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

时间:2019-05-15 09:2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

第一篇: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

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

3.1 加强基础建设

3.1.1 加强局域网建设和升级改造

为适应未来自动化办公、设计和大量数据流的传输,进行局域网升级改造工作,重新规划设计局域网,全面提升网络带宽,并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划分合理的VLAN,为网络信息化应用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

3.1.2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安装防火墙、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备份系统、补丁分发系统等,建立起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安装网络管理系统,加强入网计算机管理工作,对网络流量、资源、上网行为等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防止内部人员非法使用网络资源造成混乱;加强全员网络与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建立或完善严格的保密管理规章制度,防范内部窃密和泄密,保护单位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3.1.3 加大硬件设备投入

配置数据库服务器、三维设计服务器、电子档案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建立高性能的存储网络(SAN)做为网络数据的存储设备,实现真正意义的数据共享和安全的数据存储。

3.1.4 加快数据库建设

以数据库建设为支撑,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再利用,加快规划和建设工程项目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图档数据库建设,奠定信息化的基础,为实现真正意义的数据共享提供保障。

3.1.5 做好应用软件的引进、推广工作

进一步发挥现有应用软件的生产作用,大力推广成熟应用软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鼓励自开发软件,做好自开发软件的集成、包装、推广应用工作;加大应用软件引进的资金投入。

3.2 加快应用系统建设

3.2.1 加强和推动集成应用系统的建设

按水利行业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系统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发展规划要点的要求建成集成应用系统,按轻重缓急分步实施。

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综合办公管理系统。包括个人办公系统、公文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软件管理、文印管理等。

(2)经营计划管理系统。包括合同管理、产值管理、统计报表等。

(3)项目设计流程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的任务分解管理、项目进度跟踪管理、勘测设计产品校审管理、与AutoCAD等专业工程设计软件实现无缝联接,最终实现整个设计过程的网上协同设计。

(4)图档管理系统。实现图纸、报告的自动归档,实现电子文档的存储、查询、借阅、管理功能。

3.2.2 大力推进三维设计技术应用

三维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数据库共享,在工程方案的优化及多方案的比较、优化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比二维设计具有明显优势,将成为设计行业发展的 主流趋势,目前水利水电行业具备了推进三维设计和协同设计的条件,加快推进三维设计技术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树立样板工程,以此为契机提高全体设计人员的三维设计水平,向三维协同设计,全建设过程和全寿命周期协同管理的方向努力,创新设计手段和方式,促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升级。推进保障环境建设

4.1 组织保障

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推进集成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成立“计算

机信息安全监察小组”,负责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和监督执行。

4.2 安全体系和制度

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并实施安全管理策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以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体系,确保信 息集成系统的安全运行。

4.3 人才队伍

加强信息管理部门的建设,根据信息化发展需要,做出人才需求分析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人才政策,加大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力度,全面提升信息化队伍的素质和作用。加大信息化资金的投入,提高软、硬件的建设水平,以确保信息化装备水平。

结束语:

尽管我国在网络及计算机应用上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硬件软件及网络资源没有取得最大化利用,信息集成度低,应用分散。为此,根据我国国内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在网络及应用上努力达到更高层次的水平。我们应该建立项目部的水平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实习网络接入全省水利信息网,以达到水利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水利信息共享的目的。

第二篇:河北省水利信息化建设

河北:关于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汇报

水文预测系统信息化建设:水文信息化水平也有新的提高,新建了 646 处雨量自动监测站,建成了河北省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和 5 个水情分中心;建成了 6 个旱情监测分中心,旱情监测系统正常运行,并实现了土壤墒情信息编码上报,为科学抗旱、全面抗旱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全省基本水文数据库一期建设和三级节点库的全面建设;省局及 8 个直属局开通了网站,办公自动化的水平大大提升。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2006年,与省气象局共同对全省雨量监测站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新建改建雨量自动监测站1532个,使全省自动雨量监测站网总数达到2324个,使过去3个多h才能收齐的全省雨水情信息缩短到20min,大大提高了雨水情预报的时效性和精确度,延长了洪水灾害的预见期,全面提升了防汛抗旱快速反应能力,也使河北雨量自动监测工作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二是推进通信传输现代化建设。已建成各类短波、超短波、微波、卫星、预警等通信系统120多个,拥有各类通信设备400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防汛通信专网为基础、通信部门公网为依托、其他部门专网为补充的综合防汛通信保障系统。三是推进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建成了河北省防汛调度中心计算机网络,实现了防汛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并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省政府、省直有关厅局和11个设区市防办的计算机网络联网,实现了信息共享。四是推进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目前,省、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已实现雨情、水情、汛情、工情、灾情等各类防汛抗旱数据的快速查询、检索,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水土保持监测系统信息化建设:

