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线索和要点

时间:2019-05-15 09:1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总复习线索和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总复习线索和要点》。

第一篇:初中语文总复习线索和要点

初中语文总复习线索和要点

中学生在学完了新课以后,必须注重对已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和整理,以便达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鄙人总结了多年来复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拟定了语文总复习的线索和要点,复习课文时,可依照下边文体知识的要点进行参考复习。

总复习线索:

篇目——选自——作者——体裁——字词——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写作特色——课后练习——背诵默写——语法——写作训练——其他

课文内容包括:

1.段落划分和意义

2.结构层次和表达方式

3.修辞手法探究

4.用词探究

5.摘录名句名段

文体知识要点:

文体大致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种。

记叙文:

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写作顺序(顺序、插叙、倒叙、补叙)

3.人称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4.中心及主要事件

5.修辞手法

6.语言

说明文:

1.分类: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事物的特征(区别另一事物的本质特征)

3.几种恰当说明方法的运用(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摩状貌、画图表、作比较、4.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

议论文:

1.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开头、篇末、篇中

3.论据:事实和道理

4.论证方式:立论、驳论、立驳相结合,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5.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例证法)、道理论证(引证法)、比喻论证(喻证法)、归纳论证(归纳法)、对比论证(对比法)

6.布局模式:绪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7.结构方式两种

横式: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

纵式:起承转合式、层层深入式

应用文:

1.公文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合同

2.书信类:一般书信、申请书、决心书、倡议书、挑战书、合同书、协议书、议定书、公开信、介绍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证明信、贺词、贺电、贺信、电报、欢迎辞、日记、唁电、唁函、汇款存取款

3.布告类:通知、启事、通报、通告、公告、公示、请示、海报

4.契据类:公约、条据、收条、假条、借条、领条、留言条

5.诉状类:民事诉讼状、刑事诉讼状

6.其他:产品说明书、讲话稿、广播稿、请柬(请帖)、实验报告、科技报告、会议记录、黑板报

散文:

1.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2.线索:明暗各一,明暗交替

3.特点:形散神不散

4.表现手法:象征、烘托、以小见大

小说:

1.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微型

3.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4.主人公和主题的判定

消息:

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文言文:

1.实虚词辨析

2.3.4.5.通假字汇总 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词类活用:收编汇 古今异议:

中考语文知识点集锦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

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第二篇:初中语文总复习教学计划

201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

淮阴区三树中学初三语文组

一 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市教研室编写的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指导用书为指针,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 总体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基本构想

(一)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认真研究《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的内容范围与能力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抓”,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三)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四)点面结合,讲练同步。

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轮:

第一轮分册复习(3月中、下旬):复习课内篇目和相关知识;

第二轮专题复习(4月上旬——5月下旬):按语知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三个板块分为若干专题进行复习。第三轮模拟测试(6月上中旬):预计进行六次模拟性测试,巩固复习成果,并进行冲刺性练习。

作文复习贯穿于本学期的始终。

(五)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以学科为平台,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 具体措施:

这里重点说明专题复习的具体措施。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的复习。

语知及运用部分内容范围广,头绪多,难度大,考点密。比如: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根据语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正确运用句式,根据语境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缩写、对对联等,做到语言准确、简明、连贯、流畅;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了解《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正确默写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考纲要求篇目);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复习方法:知识梳理与强调——例题分析与讲解——巩固练习与检测——查漏补缺与反馈。

(二)阅读专题的复习。

1、现代文阅读

综观近几年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选文,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注重文体规范(体裁清晰、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优美等);二是折射时代气息(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与人缺失的;时代呼唤的;表现现实危机与科技发展的;传承文化与文明的。);三是贴近学生生活(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起引领作用的赞美美好的人、事和物,有利于夯实人文底蕴,构筑精神家园的事件。)。

复习方法:按文体分单元复习。第一单元是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小说;第二单元是三类实用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精选课外材料,作为复习资料,进行针对性训练,发现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讲练。

复习步骤:

(1)回顾文体知识,明确阅读考点,掌握解题对策。

(2)对不同文体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与讲解。(各地中考试题)

(3)选不同文体的题型作模拟训练。(当代名文与精粹时文)

(4)解题方法指导:整体阅读——了解内容——领会主题——仔细审题——明确考点——筛选信息——找准语句——组织语言——落笔答题——回顾检查。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考试要求与现代文阅读相似,要重视字词理解与文句翻译的落实。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的设计上“言”“文”并重,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字、词、句的理解翻译,也考查学生对文意(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文言文阅读开始重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我们在复习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复习步骤:

1、复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文翻译的一般知识,同时进行专项检测与讲解。

2、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引导阅读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

