我们不能因各种原因而忽略对学生习作的面批面改。特别是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最宜采用面批面改的方法,当面向学生讲清习作中的成败得失,使学生每次习作都有所收获。教师面批面改习作时,发现“小错”用笔头稍稍一点,学生顿时醒悟;若是“大错”教师则用亲切、简洁的语言提示,使学生领悟。在与学生面对面的批改中,老师可就为什么要改、为什么要这样改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对习作中的正误优劣有明确的认识。一方面,教师能够当面指出他的错字、不通的句子会造成许多的语病和歧义,认识到写好习作后认真修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能够当面指出应该润色哪些句子能够提高表达效果,怎样调整段落更易表达主题,以及模仿哪些教学文章的写法等等。第三,在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中,教师对“闪光点”的发现能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和成功。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疏与导、亲切与耐心、对学生的关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师生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正是栽培教与学成功之花的肥沃土壤。(2)艺术性的评语,为孩子煲一味“心灵鸡汤”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不仅包括在习作课堂上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还包含教师对学生习作批语的艺术性。①添一份鼓励

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习作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对于学生习作,老师要以朋友的身份、长辈的爱抚,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抒写对学生的关怀和抚爱,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受到情的感染、爱的鼓励、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②多一份幽默

得体幽默的评语,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引发爽朗的笑声,同时也可以在笑声

中让学生心领神会,明白自己的不足,促使其改正。正像德国的海因·曼麦所说的“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人接受”,每个学生的习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对此,教师不应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去一针见血地指出,而应采用富有幽默感的评语,让学生在微笑中认识到自己习作的不足,在潜在的鼓励和期望中产生前进的动力。③传一份真情

教师写习作评语要以情去感染人,要以己心去发现他心。落笔可直呼其名,还可多情地加上个“小”字,敞开自己心扉,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字字句句轻扣学生的心弦。这样,学生阅读了老师深情的评语后,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在关注他,用情在欣赏他,用爱在发现他,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学生对评语的阅读兴趣。④留一份启发

写习作评语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怎样写学生更能接受?怎样说更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热情?这些都需要教师用心琢磨。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语能让学生警醒,给他们指点迷津,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并从中悟出修改之道,逐渐提高其写作

水平。对学生不符合写作要求的习作,或者文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的现象,教师 要进行点拨,用上启发性的评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增一份文采

好的评语本身就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

含意。妙笔生花,点石成金,能让学生模仿、借鉴,既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色彩,自己就该在评语中为学生做出表率。3.回旋曲——生再改,更上一层楼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语文课程标准》重视习作修改,特别关注学生习作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改互改中掌握习作技巧,提高习作水平。因此在经过同学和老师至少两次的批改后,就进入习作批改的第三步: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再作一次批改。这里的“批改”应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批”,笔者要求学生针对老师和同学的批语写写自己的感受,划出自己这次习作中最成功的描写和最失败的地方等等;其次是“改”,让学生思考老师和同学的批语,然后对自己的习作再进行一次修改。这样,最后的自批自改就会推动学生的习作更上一层楼。

(1)根据同学、教师的批改提示再行修改,逐步走向成功 “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根据学生习作基础的优劣,该环节分步走,进行加分激励,为学生提供学中练、练中学的机会,使他们“反复成功”,真正面向成功,走向成功。学生经历了一次次修改的过程,是由修改中“量”的积淀引起了“质”的变化,在此过程中,采用“分数激励”的手段,让学生在修改习作中分步达标,批改学生起到了指点、引导的作用,而被改学生则成为主体对象,以主人公意识自改其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促使其在成功或接近成功的快乐中追求高一级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把学生热爱生活、喜欢习作、乐于修改等情感培养贯穿上,全面有效地调动了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学生写习作后记,促进改后消化、总结

学生经历了从写作到修改再修改的过程,从中定有所悟、所感,于是鼓励学生写习作后记。在习作后面写上一些话,这些话或是感谢,或是心得,或是体会,或是认识,这就是“习作后记”,其是对评改的消化,对自己习作有缺点的再认识,有助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其内容大体有以下几种:

①对基础知识的订正:学生在行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字、别字、病句等,可以把它们订正过来,写成“习作后记”。

②对习作成败的认识:学生每次习作都有一些优点或不足,通过自己、同伴、老师、家长的批改与讲评,有了新的认识,可以把这种认识写成“习作后记”。

③对写作本文的体会:学生在构思、写作每一篇习作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触,可以将体会最深的地方写成“习作后记”。

④对评语讲评的看法:学生对同伴、老师的评语或讲评如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需要沟通思想,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写成“习作后记”。

在这样的“三步曲”后,学生不知不觉地就在自己的习作中走了几个来回,同时还欣赏到了别人家的花香!学生在批改中感受了成功,收获了快乐,激发了兴趣,连教师也分享到了学生的快乐。

小学生习作评改指导过程不是一个教师单向指导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对评改方式和评改方法的掌握,把握一定的评改技能,形成一定的评改能力的过程。“好文不厌反复改”,诚然,要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改文的好习惯,教师所付出的艰辛,远要比自己亲自动手改多好几倍。然而,时代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放手让学生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当我们的习作评改教学由教师走向学生,当孩子们用天真稚嫩的笔触关注我们身边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进程时,一种习作主人翁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小主人的责任感便会跃上心头,一种成功的喜悦之情便会充满心间

五、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关键是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给学生以自由。

2、创新性原则

时代在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进步,因而英语课堂也应该与时俱进。与外界的紧密性联系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广阔的前景。课程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有创新意识才能去创新课堂教学,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六、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施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3—4月)

学习查阅有关资料,并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特点及小学生习作评改现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2年9月)

根据本学校的课题方案开始实施(包括理论的学习),可边学习边实践。从2011年5月开始到2012年暑假,每学期末都要写出阶段研究报告,总结一学期来的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写出下学期的具体研究方案。3.整理阶段(2012年10—12月)

整理典型案例、研究成果,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采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主要在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凭借网络等习作评改方式的研究中使用,通过边行动边研究边完善,最终探索出易行而高效的小学习作评改方式。

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习作评改方式研究成果的文献研究,吸收值得借鉴的成分,可以使本课题的研究少走弯路。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习作评改经验并进行理论提升。

4.案例研究法。不论是研究传统的习作评改方式,还是探索新的习作评改方式,都离不开教学实践,案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5.观察法。本课题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所以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反应是贯穿始终的。

七、预期的研究成果

研究的成果形式:典型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

八、参考文献 1.《对小学作文教学评价的思考》钱今明《小学语文教学》 2005.3 2.《作文批改五忌》李天琴《语文教学通讯》 2007.9 3.《让温情与艺术的星光撒满所有的童年》林秋芬《语文教学通讯》 2008.9 4.《新世纪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述评》曹建召王娟《语文教学通讯》2007.12 5.《小学习作教学评价的策略》熊建峰

http:// 6.《作文评改,要说爱你也容易》

下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改创新策略》网络培训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改创新策略》网络培训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几点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几点有效策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提高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作......

    小学习作情智教学技巧创新策略1

    小学习作情智教学技巧创新策略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要求学生对已给的素材进行简单加工处理,能够把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事情,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

    小学习作评改课的基本教学流程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改评课的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 1.回忆习作要求,商定改评标准。这里的“改评”,“改”是“批改”,批就要有眉批、总批,改就是对字、词、句、段、篇修改。“评”是“......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互批互改”模式的研究》 小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最大的包袱就是作文批改。许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作......

    小学语文习作培训心得体会

    送培到校暨八堡、兴隆、核桃乡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及班主任工作专题培训 心得体会 2016年9月3日至4日,在八堡小学听了廖雪松、徐梅、申立、黄娟老师的课,我深刻感觉到小学作文是......

    小学语文习作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习作培训心得体会 赵翠青 听了王正霞老师的课,我深刻感觉到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挖掘快乐写作的源泉 ——三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冯庙小学冯晓颂 内容提要: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