第三篇: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按照水利部党组确立的“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新时期发展思路,我厅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工作,把水利信息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投资力度,编制完成了《**省水利信息化规划》,确立了“提升省级、加强市级、突破县级”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在国家防总和水利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为龙头,加快信息技术在水利和防汛工作中的应用,初步建立起以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信息显示发布系统为成果的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省级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相继启动实施。我省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十五”期间水利信息化的成果

“十五”期间根据水利部水利信息化的总体规划,2002年完成了《**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2004年结合《**省电子政务“112工程”总体规划》及其实施意见,完成了《**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修改稿。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我们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在各级水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㈠水利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1、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在雨水情方面,今年初根据省政府宋恩华副省长的指示精神,我们对全省雨量报汛站进行了自动化改造,采用GPRS和VPN通信技术实现了雨量自动监测和传输,今年汛前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使全省500个报汛雨量站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全省雨水情数据收集从过去的3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以内,大大提高了雨水情测报的时效性和预见性。满足了防汛的工作需要,为做好洪水调度和抗洪抢险的各项工作赢得了主动。

2000年建成石家庄水情分中心示范区,今年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办的大力支持下建设完成了邯郸、邢台、保定、廊坊4个水情分中心,实现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廊坊辖区内中央报汛站的雨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和固态存储。目前我省基本形成了覆盖和控制全省18座大型水库及大部山区的水情自动测报网络。使获取水情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

在旱情方面,2002年建设完成了“旱情监测系统”,包括省级中心1处,市级分中心11处,移动测墒站11处,自动测墒站3处,土壤墒情试验站3处,墒情监测站175处,基本满足了全省旱情分析的需要。省、市中心可以直观地看到全省和各市的旱情分布趋势,提高了旱情分析及预测精度,为指导抗旱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在工情方面,建成了工情信息移动视频采集系统,系统功能包括视频图像、图像伴音、双向勤务话音、一路数据,采用车载方式装载设备,利用卫星传输视频等数据,省防汛调度中心设有接收天线。一旦发生洪灾,可到现场采集转发,把水利工程现场情况通过卫星传输到省防汛指挥调度中心。

同时,建成了黄壁庄等13座大型水库,献县、枣林庄3座水利枢纽的固定工情远程监视系统,可以为指挥决策提供可视化的、实时的现场工情信息,为防汛会商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很大便利。

2、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基本建设完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纵向计算机网络系统,目前实现了与水利部,与全省11个设区市,与省水文局、3个河务处、13座大型水库、3座大型水利枢纽等单位间的宽带互联,全省水利信息网络初具规模。

省水利计算机中心网络系统逐渐完备。我省防汛调度中心大楼于2002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成了智能大楼网络系统,该系统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500多台工作站和服务器互联互通。2003年又完成了内外网物理隔离局域网体系的改造任务。实现了各办公室、各部门的计算机互联,可以在计算机局域网完成工作信息的处理、业务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并为信息发布、信息交换和查询等基础应用服务以及水利政务类、业务类应用打下了基础。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骨干网建成并投入运行。2004年10月建设完成了国家防总至省的计算机骨干网,与国家防办、各流域机构及各省防汛抗旱部门实现了2M带宽的互联互通,配备了电子、邮件、网络服务系统相关软硬件设备。

搭建了省至市级水利宽带网络平台。借助于政府宽带网络平台,建成了省防汛调度中心10兆带宽联接省政府、2兆带宽联接11个设区市防汛调度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构筑了全省水利信息高速公路。2003年又对各市计算机网络进行了改造,统一了配置,提高了标准,使各市计算机网络设施提高了一个档次。

3、通信传输系统建

建立了以防汛通信专网为基础、通信部门公网为保证、其他部门专网作补充的防汛通信保障系统。防汛通信专网建有各类短波、超短波、微波、卫星、预警等通信系统网络120多个,拥有各类通信设备4000余部。