复习方法:注重积累——寻找规律——掌握方法——训练与考查同步。

(三)作文指导与训练专题的复习。

作文是整份试卷中分量最重的一道题(60分),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总的原则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可以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学生作文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优劣悬殊,差距很大;二是题材雷同,千人一面;三是审题不清,不符要求;四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五是缺失真情,无病呻吟;六是认识模糊,开掘不深。还有少数作文情趣低俗、格调低下。

作文复习应该根据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尤须重视中下学生的作文指导。

我们主要采用专题辅导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即就审题拟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布局、语言、形式创新、记叙文写作、议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挑选一些优秀作文让学生研读,探究作者如何审题、立意、组织材料、谋篇布局,如何做到角度新颖、取材鲜活、笔法独到,再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历史文化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或“选题作文”让学生训练,要求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当堂作文。

五 具体安排

第三篇:初中化学总复习要点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2是单质,CO2是化合物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单位为“1”,省略不写)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三者的关系:

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两者都是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MnO2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5H2O)

风化是化学变化,潮解是物理变化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各酸根或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读:直接读其元素名称

(稀有气体的可加多个

“气”字或不加也可)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读:气体单质在其元素

名称后加多个“气”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稳定结构:

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

层2电子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碱性增强

中性

酸性增强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物质

化合物

存在状态

表示方法

单质

元素符号

元素

宏观组成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成核外电子(—)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

质子(+)

中子(0)

化学式

由原子构成结构

表示方法

原子

分子

原子核

分类

无机化合物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氧化物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混合物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离子符号

相对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0、物质的结构: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符号前有数字时符号所表示的粒子

元素符号:原子

化学式:分子

离子符号:离子

如:5CO2

只表示5个二氧化碳分子

如:4Mg2+

只表示4个镁离子

如:3S

只表示3个硫原子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如:

钙离子:Ca2+

如:

氢原子:H

如:

二氧化碳分子:CO2

如正二价的镁元素:Mg

+2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如:两个氧原子:2O(而不是O2,O2是分子);

7个二氧化碳分子:7CO2;

两个钙离子:2Ca2+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先写出粒子的符号,再在符号前面标出粒子的个数!

1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

元素

单质

化合物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

分子

构成分化

离子

得或失电子

直接结合物

聚集

结合蒸发溶剂、加入溶质、升高(或降低)温度

加入溶剂、降低(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13、14、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C

A

B

a

b

c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固)]

[固+液]

简易装置

[固+液]

排水法

向上

排空气法

向下

排空气法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

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图6-10(14的B或C)

P111.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

(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点燃

点燃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

点燃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点燃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点燃

可燃性:

点燃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高温

CO2

+2NaOH==Na2CO3

+

H2O

高温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蓝色沉淀:Cu(OH)2、CuCO3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元素质量

混合物质量

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第四篇:初中语文总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总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记叙文复习设计理念:

明确考试的方向,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常识,在实际的举例中掌握记叙文阅读及答题的基本方法,“授之于渔”,使学生在实际的考试中能正确运用到这些方法。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中考考试说明中有关记叙文阅读的要求,掌握记叙文阅读的一般方法,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析记叙文中的标题和描写的作用的方法,巩固提高学生记叙文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

1、描写方法的分析及作用的把握

2、理解方法的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理解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抛弃死记答案的坏习惯,在答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一些基本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1、引导学生解读考试说明中记叙文阅读的有关要求,并提出平常自己在阅读试题的答题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既而引入本课所学,提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1)标题的作用和含义(2)记叙文中的描写及其作用

2、引导学生理解标题的作用和含义,主要结合学习过的课文进行讲解。标题的作用

线索 《风筝》

一语双关 《心声》《勇气》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骆驼寻宝记》《地毯下的尘土》 揭示中心 《白杨礼赞》 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 《山中避雨》 标题的含义

从内容和主题两方面去理解

例:2002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第21题“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的含义是”(一是指用自己的双腿走路,一是指爱惜自己的生命,勇于与命运抗争。)

例《驿路梨花》题目的含义(一是指自然界中的梨花,一是指梨花姑娘,一是指纯洁高尚的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2、让学生回答记叙文中一般有那些描写方法,老师再进行纠正和讲解

3、教师先讲解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并举出实际的例子,然后让学生回答例子中的部分题目。重要内容如下: 描写作用(人物)体现人物性格、情感

例1 :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故乡》(体现了闰土麻木、迟钝、痛苦的性格和情感)体现人物身份 例2: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集中而简练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反映社会环境 如例1 中年闰土的贫穷、衰老、麻木、迟钝、痛苦,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背景。

备注:某种作用不是分割开来独立体现的,常会出现几种作用同时存在于一段描写中的现象。希望答题人冷静剖析,答准答全面。描写作用(自然环境)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