短波通信系统。建成以省防汛调度中心为中心,直通11个设区市、4个河务处(局)、岗南、黄壁庄、桃

林口3个水库和华北油田共20个站点。

超短波通信系统。建成蓄滞洪区24个县到乡和重点深水村的预警系统及由保定市到王快、西大洋、龙门、安各庄水库;由邢台市到临城、朱庄水库,石家庄市到口头、横山岭水库间的数字接力通信系统和永定河泛区的无线接入系统。

微波通信系统。建成4条微波线路,分别是省防汛调度中心至黄壁庄、岗南水库的一点多址数字微波线路;省防汛调度中心经新乐、定州、望都县至保定市的一点多址数字微波线路;保定市经涿州、容城、固安、廊坊、海委(天津)至国家防总(北京)的微波干线;邯郸市防办至东武仕水库点对点微波扩频线路。

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了46处卫星通信站,其中38个用于应急语音通信,8个用于数据传输,并实行了卫星联网。

此外,**机动通信局组建了**防汛应急通信系统,主要完成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任务。同时,我们还利用驻冀部队、武警、公安、电力、铁路、交通、气象、广播、电视、地震等专网作为防汛补充应急网。当防汛系统专网与通信系统公网因气候或其它原因,不能保证防汛信息畅通时,首先启用机动通信局的应急通信系统,保证防汛指令畅通;同时各有关部门的通信专网,在汛情紧急时,首先保证汛情信息和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

4、省防汛抗旱调度中心建设

我省建有较现代化的防汛调度中心会议室,使用面积150平方米,可以容纳60多人参加会议,是集会议、多媒体会商、视频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会议室。

视频会议系统。在全省计算机联网的基础上,2003年我省自筹资金建设完成了全省防汛抗旱异地会商系统。该系统上联国家防总、下联11个市防办以及部分厅直单位和重点防洪工程管理机构之间的异地会商。实现了视频和数字信息传输“双流”功能,2004年在国家防办组织的永定河系防洪演习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为多次成功召开全省防汛视频会议提供了保障。今年7月省防指组织了由5个市级防指及有关单位参加的大清河流域防汛演习,其他6个市防指利用异地会商系统进行了观摩。演习按照大清河流域上游发生超20年一遇的大洪水,对水情测报、洪水预报、调度会商、工程运用、群众转移、抗洪抢险等科目进行了演练,省防指成员在省防汛调度中心通过异地会商系统、远程工情监控系统、移动视频采集传输系统和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对防汛现场进行调度指挥,演习检验了我省信息化工作的建设成果,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

大屏幕显示系统。2006年汛前,我省自筹资金完成了调度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更新换代,采用8台67英寸新一代DLP图像显示单元,组成2x4投影无缝拼接显示墙,可任意分屏显示,整屏分辨率高达4096X1536像素。该系统与我省防汛会商系统、工情采集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进行了一体化集成。提高了防汛会商的显示和控制能力,提升了防汛会商现代化程度。

㈡水利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建设

1、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根据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总体设计大纲,我省开发完成了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一期工程,系统包括汛情监视、雨水情查询、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汛会商、灾情评估、辅助信息管理多个子系统。开发了1:5万分之一水利数据电子地图,实现了防洪资料管理系统中图形与数据的有机结合,为防汛抗旱管理和决策提供现代化手段。2005年又对该系统进行了整合升级,进一步扩展了系统功能。

大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建成了岗南、黄壁庄、邱庄、东武仕、朱庄、王快、西大洋等12座大型水库的洪水调度系统。系统由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网络系统、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会商系统和洪水调度软件等组成,可实时进行雨水情分析、洪水预报和调度会商,为防汛调度、抗洪抢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库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全面收集整理了全省18座大型水库、39座中型水库、1000余座小型水库等有关资料,是一套集水库防洪指标、图片资料、历史资料、信息检索和查询等于一体的水库防洪综合多媒体管理信息系统,为防洪调度提供有力支持。

重点河系洪水调度系统。建成了子牙、大清两大河系的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该系统在已知实测降雨和部分实测洪水的条件下,能迅速地对主要控制站或产流分区的洪峰及洪水过程进行预报;在已知水文预报成果的条件下,可根据调度方案,给出大型水库、重要中型水库、主要河道控制断面、蓄滞洪区及重要控制枢纽的洪水运行过程及重要的水流技术指标;也可按专家和领导给定的调度方案进行模拟预报,实现实时拟定和优选洪水调度方案的目标,为洪水调度提供有力支持。

蓄滞洪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集蓄滞洪区基本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工程资料、历史资料以及图形图像资料于一体,为蓄滞洪区的洪水调度、启用、灾情评估提供决策依据,实现蓄滞洪区灾害统计和评估的有效管理。

水灾损失即时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系统通过对“63.8”洪水损失进行过典型调查,并统计了建国以来**省分区分流域的防洪效益;对“63.8”暴雨在近期重演后果进行了研究建立数据库,并结合最新灾情调查结果对数据进行更新、补充,完善水灾损失即时评估模型,在水灾发生之后,可以立即提供灾损预估服务,在救灾快速反应中意义重大。

数据库建设。几年来先后完成了**省国家水文数据库、实时雨水情数据库,充实了1/25万水利基础空间数据库、完成了1/5万防汛抗旱空间数据库,并正在进行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滞洪区等重要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计划年底完成。建成后可实现防洪工程状况的快速查询,为防洪调度提供更快、更直观、更多层次的有力支撑。

2、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主要基于两个水资源管理项目进行开发研制。一是《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项目的省级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水质水量监控系统、水资源日常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三大部分,共17个子系统,目前已经完成项目方案论证和前期设计。二是**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项目信息系统建设,系统开发重视数据集成和地理信息系统现实与分析等功能。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同时为全省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进行标准化方面的准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了降水量评价与地表水评价两个子系统的开发和水资源评价数据库结构设计。

3、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在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遥感调查的基础上,依托**省外资项目(澳大利亚援助中国的“**省水及农业管理”项目),建设省级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参考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与数据库建设标准,设计并实施数据管理系统,最终达成水利行业内部和外部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技术人员的初步培训和系统的初步分析,进入系统详细分析与初步设计阶段。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省水利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从整体上看,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突出表现在信息资源不足、信息共享困难,已有信息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弱;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和运行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健全;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稳定的投资渠道,要完整地实施规划目标难度仍然较大。

1、信息资源不足,应用系统开发滞后。除了水文信息采集相对完整外,其它信息采集在空间、时间和类型上还有很大差距,并且采集技术不一,可靠性、精度等不能满足应用要求。水利工程视频实时监控刚刚起步,在工程险情、旱情、灾情等信息自动采集方面还是空白。应用系统标准不统一,开发相对滞后,软件实用性不强,数据不全,应用分散,系统互联互通困难。

2、数据中心建设滞后,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困难。信息化建设只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才能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我省数据库数量少,类型单一,划分不合理,存贮分散,没有整合成数据中心,信息共享困难。目前数据中心和基本数据库建设滞后和标准不统一已经成为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数据库建设滞后于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

3、地区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了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认识不一致,导致区域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有的市领导重视,积极性高,自筹资金进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自主开发应用系统,在历年的防汛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市发展缓慢,制约了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影响了省水利信息化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

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今后的工作重点是逐步建设完成覆盖我省海滦河流域六大水系重点地区、辐射全省重点县布局基本合理的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成覆盖省、市、县各级水利部门,厅直有关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积极推进省级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扩充信息种类,增加信息量,构建水利数据统一的存储与管理平台,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加快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包括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及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等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为此,我们近期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㈠编制好“十一五”水利信息化规划。

目前《**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已经编制完成,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本次会议后还要根据印发的《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进行再次修改完善,最终提交**省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

㈡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近阶段要组织实施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按照国家项目办的要求,邯郸、石家庄、保定、衡水、唐山、秦皇岛6个市的旱情分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设计任务,今年底完成招投标,2007年初开工建设。同时,做好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一期)项目建设后续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水利电子政务、灌区信息化和水资源实时监控等应用系统建设。

㈢加强资源整合,推进数据中心建设

水利信息资源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过程。多年来,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积累了一定的信息资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信息资源大多分布在不同部门甚至个人手中,难以形成公共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为此,必须大力实施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水利数据统一的存储与管理平台,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㈣促进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

按照依法行政和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的要求,我省建设完成了水利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工程,基本实现了在内网公开行政权力实施过程,外网公开实施结果的功能。下一步我们要积极推进水利电子政务二期工程的建设,实施水利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项目,早日实现统一平台、互联互通、无纸化办公的目标。同时,加强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逐步推进水行政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供水节水等水利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增强社会对水利工作的了解,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㈤规范建设标准,健全规章制度。