中秋过后,秋风十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孔乙己》(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凉的心情)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雨越下越大了,裹着冷风,夹着雷鸣,一起向慌乱的人们袭来,也好像在向没带雨具的我示威。„„妈妈来给我送伞来了《雨中情》(有了这场雨,才有了妈妈送伞的情节,才能体现妈妈对我的爱,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象征和暗示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故乡》(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美好希望的象征,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四面又分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风筝》(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冷酷和毫无生机)

为下文作铺垫 : 《竹林深处人家》开篇写竹林为后文写人家和“欢笑声”作铺垫

烘托人物形象

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斑羚飞渡》(烘托了头羊自我牺牲的精神美)

描写作用(自然环境)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指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作用是给人以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如:《故乡》中对种年闰土外貌的描写;《背影》对父亲卖桔子动作的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作用 :

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如《陌上桑》。

2、是对直接描写的有益补充,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使形象鲜明突出。如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自己识字时的美好感受,写自己到田野中的快乐,写自己对爱的追问等都侧面写出了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使老师可敬可爱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备注:如是侧面描写文字,在答作用之前一定要先明确其“侧面描写"的身份。

二、课堂练习

三、课堂总结:

1、描写方法的分析

2、描写方法的作用把握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反思

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以往的复习课教学不是停留在单纯的知识点的讲解上,就是单纯的评讲练习。本节课注重把知识点的复习贯穿在实际例子中,这样就使复习更加有实用性,更加有针对性,而且在课堂上给学生予思考的空间,在思考中回顾了初中阶段所学习过的有关知识,这样不但掌握了知识点,同时更重要的是懂得了这些知识点在实际例子中的运用。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也遇到了中途没电的情况,致使课件暂时不能播放,但是任课教师并没有感到惊慌,而是结合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巧妙的进行了处理,使得教学能继续生动有序进行下去,提高教师在课堂中处理偶然事件的能力。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在涉及到有些学过的课文的时候,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有些同学对一些知识点已经遗忘,致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很少同学能够回答出来,可见复习课的进行,课前的准备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些稍有点难的问题上,有部分同学显的无动于衷,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的热情,教学面对整体性的环节还做得不够。

第五篇:初中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初中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南昌市十二中

张惠涛

教学目的:分类归纳文言文内容,让学生对文言文内容更加清晰。

导入:我们学习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文言文共31篇,而我们考试就一到两篇,当我们看到文言文阅读时,很多同学经常会把文言文的内容弄混淆,那么今天,我们将对我们所学习的这些文言文做个归纳,按照一定的分类,让同学们对我们学习过的文言文内容更加清楚。

教学内容:

一、我们可以把我们所学过的这些文言文按内容分成四类,分别是:

(一)山水篇

(二)人物篇

(三)道理篇

(四)说明篇

(一)山水篇包括:《桃花源记》、《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观潮》

(二)人物篇包括:《五柳先生转》、《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公输》、《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庄子》故事两则、(三)道理篇包括:《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马说》、《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曹刿论战》、《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送东阳马生序》

(四)说明篇:《核舟记》

二、我们对以上三类文章再做更详细地分析:

(一)山水类:

1、作者因贬谪而用山水体现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被贬黄州,因无人与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寻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表达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

《小石潭记》: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总结:以上两篇游记因作者被贬而表现内心的凄苦悲凉。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借作此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好友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朋友。《醉翁亭记》:作者虽被贬谪,但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总结:以上两篇,作者虽被贬,但却无被贬的悲凉,而是心中想着国家想着天下百姓。

2、通过描写景色来感受自然。

《三峡》:通过对长江三峡雄伟壮丽景色的描绘,激发出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答谢中书书》:通过对秀美的山川景色的描绘,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与朱元思书》: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含蓄地传达出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总结:以上三篇通过不同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满井游记》:作者抓住了早春生机盎然的景色描写,表现出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

《湖心亭看雪》:作者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西湖雪景,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表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桃花源记》:在文中作者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观潮》:本文是一篇写景记事的佳作,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就写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总结:以上三篇借对不同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人物类:

1、不结交出仕、淡泊名利、《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是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率真自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庄子》故事两则:庄子借“鸱得腐鼠”的来讽刺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借“鹓鶵”来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立场。

《隆中对》:“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句话可以看出诸葛亮绝不轻易结交出仕,淡泊名利。

《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也显示出诸葛亮的淡泊名利。总结:以上四篇文章中的三个人物都有着“淡泊名利”的品格。