在执行国家和省的有关信息技术标准的前提下,逐步规范我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同时,加大管理力度,逐步健全我省水利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完成我省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审批、验收等建设管理以及运行管理、维护管理、应用管理制度。

本次会议后,我省计划召开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期间我省水利信息化工作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讨论我省“十一五”水利信息化规划,安排部署下阶段水利信息化工作任务。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第四篇: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近几年,**市在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防汛抗旱指挥信息化为龙头,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水利政务信息化及水利业务工作方面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市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晚,基础薄弱,目前,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在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全市水利化建设基本情况

(一)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情况介绍

1、领导重视,成立了**市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市水利局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于200*年*月成立了“**市水利信息化领导小组”,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和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相关处室及部门的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负责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由局办公室具体承担日常工作,为全市水利系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2、分步建设,各负其责,应用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绩。市有关部门按照分步建设,各负其责的指导思想,在防汛抗旱信息化、水利政务信息化、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行业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水利信息化工作,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受益。

3、按照**市水利局领导大力宣传**市水利和实施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我局于200*年*月开通了**市水利局公共信息网(网址:www.xiexiebang.com)作为我局对外宣传和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每日更新信息,运行1年多来充分发挥了网络宣传的作用。与此同时,全局15个直属单位和全市40个区县水利局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均建立了当地的水利公共信息网,此项工作的实施,不仅在公众信息网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而且有效提高了**市水利局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

4、**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建设起步良好。**市作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全市目前已经建成监测总站1个、分站4个、监测点23个,拥有gps定位仪2台,工作站、数字化仪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各1台,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下一步将开展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

(二)**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情况

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尚未正式启动之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市洪涝和地质灾害频繁,春旱、夏旱、伏旱严重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建成了“**市沿江城市防洪预警自动测报系统,并开始发挥效益。

1.**市防汛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该系统是**市防汛信息传输的主要平台,于200*年开始建设,200*年*月通过验收,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了**市防汛办与国家防总办、区县(市)防汛办及相关水文部门的计算机联网,市、区县(市)防汛办间防汛抗旱信息和公文能相互传输,能够实时自动接收、传输、处理和存储水文雨量测站、水库站的水雨情信息,并通过监视系统实时监视全市主要江河水情变化、主要测站降雨情况,对水位超警、降雨超量和水库超限进行报警,对水库、重点防汛设施布置、全市防洪概况的基本情况进行编辑和查询,并能打印输出各类工作报表,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方便快捷、人机界面清楚灵活、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2.**市沿江城市防洪预警自动测报系统

**市境内水网众多,主要江河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渠江、綦江、御临河等,在历史上多次遭受洪涝灾害,损失严重。**市成为中央直辖市以前,防汛抗旱信息传递和处理手段处于比较原始的人工操作阶段,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防汛指挥快速、准确的要求。为提高防汛指挥能力,为下游城镇防汛抢险争取时间,减少洪灾损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建设了沿江城市防洪预警自动测报系统一期工程。该系统能实现**市境内寸滩以上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琼江、綦江6条江河沿江城市的水位自动采集、洪水预报和相关数据的自动传输、处理、查询以及电话报警等功能,并将这些信息通过防汛水情自动收发报系统传递给相关区县防汛部门,为防汛决策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依据。

项目一期工程于200*年*月向全国公开招标,并选定了建设单位。200*年*月**日-*月**开始对各遥测站及中心站设备安装,*月**日预报系统软件安装,**月**日-**月**日开始中心站应用软件和分中心站设备及软件安装,系统开始投入试运行阶段。200*年9月19日通过验收。

3.**市旱情信息采集系统(一期一阶段)

**市受季风环流控制,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使降雨在时程上分布不均,导致干旱频繁发生。春旱、夏旱、伏旱的发生频率达到8%、31%和71%,严重影响了全市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为提高全市抗旱能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建设了**市旱情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是抗旱决策的基础,它的目标和任务是应用先进墒情监测设备建成覆盖全市的实时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旱情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存储,并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自动传递旱情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将有关墒情实况、分析及预测等信息发布在网上,为全市抗旱提供决策依据。该系统由旱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传输和旱情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三部分组成。

一阶段工程项目于200*年*月启动建设,200*年*月进行土建工程,200*年*月初开始对各固定遥测站及中心站设备进行安装,共建设了大足玉滩等9个固定旱情监测站、武隆防汛抗旱办等3个移动旱情监测站和市防汛抗旱办1个中心站及通讯网络,*月**日系统开始投入试运行阶段。从目前试运行情况看,系统实现了旱情监测站数据采集、接收、解码、纠错、入库与监视,实现了信息统计、分析、预测和公文处理的自动化、电子化。该系统正常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我市抗旱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旱情监测和预报手段方面已跃上一个新台阶。全市旱情信息采集系统第二阶段工程已于**月**日完成公开招标,计划将于今年11月底再完成53个固定旱情监测站、37个移动旱情监测站和2个旱情试验站的站址勘测、土建、设备安装调试等建设工作。此套旱情信息管理系统的全面建成,将会有效改变全市旱情数据长期依靠人工采集的形式;规范信息上报的标准;提高了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精确度。

二、市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市水利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水利信息化尽管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总体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

1.信息化认识不到位。全市水利系统的部分干部职工对信息化的认识和水利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尚有距离,缺乏紧迫感;统一指挥的建设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统一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全局建设的有序性。

2.执行《规划》的情况差异较大,管理水平不能适应信息化的需要。《**市水利信息化规划》尽管已经出台,但全市执行《规划》的情况差异较大,水利信息化建设有分割和重复现象,系统集成困难,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其原因是水利信息化管理工作特别是管理机构尚不健全。

3.水利信息化资金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全市信息化基础十分薄弱,除极少数系统外,信息化资金来源渠道几乎没有,投入信息化的资金十分微弱,致使信息源开发严重不足,至今尚未形成覆盖全市水利行业的信息网络。

4.水利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尚未形成。受客观原因的影响,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5.信息化人才缺乏。全市水利系统计算机专业人才、软件开发人才和系统管理人才短缺,基层单位计算机人才缺乏情况更为严重。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和有针对性的培训较少,已有信息化硬件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市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1.防汛指挥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的雨水工情传递是通过乡村邮电部门有线电话网,手段落后,可靠性和实时性差。在信息处理系统方面,还没有把汛情分析、预报和调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环节重复,自动化程度低。全市虽建有部分通信网,但覆盖面小,设备落后,传输能力差。计算机设备及相应软件一方面数量少,另一方面缺乏规范化,其通用性和开放性差。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防汛信息采集和处理,影响了调度指挥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旱情信息系统由于我市旱情监测体系尚未真正形成,旱情信息量化程度不高,正在建设的旱情信息采集系统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发挥的社会效益差,一时难以估算。

3.计算机网络系统有待提高,防汛抗旱信息种类少,传输和处理速度不能满足防汛指挥快速准确的需要,与现代社会对防汛指挥的高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市水利工作下一步计划

**市下一步将按照《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等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市水利信息化规划》,并以”**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为契机,加快**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力争到200*年达到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水平。具体工作包括:

(一)建立和完善全市水利系统信息化管理机构,并在各区县建设水利信息分中心,以加快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二)建设**市水利公用信息平台。计划到20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水利系统的水利信息骨干网络;基本建成**市水利综合数据库(含水利工程基础数据库、全市水文数据库建设、市水利空间数据库等11个数据库);制定和完善一批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完成区县(自治县、市)水利信息网络中心。

(三)建设和建成**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市水利政务信息系统、**市水资源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市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市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市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市地方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市水利规划设计信息系统及**市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等九大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水利信息安全体系。

(四)规范建设标准和规章制度建设结合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制定适合本市的标准。

(五)加强人员培训与人才引进。努力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和市级相关单位的先进经验,通过交流、学习、培训、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批懂信息化规划开发、掌握信息应用技术、精通信息系统管理。适时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刚刚起步,与很多兄弟省市和重庆市其他部门相比差距较大,此次会议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的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厅局的先进经验,结合**市工作实际,力争今后把**市水利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按照水利部党组确立的“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新时期发展思路,我厅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工作,把水利信息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投资力度,编制完成了《**省水利信息化规划》,确立了“提升省级、加强市级、突破县级”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在国家防总和水利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为龙头,加快信息技术在水利和防汛工作中的应用,初步建立起以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

络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信息显示发布系统为成果的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省级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相继启动实施。我省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十五”期间水利信息化的成果