2、机智、有勇有谋、敢于斗争

《陈涉世家》:陈胜在起义前做好舆论准备,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展现出自己的有勇有谋;在起义前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又表现了陈胜的勇敢机智,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唐雎不辱使命》: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臣。不难看出他在面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时早已胸有成竹;在于秦王正面交锋中,不为秦王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表现了唐雎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公输》:墨子在对付公输盘和楚王时都是先让他们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中,让他们理屈词穷,显示出墨子的机智;在面对公输盘点杀机时,更显示他的有勇有谋,充分显示出哦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总结:以上三个人物在面对着强大的敌人时,不仅表现出机智勇猛,而且还显得镇定自若。《曹刿论战》:围绕着长勺之战,着眼于表现曹刿的“远谋”。他具有卓越的才能,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沉着、冷静、果断地号令军队,突显出曹刿的聪明才智。

《隆中对》:诸葛亮对策,是本文的重点,从诸葛亮对天下形势冷静客观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机智、真知灼见、眼光长远。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在和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显示出来明智、细心;在向齐王纳谏时,懂得说话要注意对象,用婉转的话来告诫别人,这也显示出了邹忌的聪明才智。总结:以上三个人物在军事上、政治上表现出是非凡的才能。

(三)哲理篇:

1、联系学习谈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学习要敢于发问;学习要有主动性;学习要勤奋刻苦;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险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文中可以知道要想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困难,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我们把学习比作"山""海",就可以看出学习的艰难之处,要想要把学习学好就要不断努力,战胜困难.

《愚公移山》从愚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学习中,我们也要有愚公这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取得学习的进步. 总结:在谈学习启示时,还应该要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来谈。

2、联系人生谈启示:

《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让我们知道只要品德高尚,住在陋室之中又有何妨.这教会了我们应该要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爱莲说》:通过学习"莲"的品质,让我们懂得在平时的为人方面要洁身自好,要能做到"清这自清",要象莲花一样保持着君子的风度. 《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教会我们要保持平淡心,看待事物不要太功利性。

《鱼我所欲也》:让我们知道“舍生取义”的光荣,“见利忘义”的可耻。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 见义勇为时,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他们都一个共同点:都出身贫寒,经历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这让我们感悟到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了苦难,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准则,但也有一条人生基本准则:做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的人。

3、联系社会谈启示

《马说》: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不幸的处境。在当今社会,人才很重要,各个领域都需要人才,但伯乐更重要,没有伯乐,即使有人才也等于没有,所以,在当今社会千里马和伯乐同样都很重要。

《大道之行也》:本文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正是朝着这个方向 前进的。这也教会了我们作为社会一员应该讲诚信、讲和睦、树公心、去私心,为理想社会而努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是因为他在劝说时能勇婉转的方式,这让我们知道在现代这样一个人与人交往越发频繁的社会戾,学会与人交往是相当重要的,说话要得体,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说话的方式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智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突出地说明了“人和”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当今社会谈起的“和谐”是一样的,还可以联系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正面的:比如雪灾、大地震;反面的:比如“三鹿”奶粉事件。

总结:在谈社会启示时,可以联系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事来谈,这样就有理有据。

(四)说明篇

《核舟记》:这是文言文中的一篇说明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总括全文。文章旨在表现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下载初中语文总复习线索和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总复习线索和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初中语文总复习_成语

    2013年初中语文总复习成语使用 【试题回放】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2009年泰州市中考试题) ( B ) A.每到双休日,国家体育场鸟巢格外热闹,里里外外人声鼎沸、人......

    高中生物总复习要点总结

    高中生物要点总结(示例)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 了解细胞(略)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1.在生物体和无机环境中,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但是细胞和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

    初中语文总复习综合检测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综合检测题 一、(4分)全卷书写分。二、(20分)完成下面1-7题。 1.改正下面各组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宇写在括号内。 ①察颜观色 海市蜃楼 精神矍铄 改正: ②自......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第1、2课时 字音 第3、4课时 汉字 第5、6课时 词语(成语)及运用 第7、8课时 标点符号 第9、10课时 修......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讲义 线索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讲义之线索 【美文回放1】走在林间的小路上每当我放学回家的时候,就能远远地望见家乡那片树林。它一头连着我家的后院,一头伸往学校去的方向。每次走在这片林......

    中国近代史复习线索

    -- 复习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 -------------------两次鸦片战争------------------------ 1. 1839年3月,林则徐在广州下令虎门海滩硝烟。 2.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3. 18......

    应用文写作期末总复习要点

    应用文写作期末总复习 考试时间:2014年6月16日(第17周周一)第3,4节 题型:1.单项选择 2.判断 3.拟写公文标题 4.分析指误 5.写作应试方法: 1.单项选择题考查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总复习知识要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总复习知识要点一、 客观题知识要点(知识点后括弧内数字为所在页码)1、政治制度是政治统治的性质和形式的总和,即政体和国体的统一。关于国家公共权力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