“十五”期间根据水利部水利信息化的总体规划,2002年完成了《**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2004年结合《**省电子政务“112工程”总体规划》及其实施意见,完成了《**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修改稿。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我们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在各级水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㈠水利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1、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在雨水情方面,今年初根据省政府宋恩华副省长的指示精神,我们对全省雨量报汛站进行了自动化改造,采用GPRS和VPN通信技术实现了雨量自动监测和传输,今年汛前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使全省500个报汛雨量站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全省雨水情数据收集从过去的3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以内,大大提高了雨水情测报的时效性和预见性。满足了防汛的工作需要,为做好洪水调度和抗洪抢险的各项工作赢得了主动。

2000年建成石家庄水情分中心示范区,今年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办的大力支持下建设完成了邯郸、邢台、保定、廊坊4个水情分中心,实现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廊坊辖区内中央报汛站的雨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和固态存储。目前我省基本形成了覆盖和控制全省18座大型水库及大部山区的水情自动测报网络。使获取水情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为防汛抗旱决

策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

在旱情方面,2002年建设完成了“旱情监测系统”,包括省级中心1处,市级分中心11处,移动测墒站11处,自动测墒站3处,土壤墒情试验站3处,墒情监测站175处,基本满足了全省旱情分析的需要。省、市中心可以直观地看到全省和各市的旱情分布趋势,提高了旱情分析及预测精度,为指导抗旱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在工情方面,建成了工情信息移动视频采集系统,系统功能包括视频图像、图像伴音、双向勤务话音、一路数据,采用车载方式装载设备,利用卫星传输视频等数据,省防汛调度中心设有接收天线。一旦发生洪灾,可到现场采集转发,把水利工程现场情况通过卫星传输到省防汛指挥调度中心。

同时,建成了黄壁庄等13座大型水库,献县、枣林庄3座水利枢纽的固定工情远程监视系统,可以为指挥决策提供可视化的、实时的现场工情信息,为防汛会商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很大便利。

2、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基本建设完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纵向计算机网络系统,目前实现了与水利部,与全省11个设区市,与省水文局、3个河务处、13座大型水库、3座大型水利枢纽等单位间的宽带互联,全省水利信息网络初具规模。

省水利计算机中心网络系统逐渐完备。我省防汛调度中心大楼于2002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成了智能大楼网络系统,该系统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500多台工作站和服务器互联互通。2003年又完成了内外网物理隔离局域网体系的改造任务。实现了各办公室、各部门的计算机互联,可以在计算机局

域网完成工作信息的处理、业务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并为信息发布、信息交换和查询等基础应用服务以及水利政务类、业务类应用打下了基础。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骨干网建成并投入运行。2004年10月建设完成了国家防总至省的计算机骨干网,与国家防办、各流域机构及各省防汛抗旱部门实现了2M带宽的互联互通,配备了电子、邮件、网络服务系统相关软硬件设备。

搭建了省至市级水利宽带网络平台。借助于政府宽带网络平台,建成了省防汛调度中心10兆带宽联接省政府、2兆带宽联接11个设区市防汛调度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构筑了全省水利信息高速公路。2003年又对各市计算机网络进行了改造,统一了配置,提高了标准,使各市计算机网络设施提高了一个档次。

3、通信传输系统建12全文查看

下载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11.14法院信息化建设任务

    一建设无线办公平台,进行统一无线网络管理。院内普及wifi,方便干警办公作业。 二扩容。现有的50m宽带网络无法满足无线办公平台的需要,约300人同时接入必将引起卡顿,同时也出与......

    肥城市水利局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

    肥城市水利局 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对水利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和手段,是水利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趋势,也是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宁阳县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总结

    宁阳县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总结 宁阳县水利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省、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需求为先导,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业务流程为主线,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07年第17卷 第1期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寇继虹 (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 介绍了我国水利信息化建......

    2010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2010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为切实做好2010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的“金水工程”建设,在充分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市水投集团意见基础上,形......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定稿)

    为切实做好2011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的“金水工程”建设,在充分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市水投集团意见基础上,形成2011××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实施计......

    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

    我局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科技局和两个目标督查办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学习“xxxx”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以县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

    水利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无线测温 http://www.xiexiebang.com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日益突出的水资源问题,却已严重制约着社会发展。水利信息化建设已是刻不容缓,它......